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这就是天才。”一个人从打上天才这个标签开始,就和常人有了差别,只要有一面的突出,就能让他从小鹤立鸡群。
但“伤仲永”的例子实在不鲜见,后天没能跟上完善的教育,孩子再高的天赋都会被磨平。澳籍华裔神童陶哲轩八岁高考就有了760分的好成绩,智商测试甚至超过了爱因斯坦,他就像是数学界的“莫扎特”,超群的能力让人叹服,不知道他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了?
被发掘潜力的幼年
1975年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陶哲轩出生了,他的父母都是毕业于香港大学的高材生,全家在1972年就移民到澳大利亚了。
父亲陶象国是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母亲梁惠兰是物理和数学专业的研究员,曾经在中学专授数学,就是这样出色的家庭,给予了陶哲轩过人的智商,才得以早早发掘他的天赋,进行系统的培养。
在他两岁时,别的孩子还在吃着糖果,陶哲轩就已经跟着父母开始学算数,这很快就让做儿科的父亲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三岁时的他就能够独立地用洗涤剂在玻璃上进行演算了。
一个个关于神童的事迹在父母脑海里飘荡,他们畅想着自己甚至能培养出一个最小的大学生,甚至博士生,俩人商讨后,一致决定将三岁半陶哲轩送入一所私立小学。
但年幼的陶哲轩与周围的同学差异过大,他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教学环境与社交,处于不安状态下的陶哲轩总是哭闹,而且陶哲轩只是对数字格外敏感,在其他成绩上的表现却是一塌糊涂。
父亲陶象国很快意识到这样的模式是很不利于儿子的成长的,他决定放慢陶哲轩的脚步,不以打造陶哲轩为天才明星儿童为目标。
夫妻俩都想要在不断开发陶哲轩数学潜能的同时,也能与同龄孩子一样发展好人文知识,无论是社交还是情商等方面都不能因噎废食,需要格外的引导与训练,陶哲轩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成为一个出色的人。
这样明智的家庭教育,让陶哲轩受益匪浅,人生的道路有着重要的转折。反观国内那些小时候出彩的神童,诸如宁铂、谢彦波、干政,他们一直被成年人期待的眼光注视着,被他们无形的手推着走,一路狂奔,后来都是过犹不及,有的精神不正常,有的出家做了僧人……就像是一场戏剧突变为了悲剧。
陶哲轩被送回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全程由母亲为他授课指导,顺利完成了小学的数学课程,期间父母进行了对天才儿童教育的学习,还带着陶哲轩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在那里,陶哲轩认识了跟他一样聪慧的小孩子。
在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下,陶哲轩毫无压力地在数学上畅游,即使没有苛刻的引导,但他依旧向着令人惊喜的方向发展。
“开挂般”的学习路
陶哲轩以迅速,但不过于活跃的节奏通过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在每一所学校,父母都会事先和学校方面打好招呼,给陶哲轩安排好全面的教学课程和正常的校园活动,只要他愿意,也可以进行任何一个高阶的课程学习,按照自己的想法跳级读书。
5岁的陶哲轩进入一家公立小学,虽然是在二年级,但校方贴心地给他准备了灵活的教学,让他接受的是五年级的课程。
7岁时,陶哲轩开始自学微积分,小学校长为了他说服了当地一所中学的管理,让陶哲轩得以每天都能去该校听课学习高年级的内容,他甚至自己出了一本书,是关于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
8岁时,陶哲轩升入中学,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去适应,大概花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前往家附近的弗里德斯大学旁听学习数学和物理。当时他参加了SAT(美国高考)数学部分的测试,陶哲轩取得了760的高分(满分800分),这个水平就已经远超十七八岁的高中毕业生。
陶哲轩在四年里三次参加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铜、银、金的好成绩。10岁时,他的论文收获了数学家埃尔德什的好评,媒体的闪光灯一直围绕着这个天才。
陶哲轩父母曾带着他去见澳洲有名的天才儿童研究学者米那卡·格罗斯,这位专业人士也很惊叹于陶哲轩的智商,在详细的分析后,甚至得出他完全有能力在12岁以前完成大学学业的结论,刷新澳大利亚的记录。
但夫妻俩没有轻易同意,为了一个轻飘飘的记录,就去强迫孩子,绝不是明智的做法。他们将选择权交到了陶哲轩自己手上,陶象国多次强调,只有给孩子在科学、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打下稳妥的基础,才能让陶哲轩以更加成熟的姿态去投入数学的研究,而不会像是赶鸭子上架那样被迫学习。
十四岁的陶哲轩终于在1989年迈入了大学校园,这已经算得上是他稳扎稳打的成就了,他在之前旁听的弗里德斯大学用两年时间拿到了理科荣誉学士学位,又用一年完成了硕士学业。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数学研究,陶哲轩拿着数学家埃尔德什的亲笔推荐信,打开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大门。
这可以算是他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从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神童,转变成为专业的数学研究者、开创者,当他取得博士学位时,也不过21岁。24岁陶哲轩被加利福利亚大学聘为正教授,是该校最年轻的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