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和瘀血是中医学的特殊的病因概念。一般来讲,痰饮和瘀血都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作为继发性的致病因素,它们又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的某一部位、某些脏腑组织而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系列复杂的病证。 (一) 痰饮 痰 饮是人体水液代谢局部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是人身水湿津液所化生。炭饮在中医学中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痰包括风痰、热痰、寒痰、顽痰、湿等不同的类型。据临床见证而辨,痰饮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之别。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听之有声的痰饮,即客观所见之痰;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常见症状,但却不能直接看到实质性的痰饮 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是产生痰伙的根木原因,其中尤以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三焦水道失于通利为主要原因。 肺失宣降。肺主治节与敷布,为水之上源,具有通调水道的作用。外邪袭肺而致肺气失其宣肃之职,则津液凝聚为痰。如若肺气素虚,治节无权,津液失于宣化,或脾气虚乏而痰自内生,痰浊上于于肺,即所谓“脾为生疗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均可致肺失宣降,聚涅为痰。 脾失健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脾主运化和散精。若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而致外湿困脾,或思虑劳倦,脾气损伤,致使腺不健运,化失其正,则水湿停聚而为痰饮。故有“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滞膈,淤而成痰”的说法。 肾元亏损。肾为水火之脏,主温煦而司开阖,调节一身之水液代谢。脾的运化,膀胱的气化均离不开肾阳的温煦。如肾阳不足,肾气虚衰,则蒸化无力,开阖失司,不能纳气归元,水不得化气,亦可聚湿而生痰。 除此之外,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热或七情过激,五志化火,饮食劳倦,生活失宜,都可致脏腑的功能失调,不运化宣行,聚湿而成痰饮,从而成为痰饮形成的间接因素。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由痰饮引起的疾病是多种多样的,古人有“痰为百病之母”,“痰生怪病”之说。 频浊阻滞,气机不利。痰浊壅盛,阻塞气机,气失调而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临床常可见到胸闷、咳嗽喘促、喉间痰鸣、头目眩晕、胃脘堵闷、不思饮食,腹泻肠鸣、肢体沉重等证。 痰扰神明,心神不宁。痰浊上扰清窍,则易紫蔽心神,神无所主而逆乱。常可见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衲志痴呆、喜怒无常、呕吐痰涎,或狂躁不休、暄扰打骂、逾垣上屋、不避亲疏,或毁物伤人、气力逾常。 痰窜经络,气血阻滞。痰浊流窜经络,常可致经络闲塞,气血运行不畅。若痰饮流注阳明之络则肩背牵引疼瘺、肢体麻木。筋脉痹阻可见口眼歪斜,甚则半身不遂。若痰瘀互结,又可见皮下肿块、瘿瘤、瘰疬。痰湿阻于胞络,气不运行,可致不孕证的发生。 痰火扰心:大怒之后,肝火暴张,鼓动阳明痰热,上扰神明,而发癫狂。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精袢分裂疵。临床可见性情急躁、面红目赤、狂妄躁扰、语无伦次、骂詈不休、毁物伤人、不避亲疏等种种情志异常的表现,舌绛苔黄,脉弦大滑数。治疗方法以镇心涤痰,泻肝清火为主 痰浊阻肺:痰浊壅盛,阻塞肺络,使其失去宣肃之职。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临床可见胸闷、咳嗽喘促、喉间痰鸣、痰涎壅盛、不得平卧等症,舌苔厚腻,脉滑。治疗方法以肺祛痰为主。 痰阻中焦:脾不健运,痰饮内停,阻滞中焦。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笭疾病。临床常见头眩心悸、胸脘堵闷、食欲不振、呕吐痰诞、肠鸣腹泻,肢体沉重等证,苔白腻,脉濡滑。治疗方法以和胃化频为主 风痰阻络:劳倦内伤,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塞经络,蒙蔽清窍。或肝阳上亢,逆犯脾胃,脾失健运,内生痰浊,热炼成痰,痰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可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间痰鸣、肢体偏瘫、肌肤不仁、语言不利,苔厚腻,脉弦滑。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等症。治疗方法以祛风通络,豁痰开窍为主。 瘀血是人体内的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于一定处所的病证。中医对于瘀血的含义和概念是很广泛的。如凝则脉不通为瘀血,离经之血为瘀血,污秽之血为瘀血,坚硬成块为瘀血。现代医学中的一些病症与中医的瘀血证十分类似, 如心肌梗塞肺心病、肝硬化腹水、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肿瘤等等。 瘀血一证的成因是很复杂的。中医认为,人体中的血液应是在脉道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不止,环流不息,反之则可导致瘀血证的发生。就五脏而言,瘀血证与心、肝、脾三者的关系甚为密切。心主血,血液在脉道内流动要靠心气的推动。肝藏血,又能调节血量。脾生血又统血。任何一脏的病变都会导致血运的障碍而致瘀。 情志致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是中医理论对于气血之间关系的概述,两者犹如交融之水乳相依相存。如若情志过极,阴阳气血失于调达,而致气血逆乱,常可导致瘀血的产生。“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都是对情志致瘀的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有些人由于过度的情志波动而发生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等症都是情志致瘀的实例。 外伤致瘀。人体的外伤也常会导致瘀血,《内经》中曾提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外伤常可使经脉受损而血溢于脉外而生瘀血,如跌仆之后皮的青紫瘀斑,以及重度外伤丽出现的颅内血肿、内脏出血笭都是外伤致瘀的具体表现。 外邪致瘀。外感六淫之邪亦可成为致瘀的因素,其中尤以寒邪更为多见。常言说:“得寒则凝”即是一个通俗的道理。寒邪侵袭人体可使血行停滞而致瘀阻。另外,火热燥邪常可煎耗伤血,热毒熏蒸肌肤则可致瘀而崤化为脓,发为疮疡胂痛。热入营血又可致肌肷出现瘀斑。 正虚致瘀。若久病耗伤正气,气虚则推动血液流行之力减弱而发生瘀阻。甚则阳气衰微,寒自内生,血脉不行亦可致瘀。或素体阴虚,血脉不充,血行涩滞而发瘀阻。血流的脉道犹如河床一般,如水源充足,水流通畅,则泥沙不易沉积;反之,水源贫乏,水流缓慢,则易发生瘀塞。 阻滞经络,气血壅塞。瘀血停留则经络闭塞,气血的运行失其通畅调顺。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故疼痛是瘀血证的一大特征。瘀血证所见之疼痛多为刺痛、钝痛、刀割样痛,且疼痛拒按、固定不移。如头窍被瘀血所阻,则头痛。瘀阻在心,则心前区刺痛。瘀阻胞宫,则见痛经等证。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证论·瘀血》中曾述:“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瘀血阻络则影响新血的化生,诸窍及肌肤失其濡养。所以患有瘀血证的病人多伴见面色晦暗、黧黑、青紫、舌暗紫或有瘀斑、毛发稀疏干枯易折或脱落、皮肤色素沉着、肌肤甲错脱屑、青筋暴露、肢体麻木、拘急等证。 瘀血涩滞,血不归经。瘀血内阻,则血液不能循常道运行而外溢,因此瘀血证常伴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多种出血证。还可以见到四肢躯干某部位的症痕、积聚、皮肤瘀点、紫斑、血缕红痣等离经之血聚汇于内的表现。 血瘀日久,正气耗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运血者为气,载气者为血,二者相互为用。若血瘀日久,血流郁滞,则血对气的生成、载运、调节发生障碍,而致正气耗损。故有“血不生则阴不足以配阳,势必五脏齐损”之说。 血瘀日久的人常可见心悸气短、头晕耳鸣、面色苍黄而黯、两目干涩、形体消瘦、纳少乏力、畏寒喜暖、四肢瘐痳等阴阳偏衰的证候。 瘀血一证虽有其一定的致病特点,但由于瘀阻的部位不同,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也有所区别。 瘀阻在心:情志所伤,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络脉不通。或素体阳虚,胸阴不展,气机受阻,瘀血阻于心脉。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肌梗塞一类的疾患。临床常可见心区憋闷、胸部刺痛、心悸不宁,甚则喘息不能四肢厥冷、手足青紫,舌质暗紫,脉象沉涩。治疗方法以宣痹通阳,活血化瘀为主。 瘀滞于中:忧思恼怒,气郁日久,肝失调达,横逆犯胃,阻塞气机,血行涩滞,瘀血内结于中。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疾病。临床常可见胃脘部疼痛、痛如针刺或如刀割而牵连胁背、疼痛拒按、固定不够,兼见恶心呕吐、泛酸嘈杂、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大便溏泻,甚则可见呕血、便血,舌质紫黯,脉涩。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 瘀结于腹:情志郁结,或因饮食不节,偏嗜,或因感染虫毒,日久则伤及肝脾。肝气郁滞,气血凝聚,脾失统摄,运化无权,瘀血阻于肝脾脉络。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肝硬化腹水、腹腔肿瘤、血吸虫病等疾患。临床可见面色黯黑、唇色紫黯,面、颈、胸部有血缕或红痣,胁下或腹部肿块、胁腹政痛、腹大坚满,甚则可见吐皿、便血、神识昏迷等证。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调补肝脾为主。 在常见的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等致病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外伤及虫兽所伤导致的意外性伤害。 意外性伤害可因工作、生活、体育活动或自然灾害等意外引起。如工伤、交通事故、强力负重、跌仆闪挫、暴力打击、金刃创伤、烧伤烫伤或化学中毒等均可能造成局部科全身的伤害而发生多种病证。损害常因具体的病因性质而异。 比较常见的有肌肤经络的伤损、瘀肿、出血、疼痛、脱臼、骨折,以及由于剧烈疼痛、严重失血、大面积烧烫伤、化学毒所引起的昏迷、高热、抽搐等临床表现。其中瘀血和出血是外伤的重要病理变化,又是影响病情变化的继发性病 因,可与瘀血病因的致病特点一节参考。某些肌肤的局部破损,可因伤口不洁,处理不当,遭致外邪侵袭而形成“破伤风”,也可因化脓性感染转为痛肿溃烂。 虫兽所伤则包括各种动物性的意外伤害。如毒蛇咬伤、蚊虫叮咬、蝎蜂毒刺所导致的伤害都极为常见,其伤害的程度可以导致局部的瘙痒、麻木、疼痛、肿胀、破溃,也可以发生昏迷、抽搐笔全身的严重病变。此外,由于疯狗咬伤所造成的“狂犬病”,则可以引起特有的精神失常,极度恐水等临床表现。
华佗医话(十六) 老年病的基本特点及防治 蔡敬民 老年病,是人体进入衰老期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和形态学方面的衰老性变化。以及由于这些变化引起的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和适应性降低。在病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具有共性特点的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慢支、肺气肿、心衰、骨质增生、结核、肿瘤等。这些老年病,虽然病因、病机和症状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其共同的基本特点,即: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虚实夹杂的非典型症候。 了解老年病的这些特点,便于提纲挈领,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早期预防,和有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老年病的基本特点。 (一)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 机体随着年龄增长,其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老化,大约每10年就有一些明显的变化。如《黄帝内经》上说:“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五脏经脉空虚;百岁则尽终其天年。”由此可见,人的衰老病死,与“气”的关系相当密切。正如上述:五脏之气,是生命物质(阴)与生命活动(阳)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与转化;所以“气”具有阴阳两重属性。正常时,阳生阴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异常时,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到了"更年期"(女50岁,男60岁左右),阴阳就会出现生理性的平衡失调,或偏阴虚,或偏阳虚,总的趋势是阴阳两虚。临床表现为:眼花、头晕、健忘、失眠、发白、齿摇、关节不利、性功能减退等。虽然未形成老年疾病,但是已处于阴阳两衰的“亚 健康 状态”。据相关研究揭示:老年人的神经、内分泌、微量元素、免疫、细胞遗传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等,生理机能,均随增龄而下降;尤其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下降明显(男性睾丸酮/雌二醇比值,随年龄下降,女性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等,分泌失调)。恰好与中医学“肾气虚、脑髓空”的衰老变化相一致。所谓“肾气”、“脑髓”,乃元阴、元阳之所在,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生命活动之根。所以说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是老年病的体质因素和基本特点之一。因此,早期有效地调补人体阴阳(特别是元阴、元阳),是延缓衰老及预防老年病发生的关键。 (二)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 痰,是体内水液代谢异常形成的病理产物;同时,痰又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病理变化。现已证明,“痰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表现为: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血流动力性异常,表现为:静脉与淋巴回流受阻,循环压力、心排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均增高,肺功能降低等。这些病理变化,与“血瘀症”的血液流变性和血流动力性改变相一致。因此,符合中医学的“津血同源,痰瘀互结”理论。临床上因痰致瘀、痰瘀互结的老年性疾病,极为常见。如:痰瘀停聚在上焦所致的咳喘、喉闭、眩晕、中风、胸痹、痰迷心窍等症;结于中焦所致的腹胀、肿满、胁痛、痞块等症;结于体表的症候如关节肿痛、麻木不仁、皮下结节等;结于精神系统表现为癫、狂、痫等症。上述痰瘀互结的老年性疾病,其病机、病理、症候表现,与老年人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尤其是五脏阴阳失调,导致气血及水湿津液循环代谢障碍、凝聚变化为痰、为瘀,互衍、互结。形成老年病的又一基本特征。 (三)虚实夹杂的非典型症候 由于老年病,阴阳两衰的生理功能和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特点,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每致“真邪相攻”,多脏损害。例如“中风”症: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失调,在这种体质基础上,内生风、火、痰、瘀、邪实等病理变化,以致气血逆乱于脑,涉及肝、心、脾、肺、肾多脏器官。临床上可出现痰浊、淤血、腑实、风火、气虚、阴虚、窍闭、阳衰等,多种症候。再如“胸痹”症:每有胸阳不振、心脉瘀阻的生理病理特征,因瘀致痰、痰瘀互结、痹闭心脉。与心、肺、肝、肾功能失调,及气血、阴阳亏虚,关系密切。临床上以本虚标实、多脏器衰竭,为特征。本虚表现为:心气不足、心阴虚、心肾阳虚、心肾阴虚、气阴两虚等。标实表现为:气滞、血瘀、寒凝、痰浊、风火等。 另一方面,老年病的症状多表现为不典型。如:老年人重症感染,一般见不到高热、寒战,血象升高等全身中毒性症状;往往突然出现休克。再如:老年人急腹症,一般没有热、痛、胀、满、及腹肌紧张等典型症状,检查确诊时已是晚期,化脓、坏死。还有些老年病人,常常几种疾病,合病、并病发作;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症候,如老年便秘症,约占老年病患者的60%以上,若得不到及时防治,每因肠腑结实,而致胃气上逆、上格下闭,甚至毒热蒙蔽心神,出现神昏癚语,阴阳离决之危候。综上所述,阴阳两衰的生理,痰瘀互结的病理,虚实夹杂的症候等,是老年病的基本特点。且互为因果,密切相关。 二、老年病的防治措施 (一)调补阴阳,延缓衰老 调补阴阳,即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和培补阴阳两虚,使之平衡如常,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调补的方法不外:饮食、起居与药物治疗。从预防为主的角度出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1.慎起居,养阴阳生机。《黄帝内经》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论述;强调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规律。春夏阳气生长,万物发陈,应当夜卧早起,以令志生,勿贪凉饮冷,损伤阳气,勿大汗亡阳,消耗阴液;颐养阳生则阴长的生机。秋冬阳气潜伏,万物敛藏,应当早睡迟起,避寒就温,精神固密,保护阴气,以适应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2.节情欲,护阴阳之根。情欲,即七情六欲;节之则精神饱满,气血条畅,阴阳平密,五脏安和;纵之则精亏神疲,气血逆乱,阴阳失衡,五脏损伤。老年人本已阴阳两衰,尤宜清心寡欲,调节情志,惜精全神,调节气血,使五脏安和,阴阳有所依附。 3.适饮食,培阴阳化源。即适时、适量、适养、品种多样,勿使脾胃受伤,营养不良。如此,则气血化源充足,五脏阴阳安和。老年人脾胃虚弱,尤易戕伤;饮食、药饵需时时顾护胃气;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众所周知:饮食中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生命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是气血精津的化源,元阴元阳赖以滋养。所以饮食调养十分重要。 4.活筋骨,通阴阳之道。筋骨、血脉,五脏所属,阴阳之道,动静有序。老年人气虚气滞、血瘀痰凝,常见筋骨关节不利,痉挛拘急,或痿痹不用。适当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新陈代谢,改善脏腑机能,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生生不息。 (二)抓住病机,痰瘀同治 老年病,不论内因、外因所致,其病机中必有痰瘀为患。这也是老年病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据报导:的 健康 人群中有血瘀症候出现,并且与年龄的增长成正相关。可见老年病血瘀、痰凝、及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相当普遍。因此,在辨证与辨病论治、立法用药时要重视痰瘀同治的原则。因瘀致痰者,侧重除痰。目前,运用“痰瘀同治法"治疗老年疑难症、危重病已经有新突破。如长春医学院采用“破瘀化痰、泄热醒神”法治疗出血性中风(脑溢血),疗效确切,降低了病死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内科疗法。充分证明抓住痰瘀互结的主要矛盾,立法用药,在老年病防治工作中具有科学、和实用价值。 (三)治病求本,虚实兼顾 老年病之本,即阴阳两衰、痰瘀互结、本虚标实和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辨证立法,应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原则下,着眼于调补阴阳与化痰破瘀。如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门诊研制的“脑痿康”丸,治疗脑萎缩1380余例,疗效在85%以上,经CT检查证实病变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方中以菖蒲等药豁痰开窍醒脑,首乌等药益髓填精以滋肾阴,巴戟天等药温补肾阳,丹参、三七等药化瘀通络,龟板、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补肾中真阴真阳而化生气血;诸药综合,使阴阳平复、痰消瘀散、气血调活、髓海充足而神志清明。故临床疗效显著。 总之,通过上述论证,充分说明老年病的基本特点是:阴阳两衰的生理机能,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及虚实夹杂的非典型症候等。把握这些特点,有利于老年病的临床诊断,及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有利于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对提高老年病的防治水平,及拓展有效新疗法,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延年益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 《注》本文荣获97年北京国际老年保健协会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金牌奖);同年6月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收入《世界名医成果研究》,并荣获“国际名医成果贡献奖”等。
痰饮的概念及性质 痰饮,是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 (1) 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的痰饮。 (2) 无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而引起的疾病或症状。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看不到有排出的实质性痰饮,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的疗效,故称其为无形的痰饮。 此外,痰饮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痰饮,系指由呼吸道所咳出的分泌物。而广义之痰饮,则除上述咳吐而出之痰液外,还应包括留滞于体内因水湿凝聚而成之痰饮水邪及无形之痰饮病证在内。 关于痰饮的性质,由于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都是由于人体津液代谢失调而形成,因此四者皆为阴邪,故痰饮病邪性质属阴,一般以浓度较大,质地稠粘为痰;而把浓度较小,质地较为清稀者称为饮,故两者区别即在于痰稠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从寒热性质来分,前人又有“痰热而饮寒”的说法,认为“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则为饮”,但从临床实际来看,亦有寒痰或热饮者,故不可一概而论。痰饮具有聚散不定,流动不居之特性,故可以流窜全身各处而发病。 痰饮的形成与病机 痰饮的形成痰饮病证形成之后的病机特点 痰饮的形成是由肺、脾、肾等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而成。 人体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水液依靠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肾阳的气化蒸腾,方能气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平衡。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肺、脾、肾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时,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湿不能正常气化而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而生成痰饮。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气化输布,则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不得化气,也可停留而成痰饮;三焦乃水与气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滞,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由于三焦历经五脏六腑,概括了表、里、内、外,上、中、下各个部位,故痰饮病邪可以在三焦各个部位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从而可形成多种痰饮病变。导致痰饮形成的原因,多由外感六*,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气郁阻,或化热化燥,则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体胖阳虚,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饮;若情志内伤,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煎灼津液,则亦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湿环境及水中作业,外湿困遏脾阳,运化失职,则又为水饮内生之因。 常见的痰饮病证 临床所见,痰饮所致的病证较多,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的说法。痰饮为病,即包括了有形痰饮和无形痰饮等多种病证在内。由于其所在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 (1) 常见的痰证: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见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停皮下肌肉,则可见痰核、阴疽流注;痰阻经络筋骨,则可见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痰浊上犯头目,则发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致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2) 常见的饮证:如饮泛肌肤,则成水肿;饮停胸胁,则见胸胁胀痛、咳嗽引痛;饮停胸膈,则常见咳喘倚息、不能平卧;饮在肠间,每致肠鸣沥沥有声、腹满食少。总之,痰饮病证,随其病变部位及其寒热虚实性质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临床见症,应综合分析,方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是痰饮的治疗总则。但是临床上痰病患者属热者十之八九,属寒者十之一二,用药多取清热化痰,而非“以温药和之”。复习文献发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论述的不是“痰证”,而是“饮证”。下面就从本病的历史源流对《金匮要略》的“痰饮”概念进行辨析。1“痰”和“饮”概念形成年代不同“饮”概念出现明显早于“痰”概念。现存较早的中医古籍,如汉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及《黄帝内经》、《难经》中医经典医藉中均没有“痰”字;而《黄帝内经》已有“饮”、“溢饮”、“饮发”、“饮积”、“水饮”等概念。而早期文献对现在含义的痰液,多表述为“涕”、“唾”、“沫”等。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从现存版本来看,虽然出现了“痰饮”一词,但其内涵与后世出现的“痰”概念不同。 西晋的《针灸甲乙经》、《脉经》也是有“饮”而无“痰”。隋唐以后的医书才陆续使用“痰”字。关于“痰证”理法方药的探索活动则发生在宋代以后。2《金匮要略》“痰饮”疑是“淡饮”之误查阅现存文献,《金匮要略》是记载“痰饮”这个名词的最早古籍。于是,我们会认为“痰饮病”是仲景最先提出来的,若仔细推敲或许不然。因为仲景原稿已佚,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早已面目全非。从宋以前一些古籍记载“饮证”的相关内容看,许多描述“四饮”的章句基本与《金匮要略》原文相同,可是全未使用“痰饮”二字,如晋代王叔和《脉经》写作“淡饮”。从目前通行版本的《金匮要略》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仲景通篇论述都是“饮证”,并未述及现代所指之“痰证”。 仲景开篇就指出“夫饮有四”,并对“四饮”的病变部位、证候作了详细描述。说明仲景指的“饮”其外延仅局限于“四饮”,并不包括后世之“痰”。所以,现在《金匮要略》书中的“痰饮”二字,很可能是传抄之误。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能说明王叔和把“痰饮”改为“淡饮”,而后人将“淡饮”误抄为“痰饮”似乎更为可能。3《黄帝内经》已具有“痰”、“饮”相异的雏形《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又说:“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后世医家《饮病论》的作者认为这种“水溢则为水胀”正是《素问・脉要精微论》讲的“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所以,《黄帝内经》中的“溢饮”可以看做是《金匮要略》“痰饮”的雏形。而“中热胃缓则为唾”,其中的“唾”可能是后世“痰”的雏形。清代《研经言》对痰饮名称进行过辨析,认为《金匮要略》“痰饮”当写作“流饮”;“痰”由“淡”字演化而来;而“淡”乃“淡唾”之意,区别于“浊唾”而言。故《黄帝内经》此处的“唾”可能指“浊唾”,也就是后世的“痰”。孩子经常生病,有可能是免疫力低下,但中医角度看有可能是痰饮导致的,而且这种情况非常常见。痰饮本身容易导致各种难以治疗但是又可以自行缓解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梦魇、胸闷、咳嗽、身体局部发凉、长出气等。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一定要少吃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另外要提醒的是,晚饭要少吃。下面是我整理了痰湿体质的调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痰湿体质如何调理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几款适合痰湿体质者的佳品。
山药冬瓜汤
山药50克,冬瓜150克放至锅中文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可健脾、益气、利湿。
赤豆鲤鱼汤
将活鲤鱼1尾(约800克)去鳞、鳃、内脏;将赤小豆50克、陈皮10克、辣椒6克、草果6克填入鱼腹,放入盆内,加适量料酒、生姜、葱段、胡椒,食盐少许,上笼蒸熟即成。本品健脾除湿化痰,用于痰湿体质且有疲乏、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胸闷眩晕表现的人。
白菜萝卜汤
大白菜叶子2片,白萝卜、胡萝卜各80克,豆腐半块(约200克),将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与豆腐洗净,切成大小相仿的长条,在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待用,倒入清汤,把白萝卜、胡萝卜、豆腐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加入大白菜,再次煮开,用盐、味精调味,最后撒上香菜末盛出即可,能化痰清热消食。
萝卜丝饼
鲜白萝卜连皮250克。洗净切丝,加陈皮丝、生姜丝,或葱丝和盐少许,作馅,然后将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将上诉馅填入,做夹心饼,放入油锅内,烙熟即成。有健胃、理气、消食、化痰功效。
豆瓣鲤鱼
带骨鲤鱼肉250克,豆瓣酱30克,葱10克,姜10克,蒜10克。湿淀粉15克,酱油10克,醋5克,白糖5克,味精1克,料酒10克,鲜汤10克,色拉油500克(约耗70克)。将鱼肉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将色拉油入锅,呈旺火烧至油热时下鱼块炸黄捞出。锅中留少许油,下葱末、姜末、蒜末、豆瓣酱煽香,加酱油、料酒、白糖、鱼块、鲜汤入味,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即成。有辛温燥湿的`功效。
冬瓜
冬瓜属于性寒味甘,清热生津的食物,冬瓜有较好的利尿作用。冬瓜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减肥美容的功效,是肾炎、高血压、冠心病及各种浮肿患者的康复保健养生佳蔬。冬瓜所含的B族维生素能加速将糖类、淀粉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体内脂肪,有利于减肥。
胡萝卜
胡萝卜性微温,入肺、胃经,有健脾养胃、化痰清热、利湿顺气、消肿散瘀、解毒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钾,钾进入血液后,能将血液中的油脂乳化,同时能有效地溶解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硬化斑块”,并将这些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达到降血脂、降低血黏度、净化血液、“清洁”血管、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微循环的效果。
大蒜
大蒜有行气祛湿、健脾养胃、益肾宣肺、消肿利水、清浊解毒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蒜能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血管中的脂肪沉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同时大蒜还能消除疲劳,增强体力,增加肌肉的弹性。大蒜萝卜汁能健脾燥湿、减肥、清热解毒、止痛、消除疲乏无力的症状,同时降低血脂。
橘子
性味甘酸凉。能润肺生津,理气开胃。橘皮名陈皮,性味辛温,能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此外,橙、柚均与橘相类似,橙擅於润肺化痰,柚则擅於消食和胃。
乌梅
乌梅性平、味酸,入肝、脾、肺及大肠,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据现代医学考证,乌梅内食华果酸、琥珀酸、柠檬酸、谷醇蜡样物质等。盛夏多食乌梅可以增加抗菌力,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其次,乌梅含有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的微量苦味酸,能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旦能抗蛋白过敏。同时,乌梅还能有效地分解肌肉组织小的乳酸、焦件葡拐酸,使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翅膀常酸疼的老年人多饮乌梅汁,还能治病健身。
王琦1943年出生江苏高邮,著名的国医大师、中医体质学创始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琦从小就非常热爱学习,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就拜当地名中医江韵樵先生为师,开始学习中医。江韵樵为人十分严谨,对徒弟要求非常严格,在几年的时间里,王琦识药辨病、出诊理症,精研中医典籍,积累了扎实的中医和中药学知识,很快就可以独立坐诊行医。上世纪70年代末,王琦成为了文革后第一批中医研究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偶然发现《黄帝内经》提到了阴阳二十五人内容,这立即引起了他的兴趣。 《黄帝内经》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把人分成五种类型,五种类型的人又产生五种亚型,于是就有二十五种类型。但是,后面的中医典籍中再没有关于类似的研究,只有一些典籍中有零散的描述,都没有系统的记录。于是,他打算以人的体质研究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老师第一个提出质疑。老师说:“中医体质学自古以来都没有。你弄这个东西,弄不好会搞得自己毕不了业。”不过,王琦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是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所以一心决定走下去。看到王琦的执着,老师后来一直支持他。。后来,他的《论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意义》的论文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顺利毕业后留校任教。毕业后,王琦没有放弃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他认为可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于是他开始了艰难的 探索 。 创建一个新理论,是一个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必须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同时要实践支持。王琦对此下了大功夫,在教学和出诊的同时,他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从西苑医院赶到学校的图书馆,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进行研究和整理。管理员说,你一个老师怎么比学生还勤奋呢? 累了的时候,王琦就到大街上或公交车站观察人群,在他们的身上验证自己的心得。经过深入研究,王琦与盛增秀合作撰写《略论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一文发表,“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第一次公布于世。此后几十年,他将这一理论运用到中医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012 年,德国科隆市副市长汉妮特特意来体验中医诊疗。搭脉之后,王琦告诉汉妮特,她是属于阳虚体质,平时消化功能不好,比较怕冷。汉妮特听后,睁大了眼睛直呼“不可思议,太神奇了”。她说:“我特意没有讲胃部不舒服和手脚发冷的老毛病,没想到被王教授的‘火眼金睛’看穿了。” 由于是独创的理论,加上不走寻常路的精神,很多人称他为“京城怪医”。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因此他的诊室都是一些疑难杂症病人。有的盛夏穿棉衣还说冷,有的三九寒冬却大汗淋漓,有的抱怨自己喝凉水都长肉,等等。王琦根据自己的体质理论,一一为他们解决痛苦。 每次诊治,王琦都一一记录下来,包括病人的行为、性状、体态、年龄、开方、疗效等资料,然后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逐渐将思维角度从看病调整到分析人的类型,从而慢慢发现了某些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性。比如,气虚体质的人容易脏器下垂,也容易感冒;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得痤疮和湿疹;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得过敏性疾病,等等。 为了更好地读懂人的身体,王琦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调查。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和学生们在全国范围内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几十万人进行了调查。在发现一种体质类型后,就针对性进行调查,尽量用证据和数据来说话。经过多年的调研和整理,王琦陆续总结出了平和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等七种体质,中医体质学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后来,他又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了特禀体质和气郁体质两种类型,最终确定为九种体质,至此,中医体质学说正式创立。 王琦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学专著《中医体质学说》。从此,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以中医体质学为对象的学术论文多达1300 多篇。而王琦也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等继承人88 名。 《中医体质学说》这本书不仅对于中医治病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于个体的体质调理也非常有帮助。它浅显易懂,容易对症,看过之后很容易就知道自己的体质类型,对于日常 养生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名称】:人机交互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阅读地址】:
哈哈 被我发现啦~吼吼~~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问世以来,在计算机领域内,曾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有些"长盛不衰",有些则是"昙花一现",总结它们盛、衰的缘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规律,即:凡有助于缩小人机隔阂,有助于建立和谐人机环境的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大规模并行处理(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多媒体(Multinedia)、开放系统(Opensystem)、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网络计算(Netwouk computing)和嵌入式计算(Embedded comput-ing)等,均因为在建立和谐人机环境方面成效显著,而成为当今的主流技术。所谓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决不仅限于设计并实现一个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具有灵活的交互功能,其最终目的是:从人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发展到计算机在被人应用的过程中优化了功能;从计算机系统?quot;初解人意"逐步发展成计算机系统能够"善解人意"。用户在开始时都极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全"的计算机,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应用系统的普及,用户已经致力于寻求更为"好用、适用、易用"的计算机,希望在与计算机"合作共事"的过程中,计算机会逐步了解用户的需求、爱好和水平,并且用户和计算机的"学问"一起增长,这种。"人机智能共增"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结果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以计算机或类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时代,人机交互技术正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之一。所谓人机交互技术,就是利用人类自身的语言、文字、图像等进行人机之间通讯的技术统称,人机自然语言(语音)通讯是其中较具潜能的一种。由于具有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计算机智能是新一代计算机的重要特征,围绕人机自然语言交互技术有关课题的研究是当今计算机、人工智能和信号处理研究的前沿热点课题,难度很大,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验性。 从古老的"芝麻开门"传说开始,人类就一直幻想着用语言去征服和改造自然。伴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这一梦想正在逐步实现。谁能预知中文语音识别技术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日常工具。在计算机中,通常人机交互界面以键盘为主。为了使计算机的界面与人更加"友好",科学家开发出了若干种易学易懂、操作简单的界面。其中最方便最自然的界面首推口述语言。基于语音识别、镆艉铣杉白匀挥镅岳斫獾娜嘶�镆舳曰凹际跏鞘澜绻�系囊桓瞿讯群艽螅��惶粽叫缘母呒际趿煊颉K�那熬笆�止饷鳌A斓际澜缛砑�绷鞯奈⑷硎琢毂榷�谴淖罱�担?quot;5年以后95%的网络软件将是在语音驱动下完成的。"近几年来,语音识别、合成技术发展很快,和它有关的语言学、语音学、语音理解,听觉心理和语言感知也有较大进展,加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最近两年的国际互联网的迅速生长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热潮,这为人机语音对话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理论和物质基础以及需求牵引。科学家们指出,人机语音对话已处于突破的前夜,估计10年内将会有重大的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人机语音技术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即语音识别和合成。 一般来说,语音可分成声母和韵母,计算机在接受到口腔发出的声音振动信号以后,切分出声母和韵母,然后根据声母和韵母在信号中不同空间、不同参数进行处理,并按照事先在计算机内部建立起来的各种模型进行匹配,计算出实际输入的波形和各模型之间的中心距离,最后得到一串以符号表征的信号序列。这些工作仅完成了语音识别的第一步。大家知道,语音信号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它可以归结为五重模糊:即语音模糊、音词转换模糊、多义模糊、语义切分模糊和指代性模糊。人类的大脑在语音交流过程中,有天然的解决上述模糊的本领,因此人类可以从模糊的语音中清理出语音中包含的信息,通俗地说,这就是理解。而要通过计算机进行理解,必须要教会计算机有这种理解模糊的能力,这就比较困难。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最近中科院声学所黄曾阳研究员提出基于自然语言理解?quot;概念层次网络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立刻在我国计算语言界引起了重视,一些著名学者称这是一项创新成果,认为随着这一理论在计算机上实现,在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上将有重大突破。根据这个理论,我国科学家在计算机上设计了一套计算机可读的符号系统,建立了富有汉语特色的知识库。知识库中包含了内容极其丰富、内在逻辑关系十分严密的网络结构语义信息,同时设计了包括单字词感知、语义块感知、句类判定、语境生成、隐藏知识揭示等处理模块。组成了一个具有一定人工智能水平的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系统。 计算机语音合成即文语转换系统,就是将计算机内文字形式的语言文本转换成声音形式,以语音方式播放出来的系统,它的目标是让计算机具备人一样的说话能力,即在合成语音的质量上,在文字信息的认读能力和抑扬顿挫的掌握上,都达到正常语言交际的要求,并为大多数听众接受。文语转换除了与语音识别和语言理解共同构成人机对话系统外,还可以广泛用于文稿校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自动电话查询、盲人阅读机等方面。 近年来在汉语文语转换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由于采用了新的语音合成技术对汉语的声学特征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建立了韵律调节规律,使得新的汉语文语转换系统的语音合成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使计算机合成的语言具有高清晰度和高自然度,还必须解决文语转换中的"文本处理"智能化问题,即将现系统中静态的韵律模型改变为与上下文有关的由语义控制的动态模型,将特殊条件下韵律的人工标注改为机器自动标注,其中包括文本中的多音字读音的自动确认、重读、语间停顿或连续,以及其它韵律特征的自动标注等。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计算机必须完全读懂文本中的每一句话。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系统同样可以解决这一难题。这一系统可为韵律处理和语音合成提供各种处理信息,解决多音字读音问题、歧义切分问题,给出正确的语义块结构,自动生成轻重、缓急、停延等韵律信息,从而提高合成语音的正确率和自然率。目前国外比较完善的文语转换系统的文本处理多数是通过语法分析或统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文本,对于不能提取韵律信息的只能通过人工加入韵律符号。基于语义理解的韵律处理是保证合成语音自然度的关键。韵律处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文本内容对合成语音的韵律特片进行描述,如确定什么地方强调,什么地方应一带而过,什么地方放慢语速,什么地方加快语速,什么地方有短停顿,什么地方有个长停顿等;二是?quot;强调"、"忽略"、"加快"、"放慢"、"停顿"等韵律描述信息转化为相应的音高、音长和音强等声学参数,送给合成模块,使合成语音具有适当的韵律、节奏。解决韵律控制问题有两个途径:一是利用知识,二是利用统计模型。当前,科学家正努力将以自然语言理解为支持的汉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的计算机人机语音对话系统做成可供上市的商品提供给用户,但是目前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是基于概念层次网络的知识库的建立,需要投入大批人力、物力,需要按照计算机可以处理的袷剑�源罅恐�督�惺占�⒐槟伞⒄�怼⒙既搿T诖锏绞辜扑慊�耆�腿艘谎�杂啥曰熬辰缰�埃�嵊胁簧僦屑洳�房梢酝聘�没АH缰悄苄秃河锲匆羰淙胂低常�淖执�碇械男8逑低常�跫兜奈挠镒�幌低常�扑慊�虻タ谟镏噶钕低常�囟ㄈ说目谟锸侗鹣低车染�崖叫�谑导手械玫搅擞τ谩S芍锌圃荷����⒌?quot;佳音"文语转换系统已经装配到微机上,可将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文章模拟男人、女人、老人、儿童等不同的声音,用"普通话"和"广东话"读出。虽然目前该系统还不具备"理解"能力,但其发出的声音清晰,有较高的自然度。另外,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突破不光可以应用在计算机人机语音对话中,它的更大应用将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具有更大意义的领域──机器翻译。人类梦寐以求的以机器代替翻译人员对自然语言进行全自动翻译的一天将会到来。
脑残啊你,这种题目随便写都会给你分数的,你居然到这里来问!真嘚啊,哈哈
和肺结核说拜拜‘结核’’ 听起来很可怕,但它却并不可怕。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科学技术的与日俱增,肺结核也不可怕。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也要提防这个‘‘隐形杀手’’。听我外公讲,他的妈妈,在解放初期得了肺结核,由于当时家境贫穷医疗技术有限,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人世。外公还告诉我在解放前,如果得了肺结核,那就等于得了不治之症。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肺结核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了,就像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打的卡介苗就是预防肺结核的。那究竟什么是肺结核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肺结核俗称“肺痨”,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身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发病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的影响,人体的许多器官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的传染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使带有结核菌飞沫,医学上称微滴核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而被感染。知道了什么是肺结核,那我们就应该了解怎样预防肺结核。我们平时也应做到:1控制传染源。也就是说,在出生时接种卡介苗,七岁时再接种一次。这样,可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应该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预防,这样才能降低发病率。2 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如果家人或自己患了肺结核,要做到隔离治疗。3平时要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饭前便后要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4多吃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饮食。如牛奶、鸡蛋、鱼、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强抵抗力。5 坚强体育锻炼,以锻炼肺活量,如散步、做操等。6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积极预防感冒。7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均有利于防病。目前,我国的肺结核病情虽然仍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疫情下降缓慢等特点。但只要社会各界都关心、支持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增强全民防治结核病意识,让人人都了解肺结核的危害性和防治肺结核的重要性,熟悉肺结核的防治知识,做到早防、早治,就能让我们与肺结核说拜拜。
结核病论文 去 591论文网上,很多现成的案例。自己摘抄拼一篇。要是怕被测出来就让那里高手替你原创。得花票票的。
目前,我国的肺结核病情虽然仍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疫情下降缓慢等特点。但只要社会各界都关心、支持和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增强全民防治结核病意识,让人人都了解肺结核的危害性和防治肺结核的重要性,熟悉肺结核的防治知识,做到早防、早治,就能让我们与肺结核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