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碱性磷酸酶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碱性磷酸酶研究论文

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儿科的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主要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 该病如不及时诊治将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们通过测定外周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25羟维生素D [25(OH)D]的浓度来早期发现佝偻病,并评价治疗效果取得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门诊诊治的60例佝偻病患儿,诊断均符合1986年《全国佝偻病防治方案》中的临床分度及分期标准 ,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30例作为对照。

1.2 治疗方法凡血骨碱性磷酸酶浓度大于250 U/L均需要治疗,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为主,维生素D 1 200 IU/d(贝特令,浙江海力生制药公司生产,1天2次,每次1粒),口服1个月,同时服牛奶500 mIUd,或者钙片500 mg/d。

1.3 标本采集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测定外周血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25羟维生素D的浓度。采集清晨6~8点空腹静脉血2 mL,不抗凝。离心后取出血清,放入一70℃ 冰箱待检。生化指标的测定:Ca、P、ALP、ALT、BUN、Cr、ALB的测定用日本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骨碱性磷酸酶采用zs—ISOAP法,试剂盒由北京中生金域诊断技术有限公司提供。25一(OH)D的测定用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由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 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的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佝偻病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相关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结果。

2.2 佝偻病组与对照组治疗前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25羟维生素D浓度变化治疗前佝偻病组血骨碱性磷酸酶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佝偻病组血25羟维生素D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佝偻病组治疗前后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25羟维生素D浓度变化治疗后佝偻病组血骨碱性磷酸酶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佝偻病组血25羟维生素D浓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3、讨 论

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的多发病,以前临床医生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如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等,血钙、磷、全血碱性磷酸酶及x线检测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佝偻病的发病过程是一个慢性过程,初期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直至出现明显的`骨骼改变时再进行治疗,将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有一个指标来衡量治疗水平,防止治疗不足或过量。

骨碱性磷酸酶是成骨细胞合成的非胶原蛋白,在骨组织里表达十分充分,它合成于骨基质成熟阶段,并在骨基质矿化阶段开始时减少,在骨矿化过程中起作用,是骨形成所必需的催化剂。骨矿化时,骨碱性磷酸酶分解有机磷酸化合物,产生无机磷酸盐离子,再和钙离子形成羟磷灰石,然后通过与骨钙素结含,粘附于胶原之间,至此被钙化的成骨细脆转变为骨细胞,完成骨化过程。当成骨细胞变成骨细胞时,此酶的活性逐渐下降,骨碱性磷酸酶升高常是骨矿化作用减弱并停留在成骨细胞阶段的标志 。骨碱性磷酸酶可直接反映成骨细胞的活性或功能状况。25羟维生素D是体内由维生素D生成的维生素D的活性型。维生素D本身无生理作用。用H3标记的D3进行研究,在肠道被吸收的D3首先在肝脏25一羟化酶作用下,生成25一羟维生素D,它在肾脏线粒体中变为25一二羟基D3后被送至小肠粘膜,促进维生素D特有作用的钙的吸收,也就是在这里诱导小肠中钙蛋白质的合成,同时,25一二羟基D3被送至骨骼,以促进钙的集中。本研究结果表明佝偻病患儿血骨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明显下降,而佝偻病患儿血25羟维生素D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明显上升。说明骨碱性磷酸酶和25羟维生素D对早期诊断佝偻病非常敏感,同时可以评价佝偻病的治疗效果。

小儿骨碱性磷酸酶和25羟维生素D的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该方法的临床应用对早期发现佝偻病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大临床意义。

与底物化学结构类似的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和酶活性中心的结合、抑制酶的活性,这种类型的抑制为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的程度由抑制剂与底物相对浓度决定。如果底物浓度不变,酶活性被抑制的程度随抑制剂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反之,如果抑制剂浓度不变,则酶活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恢复。

一、实验原理:

与底物化学结构类似的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和酶活性中心的结合抑制酶的活性,这种类型的抑制为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的程度由抑制剂与底物相对浓度决定。

如果底物浓度不变,酶活性被抑制的程度随直抑制剂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反之,如果抑制剂浓度不变,则酶活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恢复。

本实验观察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可从加入的甲烯蓝褪色情况来观察。

二、实验材料

1、试剂:

(1)琥珀酸:称取琥珀酸,用蒸馏水配成约600m1用 5molL5 NaOH调pH至,再加水至1000ml。

(2)琥珀酸:用琥珀酸稀释10倍。

(3)丙二酸:称取丙二酸,用蒸馏水配成约600m1,5 molL NaOH调ph至,再加水至1000m。

(4)丙二酸:用丙二酸稀释10倍。

(5)磷酸盐缓冲液():取02mol lL/ NHPO4419m,加蒸馏水至200m1。

(6)甲烯蓝。

(7)液体石蜡。

2、器材

(1)小试管及试管架。

(2)吸量管(0m11)及滴管(8支)。

(3)研钵。

三、实验方法

1、心肌匀浆的制备:取动物(鼠、猪等)心肌1g,置研钵中,剪碎,研磨成匀浆,再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10m1,磨匀,备用

2、取小试管5支并编号,按下表操作:

加入液体石蜡后,室温放置。观察各管甲烯褪色情况。

四、结果处理

记录各管甲烯蓝褪色情况,并解释结果。

五、注意事项

1、心肌要用新鲜的。

2、注意各种试剂加入的顺序,混匀各管已加入的试剂后马上加入液体石蜡。

3、及时、仔细观察颜色变化。

4、观察结果过程中,不要摇动试管,以免溶液与空气接触而使甲烯白重新被氧化变蓝。

碱性磷酸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查找的这篇论文很好地证实了这个问题《桑黄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大鼠生长及外周血的影响》,供参考!(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 赵桂芝 王晓君 俞忠明)文章指出:通过研究桑黄多糖对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大鼠的体质量、免疫脏器指数、外周白细胞数( white blood cel,wBC)、血红蛋白( hemoglobin,Hb)含量、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ase,AKP)及乳酸脱氢酶( 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力的影响,发现:桑黄多糖能改善并调节大鼠营养状况和造血功能,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小编提醒:这样看来,桑黄多糖不仅能缓解化疗药物的毒性,还可以改善营养状况和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难怪有许多化疗患者喝桑黄后不恶心、不掉发,胃口好,精神好。桑黄多糖是化疗患者必备的,但是,不同的桑黄,多糖成分含量和好坏也是不同的哦,这跟桑黄的菌种、生长年份等各种因素有关,小编觉得买正规厂家的桑黄比较有保障,比如千济方。

标题、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材料和方法、数据分析、讨论、参考文献。 注意在文章中参考别人的东西要加肩标!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长毛兔产毛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48只彩色长毛兔随机分成4个处理,处理组1为对照组,处理组2,3,4为试验组,试验组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蛋氨酸,旨在研究不同蛋氨酸水平对长毛兔产毛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处理组2的TP , AIb, GPT, GOT,CHO,ALP、生长速度、兔毛抗拉力、韧性、密度与其他3个处理组差异显著(P<0. 05),处理组2兔毛直径较其他3个处理组大,差异显著(P<0. 05)。日粮中添加0. 2%蛋氨酸时,家兔的产毛性能达到最佳。 关键词: 蛋氨酸水平 生化指标 产毛性能 Effect of Different Methionine Level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Blood Serum Traits of Wool Rabbit ( 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 ABSTRACT 48 wool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roup 1 was the control, the other were the treatments which fielded the methionine in different levels to bulid the(onsistence of foodstuffs of different mehtionine level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he Croup 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s(P<0. 05)in aspect of TP, Alb, GPT, GOT, CHO, ALP, growth speed, pull resistance, tenacity, density .The diameter of rabbit hair is significantly than the others(P<). % computation of Methionine is the best. KEY WORDS Methionine levels, Blood serum traits, Production of hair 蛋氨酸为含硫氨基酸,是产毛家畜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采用硫酸盐形式饲喂长毛兔,无机硫可很好地被吸收。蛋氨酸在饲料和微生物蛋自中并不富有,而产毛又需要高含硫氨基酸,因此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就成为提高产毛量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探讨北方寒区春季环境条件下不同蛋氨酸水平对长毛兔产毛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佳蛋氨酸添加量,我们进行了相关的饲养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试验动物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将48只平均体重在1. 70士0. 291g左右的彩色长毛兔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重复数为4只,各组间体重要求差异不显著(P>)。试验兔饲养于同一室内的双列双层式笼中,每笼1只,条件一致。 1. 1. 2试验日粮 基础日粮组成(%):青干草40. 6 ,豆饼20、麦麸23、玉米12、食盐0. 4、预混料4; 日粮营养水平为: 消化能11. 14 MJ/Kg、粗蛋白17. 57% 、粗纤维13. 36%、Ca 0. 71% 、P 0. 47%; 处理组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2,3, 4为试验组,分别在4%的预混料中添加、、的蛋氨酸。 1. 1. 3饲养管理 预饲期为7天,试验期30天。每日饲喂3次,时间分别为7点、12点和20点。每只兔每日投喂精料135g ,青干草203g,自由饮水。[1] 预饲结束后染毛,染毛部位为体躯左侧,染毛面积为2 x l0cm。染毛采用绚丽红色染发膏染毛,深染,使毛露出体表部分全部染成红色。试验期间,新毛为长毛兔本身颜色,而旧毛为绚丽红色,从而可以确定产毛长度。试验结束后采毛,将染色部位贴近皮肤剪毛,按编号单独保存,以备检测。 1. 1. 4血清的制备及测定方法 试验结束当日早晨,饲喂前心脏采血各5mL,4小时后离心分离血清,贮存于-20℃以下,备用。总胆固醇(CHO)的测定采用酶比色法,总蛋自(TP)的测定采用双缩尿法,白蛋自(Alb)的测定采用溴甲酚绿法,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CPT)的测定采用连续监测法。 1. 1. 5仪器 恒温水浴锅,ZS-3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CYG-55型显微投影仪、YG001A型电子单纤维强力机。 1. 1. 6试剂盒 均购于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2 方法 根据生化试剂盒上的说明进行各项生化指标的测定。 1. 3 数据处理 本试验结果以X士S表示,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SAS软件ANOVA,并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血液生化指标(见表1) TP、Alb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粮中蛋自质的营养水平及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程度。处理组2与其他3个处理比较,差异显著(P<),且含量最高,说明总蛋白含量随日粮蛋氨酸水平增加而增加。但处理组3、处理组4随日粮蛋氨酸添加量的增高,血清中TP、Alb含量反而减少,这说明蛋氨酸水平超过需要量时,氨基酸不平衡,动物机体不能对其有效地消化吸收,血清总蛋白沉积率并不高,这与李战胜(1994)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CPT, GOT反应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状况,从表1可以看出,以添加0. 2%蛋氨酸的处理组2的CPT、GOT含量为最高。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成分[3],因而体内不能缺少它,但太多时会引起动脉硬化。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本试验中血清CHO以处理组4最高,处理2血清中的CHO含量最低,由此看来,日粮蛋白水平过高,会造成血清胆固醇的大幅度增加,不利动物的健康生长。ALP是一组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高活力的磷酸单酯水解酶,其活性高低可反映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提高血液中ALP活性有利于提高日增重[4]。由表1可知,处理组2血清中A L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P<0. 05),这与赵国成1997[5]的研究结果一致。 2. 2 兔毛生长速度(见表2) 每个样品测兔毛100根,用钢板尺测毛纤维的自然长度。 生长速度决定长毛兔每年的剪毛次数,生长速度快,每年的剪毛次数就多。由表2可知,处理组2较其他3个处理的兔毛增长量高,兔毛的生长速度快,差异显著( P<0. 05)。这与李福昌(2003)[6]的研究结果一致。 兔毛纤维直径(见表3) 注:肩注字母不同为差异显著(P>);相同为差异不显著( P<0. 05)。 采用CYG-55型显微投影仪(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测量,每个样品测量100根。 对成年毛兔而言,若饲料营养水平高,毛直径增大,产毛量增加,饲料营养水平低,毛直径变小,产毛量下降。但过粗的毛会使兔毛经济价值降低。由表3可知,处理组2较其他3个处理兔毛直径大,差异显著(P<0. 05)。 抗拉力与韧性(见表4) 注:肩注字母不同为差异显著(P>);相同为差异不显著( P<0. 05)。 采用YG001A型电子单纤维强力机(常州正大通用纺织仪器有限公司)测量,每个样品测量50根。 抗拉力和韧性决定兔毛的等级,由表4可知,处理2兔毛的抗拉力、韧性较其他处理组高,差异显著(P<)。 兔毛密度(见表5) 注:肩注字母不同为差异显著(P>);相同为差异不显著( P<0. 05)。 测量密度时,因长毛兔腹部、头部、臀部与尾部兔毛密度差异很大,所以在一个样品中分别在腹部、头部、背部与臀部采4个品样,各取1 cm-毛,然后取均值,剪成相同长度毛束,数出500根毛,称重,再将全部毛束称重,将全重除以500根毛重量,得出数值乘500即为兔毛密度。由表5可知,处理组2的兔毛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差异显著(P<)。 3 小结与讨论 从饲养试验的结果看,处理组2,即日粮中添加0. 2%蛋氨酸组的生产性能要好于其他3个处理组。 蛋氨酸作为含硫氨基酸,对产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日粮中蛋氨酸在消化道内分解成游离氨基酸及小肽被吸收,在体内作为提供必需氨基酸及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参与体内氮的代谢,但只有蛋氨酸水平达到平衡时,才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适当添加蛋氨酸会显著提高长毛兔的生产能力,但其超过需要量时,其转化率下降,且会造成体内氨基酸不平衡,并影响动物对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 4 参考文献 [1] W. Schlolam.家兔生产指南.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12 [2] 李战胜.过度地添加氨基酸会降低生产性能. International Feed .1994. 10: 2-4 [3] 夏新山.袁书林.杨元青等.中草药添加剂及不同饲粮类型对生长育肥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 20 (12): 38-9 [4] 梁之彦.生理生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41-442 [5] 赵国成.日粮中添加蛋氨酸对毛兔产毛性能的影响.当代畜牧, [6] 李福昌.姜文学.刘宏峰.李富宽.日粮蛋氨酸水平对安哥拉兔氮利用、产毛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畜牧兽医学报. [7] 黄邓萍.程济栋.川西地区德系安哥拉兔产毛性能和毛的理化特性及其相关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目前暂时不清楚,但依癌症的主要病症来看,或许用活血化淤的药材或许会有不错的效果。有小毒且活血化淤的药材配伍之后可以试试。

桑黄类是一类药用真菌而非一种,各种都入药。这跟灵芝类类似,鸡油菌状灵芝、吸热灵芝看似不同种都有药效也都归于赤灵芝类入药。如日本学者研究最多的不是我们意识上的桑树桑黄而主要是P. baumii 、P. linteus (有文献记载) 。

近几年来桑黄的药用价值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尤其日本、韩国的科研工作者对其人工栽培、生物学特性、所含多糖及其药理活性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癌、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早在1968 年,日本学者Ikekaw et al.(1968)研究发现,P. baumii 日本的野生桑黄(非桑树桑黄)子实体的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 的抑制率为。而对正常细胞无毒。1971 年Sasaki et al.(1971)研究发现P. baumii 中的多糖具有抗癌作用。到1999 年,研究表明P. linteus (也非桑树桑黄)多糖不仅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抑制肿瘤的转移(Han et al. 2000)。抗癌实验证实P. linteus 人工培养的菌丝的提取物对小鼠S180 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hunget al. 1991)。“桑黄”P. linteus 同其他抗肿瘤真菌药物如灵芝、等(Me Sima)相比,其对小鼠胃癌的抑制率和小鼠S180 的抑制率最高,且无毒副作用(温克等 2002)

足见日本和韩国学者非常严谨。也就是说实际上各种桑黄都有药用作用。反观国内很多人的桑黄桑黄有效其他桑黄无效。不具有科学性。

写在最后:上述名字你可能不懂,也用不到。交给楼主一个简单的方法:

可以根据长的树木来分类。P. baumii 长在丁香树上市面名称“暴马丁香桑黄”;忍冬桑黄I. lonicericola 长在忍冬树上 (因为长的跟暴马丁香桑黄接近,混在暴马丁香桑黄);杨树桑黄 I. vaninii 长在杨树上 ,I. weigelae 长在锦带花属Weigela 植物上。桑树桑黄I. sanghuang 长在桑树上。

资料来源:Ikekawa, T., M. Nakanishi, et al. (1968). "Antitumor action of some Basidiomycetes, especially Phllinus linteus." Gann 59(2): 155-157.

研究食物酸碱性论文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三、提供的试剂: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2、 mol/L 的NaOH溶液【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三、实验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 mol/L× L = mol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X + 2 NaOH 1 2 Y Y= mol 酸的质量为 mol×90 mol/L = g(2)称取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2、滴定过程(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2)用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计算过程:X + 2NaOH 1 2 Z (V/1000)×(V/1000)×(V/1000)×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V/1000)×]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三、提供的试剂: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2、 mol/L 的NaOH溶液【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三、实⚥8C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 mol/L× L = mol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X + 2 NaOH 1 2 Y Y= mol 酸的质量为 mol×90 mol/L = g(2)称取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2、滴定过程(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2)用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计算过程:X + 2NaOH 1 2 Z (V/1000)×(V/1000)×(V/1000)×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V/1000)×]补充:食物的酸碱性尿液通常呈酸性;吃素的人,尿液呈中性或弱碱性的机会较站在营养保健的角度来看,食物的摄取能做到酸碱平衡最好。虽然食物的酸碱本身对身体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微小,但无论是吃得过酸还是过碱,代表的都是一种营养不均衡,久了对健康就会造成伤害的。偏食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过多,都可能引发有关疾病。所以,平常进食应适当注意科学搭配,避免过于偏食,以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但是,由于生活的改变,食物的酸碱性现今酸性体质的人居多,所以对酸性食物的过多食用应注意避免。若进食酸性食物过多,引起酸过量,就可以使人体多种病患接踵而来。幼年者皮肤病、便秘、龋齿、胃酸过多、神经衰弱、疲劳倦怠;中老年者神经痛、胃溃疡、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碱性食物过多会使体液偏碱,易招致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乃至白血病等病但是把食物以「酸碱」二分为「好坏」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少吃些肉,多吃些菜是对的;如果酸性食物吃的太多,吃些碱性食物均衡一下也是可接受的,但是不要矫枉过正了。只要遵循着均衡饮食的原则,注意天然新鲜食物的充份摄取,在营养上,在酸碱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平衡。补充:化学中酸和碱的概念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的.在19世纪末奥斯特瓦尔德的影响下,根据电解质离解的理论,化学界中形成了这样的概念:氢离子是酸性的体现者,酸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氢氧离子则是碱性的体现者,碱的强度与浓度成正比。因而,酸碱中和作用就是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反应。在当时,这一概念经过测定不同的酸碱的中和热证明是符合事实的。与此同时,人们在实验中发现,除去杂质的纯水具有微弱的导电性。因此,在水中游离的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而且,当时的人们已测定水中离子的浓度积为10-14。当时通常认为水的离解可能用下列方程时,在25℃时测定纯水的导电率,得出H+和OH-两种粒子的浓度均为10-7mol/L。1909年,哥本哈根的化学家索伦森又提出了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来表示氢离子浓虽然为,根据电解质离解学说的原理,似乎关于酸和碱的概念已经很明确,但是在20世纪初由于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食物的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关于酸和碱的确切定义的问题又被提出来了。在当时的许多新发现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实乃是在醋酸钠对盐酸进行库仑已法滴定时,所得到的滴定曲线和用碱滴定盐酸时得到的曲线颇为相似斯特的科学家拉普斯根据测定水对醇溶液中酯化作用的影响提出,酸是氢离子的给予体(即质子的给予体),碱则是氢离子的接受体。192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洛里和丹麦布朗斯台德,以及同是丹麦人的比约鲁姆都同时而又各自独立地扩展了这些概念。在3人之中。布朗斯台德将酸碱理论发展得最完备。食物的酸碱性根据布氏的理论,酸应该是能给出质子的各种分子或离子(即质子给予接受体)依据布朗斯台德的观点来看,铵离子应该看成是酸,原因是它能够给出质子而生成NH3;氨因此是碱,原因是它能够接受质子。推而广之,则酸中的阴离子可以看作碱。如果满意,请采纳!您的采纳使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这个是不一样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是: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大于OH-离子浓度就是酸性溶液;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小于OH-离子浓度就是碱性溶液;溶液中的H+离子浓度等于OH-离子浓度就是中性溶液。食物的酸碱性是:将食物高温灼烧,灼烧后的残渣溶解在水中,如果水溶液呈酸性,就是酸性食物;如果水溶液呈碱性,就是碱性食物。

人体酸碱度影响健康 上学时作实验,经常会用到PH值,同学间开玩笑总说“女生是酸性的,男生是碱性的”,不过从没人认真想过自己的酸碱值到底是多少。如今这一化学术语真的用到了人身上,而且研究结果明确显示:酸性体质是亚健康的表现,健康人要碱性不要酸性。 什么是酸性体质? 山东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省千佛山医院营养科主任杜慧真介绍,健康人内环境的PH值在7·35 到7·45 之间,即我们的体液应该呈弱碱性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可是根据调查,只有10%的人PH值在此范围内,属于碱性体质,多达70%的人是酸性体质,体液PH值经常徘徊在7·35左右或稍低,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的人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腹泻、便秘等,到医院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如果长期处在酸性体质不加以改善,女性的皮肤会过早地黯淡和衰老;儿童会造成发育不良、食欲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中老年人则会因此引发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杜主任介绍,85%的痛风、高血压、癌症、高脂血症患者,都是酸性体质。 “当然,这只是PH值稍低一点的表现,如果体液‘酸’得厉害,人就受不了了。”杜主任说,当人的体液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到6·7时人就会死亡。 六大原因造成人体酸化 饮食结构不合理 我们在平常的饮食中往往是精米白面、鸡鸭鱼肉蛋,一旦这些酸性食物成为我们的主食,酸性体质也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运动不足 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但现代人以车代步现象愈来愈多,运动量大大减少,长久便会导致酸性代谢物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过重的心理负担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当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不良嗜好 烟、酒等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无节制的抽烟饮酒等,极易导致人体的酸性化。 生活不规律 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 环境的严重污染 由于饮用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造成严重污染,人们摄入这些含有有害元素的饮水、食物和吸入有害空气后,其中的酸性物质会滞留在体内造成体质酸性化。 吃出“碱性”健康人 既然饮食结构不合理可以导致酸性体质,那么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一定能纠正酸性内环境。 “海带可以说是碱性食物之王,多吃海带能很好地纠正酸性体质。”杜主任说,平时感到劳累、疲乏、浑身酸痛的时候,不妨吃些海带。此外,人们常说喝茶能解乏,除了茶叶中的兴奋成分外,茶碱“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也起到缓解疲乏的作用。“大量运动过后,体内脂肪动员产生乳酸,让我们肌肉酸痛,这时吃个苹果,吃饭时以蔬菜为主,肯定能缓解一下。” 杜主任说,既然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结果,那么平时就尽量少吃这些食物。“实在想吃时可以把它们和碱性食物一起搭配,比如炖肉时放些海带,烧牛肉时加些萝卜等等。”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 强酸性 蛋黄、乳酪、白糖、西点、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中酸性 火腿、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弱酸性 白米、花生、啤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等。 弱碱性 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腐等。 中碱性 萝卜干、大豆、胡萝卜、番茄、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强碱性 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天然绿藻类。 在日常生活中谁会注意自己的人体液体什么时候处于最佳健康状态,可是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人体细胞处于最佳运作状态时的体液平均酸碱度应该是,属于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人体细胞在这样一个弱碱性的环境中最具备活力和最有生命力,新陈代谢最旺盛。 那么当您的体液处在小于的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时,您的身体会出现哪些不适的感觉呢,您可能还不知道严重的话还会发生疾病。 如果能有一种方法及时发现自己体液趋于弱酸性的变化,并且经过膳食及时的去干预它,健康就会离我们更近。本节目就是通过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全面地介绍了您所关心的问题。

植物性酸碱指示剂的研究论文题目

一、酸碱指示剂的制取实验过程: 1、记录下植物花或叶的颜色 2、将采集的植物的花和叶用研钵研碎,然后将酒精放入研钵,继续研磨使植物的细胞中的液体溶解到酒精中后,用多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放入小烧杯中,而后转入试管或小药剂瓶中,并贴上标签,记录下原色。 3、在点滴板上滴入盐酸和NaOH溶液,用滴管取滤液滴入到装有酸和碱的孔穴中,记录下变化的颜色。 记录如下: 材料 花草的原色 酒精中的颜色 盐酸中的颜色 NaOH中的颜色 虞美人 红色 紫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三叶草 绿色 绿色 土黄色 绿色 凤仙花 粉红 血红色 红色 黄色 石竹 紫色 紫色 桔红色 绿色 三色堇 黄色 浅绿色 暗红色 黄绿色 矮牵牛 白色 淡黄绿色 浅粉红色 黄色 矮牵牛 紫色 深紫色 粉红色 深绿色 二、变色范围的测定 4、用量筒取10ml的的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向锥行瓶中滴加3—5滴滤液指示剂。 5、在碱式滴定管中装入25ml的的标准NaOH溶液,开始滴定,并观察锥形瓶中的颜色变化。 在第一次变色时记录下所用的NaOH溶液的体积和锥形瓶中的颜色,第二次变色时在记录下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和锥形瓶中的颜色。 6、计算PH变色范围的依据:(由于变色基本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只用了此式) PH=14+lg(C碱V碱-C酸V酸)/(V酸+V碱) 计算和记录如下: 材料 HCl的用量(ml) NaOH的用量(ml) 颜色的变化 PH变色范围 虞美人 10 0—— 粉红—无—淡黄绿色 12..54— 三叶草 10 0—— 土黄—淡黄—绿色 — 粉红凤仙花 10 0—— 红—无—黄 — 紫色石竹 10 0—— 桔红—无—浅黄 — 三色堇 10 0—— 暗红—无—黄绿色 — 白色矮牵牛 10 0—— 浅红—无—浅绿 — 紫色矮牵牛 10 0—— 粉红—无—浅绿 — 从上述的一些数据和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植物指示剂一般都是偏碱性在变色的,并且,大多数的花指示剂的变色过程都经过一个无色的过程,从数据上看也很接近,一般第一次变色在—之间,而第二次变色一般在—之间,而且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的较多,在碱性条件下显黄色的居多,所以在自然界中红色和黄色的花最多见,原因就在于此。

酸碱指示剂是一类在其特定的pH值范围内,随溶液pH值改变而变色的化合物,通常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当溶液pH值发生变化时,指示剂可能失去质子由酸色成分变为碱色成分,也可能得到质子由碱色成分变为酸色成分;在转变过程中,由于指示剂本身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的变化。指示剂的酸色成分或碱色成分是一对共轭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现以弱酸型指示剂(如酚酞)为例,说明酸碱指示剂的变色 原理。弱酸型酸碱指示剂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KHIn*[HIn]/[In-]HIn表示弱酸的分子,为酸色成分;In-是弱酸分子离解出H+以后的复杂离子,为碱色成分。酚酞的酸色成分是无色的,碱色的成分则呈红色。根据平衡原理:[H+]=KHIn*[HIn]/[In]将等式两边各取负对数得:pH=pKHIn+p[HIn]/[In]已知溶液的颜色决定于碱色成分的浓度比值,而此比值又与pH和pKHIn值有关。一定温度下,对指定的某种指示剂,pKHIn是一常数。所以碱色成分与酸色成的浓度比值随溶液pH值的改变而变化,溶液的颜色也随之改变。例如,在酚酞指示剂溶液中加入酸时,H+就大量增多,使酚酞的离解平衡向左移动,这时酸色成分增多,碱色成分减少,溶液的颜色以酸色为主,酚酞在酸液中是无色的。反之,如向溶液中加碱时,则平衡向右移动,碱色成分增加,酸色成分减少,溶液的颜色就以碱色为主,酚酞在碱液中是红色的。所以指示剂可用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或测定溶液的ph值。上述弱酸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同样适用于弱碱指示剂。

1,自制植物酸碱指示剂将某些新鲜的植物的花瓣、叶片、果皮等用清水洗净,再放入研钵中,用研杵把它捣烂,加入酒精1~2ml(应视花瓣等植物的数量而定),按制取浓溶液的要求浸泡10分钟左右,再捣几次,使其溶解,再加蒸馏水2ml稀释,最后用洁净的纱布包裹挤出汁液。如果汁液比较浑浊,则用漏斗过滤,除去残渣,直到澄清为止,此时澄清溶液即可代用指示剂 。 2,植物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测试 (1)植物酸碱指示剂可行性的测试每次实验时,采取1~3种植物花、茎、叶、根或果实分别按上述方法制取植物指示剂。然后在白色的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滴入一些稀盐酸(pH=2),稀的氢氧化钠(pH=12)溶液,然后分别滴入三滴已制成的植物色素指示剂的酒精溶液,观察其变色情况,并与第三支试管中的原色进行比较,测出原汁的pH值,作好记录,得出结论:遇酸、碱溶液变色明显的做指示剂可行性好,反之则不行。再选取变色情况明显、可行性好的植物进行下一轮试验。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实验以准确测定某固体二元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80~100)二、实验目的:考查酸碱中和滴定等基本操作。三、提供的试剂:1、相对分子质量为80~100的纯固体二元酸2、 mol/L 的NaOH溶液【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一、实验药品 除了题目上已经提供的某未知二元酸和 mol/L 的NaOH外,还需要酚酞作指示剂。二、实验仪器: 1、碱式滴定管(25毫升) 2、移液管(10毫升)或酸式滴定管3、锥形瓶 4、容量瓶(100毫升)三、实验过程 1、预测酸、碱用量(1)假设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滴定时所用NaOH 的体积是20mL则 碱的物质的量为: mol/L× L = mol因为酸是二元酸,则酸与碱的系数比为1:2 即X + 2 NaOH 1 2 Y Y= mol 酸的质量为 mol×90 mol/L = g(2)称取克酸并将其配置成100毫升溶液(用100毫升容量瓶)2、滴定过程(1)用移液管或酸式滴定管移取10毫升酸溶液,并转移到锥形瓶中,滴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应为无色。(2)用 的 NaOH 滴定酸直至溶液颜色变红。(3)重复1,2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NaOH的体积(ml ± ml) 1 2 3 滴定后读数 A1 B1 C1 滴定前读数 A2 B2 C2 所用碱的体积 A1-A2 B1-B2 C1-C2 平均所用碱体积:V毫升计算过程:X + 2NaOH 1 2 Z (V/1000)×(V/1000)×(V/1000)×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V/1000)×]

磷酸盐包埋材料研究论文

"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方石英、石英,或二者混合使用,占总重量的80%~90%。结合剂为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铵(NH4H2P04)、磷酸二氢镁(MgH2P04)以及金属氧化物(主要是氧化镁MgO)的混合物,占总量的10%~20%。使用时,将二氧化硅、结合剂与硅溶胶悬浊液(一般含SiO220%~30%)或将水按一定比例(水粉比为0.13~0.20)调和,可以获得较大的固化膨胀和热膨胀。磷酸盐包埋材料的固化膨胀率和热胀率均比石膏包埋材料高,耐热性也优于石膏包埋材料,故一般用于高温铸造,如镍铬合金"参考文献:摘自:MDSIN麦森中国区产品服务中心(mdsin#com).

4小时。磷酸盐包埋材料的调和时间是4小时。磷酸盐包埋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方石英、石英,或二者混合使用,占总重量的80%~9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