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磁的形式:
1. email邮件:是广大学生最为常用的方式;但切忌不能图方便套用模板!一般当教授发现这是一封模板信且毫无亮点的话,会直接“扔”进邮件垃圾箱...
2. 电话:双刃剑,很少被采用;虽然美国教授的电话信息很容易在网上获取,但是他们一般不会接听陌生号码。不难想象,若是人人都试着给教授打电话,他(尤其是大牛教授)的手机一定是从早震到晚的,他有什么理由会特别看重你这个号码而接听呢?并且美国教授注重make an appointment,直接打电话过于唐突,反而会留下不好的印象。当然,如果你通过邮件、电话预约等合理的渠道要求进行电话交流,而对方教授也愿意了,那这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方式。生动具有情感的对话,更能打动对方,前提是申请者英语流利,同时也“有得事情可讲”。
3. 直接面对面交流:很多同学会忽视这一重要的“套磁”方式。然而无数事实证明了面对面交流的可靠性。抓住一切机会进行面对面沟通,例如中国/美国的某个会议,Campus Visit,学校交流项目,甚至有条件者可以直接飞去教授所在学校进行沟通。
Tips:流利的英语书写/口语表达都是明显的加分项,但教授更看重的是实质内容以及你的态度与热情。大胆尝试不会错,放手去做!不过千万要注意礼仪细节,always make an appointment!
提高套磁成功率的Tips:
1 对教授做深入了解给人留下更深刻印象:
套磁邮件尽力简短,重点突出。一旦老师表示对你兴趣,你就立刻阅读他的相关文献和最近动态的文章。多看教授近期发表的文章非常有帮助,挖掘一些你认为可能提高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老师交流,可以大大提高印象分。这样你才可能跟他有进一步的接触和沟通,也就更有可能拿到奖学金。
2 从多方面入手来提高套磁成功几率:
一般来说,套 AP(assistant professor)的回复率会高一些 ——AP 的实验室规模小,发展潜力大,而且转 AP转 tenure 对发 paper 的需求大。不要同时套一个 department 下的多个老师,杜绝模板套,也不要把模板回复当成 positive 的回复。如果收到还算 positive 的回复,一定要 keep in touch,别傻傻的就等着申请了。如果教授说不招人,可以请求推荐下系里有 funding 的教授。也可以试着从 lab 里的 graduate 入手,先撩学长学姐,再撩教授。不要轻信口头 offer,身边也有拿到口头 offer 最后被拒的,毕竟有时候是 committee 招生,教授也做不了主。
3 面对面交流希望更大:
一般来说美国学校在秋季申请季开始前都会有campus visit,有条件的申请人最好能够来学校实地参观一番,与学校的教授、招生官们有面对面的交流,当面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对学校强烈的兴趣。对于国内的申请来说,来美国参加campus visit并不现实。但是美国的学校每年也都会来中国进行拓展活动,如果能够抓住这些机会与校方代表面对面交流也必然会让学校对你有更深的印象。另外,校友推荐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一些学校是会优先考虑校友推荐的申请人的。
4 六月份套磁比九月份好:
每年的九月到十二月是申请的高峰期,因此大多数申请者都在这段时间里想方设法联系教授。可殊不知九月到十二月往往是教授需要教书和申请科研经费的时段,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教授对于了解一个学生的兴趣会大打折扣。我大约是在大四开始之前的六七月份,开始尝试与教授建立联系。
5 推荐在早上七八点送邮件:
因为教授早上查看邮箱的概率比较大,这样你的邮件刚好就在顶部,教授顺手回复的几率会比较大,而下午或晚上发的邮件就会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当然每个教授的习惯不同,该条建议仅供参考。)
6 做个人主页给自己加分:
在套磁的过程中,为了让教授更加直观地看到我的个人经历,我还给自己制作了主页。这比邮件中附上简历的效果要好很多。所以我建议学弟学妹们还是做一下自己的主页,放上照片和项目介绍,这样会给教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7 适度催促为自己争取offer:
在等待offer期间要适度询问导师发offer的状况,同时说明自己有其他的备选方案急需答复,所以他们会帮助你和学院沟通,希望尽早给你答复。当然适度很重要,这也是需要有耐心,最多一个月一两次,不能太多。否则教授们会产生厌恶的感觉。
概括:
准备期:明确“套磁”目的,深入了解教授;挖掘个人素材,证明自己“能行!”;
过程期:六月开始“套磁”,一月沟通两次;大胆放手去做,转换角度考察;
等待期:坚持一线希望,保持沟通联络。
反套磁的相关介绍:
什么是反套磁?---有时候在对方学校招生开始时,一些教授为了招募你(前提当然是你比今年该校的竞争者在某方面远远突出),会提前给你发录用函和提前给你“打招呼”。
这个时候千万要淡定。要理性地问自己这个学校是否是自己的 dream school,这个老师的研究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如果都不是,那么可以直接拒了。如果都是,不用说直接 accept。如果有一个是一个不是,那么得仔细得考虑和掂量了。既然对方教授喜欢你,你可以不用那么着急,也可以将之当作保底校。总之遇到这种情况是好消息,但也要淡定。否则会影响你接下来学校的 PK 和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