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德(1904-1976),沧县东南乡西璋璧人,韩化臣之首徒,职业武师。幼习长拳后投师罗疃,得师韩化臣之真传,也得师李书文、张毓衡的传授。赵树德在罗疃与董义清、魏鸿恩、张子亭、董会庭等苦练功底扎实。董义清、董义文家是当地富户出资开把势,场邀请‘神枪’李书文执教。附近弟子汇聚西璋璧,有赵树德、崔长友、张子林、董义清、董义文、刘汉周等,随‘神枪’李苦练技艺更上一层楼。1924年,赵树德与师韩化臣游广州,被聘为广东革命政府的黄埔军官学校武术教官。1928年赵树德、李学义、赵荣林与师韩化臣一起到南京国术馆任教。到中央国术馆,赵树德跟杨澄甫学太极拳,向师叔马英图(国术馆训练科长)学习披挂。28年国考韩化臣、马英图携徒赵树德、李学义、赵荣林以及“神枪”李书文的女婿、徒弟孟宪忠等在南京打擂。赵树德、孟宪忠留南京国术馆任教习,赵树德后被派往陆军军校任教官数年。1937年师父韩化臣病故山东,赵返回护灵回沧。抗战爆发后,到北京铁路局工作。后来老父亲染病,回籍尽孝。由于时局动荡,遂隐居乡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所谓“历史问题”被划为“四类分子”,虎落平阳隐遁乡野矣!他在政治高压下教授了一批弟子,传徒崔成彦、郭金栋、郭金灿、王海义、赵梦林、赵梦军、李国新、郭振盛等。赵树德先生是八极门后期闯天下的代表人物。(鞠长辉)赵荣林(1908-1997),文安县赵村人。1925年秋,18岁的赵荣林到枣庄中兴煤矿护矿大队担任护矿队员。护矿队队长韩化臣是威震直隶、山东武林的武术高手,为人正直。赵荣林拜韩化臣为业师。三年时间,赵荣林已成为韩化臣最为得意的门徒。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馆长张之江电聘韩化臣赴南京执教,带其弟子赵树德、李学义、赵荣前往。国术馆以“强种救国”为宗旨,聘武坛名宿莅馆任教。赵荣林到中央国术馆,向朱国福、孙禄堂学习形意拳,跟柳殷虎、杨澄甫学太极拳,向师叔马英图(国术馆训练科长)学习披挂,向杨法武学习摔跤和拳击。一年的时间,技艺遂臻精熟。1928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国考,数百名全国武林名家各展技艺,赵荣林在赛场上初露锋芒,脱颖而出。赵荣林29年在国术馆毕业分配到山东省国术馆任教、湖南国术训练所聘为教练。他在长沙教学6年,培养大批武术人才。1935年冬,投三十二军,为技术大队上尉教官。“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三十二军参加了中原抗战。退到湖南长沙,改任三十二军技术训练所武术教官,重新开始了武术教学生涯。1939年底,赵荣林赴江西瑞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投奔原一四二师师长吕骥。赵荣林到瑞金后,被吕骥任命为军校少校教官。赵荣林在瑞金黄埔军校三分校执教五、六年。他共送走四期军官毕业生,为抗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他辞去军校职务。1953年,回到了文安老家务农,他共收学生150余人。弟子如王寿增、赵银平、郝忠祥、李建国、张焕山、李串连等。文革遭审查批斗,历进磨难。赵荣林是八极拳后期闯天下的代表人物。 赵荣林,文安县赵村人。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一期教授班毕业,曾任山东国术馆武术教练,湖南国术训练所教练,国民革命军三十二军技术大队武术教官。1938年,他到瑞金黄埔军校三分校任上尉助教,少校教官。1945年退役。1953年返乡务农。现为河北省廊坊市武术协会会员。1925年秋,滹沱河决口,18岁的赵荣林随逃荒的灾民涌入天津,浪迹街头。同年11月1日,在老乡的帮助下,赵荣林被枣庄中兴煤矿护矿大队吸收为护矿队员。他所在的护旷队队长韩化臣是威震山东武林的武术高手。韩化臣,河北省沧县人,精通太极,形意,六合,劈挂、八极等多种拳种,此人为人正直,很受队员尊重。赵荣林在韩化臣的培育下,进步很快。也因为赵荣林聪明伶俐,悟性极强,更深得韩化臣的赏识,并收其为弟子,把他调到队部作贴身护卫。自此,韩化臣成为赵荣林的启蒙业师,两人形影不离,学授武功。三年时间,赵荣林已对太极、形意、劈挂、六合、八极等各类拳种深得要领,成为韩化臣最为得意的门徒。不久,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馆长张之江电聘韩化臣赴南京执教,他于1928年辞去护矿队长职务,带其弟子赵荣林毅然前往。国术馆以“强种救国”为宗旨,广聘全国武坛名宿莅馆任教。为消除门户之见,国术馆把各门各户、各家各派融为一体,统称国术。赵荣林初到中央国术馆,倍感耳目一新。他先后向朱国福、孙禄堂两位武术大师学习形意拳,跟柳殷虎、杨澄甫学习杨氏太极拳,向师叔马英图(当时任国术馆训练科长)学习八极拳,向杨法武等武林前辈学习摔跤和拳击。赵荣林凭借在山东的武术功底,在国术馆潜心吸收各门各家的优长,加之勤奋好学,名师指点,仅仅一年的时间,使其技艺遂臻精熟。1928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武术比赛上(亦称国考),数百名全国务派武林名家各展技艺,赵荣林在赛场上初露锋芒,脱颖而出。赵荣林于1929年在中央国术馆毕业。初,他被分配到山东省国术馆任武术教练。几个月后,他又被湖南国术训练所聘为武术教练。他在长沙从事武术教学6年,培养出一大批武术人才,为湖南的武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1935年6月,由于日军的侵入,华北局势动荡。他于1935年冬,辞去国术训练所教练职务,北上投奔三十二军,披任命为技术大队上尉教官。“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三十二军及赵荣林所在部队参加了中原抗战。开封之战后,赵荣林随三十二军一直退到湖南长沙,改任三十二军技术训练所武术教官,重新开始了武术教学生涯。赵荣林到瑞金后,被吕骥任命为军校少校教官。赵荣林在瑞金黄埔军校三分校执教五、六年。此间,由于抗日战场的不断变化,校址迁徙了多次,由江西一直迁到福建省。到赵荣林退役,他共送走四期军官毕业生,为前线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为抗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于是,他辞去军校职务,打算回返老家文安,过段太平日子。没想到内战爆发,使返期延缓。从此,赵荣林靠砍柴维持生活。南昌解放后,他在南昌的景昌砖瓦场当了工人。1953年,他携妻带子,回到了阔别二十八年的文安老家。赵荣林回到文安,一直务农。农闲时授徒转艺。他认为:“武术是我国传统的瑰宝,无论在什么时期也不能丢!”他志于武学,为人正直,传艺耐心而分文不取。及今,他共收学生150余人。他的弟子,如王寿增、李银平、郝忠祥、李建国、张焕山、李串连等,都深得其多种拳种要领,成为当今文安武术界的新秀。另外,文安的杨氏太极拳多为赵荣林传播下来。1982年9月,赵荣林应邀参加了在邢台举办的河北省第六届运动会武术比赛的观摩,并受河北省武术协会主席南仆邀请,下场为观众和武林同辈表演了劈挂拳,并作了关于‘散打”方面的经验报告。当时。他已逾古稀之年,但他那矫健的步履和凛凛拳式,给观众和同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4年,赵荣林又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武术观摩赛。如今,赵荣林虽年逾耄耋,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打起拳来,还是咄咄逼人,宝刀不老。他还每天坚持练拳。像太极、形意、八极、劈挂、精武弹腿、拳击、摔跤等拳种以及春秋刀、梅花双刀、六合单刀、三节棍、虎头双钩、三才剑、春阳剑等器械,他都运用自如。他每晚休息前都要在庭院内站桩打空,十分钟打完一千拳,身不摇,气不喘,这是一般年轻人都难以做到的。李学义(1898-1950),山东枣庄人。少年时随威震山东的少林名家杨明斋(1882-1938)习武。20年代,威震直隶、山东武林的八极一代名流韩化臣,在山东枣庄中兴煤矿任护矿队队长。李学义拜韩化臣为师,成为韩化臣最为得意的门徒。1930年李景林将军创办山东国术馆,韩化臣携徒李学义随行回北方,先后在山东国术馆、韩复榘将军处任教习。有时李学义也与师韩化臣先生回山东枣庄中兴煤矿任职。1937年师韩化臣先生病势枣庄后,李学义开始传徒授艺,广泛传播少林、八极、劈挂、太极等技艺,在枣庄、青州、徐州、沛县一带影响颇大。其弟子众多,其子李道轩承其业在枣庄、蚌埠地区传播八极拳。其再传弟子蒋文松、陈家玉、陆学海等在蚌埠地区影响较大。李学义是八极拳后期闯天下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