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
佳木斯大学(Jiamusi-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高水平大学,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为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学组组长单位、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委托院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为中国东西部课程联盟、全国UOOC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是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有国家卫健委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黑龙江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学校历史
佳木斯医学院
1947年,合江军区卫生干部学校成立。
1958年,学校成为本科院校。
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
1949年,佳木斯师范学校成立。
1978年,升格为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
佳木斯工学院
1958年,佳木斯工学院成立。
原佳木斯大学
1985年,佳木斯大学成立。
合并重组
1995年6月27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学校合并组成佳木斯大学。
1996年11月21日,佳木斯大学正式挂牌启动。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3800余名教职工(含3个附属医院),其中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入选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有9名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拥有共享“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龙江学者等一批高水平人才。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设有24个学院和1个医学部。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共有本科专业79个(招生专业77个),专业设置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1个省级“双一流”特色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和1个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专业集群。
国家级特色专业:制药工程、口腔医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口腔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焊接技术与工程、日语、工商管理、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金属材料工程、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重点专业:药学、物理学、日语、财务会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制药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省级“双一流”特色学科:北药与功能食品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础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药学、外科学、内科学、眼科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个省级“头雁”团队,7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截至2020年4月,学校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卫健委、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家民委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560余项;在耐磨材料、药物研发、农机工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70余项。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三年学校获得各级各类项目117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包括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863计划项目(合作)5项、国家基金23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合作)2项;省部级课题71项,包括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4项、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1项、省自然基金55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0项;厅局级项目261项;市级项目334项;横向合作项目26项。
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发表学术论文5877篇,被SCI、EI、SSCI、ISTP、CSSCI等收录428篇,出版各类专著474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58项;共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合计253项,其中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奖8项,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厅局级成果奖励32项、市政府成果奖励217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4月,学校与俄、日、韩、美、英、加、澳、意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48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作为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奖学金项目委托院校,有来自34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已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是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唯一授权雅思机构(培训基地)设在该校。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