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报道
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总是让人感到晦涩难懂,但我们常常能从一些「小事」上看出其中意义。
5 月 6 日,一张微信聊天截图,将北大助理教授韦东奕再次送上了热搜:
据这张截图介绍,一家 科技 公司使用 PS5 做了一个集群用来模拟产品的物理性能,但随着模型越复杂,模拟失真就越高。包含六位博士在内的团队花了四个多月未能解决,团队猜测是因为「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处理有问题」,但是又搞不清楚哪里有问题。
后来,他们向韦东奕寻求了帮助。韦东奕把全部方程发过来后,团队花了一天调试就成功了,并且和过往的真实实验数据匹配率高达 99.8%。
故事的结尾是:韦东奕拒收报酬,表示「太简单了,没必要要钱」,最终这家公司给韦东奕充了市政公交一卡通……
听完这个过程,有网友表示:「这结局太魔幻了,有种在看网络爽文的感觉。」
朴实无华韦东奕
韦东奕最初的无意间「走红」,也是由于一次热搜。
2021 年 5 月,有媒体探访北大校园时,采访到了韦东奕。在采访视频中,韦东奕手持 1.5L 装矿泉水瓶,拎着两个用塑料袋打包的馒头,其质朴形象一度引发热议,人称「韦神」、「北大数学系扫地僧」。
韦东奕 2007 年升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时参加第 49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以满分获获得金牌。2009 年,高二时韦东奕参加第 50 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再次满分夺金。
2010 年,韦东奕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就读;2014 年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2018 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 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他的博士论文《轴对称 Navier-Stokes 方程与无粘阻尼问题》,被评为北京大学 2018 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目前,韦东奕的数学研究领域主要聚焦于分析、偏微分方程和随机矩阵等。
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说过,湍流可能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后的一个未解难题。
NS 方程:流体力学基石
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对于建模多种物理现象而言非常重要,如天气、气候、空气动力学和等离子体物理学。通常,流体可以用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NS)来描述,但大规模求解这类方程仍属难题,受限于解决最小时空特征的计算成本。
它由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克劳德 - 路易 · 纳维,爱尔兰物理学、数学家乔治 · 斯托克斯两人命名,是一组偏微分方程,表达了牛顿流体运动时动量和质量的守恒。
该方程断言,流体粒子动量的改变率(力)来自作用在液体内部的压力变化、耗散粘滞力、以及重力。其中粘滞力类似于摩擦力,产生于分子的相互作用,越黏的流体,该作用就越强。
NS 方程依赖微分方程来描述流体的运动。不同于代数方程,其不寻求建立所研究的变量(如速度和压力)的关系,而是寻求建立这些量的变化率或通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术语来讲,这些变化率对应于变量的导数。其中,在零粘滞度的最简单情况下,NS 方程化为欧拉方程,表明加速度(速度的导数)与内部压力的导数成正比。
这表示对于给定的物理问题,至少要用微积分才可以求得其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的解。实用上,也只有最简单的情况才能用这种方法获得已知解。这些情况通常涉及稳定态(流场不随时间变化)的非紊流,其中流体的粘滞系数很大或者其速度很小(低雷诺数)。
对于更复杂的情形,例如厄尔尼诺现象这样的全球性气象系统或机翼的升力,现时仅能借助计算机求出纳维 - 斯托克斯方程的数值解。该科学领域被称为计算流体力学。
它是一个混沌模型,当输入存在一点点不准确,预测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由于其重要性,「纳维 - 斯托克斯存在性与光滑性」被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在 2000 年列为七大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解题奖金 100 万美元。与它并列的其他问题包括庞加莱猜想、P/NP 问题、霍奇猜想、黎曼猜想、杨 - 米尔斯理论、贝赫和斯维讷通 - 戴尔猜想,至今只有庞加莱猜想已获解决。
回到本次事件,北大数学学院院长在媒体回复中表示,此事有人发给他看过。他表示:「别人做不出来,韦东奕能做出来是很平常的事。第一,韦东奕人很聪明。第二,他很专心做数学。他就是生活方式比较淳朴,我们尊重他的意愿。」
另外,由于消息来源只有一张聊天截图,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也引发了部分质疑:
你怎么看?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