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图体育之效,非动其主观”意思是:想要得到体育的效果,不是动用主观力量。
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
节选原文:
欲图体育之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苟自觉矣,则体育之条目,可不言而自知,命中致远之效,亦当不求而自至矣。
译文:
想要得到体育的效果,不是动用主观力量,非要促进他们对体育的自觉性不可。假若自觉了,那么体育的作用,可以不用说而自己就能知道,命途顺达志向高远的效果,也会不去寻求而自己得到了。
扩展资料
1917年,青年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上发表了他的著名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文章以近代科学的眼光,就体育的概念、目的、作用,以及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均作了详尽的讨论,闪烁着青年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光辉。
文章除前言外共分8节:释体育;体育在吾人之位置;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体育之效;不好运动之原因;运动之方法贵少;运动应注意之项;运动一得之商榷。
毛泽东认为,要获得体育锻炼的效果,首先要有锻炼的自觉性,再者要有恒,其次要充满兴趣和快乐。由此,他对当时学校体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总之,毛泽东认为:体育具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使人身心并完的作用,因此国家提倡体育,从对个人来说,则可以“养生”;从对国家来说,则可以“卫国”,所以他主张通过发展体育,走救国救民的道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育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