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文学传播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发达,有公开发布、私下授予等等。
借助宴会来传播,古代的诗人会有较多的聚会和诗会,最有名“曲水流觞”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流出的一种宴请形式。
这个时候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饮酒一边以各种韵脚做诗词,在酒精和氛围的催发下会成就很多经典的诗篇,比如李白的《将敬酒》,原本是宴会上的敬酒词,却也流芳百世。
向熟识的友人赠诗,文人之间的交往往往都离不开诗词歌赋,有时候比起给相识的文人送金银还不如赠他一首你写作的诗词更为珍贵,也更得对方的心意。
很有名的就是李白《赠汪伦》,是李白写给汪伦的一首拜别诗,以表幸会之意,也是在李白作此诗之后,汪伦就开始被大家熟知,简而言之就是凭这首诗爆火了。
其实古代还有一些“他媒体”,由其他人或者机构提供一些公开可以发表诗词的场所,比如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等,这些楼阁古时都会留下一大片白墙,留给文人泼墨。有时是地方名楼带火了文人诗词,有时是文人诗词带火了楼阁。
还有一种比较任性的发表方式,就是在名人字画上题词,比如乾隆,他最喜欢在自己收藏的古人名画上提上自己的感想然后盖章。虽然他的诗词以一种很任性的方法被保存下来,但是他的这一行为给很多古名画的研究价值造成很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