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浅谈奥尔夫音乐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浅谈奥尔夫音乐毕业论文

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论文

导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赋予音乐教育一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 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面是我收集的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论文。

摘要: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奥尔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本文作者阐述了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法的内容,以及对其的认识和对于实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奥尔夫教育思想 教学法

一、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显示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探求精神,曾尝试创作歌剧,并写出许多歌曲。这一切对其教育思想、教学法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奥尔夫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初,这种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已经超越了国界,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深受各国儿童和教师的喜爱。

二、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1.一切从儿童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的对象不是成人,而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与方法、步骤的确定上,都是根据儿童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内容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儿童的名字或熟悉的歌谣;在方法上,主要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从感性经验出发,通过生动、愉悦的游戏和音响的感受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和传统的先讲规则原理,再做音响练习的理性教学是截然相反的。

2.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基于这一特点,很多人将奥尔夫教学称为“主动性音乐教育”。首先通过学习演奏简单的奥尔夫乐器(包括旋律性音乐乐器、节奏性音乐乐器和捻指、拍掌等“人体乐器”),使所有儿童(包括那些因患哑声或不喜爱唱歌的儿童)都可以亲身实践,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3.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所谓“创造”是指将以前各阶段所学过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独创的小型乐曲。在奥尔夫教学中无论是节奏练习,还是形体动作练习,教师并不限于教授某些技能,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学生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

1.节奏、旋律练习。

节奏练习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处于中心位置,其它许多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围绕它进行。节奏练习主要包括:

(1)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开始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名字中提取最短小的24节奏单位(如:兔子大熊猫),用它们作为乐曲旋律或儿童朗诵、歌唱的伴奏。

(2)“声势教学”。所谓“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是用儿童的身体作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既简单又有趣的方式。

(3)演奏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及旋律性的音条乐器,进一步扩大儿童节奏表现的可能性。

2.基本形体动作教学。

在奥尔夫看来,“元素性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因此,形体动作与舞蹈教学是奥尔夫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习音乐的手段,而且是学习的目的,与音乐具有相同的.意义。奥尔夫的基本形态动作有:

(1)反应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用动作对听觉或视觉的感受做出反应的能力。

(2)体操训练。主要为节奏练习、乐器演奏和指挥练习做准备。

(3)动作训练。即对各种动作进行的技术训练。

(4)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即将各种动作在简单的基础上加以组合和变化。

(5)动作游戏。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即兴练习。为了诱发孩子身上的无意识动作,培养和促进这种动作的冲动,并使他们获得有意识的造型。

上述各方面的练习并不是分门别类进行的,而是富有意义相互联系起来的,其中每一项都可以作为另一项的准备、补充或发展。如:器乐演奏可以引入歌唱,歌唱练习可以发展为动作,从而使孩子们能够更全面地体验音乐。

四、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认识

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我发现这种体系不是单纯音乐的形式,它是动作、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它是儿童的良师益友。”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出音乐仅仅是教育的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它通过童谣、民歌、游戏、律动、歌唱、奏乐、舞蹈、童话等内容进行教学,去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以低技术、高艺术的手段,让儿童参与音乐活动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创造、培养音乐兴趣,获得艺术经验,促进音乐艺术生活的进步。

学生音乐基础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学习,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要求让学生们自己去做,重要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条件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个性。如果学生不愿主动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伙伴”和合作者,注重语言沟通,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反复模仿,学会即兴演唱。这样逐步深化的教学,是极大地受到了奥尔夫教学的启发。

五、关于奥尔夫教育思想实践的几点思考

通过学习奥尔夫教育思想,我的启发很大。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

音乐是人生而有之的本能。很多儿童在学前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基础薄弱,语言、动作、舞蹈相结合的难度较大。奥尔夫说:“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我们从学生们自发的音乐活动中也发现音乐、语言、动作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致力于重建音乐、语言、动作三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常常让学生自编自演音乐剧、配乐故事、配乐朗诵等。这样从学生喜好出发,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平时注重节奏感的培养,促使学生艺术趣味的提高。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没有节奏,音乐将面目全非;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动力和源泉。奥尔夫提出应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一开始我用有节奏的语音朗诵入手,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掌握节奏。如:布谷/告诉/我/什么/花儿/开满/坡,同时,还可用拍手(布谷)、拍退(告诉/我)、跺脚(开满/坡)、捻指(什么/花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四种动作同时演奏即成了四声部。

3.注意乐器与多声结构的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奥尔夫设计了一套音准精确、音色优美的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等,其中的“音条乐器”即木琴、竖琴等一般学校是没有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采用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响板、鼓等。因为这些乐器没有指法上和技术上的困难,所以学生较容易操作,乐器和舞蹈、语言相结合,效果良好。这样的多声部结构,织体清晰,层次分明,易记易奏,用来为歌曲伴奏或参加合奏、重奏,收效颇佳。

奥尔夫教育体系是符合音乐教育的普遍规律的,是能被各国所采用的音乐教材,但需根据各个国家的音乐特征和学生的特点加以全面的补充和一定的改动。我认为:奥尔夫教育思想及教学法在中国是较为适用的。因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非常鲜明,打击乐器种类繁多,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们采用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可能性。当然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音乐教育也需要不断地充实、更新和发展。如何更好地将奥尔夫教育体系与我国音乐教育相结合,还有待于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许卓娅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章枚译.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传统学前音乐教育方式都是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唱孩子跟。孩子永远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很多学前音乐教师对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比较枯乏,教育中照本宣科,侧重理论讲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孩子多是溜号状态,积极性也不高,经常表现出不配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有着很大区别,打破了传统音乐理论教学的模式,将课程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则成了引导者、诱导者,教师并不直接把知识传达给学生,而通过诱导手段,帮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知识,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快乐自主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创立,自该方法创立就被广泛应用到了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该教学法对世界教育都产生着深远影响。这种教育方法的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教育理念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只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积极应用和推广这种教育方法,才能保障学前音乐教育有效性和质量达到学前音乐教学目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一)在音乐基础理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是乐理和视唱基础,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学前音乐教育并不注重这两门科目的学习,甚至不开设这两门科目,加之孩子自身又没有乐理视唱知识,所以表现出对音乐没有兴趣。这两门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识谱、读谱、唱谱,让学生产生音乐兴趣,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对乐理视唱基础的学习应用了格子节奏练习法,将不同音调的音符放入不同的格子中。这种教学方式将死板学习变成了一种游戏,使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有趣音乐教学内容,更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欢声笑语中孩子就学会了音乐知识。另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这种音乐方式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抽象难懂的乐理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二)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教学是学前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想要保障学前音乐教学有效性必须强化歌唱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歌唱教学环节,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不再是教师领唱,而是转变成了个体独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多形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这不仅仅丰富了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歌唱形式,更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了学生音乐素养。目前学前音乐歌唱教学多以教师唱和集体唱为主。在集体唱中引入一些奥尔夫教学的系列曲目,能够有效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这些曲目不仅清新流程,且曲风优美婉转,十分适合学前音乐教育。

(三)乐器教育中的应用

乐器教育是学前音乐教育的另一大重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互动和表演融合起来,构建了适合幼儿参与的音乐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小乐器的操作,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乐器节奏和风格,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例如碰铃、角铁、木鱼等等。在乐器游戏中,通过让不同乐器发声,进而让孩子对乐器产生好奇,便会自主去探索音乐规律。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教育环节,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到学前音乐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奥尔夫音乐论文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传统学前音乐教育方式都是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唱孩子跟。孩子永远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很多学前音乐教师对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比较枯乏,教育中照本宣科,侧重理论讲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孩子多是溜号状态,积极性也不高,经常表现出不配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有着很大区别,打破了传统音乐理论教学的模式,将课程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则成了引导者、诱导者,教师并不直接把知识传达给学生,而通过诱导手段,帮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知识,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快乐自主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创立,自该方法创立就被广泛应用到了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该教学法对世界教育都产生着深远影响。这种教育方法的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教育理念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只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积极应用和推广这种教育方法,才能保障学前音乐教育有效性和质量达到学前音乐教学目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一)在音乐基础理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是乐理和视唱基础,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学前音乐教育并不注重这两门科目的学习,甚至不开设这两门科目,加之孩子自身又没有乐理视唱知识,所以表现出对音乐没有兴趣。这两门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识谱、读谱、唱谱,让学生产生音乐兴趣,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对乐理视唱基础的学习应用了格子节奏练习法,将不同音调的音符放入不同的格子中。这种教学方式将死板学习变成了一种游戏,使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有趣音乐教学内容,更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欢声笑语中孩子就学会了音乐知识。另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这种音乐方式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抽象难懂的乐理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二)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教学是学前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想要保障学前音乐教学有效性必须强化歌唱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歌唱教学环节,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不再是教师领唱,而是转变成了个体独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多形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这不仅仅丰富了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歌唱形式,更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了学生音乐素养。目前学前音乐歌唱教学多以教师唱和集体唱为主。在集体唱中引入一些奥尔夫教学的系列曲目,能够有效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这些曲目不仅清新流程,且曲风优美婉转,十分适合学前音乐教育。

(三)乐器教育中的应用

乐器教育是学前音乐教育的另一大重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互动和表演融合起来,构建了适合幼儿参与的音乐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小乐器的操作,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乐器节奏和风格,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例如碰铃、角铁、木鱼等等。在乐器游戏中,通过让不同乐器发声,进而让孩子对乐器产生好奇,便会自主去探索音乐规律。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教育环节,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到学前音乐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职业教育音乐课中的探究运用

论文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探索 意义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念,继而探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了奥尔夫音乐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运用及其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起源于德国,现今在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一种非常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所创立的。它以节奏作为基础,结合唱、奏、动、听进行综合性音乐教学,让音乐、舞蹈、语言、戏剧等融为一体。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中学、大学及其职业学校中大力推广,幼儿的奥尔夫音乐课在中国目前也只能是在探索中。因此我们中国的音乐老师有这个迫切需要去接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取国外音乐教学精髓,融会贯通中国的本土文化艺术,探讨出适合中国音乐艺术教育的奥尔夫课程。 针对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音乐系统学习,对音乐存在着很多的误区,比如认为是豆芽课、或者觉得技术性很强音乐理论枯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是我们老师首要思考的问题,运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了,老师教学状态也很好了,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总结奥尔夫音乐教学运用过程,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在我们职业教学中有很大的意义。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究运用 1、声势的运用 什么是声势?能够发出声音的身体动作。跺脚、拍腿、拍手、捻指是四个基本声势动作。 当学生对这个声势比较熟悉后我会提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创意不一样的声势,比如他们会用拍桌子的节奏来理解各种音符。最后当学生掌握好了基本的节奏后我会用卡农的方式(复调音乐的一种,像轮唱的方式,这里不唱只是做声势动作,如果歌唱也是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演唱)让学生去感受声势的效果,对学生即是挑战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因为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了节奏的变化乐趣以及挑战成功的喜悦。 2、综合性的运用 综合性的奥尔夫是很有代表性的特色,在课堂中常常把音乐和舞蹈、语言结合起来,针对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会选择一些有谱曲的古诗词给他们学习。 其他的一些古诗词能唱歌的都可以这样去运用,比如李清照《一剪梅》,还有李煜的《虞美人》,还有谷建芬老师作曲的那些唐诗。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运用了朗诵、唱歌、舞蹈、表演等各种形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也给他们了一个很轻松的空间创意,把课堂给孩子们去发挥,这样远远比我们老师强行灌输给孩子知识有趣的多,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只是在课堂中老师至始至终起着一个串联的作用,点到为止,启发诱导。 3、即兴创造的运用 即兴创造是开发孩子大脑,锻炼大脑灵活运用的很好的一种手段。在前面的'两个运用中其实都贯穿了即兴创造的手法了,一般我们都会让老师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后再让学生创意。有一个课例是启发学生一个人的创意以及体现团队协作能力和即兴表演的,音乐《拨弦》,我让学生先去细心欣赏音乐,根据音乐听听里面有什么故事,听完后请学生给我们讲故事,然后去邀请同学跟他一起把故事情境随着音乐一起表演出来。这个时候可以看出同学们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只要他们的故事,符合音乐特性和风格,都很精彩。 世界一位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有这样的诠释:“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在职业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1、回归人本性让他们真正的快乐 奥尔夫先生说过:“奥尔夫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只有我们自己的身体在游戏中体会到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音乐游戏中有节奏地让身体动起来是回归到人的原始本性,举例说明,干活的人们习惯喊号子,我曾经在渝东山区看见农民抬石头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一个人会领唱号子,后面的人接着和,而且声调会有变化,前进的脚步都是一致的,很有节奏。这时候你会看到他们的脸上泛着喜悦的红光。还有小时候在小三峡里看见拉纤绳的纤夫,他们都有自己时而铿锵时而悠长的船工号子。可见音乐节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节奏能带给人们力量带给他们快乐,音乐的潜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我们只要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就不难挖掘出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情商的培养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我们通过很多的集体活动就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如何,有没有沟通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活动中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孩子们去创意思考,还要勇于表现出来,如果看出某些孩子在这方面有些缺乏,在活动中一定要鼓励孩子去积极参与,不管他们表现的怎么样最后都要给他们赞扬。当孩子们受到鼓舞,在今后的集体活动中会积极起来改变以前胆小或孤僻的性格。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培养孩子们完善的人格都是很好的手段。 3、在轻松的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经常把音乐的知识隐藏在活动进行中,通过活动的过程来完成我们的音乐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游戏中进行的,所以在轻松中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做老师最想看到的结果。 一位早期的奥尔夫教师凯勒(Wilhelm Keller)曾强说过:“指导和督导教学中的发现和即兴,其备课投入的谨慎是其他任何教学无法比拟的。在表面看起来的轻松过程背后,沉积了教师艰巨的劳动,因为他必须深思,使种子发芽的最佳土壤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新千年的奥尔夫》

有奥尔夫打击乐器论文题目。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中班奥尔夫打击乐活动设计规律的论文音乐论文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涵盖音乐范畴内的各种不同内容,包括朗诵、节奏、形体、声乐、器乐、听觉、乐理。

幼儿奥尔夫音乐论文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传统学前音乐教育方式都是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唱孩子跟。孩子永远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很多学前音乐教师对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比较枯乏,教育中照本宣科,侧重理论讲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孩子多是溜号状态,积极性也不高,经常表现出不配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有着很大区别,打破了传统音乐理论教学的模式,将课程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则成了引导者、诱导者,教师并不直接把知识传达给学生,而通过诱导手段,帮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知识,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快乐自主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创立,自该方法创立就被广泛应用到了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该教学法对世界教育都产生着深远影响。这种教育方法的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教育理念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只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积极应用和推广这种教育方法,才能保障学前音乐教育有效性和质量达到学前音乐教学目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一)在音乐基础理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是乐理和视唱基础,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学前音乐教育并不注重这两门科目的学习,甚至不开设这两门科目,加之孩子自身又没有乐理视唱知识,所以表现出对音乐没有兴趣。这两门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识谱、读谱、唱谱,让学生产生音乐兴趣,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对乐理视唱基础的学习应用了格子节奏练习法,将不同音调的音符放入不同的格子中。这种教学方式将死板学习变成了一种游戏,使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有趣音乐教学内容,更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欢声笑语中孩子就学会了音乐知识。另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这种音乐方式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抽象难懂的乐理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二)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教学是学前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想要保障学前音乐教学有效性必须强化歌唱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歌唱教学环节,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不再是教师领唱,而是转变成了个体独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多形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这不仅仅丰富了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歌唱形式,更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了学生音乐素养。目前学前音乐歌唱教学多以教师唱和集体唱为主。在集体唱中引入一些奥尔夫教学的系列曲目,能够有效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这些曲目不仅清新流程,且曲风优美婉转,十分适合学前音乐教育。

(三)乐器教育中的应用

乐器教育是学前音乐教育的另一大重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互动和表演融合起来,构建了适合幼儿参与的音乐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小乐器的操作,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乐器节奏和风格,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例如碰铃、角铁、木鱼等等。在乐器游戏中,通过让不同乐器发声,进而让孩子对乐器产生好奇,便会自主去探索音乐规律。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教育环节,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到学前音乐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原本性音乐作为基本教育理念,要求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下面我整理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范文,供你参考。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范文一

我有幸参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教师培训,在短短的两天学习里,使我从不懂、不了解,逐步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初步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及它的基本思想观念,学习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另一位老师过得非常的忙碌、充实,也在这忙碌中学习 到了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来这里第一天我们主课教师就对我们说过奥尔夫的教学原理是:“一切从孩子出发”。带着这个道理,老师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各种音乐舞蹈,让我们慢慢了解奥尔夫音乐究竟为什么备受孩子们的喜爱。而我以前很单纯的认为奥尔夫音乐是一个课程,现在才渐渐恍然大悟,“哦,原来奥尔夫音乐是一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开心、放松、有创造性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这才是奥尔夫音乐最重要的精华”。

接下来就来总结一下我在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一些关于奥尔夫音乐的知识点:

一、 乐器

奥尔夫乐器是根据奥乐夫音乐来设定的一些比较容易学的乐器:如鼓、双响筒、三角铁等乐器。这些乐器操作是非常容易的,一学就会,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就设计了一堂课,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探索这些使我们非常好奇的乐器。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给我们介绍了这些乐器的名称以及用法。接下来都有设计打击乐器,同时还有进行乐器分组,主要是对乐器的音高进行分类如:铁质类的为乐器类音高最高的一组,鼓为音高最低的一组。

二、曲目分析

在进行音乐舞蹈的同时,教师会先让我们对曲目进行分析,如曲目的结构,乐句的特点、节奏的快慢、曲目的背景等。经过这些分析后,我们对曲目就能很全面的了解了,在表演的时候就能做得更完美了,能过这些环节让我受益非浅。

三、舞蹈创编

第二天教师让我们根据曲子的特点自由想象,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在创编的同时老师以及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如:1、创编前要分析曲子的结构2、想象一个适合曲子特点的主题3、全神投入剧情中4、表情、动作夸张。

舞蹈创编可以说我的强项,可也是奥尔夫音乐最难学的一个环节。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慢慢对舞蹈的创编有了更高的看法,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有让我们共同实践,由易到难,由短到长,让我们每个人收获都很大。

四、课堂内容设计

这次培训老师们重点培训我们在一节音乐中应当怎样设计一堂奥尔夫音乐课。1、首先要在教学活动上注意动静结合。2、在选音乐的同时也要注意音乐是否适合孩子们,针对小龄的孩子最好是选一些没有歌词的音乐。3、上课时教师们要尊重孩子们的语言、行为。4、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有价值、有成功感。5、内容设计是其主要环节有:①热身律动;②乐器探索;③歌谣;④小儿歌;⑤音乐欣赏。

五、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一个很重的环节,在以前的音乐课中,我们都不怎么注重音乐欣赏课,认为很没有意义。通过这一次学习才发现,在奥尔夫音乐中音乐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有:可以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节奏的变化,让一些固定节奏在孩子们心中潜移默化,形成心中的一个节奏感。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培训这两天来所学到的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内容丰富,教法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根据我园特色,在教学法上,一个教案都只是一种手段,教法更应丰富多彩,且“永远在发展中,在流行中”!我相信,任何一个教法,一个教案都只是一种范例,一种模式仅供参考,切不可生搬硬套,俗称“条条道路通罗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教育是未来世界的希望,应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为了能培养出÷塑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良好音乐能力÷美好心灵,整体素养的人才,共同努力吧!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范文二

开学前,我初步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听马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中可以看到,她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单一的,而平时我们的活动就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唱会歌,填鸭式的教孩子唱歌。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领略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在有机整合中,让幼儿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下午马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些游戏,比如律动小跳蚤、找羽毛、还有上海的一个方言儿歌蚊子咬等,接着又跟我们做了妞妞找毽子、胖厨师的故事游戏等。做游戏期间马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一些感叹词的提示等,而且马老师的表情很夸张,但是做的很自然,在整个过程老师也很享受。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

奥尔夫教学非常的生活化,让人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教学可以把比较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

通过马老师培训学习的奥尔夫音乐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

2.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在上课时,幼儿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幼儿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情感。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幼儿一学就会,不给幼儿带来压力,因此幼儿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幼儿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今后我在教学上要积极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领孩子学习探索,积极进取。

奥尔夫音乐教学心得范文三

今年暑假有幸到宁波进行了为期3天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培训,使我和奥尔夫音乐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培训中,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各种活动中新颖的形式、教具、轻松的氛围,深深吸引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奥尔夫的魅力,体验到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更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和启迪。于是,本学期我试图将“奥尔夫音乐教学”作为班级的特色教育,学以致用,希望在自主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奥尔夫音乐的教学法、教育理念等,使幼儿在活动中初步掌握节奏、身势、乐器演奏等音乐知识。

因为教材、磁带等不到位的缘故,时隔数月,终于在12月的一天,我组织幼儿开展了《丰收》这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以故事《小松鼠采栗子》为线索,引出并贯穿整个活动:

第一环节,我先向幼儿讲述故事,并在《小松鼠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带来幼儿进行采栗子、剥栗子、吃栗子等各种动作,大家在教师和音乐的带来下,轻松、愉悦地做动作,通过这一环节幼儿的兴趣充分地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带领幼儿进行听音和节奏练习。首先,请幼儿听音乐,听出“叮叮”的声音,并在听到“叮叮”后拍打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出示“十六宫格”,让幼儿认真听音乐,并在“十六宫格”中找出“叮叮”的位置,并进行节奏练习;

最后,出示三角铁、小铃,先让幼儿自主探索两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再让幼儿根据音乐中“叮叮”的位置和节奏进行演奏;第三环节,在《小松鼠进行曲》的音乐声中,进行小松鼠狂欢的自主表演,在动作、乐器的表演中结束了本次的活动。

整个活动,因为幼儿第一次接触奥尔夫音乐,而且活动中新颖的形式、有趣的音乐内容,紧紧抓住了幼儿学习兴趣。孩子们不时地被活动中听音找栗子、听音吃栗子等有趣情境所吸引,发出“真好玩”、“太有趣了”的感慨。但作为施教者的我,因为是第一次实践,所以在感受到孩子们喜欢玩的满足感后,更多地是活动带给我的困惑:

1、因为培训时间少,对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只是表面化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自主实践中,只能根据自己在培训中看到的培训老师演示的内容进行,自己对教材的理性认识和分析不够,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比较模糊,导致活动比较形式化。

2、在活动中,也使我充分感受到自己音乐功底的薄弱,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使幼儿学到正确、科学的音乐知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困惑,如:幼儿园里乐器已经老化,种类短缺,如何满足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需求;从中班才开始奥尔夫音乐教学,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教学等等。我们班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才刚刚开始,不管是对幼儿还是教师,都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学习和创新,作为教师的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紧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理论的学习,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班的奥尔夫特色教学越来越绘声绘色!

摘要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今的艺术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等优点,虽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它对于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前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说明在音乐教育体系中,重点是将幼儿的音乐、语言、舞蹈进行一个紧密的结合。让幼儿自己能够直接的参与到音乐教育当中,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规范的课程要求,所以非常适用到幼儿的学前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元素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将音乐的多种元素和艺术行为完美的组合。也正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属于最原始的`,所以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非常适用。在音乐的表现中要显得朴实无华,具有原本性和纯粹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体系的原则

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由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创造出来的,也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应用最广泛的。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则,分别为综合性原则、即兴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奥尔夫指出音乐应该将动作、语言和舞蹈三方面紧凑的结合在一起,让学前儿童能够真正体验到最原始的音乐艺术,提高他们的各项综合能力。即兴性原则主要将音乐知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先用游戏吸引住幼儿,然后让学前儿童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最终明白音乐的真谛。参与性原则,在奥尔夫音乐体系当中体现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学童幼儿时期,能够最吸引他们的就是游戏。故幼儿父母采用游戏的教育模式一定会引起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奥尔夫音乐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学习到音乐知识,让学前儿童自己亲身参与到游戏当中,然后在游戏当中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然后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例如,年轻父母在教幼儿唱《大雨小雨》这首儿童歌曲时,可以在提前整理好大雨、小雨的录音,包括碰铃、鼓这两种音乐器材,然后先给幼儿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录音,让幼儿先自己辨别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幼儿也会自己根据听到的声音不同,做出不同的肢体反应,在听大雨的录音时,身体可能会进行大幅度摆动,小雨时,脑袋会跟随音乐轻轻地点头,通过这种方式让幼童感受到声音大小的变化,然后父母在通过敲鼓和碰铃,让幼儿体验到声音强弱。这样幼儿在这种游戏的氛围当中就能够体会到声音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为他们今后更好的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联想是多变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自由性。可能同一首曲子,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随音乐做出不同的表现。所以,父母在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方法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那些简单的表演、改歌词开始,然后再给他们配图、编动作等,一步一步地鼓励幼儿,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前,父母可以先给幼儿讲个小故事,让家庭成员每人扮演一个角色,首先要让幼儿进入到故事的情景当中,然后幼儿找到自己相对应的角色进行表演。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慢慢的就会体验到表演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

(三)融合其他艺术,开启幼儿的艺术宝库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包括大量朗诵、舞蹈、唱歌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这种艺术整合不单单是每种音乐形式的重复叠加,它实际上是每种音乐形式的结合。是将音乐、舞台剧、美术、表演等这些艺术手段综合在一起,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整合,同时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例如,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知识的整合,然后他们通过自己表演、唱歌等形式,将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够让父母更加清楚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情况,让教育幼儿学习音乐变得更加简单。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让学前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开启他们的艺术宝库。

四、结语

学习音乐能够提高幼儿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希望能够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学习,为幼儿学习音乐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6,32:156-157.

[2]曹洋.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Z1:34.

[3]傅方一.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5,27:216-217.

奥尔夫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音乐素养和修养的体现,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音乐教育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

摘要:

民族音乐是指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两大特点:共同性与延续性。

一、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民族音乐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音乐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我们要用最好的音乐来教育学生,最好的音乐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民间音乐,充满美丽幻想和儿童式的浪漫主义的民间音乐,最富于人类的真情实感的民间音乐,和最能够使人的生理、心理处于安宁、愉快、积极、健康状态的民间音乐。

二、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

根据徐皓、蒋薇两位老师对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普遍喜爱音乐艺术,但不太爱上音乐课。在中小学中,接触最多的音乐形式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占,为西方古典音乐的占,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占。可见,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渠道和机会很少。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更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最多的学生中,小学生占85%,初中生占15%,而高中生为0%!可见,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不高,而学校对民族音乐教学重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好。两位老师感叹道: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此淡漠,关注如此缺乏,情绪如此低迷,实在令人震惊!

三、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聆听来感受民族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聆听音乐”贯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视听手段进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影视放映、可视形象、摄影照片、图标投影等方法,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音乐形象。但是笔者认为,这恰恰违背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这一基本观点。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音乐教学法,没有一个是用视觉来引导听觉的,因为视觉会影响听觉。

在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去聆听民族音乐,才有可能让民族音乐留在学生的心中,民族文化素养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产生质的变化。笔者想大声疾呼:请不要用视觉上的影像来影响学生聆听音乐、体验音乐。

(二)通过律动来体验民族音乐

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使学生以身体运动的方式来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一种音乐活动。在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律动是培养学生兴趣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不断搜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代表性动作,作为民族音乐教学的律动素材,例如采集生产活动场景中的经典动作。例如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有他们各自的律动特点,或粗犷豪放或悠长委婉。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这些素材来引导学生领悟民族音乐的美,可以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需要注意的是,律动不是模仿动作,不注重身体姿态或外表的形式。所以,律动的重点在于参与,在于体验,在于感受,在于创造。这样,学生将会体验到当自己的身体与音乐产生共鸣时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三)通过节奏来体验民族音乐

节奏是音乐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统称。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并且能够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所以节奏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 艺术形式出现,堪称音乐的“第一要素”。在音乐艺术中,节奏是促进音乐表现和 发展的动力。

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是音乐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训练的基础。节奏感主要是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中要强调从节奏入手,结合 语言、律动、打击乐等多种手法,调动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全方位”地去感知节奏,通过节奏去介绍和认识音乐,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全面的体验和理解。这些节奏是民族音乐的精华,也是学习和掌握民族音乐的必经之路。

(四)通过即兴创作来体验民族音乐

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即兴演奏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 实践活动。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创造过程,好的音乐教学一定是充满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这是很重要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前面提到的聆听、律动、节奏等都是有益的创造性音乐活动,这些活动都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以上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培养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 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每个人的音乐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而学习音乐的能力、能否有成就则要看后天的 学习、 教育、 环境,以及接触音乐的程度。

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教育 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否则,弘扬民族音乐只能是一纸空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还要提升学生的民族 文化素养,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它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纪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2)

[2]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10)

[3]徐皓,蒋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01)

[4]李妲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0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教育学术论文

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论文

导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赋予音乐教育一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 和方法,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面是我收集的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论文。

摘要: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奥尔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本文作者阐述了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法的内容,以及对其的认识和对于实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奥尔夫教育思想 教学法

一、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显示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探求精神,曾尝试创作歌剧,并写出许多歌曲。这一切对其教育思想、教学法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奥尔夫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初,这种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已经超越了国界,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深受各国儿童和教师的喜爱。

二、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1.一切从儿童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的对象不是成人,而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与方法、步骤的确定上,都是根据儿童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内容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儿童的名字或熟悉的歌谣;在方法上,主要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从感性经验出发,通过生动、愉悦的游戏和音响的感受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和传统的先讲规则原理,再做音响练习的理性教学是截然相反的。

2.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基于这一特点,很多人将奥尔夫教学称为“主动性音乐教育”。首先通过学习演奏简单的奥尔夫乐器(包括旋律性音乐乐器、节奏性音乐乐器和捻指、拍掌等“人体乐器”),使所有儿童(包括那些因患哑声或不喜爱唱歌的儿童)都可以亲身实践,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3.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所谓“创造”是指将以前各阶段所学过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独创的小型乐曲。在奥尔夫教学中无论是节奏练习,还是形体动作练习,教师并不限于教授某些技能,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学生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

1.节奏、旋律练习。

节奏练习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处于中心位置,其它许多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围绕它进行。节奏练习主要包括:

(1)从朗诵入手,提取“节奏基石”。开始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名字中提取最短小的24节奏单位(如:兔子大熊猫),用它们作为乐曲旋律或儿童朗诵、歌唱的伴奏。

(2)“声势教学”。所谓“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是用儿童的身体作为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既简单又有趣的方式。

(3)演奏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及旋律性的音条乐器,进一步扩大儿童节奏表现的可能性。

2.基本形体动作教学。

在奥尔夫看来,“元素性音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的结合。因此,形体动作与舞蹈教学是奥尔夫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习音乐的手段,而且是学习的目的,与音乐具有相同的.意义。奥尔夫的基本形态动作有:

(1)反应训练。主要训练学生用动作对听觉或视觉的感受做出反应的能力。

(2)体操训练。主要为节奏练习、乐器演奏和指挥练习做准备。

(3)动作训练。即对各种动作进行的技术训练。

(4)动作变奏和动作组合。即将各种动作在简单的基础上加以组合和变化。

(5)动作游戏。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即兴练习。为了诱发孩子身上的无意识动作,培养和促进这种动作的冲动,并使他们获得有意识的造型。

上述各方面的练习并不是分门别类进行的,而是富有意义相互联系起来的,其中每一项都可以作为另一项的准备、补充或发展。如:器乐演奏可以引入歌唱,歌唱练习可以发展为动作,从而使孩子们能够更全面地体验音乐。

四、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认识

奥尔夫说:“音乐应该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我发现这种体系不是单纯音乐的形式,它是动作、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它是儿童的良师益友。”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出音乐仅仅是教育的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它通过童谣、民歌、游戏、律动、歌唱、奏乐、舞蹈、童话等内容进行教学,去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并以低技术、高艺术的手段,让儿童参与音乐活动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创造、培养音乐兴趣,获得艺术经验,促进音乐艺术生活的进步。

学生音乐基础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学习,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要求让学生们自己去做,重要的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条件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个性。如果学生不愿主动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看做是自己的“伙伴”和合作者,注重语言沟通,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反复模仿,学会即兴演唱。这样逐步深化的教学,是极大地受到了奥尔夫教学的启发。

五、关于奥尔夫教育思想实践的几点思考

通过学习奥尔夫教育思想,我的启发很大。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结合语言、动作、舞蹈进行音乐教学。

音乐是人生而有之的本能。很多儿童在学前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基础薄弱,语言、动作、舞蹈相结合的难度较大。奥尔夫说:“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我们从学生们自发的音乐活动中也发现音乐、语言、动作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致力于重建音乐、语言、动作三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常常让学生自编自演音乐剧、配乐故事、配乐朗诵等。这样从学生喜好出发,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平时注重节奏感的培养,促使学生艺术趣味的提高。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没有节奏,音乐将面目全非;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动力和源泉。奥尔夫提出应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一开始我用有节奏的语音朗诵入手,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掌握节奏。如:布谷/告诉/我/什么/花儿/开满/坡,同时,还可用拍手(布谷)、拍退(告诉/我)、跺脚(开满/坡)、捻指(什么/花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四种动作同时演奏即成了四声部。

3.注意乐器与多声结构的结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奥尔夫设计了一套音准精确、音色优美的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和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等,其中的“音条乐器”即木琴、竖琴等一般学校是没有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采用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响板、鼓等。因为这些乐器没有指法上和技术上的困难,所以学生较容易操作,乐器和舞蹈、语言相结合,效果良好。这样的多声部结构,织体清晰,层次分明,易记易奏,用来为歌曲伴奏或参加合奏、重奏,收效颇佳。

奥尔夫教育体系是符合音乐教育的普遍规律的,是能被各国所采用的音乐教材,但需根据各个国家的音乐特征和学生的特点加以全面的补充和一定的改动。我认为:奥尔夫教育思想及教学法在中国是较为适用的。因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非常鲜明,打击乐器种类繁多,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们采用奥尔夫教育体系的可能性。当然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音乐教育也需要不断地充实、更新和发展。如何更好地将奥尔夫教育体系与我国音乐教育相结合,还有待于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许卓娅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章枚译.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一)[1] 李雪晗. “幼儿园选择”问题的深层含义及其社会学思考[J]. 当代学前教育. 2009(03)[2] The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Background and Fundin.[3] Sheridan,S.,Schuster, of pedagogical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hildhood Education . 2001[4] and Childhood Programs. . 1989[5] 胡彩云,李志宇. 城乡家长对幼儿园期望的比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06)[6] 连玥,马玉俊. 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1)[7] 李江帆,主编.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研究[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8] 徐晓东,邵文其,洪仙瑜等着.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9] 朱家雄着.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Jane King Teleki,Sherry Buck-Gomez. Child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s Among Rural Familie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 2002 (3)[11] Bernard Spodek. Reform of Chinese kindergartens: the preparation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 1988 (1)[12] 张丽娟着.儿童教育与幼儿园管理研究[M].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13] 比尔·约翰逊(BilJohnson)着,李雁冰主译.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4] 潘月娟,刘焱. 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8(08)[15] 刘晓晔. 对家长学前教育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4)[16] 邢利娅,白星瑞. 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03)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二)[1] 亢晓梅. 师生课堂互动类型理论比较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 2001,(04) .[2] 俞国良,罗晓路. 教师教学效能感相关因素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3] 辛涛,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4] 伊文婷. 师范生教师职业信仰的近况、理由与对策[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5] 俞国良,辛自强,林崇德.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04) .[6] 林正范,徐丽华. 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7] 高潇怡,庞丽娟. 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8] 任淑萍. 新课标下历史教师的转变[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9] 史献平. 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1) .[10] 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11] 石中英. 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 教育研究, 2006,(01) .[12] 肖川. 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J]. 辽宁教育, 2007,(Z1) .[13] 刘莉,杨艳芳. 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12) .[14] 黄乾玉.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及教师的教育幸福[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15] 吕国光,王嘉毅.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信念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3) .[16] 姜美玲. 课程革新情境中的教师信念与教学实践:叙事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0) .[17] 王永跃. 从支配到支持: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师[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S1) .[18] 康武. 信念——数学教师的方向性不足[J]. 数学教育学报, 2003,(02) .[19] 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20] 任永泽. 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职业教育音乐课中的探究运用

论文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探索 意义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念,继而探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了奥尔夫音乐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运用及其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起源于德国,现今在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一种非常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所创立的。它以节奏作为基础,结合唱、奏、动、听进行综合性音乐教学,让音乐、舞蹈、语言、戏剧等融为一体。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中学、大学及其职业学校中大力推广,幼儿的奥尔夫音乐课在中国目前也只能是在探索中。因此我们中国的音乐老师有这个迫切需要去接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取国外音乐教学精髓,融会贯通中国的本土文化艺术,探讨出适合中国音乐艺术教育的奥尔夫课程。 针对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音乐系统学习,对音乐存在着很多的误区,比如认为是豆芽课、或者觉得技术性很强音乐理论枯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是我们老师首要思考的问题,运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了,老师教学状态也很好了,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总结奥尔夫音乐教学运用过程,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在我们职业教学中有很大的意义。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究运用 1、声势的运用 什么是声势?能够发出声音的身体动作。跺脚、拍腿、拍手、捻指是四个基本声势动作。 当学生对这个声势比较熟悉后我会提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创意不一样的声势,比如他们会用拍桌子的节奏来理解各种音符。最后当学生掌握好了基本的节奏后我会用卡农的方式(复调音乐的一种,像轮唱的方式,这里不唱只是做声势动作,如果歌唱也是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演唱)让学生去感受声势的效果,对学生即是挑战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因为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了节奏的变化乐趣以及挑战成功的喜悦。 2、综合性的运用 综合性的奥尔夫是很有代表性的特色,在课堂中常常把音乐和舞蹈、语言结合起来,针对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会选择一些有谱曲的古诗词给他们学习。 其他的一些古诗词能唱歌的都可以这样去运用,比如李清照《一剪梅》,还有李煜的《虞美人》,还有谷建芬老师作曲的那些唐诗。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运用了朗诵、唱歌、舞蹈、表演等各种形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也给他们了一个很轻松的空间创意,把课堂给孩子们去发挥,这样远远比我们老师强行灌输给孩子知识有趣的多,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只是在课堂中老师至始至终起着一个串联的作用,点到为止,启发诱导。 3、即兴创造的运用 即兴创造是开发孩子大脑,锻炼大脑灵活运用的很好的一种手段。在前面的'两个运用中其实都贯穿了即兴创造的手法了,一般我们都会让老师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后再让学生创意。有一个课例是启发学生一个人的创意以及体现团队协作能力和即兴表演的,音乐《拨弦》,我让学生先去细心欣赏音乐,根据音乐听听里面有什么故事,听完后请学生给我们讲故事,然后去邀请同学跟他一起把故事情境随着音乐一起表演出来。这个时候可以看出同学们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只要他们的故事,符合音乐特性和风格,都很精彩。 世界一位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有这样的诠释:“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在职业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1、回归人本性让他们真正的快乐 奥尔夫先生说过:“奥尔夫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只有我们自己的身体在游戏中体会到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音乐游戏中有节奏地让身体动起来是回归到人的原始本性,举例说明,干活的人们习惯喊号子,我曾经在渝东山区看见农民抬石头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一个人会领唱号子,后面的人接着和,而且声调会有变化,前进的脚步都是一致的,很有节奏。这时候你会看到他们的脸上泛着喜悦的红光。还有小时候在小三峡里看见拉纤绳的纤夫,他们都有自己时而铿锵时而悠长的船工号子。可见音乐节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节奏能带给人们力量带给他们快乐,音乐的潜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我们只要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就不难挖掘出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情商的培养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我们通过很多的集体活动就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如何,有没有沟通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活动中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孩子们去创意思考,还要勇于表现出来,如果看出某些孩子在这方面有些缺乏,在活动中一定要鼓励孩子去积极参与,不管他们表现的怎么样最后都要给他们赞扬。当孩子们受到鼓舞,在今后的集体活动中会积极起来改变以前胆小或孤僻的性格。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培养孩子们完善的人格都是很好的手段。 3、在轻松的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经常把音乐的知识隐藏在活动进行中,通过活动的过程来完成我们的音乐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游戏中进行的,所以在轻松中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做老师最想看到的结果。 一位早期的奥尔夫教师凯勒(Wilhelm Keller)曾强说过:“指导和督导教学中的发现和即兴,其备课投入的谨慎是其他任何教学无法比拟的。在表面看起来的轻松过程背后,沉积了教师艰巨的劳动,因为他必须深思,使种子发芽的最佳土壤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新千年的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论文研究方向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传统学前音乐教育方式都是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唱孩子跟。孩子永远处于被动状态。另外,很多学前音乐教师对幼儿教育知识和技能比较枯乏,教育中照本宣科,侧重理论讲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孩子多是溜号状态,积极性也不高,经常表现出不配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有着很大区别,打破了传统音乐理论教学的模式,将课程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则成了引导者、诱导者,教师并不直接把知识传达给学生,而通过诱导手段,帮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知识,让孩子们能够身心快乐自主学习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音乐学家卡尔奥尔夫创立,自该方法创立就被广泛应用到了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中,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体系,该教学法对世界教育都产生着深远影响。这种教育方法的理念是“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教育理念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只有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积极应用和推广这种教育方法,才能保障学前音乐教育有效性和质量达到学前音乐教学目的。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一)在音乐基础理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课程是乐理和视唱基础,但实际上目前很多学前音乐教育并不注重这两门科目的学习,甚至不开设这两门科目,加之孩子自身又没有乐理视唱知识,所以表现出对音乐没有兴趣。这两门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识谱、读谱、唱谱,让学生产生音乐兴趣,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对乐理视唱基础的学习应用了格子节奏练习法,将不同音调的音符放入不同的格子中。这种教学方式将死板学习变成了一种游戏,使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有趣音乐教学内容,更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欢声笑语中孩子就学会了音乐知识。另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这种音乐方式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使抽象难懂的乐理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二)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教学是学前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想要保障学前音乐教学有效性必须强化歌唱教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歌唱教学环节,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不再是教师领唱,而是转变成了个体独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多形式的音乐教学模式。这不仅仅丰富了学前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歌唱形式,更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提升了学生音乐素养。目前学前音乐歌唱教学多以教师唱和集体唱为主。在集体唱中引入一些奥尔夫教学的系列曲目,能够有效提高学前音乐教学质量,这些曲目不仅清新流程,且曲风优美婉转,十分适合学前音乐教育。

(三)乐器教育中的应用

乐器教育是学前音乐教育的另一大重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互动和表演融合起来,构建了适合幼儿参与的音乐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小乐器的操作,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乐器节奏和风格,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例如碰铃、角铁、木鱼等等。在乐器游戏中,通过让不同乐器发声,进而让孩子对乐器产生好奇,便会自主去探索音乐规律。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启蒙教育,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教育环节,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到学前音乐教育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职业教育音乐课中的探究运用

论文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发展现状 职业教育探索 意义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概念,继而探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了奥尔夫音乐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索运用及其意义。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起源于德国,现今在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一种非常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是由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1895—1982)所创立的。它以节奏作为基础,结合唱、奏、动、听进行综合性音乐教学,让音乐、舞蹈、语言、戏剧等融为一体。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发展现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国外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才进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中学、大学及其职业学校中大力推广,幼儿的奥尔夫音乐课在中国目前也只能是在探索中。因此我们中国的音乐老师有这个迫切需要去接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取国外音乐教学精髓,融会贯通中国的本土文化艺术,探讨出适合中国音乐艺术教育的奥尔夫课程。 针对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受到过正规的音乐系统学习,对音乐存在着很多的误区,比如认为是豆芽课、或者觉得技术性很强音乐理论枯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的兴趣是我们老师首要思考的问题,运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了,老师教学状态也很好了,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总结奥尔夫音乐教学运用过程,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在我们职业教学中有很大的意义。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探究运用 1、声势的运用 什么是声势?能够发出声音的身体动作。跺脚、拍腿、拍手、捻指是四个基本声势动作。 当学生对这个声势比较熟悉后我会提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创意不一样的声势,比如他们会用拍桌子的节奏来理解各种音符。最后当学生掌握好了基本的节奏后我会用卡农的方式(复调音乐的一种,像轮唱的方式,这里不唱只是做声势动作,如果歌唱也是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演唱)让学生去感受声势的效果,对学生即是挑战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因为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了节奏的变化乐趣以及挑战成功的喜悦。 2、综合性的运用 综合性的奥尔夫是很有代表性的特色,在课堂中常常把音乐和舞蹈、语言结合起来,针对我们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会选择一些有谱曲的古诗词给他们学习。 其他的一些古诗词能唱歌的都可以这样去运用,比如李清照《一剪梅》,还有李煜的《虞美人》,还有谷建芬老师作曲的那些唐诗。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运用了朗诵、唱歌、舞蹈、表演等各种形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也给他们了一个很轻松的空间创意,把课堂给孩子们去发挥,这样远远比我们老师强行灌输给孩子知识有趣的多,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只是在课堂中老师至始至终起着一个串联的作用,点到为止,启发诱导。 3、即兴创造的运用 即兴创造是开发孩子大脑,锻炼大脑灵活运用的很好的一种手段。在前面的'两个运用中其实都贯穿了即兴创造的手法了,一般我们都会让老师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后再让学生创意。有一个课例是启发学生一个人的创意以及体现团队协作能力和即兴表演的,音乐《拨弦》,我让学生先去细心欣赏音乐,根据音乐听听里面有什么故事,听完后请学生给我们讲故事,然后去邀请同学跟他一起把故事情境随着音乐一起表演出来。这个时候可以看出同学们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只要他们的故事,符合音乐特性和风格,都很精彩。 世界一位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对音乐有这样的诠释:“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四、奥尔夫音乐教学在职业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1、回归人本性让他们真正的快乐 奥尔夫先生说过:“奥尔夫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只有我们自己的身体在游戏中体会到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在音乐游戏中有节奏地让身体动起来是回归到人的原始本性,举例说明,干活的人们习惯喊号子,我曾经在渝东山区看见农民抬石头的时候,走在前面的一个人会领唱号子,后面的人接着和,而且声调会有变化,前进的脚步都是一致的,很有节奏。这时候你会看到他们的脸上泛着喜悦的红光。还有小时候在小三峡里看见拉纤绳的纤夫,他们都有自己时而铿锵时而悠长的船工号子。可见音乐节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节奏能带给人们力量带给他们快乐,音乐的潜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我们只要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就不难挖掘出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2、情商的培养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我们通过很多的集体活动就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如何,有没有沟通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活动中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孩子们去创意思考,还要勇于表现出来,如果看出某些孩子在这方面有些缺乏,在活动中一定要鼓励孩子去积极参与,不管他们表现的怎么样最后都要给他们赞扬。当孩子们受到鼓舞,在今后的集体活动中会积极起来改变以前胆小或孤僻的性格。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培养孩子们完善的人格都是很好的手段。 3、在轻松的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经常把音乐的知识隐藏在活动进行中,通过活动的过程来完成我们的音乐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在他们不知不觉的游戏中进行的,所以在轻松中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做老师最想看到的结果。 一位早期的奥尔夫教师凯勒(Wilhelm Keller)曾强说过:“指导和督导教学中的发现和即兴,其备课投入的谨慎是其他任何教学无法比拟的。在表面看起来的轻松过程背后,沉积了教师艰巨的劳动,因为他必须深思,使种子发芽的最佳土壤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新千年的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主要是针对幼儿或上幼稚园的孩子进行音乐启迪。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