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常把管理者对员工提出安全规范要求称之为“要我安全”,而把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称之为“我要安全”。两种提法,不仅表述了语言概念不同,且安全实现方式和管理效果也不一样。“要我安全”,是从客体出发,由外因发出安全生产约束控制信息,作用于安全生产行为的主题,最终达到生产安全;“我要安全”则是从主体出发,由内因产生安全生产的动机,主观能动地实现安全生产。从管理角度来说,“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要我安全”是外因,是动力;“我要安全”是内因,是根据。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从不同方面对实现安全生产起到推动或决定作用。如何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呢?笔者工作在电力建设企业,立足于生产第一线,对于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是生产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首先、着眼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心理是人在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理现象的总结,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应,达到抓住人心、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效果。因此,安全教育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厂后的安全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安全生产烙印。二是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以本单位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用活生生的事实影响员工、激励员工。三是利用安全心理的暗示效应,运用含蓄的、间接的办法,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常规教育。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法,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就会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倾向。其次、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机器等物质的一切动作。在我们电力建设行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自动化操作、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安全行为不仅是个体自我保护行为,而且是生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总体行为。要建立起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把个人安全与总体安全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这套制度要站在安全行为者的角度来编制和操作,由安全行为者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就我们公司整体来说,因为企业生产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就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紧紧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建立和健全个人自我安全保护制度。主要是:员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指挥不执行;有权对违章的生产工序不交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设备不操作;有权不在违章的生产环境中作业。这就从行政法规上确立了员工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员工们说得好,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最大祸根是失职,最大隐患是违章。只要我们真正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当成生命之友,安全之伞,就能够站在安全生产的主题地位上,实现安全生产。第三、针对人的事项障碍展开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思想障碍是影响员工“要我安全”的重要问题,是各种不安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在抓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员工都会为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遵守安全生产规程,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则可能因为存在某些思想障碍,不仅忘记了“我要安全”,而且做不到“要我安全”。这类思想障碍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对安全生产规程并没有真正理解,看不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危害性;对安全生(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产规程感到麻烦,图省事、求简便而不去遵守;因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忘记安全生产规程;对自己的熟练技术过分自信,心存侥幸,麻痹大意;逞强好胜,表现为胆大妄为的冲动,明知故犯;因为身体疲倦,精神松懈,注意力分散而顾不上安全生产规程等。近几年来,某些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和个别员工明知是违章作业,但他们为了赶生产进度而在不安全环境下操作,违反操作规程,结果发生了严重的事故,给个人或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也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消除员工思想障碍入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活动。例如:开展安全规章制度教育,让员工明确遵章的必要性、违章的危害性;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安全责任制,强化员工的安全保护;积极搞好均衡生产,使员工保持旺盛的精力、体力,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等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员工逐步消除抵触、违反、消极、侥幸、松懈、逞能等思想障碍,增强“我要安全”的自觉性。总之、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需要安全生产行为的主体——广大员工从思想认识到心理、行为都来一个大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离不开大量的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奖惩等工作。依靠“要我安全”的外因动力,促进“我要安全”的内在变化,使安全生产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这样,我们的安全生产就一定会达到一个新水平。免费文档网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效益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社会在发展进步,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矿工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煤炭行业和矿工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一、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生产又是效益的保障。谈到效益,我们总是想到利润、成本、资金、节支等字眼,很少有人想到安全。但越来越多的现实已经向我们证明,只有安全好了,才是最大的效益,安全不好,出了事故,企业和个人都将受到损失,效益又从何谈起?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科学化管理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现场的班组长、跟班队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听汇报。同时,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层层落实好岗位职责,使生产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一是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比如说,一些单位盲目追求效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又比如,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比如,“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二是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三是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要解决安全问题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再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生命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将安全责任落实,企业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企业的安全仅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每一个人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落实安全责任,它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与付出。只有你要安全,我要安全,人人尽责,才能确保安全。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我们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防控结合”的安全理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分解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危险因素辨识、评价、控制和监管工作;逐步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规范管理,持续改进,建设本质安全企业。经过全员参与、全员努力,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为此倍感骄傲!可在成绩面前,我们更深知,对于安全,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仍须“警钟常鸣,时刻警惕!”,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心系安全,提高安全意识。作为电力生产工作者,“安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必须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学习更多安全法律法规,不断给自己充电,强化安全认知,爱岗敬业,增强责任心,时刻给自己敲响警钟,谨于思慎于行,这样安全才有保障。其次,要将安全责任付诸实践,把安全意识变为行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和“两措”计划,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保持设备健康稳定,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当前汛期,我们更要抓好防洪度汛工作,落实防洪调度方案,确保度汛安全。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开展,推进安全责任落实,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总之,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长抓不懈。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提高了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我们才能有安全。“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让我们借着安全月这股强劲的东风,从我做起,从你做起,落实安全责任,为实现公司持续安全发展而努力,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而奋斗!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如果控制措施不合理 ,有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 ,对危险源的正确分类与分级 ,可帮助人们对各种危险源采取合理、科学、经济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笔者对危险源的分类与分级的有关概念及方法进行探讨 ,并对目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由于你说的企业安全有点歧义不知道你说的是企业日常安全方面还是指整个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所以给你两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建立企业安全机制 实行财务预警管理在企业管理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着重于探讨如何使企业获得成功,对如何防止企业遭受失败则注意不够,最终导致了企业管理的失败。因此,认真研究企业管理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从而能够预见企业即将面临的危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进行企业预警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企业财务预警企业财务预警,就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进行预警,它是架构在企业预警理论之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预先告知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同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发现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并提出相应的预警对策的财务分析系统。企业财务预警与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从财务预警系统的角度看,财务风险应属于其警源范畴,无论是利率、汇率、通货膨胀风险,还是筹资、投资、资金运作风险,都可能成为企业财务预警的警源。研究财务预警首先就要寻找财务警源,分析财务风险,尽可能地避免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分析只属于财务预警研究的一部分,对财务风险的甄别、衡量只是对财务预警的警源进行分析。财务预测,一般指估计企业未来的投融资需求,其目的是有助于应变。财务预测相对于财务预警而言,是为财务预警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如利润规划中的盈亏临界分析、因素变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财务预测方法,常常被财务预警研究所采纳。因此,财务预测也是财务预警的一个方面,销售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分别相当于财务预警研究中的一系列警兆、警素的分析。财务控制是指企业为完成预定的生产经营任务或使未来财务成果达到计划规定的目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财务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和调节,以制约企业经济活动,使之合理合法、有效地进行。财务控制经常将实际成果与财务预算相比较,确定资金的收入、支出、占用和耗费等方面的差异,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和消除偏差。它相当于财务预警中的预控措施和预警对策,同样是财务预警研究的一个方面。财务评价就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与历史的数据和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企业的财务业绩等级。财务评价从某种程度上讲类似于财务预警,财务预警也是分为警兆设置、标准确立和警度预报等三个基本环节,与财务评价的三个环节很接近。所不同的是财务评价是从“最优化”角度力争“成功”,而财务预警是从“不失败”角度确保“安全”。所以两者在财务比率的选取上、比率标准值的选择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在财务预警上得分较高的企业不一定财务业绩很好,而在财务评价上得分较高的企业也许暗藏着某些财务预警方面的危机。二、企业财务预警的原理企业预警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可分为两对矛盾,一是企业同外部环境的矛盾,即“正功—负功”、“效益—弊端”;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同企业经营绩效的矛盾关系,即“促进—促退”、“有效—无效”、“成功—失败”。我们不仅要研究“正功、效益、促进”等企业成功的机理,更要研究企业经营失败的机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企业预警管理的研究范畴有企业环境、企业目标、管理行为、管理周期、管理失误、企业危机、管理波动和管理预警等八个方面,其中管理失误与管理波动是产生警情的根源。管理失误是因应变不力而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的错误管理行为,主要对它进行成因分析;管理波动是企业管理周期活动的一种不良或错误运行状态,主要对它进行趋势分析。从企业预警管理的基本研究范畴看,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三对基本矛盾关系(企业目标——企业逆境,管理周期——管理波动,管理行为——管理失误)和两个活动过程(顺境轨迹即管理行为——管理周期——企业目标,逆境轨迹即管理失误——管理波动——企业逆境)。上述三对基本矛盾关系的运动产生了两种活动过程的轨迹,它们交叉地作用于企业机体,便形成了企业活动的安全机理与成功机理过程。所谓安全机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避免失败或失误的活动机制。研究表明:各种企业危机的出现具有再现性和可逆性,即使是不同的企业和部门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建立监测系统和预警指标,对不断再现的、易突变的管理环节进行预报和预控。从现实管理实践的角度讲,没有从不失误的企业,也没有从不犯错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与企业家的秘诀在于能迅速察觉失误、纠正失误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历也充分证明,成功之中包含着对失误与失败的预防和摆脱过程。这种安全机理,实质就是构建监测、诊断、预控、矫正这个活动过程的的管理预警机制,充分运用企业机体的“免疫”和“自组织”机能的过程。而成功机理,则是指企业再生产经营中获取成功的活动机制,它已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即是现有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内容。它揭示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实现“管理行为——管理周期——企业目标”过程的活动规律。因此,安全机理解决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成功机理解决的是企业的发展问题。企业财务预警是从财务角度研究企业预警,遵循着企业财务安全机理的矛盾运动规律,即分析导致企业失败的管理失误和波动,运用财务安全指标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并不断调整自身达到摆脱财务困境的目的。因此,企业财务预警与企业财务业绩不同,前者所选取的财务指标是侧重安全性,后者是侧重评价性,前者的目标是保证“不失败”,后者则追求“最优化”。但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安全机理下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源于成功机理下的管理行为规范,在有效的预警机制下,不“安全”企业也可以走向成功。三、企业财务预警的功能1.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作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而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危害企业的财务关键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让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2.诊断功能。诊断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营运状况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3.治疗功能。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应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一旦发现财务危机,经营者既要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下去,也要寻求内部资金的创造渠道,还要积极寻求外部财源。4.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解除危机的措施、处理结果及改进的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SECOND: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刍议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看法。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刚才已经指出,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龙矿集团的安全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洼里煤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三原则”(即:达不到安全状态、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精品工程”标准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不准生产)和“六个确保”的安全保证机制,明确了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例如煤炭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洼里煤矿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4、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讲,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这就给事故的发生造成最大的可能。因此,在加强安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洼里煤矿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不断强化干部的走动式管理,充分发挥“三工并寸、动态转换”机制作用,促进员工在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和6S、4E岗位标准上达到行为自觉养成,达到一出手就干标准活,从而不断提高了安全文化的执行力。5、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方面,洼里煤矿针对本矿协议工多、员工整体偏低的实际情况,在员工业务培训上,建立完善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培训管理规定》、《新工人业务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在组织学习上,除了让各级培训中心教师和本矿各专业副总担任授课人外,专门聘请有关院校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讲课,并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不及格的坚决不准上岗,极大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该矿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及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宣传教育外,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例如,坚持人性化教育,创新并推广了每日一题、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三违”讲评、亮相等方法,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开展了党员“零三违”考核竞赛、安全流动红旗、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千人安全签名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促使员工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使“我要安全”变成了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安全管理论文是考评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掌握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撰写 毕业 论文的过程中,安全管理论文的题目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选好题目对于论文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安全管理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安全管理论文题目(一) 1. 试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2. 如何让从业人员更乐于接受安全管理 3. 精细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 4. 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思考 5.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6.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7. 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8.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9.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10.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2. 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13.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分析 14. 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 措施 15. 魏家峁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管理 16. 强化校园综治安全管理 17. 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18. 浅谈采油厂安全管理 文化 19.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20. 探究责任心和执行力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论文题目(二) 1. 浅谈安全管理重在提升安全素质 2.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应用 3. 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4. 刍议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 5.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思考 6. 安全管理对现代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 7. 浅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8.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9. 浅谈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 10. 新时期构建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 11. 热电厂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12. 论建筑工程项目加强安全管理 13. 刍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4. 浅谈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 15. 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及体会 16. 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初探 17. 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18. QC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9. 安全管理之我见 20. 浅谈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化的途径 安全管理论文题目(三) 1. 试论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2. 英国建筑安全管理实践之研究与借鉴 3. 采油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之我见 4.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5.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6. 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探讨 7. 安全管理“八法”的探索与研究 8. 浅析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 9. LGD危险品安全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 10. 房地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1. 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2.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探讨 13. 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14. 试论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5.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猜你喜欢: 1. 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2.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题目 3.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4.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主体安全责任也越来越大。下文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安全技术管理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安全技术管理毕业论文篇1 浅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给建设单位带来很大的机遇。每个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新机械或对旧机械进行改造。由于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安全管理水平跟不上,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安全因素。机械设备工作强度不断增大,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设备更加复杂,各部分的关联愈加密切,往往某处微小故障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设备乃至与设备有关的环境遭受灾难性的毁坏,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及人身安全,造成设备损毁或是人身伤亡事故。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搞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结合我公司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问题 1、机械设备工作环境恶劣。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短,同时,不少项目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虽然面临很大的工作任务量,投入的施工机械数量却不多,完全靠少数机械设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施工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有些时候甚至在带病作业,极大地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机械设备的老化。由于公路施工机械都是在高温 严寒、软地基 坡道等野外环境施工,再加上夜间施工照明不够、交通复杂等环境,容易造成事故以上是造成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 2、工作中重用轻管,维修保养不及时。施工现场不少施工人员与指挥人员只一味的追求施工进度,对设备只注重使用,而对其维护保养工作不闻不问,这就造成了操作人员为了完成施工指挥人员指定的工作任务,没有时间对所操作的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的可能,如此以来,便形成了忽视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经常带着小毛病作业,引起大故障。最终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 3、机械操作人员素质不高,培训少,施工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操作人员本身文化层次较低,又加之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设备操作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操作方式,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应付异常情况的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后果完全无知等均会导致事故发生。许多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及时,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针对性和真实性,且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人员有违章指挥现象,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4、存在侥幸心理,对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不检测,老旧设备不淘汰。侥幸心理是很多机械事故的根源,这已经造成了不少血的教训,看看新闻,几乎每天都有人员伤亡的工程事故发生,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发生之后,大家都会意识到:不遵守操作规程,设备太陈旧,控制系统失灵…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侥幸心理在作怪。很多单位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老是觉得花钱去搞设备检测是“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为,不愿意去花这个“冤枉钱”,对那些比较陈旧的老化的机械设备,只要还能使用,就舍不得淘汰掉,因为这样做会提高自己的工程成本。但是,这样的旧设备存在着很大的危险,容易造成人身事故。 5、特种设备是施工现场中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有些特种设备存在漏检现象。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就是与人身、财产安全,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在生产过程中,比一般性生产设备具有更大的潜在危险性。 6、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差,一些操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个别操作人员在有事离开时,随便叫一个对本机械而言没有操作经验的人来代班。施工现场也是到了非用不可的时候才去寻求相应的操作人员;为了应急,不少施工现场会出现随意叫一个略懂一二但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当然也不具有操作证)的人员来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然后通过某种关系搞一本操作证来应付检查。 二、搞好机械设备安全技术管理的措施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首先一个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需要适当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明确制定各级机构、人员的职责,这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因为往往会错误地认为,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现场的事,管理部门与基层单位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理工作很难实施。其次,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设备使用不当。 1、改善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 机械停放场地应符合安全要求。机械停放位置要合理,以适应机械运动所需的空间。。周围环境不应对机械运动构成危险。场地应平坦、坚实,使机械能进能出,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疏散,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消防器材要合理布置。并在周围及机械出入口设立警示标志。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就要使工程项目与机械设备的使用规范相适应。切勿大机小用,还要防止“精机粗作”,“小马拉大车”等不合理使用现象的发生,合理的选择符合当前需要的设备。 2、正确使用,及时保养,“用养修”相结合根据施工任务的环境与作业量的大小在现有的公司机械设备中对于各项目部之间的机械调配问题,做到提前及时的掌握各个施工项目的工程进度与机械设备方面的需求、退场信息,安排好机械设备调用过程中的二次保养维护工作,解决好使用与保养的矛盾冲突。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机械设备部建成了物资设备网站,每台设备都建立技术档案,包括机械台班记录、维修保养记录、机械运行状况。使各个施工项目与机械设备部及时掌握机械设备各方面的信息,协调好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修养护,合理调配机械设备。 3、加强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的培训与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针对性:一要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三是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司在规范现场服务行为的实践中逐步提练归纳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五个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 每个机械操作人员每天上岗工作要认真做到“身到”就是要做到按时持证到岗到位:“眼到”就是要认真按规范仔细做到设备状况“一日三查实际运行中,公司严格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设备每天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例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既确保了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的维护成本。:“手到”就是要对设备勤保养、勤润滑、谨慎操作:“心到”就是要一心一意为施工现场服务,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努力为工程施工排忧解难:“情到”就是要满腔热忱,做到服从服务于项目提出的合理要求,尽可能使用户满意。 4、老旧设备淘汰随着企业经营年限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个时候,我们要及时的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不能抱丝毫侥幸的心理去继续使用。为此,本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机械设备淘汰与报废的技术标准,只要不符合技术标准,都要毫不犹豫的予以淘汰。必须狠抓落实,才能确实有效控制了机械事故的发生。 5、由于特种设备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易发生事故造成操作者本人或他人的伤害,以及机械设备,公共设施等重大的财产损失,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必须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测检验,以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公司要求各施工项目对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逐一进行调查登记,对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特种设备立即停止使用,并区别对待,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立即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清退出场。。对那些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设备强制报废。 6、实行激励机制。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操作不熟练不上岗,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安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签订安全责任合同,针对每台机械操作人员,将安全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对每年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的操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对未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的人员,给予处罚,充分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使操作人员具有安全风险意识,有的放矢。避免事故的发生。 总之,做为现代化企业,必须拥有科学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相关配合 人员之间责任明确,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一定能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我们的施工生产服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安全技术管理毕业论文篇2 浅论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的建设工程的不断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得到市政部门的批准审核,逐一的投入了建设施工过程中。在工程建设中,比较重要的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施工的技术,另一方面则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因此,本文就工程建设中的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一、前言 工程建设中技术是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保证,而安全又是在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常常我们可以发现在工程建设的场地印有“安全施工,安全高于一切”的标语,时刻提醒着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 二、建筑工程存在的安全问题 1、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 安全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有效的考核制度能够有效的实现管理监督。但是目前很多单位的管理绩效考核通常只是形式上的考核,无法真正起到保障和规范的作用。通常的表现是考核制度只针对单位,而不是个人,导致责任的推诿,无法实现对何人管理工作的监督。此外,还存在赏罚不均、罚大于奖,奖励制度拘于模式化,效率很低,起不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 2、企业方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不到位 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垫资、不正当竞争或者违法分包、转包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安全文明经费经常被削减,没有按规定购买发放安全保护用品,或者发放的保护用品质量低劣,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一方面,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加强,发展迅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晚、基础差,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落后,再加上一线作业人员素质较差,往往忽视安全措施,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4.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技术及安全生产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不能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的关系,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也未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指导意义 技术管理工作就是对企业中的各项技术活动过程和技术工作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管理的总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施工能力,因此,施工企业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增强自身的实力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还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促进技术进步,增强竞争实力。 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取决于施工技术管理的程度,因为只有在技术管理上严格把关,才能保证施工过程正常健康地进行,才能不断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才能保证工程有好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运转正常,逐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经营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技术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存亡。 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这就需要企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有序的技术支持流程。 四、加强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施工图纸会审的技术管理 图纸会审程序是建筑施工前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其技术性较强,是改进设计方案、完善项目建设、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环节。图纸会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和缺陷,避免造成技术事故、延长施工周期和成本上的浪费,对于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和补充,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图纸会审结束后,需由施工单位将会议纪要进行整理,并由施工、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签章后形成图纸会审纪录,图纸会审纪录是指导现场施工及工程决算的重要依据,需要妥善保管。 2、加强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对施工技术的信息化要求也逐渐提高,搞好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首先是意识上的转变,可以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同时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应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潜力,现有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关键是把这些资源优化组合,进行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使信息的收集有的放矢,使信息的查询有迹可寻,充分发挥作用。 3、加强建设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观念 施工单位要加大对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观念的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的了解和认识,加强他们的安全生产观念,使他们真正做到将安全生产意识贯穿于工程施工建设的全过程。 4、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施工单位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建设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技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建设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标准和要求,建立施工安全责任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技术安全管理体系。 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 施工单位要积极的吸收和引进高素质的施工作业人员,提高施工队伍人员的整体施工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还应加强对单位在职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施工技术和管理的了解掌握,增强他们的施工技术能力和水平,以便于更好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6、加强建设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要严格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项目要求来对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招投标的审核和筛选。在施工建设前,要做好施工的准备工作,例如,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计划方案,明确规定出施工的工期、标准、材料、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明确各施工部门的安全责任分工,并向相关的安全监督部门提交计划。同时,还有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做好工程的专项安全措施和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 7、加强建设施工后期的技术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要配合监理部门做好施工后期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建筑项目的主体结构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步骤进行质量、安全的监测,确保安全质量不符合要求标准的建筑工程不会进入到运行使用环节,从而避免和防止因低劣建筑工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同时,还要把建筑工程的维护、装修等辅助项目的安全质量检测融入到工程建筑全寿命的安全质量检测控制范畴中来,严格维护、 装葺工作的操作流程和行为,避免或降低因工程维护、装葺的安全质量不达标而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间接或直接的经济损失,从而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加强它的安全使用性能,保证建筑工程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中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对于这个工程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整个工程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作为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我们在整个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都要严格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光明.关于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27(13):35-36. [2]徐进.浅析贯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01):170-171. [3]齐大鹏.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J].中国科技财富,2012,58(03):72-73. [4] 宋文杰,韩红.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9,17(34):128-130. [5] 王喜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报,2008,31(12):111-112. [6] 刘任.关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8,12(9):57-59. 猜你喜欢 1.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题目 2. 安全技术管理论文(新) 3. 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4. 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5. 安全管理论文2000字
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常把管理者对员工提出安全规范要求称之为“要我安全”,而把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称之为“我要安全”。两种提法,不仅表述了语言概念不同,且安全实现方式和管理效果也不一样。“要我安全”,是从客体出发,由外因发出安全生产约束控制信息,作用于安全生产行为的主题,最终达到生产安全;“我要安全”则是从主体出发,由内因产生安全生产的动机,主观能动地实现安全生产。从管理角度来说,“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要我安全”是外因,是动力;“我要安全”是内因,是根据。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从不同方面对实现安全生产起到推动或决定作用。如何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呢?笔者工作在电力建设企业,立足于生产第一线,对于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是生产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首先、着眼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心理是人在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理现象的总结,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应,达到抓住人心、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效果。因此,安全教育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厂后的安全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安全生产烙印。二是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以本单位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用活生生的事实影响员工、激励员工。三是利用安全心理的暗示效应,运用含蓄的、间接的办法,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常规教育。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法,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就会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倾向。其次、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机器等物质的一切动作。在我们电力建设行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自动化操作、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安全行为不仅是个体自我保护行为,而且是生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总体行为。要建立起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把个人安全与总体安全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这套制度要站在安全行为者的角度来编制和操作,由安全行为者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就我们公司整体来说,因为企业生产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就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紧紧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建立和健全个人自我安全保护制度。主要是:员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指挥不执行;有权对违章的生产工序不交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设备不操作;有权不在违章的生产环境中作业。这就从行政法规上确立了员工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员工们说得好,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最大祸根是失职,最大隐患是违章。只要我们真正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当成生命之友,安全之伞,就能够站在安全生产的主题地位上,实现安全生产。第三、针对人的事项障碍展开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思想障碍是影响员工“要我安全”的重要问题,是各种不安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在抓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员工都会为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遵守安全生产规程,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则可能因为存在某些思想障碍,不仅忘记了“我要安全”,而且做不到“要我安全”。这类思想障碍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对安全生产规程并没有真正理解,看不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危害性;对安全生(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产规程感到麻烦,图省事、求简便而不去遵守;因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忘记安全生产规程;对自己的熟练技术过分自信,心存侥幸,麻痹大意;逞强好胜,表现为胆大妄为的冲动,明知故犯;因为身体疲倦,精神松懈,注意力分散而顾不上安全生产规程等。近几年来,某些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和个别员工明知是违章作业,但他们为了赶生产进度而在不安全环境下操作,违反操作规程,结果发生了严重的事故,给个人或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也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消除员工思想障碍入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活动。例如:开展安全规章制度教育,让员工明确遵章的必要性、违章的危害性;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安全责任制,强化员工的安全保护;积极搞好均衡生产,使员工保持旺盛的精力、体力,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等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员工逐步消除抵触、违反、消极、侥幸、松懈、逞能等思想障碍,增强“我要安全”的自觉性。总之、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需要安全生产行为的主体——广大员工从思想认识到心理、行为都来一个大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离不开大量的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奖惩等工作。依靠“要我安全”的外因动力,促进“我要安全”的内在变化,使安全生产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这样,我们的安全生产就一定会达到一个新水平。免费文档网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效益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社会在发展进步,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矿工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煤炭行业和矿工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一、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生产又是效益的保障。谈到效益,我们总是想到利润、成本、资金、节支等字眼,很少有人想到安全。但越来越多的现实已经向我们证明,只有安全好了,才是最大的效益,安全不好,出了事故,企业和个人都将受到损失,效益又从何谈起?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科学化管理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现场的班组长、跟班队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听汇报。同时,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层层落实好岗位职责,使生产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一是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比如说,一些单位盲目追求效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又比如,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比如,“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二是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三是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要解决安全问题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再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生命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将安全责任落实,企业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企业的安全仅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每一个人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落实安全责任,它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与付出。只有你要安全,我要安全,人人尽责,才能确保安全。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我们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防控结合”的安全理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分解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危险因素辨识、评价、控制和监管工作;逐步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规范管理,持续改进,建设本质安全企业。经过全员参与、全员努力,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为此倍感骄傲!可在成绩面前,我们更深知,对于安全,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仍须“警钟常鸣,时刻警惕!”,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心系安全,提高安全意识。作为电力生产工作者,“安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必须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学习更多安全法律法规,不断给自己充电,强化安全认知,爱岗敬业,增强责任心,时刻给自己敲响警钟,谨于思慎于行,这样安全才有保障。其次,要将安全责任付诸实践,把安全意识变为行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和“两措”计划,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保持设备健康稳定,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当前汛期,我们更要抓好防洪度汛工作,落实防洪调度方案,确保度汛安全。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开展,推进安全责任落实,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总之,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长抓不懈。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提高了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我们才能有安全。“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让我们借着安全月这股强劲的东风,从我做起,从你做起,落实安全责任,为实现公司持续安全发展而努力,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而奋斗!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如果控制措施不合理 ,有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 ,对危险源的正确分类与分级 ,可帮助人们对各种危险源采取合理、科学、经济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笔者对危险源的分类与分级的有关概念及方法进行探讨 ,并对目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的行业,在安全工作上与煤炭、石油等行业比较起来,看似如“这里黎明静悄悄”,但其实不然,它的潜在危险并不亚于它们。这是因为,首先,本行业从业人员众多,且其中“农村包围城市”的比重很大;其次,本行业装备的先进性参差不齐,并非完全能满足安全性增长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飞跃发展,民营经济的比重愈来愈大,而以安全为代价的片面追求利润的怪圈日趋凸现;加之机械行业本身就在为煤炭、石油、物流、航天、军工提供保架护航的产品,它本身的安全性会诱发各行业的重大安全事故,如机械厂生产的瓦斯警报器不合格,就不能有效地监控煤矿的瓦斯爆炸,汽车产品不合格会造成车毁人亡。你要想美国的悲剧不在中国重演,除了提升“软件”的水平外,还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设施,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因此,机械行业是捍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马前卒”。为不再看见亲人流血和流泪,机械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实则如履薄冰。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所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这个“实处”就是从“小事”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安全工作的江河不择细流,终成大海。要使“细流”清爽、流畅,首先要正本清源——这就是要提升领导的安全意识。工厂是以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实体,经济成效的现实性,使“法人”在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上左摇右摆,往往离“法”而去,这实际上是在进行天堂与地狱之间的选择,凡落入地狱者,都是“见钱不见人”,违法!使生产成本为芸芸众生的杀手,安全变成浓浓的血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以牺牲安全和环保为代价而夺取高额利润就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如中央台播放的我劳工在日本平顶山煤矿受害的报道,就是人类的一段丑恶史。正确的安全意识是,领导首先是人性化的人,应懂得生命的需求是一座金字塔,最下层是人的生理需求,依次是安全保障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是生命的五乐章。如果人的基本需求都没有了,生产便失去了塔基,即使有了表面的繁荣,最终也将坍塌。如目前多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上百人的惨剧,表面上看是“超产惹的祸”,实际上都是蔑视生命的必然结果,是对文明的反动。反之学会《哈姆莱特》中对人的尊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实实在在为员工把好生命的第一关,并把这种意识变成全工厂的自觉,虽不能完全消除安全隐患,起码能筑起了安全的“防火墙”。其次是治理好安全工作的“支流”——分级执行好安全法规,每个工厂的安全制度其实都可能拿出一大摞,难在执行这一点。(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难”变“易”的方法之一是:最好把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物化,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方法、教材等,感性化的教育培训,直观的演示,把安全工作的阳光照到直接工作的每一角落。例如,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工厂可讲厂安全史,把建厂以来发生过的安全事故及隐患通过图片、事实经过、后果等,结合安全法规生动讲解,事半功倍。我厂也曾在“安全月”中组织讲厂安全史,一幅幅血的教训照片,一个个违章操作造成的后果,使受教育者心灵产生震憾;车间可同样根据机加工的特点,结合实际讲车间危险工位、场地及设备的安全要求,讲车间典型违章事例及后果,把安全教育的重点落脚到“爱护人”上,把“预防为主”的要求从“要你预防”变成“我要预防”。而班组的安全教育重点就放在讲安全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上,从而把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落实在人所处的每一个时空的动作上。如进厂门时有“厂内严禁流动吸烟”;进车间可看见《安全工作十不准》;到了班组,每个机台都贴有《安全生产要领》:“1、确认设备空运转正常;2、戴好劳保用品;3、确定工件紧固;4、关好护罩开机;5、不戴手套操作; 6、停稳机后卸工件;7、紧急情况停机;8、断电后作清洁;9、挂牌维修设备;10、修机后清点再试运转。”把安全规程分解到每个动作上,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如有一次一个操作者工件未夹牢,由于执行了第4条,工件挡在罩内,有利地保护了员工的安全。人性是有弱点的,所以,“难”变“易”的方法之二是一丝不苟地执法,用“法”的强大威力来纠正违章操作和不良习惯,这是维护正常安全生产的关键。不良习惯由于不被人重视,纠正最困难,因此这种工伤的比例也最大,如车工用手去拉铁屑,常被划破缝针,这类受伤起码占80%。各级执法人员对违章者应面如包拯,在考核上没有“下一次”——斗硬,但应注重从“小”的动作行为去检查、纠正,违章的事就渐渐少了,这叫“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对守法者送去春风杨柳,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需求给予奖惩:如用广播、电视、黑板报“一句话新闻”等,大张旗鼓宣扬安全先进事迹,批评不良习惯,营造出安全工作至上的氛围,而荣誉感也可起到超越金钱的效果,实现“抓两头带中间”的安全目标。再严密的规章制度都不能面面俱到,安全工作还受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制约,也极易产生安全隐患。从前我厂的冲床工、剪板机工、行车工、机修工等,都曾因为把晚上休息不佳或家庭产生不愉快的状态带到工厂,造成伤残,所以安全工作还不能放松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监控。为此,班前会上班长对组员总要“察言观色”,生产中要听其言,观其色,观察其动作规范性、敏捷性等,一发现“苗头”,就要追根究底,并执行“临时下岗”,阻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人的不安全因素的控制是第一位,但也不能小觑对安全因素的影响。要特别注意:一是设备一定不能“带病工作”,二是安全防范要有硬件手段。设备的安全装置也是易被忽视的一个盲点,常造成对人的伤害,象冲床、剪板机、行车等引起伤残的比例很大:如我厂从前受此类伤害就有多人,他们只好从生产一线调到二线,给他设备(含工装、刀具)跟人一样,它也会“生病”,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受到惩罚,如车床三爪已严重磨损,如不修复或更换就有可能使工件飞出;空压机的安全阀已超期,有可能已失效,这会造成压力容器爆炸;高速切削的立式铣床加工中主轴发出异响,或轴承损坏、或刀头松动,继续加工不是刀头飞出就是刀片破碎等,都可能造成机毁人亡,所以杜绝设备“带病工作”,是我们生产者和管理者必须遵守的一条准则。们的人生多少造成缺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行车在吊一台产品时,刹车突然失灵,产品从天而降,辅工躲闪不及,脚掌被砸粉碎。那一幕至今想起心还砰砰跳。我想,如果刹车可靠,如果那些压力机械有安全装置,他们现在也许会更幸福。现在我们的设备都有安全装置了,但不能“高枕无忧”,还要每天点检,让它当好生命的卫兵。由于我们对设备的地线就像是对“情人”一样天天看看她,呵护她,因而我厂多年来未出现过触电现象。人生需要守信的准则很多,如守住收入、守住尊严、守住承诺、守住准则……,但我们一旦稍有松懈未能守住安全,前功尽弃。所以我们的“法人”、安全管理者、我们的生产者,在守信上述目标时,悄悄地问一句自己:“今天,守住了安全吗?”——“OK!”,也许你在“黎明静悄悄”的梦中也会感受到:“我守住了真正的幸福!”
由于你说的企业安全有点歧义不知道你说的是企业日常安全方面还是指整个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所以给你两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建立企业安全机制 实行财务预警管理在企业管理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着重于探讨如何使企业获得成功,对如何防止企业遭受失败则注意不够,最终导致了企业管理的失败。因此,认真研究企业管理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从而能够预见企业即将面临的危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进行企业预警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企业财务预警企业财务预警,就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进行预警,它是架构在企业预警理论之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预先告知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同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发现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并提出相应的预警对策的财务分析系统。企业财务预警与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从财务预警系统的角度看,财务风险应属于其警源范畴,无论是利率、汇率、通货膨胀风险,还是筹资、投资、资金运作风险,都可能成为企业财务预警的警源。研究财务预警首先就要寻找财务警源,分析财务风险,尽可能地避免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分析只属于财务预警研究的一部分,对财务风险的甄别、衡量只是对财务预警的警源进行分析。财务预测,一般指估计企业未来的投融资需求,其目的是有助于应变。财务预测相对于财务预警而言,是为财务预警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如利润规划中的盈亏临界分析、因素变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财务预测方法,常常被财务预警研究所采纳。因此,财务预测也是财务预警的一个方面,销售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分别相当于财务预警研究中的一系列警兆、警素的分析。财务控制是指企业为完成预定的生产经营任务或使未来财务成果达到计划规定的目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财务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和调节,以制约企业经济活动,使之合理合法、有效地进行。财务控制经常将实际成果与财务预算相比较,确定资金的收入、支出、占用和耗费等方面的差异,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和消除偏差。它相当于财务预警中的预控措施和预警对策,同样是财务预警研究的一个方面。财务评价就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与历史的数据和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企业的财务业绩等级。财务评价从某种程度上讲类似于财务预警,财务预警也是分为警兆设置、标准确立和警度预报等三个基本环节,与财务评价的三个环节很接近。所不同的是财务评价是从“最优化”角度力争“成功”,而财务预警是从“不失败”角度确保“安全”。所以两者在财务比率的选取上、比率标准值的选择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在财务预警上得分较高的企业不一定财务业绩很好,而在财务评价上得分较高的企业也许暗藏着某些财务预警方面的危机。二、企业财务预警的原理企业预警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可分为两对矛盾,一是企业同外部环境的矛盾,即“正功—负功”、“效益—弊端”;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同企业经营绩效的矛盾关系,即“促进—促退”、“有效—无效”、“成功—失败”。我们不仅要研究“正功、效益、促进”等企业成功的机理,更要研究企业经营失败的机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企业预警管理的研究范畴有企业环境、企业目标、管理行为、管理周期、管理失误、企业危机、管理波动和管理预警等八个方面,其中管理失误与管理波动是产生警情的根源。管理失误是因应变不力而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的错误管理行为,主要对它进行成因分析;管理波动是企业管理周期活动的一种不良或错误运行状态,主要对它进行趋势分析。从企业预警管理的基本研究范畴看,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三对基本矛盾关系(企业目标——企业逆境,管理周期——管理波动,管理行为——管理失误)和两个活动过程(顺境轨迹即管理行为——管理周期——企业目标,逆境轨迹即管理失误——管理波动——企业逆境)。上述三对基本矛盾关系的运动产生了两种活动过程的轨迹,它们交叉地作用于企业机体,便形成了企业活动的安全机理与成功机理过程。所谓安全机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避免失败或失误的活动机制。研究表明:各种企业危机的出现具有再现性和可逆性,即使是不同的企业和部门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建立监测系统和预警指标,对不断再现的、易突变的管理环节进行预报和预控。从现实管理实践的角度讲,没有从不失误的企业,也没有从不犯错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与企业家的秘诀在于能迅速察觉失误、纠正失误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历也充分证明,成功之中包含着对失误与失败的预防和摆脱过程。这种安全机理,实质就是构建监测、诊断、预控、矫正这个活动过程的的管理预警机制,充分运用企业机体的“免疫”和“自组织”机能的过程。而成功机理,则是指企业再生产经营中获取成功的活动机制,它已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即是现有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内容。它揭示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实现“管理行为——管理周期——企业目标”过程的活动规律。因此,安全机理解决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成功机理解决的是企业的发展问题。企业财务预警是从财务角度研究企业预警,遵循着企业财务安全机理的矛盾运动规律,即分析导致企业失败的管理失误和波动,运用财务安全指标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并不断调整自身达到摆脱财务困境的目的。因此,企业财务预警与企业财务业绩不同,前者所选取的财务指标是侧重安全性,后者是侧重评价性,前者的目标是保证“不失败”,后者则追求“最优化”。但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安全机理下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源于成功机理下的管理行为规范,在有效的预警机制下,不“安全”企业也可以走向成功。三、企业财务预警的功能1.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作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而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危害企业的财务关键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让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2.诊断功能。诊断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营运状况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3.治疗功能。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应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一旦发现财务危机,经营者既要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下去,也要寻求内部资金的创造渠道,还要积极寻求外部财源。4.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解除危机的措施、处理结果及改进的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SECOND: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刍议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看法。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刚才已经指出,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龙矿集团的安全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洼里煤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三原则”(即:达不到安全状态、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精品工程”标准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不准生产)和“六个确保”的安全保证机制,明确了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例如煤炭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洼里煤矿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4、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讲,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这就给事故的发生造成最大的可能。因此,在加强安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洼里煤矿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不断强化干部的走动式管理,充分发挥“三工并寸、动态转换”机制作用,促进员工在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和6S、4E岗位标准上达到行为自觉养成,达到一出手就干标准活,从而不断提高了安全文化的执行力。5、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方面,洼里煤矿针对本矿协议工多、员工整体偏低的实际情况,在员工业务培训上,建立完善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培训管理规定》、《新工人业务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在组织学习上,除了让各级培训中心教师和本矿各专业副总担任授课人外,专门聘请有关院校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讲课,并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不及格的坚决不准上岗,极大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该矿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及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宣传教育外,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例如,坚持人性化教育,创新并推广了每日一题、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三违”讲评、亮相等方法,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开展了党员“零三违”考核竞赛、安全流动红旗、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千人安全签名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促使员工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使“我要安全”变成了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在网络、医药、交通、煤矿、餐饮、建筑等行业领域安全问题正愈来愈多地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所以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一、前言
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
随着企业承接建筑工程业务量的增加,施工现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安全生产必须从我做起从每个员工做起,从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让每个员工实实在在地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
提高自我保护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对员工的责、权、利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加强管理,坚持做到有法可依、违章必究、用制度来制约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发生,
用行动去引导他们做好安全生产,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及几点建议
(一)提高项目及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现场项目经理和安全总监作为现场安全第一、第二负责人,应该对整体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并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负责,对各施工班组要进行常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定期加强对领导班子的安全学习和安全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二)组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项目部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班组长为主要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具备以下要求:1.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能发现安全隐患,知道如何处理隐患,同时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活动;2.是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责任心强。
严谨的工作作风就是要六勤、六心(即眼勤、手勤、脑勤、嘴勤、脚勤、辛勤;责任心、信心、耐心、决心、细心、开心)
(三)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是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
岗位责任制必须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同时制订各项相应的管理制度。
树立“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管理理念,严格控制受伤指标,杜绝死亡指标。
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责任。
对表现好的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
考核目的: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增强其安全管理班组作业人员的意识,最终提高班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作业班组的整体安全意识,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四)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要确保安全,培训须在先。
例如:农民工,进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安全检查、安全会议。
考试合格者,履行签字手续对其进行派发安全防护用品方可入场施工,施工前现场技术负责人要对所有施工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排组织的班前安全活动。
符合体检标准的工人施工单位统一购买团体意外伤害险。
要坚持上岗先培训,未经考试合格不得上岗的原则。
尤其要提高领导级别的安全意识,须知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安全是最大的节约。
(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针对现场检查要分为几项:
1.临时用电检查:要加强电工的现场巡检,避免因操作不当和违规接电造成触电事故;
2.特种作业检查:加强管理,必须穿戴好特殊的安全防护用品,履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3.脚手架检查:脚手架在复工前,做定期检查;
4.现场动火检查:现场所有施工人员动火前必须得到项目安全部的动火批准,对每日的动火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查;
5.现场机具检查: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
6.“三宝”、“四口”检查:入库产品必须三证齐全并有质量检测报告,日常检查要求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扣、搭设井架、脚手架等。
按要求做好防护栏杆。
(六)文明施工的环境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得出的结论是:氛围与事故成反比。
有关部门每年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及定期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就是一般的事故高发阶段,施工现场要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平时抓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建设工作,
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月等形式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黑板报、违章曝光栏及警示牌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
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处处看到安全标志等。
(七)档案管理
安全专业档案是每日工作的最好体现也是发生风险的时候的一种有力证明。
是对日常工作的一个记录,是为全公司安全生产服务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安全工作的写实,是公司安全工作的信息来源。
对工人工伤档案、特殊工种档案、各种安全教育档案进行整理和存档,便于查找,方便利用。
(八)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加强现场应急演练
为了防止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应急工作机制,在工程施工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针对现场防火、临时用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基坑塌方等高发的危险事故做好应急预案,并定期安排随即工作人员针对应急预案进行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各项应急演练,提高工人面临危险的应急自我保护意识和组织快速有效的救援工作抢救伤员,
减少事故损失。
三、结束语
总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安全制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狠抓落实,那么我们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必将大大减少,不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 多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建筑业是工业中第二大危险行业,近年来建筑业也频频传来安全事故的声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建筑业的注意。
建筑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经济的损失,更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人命大于一切,我们该具体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呢?对此本文提出了几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引言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共同构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这两部分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另一方也会出现不安全因素。
建筑业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已成为了我国的第四大支柱产业,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如2011年青岛市的“水漫金山”项目网架工程坍塌,泰安市东岳中学供楼工程坍塌事故等[1]。
2.当前建筑施工生产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现状有:
①建筑施工企业基本没有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权。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日渐繁荣,企业间的竞争意识也越来越强,建筑市场也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
这便造成了建筑公司不得不按照承建人制定的计划进行施工,逐渐没有了自主权。
最终导致建筑企业失去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权力,无法执行实施相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
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发展不平衡。
如今,创优建筑工地和不创优建筑工地的施工水平不平衡。
且存在诸多的不文明现象,如最低价中标等。
因此现今的施工水平不符合我国的安全文明施工规范。
③建筑公司对安全文明施工不够重视。
许多建筑公司没有认识到忽视施工安全的.严重性。
也有部分建筑企业没有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到位。
只是口头上讲安全施工或目的只是逃避相关法律的规定。
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某些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存在,并不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生产起到有利作用。
⑤将质量管理取代了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往往没有依据相关规定安排安全人员,也有部分建筑公司安排的安全人员不足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为减少或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我们首先应注意细节问题,如安全隐患和轻微事故等,这样也就减少了财产损失,保证了施工人员及周围人员的安全。
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加大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必须严格实施从业人员通过考核后再上岗,未通过者不得上岗的管理办法,这样就能总体上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减少认人的不安全行为。
此外通过考核但正式上岗前,应监督鼓励从业人员学习相关知识。
只有施工人员同时具备了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才能正式上岗。
不仅仅要对施工人员提出要求,还要为企业各相关负责制定标准。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及时指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必须在建筑施工安全上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
建筑施工安全措施主要是指“三宝”、“四口”、“五临边”[2]。
这三种措施的作用是减少物体高处坠落及打击事故的发生。
只要做好防护工作,就算出现坠落情况,也可减少各种损失。
制定应急预案。
防护措施并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临时采取措施未必有效,这便要求我们在施工开始前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必须具备针对性、有效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预案必须全面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排除故障,这便避免了事故范围的扩大。
与此同时,按照预定的抢救方式开始有效、有序的进行。
在此过程中临时推选出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组织施工人员及周围人员远离事故区,避免发生伤亡情况。
购买工程保险,将风险转移。
我国越来越多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但实际生活中又极度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我们不得不在摸索中总结经验。
这就预示着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变大了,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争取早日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3]。
加大对工程的检测力度,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求发展,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建筑业经营者可通过购买工程保险来转移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社会也越来越多的采用这一有效措施来减少自己的损失。
我国部分地区已展开了对建筑工程险的运用,这一险别可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是施工人员的各种损失。
同时采取多种措施,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降到最小。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管单位、检测单位、政府监管部门和所有参加工程建设的人都有关[4]。
为全方位的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各方相关单位或个人都要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切不可轻视。
建筑施工企业内的相关人员应对工程施工流程进行科学的设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不得违法。
我国的建筑业经常在建筑过程中雇佣许多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在未来的发展里,建筑企业应尽量减少人员的使用。
否则安全事故发生后伤亡情况必然不会乐观,因此产生的各项赔偿费用及各种损失会加重建筑企业的负担。
机械化程度高的建筑工地出现事故的几率往往是很低的。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密切关注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分类
所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将安全管理的原理以及方法应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种管理方式。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以及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组织结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建设施工进行的安全管理。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指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中介机构等单位和组织对建筑施工计划、过程等内容的监督和管理。从本质上讲,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间接管理,它所管理的对象是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管理者;而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直接管理,它管理的对象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内容。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1.宏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职能不清在我国,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之间职能相互交叉,各自的职能不够明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相互影响,职能不清。管理职能不清对于建筑安全管理的实施构成了巨大的阻碍,工作上相互推诿,对于政策和规定执行不坚决,相互影响导致对工作的效果难以做出客观的评定,对于安全管理更是疏于监督。(2)建筑安全管理职能分散在我市,工伤保险归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消防安全归公安消防部门管理,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测归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管理,等等。这些职能管理与安全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管理职能分散,使相互之间的安全管理不能统一协调,发挥不出行业安全管理的效能。
2.微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得到完善,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市场主体一部分的施工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安全生产的投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备费用挪作他用,安全教育形同虚设,导致危险源头无法控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比如:在进行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常常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造成安全隐患。按照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计算公式:V=S×LV———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体积S———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横截面积L———设计桩长(包含桩尖长)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降低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的横截面积,从而使打制钢筋混凝土方桩瘦身,给后续施工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2)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企业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认识不足,不能将安全管理与经济利益进行挂钩,甚至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只考虑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形同一纸空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没有形成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施工人员“四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分级管理形同虚设,导致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素质不高
从目前施工企业管理队伍来看,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年龄比例出现断层现象,绝大部分施工一线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学历偏低,知识更新跟不上发展形势。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蛮干行为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因此常常造成安全管理失误;特别是在结构复杂、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更是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安全风险长期存在。在我国,建筑从业人员90%以上为农民工,工作不固定,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于一些安全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种,也常常是无证上岗,违规操作,导致安全隐患。
(4)安全管理资料和现场管理脱节
一些施工项目未建立安全管理资料,或建立的安全管理资料不全面、针对性不强,项目未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特别是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等也无安全专项方案,有的先施工后补施工方案,且无总监审批,一些安全资料和现场不符,其作用只是应付检查,无实际意义。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1.全面扭转安全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局面
扭转国家相关管理部门职责不清的局面,一是明确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职责及管理目标。二是建立评价机制和制度,层层管理,责任到人,调动综合安全管理部门与行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
2.切实扭转建筑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切实保证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投资额度
企业基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实施提取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面专项经费的投入,有利于明确企业安全投入主体的责任,改变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的状况,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要加大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大力培养安全生产人才,壮大安全技术队伍,从根本上保障安全生产工作。
(2)强化施工过程安全管理
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监管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形成有效的安全运行机制,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职责明确,行为规范,秩序井然。要强化企业法人、项目经理、班组长、施工人员“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建设。各级安全管理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履行好安全生产的六项职责,即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发生事故后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事故上报和调查、分析,事故的处理坚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落实防范措施和进行群众教育,从根源上起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的作用与效果。
(3)强化施工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一线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农民工,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能差,为此建筑企业要从“生命高于一切”的角度,严格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要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据,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一线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4)突出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管理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以及关键操作,建筑企业要大力加强安全监控,严格规范操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特殊环境下的建筑施工一定要按照特殊工作的操作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施工会越来越多地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加强学习,认真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并严格保证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我国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吉中祥.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企业研究,2011(08).
[2]张铁民.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3]王得辉.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的论文
摘要: 针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突出表现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及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等方面,且结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需求,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的效果,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建筑工程发展期间施工单位由于在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方面疏于管理,致使各类安全事故、质量问题的情况频频发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施工单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提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全面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范与管理对策,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将结合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多具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及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等问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国家的'相关要求、标准规范等执行工作[1]。但是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却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全面的问题。或者一些建筑工程单位尽管建立了工程管理制度,但是实际的管理体系却“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效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能千篇一律,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建设的要求等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施工的目标,保证施工的质量[2]。但是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单位在质量体系认证期间,将以往的文件适当整改后交付应对。为了片面追求工程建设的进度,采用分包或者转包等方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则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等等,质量控制的效果差强人意。
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速度较快,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很多农村居民加入到工作建筑活动中,满足了建筑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但是由于很多工人的建筑工程专业知识不足,故而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影响,随之而来增加了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率。项目施工人员综合能力不足,且缺乏全面、细致的岗前培训情况下,则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而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频频发生,对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效果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建筑施工材料质量未能达标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材料质量影响较大,但是当前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在建筑材料采购期间可能会引入一些难以满足要求的材料,对供货商的资质要求相对较低[3]。建筑工程单位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材料价格的考量不周。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在材料管理方面很多施工现场存在着任意堆放的情况,建筑工地的库房条件相对较差,实际的防雨、防火工作不够完善,也会致使材料腐蚀、浪费问题的发生,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
2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期间,可以通过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及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等方式,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
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
建筑工程单位需要从安全管理的视角出发,在施工安全管理期间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均需要保持质量安全意识,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4]。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岗位等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划分,将“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融入其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则需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督,实施动态性的监督与管控,深入了解当前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5]。比如可以由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期间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以“奖惩机制”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工作中存在错误或者工作质量不佳的人员进行处罚,对于工作质量较好,检测结果较好的工作人员、项目负责人员等进行奖励,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认识到质量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使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期间,需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指导。在上岗前实施安全技能的考核,结合考核的结果实施专业性的安全教育指导,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保持质量安全防范意识。建筑工程单位中可以设置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由专业的讲师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与指导。定期对员工的技能考核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员工,需要组织其重新学习。同时,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各项技术的指导,实施施工技术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结合现场的情况,优化施工的程度,对各项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监督,将各类新理念、新技术及新工艺有效串联,持续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建筑施工期间原材料的质量为常见的影响因素,故而需要全面提升其重视程度。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材料采购部门的管理。企业应培养采购人员分辨材料质量好坏的能力,且结合具体的施工问题进行分析,保证各个材料参数的准确性,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要求等。加强采购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指导,避免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建筑工程单位在采购材料期间,需要选择资质较好、实力较强以及信誉度较高的供应商。在建筑工程材料采购前期,需要实施全面的市场调查。全面了解当前市场中相关材料的价格,波动的情况等。调查了解材料供应商的社会形象、服务质量以及客户的满意度等。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及时排除不良的单位,选择信誉度较高、社会评价较好的单位,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建筑工程供应材料需要保证其质量,避免质量较差的材料混入其中。建筑工程单位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以科学的检测方式及时检出不合格的材料,及时记录检测的情况,如果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则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在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期间,还需要对材料管理的环境进行科学分析,保证其湿度、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与雨水进入,降低材料腐蚀、破坏等问题的发生,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其应用效果。
3结束语
质量安全与居民安全、社会稳定密切关联。建筑行业需要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健全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监督管控;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及严格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做好质量检测工作等方式,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率,全面发挥监督与管理的作用价值,在保证建筑工程单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也能够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冬海.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50):153~154.
[2]刘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关问题及对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7(47):126~127.
[3]李健.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8):194.
[4]卢毅,罗柳生.试论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和探讨[J].江西建材,2014(11):277~278.
[5]吴瑞卿,黄俭,关而道.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J].工程质量,2012,30(S2):4~7.
由于你说的企业安全有点歧义不知道你说的是企业日常安全方面还是指整个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所以给你两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建立企业安全机制 实行财务预警管理在企业管理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着重于探讨如何使企业获得成功,对如何防止企业遭受失败则注意不够,最终导致了企业管理的失败。因此,认真研究企业管理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从而能够预见企业即将面临的危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进行企业预警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一、企业财务预警企业财务预警,就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进行预警,它是架构在企业预警理论之上,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经营资料的分析,利用及时的财务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化管理方式,预先告知企业所面临的危险情况,同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发现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并提出相应的预警对策的财务分析系统。企业财务预警与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评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从财务预警系统的角度看,财务风险应属于其警源范畴,无论是利率、汇率、通货膨胀风险,还是筹资、投资、资金运作风险,都可能成为企业财务预警的警源。研究财务预警首先就要寻找财务警源,分析财务风险,尽可能地避免财务风险。因此,财务风险分析只属于财务预警研究的一部分,对财务风险的甄别、衡量只是对财务预警的警源进行分析。财务预测,一般指估计企业未来的投融资需求,其目的是有助于应变。财务预测相对于财务预警而言,是为财务预警提供了一套分析工具,如利润规划中的盈亏临界分析、因素变动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财务预测方法,常常被财务预警研究所采纳。因此,财务预测也是财务预警的一个方面,销售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分别相当于财务预警研究中的一系列警兆、警素的分析。财务控制是指企业为完成预定的生产经营任务或使未来财务成果达到计划规定的目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财务行为所进行的监督和调节,以制约企业经济活动,使之合理合法、有效地进行。财务控制经常将实际成果与财务预算相比较,确定资金的收入、支出、占用和耗费等方面的差异,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和消除偏差。它相当于财务预警中的预控措施和预警对策,同样是财务预警研究的一个方面。财务评价就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财务比率,与历史的数据和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企业的财务业绩等级。财务评价从某种程度上讲类似于财务预警,财务预警也是分为警兆设置、标准确立和警度预报等三个基本环节,与财务评价的三个环节很接近。所不同的是财务评价是从“最优化”角度力争“成功”,而财务预警是从“不失败”角度确保“安全”。所以两者在财务比率的选取上、比率标准值的选择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在财务预警上得分较高的企业不一定财务业绩很好,而在财务评价上得分较高的企业也许暗藏着某些财务预警方面的危机。二、企业财务预警的原理企业预警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可分为两对矛盾,一是企业同外部环境的矛盾,即“正功—负功”、“效益—弊端”;二是企业内部管理同企业经营绩效的矛盾关系,即“促进—促退”、“有效—无效”、“成功—失败”。我们不仅要研究“正功、效益、促进”等企业成功的机理,更要研究企业经营失败的机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企业预警管理的研究范畴有企业环境、企业目标、管理行为、管理周期、管理失误、企业危机、管理波动和管理预警等八个方面,其中管理失误与管理波动是产生警情的根源。管理失误是因应变不力而使企业目标无法实现的错误管理行为,主要对它进行成因分析;管理波动是企业管理周期活动的一种不良或错误运行状态,主要对它进行趋势分析。从企业预警管理的基本研究范畴看,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三对基本矛盾关系(企业目标——企业逆境,管理周期——管理波动,管理行为——管理失误)和两个活动过程(顺境轨迹即管理行为——管理周期——企业目标,逆境轨迹即管理失误——管理波动——企业逆境)。上述三对基本矛盾关系的运动产生了两种活动过程的轨迹,它们交叉地作用于企业机体,便形成了企业活动的安全机理与成功机理过程。所谓安全机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避免失败或失误的活动机制。研究表明:各种企业危机的出现具有再现性和可逆性,即使是不同的企业和部门也表现出了相同的规律性,因此可以建立监测系统和预警指标,对不断再现的、易突变的管理环节进行预报和预控。从现实管理实践的角度讲,没有从不失误的企业,也没有从不犯错的企业家。成功的企业与企业家的秘诀在于能迅速察觉失误、纠正失误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许多成功企业的经历也充分证明,成功之中包含着对失误与失败的预防和摆脱过程。这种安全机理,实质就是构建监测、诊断、预控、矫正这个活动过程的的管理预警机制,充分运用企业机体的“免疫”和“自组织”机能的过程。而成功机理,则是指企业再生产经营中获取成功的活动机制,它已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即是现有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内容。它揭示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实现“管理行为——管理周期——企业目标”过程的活动规律。因此,安全机理解决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成功机理解决的是企业的发展问题。企业财务预警是从财务角度研究企业预警,遵循着企业财务安全机理的矛盾运动规律,即分析导致企业失败的管理失误和波动,运用财务安全指标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并不断调整自身达到摆脱财务困境的目的。因此,企业财务预警与企业财务业绩不同,前者所选取的财务指标是侧重安全性,后者是侧重评价性,前者的目标是保证“不失败”,后者则追求“最优化”。但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安全机理下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来源于成功机理下的管理行为规范,在有效的预警机制下,不“安全”企业也可以走向成功。三、企业财务预警的功能1.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企业营运状况作出预测,找出偏差,进行核算、考核、从而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当危害企业的财务关键因素出现时,可以提出警告,让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2.诊断功能。诊断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技术、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营运状况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企业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3.治疗功能。通过监测、诊断,判断企业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应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一旦发现财务危机,经营者既要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下去,也要寻求内部资金的创造渠道,还要积极寻求外部财源。4.健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企业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解除危机的措施、处理结果及改进的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将企业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能力。SECOND: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刍议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看法。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刚才已经指出,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龙矿集团的安全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洼里煤矿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规范行为,注重基础”的安全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生产“三原则”(即:达不到安全状态、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精品工程”标准下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不准生产)和“六个确保”的安全保证机制,明确了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方针,做到了安全工作有的放矢,为最大限度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能动性奠定了基础。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例如煤炭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洼里煤矿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4、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讲,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这就给事故的发生造成最大的可能。因此,在加强安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洼里煤矿通过健全并严格执行系统的目标责任、监督考核和落实兑现保障体系,不断强化干部的走动式管理,充分发挥“三工并寸、动态转换”机制作用,促进员工在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措施和6S、4E岗位标准上达到行为自觉养成,达到一出手就干标准活,从而不断提高了安全文化的执行力。5、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方面,洼里煤矿针对本矿协议工多、员工整体偏低的实际情况,在员工业务培训上,建立完善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培训管理规定》、《新工人业务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在组织学习上,除了让各级培训中心教师和本矿各专业副总担任授课人外,专门聘请有关院校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讲课,并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不及格的坚决不准上岗,极大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该矿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及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宣传教育外,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例如,坚持人性化教育,创新并推广了每日一题、员工祝福、亲人嘱托、“三违”罚款单家属签字、“三违”讲评、亮相等方法,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开展了党员“零三违”考核竞赛、安全流动红旗、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千人安全签名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促使员工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使“我要安全”变成了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关于企业安全生产的论文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常把管理者对员工提出安全规范要求称之为“要我安全”,而把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称之为“我要安全”。两种提法,不仅表述了语言概念不同,且安全实现方式和管理效果也不一样。“要我安全”,是从客体出发,由外因发出安全生产约束控制信息,作用于安全生产行为的主题,最终达到生产安全;“我要安全”则是从主体出发,由内因产生安全生产的动机,主观能动地实现安全生产。从管理角度来说,“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要我安全”是外因,是动力;“我要安全”是内因,是根据。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从不同方面对实现安全生产起到推动或决定作用。如何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呢?笔者工作在电力建设企业,立足于生产第一线,对于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安全是生产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首先、着眼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心理是人在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理现象的总结,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应,达到抓住人心、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效果。因此,安全教育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厂后的安全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安全生产烙印。二是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以本单位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用活生生的事实影响员工、激励员工。三是利用安全心理的暗示效应,运用含蓄的、间接的办法,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常规教育。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法,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就会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倾向。其次、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机器等物质的一切动作。在我们电力建设行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自动化操作、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安全行为不仅是个体自我保护行为,而且是生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总体行为。要建立起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把个人安全与总体安全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这套制度要站在安全行为者的角度来编制和操作,由安全行为者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就我们公司整体来说,因为企业生产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就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紧紧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建立和健全个人自我安全保护制度。主要是:员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指挥不执行;有权对违章的生产工序不交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设备不操作;有权不在违章的生产环境中作业。这就从行政法规上确立了员工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员工们说得好,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最大祸根是失职,最大隐患是违章。只要我们真正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当成生命之友,安全之伞,就能够站在安全生产的主题地位上,实现安全生产。第三、针对人的事项障碍展开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思想障碍是影响员工“要我安全”的重要问题,是各种不安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在抓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员工都会为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遵守安全生产规程,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则可能因为存在某些思想障碍,不仅忘记了“我要安全”,而且做不到“要我安全”。这类思想障碍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对安全生产规程并没有真正理解,看不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危害性;对安全生(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产规程感到麻烦,图省事、求简便而不去遵守;因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忘记安全生产规程;对自己的熟练技术过分自信,心存侥幸,麻痹大意;逞强好胜,表现为胆大妄为的冲动,明知故犯;因为身体疲倦,精神松懈,注意力分散而顾不上安全生产规程等。近几年来,某些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和个别员工明知是违章作业,但他们为了赶生产进度而在不安全环境下操作,违反操作规程,结果发生了严重的事故,给个人或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也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消除员工思想障碍入手,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活动。例如:开展安全规章制度教育,让员工明确遵章的必要性、违章的危害性;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安全责任制,强化员工的安全保护;积极搞好均衡生产,使员工保持旺盛的精力、体力,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等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员工逐步消除抵触、违反、消极、侥幸、松懈、逞能等思想障碍,增强“我要安全”的自觉性。总之、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需要安全生产行为的主体——广大员工从思想认识到心理、行为都来一个大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离不开大量的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奖惩等工作。依靠“要我安全”的外因动力,促进“我要安全”的内在变化,使安全生产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这样,我们的安全生产就一定会达到一个新水平。免费文档网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效益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思考和落实。社会在发展进步,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矿工生活的逐渐富足,伴随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逐步实现,煤炭行业和矿工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一、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隐患,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生产又是效益的保障。谈到效益,我们总是想到利润、成本、资金、节支等字眼,很少有人想到安全。但越来越多的现实已经向我们证明,只有安全好了,才是最大的效益,安全不好,出了事故,企业和个人都将受到损失,效益又从何谈起?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科学化管理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现场的班组长、跟班队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检查人员要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办公室听汇报。同时,加大对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力度,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层层落实好岗位职责,使生产现场控制在有序、平稳的状态中。一是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比如说,一些单位盲目追求效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又比如,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比如,“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如果上述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二是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三是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要解决安全问题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再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生命之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的腾飞与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将安全责任落实,企业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企业的安全仅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每一个人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落实安全责任,它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与付出。只有你要安全,我要安全,人人尽责,才能确保安全。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我们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防控结合”的安全理念,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分解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危险因素辨识、评价、控制和监管工作;逐步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规范管理,持续改进,建设本质安全企业。经过全员参与、全员努力,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为此倍感骄傲!可在成绩面前,我们更深知,对于安全,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仍须“警钟常鸣,时刻警惕!”,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心系安全,提高安全意识。作为电力生产工作者,“安全”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生产与安全的关系,必须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学习更多安全法律法规,不断给自己充电,强化安全认知,爱岗敬业,增强责任心,时刻给自己敲响警钟,谨于思慎于行,这样安全才有保障。其次,要将安全责任付诸实践,把安全意识变为行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狠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和“两措”计划,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保持设备健康稳定,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当前汛期,我们更要抓好防洪度汛工作,落实防洪调度方案,确保度汛安全。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开展,推进安全责任落实,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总之,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长抓不懈。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提高了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我们才能有安全。“安全责任、重在落实”,让我们借着安全月这股强劲的东风,从我做起,从你做起,落实安全责任,为实现公司持续安全发展而努力,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而奋斗!危险源尤其是重大危险源如果控制措施不合理 ,有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 ,对危险源的正确分类与分级 ,可帮助人们对各种危险源采取合理、科学、经济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笔者对危险源的分类与分级的有关概念及方法进行探讨 ,并对目前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