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余姚是舜的第一故乡2016-12-15 09:59:19上虞日报王继宗现在所传的大舜出生地,最符合文献记载的是浙江上虞、余姚。《汉书·地理志》有云:会稽郡有余姚上虞两县,皆置于秦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因舜姓姚,号虞,故名,与舜姓姚氏虞相吻合。《太平御览》卷八十一:“《风土记》曰:舜,东夷之人,生于姚丘、妫水之汭(河流弯曲处)指石之东。旧言舜上虞人也。今吴北亭虞滨,在小江里,临江山有立石,所谓指石也,斜角西南指。”此指石今在,在上浦方弄村南,舜曾登此石,东北不远处,即上虞民间传说中舜出生的地方虹漾村。舜生母握登、后母仇氏的遗迹,仅上虞有,它处皆无,这也是大舜为上虞人的有力证据。舜后母名仇。《越绝书·吴内传》:“舜用其仇而王天下者,言舜父瞽瞍用其后妻,常欲杀舜,舜不失为孝行,天下称之。尧闻其贤以天下传之,此为王天下。仇者,舜后母也。”上虞古有仇亭,便是纪念仇氏的亭子,与兰亭、柯亭、犬亭为古绍兴四大名亭。仇亭唯上虞有,且记载很早,《汉书》《晋书》《水经注》《浙江通志》均有。余姚城东北四十里有历山,又名沥网山,是当年晒网之山,其上高约50米,北临大海,南面平川,也是可渔可耕之处。山上有象田、石床、石椅,有石壁镌刻“耕隐”二字,有石嵌空,传是舜避雨之处,双跖隐然。也有舜井、舜帝庙。《史记》称舜“冀州之人也”,是言其所都之地(蒲州河东,本冀州之地),是舜的第二故乡,并不意味着他始生于此。舜始生于上虞、余姚(第一故乡),后迁徙于多地,皆是第二故乡,也都可称是其地之人。因此,看似有分歧的史书上关于舜的籍贯的记述,反倒成为舜是上虞余姚人的有力佐证。《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八“柞”:“舜耕与历山,而始宁、剡县界上,山多柞树,吴越间名柞树为枥,故曰历山。”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下“舜生于诸冯章”,“按《史记》:舜,冀州人,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冀州,今北京、山西境;历山,晋地;雷泽,曹地;负夏,卫地,皆中土也。孟子何以云东夷人乎?是《史记》不足凭也。”黄宗羲说:如今余姚、上虞两县都以舜而得名,两县之间的一条共同河流,在流经余姚的一段称为“姚江”(注:舜本姓姚),也称舜江在流经上虞县,称作“百官江”。在余姚有历山之地,在上虞有握登山。而“握登”就是舜母的名字。有“虹漾”的传说,也就是握登看见雨后的霓虹而怀了舜。也有传说中的“象田”,耕田者在垦土的过程中往往会锄到一些古陶器。也就是说,舜之古迹在上述两县为最多。此外,《会稽旧记》也说到,舜是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也就是舜的诞生之地。晋代周处所撰写的《风土记》中也说,舜是“东夷之人”,生于姚丘之地,这就与孟子所说的一致了。顾野王(南朝史学家)也说过,“余姚”这个地方被称作是舜的后代支庶分封之地,是附会《史记》而后来人反信以为真。实际情况应该是,舜生在余姚、上虞这片热土,所以才被称作“东夷之人”,后来移居于“负夏”之地,才有了生活在“中土”(中原之地)的经历。黄宗羲通过考证,把舜的出生地定为余姚和上虞两地,毕竟当时这个地方是一片旷野,并没有秦代以后才有的“余姚”和“上虞”的名称,所以,在舜的时代,余姚和上虞同一地域,并未分置县郡。全国带有“虞、姚、妫、诸冯、历山、雷泽、河滨”的地名甚多,且多有舜的传说,其实都是舜经过教化之地,其中有的可能是舜因为思念故里而命名,有的是当地百姓为纪念舜帝而命名,于是历代相传。舜帝故里甚多,由来在此。分享到手机版电脑版©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