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考的十大证书
NO.1:英语证书
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CET-4,CET-6):极其重要;
专业八级:只有英语专业才有资格考,但很多职位要求,如翻译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
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证书不重要,能力重要,面试的表达重要;
英语中高级口译:含金量很高;
托福(TOFEL):只有少数企业会问到是否考过托福,但同时会担心你工作不久后,可能会出国溜掉;
雅思(IELTS):少数英联邦国家企业会注意到你考过雅思,但绝不是必要条件;
剑桥商务英语(BEC):证书说明了你的英语能力,还有你在大学里很好学,懒惰的同学不会去学,或者学了考不过的;这是企业关注的。
托业考试(TOEIC):鸡肋,有比没有好;没有培训,只是考试,企业不感冒。
小结:四六级证书最重要,其他有比无好;至于口语,关键看面试时的表现。
NO.2:计算机证书
Office操作是基本技能,不需要证书的。
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有些大城市申请户口时用,必要条件,如上海市。
此外还有三级和四级。
其他如:ACCP、MCSA、CCNA,以及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计算机证书,则与未来具体的工作选择相关,不是每个企业都会看重,甚至知道这些证书的。
我们统计了约5万条招聘信息,18.6%的招聘信息中提到了计算机,但提及具体证书的不到0.1%。更多的描述是模糊的,例如:“从事Java编程两年经验”“熟练电脑操作”。对很多同学来说,如果从大二开始学习Java,到大四时可以算做三年经验了。
关于计算机技能的各种培训很多,但被企业认同的证书却不多,关键看实际操作技能。
NO.3:学校证书
包括:奖学金证书、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奖学金证书非常重要,有的HR看不懂大家给出的各种复杂算法的GPA,但一看是否有奖学金,就有一个大概印象了。奖学金证书被很多企业列为筛选简历的必要条件,没有奖学金,就没有面试机会。
学生干部经历非常重要,如果再有一个“优秀学生干部”的证书,就更能起到证明作用了。
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在申请户口时候可以加分(上海),非常重要。
还有一项不是证书的,党员,在申请公务员、到中学当教师的时候,作用很大。
NO.4:第二外语证书
会一门第二外语,将大大增加进入相关企业的机会。
时下比较热门的第二外语:
日语(世界500强中87家日本企业)
法语(世界500强中36家法国企业)
德语(世界500强中35家德国企业)
韩语(世界500强中13家韩国企业)
其他如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等,因为中国与南美国家的经济往来,与阿拉伯国家的石油合作,前景看好。
还有,学习德语和法语,不仅是找工作,还可以在申请到德国或法国留学时起到作用。
NO.5:财务类证书
注册会计师(CPA):共五科,每科报名费80元
注册金融分析师(CFA):需要相关方面3年以上工作经验,考证难度很高(考证费用2~3万元)。
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ACCA被称为“会计师界的金饭碗”。英国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有资格直接在欧盟国家执业。(考试费用在2万元以内)。
希望从事财务工作,或者以后要做职业经理人的,财务知识必不可少,财务类证书和财务知识使你早日成功。
NO.6:专业资格证书
很多很多,要看专业和行业情况,如:律师资格证书,适用于未来立志于当律师的同学;
CAD工程师认证证书:多用于机械、室内装饰、建筑行业;
导游资格证书:根据国家规定,导游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报关员证书:有证书才有资格;
人力资源从业资格证书;
国家司法考试证书;
驾驶证:不是应聘司机才需要
NO.7:兼职实习证明
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才叫“应届生”,所以工作才难找。
但是,具有了相关的兼职实习经验,就成了应届生中的“有工作经验”的,具有优势,脱颖而出。
参加一些知名企业的实习生计划,更有可能直接留在公司工作,如:宝洁80%实习生留下成为正式员工;GE50%留下:IBM50%留下,等等。
有相关企业兼职实习经历及证明,求职时极具优势。
NO.8:发表论文、专利证书
对于研究生来说,做过相关项目,撰写过有质量的相关论文,被EI/SCI收录,这些发表论文的证明,在寻求相关工作的时候会有极大的帮助。
另外,本科生或研究生在申请出国的时候,如果发表过高质量的论文,就更容易获得国外教授的青睐。
还有专利证书,在申请户口中起加分作用。专利申请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发明专利较难,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还是非常容易申请的。拥有专利和申请专利都可以获得户口加分,而且企业对专利证书也很重视。
NO.9:竞赛获奖证书大学里或者社会上的各种竞赛,获奖证书也非常受青睐。
一名同学大学里多次参加辩论赛获奖,被一家企业老总直接聘为总裁助理;
西安交大一名同学,挑战杯获奖,直接获得了麻省理工(MIT)的全奖;
上海交大两名参加ACM竞赛获奖的同学,李开复直接打来电话抢先挖去;
欧莱雅“全球商业策略竞赛”的获奖者,大多直接获得了在欧莱雅工作的机会;
浙大一名同学大学四年不断参加各类编程比赛,累计赢得奖金20万美元,近日被topcoder聘为中国技术副总裁;通过参加竞赛锻炼能力,获得证书,找到工作的例子遍地都是。
NO.10:毕业证、学位证、第二学位
这是最重要的证书,存在三点区别:一是名牌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区别;二是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区别;三是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区别。
专业背景是企业最最看重的,很多职位只给限定专业毕业同学面试机会。
拓展:大学生职业规划
定位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规划方式
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那么,大一新生如何做好自己的规划呢?就业指导专家将其分为七步:
第一步:适应校园环境。进入大学第一个月,新生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要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摆脱陌生感。在熟悉校园环境的同时,还需了解校园资源,学会借助网络掌握信息。
第二步:思考自我,明确定位。这一阶段,新生需尽可能全面的了解自我,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所长树立职业理想。
第三步:学校生活适应期。这一时期新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基础课程,掌握基本技能,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高效利用大学资源。
第四步:所选专业了解期。在新生基本了解大学生活后,了解专业提上日程。这一阶段,新生应多向专业课老师请教,了解专业相关知识。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建立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
第五步:其他专业博览期。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的业余时间?专家建议:用充分的业余时间博采之长,为自己储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博览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图书馆或网络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对专业进行了解判断,确定自己的兴趣点与自己的目标专业。
第六步:专业技能体验期。在理论学习后,就该找个机会去亲自体验了,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验证自己的'选择。如理科学生随师长去实验室做大量的专业实践,新闻类学生可尝试写一些文章,甚至利用暑假做一些兼职,有营销目标的学生可尝试做销售的工作。这个阶段最少要2个月时间,这样有利于判断自己的目标职业是否是自己的兴趣点,便于调整自己的目标。
第七步:大学关系建立期。人脉的积累应从大学开始,在大学生活中既要注重与以往同学或朋友的交往,同时不能忽略大学同学关系的建立。
概括说来如下:
1.熟悉本班本系,确定交往对象
2.了解学校校友,参加社团组织
3.加强老师交流,寻找良师益友
4.拓展校外交际,寻找人生贵人。
大一做起
就业指导专家指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实用但不能一蹴而就的学问,需要与大学生活学习同步进行,从跨入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准备为将来就业做好铺垫。
作为大一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词语还是比较陌生,因为在我国中小学生的职业教育基本还是空白状态,对不同职业、自己的兴趣等认知非常有限。不过,进入大学后,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规划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给自己尽早进行明确定位,最终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职业生涯规划步步为营,才能步步为赢
就业指导专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主要是提升自身知识、技能。大一是大学的开端,是影响大学其他3年甚至未来求职的关键一年,所以进入大学的第一步,新生一定要走好,这样才可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只有做到了步步为营,才能步步为赢!
现实意义
就业指导专家指出,大一新生只要拥有一颗未雨绸缪的心,深入了解自我,做好职业定位,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会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源动力,给自己的未来画上完美一笔。
大一学生 freshman
大二学生 sophomore
大三学生 junior
大四学生 senior
大五以后(研一)研究生 Graduate student(含硕士和博士:硕士Master;博士Doctor )积累经验和能力。
具有第二学位,跨学科辅修某些专业,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也是很多企业所看重的。
虽然说企业看重能力,而不是学历,但名牌大学、热门专业,就是一块有分量的敲门砖,进得门里才有机会展现能力。
面对社会上种种考证诱惑,一些大学生无所适从、盲目跟风,学校对此负有直接的引导责任。学校应教育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专业学习上,要在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上下功夫。帮助学生正确选择考证对象,应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
培训市场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值得政府高度关注。政府对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要进行认真清理,不合法的要坚决取缔。要加强对培训机构教学过程的监控,确保考证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用人单位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实际上一些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招聘时侧重认“证”,在工作中又重能力,这反映出用人单位择才方法缺乏科学性。因此,“考证热”要降温,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和方法要进一步完善,要把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