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博士毕业论文写完了

发布时间:

博士毕业论文写完了

如果你在博士期间已经发表4-6篇以上系统的“长”论文,而且,每一篇论文都没有相互重复的内容,那么博士论文应该是非常简单的。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只需要把博士期间的工作给链接一下就行。通常情况下,第一章是研究背景,这个博士第一年开题就已经写完了。然而,深下就是4-6章研究内容,把已经发表的论文稍微扩展一下就可以(小论文导师已经改过了)。再下来,就是结论,两个小时就应该能解决。也因此,一个月的时间应该是足够的。

我是在两周内写完的。Introduction花的时间比较多,也比较累。差不多一周时间。因为这个introduction的逻辑非常重要。就像建楼一样,框架弄好了,往里面填东西就很快。然后接下来就是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和supporting information整合整合为一章,差不多一天半,差不多六天就是四章节。加上introduction就是五章,最后来的future work and inclusion。最后一天修改修改。然后就是PhD老板帮忙修改,最后送给我的committee。其中一个外校的committee写了好长一封信表扬我的thesis。想想都笑死我了。

感觉入股了前提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例如发了一些成体系的论文,一个月应该可以搞定。我也在努力中呢,还有一个就交论文了。一起努力吧!今天下午终于写完了博士毕业论文,我也长舒了一口气。明天去学校打印论文,后天交到院里。接下来就要准备迎接院里的预答辩了。一切都是这么紧凑,但也算是有条不紊吧!

如果你有需要指导的地方那就交给导师帮忙修改,如果没有的话就不需要了,不过一般还是发一下比较好。不论是读硕士研究生,还是读博士研究生,导师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科研实践的场景,场景对于学生能否尽快做出创新成果,以及能否做出较强的创新成果,都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其二是为学生指出创新方向,这对于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同学对于创新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不少同学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也会经历一个短暂的迷茫期,此时就需要导师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其三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以及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创新和科研方法,从而推动学生形成自己的科研方法论。进入到研究生阶段之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说本科期间的学习过程是老师向学生的单向知识传输,那么到研究生阶段之后,学生和导师之间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学生需要跟导师一起努力来推动课题的进行。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清零”的过程,所以读研期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要具有自己的想法,导师会基于自己的科研经验来给出一些意见,但是创新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更多的情况是导师和学生一起来完成一些创新。在读研读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三件事。其一是要重视前期的积累,这个过程是到达知识边界的过程,此时要重视与导师的交流,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弯路。其二是积极参与组会并积极承担一些课题任务,这能够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其三是开辟更多的交流和实践渠道,开阔自己的视野。

你毕业论文写完了吗的微博

近日很多网友爆出了自己写出的毕业论文致谢,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毕业论文致谢里,我们能够看出调侃。大部分网友在写论文以及改论文的过程中,都经历了精疲力竭的一段旅程,有些网友更是直言,感谢自己的论文指导老师,如果不是他给出自己指导,那么自己的毕业论文早就已经写完了,看得出来,这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对他的论文指导老师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满的。

5月的末端,很多学校的毕业工作已经来到后续,这其中就包括学生们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以及提交自己的查重报告,而有一些学校甚至都已经举行过了毕业论文答辩,只等最后的拍毕业照,吃散伙饭,就可以迎来一直渴望的毕业了,而我也正处于这样的阶段,在我校的安排下,我们这一届即将要毕业的学生还没有进行毕业答辩。

回忆起写论文的过程,这其中也充满着很多的艰辛,首先是确定论文的选题,因为学习的是与财务相关的专业,于是在确定选题时给出的内容就是比较局限的,本人其实也非常想在大四写论文阶段,写出一篇与自己兴趣相关的论文,作为自己的答辩内容,但是因为专业关系,这个想法不得不搁置,而我也只能够回顾大学4年所学的专业内容,来帮助自己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

写论文的过程其实不算多么艰辛,在进行构思时,我早已设定好了几个不同的案例,用来支撑我的论文主题,而正是因为内容中涉及到很多数据和案例,所以我的论文的查重率也比较低,这一点还是让我非常欣慰的。

但是在改论文阶段,因为格式问题,论文内容也被指导老师打回好几次才修改完成,也算是体验到了身心俱疲的感觉。

如何写本科毕业论文?很多人都会告诉你,写论文的第一步是要先阅读大量文献。

为什么呢?你的导师身经百战阅文无数,他不会知道你连最起码的论文是什么东西都没搞清楚。但事实上大部分人第一次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确实根本没搞明白论文是什么东西。甚至没见过一篇像样的论文。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看文献是只会耽误时间,而且看的越多越乱。

因为每一篇文献都很长,有很多论文用词语序又非常涩(可能是降重的后果),如果从头读到尾需要颂姿蚂花很长时间。再次,你如果从来没有写过论文,可能无法分辨论文中的垃圾和精华,知网上的论文多如牛毛,毫不夸张的说,很多垃圾文献,读完之后对你的研究成果毫无帮助。就好比,你从来没进过厨房,连菜都不会选不会切,就开始看研读大厨的菜谱,准备做一道大菜了,是不是感觉少了什么步骤?

因此,在你弄清论文结构之前,千万不要贸然下载一堆文献(讲真下载了你也看不下去)。因此建议写论文的第一步:你需要搞清楚一篇合格毕业论文的结构是什么。不管你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不管是文科商科还是理工科,毕业论文都有着相对固定的结构。毕业论文一般分为5-6个章节。(根据每个学校或学科的要求可能有些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都是这个结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理论基础(或文献综述)第三章:研究假设第四章:论证过程第五章:研究结论第六章:研究不足与展望虽然每个学科的标题和内容不完全一样,但体都是这个思路,并且这几个章节环环相扣,每一章都需要有前一章的佐证。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一般包含几个二级标题:分别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一听标题你就应该知道,这一部分基野埋本都是空话套话,主要讲的是研究背景和目的,你既然选了这个选题,这些内容闭着眼都能写出来,建议先做到脑中有个初步思路即可,不用着急写,建议放在论文的最后时间来写。(不建议论文按照章节顺序来写,比如绪论部分就可以放在偏后的位置。)关于写作顺序我会在第二步氏信握说。

第二章:理论基础(或叫文献综述)部分相对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写论文与写其他文章最大的不同就是你的每一句观点和结论都必须有出处一要么通过你自己的实验论证,要么需要有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持。因此这一部分的歼庆内容相当于盖楼的地基。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一部分正因为是前人研究基础,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引用文献,基本上初稿都不用自己写的,所以也不用花太多时间,最后降重即可严格意义上说,必须是先有了理论基础才能往下一步进行的,但今天如果需要按常理出牌,我就不用来写回答了。既然说的是以毕业为目的完成论文,我给的技巧是:这一步可以放在核心部分之后写。(第二步中我会详细介绍写作顺序)。这里插一句引用文献,关于引用格式可以参考每个学校的引文标注规范。可以边写边标注,也可以写完再统一标注。

第三章:提出研究假设。它和第四章是全文写作的核心!请注意我说的是写作的核心,并非答辩和整个论文的核心(整个论文的核心一般是第坦猛三章和第五章),但是对于写论文来说,这两个章节是我建议必须最先完成的。因为学科不同,这两个章节的差异册扮较大,但是总的方向一致。我就拿我自己的论文(社会学类)举例吧。我的第三章内容是实证分析,包含的二级标题是访谈调研、研究假设与模型的建立、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简而言之第三章一般是在第二章的理论基础上论述你提出了怎样的研究假设。也是你整篇文论的核心观点。

第四章:论证过程。一般是在第三章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以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成立。这个部分一般在需要花的时间一般比较长(但非写作时间,而是研究的时间),因为会有计算或者研究的过程。(而且如果做出来验证结果有问题,还得反复重新做)

第五章:研究结论。这一部分其实在整个论文中是极为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应用类的学科。因为他不仅阐述你的研究过程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你在第三章中提的假设到底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而且关系到你的研究成果或论文的成果到底有什么意义,有没有实用价值。请记住:在论文写作时,第五章研究结论是重点,但不是难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只要你第三章和第四章搞定了,第五章的研究结论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基本上可以一气呵成文思泉涌但如果第三章和第四章裹足不前,或出现种种错误,那第五章也不要想写的顺利进行。因此再次强调:第三章和第四章才是写作的重难点。

第六章:就更为简单了:研究不足与展望。这一部分个人认为无关紧要,因为每一篇论文都不是完美的,当你写作的时候你一定能找出一万个缺陷,所以最后自我批评的时候挑几个不那么原则性的问题说一说,比如:调研对象范围不够广,理论模型可以再细化等等希望后人可以继续研究等简单展望一下。这里可以参考借鉴一下别人的文献都是怎样我批评和展望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讲到这里,相信你对每一个章节的大体内容已经了解了下面就可以进入第二步,也是学姐认为针对你们这个阶段,开始写论文前比较重要的一步:写作顺序和时间的分配“简单操作”第二步:在搞清楚结构的基础上,安排好每个章节写作的先后顺序和时间投入。为什么我说安排写作顺序和时间分配非常重要?但凡写过论文的同学自己心里应该有点数,即使给你留够一年的时间写论文,你也一定会拖到不能再拖为止所谓DDL是第一生产力,说你有本事提前半年开始每天匀速有条不素的写论文我是不信的,谁不是最后被DDL逼疯,每天不眠不休的赶进度呢?因此用这个骚操作顺序,合理分配好时间投入以后,即使时间比较紧张,也依旧能如期且出色的完成论文。效率最高的写作顺序如下:先简单说一下为什么这样安排顺序:首先前文已经闸述了,第三四五三个章节是整篇论文的核心。其实当你在你准备选题的时候,这三章的计划就应该早已经有了雏形。如果是有实验的研究,可能需要早就把实验做的差不多了。所以一定要趁着研究过程还热乎着赶紧把核心部分写出来,这时候是效率最高的。如果完成了这四个章节,那你的论文初稿基本已经完成90%了、最后两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和第六章不足与展望,那就是洒洒水啦,绝对轻飘飘的搞定。最后说一下时间分配:时间分配上,按照刚才写的写作顺序的章节:第三章(提出假设)——第四章(论证过程)——第五章(研究结论)——第二章(理论综述)——其他(随意),依次送减。为什么这样安排时间呢?第一是重要性决定时间分配。这个上文已经阐述过了。第二是如果时间真的来不及,从第二章到最后的部分可以在查重前大段复制粘贴,先把初稿完成。再通过降重和修改的方式通过查重,以争取时间。第三步:下载相关文献阅读,只读核心部分虽然我不赞成一上来就阅读大量文献,但你完成了论文框架和第二步写作排序以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下载和阅读文献了。但是阅读文献也是有技巧的:首先,通过前两步,你已经熟悉了论文的结构和套路,知道了每篇论文的核心在什么位置,那么你开始读文献的时候,一样只要看他的核心部分就可以了。一般先看摘要,大概只要花几分钟,如果觉得有点参考价值,先拉到第五章的研究结论,再看第三章的假设模型。基本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就掌握了。通过筛选部分你认为有参考价值的文献,你只需要挑选几篇精华文章作为重点参考的内容。那你可能会问,自己写论文时需要的引用文献这么多,真的需要一一看完吗?嘿嘿,这里也分享一个技巧,你筛选的精华论文里,必然也有很多引用文章,所以你可以顺藤摸瓜,直接引用别人论文里引用的文献即可。第四步:按安排好的顺序开始写作。这一步其实已经在第二步中详细讲述了,这里只是提醒一下步骤,前面三步其实都是准备阶段,到这里才开始真正的动笔!第五步:交初稿初稿的写作是从0到1的过程,一定是痛且量大的,但记住,在初稿这个环节,因为工作量巨大,千万别追求完美,只要按我上面的方法,达到字数任务即可。这个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网上流传一句话:“当你把论文初稿糊完交上去的时候,你就成功的把痛苦转移到导师的身上了,因为他要愁怎么给你改论文。关于导师修改这个环节我不便多阐述,因为不同学校不同导师对论文的要求和审核程度天差地别,负责的导师会给你逐段批注修改,也有很多导师看都不会多看一眼。但不论是哪一种导师,你依然要切记,论文还是得靠自己。在这里非实名点赞我的导师,对我的论文修改十分仔细,甚至格式问题也都一一找出,让我在初稿后就不断优化细节问题,避免了不少麻烦。感动…….第六步:降重导师修改的差不多后,就是降重的环节了。写初稿时那时候糊弄的债要现在来偿还了,但不要被吓到,技术上并不是难事。建议第一遍降重的时候先从学校图书馆检测一下,会有详细的重复的地方标注,便于修改。如果学校提供的查重次数有限,也可以使用蝌蚪论文、维普等可靠的查重系统检测,然后根据查重报告进行修改降重。一般查重率最高的地方就是理论基础,因为可能存在大段大段复制粘贴的情况,以及引用内容较多。关于降重的方法,没有什么捷径,就是一句话一句话的修改,但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只要用语文知识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阐述一遍就行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让大家把理论基础不要放这么前面的位置开始写,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先复制粘贴就好,等降重的时候再逐句修改,但此时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时间。下面给大家附上一篇之前总结的一些论文降重技巧。第七步:排版,调整细节,提交终稿——请追求完美。关于排版和细节调整,千万不要小看。虽然每个学校对排版和规范性的要求不完全一样,但严谨的排版和避免低级错误是学术规范的体现,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答辩时导师对你学术不严谨的挑刺。这方面一般学校都会有自己的规范手册,主要是细心细心再细心!并严格按照要求来修改规范化。最后祝大家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已经写完了,毕业论文写的非常优秀,而且已经提交给了老师,老师还觉得写的很不错。

来源: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贾小凡

当翟天临因为学术不端事件被锤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大概没料到自己半年后还会被挖出来“鞭尸”——

最近翟天临的微博下面,成了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情绪发泄垃圾场。

大家的中心思想大概是:都赖你整出这事儿,害得我毕业也变成了hard模式!

起因显然是那场学术圈大地震。不仅硕士博士感到危机,今年多所高校都发布通知要求严查本科生论文,部分学校还将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开展质量跟踪监控。

即便学校没有明文规定,许多同学也能从导师的叮嘱和要求中感受到,想成功毕业,大概得挠秃两百根头发。

对于始作俑者翟天临,抱怨和痛恨接踵而至。

不过说真的,难道没有翟天临捅的篓子,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这关就能轻轻松松地过吗?

毕业论文=渡劫

毕业论文,名义上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标志和成果,实际上却是一批批年轻人彻底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前必须要渡的劫。

这件事上的众生相,充分体现了大学中的阶级差异。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神,早早保研成功,跟着自己心仪的导师认真学术、勤恳搬砖,本科毕业论文不过是他们学术进阶之路的起步。

还会有那么几个彻底放弃治疗的同学(或者自己就是),直接钻空子抄袭、当个论文裁缝,或者借用前辈的论文一用,就蒙混过关了。

最痛苦的,就是不上不下的大多数。

一言以蔽之,良心尚存但能力不足。

这就导致,写本科毕业论文这件事成了无数人22年的人生拖延症、焦虑症、狂躁症、自我怀疑的集大成之作。

对于许多中国本科生来说,写毕业论文的确不简单。

光是找选题这一件事就够让人头疼,要么已经被前人写滥毫无新意,要么到最后发现自己流的泪都是选题时脑子进的水。

更惨的客观现实是,许多人在四年间都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学术技能培训,没有被好好教过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

尽管各门课程的期末论文可能写了几十篇,到了最后这一关还是觉得像在裸奔。

再叠加上当代年轻人“越痛苦越不敢面对”的通病,越是自觉菜的人,越是不敢和导师交换眼神。

怕他迟迟不找我,又怕他突然找来。发邮件收到导师的回复必须得做好心理建设才敢打开,不时在妄自菲薄和盲目自信中来回切换,仿佛一个在热恋中辗转反侧的少女。

心路历程百转千回,可不代表整个写作过程也那么曲折漫长——

2014年《劳动报》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合着大家都是靠着在朋友圈哀嚎完成了想象中的论文进度,然后在短时间内完成“拖延→惭愧地拖延→焦虑地拖延→屁滚尿流没日没夜地赶完”的标准流程。

但是,不要以为尬写完内容,痛苦就结束了——

大数据充分暴露了年轻人面对毕业论文的茫然和无知。

百度指数显示,每年每逢12月底和5月中旬,“论文格式”的搜索量将如约攀升到高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标志着一批又一批应届生在简历上写的“熟练使用office”其实都是人的。

到最后会发现,合着全文几千字里,最畅通无阻的大概就只有“致谢”了。

答辩,大型公开处刑现场

更让人窒息的还在后面——如果说写论文是死到临头前一个人的挣扎,那论文答辩就是一群人轮流表演自己的求生欲。

答辩的目的本是由该领域的老师当面检验学生的能力和课题的完成度,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足以拿到学位。

但在答辩的人眼里,它本质上像是进产房生孩子:

进教室之前大家都给你加油打气“加油没事放轻松”,进去之后大脑空白呼吸急促两眼发黑,出来之后立刻被焦急地包围,“怎么样,顺利吗……”

又或是,这算是日后职场在同事和大佬面前丢人的预演了。

有人因为过于紧张,嗓音都不自觉地变得像被门碾了的尖叫鸡。

有人明明是英语专业,一不小心中文脱口而出还嘴瓢成了俄语口音。

还有不怕死的,敢于坚持自己的真理、把老师的意见怼回去,殊不知有的老师就是看你越死鸭子嘴硬,越要教教你什么叫天高地厚……

在旁边瑟瑟发抖的小透明由此获得人生真理:面对大佬的质疑,不要干,就是怂。

但最尴尬的情况,莫过于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意见相反。

导师让你加的内容,答辩老师觉得多余让你修改;导师首肯过的结论,答辩老师频频摇头……

此时已经离真理越来越遥远的菜鸡,内心活动如下↓↓↓

不过也有很多人事后才发现自己白寝食难安那么多天,答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全靠老师大发慈悲。

有人的答辩现场,变成了老师恨铁不成钢手把手格式指导大会。(看来百度出来的也不太靠得住)

有些老师,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眼看你快撑不住了就自动在脑子里修正了你的回答,眼中充满了鼓(pi)励(juan)。

还有网友称自己的答辩老师就写了几个问题让同学回去自己写,还担心会不会太难,说不会的话就自己换几个简单的。

毕竟,老师要是真跟你较真,那超过一半的人毕业证可能都岌岌可危。

甚至有些学校本科生专业压根不设置答辩这个环节,这让本科生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是菜到老师不愿意浪费时间了吧。

老师比你还痛苦

学生写论文痛苦,导师们也的确不容易。

高等教育逐年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师生比”本来就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是远远低于1:14这个标准的。

反映在论文上也一样,常常是一个导师除了要带研究生的论文,可能还要超负荷指导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论文。

2017年的数据

当然,导师和导师的态度也可以很不一样。

有些导师就像只是挂个名,你可能半年都没见过他人,就稀里糊涂地毕业了。

有的导师则负责任得让人都羞愧。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很多大家情到浓时自发创作的毕业季专用表情包↓可是,老师眼中的学生真的有这么可爱吗……

恐怕不仅没有,可能还得为学生操碎了心。

有的老师又是提前举办预答辩,又是现场跟哄孩子似的安慰学生别太紧张,还要在答辩的台下忍受着“台上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但依然滔滔不绝”的痛苦,最后千叮咛万嘱咐给你的意见一定要好好修改。

要是有脾气暴躁的老师碰上态度吊儿郎当混日子的学生,可能心里已经像前几天的一则新闻中那个当场发飙的老师一样怒摔论文了。

或者一直对于学生的废柴隐忍不发,直到冷不丁地发了条朋友圈才让人醍醐灌顶、脊背发凉。

许多学生的痛苦,也来源于自己确实不够努力也能力不足,交了论文其实是把压力和焦虑转嫁给导师那边了。

可要是有幸碰上认真负责的老师,对着我们炮制的学术垃圾还能谆谆教诲,惭愧的压力真是瞬间又转回到自己这边了。

毕业总归得蜕层皮

正因为综上所述的血泪史,网络上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

很多唱衰的声音不止来自想只想赶紧拿文凭毕业的学生,恰恰来自老师本人。

首都经贸大学老师就曾经发微博称,看过几篇本科生毕业论文后自己很赞同取消,“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让所有本科生都写毕业论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却适得其反,还催生学术不端行为。

的确,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日后的发展方向和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几乎没有关系。

在大四下半学期这个时间点上,忙着实习、找工作,为了“降重”图省事儿,或者纯粹就是没好好学过、写不出来,种种原因催生了论文代写行业十分活跃。

但是,志不在学术的学生会为此怨声载道、偷工减料,就能说明写论文这件事本身是错的、应该被取消吗?

许多人在肯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意义时,其实是从超越了“专业知识有没有用”的层面来讨论。

这种观点认为,本科教育中的论文是为了培养一种思维,去考验年轻人如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表达观点、解决问题等等,而这些技能并非出了大学校园就毫无用处。

更实际的视角,也很有道理……↓

那么当学生老师对于这最后一次考验都感到不大痛快,问题根本就不在于论文这种形式上了。

不管本科生要以什么形式标志自己圆满完成了学业,其实核心的问题是在这之前,大学里受教育的四年真的能足以支撑人有底气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吗?

学生自己的懈怠,就业压力下更为实际的抉择,教学资源跟不上……其实在大家被毕业论文“折磨”之前,路上坑就已经不少。

退一步讲,既然整个社会都默认一张文凭必不可少,那得到它总归是要付出点努力和“代价”。只不过毕业论文的初衷也并非故意要让人受一次折磨,目前这个让人头秃的难熬状况,只是高等教育弊端的一个缩影罢了。

单单谈“该不该取消毕业论文”其实没有意义,如何让最后这个升华的阶段性总结真的有四年扎实的积累,才是关键。

虽然现状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但只要有心,就算写论文像是西西弗斯推巨石也总归能有收获,哪怕只是体会了“能咬牙挺过难关”是什么感觉也好。

毕竟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人之后,还有那么多比毕业论文和答辩更难对付的呢。

比如我的领导↓

END

写博士毕业论文崩溃了

最近一个多月,一直在整毕业论文,每天都是写了删,删了写啊,反反复复的,不知道该如何写,害怕重复率高,又害怕自己写不好,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大学四年,从来没有像这段时间这么纠结过。每天面对的毕业论文,搞得自己脑袋都要大了,特别希望一觉醒来,毕业论文很完美的完成了。

我认为在写毕业论文致谢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写哭,肯定是对自己的大学生活非常不舍的。相信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写过毕业论文,无论是本科生,硕士还是博士,在毕业的时候都是要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的,只有通过毕业论文和答辩之后才能够顺利的毕业。在毕业论文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就是结尾的致谢了,致谢的选择是比较自由的,这也是整个论文写作当中最自由的一个部分了。

大家在进行致谢的时候可以随意发挥,无论是日常还是短这些都不是控制,大家可以感谢自己的老师,朋友,也可以感谢自己的同学以及世界的万物。当自己的毕业论文已经到了致谢这一步的时候,那么就说明这篇论文即将完成,我们的学业也走到了最后一步。所以很多人在写毕业论文致谢的时候都会非常的感慨,甚至有很多人都会边写边哭。

当然有一些人控是因为觉得毕业论文实在是太难了,好不容易能够写完,所以才会情绪崩溃。不过更多的人都是对于自己的校园生活有一种非常不舍的情感,因为写完这篇论文,大家就即将要进行答辩,在答辩之后大家就要结束校园生活步入社会了,要永远的离开自己的老师,同学和校园。所以在写致谢的时候,不仅是在给自己的毕业论文加一个结尾,更多的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种告别。

每一篇论文都是清楚我们的心血的,特别是毕业论文,更是学业当中最重要的一篇论文,所以在完成之后肯定会百感交集。整篇论文当中致谢这个部分也是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的,所以很多人会在这些当中去抒发自己一些感情。所以在写致谢的时候写哭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感谢的人和事非常的多,而这些事情我们没有办法一一写在论文里面,所以希望能够在致谢里面尽可能的提到结果自己帮助的人和事。

我觉得我现在就是被毕业论文整到崩溃了,因为我的毕业论文,我已经准备了很久了,但是在我写了初稿之后交给老师老师竟然给我指出了很多毛病,甚至想让我改题目,但是现在我并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做这么多事情,我觉得我真的是压力太大了。

看着那些字真的是头疼呀,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改了,但是那个话不管怎么变重复率还是那么高,但是大体又不能发生变动,自己只能在那里扣字眼,那段时间眼睛都要看直了,真的是被逼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说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怎么要求就那么高呢!

毕业论文写完了

毕业论文洗完后,就可以等着论文答辩了:答辩需要弄清题意、如实回答、扬长避短事先应了解答辩的基本内容、题型和提问的方法。答辩中认真领会导师的题意,针对问题答其所问。不能理解或答不上来的问题,应向导师如实讲明或请导师换个问题。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对付。应发挥自己的特长。诸如理论特长、实践特长、专业特长。成人学员尤应如此。需要.掌握方法、突出语感、强化效果答辩如同写文章,论述性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也是答辩的基本方法,应当熟练运用。同时,还应针对答辩时“口语性”,使用一些技巧。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大专还有毕业论文?

放在学校电脑里,电脑坏了,就没了,

归学校所有,一般学生毕业论文除声明之外,都会被学校存档,正常都会有一份声明说,学生授予学校处理论文发表或者引用的权力等等的。但是现在一般情况下,因为普遍大学本科论文90%以上都是在应付,水平质量严重不行,因此学校也不会引用,除非学生个人拿去参赛或者评优了,不然这个论文大多数不会再被提及,仅作为学业结束的一份证明结晶。但研究生论文很多都会被导师或者学校引用,因为比较有研究价值,一些理论都是经过大数据分析的,所以研究生论文 会签署授权学校引用的协议。

博士毕业论文半年能写完吗

楼上这两位的回答...还真是可以。"职称一路通"阁下说了跟没说一样,感觉就是来水个经验。“mbylzytsy ”阁下,你这回答是自己瞎猜的吧?要是从“开题前的调研工作”到“完成答辩”的时间都算上,那怎么也有3年了,正好是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时间。在下不才,刚刚博士毕业。我写初稿的时间大约是5周,这个时间比较普通,我的博士同学快的只用了不到1个月,慢的差不多2个月。然后导师提意见、我再修改,这个过程大约又花了5周。这个时间同样没准,快的1个月完成,慢的就没法说了。等到定稿的时候,距离我开始动笔已经有3个月了。但是你要知道,这是纯粹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

本科毕业论文大概需要一到两个月就可以写完,硕士毕业论文比本科毕业论文要求高一些,根据专业不一样要求的字数也不一样,一般大概需要2w--5w字,时间相对也用的久一些,博士毕业论文需要准备一年左右。论文级别分很多种,主要看自己是什么类型的论文。有专、本、硕、博论文,写作的难度自然也是逐渐递增的。一般提前2-3个月准备,对于一般大学毕业论文是没什么问题的硕博论文可能需要准备的时间久一点。写一篇论文的话,大约只需要两个星期,但是在这期间呢一定要注意。提前把素材都收集好,然后这两个星期呢,主要是把这些素材编排到一起。一篇论文的话,个人感觉从自己选定题目和准备一些论证的材料的话,开始,到自己一篇完整的写出来,可能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吧,另外可能还要查找一些文献。一篇论文大概要写多久呢?这个要看你个人的文笔能力了,如果自己的材料丰富的话,写一篇论文,应该一两天就可以一周成稿,论文查重前比较焦虑,不过查重。一趟一趟找老师改论文差不多三四天。

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写3个月能写完。

2019年上半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为例:

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字数:

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万字。

相关信息介绍:

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

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

半年到一年,需要前期的实验基础。毕业论文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修业的最后一学年,学期,进行,论文题目由教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出,学生选定课题后进行研究,撰写并提交论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