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早退想象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早退想象研究论文

鱼会说话吗?您相信鱼会说话吗?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我想知道鱼是否会说话?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是全黑的,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快乐。一条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很好玩吧!他俩生活在鱼缸里,这个鱼缸可“非比寻常”。里面有山、花、树、贝壳、彩色石头……。很美吧!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9月23日凌晨五点左右,我正要去喂食,我看见这么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9月23 日傍晚5 点15分,我看见鱼缸里的贝壳反过来了,小欣欣看见了,好像以为它——这个小贝壳要死了,连忙游过去,用它的头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钟,它就不抵了,它游到乐乐旁边,用自己的尾巴扫了扫乐乐,然后互相碰了一下头,乐乐和欣欣一起游过去,把那块贝壳一起弄回原样了,这一点证明了“团结力量大”。通过两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人类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老师问。“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了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带蛋壳来。带蛋壳做什么呢?是做不倒翁吗?我们都很好奇。“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截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枝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壳先破呢,还是口朝下的蛋壳先破?”“当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数同学都抢着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对。老师微笑着说:“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做实验,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老师叫了一名同学上讲台,让他用铅笔对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壳。老师一声令下,同学手一放,铅笔刺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老师又让他试了几次,铅笔第三次刺下的时候,终于刺破了蛋壳。接着,老师又让他用铅笔刺口朝下的蛋壳。“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起数着;但那半个蛋壳就像穿了盔甲一样,被刺了十几下还是不破。“耶!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我们都不服气,但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同样的两个半边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的确是口朝上的比较容易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口朝上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较坚固。难怪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就是这个道理啊!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我想到在自然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1.彩色投影小磁针磁针就是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小小磁针可以用来判断磁场的方向。可是市场上出售的或上级部门调查拨的磁针用起来很不方便。老师在做磁场方向演示实验时,同学们在下面看不清楚,教师只好端着仪器走下来给同学们一个一个地看,很费时间。怎么办呢?经过同学们千方百计地想办法,终于制成了简易彩色投影小磁针,它既可以当指南针用,又可以在投影器上投影,使全班同学都能看见磁场的方向,为教学实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简易的投影小磁针结构简单材料也很普通。它由子母扣钢针、大头针、有机玻璃条和透明投影胶片材料制成。制作方法是:将两根钢针分别穿两根钢针上,两根钢针要注意平衡。再将透明胶片剪成尖形长片,用502胶粘住在钢针上,一端一片,要注意对称,然后分别涂上红绿两种颜色。这样磁针上部就完成了。将有机玻璃条锯成块形,再磨成圆形为磁针的底座,烫在圆形有机玻璃中间。注意大头针要和底座垂直。小子母扣内凹处作为旋转的轴承支孔。把轴承支套在针尖上,这样磁针就会在针尖上旋转。最后一片是将小磁针磁化,方法是将条形磁铁S极从磁针中间部位向绿方抹过,这一方就是N极。这样,小磁针就磁化好了。把自制的小磁针,放在投影器上,可以一目了然地从幕布上看到磁场各点的方向。2.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首先应该问问自己:真是衣服使人暖和吗?要知道实际上不是皮袄使人暖和,恰恰相反,是人使皮袄暖和。难道不是这样吗?你知道皮袄不是炉子。“什么?”你会问。“那难道人是炉子吗?”一点不错,人是炉子!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吃下去的食物——这就是劈柴,它在我们的身体里燃烧。这时候什么火花也没有看见,我们说它在燃烧,只是因为我们身体里感觉到热。这个热需要保护。为了不让屋子里的热散到街上去,我们筑了厚厚的墙壁,冬天还安上双重的窗,还在门上包上毡。我们穿衣服也正是同样的原因。不让我们身体的热量散失到室内的空气里或者到街上去,我们使衣服暖和,它把我们的热量保持在我们身体周圄。我们的衣服当然也要向外散热,可是比我们身体散热慢得多。3.[科技小论文]节省能源的路灯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勤俭质朴的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保持着这一种良好的作风。无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体现出这个特点,总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正是由于这一良好思想观念,我们才懂得去节省能源。能源问题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能源紧缺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仍旧提倡节俭的作风,在奥林匹克场馆的重大建设中,国家就是从实际需要考虑,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口号;在今年的55周年国庆相继提出“节俭办国庆”的口号。我们国家就是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从节省能源方面做到勤俭的作风的。节省能源可以减少开支,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城市的夜晚,公路的两旁都亮着密集而又整齐的路灯,看上去宛如一条巨龙腾空,虽然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许多时候这些路灯的光亮都白白浪费了,因为很大一部分时间里,路上是空荡荡的,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经济、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电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这些地区的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无一利而有百害。那么,有没有既方便晚上行人和车辆通行,又节省能源的自动控制装置呢?节省能源,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损失。偏僻的公路上,交通流量极少,长时间的打开路灯,不管是有车辆,还是没有车辆,有行人,还是没有行人,都造成能源的极大的浪费。即使有车辆经过,也不应该全线路灯都开亮,只应在车辆行驶的有效范围内打开路灯,否则那会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行人在路上走路也是如此,只应在行人走路的相应范围内打开路灯,满足照明的需要即可。这个问题可以类比现在常见的声控开关,只要有人在楼梯间走路,发出声音,声音产生的震动传递到声控开关,灯就会发亮,并且只在行人走路的范围内的灯亮了,而不是长期不灭的。从这里得到启示,当车辆和行人在公路上通过时,不就对路面产生了压强吗?要是有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能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这就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那么这个感应器不能是通过声音产生的空气震动控制的,而是要通过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冲击和压强而产生的路面震动控制,这两种震动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阴差阳错,说不定是动物的叫声,路以外的喧哗声就把灯亮了,同样达不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车辆、行人发出的声音很小,灯不会亮呢?那么就形同虚设,毫不起作用。汽车的行驶、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会对地面产生冲击和压强,使路面震动,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动来控制路灯亮还是熄灭。假如有这样的一个装置:它可以安装在路灯的灯箱内,各个装置用一根金属棒与路面相连,当路面受到冲击和压强产生震动时,对应的路灯就会发光,哪里有车辆或行人,哪里的灯就会亮起来,震动停止,灯在一定时间限定内自动熄灭。这个装置就是利用冲击和压强产生的震动来控制路灯的,能够起到很好的节省能源的作用。当然,为了减少装置的安装数量,可以由这样的一个装置控制多盏路灯,装置与装置之间并联连接在一个电路中,也就是每隔一段路程安装一个,然后通过导线把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我们不妨先把它命名为“震动感应器”。我们再来看一看“震动感应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金属棒就是用来感应路面上有无震动的。当汽车或行人在某一路段上经过,对路面施加压力的冲击,产生震动时,金属棒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的刺激,命令由它控制的几盏路灯闭合开关发亮;车辆和行人继续经过下一路段,下个路段的“震动感应器”同样受到震动刺激也使对应的路灯发亮,依此类推。同时,车辆和行人经过以后的路段的“震动感应器”由于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不再使相应路灯继续发光。但要求这种“震动感应器”灵敏度要高,而且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比如遇到特殊情况,遇到雷电天气或者工厂产生的高分贝声响使空气剧烈震动,也会经过金属棒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误以为震动是由路面传来的,使路灯发光。因此,我们要调用科学技术钻研出一龀绦蚧蛞桓鲂〔考�诶锩妫�埂罢鸲�杏ζ鳌被崤卸险鸲�锹访娲�吹模�故鞘艿娇掌�鸲�挠跋齑�吹摹?好了,只要在有路灯的公路上安装这种“震动感应器”,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控制供电了,一切工作就交给机器来自动控制吧。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的情景,熠熠夺目,应接不暇,不也是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吗?在方便交通的同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的节省了能源。这种“震动感应器”是为节省能源而设计,希望这种装置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保护能源的重要性,节省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各种竞争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以致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人生的成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各种竞争日益加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以致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人生的成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

作者简介:袁爱霞(1963―),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其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提法。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特定的社会角色,我国学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能正视现实,接纳他人;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合理的行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优良的意志品质[1]。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

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会影响到人生的成败。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靠的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2]这说明了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是人生发展的基石,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将来走向社会,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强。在学习的同时,还要面临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就业的压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稍有不当就会给他们带来无形的压力,致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1)厌学心理。一些学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人生观模糊,学习目的不明确,求知欲不强,因此,旷课、早退、上课睡觉、干其他事情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另外,大学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各方面都与中学有很大不同,因此,进入大学后,容易出现上课听不懂,课后无法自学、考试挂科的现象,从而产生厌学心理。这种人格方面的缺失,认知能力的不足,行为的不当,适应能力不强,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就业压力大,心理焦虑。随着高校的扩招,人才已不再稀缺,因此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随着毕业的临近,许多学生心里感到焦虑恐慌,对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缺乏信心。有的学生无法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选择逃避、酗酒滋事、沉迷网络,一旦回到现实,其内心的焦虑更加强烈。这与我们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能够面对并正视现实,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具有合理的行为不符合。

(3)逆反心理,缺乏责任感。一些学生遭遇挫折时,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简单地把原因归咎于别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从而产生不信任他人甚至是对立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向、固执偏激的思维,与常理背道而驰,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如越是家庭、学校、社会要求做的事情,一些学生就越反对;而越是家庭、学校、社会禁止做的事情,一些学生就偏要去做,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缺乏责任感。这有悖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中的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合理的行为,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的要求。

(4)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受个体性格、认知、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等各方面因素影响[3]。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有了强烈的交往动机和交往需求。然而,由于他们心理发展不是很成熟,容易冲动,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排斥、嫉妒、猜疑、羞怯、自我封闭,等等。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这种认知能力的不足,不能接受并悦纳他人,情绪消极悲观,采取的行为不合理,都是不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问题。

(5)消沉心理,迷恋虚拟世界。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需要独立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因此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压力和困惑,而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一些性格内向和遭受挫折的学生,更容易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成功,找到自我,获得尊重,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幻想,这更加拉大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这种缺乏优良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不能协调、控制情绪,不能保持良好心境,不敢面对现实,逃避现实,把自己局限在网络这个虚幻世界里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2 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些主要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1)个体的原因。大学生正处在一生之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青年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理论知识、个人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使得他们看问题时往往缺乏深思熟虑,过于简单、片面,掺杂情感色彩。当面临多种思潮、多元价值观与各种人生观的冲击与抉择时,心理矛盾冲突不可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合理解决,就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2)家庭的原因。家庭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摇篮。和谐的家庭氛围与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谦虚、乐观等良好的人格特征。相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与独断专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则会使学生容易形成逆反、粗暴、怯懦、缺乏自信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3)学校的原因。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学生难以适应,这给一些大学生心理上带来了消极影响。加上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此外,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4)社会的原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当今社会的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社会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中西文化的冲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社会的各种诱惑,等等,这些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当这些展现在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面前时,出现心理问题是很难避免的。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1 个体方面,培育自我价值感

良好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适应环境、发展完善自我的重要保障。培育自我价值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首先,大学生自身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他们才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问题,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其次,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发展自我。最后,多参加学校的各项有益活动,如体育比赛、演讲、作品展等,从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多接触好书,积极向上的音乐,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生活,远离不文明的行为。

2 家庭方面,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开展心理教育必须坚持家校联系。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3 学校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和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国际教育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学同等重要,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缺憾的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和讲座,使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讲座的交流,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自觉地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消除心理障碍的手段。通过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防止心理疾患。除了面对面咨询外,还应开展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咨询,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心理咨询,学生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健康的心理。

(3)营造和谐文明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且深刻的影响。文明、积极向上、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是不可或缺的。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同学关系的团结友爱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心理健康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此,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如艺术节、体育比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激发同学们的潜能,使其才华得以施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4 社会方面,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大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同时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社会理应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传播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以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 蕾,许 刚,毛 维,祖 磊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时代文学,2008(24):222.

[2]宋凤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刘新颜 .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浅谈[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2012(7):59―6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论文

一段时间来,我一直处在激动和兴奋中。这种激动和兴奋来自我天天面对的课堂,来自每天都在进行着的教育过程本身。课堂上出现的不同声音,发生的激烈争论,引发的深刻思考,出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潮和高见,以及我这个“导演”在“执导”中捕捉新鲜信息、抓住一闪“火花”的智慧,让我品尝到了创造的欣喜及创造后精神的享受和富足。课堂上师生沐浴着平等协作的光辉,享受着彼此的关怀,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共同演绎着生命的故事——这,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课课堂。课堂的变化,不,我把它称为“课堂革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是我意识层次的一个宣言。当我经过艰苦的跋涉达到“彼岸”时,我看到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看到的是生命的飞舞、个性的张扬。这是不乏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信任和理解;也不乏学子之间的欣赏、批评、建议和友爱;更不乏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热爱,甚至有点崇拜。这里“风景这边独好”,这里的风景让人留连忘返——“老师,这个表快5分钟,再延长一会儿吧!”“老师,明天下午第二节是体育,咱们上政治课吧?”来自学生这边的向往鼓舞着我,激励着我。“风景”让我激情澎湃,课堂成了我生命的至爱。课堂上,性格内向的李某同学提出:“如果遇到了一个他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人,我们该怎么办?”这是在《自尊自信——可贵的心理品质》的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下课铃响了,学生们仍意犹未尽,我灵机一动,留成书面作业,让大家一吐为快。我发现,平时寡言并稍有自卑的李某迅速地低下了头,我猜想,此时的他,内心一定波涛汹涌,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让他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在今后的路途中,他该能昂首前行?一定的!“青少年都渴望表现自己,如果别人说他出风头怎么办?”这是在讨论“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提出问题者为班委于某。“呼啦”,站起来一大片,看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时间长了,别人了解了你的处事态度和方法也就认可你了。”好有个性的李某某。“可能这些同学有嫉妒心理,自己做得不够好,很怕别人超过自己就在背后乱说别人。”不能小瞧这帮小孩子。“也可能是他自己不注意表现的方式,不注意表现的时间和场合,让人觉得他过分了。”有这么“成熟”的见解,厉害!“我想说说于某,于某很正直,也很善良。他也很想表现自己,可他不知道该怎么表现,结果让大家有些反感。同学们要理解于某,也要帮助他。”这是全班最有威信的尹某在谈自己的看法。我问于某:“同学对你的评价合适吗?”于某使劲儿点了点头,我看到了他眼里滚动的泪珠,理解使他学会了感激……在激烈的辩论中,明辨了是非,借鉴了经验,提升了自己。我想,课堂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吧!“父母离异的孩子该如何消除自卑?”在《正确认识自尊自信》的课堂上,父母离异的段某提出了这个问题。望着柔柔弱弱、满脸凄惨的孩子,我的心被“咬伤”了。征得段某的同意,我把她的情况向不明真相的同学介绍了,段某的自强、善解人意赢得了同学们的同情和尊重。他们纷纷给她出主意、想办法,并把讨论延伸到了课外:“离异家庭的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怎样和继父、继母相处?”等等。他们的观点难免幼稚,他们的办法可能有纰漏,但他们思考了,用心去感受了,我们分明感受到生命成长中的赤、橙、黄、绿、紫。“学习有什么用,我哥哥大学毕业半年了,还找不到工作”,在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课堂上王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刚想回答,已见李如同学把手举地高高得了。“金子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挖到的”,我顺势让大家做起《挖金子》的游戏来,并让大家说说他哥哥找不到工作的理由。“说明找工作不易,这就需要一边继续寻找工作,一边坚持学习,调整自我。”“学习有什么用,我爸爸没文化,还不照样赚大钱,生活得很好。”好啊,竟有一位反驳者。我立刻接过话茬“对于这位同学的观点,大家是如何理解的?”“可能是这位爸爸的机遇好。”“这位爸爸要是坚持学习的话,他的人生会更精彩,事业会更发达。”“这位爸爸一定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实践出真知啊”“那是书本知识重要,还是实践知识重要呢?”“两种都重要”没想到大家抛出的问题越发多了,你争我抢地回答,竟把我晾在了一边。“只有把学习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给合起来,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能力,适应社会需要。”…… “我愿意和李某某交朋友因为他能坦率地指出朋友的缺点,帮助我进步,他是诤友”“我想与杨某某成为朋友,他大方而且善良”“我的朋友是刘某某,他是我的益友”……大家兴奋地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好朋友,可王明同学却一声不吭,低着头。我很奇怪,很想让他也兴奋起来,可又不知怎么开口。谁料一位同学说:“我们班王明同学没有朋友,因为他……”我立刻抢过话便说:“有哪位同学能说说王明的优点?”“虽然他小心眼,可他做事很认真,仔细。”“他女人气,但他很讲原则。”“他有话不说,不讲义气”“但他为人真诚”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王明,我也开口了:“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生活中,我们应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尊重别人的个性,理解身边的人啊”一些同学低下了头,“当然我们也相信,如果我们具备了更多的优秀品质,我们会交上更多的好朋友。”这是在《学会交友之道》课堂上的一番对话。 “老师,你性格中有哪些不足?你性格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意外的提问让我这提问者”有点不知所措。这是在《性格因人而异》的课堂上。满脸的红晕和磕磕巴巴的回答在学生们善意的笑声和掌声中显得尤为真诚和可贵。我感动了,我和学生们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在学习《生活中的规则》的课堂上为了让同学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自由的谈谈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规则。这本来是一个人人有话说,个个有体会的话题,但我课堂上却碰个钉子。我班的“活宝”蔡王明同学在我刚布置完问题,就大声地说:“我的家就没有什么规则。” 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我一怔,随即灵机一动,为了能够让这个一贯调皮捣蛋的学生心悦诚服,我和他一起分析他的家庭中可能存在的规则。我首先请他思考:“在吃饭穿戴方面,父母对你有何要求?”“没有。” “在上网时有选择性浏览,或时间的限制,父母对你有规定吗?”“没有。”还是那一尘不变的答案,不变的还有同学们的哄笑声。我耐着性子继续问:“父母对你的生活习惯方面有要求吗,比如常洗头、漱口、自己整理学习用品?”“没有。”“父母对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可有要求,比如见到长辈要问好、对人说话要有礼貌,回到家要向父母道好,出门前要跟爸妈说‘再见’?”“没有。”大部分同学都在旁观,看我如何收场。几个回合下来,我已经不再指望他能有什么奇迹,我好起死回生,我只是在挖一个更大的“陷阱”,让他的“非难”身陷其中,其实我在期待一个更大的圆满。几个问题结束了,我概括说:“ 刚才蔡王明同学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完全没有规则的家庭生活场景。在这个家庭中,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想干就不干,且不用考虑需要干什么,不需要干什么。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的家庭。”同学们都举起了手。我选择了一位学习成绩好,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学生,来介绍他的家庭中存在的规则。有了我先前对蔡王明同学的提示,他基本是按照我的思路,当然回答的都是我想要的答案。于是,我请同学们把两个典型的家庭进行比较,分析差异:一个家庭是没有规则,一个家庭是时时处处有规则。并让同学们把两位同学的平时的学习习惯、在校表现等都进行了比较。同学们的脸上没有了嬉笑,一脸凝重地开始找差异: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惹是生非,一个是班级荣誉感强,并乐于助人;一个经常不做作业,一个是作业认真完成;一个懒散,一个勤勉……。找完表现,又引导同学们找原因:为什么他们在校表现有那么大的差异?这跟他们家庭有没有关系。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关系。”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我请同学们说说规则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规则中成长的人更有责任心,在家里知道爱父母,在学校能够帮助同学,在社会上能遵守规则。”“没有规则的人是我行我素。”“不懂规则的人不守规则,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生活中有规则的人,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 听着同学们异彩纷呈的发言,我深受鼓舞:“我们的家庭中不能没有规则,这是大家的共识,我欣喜地看到,同学们已经意识到规则对我们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相信蔡王明同学也不例外。刚才蔡王明谈到你的家庭中没有任何的规则,这对你健康成长并没有好处,希望你回家后和同父母平心静气地谈谈,一家人共同制定一个家庭规则,我相信你父母一定很高兴,这代表着你在成长的历程中自信地跨出了沉稳的第一步,我相信那也一定是你乐于去做的。”蔡林的脸红了,但我分明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了那份坚定,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上是我从“风景”中捡拾的一棵棵小草、一片片绿叶、一朵朵小花。正是这点点滴滴,编织成了我多彩的事业,汇成了我生命的亮点。思想品德课是可以这样上的,也应该这样上。当我从慷慨陈词、尽情挥洒的“舞台”上退到幕后,我发现学生潜在的主动性、表现欲在“蠢蠢欲动”,我适时地鼓励和点拨则成全了他们在生命的舞台上极尽所能的张扬。这不就是理想的教育吗?当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生活,主动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被调动时,他们所散发出的能量是巨大的。你永远无法预料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做出什么样的答案,你也无法预料他们会怎样碰撞、生出哪一些火花,更不用说会有连你这个老师想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这样的课堂,你按常规去备课,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你只用带好知识、智慧、理解,带好关爱,带好真诚,那么课堂会还你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信手翻动我的教学手记,用红笔书写的几个大字——“生命教育”像是一股股新鲜的血液,注入了我澎湃的生命中……

1、行程匆匆,衣冠不整;2、行色匆匆,影响个人工作情绪;3、影响其他人的正常工作节奏;4、恰好你不在的时候有事情上门,耽误处理;5、不遵守制度,挑战公司处罚条款;6、扣工钱7、让领导产生不踏实的影响;8、影响别人对你的个人崇拜:正面的会认为你很拽,负面的会认为你不守时9、要是你负责开门关门,影响的人就更多了!10、要是你负责金融行业,受损失的就是一大批人了;11、要是你负责火箭发射,全世界人民都被你耽误了。

幼儿想象研究论文

摘要 想象力是创造发明的基础。有了大胆的创想,科学才不断发展,有了丰富的想象,时代才不断前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可见,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创造性想象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想象力的培养应从婴幼儿开始,针对幼儿想象的生理心理特征,探索幼儿想象力培养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相关论文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得出幼儿想象力的主要特点有:1、幼儿无意想象占优势,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2、幼儿初期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3、幼儿初期想象容易跟现实混淆。根据这些特点,我们采取的培养方法可以为:1、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2、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3、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4、玩具在幼儿想象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5、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关键词幼儿想象;幼儿想象力特点;培养一、幼儿想象力的特点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而且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一)幼儿无意想象占优势,想象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幼儿初期想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幼儿的想象常常没有主题,没有预定目的。如,3~4岁幼儿玩积木时,究竟要搭什么?事先不会进行想象,只是在摆弄的过程中看它象什么就是什么。这学期在幼儿园实习时看到幼儿在玩区角游戏搭积木的游戏。看到有个小朋友搭了很长的积木,就走过去问他搭的是什么呀,他支支吾吾想了半天也没有说清楚到底自己搭的是什么。我又问他搭的是不是托马斯啊。他马上点头说就是,搭的就是托马斯。第二天他又在那儿搭积木,我过去看他,表扬他说昨天打托马斯搭的很好,今天可不可以再搭一个,他却搭不出来了。这个事实说明了幼儿的想象事先是没有明确目的,而是受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所以他们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二)幼儿初期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常常喜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情节,以及印象中特别深刻的部分。如,幼儿画人常常是头特别大,若是戴眼镜的会画上一副大大的眼镜。有的幼儿在争论中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也会过分地夸大想象,如,毛毛说:"我要长得比爸爸还高。"亮亮马上会说:"我要长得比长颈鹿还高。"明明则会说:"我要长得比天还高。"(三)幼儿初期想象容易跟现实混淆幼儿初期想象容易跟现实混淆,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清楚地区别开来,有时把想象当现实,把自己臆想的事物、渴望的事物当作真实的、并且以肯定的形式进叙述,告诉别人,分不清什么是想象的,什么是真实的。我上学期在西马棚幼儿园实习时就遇到一个男孩子,每次户外活动时,他就要拉着我到小树林寻找宝藏。他说那里埋的有宝藏,还蹲下来细细的寻找,不时还动手挖挖地上还让我跟着他一起寻找。一个3岁多的幼儿听到他爸爸介绍了出差香港的情况,他也很想去香港玩一玩。星期一去幼儿园,老师问他:"星期天去哪儿了,玩得好吗?"他回答说:"去了香港了,玩得真高兴。"这正是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我们绝为能误认为孩子有说谎,而应帮助孩子从混淆中分清想象与现实。二、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基于以上特点,我建议通过下述途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一)、扩大幼儿视野,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形成过程,然而这种新形象的产生也是在过去已有的记忆表象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也就是说,想象的内容是否新颖,想象发展的水平如何,取决于原有的记忆表象是否丰富,而原有表象丰富与否又取决于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的多少。因此,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就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指导孩子去感知客观世界,使其置身于大自然中,多让他们去看,去听,去模仿,去观察,通过参观、旅游等活动开阔幼儿的视野,积累感性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增加表象内容,为幼儿的想象增加素材。这一点我在成都四幼的实习中就深有感触,他们的校园环境特别好,学校很有心的种了很多果树花草。我实习的是托班,老师在每次户外活动时都会带孩子们去看看那些树木,很耐心地跟孩子讲这是什么树会结出什么养的果实,基本上每种树从发芽,开花,结果,果实的成长过程都会让孩子去看,去体会。学校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开展很多活动,都对幼儿想象的培养有很大的好处。(二)、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幼儿园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学艺术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首先,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活动。想象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需要经过分析综合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和语言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通过言语,幼儿得到间接知识,丰富想象的内容。上一页12下一页上一篇:论文: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生活化探析 下一篇:论文:浅谈农村学前教育改革和推进策略最新课件下载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科学:水的秘密幼儿园中班多媒体美术《有趣的手指印画》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蔬菜品种多PPT课件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大家的东西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大树妈妈PPT课件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两只老虎》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铃铛说话PPT课件幼儿园小班多媒体手指游戏《萝卜房》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谁在叫PPT课件幼儿园小班手指游戏课件:我的小手变变变

这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容易坚持的方法。每一个儿童故事里都有好几个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声音、语速、动作,变换各种角色能让孩子们更加融入情节。当孩子熟悉了许多故事之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创造”一个故事。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自己就能流利地“编造”一个故事。

同孩子一起观察小动物、老爷爷老奶奶、亲人朋友,甚至大树、路灯等静物,引导孩子列出模仿对象的特征。同孩子一起模仿的过程既滑稽又有爱,还可以增加亲子交流,一举多得。

经常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和社会,既可以选择博物馆、动物园、公园、科技馆、动漫园等人文场所,也可以选择远足、旅游等家庭活动,甚至熙攘的市场和人来人往的商场也能为孩子提供观察、记录、拓展的渠道。

和孩子一起演一出话剧吧!房子可以变成树洞,也可以变成太空船,吸尘器变身怪兽,你和孩子是战胜困难的探险者。足不出户,孩子的想象力就能在有趣的游戏中飞速提高。

下雪天可以堆雪人、春天来了可以折风筝、夏天到了一起堆城堡、秋天天气渐冷给小鸟做个新的家吧,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目前国内做的比较专业的就是火花思维了,课程生动有趣,多元化!

要有根据,有事实根据展开合理想象,想象不是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所以:1、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和经验,要创造条件带孩子多接触名胜大川,文化古迹,动植物,多看各种图片,2、注意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造成一定的悬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3、鼓励孩子多参加游戏活动,4、让孩子多读书,然后试试看能不能表演出来。久而久之想象力作文肯定大有提高

幼儿想象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一、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幼儿期儿童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小班儿童表现得尤其突出。(一)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想象不指向于一定目的,仅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小班儿童无论在游戏、绘画还是做泥工等活动前,不知道自己将要创造出什么形象,他们只是在行动中任意摆弄物体,或画出线条图形,而且随时自发地改变物体的状态或改画其他图形。当物体有了实际的变化或看到自己画出的图形时,才引起幼儿头脑中出现新形象。例如,在活动之前问小班儿童:“你想玩什么?”“你想画什么?”他总是望着你直摇头,如果你在他面前拿出一个听诊器,他就讲“我要做医生”。如果看到周围小朋友在画气球,他就讲“我画气球”。当你交给他一团泥,问他想做什么,他只知道接过泥高兴地玩起来,而不知道怎么回答,直到搓成个长条或扁圆体时,才会大声地叫喊起来:“面条!”“饼子!”要他们想好玩什么再取玩具,想好画什么再动手作画是极困难的。小班儿童事先无一定的想象目的,他们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对有兴趣的内容愿反复进行想象。例如,画图画时,在一张画纸上,可以重复地画着一个个物体的图形,直到所有空白的地方都给画上了才满足。在听故事时,有趣形象的情节在脑中引起生动的想象,感到极大的愉快,于是不管教师已经将故事讲完,还要求再讲,哪怕是重复地讲同一内容也乐意听。(二)想象的主题不稳定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可以在想象之前先提出一定的目的,但他们往往不能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坚持行动,常常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主题。例如,幼儿正在用积木建造“大桥”,忽然看到别的孩子拿了一些塑料小动物来,他便想象起动物园,而想玩“动物园”的游戏,于是立即推倒“大桥”的建筑,搭起“动物园”来。幼儿也受本身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想象的主题。例如,幼儿愿意当“医生”,所以玩“医院”游戏时,忽而又想当“老师”,于是改变主题,而改玩“幼儿园”游戏。角色不稳定,影响主题不稳定。绘画也如此,画娃娃的孩子,当看到邻座的小朋友画了个“小兔”很好玩,他也会改变主题,翻过纸来改画小兔。或者原先画着娃娃,忽然想起小兔,便改变主题画小兔了。(三)想象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者改变想象的方向。例如,一个小朋友画了一朵小红花,很高兴,要求教师来看,适逢教师在指导别的小朋友作画,没有及时去看,顿时,这个小朋友洋洋得意的情绪受到了影响,很不高兴,过了一会儿,等教师走到他跟前时,只见画纸上的小红花已被粗黑线条涂没了。当教师询问他时,他冷冷地说:“已经送掉了。”又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是以小鸡都被老鹰抓走而告终的,可是幼儿同情被抓去的小鸡,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想象:大公鸡和老母鸡赶来,把老鹰啄死,最后小鸡被救回来了。在幼儿园教育的影响下,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到了中班、大班,特别是大班,有意想象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够按着成人的要求、方向进行想象活动,想象有了预定的主题。如在游戏时可以先商定玩什么,然后再根据主题确定角色的分配和游戏的规则,对周围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也能根据游戏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使用。画画时,也能够预先想好要画的内容。想象的主题也趋于稳定,例如编故事时,可以不离题地一直编下去直到全部编完。他们已不满足于想象的过程,而是使想象服从于一定的目的。达到了目的,想象活动才结束。自然,与年长儿童相比,幼儿想象的有意性仅是初步的。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在幼儿期,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想象的内容基本上重现一些生活中的经验或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例如,幼儿在“幼儿园游戏”中扮演的教师,常常是重现他班上的教师的模样。在“家庭游戏”中扮演父母,就是重现自己父母的举止。在自编故事时,往往把自己的行为作为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加以描述,或者仅是模仿以往听过的故事情节而已。小班儿童甚至在玩具和游戏材料的使用上都缺乏灵活性。例如,喂娃娃吃饭,必须有玩具小匙子;“洗手”得跑到自来水龙头下,否则就认为不像。到了中班、大班,尽管儿童仍以再造想象为主,但较之小班儿童想象的灵活性有所增加,他们可以不受具体实物的限制。例如,喂娃娃吃饭,有玩具小匙子固然可以使用,没有小匙子时,他们会用冰棒棍、笔、长形积木,甚至徒手做喂饭的动作。“洗手”也不需要在水龙头下,只要在洗手动作的前后假装开关龙头即可。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在幼儿的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例如,教师要求儿童学画一个人,教师的范画是一个徒手的人,可是儿童凭借想象画了个手举红旗的人。又如,画小鸡时,还在周围画了些米粒和小草,想象小鸡吃食。在复述故事时,也往往加上自己想象的情节。在幼儿期,创造想象开始出现。例如,幼儿玩“食堂游戏”,他们不仅重现日常的烧饭、开饭等内容,而且还会创造性地将菜场工人叔叔送菜上门的情节组合到游戏中去,而且与“过家家”、“幼儿园”等游戏串连起来,构成一个新的主题。在自编故事结尾时,可以将过去经验中的各种表象有机地组合起来,编出个新的故事结尾。在良好的教育和训练下,大班幼儿的想象可以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例如,前述的《荡秋千》这一幅水墨画,荣获1979年世界儿童画一等奖,这幅画充分反映了幼儿富于幻想,创造想象已经开始发展。

研究生论文发了想退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并没有很兴奋的那一刻,早已预示我的研究生生活会过得很拧巴。 通知书上印着的是魔都某以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和某社科专业的名称,一个我学了四年,但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专业。 虽然并不热爱学术,但当时觉得自己还没成熟到足以面对社会,于是一股脑决定考研并定了个求稳的目标。 最终如愿以偿得以继续待在学校这个象牙塔,却发现读研比我之前想象得还要枯燥。 上课、看不完的专著和外文文献、几乎每门课都要做的 presentation(有的课不止做一次)、写读书笔记,日子琐碎又重复,不禁怀疑起读研的意义。 导师很和蔼可亲,对我们属于放养,不会给太大压力。 同届另一个师门的同学和我说,第一次师门聚餐时她导师问她准不准备读博,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高兴地说了句“ 我果然没招错学生。 ” 更让人压力山大的是,他希望她能争取发 SSCI 论文,当然也是因为相信她有学术潜力。 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遇上了一个宽松的老师。虽然这种宽松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我的无意义感。 宿舍环境还不错,住的两人间,室友是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学医的学姐。 因为选宿舍是在学校的选房系统里自主操作,类似淘宝买东西,不同楼层、不同条件的房间住宿费不同,随机性比较大,很少能选到和自己一个学院的人住。 扯得有点远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年级和专业不同,我俩之间几乎不说话,一天之内最多三句话——早啊、吃了没、我关灯咯。 客套又礼貌,淡漠又友好,后来索性默契地一句话都不说。 萌发出想退学的念头,是在18年2月份,研一的那个寒假。 可能是因为特别闲,开始过度反思,纠结一些有的没的,譬如假如当时跨专业读研会怎么样?如果gap 一年是不是能想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我毕业的时候会比那些已经积累三年工作经验的同学更有竞争力吗? 越临近开学越焦虑,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极度困惑时还在知乎上查研究生想退学怎么办,看到不少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甚至有人已经付诸了行动。 试探性地问了妈妈,她抛给我一串问题: 那当初为什么还要考研呢?退学后你准备怎么办?辛辛苦苦考上却不读完你不会觉得可惜吗? 我想不出答案,之后又像祥林嫂似的向闺蜜们絮叨想退学的想法,得到的回应都是不支持或劝我三思。 后来开学后,兴许是因为忙了起来,或骨子里不敢做这么出格的事,想退学的想法渐渐搁浅。 研一下的日子规律且充实:上课、做助管、看文献、学英语、跑步、等学校发钱……就像当时知乎那个问题下看到最好的答案说的—— 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做自己喜欢的事。 第一年修够学分后,暑假帮老师整理了课题相关的资料,考了一场对我似乎并没有什么用的雅思。 和理科生不同,我们不需要做实验,除非老师有课题,几乎不用怎么帮导师干活,自然也不习惯称呼导师为老板,导师也不会反对我们出去实习。 没有课之后,在一家互联网教育公司找了一份实习,岗位是自己喜欢的新媒体运营,现在第二份实习和之前的有点类似,不过写的是课程软文。 生活方面也觉得没那么孤单了,如果说读研是座围城,渐渐发现城里其实也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物。 上帝一定是看我之前太丧了,所以派了几个天使在我身边,简单随性、踏实认真的她们在给我带来欢乐和陪伴的同时也让我变得更热爱生活。 比如去年三月底套间隔壁搬来的一个学物理的博士学姐,和善又热情,相似的成长经历又让我俩有很多共同语言。 我们一起把堆满杂物的公共区域装扮得有生活气息,没事还一块儿吃火锅喝啤酒侃大山。 比如研会新媒体中心认识的小伙伴,在她的带领下,我第一次尝试跑10km,并知道了学校方圆一千米以内的美食,也会约着一起去图书馆。 尽管研二一年她都在德国交流,在网上聊起来也不会生分。临近生日的时候一如既往地直接问我列想要的礼物清单。 虽然吐槽过她这样未免也太不用心,不过后来想想这种方式也蛮好玩的,既确保了她送的礼物是我需要的,同时乐趣又在于不确定她会选哪个来送。 比如同师门的一个女生,因为同样贫穷并且同样单身,我们一起打卡了顾村公园、朱家角、七宝、动物园和辰山植物园等各种门票低于100但也值得一去的景点。 虽然每次都互相嫌弃地说:“你赶紧找个男朋友吧,嫑总是缠着我”,每到周末却依旧会约着出去玩。 有喜欢的工作和能够谈笑风生的好友,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只是看到同龄人有的海外留学归来入职外企或知名智库,有的在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有的在朋友圈晒结婚证满脸洋溢着幸福……说没有 peer pressure 是人的。 不过就像演讲《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里说的:“ 人生里的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表。 ” 按照我的时间表,接下来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写毕业论文了,自从翟天临博士打响了论文反腐第一枪之后,各学校的论文要求变得更加严格,今年三四月份不少大学的部分研究生还被强制退学。 这些新闻让水了两年的我不免有点惶恐不安,不过我相信我的研究生生涯会有个圆满的结局。 《喜剧之王》里柳飘飘看着海滩说:“ 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这时死跑龙套的尹天仇回答:“ 也不是,天亮后便会很美的。 ” 是啊,纵使再灰暗,天亮过后也会很美的。适度焦虑,向上生长,日子会越来越明朗的。

因为现在这个研究生觉得即使上了研究生也不会找到好的工作,也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薪水。原因就是想要快速就业。

学校决定研究生退学或研究生申请退学获批准后,由研究生学院培养处教学管理办公室或研究生院管理处教育管理办公室将退学决定或退学申请表复印件发至研究生所在院(系、所),同时通知研究生学院管理处事务办公室备案。所在院(系、所)负责通知到研究生本人。

研究生退学具体流程如下:

1、研究生本人登录研究生院网页“下载专区”下载《研究生退学申请表》进行填写。

2、《申请表》经导师填写意见并签字、所在培养单位审核并填写意见(由分管研究生教育的负责人签字)和盖章。

3、研究生本人提交《申请表》报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办公室。

4、经研究生院审核、学校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后,学校签发学籍异动文件,出具《退学决定书》。

5、研究生本人到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办公室签领《退学决定书》。

6、研究生本人领取《离校手续单》,并于15个工作日内办理离校手续。

7、研究生本人将《离校手续单》交回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办公室,注销本人研究生证,同时领取退学证明、注销学籍。

8、退学办理每学期两次,须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5月的第二周或12月的第二周内完成个人申请和培养单位审核。

扩展资料:

研究生退学的根本原因: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求学期限作为主要标准清退超期研究生,实质上是在程序基础上的退学处理,并不是由“学术不端”“学习效果未达标”等原因所致的退学。这种现象在高校很普遍,学校每年都会有少数硕士研究生或者博士研究生不能毕业,但是没有大规模进行退学处理。

超过延期毕业年限,很大程度上和毕业论文有关。广州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表示,其所在学院需要读研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才能开毕业论文的题,“开学第一天院长就这样要求的,所以为了毕业,研一就要尽早准备。

其实,中国很多高校长期以来都采取过清退超期研究生、博士生的做法来控制研究生教育质量,如去年复旦大学也曾公布了一批研究生退学处理名单,更早如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就要求307名未能按期完成学业的研究生退学。

作为导师,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没有办法毕业。”广东某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彭老师表示,很多高校在接近毕业年限时,就会通过一些方式去提醒和催促研究生,在退学前会有沟通的过程,“研究生年龄上已是成年人,入学的时候就知道毕业条件,如果超过年限,自身就违反了契约精神。

有高校老师透露,“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这种说法不攻自破,在读研究生有了更大的压力,至少不能做“挂名学生”混日子。研究生“严进严出”,提升高校教学和管理质量,已经是大势所趋,今后可能有变得更严的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安徽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申请退学办理流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生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上百名在读研究生被集中退学 理由竟然是这个

硕士论文要经过开题、中期、答辩等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都会经过多轮考核才能通过,我不知道你的写不出来是什么状况?同时,硕士论文如果没有按期完成,可以申请延期,然后继续完成论文,延期目前来看最多可以延期3-4年,相信这个时间应该可以完成论文。这个过程中没有退学这一说,当然如果你超期了,会有退学的危险性!

运用想象研究问题的论文

面向21世纪,世界教育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中国将面对不可阻挡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挑战,必须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语文教育更是责无旁贷的担当起这一重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意义,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 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象的突出特点。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①可见,想象力在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中起决定性作用。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如用“二十年的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有的同学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天文学家,乘做宇宙飞船,解开宇宙之迷;有的同学想象自己成为著名的医生,攻克癌症等其它疑难病症,为人类作贡献等等。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去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如见到了“水”你会联想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有的同学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瑕。”运用再造想象去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作文的立意新颖靠想象力去创造。例如给一个“×××”命题材料,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力进行立意。经过讨论思考,出现了以下命题:“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我们需要经受磨炼”、“乘风破浪去远航”、“坎坷又何妨”、“坎坷也美丽”。总之,想象力贯穿了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然而,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二、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写作能力涉及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在语言习得方面,最基本的是语言的积累;在思维方面,最基本的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教学大纲把语言材料的收集和积累,联想和想象力的培养作为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学生从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到产生感情,产生思想,直至构思文章,写成文章,是一个完整的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取材、构思,都要突出一个“新”字。而想象力正是这个“新”字的具体体现。没有想象力,学生的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1、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所谓“感”就是观察、感受;所谓“悟”就是体悟、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感悟”包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对文学、艺术的感悟,也包括对现代科学思想的感悟。感悟既是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没有情感的文章是苍白的,没有理性的文章是肤浅的。因此,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古人周敦颐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种形象中,悟出人之“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伟人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通过对鸡鸣的感悟,说明了黑暗必将过去,黎明一定到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朱自清的《春》确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他通过对春天花、草、风、雨的观察描写,提炼出对人青春的“新”、“美”、“力”的高度赞美的新的主题。教师的激发引导,可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有一位同学在家偶然发现了“蚂蚁搬蜻蜓”这一现象,他感到十分奇怪,一只蜻蜓的体积比一只蚂蚁的体积何止大上千倍,但极少数的蚂蚁就可以抬走一只死蜻蜓。通过观察、思考,他悟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的哲理。有一次,我出了一道“由菟丝子所想到的”作文思考题,让同学们到种豆的田地里细致地观察并向老农们请教,了解菟丝子的性能。后来我们仅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菟丝子本身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它把根扎在豆子身上,靠吸取豆子的营养来养活自己而导致豆子的死亡。大部分同学最恨它,说它是寄生虫,剥削者,务必要斩尽杀绝。有一位同学却不以为然,认为可留不可杀,理由是:菟丝子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可以明目,滋肝,补肾,止泻。(因为这位同学的父亲是位中医)通过观察、思考这些感性材料,通过联想想象,一篇篇立意较新的文章脱颖而出,如《助纣为虐,死有余辜》、《发家的财神,救命的菩萨》(因母病欠债,后收购菟丝子而发富)、《它山之石,可筑我巢》(从菟丝子借助豆子的营养来养活自己,发展自己,使其家族千秋万代,源远流长这个角度联想到我们今天借助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经营方式来发展我国的经济)。从这个教学实践来看,我们领悟到,感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创造力。感悟的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感悟自然,并且要培养学生去感悟社会,这是开拓学生的生活视野的重要途径。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要培养学生去感悟人生,让他们去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如授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后,布置以《孔乙己之死》的续写训练。有的同学以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到笑声中死亡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们愚昧麻木的病态社会;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死在丁举人家的大门口,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再如把白居易的诗歌《卖炭翁》改写成一篇故事,要求通过合理的想象,把卖炭翁伐木烧炭的自然环境和其“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理以及“黄衣使者白衫儿”的那种仗势欺人的狂傲神态写出来,这些做法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外阅读并非遇文便读,要将作文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把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的对象,如涉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涉及文化生活方面的、涉及国内外中重大新闻方面的报刊时文。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科学著作等。这对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修养是大有益处的。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3、利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所谓“原形”就是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鲁班从丝茅草割手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如何提供“拟想”的原形是想象力训练的关键。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熟知的事物中选择具有启发价值的原形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根据下列的事物的提示,进行合理想象,写一篇议论文。例如,气球:(1)傲气十足,无限膨胀,是毁灭的前奏。(2)高瞻远瞩,洞察一切。手术刀:凶相毕露,血迹斑斑,道是无情却有情。粉笔:粉身碎骨,只是为了求得真知。筷子:一生挑挑拣拣,到头来却一无所有。在这一原形的启发下,学生立即打开了想象的大门,结果不少同学超越常规的思维模式,写出了不少蕴涵哲理的文章。也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这种感性形象,通过想象,就会成为生活的哲理。4、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例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树上有十只鸟,打死了一只,还有几只?根据这一情景,同学们展开合理想象,立意新颖即可得满分。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智力题,我要求同学们除掉枪响打死一只,其他的鸟全惊飞了这一答案进行想象。同学们兴趣盎然,各自打开想象的闸门,通过几分钟的思考,便展开讨论,其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收获匪浅,总结如下:A、树上还有九只鸟。理由是:树上十只鸟中有两只老鸟(一公一母),八只小鸟。公鸟被打死,母鸟用翅膀在窝里保护着八只小鸟。立意:体现出伟大的母爱。B、树上还有八只鸟。理由:树上十只鸟中母鸟被打死,公鸟逃之夭夭,只剩下八只小鸟。立意:批判贪生怕死之徒。C、树上还有七只鸟。理由:树上十只鸟中一只小鸟被打死,两只老鸟惊飞,还剩下七只鸟抬头怒视。立意:团结一致,奋力抗争。另外,我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展开学生的想象。在一个医院的产房里,一个产妇刚生下孩子,躺在床上,旁边一个军人手提行李包,站在床前。这张图片是在中越反击战期间拍照的。请同学们根据图片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立意,较好的有以下两类:A、题目为《迟到的父亲》。根据是:这个军人参加了中越反击战,等到凯旋归来时才回家探亲,体现出当代军人“为国为民”的崇高品质。B、题目为《前线在召唤》。根据是:这个军人刚接到部队的命令立即返回部队参加中越反击战。他为了保卫国家正在向产后的妻儿告别,体现出当代军人“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的伟大精神。总之,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首推联想和想象。所以,作文教学必须紧紧抓住想象力培养的这根主线,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打开思维的闸门,迸出思想的火花,创作高质量的作品。

有人说“儿童都是幻想家。”这话一点没错!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在黑板上写了一个“0”,然后问大学生这是什么,“零。”大学生们异口同声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个人又来到小学里,问小学生同样的问题,“太阳!”“饼干!”“周杰伦的嘴巴,他正在唱歌呢!”……答案真是丰富多彩。这是多么精彩的想象力呀!一个普通的“0”可以引发孩子们无尽的想象,而每天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普通”事又有多少啊!所以学生写想像作文并不是“无本之木”!那么,想象作文该怎么写呢?要想解决怎么写想象作文的问题,咱们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想象”,为什么需要“想象”。什么是“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依据现实而构想的奇妙的思维活动,通过想象可以“创造”一个奇妙的精神世界。虽然想象本是没有任何束缚的,但它和胡思乱想又有本质区别。想象一定是依据现实世界的,而胡思乱想则是毫无现实依据,缺乏思维逻辑的。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大大加强了,如果有实现中暂时实现不了的事,全都可以通过想象得到心灵满足。同学们写想象作文时,就不能是胡思乱想,不能真是“大白天说梦话”,应让自己的想象以现实为落脚点。为什么要想象?人类梦想翱翔天空一日千里,从而发明了飞机;人类梦想千里传音天涯共此时,从而发明电话解决了……人们生活中遇到困难了,总是先通过想象,然后再通过不断探索,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这就是创新,想象是创新之源!想象和创新是分不开的。想象作文就是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创造出从未接触过的甚至根本不存在的新的形象和情境。它是小作者们超越时间、空间,或者说生活常规限制的种种奇思异想的记录。写想象作文和写现实作文一样,不能等见到题目了,才绞尽脑汁地去想象,这总让人觉得晚了些。就好像要吃饭了,才发现家里没有米,然后才去插水稻一样。同学们写想象作文功夫必须下在平时,简单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专项训练:可以设计一些有意思的小练习,目的只有一个———让自己大胆而合理地想象。如看图作文:出示一幅画,大家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想象写作文。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既是如此。听声作文:用录音机事先录下一些声音(如风声、流水声、青蛙叫声等),同学们可以想像这些声音之间有什么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词语连文:出示一些词语,(如爸爸,公交车,售票员、雨、感激)要求找出词语之间的联系,构思成文。这种方式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平时的口头小游戏。二、与阅读结合训练:也就是在学习课文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续写:学完一篇课文,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以后发生的故事,例如学完《龟兔赛跑》,大家可以想象龟兔第二次赛跑会有什么结局。插写:就课文当中某一个没有细说的情节,同学们可以展开想象补充完整。例如学完《莫高窟》一课,可以展开想象,除了书中所描写到的几种飞天的姿态之外,还会有哪些神奇瑰丽的飞天形象。请看这位同学的想象之作: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身缠丝带,倒悬身子,自天而降,她们手挎花篮,把鲜花洒向人间,祝愿人们一生平安;有的飞天面带迷人的微笑,伸开双臂,热情地迎接远道而来的宾客;有的飞天面对铜镜,梳妆打扮;有的飞天手提果篮,来到蟠桃园小心翼翼地采摘美味的仙桃;有的飞天置身于花丛,追赶着五彩缤纷的蝴蝶;还有的飞天拿着各种各样古典的乐器,演奏出天籁之音,真令我如痴如醉呀!改写:小学课本当中古诗很多,每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同学们可以根据古诗意思,加以想象改写成一篇作文。既加深了对古诗文的理解,又培养了想象力。通过这些训练打开了想象之门,培养了爱想象的习惯,再写想象作文就水到渠成了。同学们除了平时注意训练想像力,对自己的大胆想象还应充分自信。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人问孩子:“雪化了是什么?”有个孩子说:“是春天!”大人生气地说:“真笨!连雪化成水都不知道!”孩子“笨”吗?雪化成水是纪实,雪化了变成春天是想象,而且是多么丰富美丽的想象啊!大人的一句“真笨”,无情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欲望,折断了学生想像的翅膀。那些只会说“0”是“0”的大学生们,他们不也曾有过儿童时期吗?为什么长大了想像力却退缩了呢?这应该是每一个成年人思考的问题

摘要:想象力属于人所特有的高级认识的过程,想象力是人将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而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想象力的特点是:主要以无意想象为主,内容简单、结构单一,一般都是自己生活的翻版,记忆的成分多想象的成分少,并且想象和行动相结合受情景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各方面来引导发展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玩教具、讲故事、创设环境等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的学习中思维空间更大,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大有潜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大有可为。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培养 引言: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的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世界就没有前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 对于幼儿来说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丰富,但想象的内容还是浅显的,有非常强的可塑性,通过培养和发展使幼儿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活跃,是对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1、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新的事物遇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需要,还能对头脑里保留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某种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形象。比如在幼儿园绘画《未来的汽车》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各种新型的汽车图画,有的幼儿会把轮船、飞机、火箭还有看过动画片中的内容联合在一起画出来的汽车,这种汽车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工改造画出来的,这就属于想象。 2、想象和发明创造紧密相联在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称:想象力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3、想想在幼儿的学习、活动、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在游戏、绘画、听故事等方面都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幼儿在过家家的游戏中会把自己当成爸爸或妈妈,布娃娃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孩子饿了他们会给孩子喂饭,生病了会给孩子喂药和打针。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了游戏中的重要角色,这就是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关系到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关系到幼儿新知识的学习。我们应特别强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多接触生活不断积累经验,使幼儿的头脑中储备丰富的形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条件。 二、幼儿想象力的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一)通过游戏活动的探索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并不是凭空臆想,他需要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如果我们观察不难发现幼儿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幼儿的游戏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通过游戏幼儿会学到很多知识,对幼儿的想象力的培养也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幼儿的游戏活动《开火车》中,幼儿把小凳子当做小火车,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唱着:“笛笛…..嘟嘟….,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已经置身于与想象中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名列车员,通过让幼儿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园中应该经常开展此类模仿性的游戏,把幼儿的思维调动起来,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二)玩教具在幼儿想象力培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离不开玩教具,对于幼儿来说,玩教具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价钱是否昂贵,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满足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需要。也许人们觉得简单的玩具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园中最常见的就是积木,虽然看似简单的积木在幼儿的手中却能变换的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停车场、高楼、学校等,每次摆的造型都不同这些都是幼儿通过现实再头脑中想象摆出来的。通过摆弄积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对幼儿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通过故事的讲述、文学作品的欣赏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 儿童时期幼儿还不具备阅读能力,他们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有时对自己非常熟悉的故事,幼儿会把基本的内容说出来。儿童故事是具备浓厚幻想色彩的,非常贴近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想象具有夸张性和多变性。在幼儿听故事时其中的人物、情景、情节都能很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幼稚的心灵,唤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篇故事不一定都要讲完,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填充,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这样幼儿不会受到局限说出自己的想法,是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内容说出来。如《狼和小羊》的故事,故事中可以讲到狼向小羊扑去就停止,不再继续把明显的结果说出来,留下给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动脑去想象结果会是怎样的。幼儿会想出不同的结果,有的会把动画片或漫画书中的内容加进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

怎样培养小学语文课堂想象力研论文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什么是想象力呢?它是一种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新形象的认识能力。人类的创造发明离不开想象,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想象。学生学习语文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阅读时展开想象,可以扩宽认知领域,深入文本描述的意境,活现出塑造的形象,理解、感悟蕴含的情感、智慧,受到教育熏陶;作文时放飞想象,可以充实文章内容,描绘生动形象,增加感情色彩。学习语文时离开积极的想象,既难以深刻地领会文本内涵,又难以提高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丰富表象积累,以开阔想象表象是曾经作用于人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它是想象的基础。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一个人头脑中储备的表象越丰富,知识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深刻;反之,表象越贫乏,想象就越狭窄、肤浅,有时会失真。而丰富的表象来自于对直接和间接生活的大量接触、认真观察。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拓宽生活领域,努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事情:一是多看一看。看各种有益的图片、电影、电视、录象、书籍,看戏剧、小品、文艺节目、体育比赛,看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事、景、物,看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看蓬勃发展的现实社会。二是多听一听。听电台的广播,听音乐相声,听英模的报告、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叙谈,老人的忆苦思甜,听讨论会、座谈会、辩论会。三是多访一访。采访英模劳模、明星、先进人物、成功人士,走访亲朋好友,拜访致富能手,寻访名胜古迹,考察乡镇企业。四是多干一干。动手做家务活,参加学校劳动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实践活动、社区公益活动;搞小实验,小制作,编报办刊,种植花草,收集邮票,喂养动物等。凡此种种,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学生的生活经验越厚实,表象积累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二、培育真挚情感,以激发想象叶圣陶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阅读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引导想象,再现形象。“作家创作是对生活的复现,读者欣赏是对生活的复归。”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密不可分。想象是在一定情感下诱发产生的,情感是想象的动力,有了它,就能展开想象的双翼。学生有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可以激发、调动和开阔学生的想象。如何培养学生丰富而真挚的情感呢?1.丰富见识,提高认识。见识越丰富,认识越深刻,情感就越真挚。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让他们逐步提高认识,及早树立是非观念,能够分辨事物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相应的爱憎、好恶情感。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具体生动、优美感人的情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实物展示、音乐渲染、现场表演、图片显示、录像再现和生活模拟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感知、理解、感悟、动情、想象的氛围之中,从而达到培养情感,激发想象的目的。3.阅读名篇,丰富情感。名篇佳作无不倾注着作者崇高的信念,真挚的情感。不同的名篇佳作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名篇佳作,烂熟于心,不仅会丰富见识,提高认识能力,而且读者的心灵自然会受到震撼,受到启迪感染,滋生真挚情感,放飞想象的翅膀。4.投身实践,发展情感。有人说,实践是情感的源泉。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可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情感。通过开展“学科学,动手做”、“保护地球,清除污染”、“关爱他人,捐献钱物”,以及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各种学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起爱科学、爱环境、爱他人、爱学习、爱美等种种真挚情感。三、积累大量词汇,以活跃想象语文教学中那精妙的思想,离不开优美传神的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足够量的语言积累,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正如同“千万里蓝天,两三缕薄云”,哪能指望有雨落下来?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一个语言贫乏的人,他的思维得不到高度发展。因此,丰富学生的词汇,无疑是活跃想象的有效手段。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并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能准确描绘出不同的形象。拿作文来说,具有同样想象力的学生,由于词汇的掌握和运用不同,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其想象的表达则有丰富生动与枯燥乏味之分。因此,无论是字词、阅读和作文教学,都要充分重视语言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描绘各种事物、想象的词汇,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学生的想象。如何引领学生积累词汇?1.读背中积累。“熟读成诵”就是反复多遍地读,展现一种过程,获得一种体验,进而自然产生结果──背诵。背诵有利于积累字词句篇的语言材料,在头脑里建立和储存感性的语言的种种模型,从大脑到发音器官以及其他器官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朗读、背诵受到高度重视,真正回归语文学习的原始天地,让熟读成诵成为语文学习的主旋律。比如课本内“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对联、诗句、格言警句或诗词,以及课文的精彩片段或全文必须反复诵读,熟记于心。“语文要念,数学要算”的俗语并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应当饱含着真真切切的语文学习之道。2.品读中积累。阅读是将一连串的语言符号转换成特定意义和思想的思维过程。阅读就是实实在在地跟语言打交道。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精彩语言的集成品,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怀,启迪读者的灵感智慧,不惜一切在措辞用语上下功夫。阅读中只有认真仔细地品味、体会,方知妙在何处。所以,一定要养成在阅读中品味揣摩的习惯,以此丰富自己的语言体验,并形成良好的语感。课外阅读时对那些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优秀诗文、精段妙句,要引领学生多品读,多积累。3.运用中积累。语文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处处皆语文。在生活中要用自己敏锐的双眼、灵动的耳朵、聪慧的头脑,去看、去听、去思考、去感受。这样就会发现出自他人之口的或许正是语言的精华;通过体察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的人在不同场合、对象面前的言行举止,就会感悟到语言表达并非草率之举,而是大有讲究。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下来;指导学生把电影戏剧、电视广播、报刊书籍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生活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借鉴。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语言富有灵性。此外,无论是课堂内外,还是学校内外,都要引领学生运用语言。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讲故事、演讲赛、辩论会、读书经验交流会、日常交往之中运用,在课堂发言之中运用,在记日记、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之中运用。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积累与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吸纳了他人的新鲜词汇,实现了语言的再积累。学生的语言积累越丰富,想象越开阔,表情达意就挥洒自如。四、扎实进行训练,以培养想象想象力丰富与否,并不是天生的,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开发、培养。要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够搏击风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文本潜在的资源、素材,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好想象的切入点,让学生“想入非非”,以培养、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1.化略为详。由于表达的需要,一篇文章中常有略笔或虚笔。对此,可让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化简略为详细。比如教学《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合理想象:当时的战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大娘一行是怎样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来到阵地的;阵地上的情景怎样?战士们被感动地怎样……然后,以《送打糕》为题,练习想象性扩写。2.合理延伸。有的课文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以继续或有新的发展。据此可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并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想象新的局面,构思新的情节,使它合理延续下去。比如教学《穷人》的结尾,可通过设问来引发想象: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会怎样做或怎么说?桑娜先前忐忑不安的心情现在怎么啦?他们会商量些什么?他们今后的日子会怎么样?然后以《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为题,练习想象性续写。3.多向变换。利用教材的潜在资源,引导学生从内容、中心、结构、体裁、顺序等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变换原文,改成新作,从而发展想象力。比如教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在学生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意并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送别友人的记叙文。4.据图想象。图画给学生提供了进行想象的直观表象。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外的彩图、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想象,构思故事,展观景物,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然后借助语言文字再现画面的蕴涵。比如,给出一个圆形,让学生尽情想象,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学生也许会想到篮球、大西瓜,想到十五的明月、火红的太阳、可爱的笑脸,也也许还会联想到地球,想到目前全球所面临的环境危机……这样拓宽思路、大胆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5.变文为图。把课文中的文字演变为图画,要进行由书面语言到直观图画的思维,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古诗《望天门山》,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画出来。6.拟人遐想。寻找事物间的相同或相通之处,构想出具有双重性的新事物──既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功能,又具有其本来的属性。比如可以《小鸟历险记》《文具盒里的争论》《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小草的梦想》等为题,让学生自编童话;也可先观察花草、彩霞、溪水、云雾等自然景物,然后写篇短文,描绘出观察时引起的奇特想象。7.换位假设。少年儿童喜欢憧憬未来,喜欢把自己的理想、愿望展现在眼前。这种形象体现了个人的心愿,是对未来生活和他人命运的推测、揣摩。换位假设有两种训练形式:一是读者与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身在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如教学古诗《古风》第一句“春种一粒粟”时,可引导换位想象:假如你是农民伯伯,你有什么希望?第二句“秋收万颗子”时,又可引导换位想象:此时,你有什么打算?大胆想象之后,再学后两句时,学生的感受必然更加深刻。二是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与读者进行角色转换,引发想象。想象假如文中人物(或动、植物等)来到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中,又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比如教学《凡卡》时,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假如九岁的凡卡到了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来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此外,可以设计《假如我是校长》《20年后访汶川》《假如我是一片云》这样的习作题目,导引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练习想象作文。8.角色表演。心理学研究证明,鲜明、具体、活泼、新颖的形象,可以缩短感知的时间,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新异感、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想象,产生神奇的角色效应。角色表演集声色,动作,表情于一体,具有立体感,形象最具体。因此,语文教学适时采用角色表演,以创设具体情境,放飞想象时空,活化语文教学。进行角色表演的操作要点:选择适合表演的文本;分解、组合情节场景;确定扮演角色,准备简单的道具;设计台词、动作、表情;登台角色表演。比如《陶罐和铁罐》《去年的树》《晏子使楚》等课文,不妨引领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他们在表演中加深感悟文本,受到熏陶感染,发展想象,锻炼才干。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只要我们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激发,日久天长,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蓬勃发展。

空间想象力研究分析论文

爱因斯坦的奇迹诞生本身就是对中国式教育的最大讽刺来自:山东济宁英才国学培训学校100年前的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在《物理学年鉴》上连续发表了五篇论文,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的三篇论文。爱因斯坦同时在这三个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使物理学界改变了对运动、能量、光和力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进而引发了物理学的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从微观夸克到宏观宇宙的物质和运动的图像和规律,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观和宇宙观,而且为二十世纪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爱因斯坦当时没有与世界第一流科学家接触的机会,也缺乏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他的职业身份只是一个专利局的小职员,但他全凭业余研究在一年内连续取得了多项震动世界并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直到100年后的今天,仍然没有人能超越他,这堪称科学史上的惊人奇迹!爱因斯坦从事的是基础研究,他当时也无法预料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今天,在光电子、激光、原子能、GPS、传感器、加速器、信息保密等等广泛应用的技术中,都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研究成果的影响。我们今天使用的电脑、半导体产品、电视、遥控器、数码相机、大部分家用电器,都可以从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理论基础。对人类现代生活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影响,科学史上只有创立了经典物理学体系的牛顿能与爱因斯坦媲美。1935年,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这样赞扬她:“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其实,这个评价也正是他自己辉煌一生的写照。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品德高尚,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人。他一贯反战,崇尚和平。他曾经和一批世界著名人士一起联名发表声明,抗议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造成20多万人伤亡。当爱因斯坦从广播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惊呆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真痛心。”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还为此自责:“是的,我按的按钮……”。1948年,爱因斯坦在《致知识分子的信》中写道:“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义务,必须全力制止为残酷目的而发明的武器去用于残杀。”他一再强调,科学家应当对人类滥用科学技术而负责。当他成为万众瞩目的名人后,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赞美,他表现得极其冷静,仿佛这一切与他本人没多大关系。他说:“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主义。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我自己受到了人们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不是由于我自己的过错,也不是由于我自己的功劳,而实在是一种命运的嘲弄。”1955年4月18日,他临终前最后一次谈话,仍然关心的是公民自由和世界和平。爱因斯坦学识渊博,在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文笔优美睿智,尤其热爱音乐,小提琴拉得极好。他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早期的音乐教育,我将一事无成”。在教育方面,爱因斯坦的许多见解都在教育家之上。他富有生活情趣,生性风趣幽默,具有强烈的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如此全面和谐发展、充满人格魅力、又贡献巨大的伟人,是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爱因斯坦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已成为人类智慧的象征,成为医学和教育研究的永恒之迷。培养出爱因斯坦式的杰出人物,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同理想。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6月10日通过决议,正式宣布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隆重纪念这位伟人,期待着第二个爱因斯坦的出现。2005年恰好是我国废除封建科举制度100周年,我国现代教育正是从1905年萌芽的。在这样的时刻纪念爱因斯坦,对我国教育界有特殊的意义。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促使我们全面思考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思考怎样避免现代科举回潮,更加明确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教育界应当深刻反思:爱因斯坦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爱因斯坦奇迹是怎样产生的?爱因斯坦的贡献是纯粹靠天才还是另有原因?我们当今的教育还能培养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吗?爱因斯坦奇迹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我们的教育是否在努力提供这些条件?我们的教育是否在设计最好的梯子,使学生能迈到爱因斯坦这位巨人的肩上?纪念爱因斯坦最好的方式是探讨他成功的原因,找出其中规律性的因素。爱因斯坦的童年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当他四岁时第一次看到指南针总是指向南方便非常惊奇,他认为指针的背后一定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他一定要弄清这股神秘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这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寻根究底的精神,爱因斯坦一直保持终身,这正是他科学精神的最初来源。他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早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大胆想象了人以光速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这种想象成为相对论思想的最初萌芽。爱因斯坦从小就渴望自由的时空,喜欢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他在学校里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非常厌恶那些不尊重学生主动性和独立人格的灌输式教育。由于他的独立思考和特立独行,他在中学和大学都不为老师所看重。他很少听课,经常利用同学的笔记来对付强制的考试。他说:“无论多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胃口和肚子搞坏的,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 爱因斯坦晚年在回顾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时谈到:“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他一方面讨厌为考试而学习,另一方面他又对自学和独立思考情有独钟。他在高中最后一年,就已经自学了当时大学还未讲授的电动力学,对一些根本性的物理问题开始了深入思考。他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后,很快发现自己不具备做一个“好学生”所需要的一切特性,诸如专心于功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记笔记和做作业,等等。因此,他便始终满足于做一个有中等成绩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上,“以极大的热忱在家里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正是这种长期主动的自学和思考,使他在1905年终于爆发式地取得了多项奇迹。爱因斯坦对教育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在自述中写道:“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他一再强调:“应当反对把个人当作死的工具来对待。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那些培养将来从事较确定的职业的技术学校也适用。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的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将肯定会找到属于他的道路。除此之外,与那些接受的训练主要只包括获取细节知识的人相比,他更加能够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进步和变化。”“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比起那种依赖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来,是多么的优越呀。真正的民主决不是虚幻的空想。” “事实上,现代的教学方法还没有把神圣的求知欲完全扼杀掉,这差不多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之外,首先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它将不可避免地会夭折。”爱因斯坦本人就是自己教育观念的实践者,他是追求自由、独立思考和自我负责的典范,他非常自觉地朝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努力。他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当家教。后来好不容易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了一个职员的工作。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结交了几位青年朋友,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工作之余经常在一起散步、聊天、阅读、思考、讨论,很像一个自发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一起研读当时哲学和科学的名著,其中有:哲学家斯宾诺莎、休谟、马赫、阿芬那留斯、毕尔生的著作;物理学家安培的著作《科学的哲学经验》、亥姆霍兹的物理论文;数学家黎曼的著名演讲《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戴德金、克利福德的数学论文;彭加勒的《科学和假设》,等等。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虽然都是学理工科出身,但并不重理轻文,尤其喜欢文学艺术。他们一起读过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法国悲剧作家拉辛的作品、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圣诞故事》、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以及世界文学中许多其它经典作品。他们都是全面和谐发展观念的信徒,认为在一起阅读讨论的乐趣在于思想的交流。他们被这种乐趣迷住了,虽然清贫,但是他们充实而幸福,感到“欢乐的贫困是最美好的事”。他们把自己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命名为“不朽的奥林匹亚学院”。正是在“奥林匹亚学院”里自主、自由、宽松、闲暇、交流、文理兼容、非功利的研究生活,激发出了爱因斯坦无穷的创造力,成为产生“爱因斯坦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从爱因斯坦的成长道路中发现,为学生提供自由、自主、自学和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是多么重要!珍视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我负责、学会自学和研究性学习、营造奥林匹亚学院式的非功利和宽松的研究氛围、提供文理艺术兼容的学习环境等等,是“爱因斯坦奇迹”给中国教育的重大启示。爱因斯坦奇迹已经过去一百周年了,科举制度也已经废除了一百周年,世界正快速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可是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展极其缓慢,有些方面甚至和爱因斯坦倡导的教育观念和做法背道而驰。中国教育陷在大一统的僵化教育体制里难以自拔,学生在学校里自由、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越来越小。过多而又呆板的标准化考试,使许多学生成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成为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且考试内容灵活性很小,近期还看不出有改善的迹象。中学里推行的新课程改革,虽然把研究性学习提到了超越数理化的高度,但遭到了高考制度的阻碍,面临夭折的危险。功利性的考试文化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国每天有多少人在忙着对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把宝贵的青春抛洒在没有多大价值的考题上,以换取能带来个人利益的文凭,俨然现代科举。而奥林匹亚学院式的自发、自主、自由、宽松、非功利、文理兼容的研究却少而又少。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不但产生不了爱因斯坦式的人物,就是有了爱因斯坦精神的萌芽,也难以茁壮成长。21世纪将是人类创造力大发展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创造力的竞争,而创造力的萌芽就在童年和中小学阶段。爱因斯坦奇迹正是创造力的奇迹,我们的教育必须加速改革,尽力营造能产生爱因斯坦式人物的校园环境,这是当今我国教育最迫切、最重大的课题。当今社会,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国际互联网飞速普及,科学研究的条件大大超过爱因斯坦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读到最新最多的科研材料,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也可以在全世界找到兴趣相近的研究伙伴和导师进行网上交流,可以在网上任意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建立自己的网站。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人人都可能成为爱因斯坦式的人物,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爱因斯坦式的好奇心、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全面和谐发展的能力?我们有没有他那样自由、自主、非功利的研究精神?我们怎样自觉地培养这些心态和能力?超越考试和各种条条框框,尽早进入自发、自由和自主的研究,是爱因斯坦奇迹给我们的另一启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正道教授说过:“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小小的地球上生活过,我们这颗蓝色的地球就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我国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做到:因为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活过,我们的学生就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更有特色、更有智慧、更有人的道德?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就是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