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吴孟超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2021年5月26日(周三)上午,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将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于5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市长海路225号3号楼广场设置灵堂,接受吊唁。上海乃至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这位传奇院士的纪念。
无恙菌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查阅了相关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吴孟超院士传奇的一生,希望以此激励更多的中华儿女,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继续努力。
吴孟超,福建闽清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
1922年8月31日出生,吴孟超生于福建省闽清县白樟乡的一个贫苦农家。由于家庭贫困,为了养家糊口,吴孟超的父亲和几个同乡的人一起去了南洋打工挣钱。那个时候,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小孟超也因为严重的营养不良,直到三岁时才会走路。迫于生计,五岁大的吴孟超就随着母亲一起,漂洋过海来到了马来西亚,投奔在这打工的父亲。为了生活,六岁的吴孟超就开始在橡胶作坊里干活。八岁起,每天天还没亮就顶着油灯,光着脚,随着父亲去橡胶林割橡胶。吴孟超作为家中的长子,也成为了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在当地进步华侨办的光华中学,吴孟超上午割橡胶,下午上学,并在此接受了早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1937年,初中毕业,按照当地习俗,校方和家长是要出资让毕业生聚餐一次的。当钱收齐之后,身为班长的吴孟超建议,把聚餐的钱捐给祖国正在浴血抗战的前方将士。建议立刻得到全班同学的拥护,于是一份以“北婆罗洲萨拉瓦国第二省诗巫光华初级中学39届全体毕业生”名义的抗日捐款,通过爱国人士陈嘉庚的传递,送往抗日根据地延安。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毕业典礼时,学校收到了八路军总部以毛泽东、朱德的名义发来的感谢电。
1940年1月3日,18岁的吴孟超毅然放弃了父母为他学做生意或去英国念书的安排,和6名同学一起踏上了回国抗日的道路。
1943年秋天,吴孟超考取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
1949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954年至1958年,吴孟超跟随裘法祖从医,从查房、检查病人到科研、开刀,一直与老师在一起。4年的贴身学习,让吴孟超直接接触了裘氏刀法(以精准见长,手术时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尽量减少病人的创伤)。
1979年9月,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这是代表着世界外科的最高学术水平。中国肝脏外科的创始人吴孟超和中国外科界三位泰斗级人物吴阶平、陈中伟、杨东岳应邀参加。当吴孟超以流利的英语开始发言时,与会者很快改变了对他的印象。他一开口就震住了全场:“本文分析从1960年1月至1977年12月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81例,手术死亡率8.8%,有6例已生存10年以上……”在吴孟超之前宣读肝外科论文的两名外国学者,两人加在一起的肝癌切除术共18例,讲台上的吴孟超一个人就做了181例。18:181,这是两个没有可比性的数字!吴孟超那么高的手术成功率、吴孟超自创的肝脏解剖理论、吴孟超自创的间歇性肝脏血流阻断切肝法,自然而然在会场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2019年1月14日,吴孟超院士退休。
2020年10月18日,吴孟超院士馆在福州闽清县落成开馆。
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
2021年5月26日(周三)上午,吴孟超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将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大厅举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于5月23日至25日在上海市长海路225号3号楼广场设置灵堂,接受吊唁。
吴孟超院士在2005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有力地说道:“我会把一生的精力贡献给医学和科学!”如今,吴院士已经完成了他一生的使命,现在,该是我们继续沿着前辈的脚步继续向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