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布的两篇关于生物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引起轰动,而值得注意的,是发布这两篇论文的作者,这个作者有什么特殊性值得被注意?查看作者名才知道,原来发布这两篇具有重大意义的论文的学者名叫颜宁。
提及颜宁,很多人可能只停留在她是清华才女,却连续三次申请中科院院士被拒的印象中。诚然,颜宁曾被中科院拒绝,但这也掩盖不了其才女的称号,遮挡不了其作出的贡献。
颜宁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学习能力出众的她,原本并没有一开始就打算进入到生物领域,学生时期她理想的工作是希望毕业以后能够进入到文学领域,做一名文学创作者,但事与愿违,颜宁在理科学习方面的天赋,使得她最终走向另外一条路。能力出众的她进入到清华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生物学学士学位,而后又被保送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进修学习,且获得生物博士学位。在美国普林斯顿从事了2年的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后,颜宁决定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中国的科研献出一份力量。
中国需要她这样的人才,回到祖国的颜宁也用自身实力表明了其优秀的专业能力,为中国的生物学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短短几年时间,年纪轻轻的颜宁就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兼博士生导师,这样的成就已然不菲,值得被大家津津乐道。在此之后,颜宁也始终坚定不移地追寻着自我价值,在生物学领域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回到清华后,颜宁带领的团队成功突破膜蛋白领域,解开了困扰生物界50多年的难题,由此她也获得了美国顶级医学研究霍德华休斯颁发的国际青年科学家大奖。2016年成功入选《Nature》杂志,被评为中国科学之星,2017年又被评选为“影响中国”年度科技人物。然而拥有多项研究成果和多种成就的她,却在评选中科院院士时连续三年落选,落选后的颜宁又再次选择回到美国发展,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此事也被不少媒体报道为颜宁受不了打击,选择投奔美国的怀抱,也有不少网友质疑颜宁为何在取得如此多的成就后还要决定回到美国。颜宁自己解释到,远赴国外是为了继续发展自己的学术事业。颜宁想要的不过是一段全新的旅途,一条探索未知领域的路。再次回到美国的颜宁,也继续在世界生物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自己的能力,受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教授,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成果也让颜宁于2019年4月30日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对于颜宁来说,科研没有国籍,都是为人类生存发展做贡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科研不停。而对普通青年人来说,颜宁这样的高科技人是他们作为奋斗的榜样,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时期的颜宁,都能保持一颗敬畏科研的心,将自己的学识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即便颜宁三次落选了中科院院士,那又能说明什么?会影响到对她科学成果的肯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如今的颜宁奋力向前,永不停歇,依旧过得很精彩,依旧热情澎湃。她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追波逐流,不盲目妥协。坚定地走自己科研的路,扎根于科研,不在乎世人的眼光,这样的人生态度应该被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