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看一些数据,2019年6月的时候,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就发表了一篇论重磅论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34个省份居民(包括港澳台)的死亡原因。其中排在前10位的死亡原因,依次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癌,道路交通伤害
首先来看一些数据,2019年6月的时候,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就发表了一篇论重磅论文,分析了1990年到2017年中国34个省份居民(包括港澳台)的死亡原因。其中排在前10位的死亡原因,依次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癌,道路交通伤害,胃癌,阿尔茨海默症、新生儿疾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众所周知,《柳叶刀》杂志是一本非常权威和严谨的医学期刊,它发表的论文,往往都是非常重磅的,而且数据真实可靠。
事实上,的确如此,作为医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患者,更多的就是这十大疾病,除了道路交通伤害和新生儿疾病以外,其他的都是常见的慢性病。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做才能远离这些可怕的慢性病,今天就重点来说说晚上应该如何做。
第一,晚餐一定不要吃的太油腻。不少人由于工作原因,习惯于早、中餐简单就食,到晚饭时,家人团聚,鱼、肉、蛋、蔬菜十分丰富。其实这种安排并不合理。生理学家研究证明,早餐应摄人高热能,晚餐则宜少食而清淡。
人体内的各种生物功能,代谢变化,都有内在的生理节奏。一到傍晚,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就上升到高峰,而胰岛素可使血脂转化成脂肪贮存在腹壁之下,使人日益肥胖而大腹便便。晚餐太油腻,会造成血脂量猛然升高,加上睡眠时,人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大量血脂便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冠心病。
我国古代《东谷赘言•饮食篇》中指出:“晚餐多食者五患:一患消化不良,二患扰睡眠,三患身重不堪修业,四患大便数,五患小便数。”因此,早餐应该丰盛些,最好摄人全天所需热量的30%左右;晚餐应少食,清淡,摄人热量不超过全天的30%。
第二,吃完晚餐之后,不要再去吃夜宵了,很多人吃完晚餐后,过了三四个小时,又感觉饿了,于是三五成群,约着去外面吃夜宵,夜宵摊上很多食物都是特别辛辣刺激的,如果养成爱吃夜宵的习惯,更容易诱发一系列消化道疾患。
第三,晚上不要总是熬夜了。虽然各种关于熬夜伤身体的真实案例,网上随处可见,但大部分人对熬夜并不以为然,一旦生病了,医生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熬夜。熬夜赚的钱补不回熬夜伤的身。长时间熬夜会导致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使得癌症的发病率升高。有研究证实,熬夜与乳腺癌、结肠癌等疾病风险的提升存在联系。
第四,晚上不要总是吸烟了。“吸烟容易,戒烟难!”这是不少老烟枪心中的心声。的确,谁不想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谁不想痛痛快快的戒烟,但真正到了实施那一步又谈何容易。体谅各位老烟枪的难处,但是为了健康,吸烟也是要有“底线”的,一味的放纵自己,只会把自己的健康推上“绝路”。
特别喜欢用吸烟的方式来“提神”,但是这种方式可是加倍在伤害身体的。本来熬夜就对身体不好,再加上在熬夜的时候,人体的肾上腺素会分泌更多,这时候吸烟的话,会快速产生有害物质,让血压上升、心率变快,增加动脉硬化的危险。因此,晚上尽量早点休息,即使避免不了要熬夜加班,最好也忍住不要吸烟,如果犯困,可以站立走几圈,或者洗把脸,切忌依赖吸烟提神。
第五,晚上不要躺着不动了。晚间锻炼最佳时间是晚餐后2小时至睡前。有关专家提出:17:00~19:00,特别是太阳西落时,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视、听等感觉较为敏感,心跳频率和血压也上升,是晚间锻炼的最佳时段。
晚间锻炼的项目基本同于晨练的项目,关键是要按照个人的喜好习惯而选择。具体的项目有:跳舞、做操、做功、练剑、打太极拳、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等均可,在灯光好的广场还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练健身球、健身圈等等。中老年人晚间锻炼多以集体舞、集体操或养生功、保健功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