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护理纠纷是医患纠纷的一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百姓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护理纠纷的发生次数也越来越多。妇产科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成为妇产科护理管理的重点。本研究对妇产科常见的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妇产科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226例护患纠纷案例,由专人负责整理、编码及录入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226例护患纠纷中,有91例是由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合格引起,62例是由护患沟通不善引起,30例是由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引起,43例是由患者或其家属的原因引起。护理人员的技术问题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2006年至2010年各年的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多数护患纠纷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见表1。表1 2006年至2010年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2 护理措施及体会2.1 努力提高护理技术通过对以上护理纠纷案例进行汇总分析,我们发现护理人员技术不合格,是造成护患纠纷发生的最主要原因。2.2 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做到对病人有爱心、有真心、有耐心,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和产妇,从而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就诊满意度。2.3促进护患沟通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长期以来困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大问题,这也是很多护患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患者入院时接待的护理人员应主动服务,术前增加访视次数,术后重视随访。当病人对病情或护理操作有问题需要咨询时,应耐心解释,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帮助患者解惑,缓解护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除了言语沟通以外,还应重视肢体语言的交流,亲切的与产妇及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放松,消除其入院后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有研究发现,护理人员的非语言沟通(如手势、表情等)可以在口头交流上更好的达到交流的效果。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观察患者的姿态、表情,揣摩患者的想法和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沟通效果,将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在导医台可设立妇产科知识宣传栏,通过液晶屏幕滚动播放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认识,减少因患者缺乏医护知识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护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