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爱丽丝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论文爱丽丝参考文献

1、爱丽丝(Alice):故事的主角,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属于儿童的那种纯真。

2、兔子(The White Rabbit):一只穿着背心的白兔,在故事开场正要去给女王取东西的它喊着“天哪!天哪!要迟到了!”跑过爱丽丝面前,引起了她的注意,为了追它,爱丽丝才从兔子洞掉进了那个神秘的世界,后来爱丽丝在它的家里又误喝了一瓶魔药而变成巨人。

3、蜥蜴比尔(Bill the Lizard):爱丽丝在兔子家里误喝魔药变成巨人,无法离开房屋,兔子以为屋里出现了怪物,派这只小蜥蜴从烟囱进去看看情况,结果不等进去就被爱丽丝踢了出来。

4、毛毛虫(The Caterpillar):一只坐在蘑菇上吸烟斗的古怪毛毛虫,态度有点目中无人,不过它教给了爱丽丝自由变大变小的方法。

5、公爵夫人(The Duchess):一个爱好说教的女人,口头语是“一切事皆能引申出一个教训”。爱丽丝去过她家,正是在那里她才认识了柴郡猫。

6、柴郡猫(The Cheshire Cat):一只总是咧着嘴笑(grin)的猫,来源于英谚“笑得像一只柴郡猫(grin like a Cheshire Cat)”。它帮了爱丽丝几次忙。

7、帽匠(The Hatter):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来源于英谚“疯得像个帽匠(Mad as a hatter)”。

8、三月兔(The March Hare):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来源于英谚“疯得像只三月的野兔(Mad as a March Hare)”。

9、睡鼠(The Dormouse):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总是在睡觉。

10、红心女王(The Queen of Hearts):率领着一群扑克牌士兵的扑克牌女王,很容易生气,动辄要砍别人的头,不过其实并没有实行过。

11、红心国王(The King of Hearts):扑克牌国王,不像妻子那么爱动怒,相反给人以受妻子指使的老好人的感觉。

12、格里芬(The Gryphon):希腊神话中的狮身鹰首怪兽,在女王的命令下带爱丽丝去见了假海龟。

13、假海龟(The Mock Turtle):女王命令格里芬带爱丽丝去见的角色,它给爱丽丝讲了一个充满文字游戏的莫名其妙的故事。

扩展资料:

内容简介

位可爱的英国小女孩爱丽丝在百般无聊之际,发现了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她追赶着它而不慎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其左边则又长高,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

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鱼、鹰头狮、丑陋的公爵夫人。

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牌里粗暴的红桃王后、老好人红桃国王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J)等等。

爱丽丝帮助兔子寻找丢失的扇子和手套,她之后还帮三个园丁躲避红王后的迫害,她还在荒诞的法庭上大声抗议国王和王后对好人的诬陷。

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在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她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这部童话虽然充横了荒诞不经的奇异幻想,但作家却在其中深刻地影射着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社会现实。随着爱丽丝的所见所闻所历,可以感受到这个时代处处拘于礼仪、古扳迂腐的生活氛围。

如小主人公不断背诵课文的惶恐情态,又如一心想卖弄自己历史知识的老鼠,原来只会大段地背教科书,连自己也不懂。这些情节都使读者对当时教育方法僵化陈旧有所感受。

卡洛尔还在童话中讽刺装出一副娇揉造作的绅士派头的兔子、势利庸俗的公爵夫人、骄横暴庆的红王后等等,甚至对维多利亚时代代的法庭也作了嘲讽。这些无不使读者从笑话中见到严肃、在荒诞里悟出理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英国作家刘易斯.卡洛尔写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部很棒的文学作品,我认为它好在人物描写上,它把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描写得惟妙惟肖。 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意思是说通过人物所说的话可以知道他内心的思想感情。在这部作品中,有很多精彩的人物语言描写。例如,在《眼泪的池塘》这一章里有一段对女主人公爱丽丝语言的描写:“我敢说,我不是爱达,因为她是长长的卷发,而我的头发根本不卷。我也肯定不是玛贝尔,因为我知道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她,哼!她什么也不知道。而且,她就是她,我就是我。……让我试试地理知识看,伦敦是巴黎的首都,巴黎是罗马的首都,罗马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小女孩,她有着好强、不服输的性格,虽然她学习不是很优秀,但是她仍然十分可爱。她的语言简洁明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语气词“哼!”的运用,让我们能想像到了她在说这段话时的神态表情。 人物的动作是人物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通过恰到好处的动作描写,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使人物形象更生动、鲜明。例如,还是在《眼泪的池塘》这一章里,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于是她(爱丽丝)把手交叉地放在膝盖上,就像平时在课堂上背课文那样,一本正经地背了起来了。”这一段文字,通过对爱丽丝“交叉地放”、“一本正经地背”这两个动作的描绘,把爱丽丝在课堂上认真背书的样子展现出来了。 这部作品通过对爱丽丝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了她善良可爱的个性。比如在《老甲鱼讲故事》这一章里,爱丽丝发现大人脾气暴躁是被厨房中的胡椒味弄的,她十分得意自己的这个发现,在这里有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人们讲话酸溜溜的是因为吃太多的醋,青橄榄把人们弄得那么涩,以及糖果这类东西使孩子们的脾气变得那么甜,那么可爱。我只希望大人们懂得这些,那么他们就不会总是反对我们吃糖了。”在这里爱丽丝把各种各样的食物的味道和人们的个性联系起来,很有童真童趣,让我们感到她是个想象力十分丰富的女孩子,给人以亲切、逼真的感觉。 这部作品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他们使《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与《爱丽丝镜中奇遇记》风靡整个世界,成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好作品。

爱丽丝·门罗著.张德中译.克罗斯太太和基德太太 [J].外国文学, 1991, (3): 48-56+66.

爱丽丝(Alice):故事的主角,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属于儿童的那种纯真。2、兔子(The White Rabbit):一只穿着背心的白兔,在故事开场正要去给女王取东西的它喊着“天哪!天哪!要迟到了!”跑过爱丽丝面前,引起了她的注意,为了追它,爱丽丝才从兔子洞掉进了那个神秘的世界,后来爱丽丝在它的家里又误喝了一瓶魔药而变成巨人。3、蜥蜴比尔(Bill the Lizard):爱丽丝在兔子家里误喝魔药变成巨人,无法离开房屋,兔子以为屋里出现了怪物,派这只小蜥蜴从烟囱进去看看情况,结果不等进去就被爱丽丝踢了出来。4、毛毛虫(The Caterpillar):一只坐在蘑菇上吸烟斗的古怪毛毛虫,态度有点目中无人,不过它教给了爱丽丝自由变大变小的方法。5、公爵夫人(The Duchess):一个爱好说教的女人,口头语是“一切事皆能引申出一个教训”。爱丽丝去过她家,正是在那里她才认识了柴郡猫。6、柴郡猫(The Cheshire Cat):一只总是咧着嘴笑(grin)的猫,来源于英谚“笑得像一只柴郡猫(grin like a Cheshire Cat)”。它帮了爱丽丝几次忙。7、帽匠(The Hatter):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来源于英谚“疯得像个帽匠(Mad as a hatter)”。8、三月兔(The March Hare):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来源于英谚“疯得像只三月的野兔(Mad as a March Hare)”。9、睡鼠(The Dormouse):疯狂茶会(Mad Tea-party)的参加者之一,总是在睡觉。10、红心女王(The Queen of Hearts):率领着一群扑克牌士兵的扑克牌女王,很容易生气,动辄要砍别人的头,不过其实并没有实行过。11、红心国王(The King of Hearts):扑克牌国王,不像妻子那么爱动怒,相反给人以受妻子指使的老好人的感觉。12、格里芬(The Gryphon):希腊神话中的狮身鹰首怪兽,在女王的命令下带爱丽丝去见了假海龟。13、假海龟(The Mock Turtle):女王命令格里芬带爱丽丝去见的角色,它给爱丽丝讲了一个充满文字游戏的莫名其妙的故事。扩展资料:内容简介位可爱的英国小女孩爱丽丝在百般无聊之际,发现了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她追赶着它而不慎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同一块蘑菇吃右边就变矮,吃其左边则又长高,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她还遇到了一大堆人和动物: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三月野兔、睡鼠、素甲鱼、鹰头狮、丑陋的公爵夫人。她在一扇小门后的大花园里遇到了一整副的扑克牌,牌里粗暴的红桃王后、老好人红桃国王和神气活现的红桃杰克(J)等等。爱丽丝帮助兔子寻找丢失的扇子和手套,她之后还帮三个园丁躲避红王后的迫害,她还在荒诞的法庭上大声抗议国王和王后对好人的诬陷。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在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她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这部童话虽然充横了荒诞不经的奇异幻想,但作家却在其中深刻地影射着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社会现实。随着爱丽丝的所见所闻所历,可以感受到这个时代处处拘于礼仪、古扳迂腐的生活氛围。如小主人公不断背诵课文的惶恐情态,又如一心想卖弄自己历史知识的老鼠,原来只会大段地背教科书,连自己也不懂。这些情节都使读者对当时教育方法僵化陈旧有所感受。卡洛尔还在童话中讽刺装出一副娇揉造作的绅士派头的兔子、势利庸俗的公爵夫人、骄横暴庆的红王后等等,甚至对维多利亚时代代的法庭也作了嘲讽。这些无不使读者从笑话中见到严肃、在荒诞里悟出理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全文

爱丽丝沃克论文开题报告

爱丽丝·沃克1944年2月9日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伊藤顿(Eatonton, Georgia)的一个非洲裔佃农家庭。1961至1963年间,她就读于斯佩尔曼学院(Spelman College),1965年毕业于萨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awrence College)。她在1964年去非洲旅行,并开始写诗,部分诗歌藉1968年的诗集《曾经》(Once)发表。毕业之后,她效力于纽约市福利部门,并致力于密西西比州的民权运动。1967年,她与民权律师梅尔文·列文斯尔(Melvyn R. Levanthal)结婚,并于1969年生下了他们的女儿瑞贝卡(Rebecca)。两人在1976年和平离婚。20世纪70年代,沃克的写作事业开始绽放。到1974年,她已经是《女士杂志》(Ms Magazine)的特约编辑。沃克得到了多个写作奖金,颁发者包括麦克杜威文艺营(MacDowell Colony)、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Institute)以及古根海姆基金会(Guggenheim Foundation)等。她还在几所大学担任教职,并发表了大量诗集、小说和散文。此外,她还获得了诸多知名奖项:诗集《革命的牵牛花》(Revolutionary Petunias,1973)获颁“莉莲史密斯奖” (Lillian Smith Award),该书还获得了“国家图书奖” (National Book Award)提名;1974年她获得由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颁发的“罗森塔尔基金会奖” (Rosenthal Foundation Award);小说《紫色》 (The Color Purple,1982)于1983年获得“普利策奖” (Pulitzer Prize)。1981年,她移居加利福尼亚州,至今她仍在加州写作和生活。爱丽丝·沃克的作品所涉及的主题极具普遍意义,例如:精神生存、个人认同、自由和力量,以及自我与社群的内在联系。她把对于这些问题的关心,有力地投射到了黑人女性的经验之中。她认为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都是男权文化所产生的后果,她要揭示它们对个人的摧残。她不畏涉足种族和性的禁忌,在她看来,虐待他人是一种自我憎恨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女性的完整性在社会规范的压力之下被迫分割的表现。沃克一再重申的观点是:健康的自我定义应该建立在自我了解和自爱的基础之上。在她的作品当中,尤其在小说《紫色》之中,她把女同性恋视为自然的和令人自由的。《紫色》的主角西丽(Celie)在经历精神死亡之后,在她的姐妹兼朋友兼爱人的指引下,获得了理想上的重生。通过一段分享且互惠的关系,她获得了性和精神上的觉醒,意识到自身的美丽以及个人独立的可能。纵观沃克的全部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出,对她而言没有禁忌的爱或主题。她希望那些社会常规被质疑。她的小说《拥有快乐的秘密》(Possessing the Secret of Joy,1992)描写了对非洲妇女的强制割礼。她迫使读者去分担书中角色生理上的痛苦,但更重要的是,她突出了强行割礼给女性带来的精神上的残疾。这是一种现实与暗喻的结合。爱丽丝·沃克把女性视为在死板、束缚的性别分类中受到伤害的一群。正如她在最近的小说中所说:“快乐的秘密”就是反抗。她的所有作品都在呼吁社会必须改变,以便实现个人转型和自我完整。对于禁忌的抵抗其实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救赎以及感情上的维系,例如:女同性恋,它可以治愈伤痛、带来解放。沃克的贡献不仅在于她本人对于这些禁忌主题的表达,更在于她小说中的人物对于传统的颠覆、对于刻板形象的突破。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王冬梅摘要:《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 展现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与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深入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关键词:《紫色》;象征;女性主义;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83(2004)01-0116-05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上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1944年出生于美国南方乔治亚州伊坦顿的一个黑人家庭。社会的偏见、家庭的贫困,使她深深体会到身为黑人的艰难与困苦。198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她最为成功的一部。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即刻引起美国评论界广泛关注,评论家彼德·普罗斯科特曾称其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1〕(67),并于1984年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此书在随后的几年内不断再版,畅销全美。《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和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及生活状况,以女主人公茜丽由麻木到觉醒、由反抗到独立、由自主到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的人生奋斗经历为主要线索,突出体现了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为了凸现这一主题,艾丽丝·沃克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富有深意、极具女性文学色彩的象征意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奇丽的色彩和发人深省的哲理,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和主张。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观照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全面解读和深度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紫色》中的象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象征艾丽丝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影响。在这些人当中,弗吉尼亚·沃尔夫对她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能够看到沃尔夫的一些女权主义主张。沃尔夫在自己的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2)这里,沃尔夫所指的“一间屋子”不仅仅是它本身,而且是一种象征。在她看来,“一间屋子”不仅象征一种自由的生存空间,而且象征一种自由的精神空间。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就说明女性有了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而这正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妇女就有了一片展示自我和体现自己思想、才能和价值的天空,而不必受任何外物的羁绊。因此,小说中的三个女主人公茜丽、莎格和聂蒂,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都拥有了自己喜爱的一间屋子:聂蒂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的茅屋;莎格为自己设计的是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茜丽将自己的房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装扮一新——一切都是紫色的和红色的,只有地板漆成了鲜黄色。对自己房间的不同装饰和布置,象征女性色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但无论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象征一种生存与精神的自由空间。二、圆形房屋的象征一般来说,方形代表法律和规矩,而圆形则象征自然、完满与平和。非洲的黑人喜欢将自己的房子建成圆形,聂蒂在给茜丽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能够来看我的茅屋,茜丽,我爱它,还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3〕(149)。同时,在美国的黑人妇女也对圆形情有独钟。莎格将自己的床选择为圆的,并且梦想给自己造一座圆形房子,“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有点像某种水果的形状。它有门和窗,四周有许多树……”〔3〕(194)茜丽和莎格所设想建造的房子是圆形的,这象征了她们对和平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追寻,体现了黑人妇女对于圆满、和谐人生的追寻和渴望。黑人妇女对黑人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接受与传承,增强了她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三、裤子的象征传统意义上讲,裤子只是男人的专利。在小说中,非洲黑人不论男女都穿漂亮的裙衫。而美国的黑人男性效仿白人,穿起了长裤,却让黑人女性继续穿裙子。茜丽的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茜丽说,男人和女人不可以穿同样的衣服,裤子是男人穿的。可是,茜丽告诉他,她做的裤子最大特点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穿。妇女穿裤子实际上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让女人穿上原本属于男人的裤子,有着消解两性的界限的寓意〔4〕(183)。在小说中,茜丽离开压迫深重的父权制家庭之后,一方面,通过做裤子这项工作在经济上得到独立,并发挥出自己无穷的创造力,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大众裤业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她为周围的女同胞做了许多裤子,让她们穿,实际上是在为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而工作。这贯穿了艾丽丝·沃克一贯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四、缝制百衲被的象征缝制百衲被是一种源于非洲和英国的美国黑人妇女的实践活动,就是将许多废旧的衣物、布料裁剪成几何形状的小块儿,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缝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案作为被子的面料。缝制百衲被不仅是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妇女文化传统和女性美学的象征。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缝合”成为妇女文本消解了中心结构的隐喻。对于艾丽丝·沃克缝合百衲被,既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也代表了她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范例。在她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她认为百衲被是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创造性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她的短篇小说《为日常生活所用》中,她将百衲被视为黑人的不可放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在《紫色》中,她采用了缝合百衲被的技巧,并将它视为妇女团结的象征。通过捐出黄色的连衣裙,莎格把自己的欢乐传给了茜丽和索非亚,在妇女中传播了温馨、和睦的感情。茜丽和索非亚在被子上缝的图案取名为“姐妹的选择”,这个突然由茜丽想出来的名字,象征着在黑人妇女之间传递的爱与理解。一片片废弃的布料竟能被用来制出如此崭新又美丽的被子,这预示着黑人女性也必将从旧的生活的阴影里走出来,而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五、旅行的象征黑人女权主义者苏珊·威利斯(Suan Willis)认为:“对于黑人妇女小说中所写的旅行,不能仅视作作者为便于串联情节事件而使用的结构技巧,应该联系过去,整体地理解穿越空间的概念,把它与历史的展现与个人意识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一个地理空间中旅行就有了深广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女人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当然,这个自我并非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集美国黑人的群体经验于一身的主体被认识的;正是通过叙述那种经验,这个主体才体现了历史的自我。”〔5〕(357)因此,在地理空间中的旅行,实际象征着一个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紫色》中聂蒂的非洲之行便象征着黑人妇女认识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艰难,都会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险恶,都会提供一种定义自我的方式”〔6〕(220)。当聂蒂第一次看到非洲的海岸线,一种强烈的激情油然而生,她对茜丽这样表达她的心情:“我提到过我初次见到非洲海岸时的情景吗?我有点感受到,我的灵魂,茜丽,像个大钟,而我只是摆动着。柯琳和桑莫尔也有同感。我们就在甲板上跪下,感谢上帝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我们的父母曾为它哭泣过。我们的祖辈就在那儿生与死。我们又见到它了!”〔3〕(133)就是在这艰难的非洲之旅中,聂蒂开始了解黑人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于自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她对于自己黑皮肤所建立的骄傲与自信,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认同与继承,对于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宗教观及文化观的重构。因此,旅行对于黑人妇女来说象征一个走向内心的过程,一个认识自我与成长的过程。六、开窗户的象征窗户通常象征一种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打开窗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以及清新的空气,能够观看到窗外的风景。小说中聂蒂很喜欢她在非洲奥林卡村所住的茅屋,但是茅屋没有窗子。在信中她对茜丽这样写道:“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开个窗子。村里的茅屋都没有窗子。我对女人提起窗子的事时,她们会心地笑了。雨季使人们认为开窗子虽然是荒唐的,但我决心要开这个窗子,即使洪水天天涌进我的地板,我也不在乎。”〔3〕(149)聂蒂不顾别人的讥笑,决心要在茅屋开的这扇窗户,象征着她立志要与当地黑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象征她心灵之窗的开启。一方面,通过这扇窗户,她开始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来教育和影响学校里的女孩子及周围还处于麻木状态的黑人女性,给予她们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沟通的确卓有成效,妇女们开始送自己的女孩子上学。因此聂蒂所开的窗户是一扇智慧之窗、知识之窗与心灵之窗;另一方面,聂蒂也利用这扇窗户,增进了对黑人文化传统及女性文化传统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七、颜色的象征《紫色》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颜色的象征。颜色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心情甚至性格,可以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路易斯·温伯格认为:“最漫不经心的想法也会告诉我们,颜色是我们某些最敏锐感觉的中介,它与我们的各种情绪有密切的联系。”〔7〕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常常会引发作家与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艾丽丝·沃克也不例外,她热爱五彩缤纷的生活,就像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对于色彩的强烈感受和敏锐的洞察,促使她借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和情绪。蓝色(blue)象征忧郁与悲伤。美国南部黑人之中流传的抑郁难忘的爵士曲调Blues就源于此词。在《紫色》中,初为人妻的茜丽,在第一次被赋予买一块属于自己的衣服布料的权利时,被告诫不能选择她所喜欢的红色,因为“它显得太快乐了”〔3〕(22),因而只好选择了蓝色,这种体现低落情绪的颜色,充分暗示了茜丽当时所处的不幸的生活境况和抑郁悲哀的心情。一个从十二岁起就连遭继父强奸,十四五岁就嫁给一个有五个孩子的鳏夫,整日作牛作马、挨打挨骂的女孩,有什么快乐可言呢?鲜亮的红色和高贵的紫色都是不适合她的。所以蓝色的运用象征了黑人妇女在重重压迫下的沉闷沮丧与苦难悲郁的生活状况。红色(red)标志着热情、活跃和激动,表现人的快乐与幸福。这一颜色在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莎格身上得以充分运用和体现。莎格虽是茜丽丈夫的情人,但她心地善良、热情奔放、独立自主、开朗乐观,敢于和女性的传统保守观念及偏见作斗争。她在文中始终以红色出现,茜丽第一眼看见她,就注意到她“穿着红色的线衫”,涂着“红色的口红”〔3〕(46)。在小说中,是她一直在暗中帮助茜丽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冲破父权制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她以自己的歌声与舞蹈赢得报酬、获得尊严,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价值。在艾丽丝·沃克看来,这才是黑人女性的完美形象,这样的生活才是黑人妇女追求的至高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这一红色的亮点,点燃了所有黑人妇女追求理想新生活的信念与决心,似一面旗帜,又是一种热烈的呼唤。黑色(black)在其他民族尤其是白人文化传统观念中,被赋予的象征含义是“邪恶”、“恐怖”、“死亡”和“神秘”。正因为黑色被认为是丑陋的颜色,所以有着黑皮肤的黑人也是天生劣等的种族。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黑人甚至也为自己的黑皮肤而感到耻辱并甘心忍受压迫;这种意识形态还导致了黑人内部的种族歧视,即黑人中肤色稍浅的人对肤色更黑的人的歧视。小说中茜丽的公公因为自己是黑人与白人的后裔,肤色较浅,所以痛恨自己儿子身上的黑色,更极力诋毁皮肤黝黑的儿子的情人莎格,认为她“黑得像柏油”〔3〕(55)。然而,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却彻底推翻了白人对黑色内涵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将“黑色”视为一种高贵美丽的颜色。茜丽的妹妹聂蒂的非洲之旅,使人们对于黑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告诉茜丽,看到非洲的黑人,“仿佛是初次见到黑人”,而且“黑人这么黑,眼睛有点炫耀的神采,而那亮光好象真的是来自月光,实在太令人眼花缭乱了,他们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3〕(132)。聂蒂对黑色皮肤的描述充满了羡慕与骄傲,她对于“黑色”中蕴藏的美的发现,建立起了黑人妇女对自己黑人血统的信心,通过了解自己的种族,她们获得了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成为自己”的权利的理解。因此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重新打造的黑色的象征意义,展示了黑人妇女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寻求和对完整自我的寻求,也展示了黑人妇女为自己是黑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产生的自信与自我欣赏,这正是艾丽丝妇女主义(Womanism)思想的集中体现。紫色(purple)向来被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是帝王才能穿戴的颜色,它象征着主权和尊贵的地位。在小说刚开始,茜丽想扯自己喜欢的紫色的布料做衣服却找不到,这表明她还没有获得尊严的合适时机。而到小说的结尾,茜丽在独立自主之后,把自己的屋子全部用紫色和红色来装饰,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象征着她作为奴隶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高以及她美丽完整人生的开始。因此,艾丽丝大胆借用“紫色”为书名,“把跪着的黑人妇女拉起来,把她们提到了王权的高度”〔8〕(478),让黑人妇女也享有帝王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的确是气魄不凡,匠心独具。艾丽丝·沃克曾经说:“我会致力于我的人民的精神的存在和生存完美的事业,但除此之外,我还致力于揭示探索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她们的疯狂、忠诚和胜利。”〔9〕(80) 在这部小说中,艾丽丝充分体现了希望黑人妇女获得“生存完美”(Survival Whole)的女权主义思想。综上:艾丽丝·沃克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现代美国小说创作的多种表现手法,使《紫色》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所长,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寓意深刻的象征意象,通过对这些象征意象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处都折射着作者艾丽丝·沃克主张男女平等、实现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意象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理解和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认识。参考文献:〔1〕 Peter S�Prescott. A Long Road to Liberation 〔J〕�News Week, 1982, Vol� XCIX, No� 25�〔2〕〔英〕弗吉尼亚·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美〕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 Changing Subjects: The Making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M〕� London: Routlege, 1993�〔7〕王逢鑫�论色彩词〔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2)�〔8〕Bettye J�Parker Smith. "Alice Walkerdanyinghaos women: In Search of some Peace of Mind" in Black Women Writers (1950-1980): A Critical Education, ed� 〔M〕�Mari Evans, Anchou Press/Doubledy, 1984�〔9〕Olga Kenyon. Writing Women: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M〕� London: Plato Press, 1991好难找啊,楼主是不是应该提高悬赏分呢,这么学术的问题。还有啊,紫色是不是要加书名号啊,明明是一本书么~

《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月亮与六便士》、《灿烂千阳》、《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沃克作品《日用家当》、《秀拉》、《杀死一只知更鸟》、《雨中的猫》、《人鼠之间》、《绿山墙的安妮》、《董贝父子》、《白鲸》、《白牙》、《鸡蛋的胜利》、《理智与情感》、《雨中的猫》、《黑猫》、《黑暗的心》、《猫的摇篮》、《消失的地平线》、《柏油娃娃》、《达洛维夫人》、《最蓝的眼睛》、《七角楼》、《庭院中的女人》。

来自

英语毕业论文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爱丽丝梦游仙境论文知网

不确定性的狂欢——《达芬奇密码》的后现代主义解读从文学文体学角度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反奴斗争接受美学视角下《暮光之城》字幕翻译的审美再现策略针对“00后”学生特点的初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研究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阅读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如下:

《爱丽丝梦游仙境》总使我想起《格列佛游记》。我特别喜欢《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小人国这一章。有时,我也会幻想,自己也可以随意的变化身材的大小,一会儿可以是擎天的巨人,一会儿又可以是像小蚂蚁一样渺小。

在看《爱丽丝梦游仙境》时,我又冒出了这样一些怪诞的想法:是不是在我们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有一位巫师也能帮我们制造出神奇药水和蛋糕呢?

让我也能像爱丽丝一样有这样一段美好的冒险。优秀的作品是能够走进人们的内心的,作者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描述,我们就会融入到整个情景之中,跟随主人公的脚步踏上魔幻的旅程。

《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这样,其中的故事有着奇妙的连贯性和曲折性,都是一环扣一环的,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变小了是为了走出去,变大了是为了拿到钥匙,如果没有前一个环节的铺垫,后一环节就没有办法出现。这样的编排,无疑又会吸引我们聚精会神地阅读。

此外,其中的故事也是丰富曲折的。不得不说,每一次我以为爱丽丝可以走出房间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药水、蛋糕、钥匙,这些道具不仅是故事的转折点,而且每一个转折点都将故事推向下继续发展。

扩展资料

读后感注意事项:

1、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2、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3、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4、以“感”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字数限制,上传附件了。附件是全英文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毕业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下载链接在最下面。更多转自

摘要:本文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的特性/儿童文学的功能/儿童文学的分类等儿童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梳理归纳,对儿童文学做一个简单的综述,然后对儿童文学《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做一个自己的感想认知

关键词:儿童文学//出版;儿童;心理需求;影响;贡献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   儿童文学是考虑到儿童理解力的文学。与历史的儿童文学概念相比,在儿童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上,新的儿童文学概念似乎显示了更灵活、更开放的立场和态度。1、肯定了儿童文学的儿童性。21世纪的儿童文学基于艺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拥有包括成人在内的广泛的读者群,但儿童文学之所以成立,首先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读者群。儿童文学主要以儿童为读者对象,同时,儿童的文学阅读也主要以儿童文学为对象2、确定了儿童文学的文学本质。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遵循文学的基本规律,具有文学的基本特性和面貌,给予儿童文学的熏陶和滋养,文学性使儿童文学区别于一般儿童读物——同样具有教育性和儿童心理适应性的其他儿童读物。3、反映了现在世界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各国儿童文学作家已基本达成的共识,其中主要包括:1、所谓为儿童写作并不是把成人的思想、信条强加给儿童;2、其内容必须要让读者能够理解、能够领会;3、其内容和结构应符合并激发儿童的情趣;4、必须要了解到儿童读者的心身发展阶段;5、作者在具有文学才能的同时还应持有与儿童共鸣的思想和心绪。分段]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审美要求和阅读欣赏水平,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文学作品。这个概念包含了4层意思:(一)儿童文学切合儿童年龄特点,使他们看得懂,喜欢看。(二)儿童文学有儿童情感和趣味。(三)儿童文学有利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四)儿童文学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1]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文学作品。这和“有关儿童的文学”有所不同,尽管两者很多时都一样。儿童文学在世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尽管最初的儿童文学并非休闲读物。

写作思路:从介绍书籍的作者作为开头,描述书籍的来龙去脉,之后描述主人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故事中发生了什么,最后总结观看以后产生的感受,正文: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查尔斯·勒特维奇·道奇森,内容非常有趣。

在一个天气晴朗的秋天,爱丽丝坐在正飘着落叶的大树下看书。这时,一只兔子边看着怀表,跑了过往。“不好了,会迟到!”“这真是只希奇的兔子,我跟往看看怎么回事。”

爱丽丝好奇的跟了过往。兔子一跳,消失在洞里。爱丽丝也随着下往了。这是一个既黑暗,又深远的洞。在掉下往的途中,爱丽丝看到了挂在洞壁上的舆图和挂着的梳子和镜子。

“咚!”的一声,爱丽丝四脚朝天,摔倒在洞底。她喝下了果汁,就变小了。进进了一扇门里。可是不知怎么的,她在吃了一些希奇的东西之后就变来变往,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她后来又到了扑克牌王国,由于对法院的判决不满——由于一个馅饼而正法公爵。

在爱丽丝很生气的时候她又变大了,女王是决不答应有人比她还高大的,但由于爱丽丝实在太大了,她没有办法正法爱丽丝,于是女王用计使爱丽丝变小后决定和她进行一场曲棍球比赛,爱丽丝用尽了全力还是输了比赛,遭到了女王的追杀。

就在扑克牌士兵攻击她的时候,姐姐叫醒了她,原来这是一场梦。对于她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次旅行,她自己也搞不清楚。

梦境不一定是真实的,真实是生活也离不开梦境,这说明在很多时候现实和梦境是分不开的。

关于致爱丽丝论文范文写作

我想象到了我和我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这首曲子的曲风比较轻快且唯美,旋律也非常动听。听完后,能使人安静下来。我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会安静下来,而且慢慢地,我还会陷入回忆,会想象到我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的时光。

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人都还在家乡,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在读书,无忧无虑的。我的爸妈也还在家乡的小城镇上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没有离乡别井,非常快乐,非常幸福!每当我听起这首曲后,我都会感慨时光的流逝,因而感到无奈。

《致爱丽丝》:

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主要采用了回旋曲式,结构是ABACA。属于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

写作背景和灵感主要来自于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她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到处求助别人。贝多芬以此很感动,所以在圣诞夜为这位老人演奏了这一段美妙的音乐。老人听着曲,满意地合上了双眼,不再有孤独和悲怜。

对西方音乐的鉴赏,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热爱高雅艺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西方音乐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西方音乐鉴赏论文篇一 《关于西方音乐的鉴赏》 摘 要: 巴洛克时期以及巴洛克时期的 音乐欣赏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鉴赏;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分析其音乐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历史背景; 西方音乐史; 文艺复兴 在这音乐的长河中,一部分的经典之作都来自于西方,西方音乐的起源大致始于巴洛克时期以前,而这一部分又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古希腊时期;②中世纪时期;③文艺复兴时期。而后又在巴洛克时期出现了伟大的歌剧,歌剧《优丽犹茜》就是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歌剧,其作者是李努基尼和佩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主要是歌剧及器乐的发展。如:喜歌剧,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奏鸣曲、协奏曲…… “音乐是唯一真正生存的艺术,它的振颤律动,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也必然有快乐。”是著名钢琴家帕德莱夫斯基对音乐的认识,他的这一精湛见解揭示了音乐和人生的关系。 的确,当我们陶醉于优美的乐海时,那典雅抒情的小夜曲使你心旷神怡;那流畅轻盈的舞曲使你温文尔雅;那铿锵雄壮的进行曲使你精神振奋;那优美如梦的室内使你充满冥想;那史诗传奇般的交响乐使你情志高远;那刚劲有力的时代曲使你豪情满怀。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作为一种情感艺术,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道德素养,推动人们奋发向上,一般认为音乐的目的有三种:即道德 教育 ,消遣闲瑕和精神方面的享受。音乐中所含有的情感与理想,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在影响人们情感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意志。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一曲解围”“四面楚歌”的 成语 ,就是音乐战胜对方的例子。我们熟知的《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列宁格勒交响曲》都极大的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生活。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西方音乐在这几个时期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的音程理论——悲剧——格里高利圣咏——奥尔加农——狄斯康特——克劳苏拉——孔杜克图斯——经文歌——游吟诗人——恋歌诗人——名歌手——新艺术——法国歌谣曲——意大利牧歌。 古希腊优秀的音乐 文化 持续了约650年,它对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世纪起止时间的上、下限在学术界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通常较公认的上、下限时间是公元476(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46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按照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习惯,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专指从1430年前后至1600年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音乐。 古希腊音乐最基本的音乐理论是音程的理论,这归功于毕达哥拉斯。古希腊音乐是一种单音音乐,偶尔也出现支声复调,古希腊音乐在音乐创作与表演上有即兴的传统,音乐的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在一种法则的控制下进行。古希腊人一开始使用希腊字母指示的简单记谱法,最早的记谱法大约是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出现,是用希腊文的24个字母来标记的字母谱,分为声乐记谱法和器乐记谱法两类。在历史的记述中,曾提到希腊人所使用的各种乐器,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弦乐器乐里拉琴和基萨拉琴,阿夫罗斯管。发展到公元前5世纪达到黄金时期,出现了三位伟大的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底得斯,他们创作的悲剧作品使古希腊悲剧这种音乐戏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古罗马帝国的世俗教育是帝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希腊文化的精华,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它的具体模式,它的具体表现、特点等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适应,反应了罗马帝国的社会文化情况以及罗马民族的特征。 有的学者把中世纪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总的说来,中世纪是欧洲(主要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经历了封建社会从兴起到繁荣,最后走向衰亡的时代。中世纪的音乐依照类型可以分为宗教类型的音乐与世俗音乐。宗教类型的音乐泛指的是格里高利圣咏,此为单音音乐的作品,后来也发展成为复音音乐,奥尔加农等等。这类音乐都是为了____教会的仪式所作、所有的演出都是在教堂里,依照教会的年历而举行不同的仪式,其音乐就是为了要配合诗歌的朗诵而作的。宗教类型的音乐一路发展下来就成了后来的弥撒曲、安魂曲,在古典时期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会有这样的创作作品产生,例如海顿的创世纪,莫扎特都有这样的作品留下来。中世纪的世俗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就更为广泛、大部分的作者都是一些没落的贵族阶级,其实内容大部分都是与宗教有关,但并不是在教堂里演出。 文艺复兴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的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乐器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 五线谱 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 曲谱 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较有影响力的乐派:尼德兰乐派,主要音乐活动在尼德兰的一批音乐家,创作内容多为弥撒曲与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也有世俗音乐,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班舒瓦、奥克冈等。乐派:在1530—1620年间的一个器乐乐派,其特点是音响气势宽广宏大,对比效果鲜明。创作内容有铜管乐与弦乐的重奏曲,管风琴的前奏曲,幻想曲与托卡塔等,代表人物有维拉尔特,加布里埃利等。 罗马乐派:此时期的一个专门制作服务于宗教作品的乐派,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为主。代表人物有帕莱斯特里纳、纳尼诺索里亚诺。 通过对《西方音乐史》的学习,我对西方音乐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对西方音乐长寿了浓厚的兴趣,在优美、激昂的旋律里感受到了温暖、坚强……,在1838年某个下雨的日子,一间漏雨的屋子成了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灵感的来源,生病的他因被“困在”屋里感到了烦躁与惧怕,因而起身写下了《雨滴》,这道作品自始至终重复着一种单音调,其音色低沉,节奏稳定仿佛滴滴答答的雨声,而主旋律流畅舒适,轻柔变化的音色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在开始部分幽静的旋律恬谈而自然就像细细的雨滴正在渐渐落下,然而到中段部分,主旋律与伴奏的音色都明显降低,变得沉重低落,仿佛可以看见肖邦一个人静坐,看着窗外的 雨水 逐渐变大,屋里的漏水也变的一发不可收拾,情绪也跟着悲伤与惆怅。在音乐的最后部分,音调与节奏变得相对轻而缓踵而来,犹如细微的哀伤缠绕心头,给人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哀愁,与《雨滴》不同,同为浪漫主义代表的舒曼所谱写的《梦幻曲》让人感觉简单而温暖。据记载《梦幻曲》是为 儿童 所创作的,但在成年人听来,同样能勾起他们对儿时的回忆。其节奏缓慢柔和,主题简单纯洁就像单纯美好的童年生活。在心情低落时,静静的聆听这首曲子,在略微变化的重复着主题的旋律里回到简单的童年,抛开世俗感受单纯的温暖。也可以听听格里格的《晨景》,感受双簧明朗清亮的音色里感受第一束阳光让海买你波光粼粼的炫目,并在太阳缓缓升离海面,照亮明眸时的喜悦以及普照大地时万物苏醒的希望。 西方的音乐就像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巨作,不仅仅是因为有贝多芬、亨德尔、肖邦、海顿这类的音乐巨匠,还有它从社会中散发出来的那种浓厚的艺术素养,都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这也恰恰是西方音乐发展如此蓬勃的原因了。高雅的意大利歌剧、完美的维也纳、塞维利亚等等,他们自内而外散发出的迷人魅力,无一不打动人的心灵。 最后,就以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为结束吧:“艺术正如生活那样,他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也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篇二 《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西方古典音乐教学》 摘要: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最难接受的学习内容,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在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中,以《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等三个标题,展示出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并选取各时期代表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引领学生走进西方音乐殿堂。 关键词:高中 音乐鉴赏 西方古典音乐 湘版教材 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修养情操的提升及对美感的认识,离不开古典音乐的熏陶。如何能在高中生对古典音乐兴趣不高、音乐基础知识贫乏的学情下,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和接受古典音乐,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难点。湘版教材中,将西方古典音乐教学按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顺序结合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设计教学内容。现笔者就实际的音乐课堂 教学 总结 出一些策略。 一、合理运用对比,把握时代风格 湘版教材中的标题很清晰地向学生阐述了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并引导性地将两个时代的不同音乐风格进行比较。如在学习巴洛克音乐与维也纳古典音乐时,让学生从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和海顿的《时钟交响曲》进行比较,平稳而庄重的宗教色彩和充满生活情趣的艺术格调反映出宗教与世俗的时代背景,细听复调织体与主调音乐的不同音效,不易吟唱与歌唱性的旋律区分,固定规整节拍与灵活变化的节奏律动,通过音乐要素的不同呈现方式,学生在比较中对时代风格有了更深刻地体验和理解。同样是《月光》,贝多芬持续的三连音,微弱的音响勾画出忧郁、哀愁的月夜,在德彪西笔下,明亮的音程散落地跳动,月光时而点滴坠落,时而缓缓流淌,时而流水倾泻,思绪随着音符走走停停,飘渺如梦。贝多芬内心的表达与德彪西月光印象的景致变幻正透过《月光》,向我们诠释着古典的传统和声与印象的朦胧意境。 对比除用在纵向的时代风格比较上,也可用于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片段上,帮助学生对音色、节奏、和声有更灵敏的感知。如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弦乐重奏与人声合唱版的对比聆听,音色变更带来的不同感受,复调织体在人声的演唱中也更清晰。在《蓝色狂想曲》中主题音乐从乐首法国号与萨克斯稍显慵懒的奏出,到乐中庞大乐队以强有力地节奏雷鸣般奏响,再到乐尾钢琴以渐慢的速度陈述。截取这三个片段对比听赏,提高学生在变化中把握音乐原型的能力,音乐音色、速度、配器的转变带来三种风格各异的音乐形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古典音乐的神奇。对比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致爱丽丝》,气势磅礴的命运抗争与倾诉衷肠的爱意表达,学生便不难理解这位音乐家是连接古典与浪漫的音乐巨匠。 二、以熟知引入经典,由浅入深 总结学生熟悉的古典音乐如《哈利路亚》《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等,我们会发现学生所熟知的都是极强旋律性,乐句短小,易记忆,易哼唱的开头片段,由于音乐篇幅过长,即使后面也有动人的音符,也因听觉疲劳失去了兴趣和音乐的记忆而中途放弃。 用熟知的片段作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共鸣,再延伸至同类题材作品,同一作品的整曲欣赏或不同乐章。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将新作品较清晰易哼唱的旋律主题提取出来,片段性地让学生品味,可用钢琴或小提琴等器乐范奏及范唱方式,加入互动讨论、节奏律动等活动让每一次聆听有不一样的体验,在反复中加强音乐的记忆和感受,融入音乐的深层次赏析如动机展开、变化再现等手法,将这些有趣的音乐片段设计成听辨游戏和情境想象。当新作品多个主题旋律已熟悉后,让学生在整曲欣赏中找出新鲜出炉的音乐记忆和感受,学生便不会因陌生、听不懂而无法进行下去。选择多片段聆听,片段与整曲相结合的欣赏方式,将欣赏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巧用流行乐和影视片段激发兴趣 充满时代气息、情感直白的流行乐一直是学生们的钟爱。选择运用古典音乐元素创编的歌曲如《不想长大》与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remember》与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五月天的《快乐很伟大》与贝多芬的《欢乐颂》,不同配器处理,加入歌词,增强节奏感和律动感的流行表达方式给古典音乐带来全新的听觉感受。这些曲目通过音乐方式的演变,让学生探求其中不同韵味,究其根源。在流行与古典的对话中,激发学生探求古典音乐的兴趣。 很多古典音乐也被运用到影视作品中,如《不能说的秘密里》,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这些影视片段都能勾起学生对原作的好奇与欲望。同时,纪传影片如《一曲难忘――肖邦传》《贝多芬传》《莫扎特传》,在反映作曲家性格、情感、人生经历的影像中学生走进了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就不难体会肖邦赤忱的爱国之心,贝多芬不屈的抗争,莫扎特超脱困境的乐观和激情。此外,为古典音乐创编的动画片也能帮助学生听赏篇幅较长的音乐,如《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动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等。 四、关注音乐的形象性与抽象性 古典音乐的欣赏,不宜让学生一开始就把握作品的风格、形式体裁、价值和意蕴,音乐形象和情感才是学生易于体会的信息。湘版教材就此选取了大量形象鲜明的作品,如维瓦尔第的《四季――春》、海顿的《时钟交响曲》、瓦格纳的《飞行的女武神》等。在教学中,笔者会结合文学、建筑、绘画等综合艺术感受音乐形象。在《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一课中,听赏《哈利路亚》时展示两幅不同风格的建筑图片,学生很快就将华丽洒脱的巴洛克音乐与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建筑结合在一起。此时,引入《四季――春》的主题旋律,让学生体会想象,小提琴明亮的断奏激情而蓬勃,鲜明富有动力性的节奏仿佛阳光灿烂的春之大地万物复苏。学生用“拉”随着音乐哼唱主题,用歌声表达欣喜,体会清新中的华丽。此曲鲜明的春景音乐形象是欣赏的亮点,我将作曲家为乐曲配以的简短文字配以BCD的字母标头,哼唱主题为A,随着春景的展示,回旋曲式被学生轻松的用字母罗列了出来。富有抽象性的作品如教材中的《夜曲――海妖》《远古孩子的声音》等,不需要学生去深究音乐形象是由什么音色、节奏、和声来塑造,你只用闭上双眼让双耳感受音响的意境,在脑海中绘图。 西方古典音乐的教学要抛开急功近利,以一种熏陶方式,通过学生有共鸣的乐曲互动参与,从短小精悍的作品入手,在轻松愉悦的积累和体验中,西方古典音乐将拥有更多的听众。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文献 [1]王慧敏.高中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初探[J].学科研究,2017,(07). [2]谭卉.浅谈高中音乐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 教学 方法 [J].文学界,2012,(02). [3]王洁,戚珍珍.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西方古典音乐运用情况窥探[J].北方音乐,2011,(09). [4]石蓓,张璐.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方法研究[J].大舞台,2012,(10). [5]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西方音乐鉴赏论文篇三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是我国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培养初中生音乐乐感以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原则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 措施 ,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进步。 音乐乐感 音乐鉴赏 教学导入 对比教学 初中音乐乐感及音乐鉴赏教学是我国美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手段之一,更是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本文从培养初中生音乐乐感以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原则出发,探讨了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旨在交流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系统的整体进步。 一、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原则 音乐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语言类学科相比,音乐学科更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同时,它还需要学生投入更多的实践以及长久的训练。首先,音乐学科通过更加直白且明确的方法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置身于不同音乐曲目所提供的场景之中,真实感受其所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音乐的魅力。这种方式只是学生个人的感官感受,非专业音乐欣赏者亦可以做到。然而音乐教学则是通过理论教授学生怎样更好的体会音乐的美妙,以及怎样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评价不同音乐。由此可见,理论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学生的相关实践。音乐教学的实践性极强,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可以更深刻的体会相关情感。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以及练习相关音乐技巧,从而可以更好的体会乐曲炫技之处。 二、培养学生乐感以及音乐鉴赏力的具体教学措施 1.合理导入教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音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个人的投入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更突出了音乐教学中教学导入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更加注重张扬个性,对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更大,然而理论教学毕竟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因而出现了众多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却不愿意上音乐课的现象。初中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等原因,在音乐课上的积极性远不及小学生来得浓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注重运用有吸引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的上音乐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合理导入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更快的进入教学情境之中。 首先,可以利用传统的教学导入方式,例如讲 故事 以及 成语 典故 等方式。故事有一定的曲折性,好的故事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吸引力。学生可以跟随音乐故事的情节,走入故事中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更好地对相关音乐更加感兴趣。而成语典故则包含了一定的故事性以及相关 传说 等,更是传达了先人为人处世的道理等。向学生讲述 成语故事 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有着不可言喻的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成语故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听的,教师讲述其中的典故更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教学法导入引领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课堂。初中生毕竟具有一半儿童爱玩的天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视之如猛虎,而应该正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到其本质,并进行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小游戏培养学生的乐感,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主动的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导入教学。 2.运用对比教学 对比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对比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两件事物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区分。这种方法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表达个人见解的能力。音乐的对比教学法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手法教授学生从各种对比因素分析音乐。不同音乐在音乐家的创作、演奏以及相关技巧方面也存在极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合理运用音乐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首先,可以将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绎形式进行对比。尤其是经典作品常常会被后人进行改编或者运用不同的乐器予以演绎。然而,为什么要这样改编,改编之后的作品与前人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有点与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不同的方面以及各种角度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作品在演奏过程中的要求必然存在不同。一些炫技性的作品与注重情感宣泄的作品在表面看来是极为不一样的,但是其实质却有着本质的相同。而这些需要学生经过实际对比、思考才会真正总结出来的。《野蜂飞舞》与《春江花月夜》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它们的主题、传达的情感已经以及演奏方式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区别,然而就本质而言,它们都传达了作者内在的情绪。说到底,这两部作品在抒发作者情感这一作用上起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怎样渲染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考才可以得出。不容置疑,学生这种对比性思维模式则需要教师的引导。 3.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 已经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教育界尤甚。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音乐教学,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培养音乐乐感以及相关音乐鉴赏能力。互联网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实现了世界资源的共享。这就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教师对这些资源的收集利用以及创作型改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利用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必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教师进行教学前,应该教会学生演唱相关作品,只有熟悉了相关旋律之后,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带领学生领会其中的乐感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鉴赏。学生通过亲生感受可以从感性上体会相关情感,把握其中的主题。随后,教师则通过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使学生从理性上更深刻的认识相关音乐主题。 三、总结 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音乐的教学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初中生的音乐乐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而是需要教师耐心培养。而音乐鉴赏能力更是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高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很好的鉴赏音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下功夫,科学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才可以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南国.初中生音乐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王俊刚.音乐感受力以及鉴赏力的培养[J].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3]洪科.论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基本方法[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1. 音乐鉴赏论文1500字 2. 西方古典音乐鉴赏论文 3.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1000字 4. 浅谈欧洲古典音乐论文 5.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2000字

世上有很多美人,也有很多的美事。美给人的感觉是赏心悦目的。真正的美人不单是凭外貌,重要的是内心和气质的体现。一个外貌再美的人,如果行为不检,放荡不羁,思想庸俗,也就不能给人真正的美感了。

美是在于内心的修养,在于一颗仁爱的心灵。

自私、贪欲的人虽然有美丽的外貌,但内心是丑陋的,因为这种丑陋,她的外貌美便一点也不重要了。

对美的欣赏和评判各人也不尽所同,有人喜欢优雅沉静的美,有人喜欢开放热烈的美,有人喜欢含羞一笑,默默深情的美,有人喜欢纯洁自然的美,有人喜欢最是低头那一刹那的美。

世上有许多的美人,就有许多的美丽。“人面桃花相映红”那是美人和美丽集结在一起,人和花联结在一起,这种美,是极致的美,可以美入骨髓,让人一辈子不能忘记的。

美有时是一个整体,有时只是一个碎面。整体的美也就是所谓的十全十美。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美,不可能会达到十全的境地。所以,对美,就不能太过苛求,碎面的美,如微笑的表情,深深的眼神,磁性的声音,或者是脸上的酒涡,或者是一口白牙,或者是一头浓密的头发,这些都是碎面的美,有时侯,因为这种碎面的美,就可以让爱美的人感动和爱惜一辈子。

维纳斯的美是残缺的美,美以残缺的形式体现出来,那是让人爱怜不已的惊心的美,这种美因为残缺才显得更为完美,因为残缺才把美的内涵表现得更为深刻。我曾在维纳斯雕像前深深沉思,我觉得她的美在于独有的个体,在于断臂后的那种沉静中的雍容,在于把残酷和残缺沉入心海的一种伟大的容纳。

我常常责备自己的狭窄和庸俗,也常常为自己对美感觉的迟纯而愧疚,更为自己对美的伤害和冒犯而痛心。美的形式层出不穷,表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你培育了一株花,看到它开放了,你微笑着,这是心情的美。你结识了一个人,真心相交着,这是诚实的美,你给予穷人无私的帮助,这是仁慈的美。你看到美丽的人,对她们心生敬意,不存非份贪念,这是爱美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追求美的人,不管其愿望能否实现,不管所爱的美离现实距离有多远,但只要他(她)心里真正地爱着那种自认为的美,我们就应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他(她)的爱美之心表示理解,而不是一味地嘲笑和苛责。82岁的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一个28岁的女研究生结婚,我想那个女研究生并不完全是因为杨振宁的身份地位或者财产而嫁给他。作为一个女研究生,而且容貌姣好,她完全可以找到年轻的英俊的男朋友,而且也可以凭自己的智能和工作生活得很好。但是,她选择了82岁的杨老先生,这不能不说她对杨老先生是仰慕和崇拜的,这种仰慕和崇拜其实也是美的一种产生。杨老先生以他的学识和成就形成了自身的美,这种美就是才智和内涵美。这种美一般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其美的意义就远远超过了外在的容貌的美!

于是想起一个女孩来。那是一个湖北女孩子,当年是二十岁。因为是同事,我们交谈得多。那时侯我比较健谈,也喜欢在业余时写点小文章,寄到报刊去,时不时就有一些东西发表出来。结果,那女孩子就开始主动写信给我,我才知道她早就暗中喜欢上我了。只是那时我不懂爱情,也不懂怎样去珍惜爱我的人的那颗珍贵的爱心。我只是躲着她,避着她。尽量不和她说话,不给她回信,我想这样她就会明白我的。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她会在我上夜班的时侯打电话给我。

她在电话里低声地饮泣着,无比幽怨地诉说着她对我感觉和情怀。我静静听她诉说,不知怎么去安慰她。说实话,被爱是幸福的,但是,当爱你的人不是你所爱的人时,在感觉被爱幸福的同时,心里就有一种虚空的失落感,就会想到,为什么爱我的人不是我爱的人?心里就有一种遗憾的疼痛,有一种为爱我的人而产生的忧伤。当我无情地拒绝她的爱情的时侯,我不知道她是怎样的痛苦,也无法真正知道爱在她心中的深刻的程度。但是后来我知道了,她并不因为我的拒绝而放弃,她不舍不弃地追求了三年。三年后,我结婚了,她还从不同的城市打电话来找我,诉说她对爱情绝望的心声。她说她为了爱而放任自流,又是为了爱而努力进取,她总是希望有一天,她爱的人能明白她。因为爱,她学会了抽烟,因为爱,她在孤独中无数次醉倒。因为爱,她发誓一定要成为一个女强人,她学企业管理,学习营销,也学会了开车。她说,我原来是希望开着车去接你的。那一刻,我流泪了,就因为她心中的那份美,我从心底里流出了对美的感激的泪水!我明白了她的美是心里流出的一种情感,是对美的一种坚强的追求和执着!当美以这种形式体现出来的时侯,美就能进入心灵,让你在以后的岁月里默默回忆,欣喜和忧伤,感激和缅怀。

我们全家满怀期待地去电影院观看一部我们已经盼望已久的电影——《美人鱼》,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电影开始了,有一群美人鱼,想要有一篇安宁、自由的环境,却被人类给破坏了,他们恨死了人类,想要报仇,但久久都没有实现愿望。

因为人类把声纳放进了海里,使美人鱼无法生存,刘总关闭了声纳系统,美人鱼姗姗在人类的追捕下,全身遍体鳞伤。

但刘总一心想保护美人鱼,他抱着姗姗,向前走着,说不定要把她送到属于她自己的家。

那些人类却手中拿着枪,瞄准刘总,但刘总他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姗姗的自由。

又把自己所有钱都捐给了环境保护区。

因为有了所有的财富,但世界上没有了水和空气、人类还可以生存吗? 如果我可以对破坏环境、捕杀动物的人说:“动物都是有生命的,你们这样杀动物,那如果动物来捕杀你们,你们知道,你们这是残杀,你们做牢,是你们活该!告诉你们,我也想生活在没有破坏环境的人,没有坏人的环境里。

动物们也是这样的! 这部电影真精彩!...

影片讲述了刘总买了一个岛,请对手他们去喝酒,想把海填平,可是那边有美人鱼,美人鱼知道那件事想把刘总杀了。

好几次美人鱼都没杀了刘总,因为办事的那条美人鱼喜欢上刘总了才好几次没成功,有一天他们约会的时候刘总被那些美人鱼抓住了,最后那条喜欢上刘总的美人鱼救了刘总。

刘总告诉了警察,又告诉了喝酒的女的,然后邓超去试试音波头晕了,那个女的说先把音波关掉。

他们去美人鱼的家里,那个女士告诉了他的手下,他的手下确实看到好多好多美人鱼,他们用枪打死好多美人鱼,一些因为声波关掉了一部分逃进了海里。

刘总救了那个喜欢他的美人鱼,后来警察抓了那个女的和他的手下,最后那个女美人鱼和邓超在一起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护鱼类,可以让大海更漂亮 。

暑假里,爸爸带我来到了大连海洋馆,观看了海豹、海豚、美人鱼的精彩表演。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变成了一条美人鱼。

我在浩瀚的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咦,那些各种各样的鱼都干什么去呀?”我跟在它们后面游,“哇,多么大的城堡呀!”我赶紧游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

各种各样的鱼儿在商店里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凶猛的鲨鱼背着孩子回家,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可爱的大海龟成群结队地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海藻绿油油的一片;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我身边游过。

鱼儿们匆匆忙忙地都向一个方向游去了,我拦住一条花尾巴鱼问:“你们都干什么去呀?”“一年一度的舞会就要开始了,你不知道吗,时间快要到了,赶紧走吧!”我加快了速度,来到了会场。

“哇,好美呀!”我像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用厚厚的水藻搭成的舞台,小贝壳、小珊瑚做的幕布,只要一按墙上的珍珠,幕布就会打开了,幕布缓缓打开了,主持人走了出来,宣布舞会现在开始,首先有请海豹先生与海豹女士,可爱的海豹慢吞吞地走了出来,随着动听的歌曲,他们在柔和的灯光下跳着优美的舞蹈……结束时,鱼儿们吹出了五彩缤纷的泡泡,把气氛推到了 *** 。

“起床了”。

唉,原来是场梦,要是我真的是美人鱼就好了。

...

周星驰《美人鱼》观后感美人鱼,一直只存在于童话当中,它是安徒生口中的追求爱情的善良人鱼,也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拥有强大能力的战士。

星爷将这个存在于幻想中的主角搬到了现实生活中,创造出了一部现代魔幻电影《美人鱼》本来我在大年初一就打算去看了,谁知道一个座位都订不到,只好改天再看,提前两天订了初三的电影票,不由佩服起星爷的影响力,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九零后和零零后都欠星爷不止一张电影票,《大话西游》《喜剧之王》《食神》,那些经典的台词,画面我们现在还会时不时想起。

这部电影,星爷直截了当的表现了电影的主题,环保。

内容讲的是人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刺杀决定填海计划的老板的故事,听起来并不是那么有新意,但星爷依旧带给我们很多欢笑,及反思。

在电影后半段,海洋学博士为了获得人鱼的标本,获取天大的利润,带着军队和武器,把人鱼描绘成吃人的恶魔,怂恿人们攻击,残害人鱼。

这一幕幕残忍的画面中,我仿佛看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子。

这些人内心深处的贪婪,残暴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精致,为了一己私利,不顾他人感受,肆意破坏环境……就像是剧中的那两句最令我难忘的话:“在远古时代,人鱼和人类本应和平共处,谁知道,他们越进步越暴戾”“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分钟,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都没有,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最想干嘛?”《美人鱼》不仅是部喜剧,更让我们在笑的同时反思。

“世间始终你好”,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喜欢周星驰的电影的原因吧!“嬉笑怒骂皆是情,欢笑背后有反思。

”...

假如我是一条美人鱼,生活在神奇的大海里。

今天是海洋里一年一度的美人鱼舞蹈展示会,由于我在海洋里是位知名的舞蹈家,所以我也十分荣幸的被邀请,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心里可是紧张的不得了,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得到金奖,这时,我忽然想到:“想赢得舞蹈会上人们的第一喜爱,首先要有一身漂亮的裙子。

想到这个后,我马上翻了翻我的贝壳衣柜,好在上苍还是很体谅我的,让我找到了一件粉色的连衣纱裙,穿上去可真是漂亮的不得了,衣服的问题这下就解决完毕了,下面该解决头型的问题了,有了!就梳海洋今年最流行的发型吧——披肩发,然后再带一个珊瑚王冠,哎!头型的问题解决了,下面该进行最后一项工作了——戴首饰,我首先选择了一条金项链和一玫钻石戒指,然后又戴了一条水晶手链,就这样,准备完毕了。

当我赶到比赛现场的时候,比赛正好开始了。

不一会,就该我上台表演了,观众们看到我的打扮和优美的舞姿十分动人,都纷纷给我投票,可是,我的同伴“丽妮”也是实力相当,最后,我们以相同的比分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因此,我俩还要进行一场加复赛,一决胜负,可是,我和丽妮都只准备了这一个舞蹈,根本就没有准备其它的节目,不过,丽妮平常在同伴中从来不喜欢帮助别人,有时还欺负比她小的鱼类动物,所以,现在根本就没人帮她想办法。

但是,我就不一样了,我在海洋里经常帮助那些比我小或者年老的同类,所以,现在大家都纷纷给我出主意、想办法,你一言我一语的,这时,我被大家的友情感动着,最后我听取了海豚和海狮的建议:“随着海浪和波涛的旋律来跳舞,最后,我赢得了比赛,但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奖牌,而是友谊。

同学们,你们想当美人鱼吗?那就好好学习吧!长大后去探索我们大海深处的奥密,还可以和我一起玩。

...

我只想当条美人鱼比起许树森四海流浪、豪情万丈的愿望,我的略显浪漫,这是女生的专利,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牢牢地牵动着我的心弦. 小时候,家里的绘本中时常有一条人身鱼尾的生物——美人鱼,海风滋润着她细腻如玉的肌肤,海风轻轻吹着她卷卷的发梢,海鸥甘当守护者,为她保驾护航,姣好的面容映衬着春日的阳光,多美的场景,那时我就做起了“白日梦”——当一条美人鱼如果我是一条美人鱼,我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宫殿:早晨从珊瑚做成的小床起来,四周挂满了珍珠串成的链子,而且用不着像人类那样繁琐地穿衣、梳头、洗脸……海水是我的最佳清洁师,我的衣服上镶满了五彩斑斓的贝壳,尾巴上更为绚丽,亮闪闪的鳞片折射出靓丽的光芒;蓬松头发不用梳理,只需用贝壳夹子轻轻一夹,格外妩媚动人,我用细长的尾巴轻轻一挥,我便能轻松自如地在宫廷里穿梭,有时候走累了,海马们便会听话地为我搭好轿子,我可以不费一点儿力气地前行.早饭是一碗新鲜的海带,哈哈,可有营养了. 别看我的宫殿很奢华,其实我很低调:我爱和各种各样的鱼打招呼,不用担心,我自有我的保镖——章鱼护航,别看他们攻击性不强,实际上他们满腹墨汁,可以协助我快速潜逃.海龟是我最喜欢拜访的,憨厚极了,我时常盘起尾巴,让他们载我前进;别看我长得那么柔弱,我也爱挑战鲨鱼,别看他们外表凶猛,其实内心温和,不愁交不成朋友;飞鱼性格内向,既不容易接近身体,又不容易接近内心,我常常为此跃出水面,坐在巨石上,寻找他们的足迹,我的尾巴在日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鲜艳了,岸上的人们总是惊奇地望着我,大声叫喊:“爱丽丝!”真奇怪,他们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 “当一条美人鱼”多么梦幻的遐想,但满足这个愿望之前,还得学会游泳.

重生的美人鱼在海里快乐地生活着,可当她目睹海面上一艘大船遭遇风暴,船长的女儿苏珊落水遇危时,她纯真的本性和内心深处的秘密又被触发,不顾海神严厉告诫出手挽救了苏珊。

在把苏珊送回海港的路上,她们遭遇海盗惊心动魄的追逐,聪明调皮的美人鱼把海盗戏弄得焦头烂额。

被船长抓到船上来的海盗们因为宠物猴的帮助成功越狱控制了众水手和大船。

美人鱼费劲尽周折帮众人脱险。

她无意中听到海盗们的谈话,感觉海盗们也并不是无药可治的坏人,想要帮助挽救他们。

此时大船触礁沉没,船长和海盗们都被冲上一个小岛,这时岛上危险的巨人成为了大家共同的敌人……

今天,妈妈带我去鼓浪屿“海底世界”参观。

一进门,我们就看见了一座巨大的八爪巨章雕塑,非常雄伟。

海底世界的动物真多呀!有生活在南极、可爱的小企鹅,有色彩斑斓的小丑鱼,有调皮的射水鱼,还有庞大的海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水母了,它们在水里轻盈地漂浮着,发出各色柔和的光,像一朵朵鲜艳的小花,美丽极了! 我们还看了精彩的海狮表演,小海狮在驯兽员的引导下表演了投篮、顶球、套圈和舞蹈,真是太棒了!海底世界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我好喜欢这里!...

走过了城市的喧哗,随着海风的吹浮和他那亲切的呼唤终于的来到了这有点偏僻的海滩边我抱起那个大大的救生圈,冲进了大海的怀抱,海水还不足膝深,脚下是柔柔的沙子,海水很清澈,我从没有想过在海水里也看到沙子,我想这应该就是还没有开发的好处吧。

不敢走得很深,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只能站在比较靠岸的地方看着一层层的浪卷过来扑向岸边。

在看似离岸不远的地方,海水一层层的涌向岸边,在还没有到达岸边时,那一层层的海水就空然凝结成一个个大大的浪花,而那一层的海水就变成一排的浪花直向岸边卷来,开始是直立起来的,突然间就向里面卷了起来从一个左边直卷至右边的尽头,再向岸边扑来,快到了,就快扑到我的身上了,跳起来,就在那么一瞬间浪就从自己的脚下过去了,快到自己还来不及反应就只看到白色的浪花在脚边漂浮,然后看着身后的扑向岸边。

坐在救生圈上,任海水将自己浮起来,太阳暖暖的晒在身上,海风就在耳边唱着那属于他的豪迈,一个浪打过来,自己就跟着他沉沉浮浮,漂漂荡荡,直到岸边,然后再回到离海岸稍远的地方,再任由自己随着海水漂浮,有时一个浪打过来,没坐好,整个人就给打翻了,浪从头顶覆过,一股咸咸的苦苦的液体从鼻子,嘴里直冲进来,头脑一片空白,甚至整个人被海浪卷起,给抛了出来,突然就心生恐慌怕就这么一直随着海水漂浮到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地方,可是当浪花过后除了留在嘴里咸咸的感觉和被沙子磨擦着有点疼痛让我知道刚刚自己是真的以外,头脑里竟只剩一片空白。

一次过后,就爱上了那在浪尖漂浮的感觉,于是一次再一次的爬起来,在浪还没有来之前,坐好,然后就随着风浪一起漂浮,那漂浮在浪尖的感觉,让我好像就是鸟儿在天空飞翔一样,自己就像是鱼儿一样恋上了大海,恋上了这片海洋。

一天就在这与大海的博斗与玩耍中结束了太阳西下,海依然在呼啸着,浪花依旧凶猛,只是暮色渐渐笼罩下来,夜晚大海是否又会安静呢 ?

美人鱼和天使来到天堂,美人鱼不停的哭泣不管天使如何劝说。

王子一觉醒来发现他的妹妹不见了,他不停的找,美人鱼的姐姐对王子说她以成为泡沫了,现在在天堂哭泣呢!把她救王子的事说了出来。

站在王子边上的公主哭着求他不要走,王子大喊“你为和要我”说完跳入大海。

去找巫婆用一颗钻石换了对翅膀飞到了天堂来找小人鱼,小人鱼又能说话了。

王子发誓和人鱼在不分开了,多幸福的美人鱼呀! 我是一条小美人鱼 我是一条小美人鱼,我的梦想就是学会游泳。

今天,我们在老家游泳。

我们穿好游泳衣,带好救生圈,出发了。

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波光粼粼。

关于美人鱼的作文100字(7篇)关于美人鱼的作文100字(7篇)。

我拿好救生圈就跳了下去,但是喝了几口水。

游了一会儿,爸爸就把我的救生圈拿走了,然后把我抱住,让我游到妈妈那边去。

我试了好几次终于成功了,我很高兴! 美人鱼 你有嫦娥的容颜,大海是你的故乡。

月明之夜,我能听到你柔美的歌声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既为美人,为何披上鱼的衣裳。

既为鱼儿,为何拥有人类的思想。

造物主的一个错误,让我们天各一方,明月之夜,我会来到你的身旁,为你抚琴,还你渴望,我用生命的光华,让你轻盈飞翔。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校园美人美事议论文我要写这样的作文

苔丝的论文参考文献

只搜到这几篇论文的名称,但内容没找到《德伯家的苔丝》中象征主义手法研究安吉尔离开苔丝的原因新探悲剧性时代的必然悲剧——《苔丝》中的人物形象研究哈代《苔丝》中的典故和神话国内:《苔丝》研究1、《苔丝悲剧的社会原因分析》,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4 年 01 期 黄利玲2、《绘画艺术与文学语境锻造——透视〈德伯家的苔丝〉的景物描写》 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3 年 03 期,余勤3、《两个性格 两种命运——简·爱和苔丝的形象比较》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年 06 期侯秀杰4、《〈红楼梦〉与〈德伯家的苔丝〉女性人物肖像刻画的对比分析》 暨南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年 02 期 易淑琼5、《〈德伯家的苔丝〉叙事风格谈片》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3 年 04 期张剑平 ,杜湖湘6、《论苔丝悲剧之根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02 年 S3 期 李有华7、《苔丝悲剧必然性之探讨》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年 02 期 魏江华8、《社会、人性、人生——苔丝的悲剧剖析》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年 11 期 谭晓援9、《略论〈苔丝〉创作手法的悲剧意味》, 齐鲁学刊 , 2002 年 05 期 吴钧10 、《文字之外的解读——比较〈德伯家的苔丝〉和〈边城〉》娄底师专学报 , 2002 年03 期,龚璇11 、《〈德伯家的苔丝〉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年 01 期,黄秀君12 、《〈苔丝〉中的自然意象与象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年02 期 牛建伟13 、《〈苔丝〉的叙述视角简论》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年 06 期 ,牛建伟14 、《悲剧的超越——试比较〈边城〉与〈德伯家的苔丝〉》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年 01 期 杜丽琴15 、《〈德伯家的苔丝〉中神话原型探讨》 远程教育杂志 , 2001 年 02 期 应悦 ,丁晓16 、《论〈苔丝〉中的原型象征》 固原师专学报 , 2001 年 04 期, 胡笑瑛17 、《从苔丝的命运看哈代的宗教意识》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年 01 期马士奎 , 朱士东18 、《论〈苔丝〉的叙事节奏》,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0 年 02 期 ,王录19 、《不同的文化传统 不同的精神回归——玛丝洛娃与苔丝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年 08 期,马林贤20 、《论〈苔丝〉中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 , 2000 年 04 期,梁巧娜21 、《从〈苔丝〉看哈代对基督教动机论道德观的张扬》,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1999 年 04 期22 、《试析〈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8 年 02 期 陈遐

[1] 托马斯•哈代. 苔丝. . . [2] 张中载. 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7 [3] 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 英国文学史1870-1955.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4] 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年. [5] 秦玲. 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 南阳师范学院. 2005 [6] 王梅兰 [7] 姚佩芝,董俊峰.《德伯家的苔丝》——哈代综合悲剧观的完美体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8]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力作,也是命运悲剧小说的经典之作。他塑造了一位为追求自由,平等而愤然反抗的女性形象——苔丝。在男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禁锢下,女性的身份地位只能尴尬地处于失去主权的附属地位。处于维多利亚时期的苔丝,她的女性身份地位亦无法挣脱父权制和社会礼法的束缚。男权意识里,女性的美貌既是“祸水”,又成为男人推卸自己罪恶的借口;男性要求女性的忠诚与身体的贞洁,却无视自己的放纵。而在男权的压制下,女性的思维模式也被这种强势所控制甚至固在化了。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从苔丝的女性身份地位的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在男权传统势力的压迫下,反映的女性生存状况。苔丝的悲剧必然性也正根源于此。[关键词] 苔丝 父权制 夫权制 女性身份地位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是以男性为轴心的,在这个父权文化世界中,男性一直扮演着以权威、尊严、力量为标志的主体角色,而女性则居于依附于男性的客体地位。美国当代著名的批评家芭芭拉·约翰逊说过:“从圣奥吉斯丁到弗洛依德,自我的概念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化都是以男性为模特的。”[1]托马斯·哈代生活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苔丝作为他笔下《德伯家的苔丝》这一悲剧作品中的女主角。身处当时维多利亚时代下,她也无法回避那一时代“霸权性”的父权意识对“妇女”本质的理解以及严酷的社会礼法。而当时的社会家长制制度,使得女性丧失了独立的女性地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苔丝的生命从来就没有存在过,因为作为一个女人,她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属于自己真正的妇女地位。相反,她的地位被男权派武断地根据他们对妇女的歪曲理解而公式化并强加于她,而这种家长制也被女性内在化了。在那时代下,苔丝也不得不顺从地接受了这种强加于她的地位。虽然苔丝对男权的压迫做出了相应的一些反抗,但她对男权压制的这种声讨还停留在一个原始的本能的阶段,还缺乏一种主动的自觉的精神,现实的生存环境不得不迫使她首先去寻求生存的条件,最后她还是不得不以“性”为代价来换得一个肉体的栖身之所,为家人幸福的祭奠。苔丝的结局是死亡,她这始终追求纯洁的灵魂终于在飞升的时刻圆寂了,留下的只是一具已被男权贪婪地吞噬成空的肉身。一. 男性眼中苔丝的女性身份地位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对女性有两个重大的负面评价,可以归纳为:女性邪恶观和女性附庸观。《圣经》里对夏娃偷吃禁果的记载确立起一种人类的最初堕落是由夏娃所引起的假象。(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男性的话语霸权)。而《圣经》里又说,上帝仅仅是因为亚当“独居不好”,而为他创造了女人。这又为人类制造出一种思维定势:女性的诞生是因为男性,女性的活着也该为了男性,因此必须依从和服务于他和以他为参照物的法则、制度。人类文明史从很早就让位于父权制,女性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生活中全面引退。只有在审美领域中女性作为主体而得到男性的审美观照,但也改变不了女性作为“他者”和“第二性”的从属地位。也无法抹杀其在社会中身份地位残酷尴尬的现实。只是作为被切割的“零件”,活在男性文化所主宰的审美活动中。而女性作为一个群像所展示的也只是男权文化藩篱对女性的审美理想。于是,女性一方面被降低为男人的附属品,另一方面又被抬高为实现男人理想的载体。而对于这样的矛盾,究其实质,无论女性处在哪一面,她的身份地位都是一样的被动,一样的无从选择,是被压制压抑被规定规范的。作为这一悲剧命运中的女性牺牲品,从苔丝短暂的一生来看,她从未被人理解为一个真实的女人,而是被视为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女人和超自然的女神。在被剥夺了真正的女性地位以后,她的生与死代表的是男权统治下以男权为中心的男性的梦想与结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代表,而是反映了家长制社会对女性的规范、圈定和期待。所以“法国女作家波伏娃有一个观点。她认为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的。”[2]意思是说女性是被男性文化想象和价值趋向所造就出来的。以父名表征的社会领域本身和父权制同谋,而父权制使得女性主体不可能真正存在。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性别角色便是父权制统治的手段。父权文化将女性这一异己性别群体看作自己的附庸,通过对她们的主宰和控制来确认自身价值和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似乎就被物化成了男性的镜子,并且这面镜子映射出的不是对原形的真实反映,而是被男性自主地摆弄成可以将他们的影象反照成近乎原来两倍大的镜子(这两倍是男人自身加上骑在女人头上的男人的影象总和)。于是,男人在女人面前呈现出这样一种虚拟的难以抗拒征服的“巨人”形象。1)美貌与女性身份地位“红颜祸水”,一个沿用至今的词。无论是西方文学还是中国文学都不约而同地诅咒“女色”,之所以被认为是祸水在于它可以打开男性内心魔鬼的笼子。拜伦说:“女人身上,叫人可怕的东西就是女人是祸水,我们既不能与她们共同生活,又不能没有她们而生活。”[3]究其本质便是男权文化对自身责任的一种推卸。亚雷是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代表,是人性中兽性的代表。典型的花花公子,负心汉子。他玩弄妇女,作风下流。象征着西方文明的外衣掩饰下野蛮残酷的肉欲。苔丝的美貌通过亚雷的眼睛看来,沾上了欲望和邪恶的色彩。他还认为苔丝的美貌对她是不利的,因为一个女人的美貌是诱发男人肉欲的诱饵,会使她成为男人的眼馋之食。他称苔丝为“小妖精”,从他的男权角度看来,这似乎暗示着此后他对苔丝的占有,正是她美貌的引诱所致,从某种程度上说,她要为他的卑劣行为负责。亚雷第二次诱奸苔丝,虽然加入了一些赎罪做善事的粉饰,依旧无法抹杀其骨子里纯肉体的私欲在作怪的本质。皈依教会后的亚雷在布蕾谷黄昏烧枯草的滚滚黑烟中映着火光出现时手持一把耪地用的齿叉,自称“我就是那个装作下等动物的老坏东西,跑到园里来诱惑你”。(P445)这即是传说中的撒旦借蛇身而诱惑夏娃的情形。强暴过苔丝的亚雷却恬不知耻地把自己对她的侵犯说成是她的勾引,甚至还把她与自己的反教联系在一起,“你就来诱惑我,让我再反教,让我也许万劫不复”(P447)“要是哪位大弟子受过这么一副美丽面貌的诱惑,他也准得跟我一样,为她放弃了耕犁”(P447)。他冲口将她比作“巴比伦女巫”。“在《启示录》第十七章中记载着巴比伦女巫的描写:那女人骑在朱红色的兽上,身穿朱红色的衣服,在她额上写着‘奥秘哉!大巴比伦,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4]亚雷还说“因为你把我的信仰都给我赶走了哇,所以,你这个漂亮的人儿,你等着遭报应吧”(P449)这不仅暗示了苔丝的悲剧结局,更可悲的是,犯罪者和受害者的位置在这做了调换:无辜的苔丝遭害,精神被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却成了危险的致使男人犯罪的女巫。而那个虚伪的诱奸者亚雷却如此冠冕堂皇地宣称自己是被这性感尤物勾引的受害者,甚至将自己并非诚心地皈依教会,仅仅因美色就动摇的邪心,也归结到苔丝身上。他对苔丝美貌的谴责,事实上是为了掩盖自己对美色易受诱惑无法抵挡的恐惧心理及虚弱的愿望。然而在亚雷的诡辩下,在当时社会礼法的规范下,单纯的苔丝就像刀俎之肉,任人宰割,而无能力挽救自己,甚至无法保护自己的纯真。而与亚雷对苔丝外貌的谴责相反的是,在安玑的眼中苔丝达到了物质美与精神美的极致,是高度理想化的极致。他们的相爱是在芙仑谷,那儿“空气清新,凉爽,飘渺的”(P142)飘渺空灵往往还隐藏着“非尘世的”的意思,这带有强调精神而怀疑物质的唯心主义色彩,暗示了安玑克莱的性格。正如后来我们看到的那样,由于安玑的爱“轻灵得太过分了”(P364)他把“有形的实体化为无形的想象”(P365)把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苔丝与他心目中那个理想化的苔丝对立起来,他一面希望得到一个“天然美丽”、“质朴纯洁的”女人,一面又对苔丝的纯真无辜视而不见,死死抱住前人评定的道德,不肯宽容可怜的苔丝。在他最初爱恋的心目中,苔丝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片空幻玲珑的女性精华,在安玑意念中是作为女性的一个典型仪容的。反映了家长制社会对女性身份的定位以及理想化憧憬。“社会习俗把妇女划分为贞洁与堕落,贞女与妓女两大类型,这种分法置妇女于两极之中,剥夺了她们作其他选择的可能性。苔丝,因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的性误区而注定要终生受折磨。”[5]可以看出,女性的身份地位在当时社会不过是男性的主体意愿出发的文化逻辑。2)贞洁与女性身份地位正因为男权社会对女性这种异己充满了戒备敌视和恐慌,所以利用男性话语“霸权”为她们扣上“荡妇”的帽子,同时宣扬“天使”女性的“美德”。这恰恰反映了现实中男性对女性的偏见、惧怕、压迫和不公。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父权”社会下男性的自私与专横。他们只是不愿承认从女性这个“镜象”中照出的自己的真实灵魂,于是不惜扭曲捏造甚至篡改割裂女性的人格,使她们的存在作为一种道德符号,而不是真正意义的自我存在。亚雷对苔丝的两次占有,婚前的安玑对苔丝的所谓爱慕,体贴,其实都是传统的男性价值观的一种反映。既然男人把自己的价值与占有女人联系在一起,那女人的贞操问题也就成了男人最关心的事情。一个失贞的女人,即使是无辜的被诱奸者,这个污点甚至能抹杀掉她的社会身份。妻子的贞操是丈夫的特权,一旦失去即预示着不洁。因此一个女人被某男人占有后,唯一出路就是与他结婚,无论是否有感情。而苔丝决不!她选择离开亚雷自己回家的路,这是一个朴素的决定,。跟自己并不爱的人谈情说爱,硬要他娶她,她做不到;跟他鬼混下去,她更做不到,于是便勇敢地选择离开。她的逻辑就是这样简单。并非她不明白这个决定的后果,只是她纯洁的心绝无法容忍这样的苟存。这个选择实质上是用她纯朴的逻辑和本性对传统贞操观念的一种否定和反抗。然而这种反抗势必以粉身碎骨失败告终。虽然她是一个渴望热烈的爱和独立的非传统的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然而身处维多利亚时代,她的女性身份地位,是无从选择的无法改变的。性格和社会奠定了苔丝的悲剧底色。克莱“平时虽然很温柔多情,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冷酷坚定的主见,仿佛一片柔软的土壤,里面却藏着一道金属的矿脉,无论什么东西,想要在那儿穿过去,都非把锋刃摧折了不可。”(P329)“坚定的主见”甚至改变了克莱对苔丝的看法“我原来爱的那个女人并不是你”(P313)“是另一个模样跟你一样的女人”(P314)“身份不一样,道德的观念就不同,哪能一概而论?”(P318)此时,克莱没有了宽容和人道,变得异常冷酷和苛刻。由此,我们不难窥见他内心畸形、陈腐的道德观念。虽然他嘴上承认苔丝不是犯罪的主动方,不应当归咎于她,但在骨子里还是认定她是个不懂什么叫体面、“淫荡堕落”的乡下女人。这时他表现得冷酷无情,决意抛弃妻子,离家出走。温情脉脉的土壤剥开了,骨子里还是男性中心的金属矿脉,中产阶级的所谓体面、门风、地位。纯洁无私的爱情,真纯执着的苔丝的灵魂,都在这道矿脉面前卷口了。在苔丝心中,一直把克莱看成自己的神,是保护自己的。现在,连这保护自己的“神”也和众生一样的世俗谬见,她从他那受到的打击和绝望甚至并不亚于亚雷。亚雷毁了苔丝的清白,玷污了她的肉体,而克莱则彻底摧毁了苔丝的意志和精神,使苔丝几乎失去了为人处世的的资格。在那个时代,妻子被丈夫遗弃的等义词也就是意味着被整个社会所遗弃。然而她仍期盼着克莱的回心转意。等待是漫长的,杳无音讯的等待更是让人绝望的。苔丝是执着的,流过泪还是忍不住期待。为期待而绝望,因绝望而期待。绝望是期待没落的终极,期待是绝望最长的延伸。她总怀着希望,面对未知的绝望,直到失却表情的失望。如此的苍凉,置于父亲的去世,全家面临着被扫地出门,无屋可居的境地时,更变得无从选择。此时的苔丝精神上已经死去,她的存在只是为家庭做出的一番祭献。既精神已死,身体已不再重要,更何况,这身体从来就未曾在社会上确立起自己的地位。苔丝好象被打进了“地狱”倍受煎熬,背负起心灵的十字架,一步步走向人生的终点。她依旧没有逃出亚雷的魔掌,绝望地再次归依了亚雷。哈代在标题中将苔丝称作“一个纯洁的女人”,“纯洁”(pure)一词在英文中除了“天真无邪”之义外,还有“纯粹,完整”的意思。而亚雷的两番占有苔丝的肉体,正是将苔丝完整的人格强迫加以分裂。在苔丝自然造就的心里,要恢复完整的自我,最终成就一个纯洁的女人,便只能杀死亚雷,摈弃他所代表的力量的压迫。她是男权文化的直接受害者,所以理所当然地赋予了她反抗的力量。她的最终不幸被毁灭的悲剧实际是在揭示妇女身上被压抑被掩饰的一面:即她们的痛苦和她们的愤怒。“黑格尔说:‘爱情在女子身上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能找到生命支持力,如果她在爱情方面遭遇不幸,她就象一道火焰被一阵风熄掉。’爱情至上便会导致复仇。”[6]苔丝就是这么一个纯洁地爱情至上的女子,真纯地追寻爱情忠于爱情,真纯地为爱情牺牲。直至最后杀死亚雷,也是因为亚雷毁灭了她赖以生存下去的生命支柱——安玑的爱,是对爱情最执着地真纯追求遭到破坏而积淀到极点必然爆发的愤怒。二、男权在女性观念中的内在化不仅仅是那时代下的男性这样看待女性,男性的专制权在女性观念中也已根深蒂固,成为一种内在化的家长制观念问题。男性文化否认女人和女性文化的价值,把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私有物,而女性往往不自觉地在这样的强势下默认了男性强加给她的这些。这就好比一种主从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主方甚少或从不考虑从属方的利益、想法和需要。主方掌控有制定规范并使之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力。处于依附的那一方,由于被剥夺了主动性,而能充分意识到并迎合主方的需要。“吉尔伯特的分析告诉我们,父权的价值观甚至控制了最具反叛精神、最具创造力的女性。”[7]何况她们的力量和呼声是那么微薄呢?在这种精神毒害下,她们甚至会困惑自己的呼声是否合理,到底是传统规范错了?还是自己违背了传统规范的谬误?悲哉!中国作家女张洁在《方舟》中这样说道:“男人所面对的是一个世界,而女人所面对的是两个世界。” 正如“拉卡指出:‘男人一直处于权利地位,这个位置使他们能够安排社会结构……使他们能够建构一个与他们经历相符并能说明他们经历的系统。创造一个性别界限划分很明确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所取得的位置也是性别界限划分很明确的位置。’”[8]1) 男性审美与女性观念父系文化审美意识的长期统治和历史积淀,父系文化观念力图把女性美纳入自己的价值系统中,他们对这种美的定义完全都是按照男性的意向规定的,是对他们性心理的另一种满足。由于这种审美关系长期在历史上处于主导地位,其单向性(男性的单方面意识)使得女性不自觉地以男性的审美标准作为调整自己行为的规范并沿袭下来。男性对女性容貌、身材、性格的期待,从另一个角度构成了对女性的一种控制。女性作为审美的主体,处于一种特定的受剥削的境地。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的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她们是作为审美主体被审美客体来欣赏的。女性的这种存在往往只是带给男性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温慰。这使得女性在审美意义上的存在价值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男性而存在,这种价值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男性群体的。这种审美理想实际上是男性的再现系统强加于女人们的一种角色、一种形象、一种价值。而女性作为实现这一理想的主体,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于男性的审美趣味。其实在这“理想女性”的面具下,女人失去了自我。这副看似完美的面具实际上仍然是女性得不偿失的一种付出。她们只是把自己改造成了具有更多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商品,去满足男人的畸形审美、欲望与财富。而她们的地位依旧与商品无异。事实上,女人并不是通过提高自己作为人的价值,而是通过模仿男人的梦想,从而在男人眼里抬高身价。而女性这种在审美上极尽可能满足男性审美要求的观念被她们接受且在观念中固在化了,似乎认为这样做是天经地义、不容推辞的,甚至女人对这还是心甘情愿和义无返顾的。于是母亲昭安深信《算命大全》中对女儿所谓“富贵命”的说法,她想象女儿苔丝的美丽丰满和她的天真纯洁一定能降服亚雷。她把苔丝精心打扮一番,依照亚雷所说的,把苔丝送到庄园养鸡。德伯夫妇虚荣且满心欢喜地认为,他们把这恰合亚雷眼缘(也即审美趣味)的女儿作为一笔巨大的使用价值呈奉给他,并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换,为他们换来更大的价值。如果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去审视苔丝的精神世界,不难发现苔丝实际是按照“现实原则”去行事的,虽然她爱、她恨、她不满,她痛苦,但归根结底,她的理想并没有超越男权社会所制定好的“游戏规则”,她虽然与男权意识抗争,但最终仍是落入到男性对女性的审美框定中。比如苔丝期待自己的身体是完整地从没被破坏过地呈现给克莱。又比如苔丝虽然被克莱抛弃,仍旧一心等待他的回心转意,不管自己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和屈辱,她还是期待能待在她心爱的克莱身边,温柔、顺从、贤惠、忠贞地做“贤妻良母”。2)家长制与女性观念从苔丝母亲昭安来分析,她认为女儿的美貌是张“王牌”,她希望苔丝的乖巧可以赢得本家的喜欢,最好不过的就是“她只要把王牌抓住了,她就一定能降得住他。”(P72)希望女儿的美貌能助一臂之力使苔丝成为贵妇人。她知道在那个社会女性的美丽可以是危险但也可以是一种机遇。“这个深层的真相就是女性在父权中心社会中,是以她的性交交换她的生存。或者说她是为了她的生存就不得不交出她的性。”[9]于是苔丝陷入了一场危险的阴谋中。当昭安得知女儿不幸失身于亚雷时,其实她对发生的一切早有预感,认为亚雷迟早要娶苔丝。她很清楚地知道后果和应对措施,告诉女儿“既然那样,你可不想法叫他娶你!”,“既然有了那样的事,除了你,别的女人,不管是谁,都要那么办”(P112)。后来,而当女儿写信告知即将嫁作安玑妻时,昭安回信告诫“千万不要把你从前的苦恼,对他露出一点儿来”(P264)作为在那个时代的社会下生存了那么多年的女性,她深知社会对女性的定位是女性无法自主的。同样,对于父亲约翰来说,传统观念里,作为女儿的苔丝,被认为是送给父亲的宝贝,是男性可以送给别人的礼物。一个传统意义上对男人有使用价值的女人,在男人中也具有交换价值。女性自身的价格被确立起来,被自己的父亲或丈夫打上商标,确定她们在性商业交换中的价值。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她就是货币,而‘她的交换’构成了社会。”[10]根据这个人类学观点,女儿成了一种财富的象征,潜在地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的传递,是心理和社会“富裕”的保证。3)社会礼法与女性观念在那样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仅仅是根据其性别确定的,因此作为女性的贞洁成为确立她基础性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道德与贞节观念在苔丝的思想里固化。因此苔丝失身后,一度觉得自己丧失了生存的权利,她开始无奈地战栗和不知所措的愤恨:“我后悔的是我不该下生来着,不管是在那儿还是在任何别的地方”(P103),漆匠在她面前刷下圣经中的警句,她感到恐惧和打击,甚至潜意识中半信半疑地认为自己是“妖女”,更甚者,在安玑因不能接受她的过去离她而去后,她也觉得也许这真的是自己作为受到的相应惩罚。苔丝对于宗教意识、社会习俗无条件地服从。因此在被强暴后,她首先想到的不是恨,而是自身的不洁。在获得克莱的爱情后,她最深切的感受是负罪感,其次才是归属感。《旧约·创世纪》代表的旧观念中,上帝用亚当的一条肋骨造就了夏娃,于是女人就“命中注定”地成为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一部分。而亚当的堕落是吃了夏娃受蛇引诱所摘“伊甸园”禁果。从某中意义上来说是女人害了男人,因此似乎女人该比男人具更深沉的原罪意识,她们在比男人多了一层负罪感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对自己的缜密审视与严厉谴责,以及对男人的宽容。上帝也由此设定女人“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11]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在苔丝的思想里固化,她的观念里已没有了“我”,作为妻子她只是丈夫的附属品,而这种附属意识又是她发自内心,非常自然自觉的。然而本能的意识在这个真纯女性的意念里,又具有反抗、叛逆的意识形态,她是无罪的,不该得到如此的结果,但这种潜意识的呼声是多么微弱单薄的力量,强权对她“罪行”压倒一切的审判,湮没了她的呼声。她感到悲伤和悔恨,把自己看成是渴望得到赦免的罪犯。怀着自卑感的她不断向安玑解释,请求,她把自己的身份地位建立在安玑的爱情基础上,她渴望的仅仅是不平等基础上的婚姻,渴望让自己有隶属于男权社会的机会,她把自己与安玑的关系比作“主人”与“奴隶”,表示愿意做他的奴隶,只要他愿意和她生活在一起,甚至为了他的利益和他离婚或是去死。她希望通过这些磨难来赎回自己的“罪过”。苔丝是其个性与社会发生冲突的牺牲品,也是亚雷和安玑这两个男性所代表的不同力量但同是男权作用下的牺牲品。她是一个纯洁完整的女人,但却始终被亚雷和安玑所代表的两种力量撕裂着,她的肉体被污于亚雷,她的精神见弃于安玑,而作为受害者,直到最后时刻才意识到该如何积极地去寻求自我完整。而她一生苦苦追求与抗争的女性身份地位却一直不可实现。女性身份地位的确立在那个时代的追寻必要在碰痛疮破中浴血前行。苔丝在命运的淫威下,因纯洁天真而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不洁”的女人;又因为善良、诚恳而与近在眼前的新婚幸福失之交臂,成了一个被遗弃的怨妇;更因为执着于人生的真性情而举起了复仇的利刃,终于手刃了毁掉她一生的亚雷,最终被逼得上了绞架,成为祭坛上的牺牲品。而苔丝热烈的爱情却导致了她与社会的脱离和最终的死亡。这一切悲剧性遭遇是无情命运的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从一开始,苔丝就毫无选择的自由,她不仅成了父权制的祭品,也成了夫权制的牺牲品。苔丝的这种觉醒与反抗其实归根到底并不是基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是在这个礼法社会和男权压制下,她所表现出来的另一种“无我”与“忘我”。且苔丝这种“非自觉”的觉醒与怨恨在形式上是针对着亚雷的,严格来说并没有真正上升为对男权批判反抗的高度。在困境之中,在绝望的时刻,她依然把自身的命运交给了男人,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她的一种矛盾而又无奈的选择。她所做的一切只是要向克莱证明,同时也是向自己证明,她始终是属于克莱——他的“丈夫”的。苔丝杀害了亚雷就是对自己忠于克莱的最好证明。她背负了大半生的沉重的心灵终于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坦然与轻松,有了安息的温床。她手刃了亚雷,而她那种强烈的赎罪感加上她对克莱炽热而坚贞的爱情就是一柄在这个夫权与父权社会下将苔丝逼上绝路的利剑。注释注释注:以上所有原文引文均出自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许玉乾,崔文良等《走向女人深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2]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P3[3]许玉乾,崔文良等《走向女人深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4]马弦 《苔丝悲剧形象的“圣经”解构》(《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5]高万隆《女权主义与英国小说家》(《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6]邹广胜《西方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解读》1999年(《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7] 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 2001年 P205[8]郑守疆,张学智 《冲出隐喻的囚笼——一个女权主义视角》(《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9] 荒林,王光明《两性对话》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P166[10]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2001年 P207[11]《旧约·创世纪》第三章 《圣经》(新旧约全书)P4参考文献1.张京媛主编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2.方成《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 2001年版3.许玉乾,崔文良等《走向女人深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致 谢在这篇毕业论文顺利完成之际,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张世君教授悉心细致的指导。我从大学三年级的学年论文开始就跟从张教授研究该课题,大四毕业论文我继续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张教授对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使我不断完善论文的理论体系。此外,张教授对待学术严谨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也使我受益良多,让我在进一步挖掘该课题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此我衷心感谢张教授!毕业论文作为对我大学四年学习最终的一个成果报告,还离不开我所在的中文系的老师们在这四年中给我的教导。借此机会我要对所有这些诲人不倦的老师们表示感谢!

Here are some references: [1]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朱维之 赵濆.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出版社,1994... [3].二十世纪文学评论[A].."Twenty-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C].,1981... [4]Dave, Jagdish Chandra"The Human Predicament in Hardy's Novels"[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985. [5]Gatrell,Simon "Thomas Hary and the Proper Study of Mankind"[M]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3. [6]Draper,. "Thomas Hardy:The Tragic Novels"[M]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 , 1975. [7]Langbaum,Robert"Thomas Hardy in Our Time"[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995. [8]Pinion, . "A Hardy Companion" [ M]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68. [9]Pinion,E. B. "Thomas Hardy:Art and Thought"[M]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77. [10]Peck,John."How to Study a Thomas Hardy NOvel"[M]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1987. [11]Pinion, E. B. "Thomas'Hardy: Art and Thought" [ M ] London:Macmilan Press LTD, 1977. P. 135. [12]"Twenty - 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book 4 [ C ]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981. P. 1148. [13]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 urberville"[M] Beij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1994 P. 226. [14]同上, P226. [15]Dave,Jagdish Chandra "The Human Predicament in Hardy's Novels"[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 156. [16]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 urberville" [ M ] Beij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1994. P. 101. [17]同上,. [18]同上,P. 103. [19]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Beiji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20]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 urberville" [ M ] Beij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 [21]John Peck,"How to Study a Thomas Hardy Novel"[ M]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87. P. 5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