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级甲等中医院和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哪个好   当然来是三甲医院好了。源  甲,表示好,象我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经常用“甲”“优”表示好!  3个甲肯定比2个甲好。    1级的医院基本上是卫生院水平的;  2级的是县级的  3级的是地级,省级的.每级又分甲等,乙等.甲等的更高级.   ⑵ 二甲中医院 区分标准 详细   三级乙等中医抄院    医院分级与分等   医院按其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一、二、三级。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各级医院之间应建立与完善双向转诊制度和逐级技术指导关系。 ⑶ 二甲医院一般会招收专科学历的医护人员吗   看医院的需要,这个不仅仅只是看学历,目前来说省会城市都需要本科文凭,大专学历可以进,但是有点难。不过如果在招聘考试中成绩很好也是会被录取的。但是如果要到三甲医院的话学历多数的要求是本科或以上,二甲或三乙大多数的全日制大专护理都是可以进的!  ——中公医考   ⑷ 医学类一年需要多少继续教育学分  “医学类一年需要多少继续教育学分”这个需要看自己属于什么级回别的医学种类,以答下是具体的不同种类的继续教育学分:  住院医师就需要15学分,不分一类二类的。中高级职称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其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从教育的职能上看,它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是专业教育的继续、补充和完善。  对已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卫生人员进行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终身性的训练活动。目的是使卫生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医学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部队卫勤保障和国防建设服务。  ⑸ 医学类继续教育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不低于15-20学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10学分。两类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5)二甲中医医院专科继续教育扩展阅读:    I类学分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级。其计算方法如下: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  3、科研项目、科技奖励项目和专利在批准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省级学分:  项目组成员排序第一名按下列记分排名以后者每名减1分,减完为止。  国家级10学分。  省、部级7学分。  省卫生厅课题5学分。  发明专利10学分。  实用新型专利5学分。  4、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授予省级学分:  论文发表刊物 第一作者按下列计分,排名以后者每名减1分,减完为止。  国际刊物(用外文发表)7学分。  论文被国际检索刊物SCI收录5学分。  5、论文、科技成果被外单位作者发表的论文引用,每次每位作者加1学分。  6、参加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的省级继续教育考试,按考试成绩授予省级学分。⑹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三级医师专科继续教育是指什么   有执业资格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和副主任医师,每年完成相应的专业培训学分,国家级、省级、市级学分。完成本院自学考核学分。   ⑺ 二甲中医医院的复审标准   《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补充规定    【颁布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颁布日期】 19931127    【实施日期】 19931127    1993年1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章名】 全文    一、关于审批权限问题    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卫生)行政部  门审批;二级乙、丙等以下中医医院审批按原要求执行。对三级甲等中医  医院我局将组织必要的抽查复核,抽查结果与原评审结论不符者,将通过  复审重新判定其级别等次。    二、关于中医医院级别问题    1.卫生部综合医院与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同步开展的省、市,应  严格按照《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总则第二条的规定,中医医院的级别  与同级综合医院相一致。    2.卫生部综合医院没有开展分级管理评审的省、市,中医医院的级  别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中医区域规划,  比照其他省市情况,合理确定中医医院的级别。    3.确实具备三级中医医院功能和承担三级中医医院工作任务的地市  级中医医院,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卫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以  进入三级,按三级中医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进行评审。    三、关于各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必备条件    为进一步强化中医医院分级管理的导向作用,各级甲等中医医院除总  分达到规定要求外,在第一评审周期,其门诊中医药治疗率应达到标准,  病房中医药治疗率的得分数分别不应低于应得分的75%。凡此两项指标  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全院总分超过900分以上,也不能评为甲等中医医  院。    以上要求是鉴于试评工作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标值,第二评审周期此  标值将上调。    四、门诊、住院病案检查评分问题    按新颁发的《中医病案书写规范》,我司已制定了新的中医门诊、住  院病案、住院记录的检查评分办法,自93年10月起一律按新制定的“  中医医院门诊病案检查评分方法”、“中医医院住院病案检查评分方法”  、“中医医院住院记录检查评分方法”执行。(见《细则》5-12、5  -13、5-14)    五、关于第一评审周期调整有关指标的说明    1.住院病案抽样方法    (1)在第一个评审周期内,只查最近一个年度的病案。要求检查的  病案必须覆盖四个季度。    (2)抽样的病案必须是原始记录,凡是经过重新整理加工的病案不  能入选,如检查时发现,要按有关要求扣分。    (3)各科疾病分析登记表改为按病人出院先后顺序登记。    (4)住院病案抽查的数量:三级医院抽查300份;二级医院抽查  200份。调整后的各科抽查的病案数如下表:-----------  ------------    科 别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    内 科 100 80    外 科 20 20    妇 科 30 20    儿 科 30 20    针灸科 30 20    骨伤科 30 20    肛肠科 20 20    眼 科 20    耳鼻喉科 20------------------  -----    总 计 300 200-----------  ------------    2.关于门诊病案管理要求及检查方法    (1)三级中医医院合同单位,疑难病症,科研观察病例和急诊留观  病例应建立并保管门诊病案。    (2)二级中医医院上述病案可由医院或各科保管。    (3)门诊中医药治疗率检查方法:按要求抽查病案和诊疗手册,实  现对门诊中医药治疗率的统计和有关医疗质量评价。    3.单病种管理标准值问题    凡只有一所三级中医医院的省市,第一评审周期三个单病种的标准值  可在本大区内调查统计,得出标准值,在本区内进行比较。    4.重点中医专科学术带头人职称要求    三级中医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学术带头人,原细则要求为“全国性专业  委员会委员”,第一评审周期内调整为“同级或上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    六、关于“中医药治疗率”的统计范围    1.单纯用各种剂型的中药以各种给药途径针对病人主病主证进行治  疗者;    2.以中医非药物疗法针对病人主病主证进行治疗者;    3.以中医药物疗法并配合中医非药物疗法针对病人主病主证进行治  疗者;    4.符合第一至第三条中任何一条,同时采用支持疗法(补液、输血  、吸氧)者(载有对主病主证具有治疗作用西药的输液除外);    5.中医手术(如肛肠、皮肤疮疡引流、眼科中医手术等)对病人主  病主证进行治疗者;    6.符合第一至第五条中任何一条,对病人主病主证或其他疾病因作  特殊检查诊断而使用诊断性西药者;    7.符合第一至第六条因特殊疾病(如破伤风)使用国家法定用疫苗  者。    注:(1)中医治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各种剂型的中药药物  疗法和非药物(含中医手术)疗法。    (2)主病主证,指病人本次就诊的主病主证,以中医辨证第一诊断  为主。    (3)中医药治疗率是指针对主病、主证以中医进行治疗的病人数占  全部收治病人数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