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研究成果:论文1. 《句法分析在阅读中的作用—一项实验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2. 《日常英语中隐喻的普遍性及其与认知的关系》,《外语教学》2002年第1期。3. 《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4. 《国外言语感知研究述论-兼谈语言教学问题》,《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5. 《语言功能的大脑定位及其与认知关系研究述论》,《当代语言学》200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获得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6. 《汉语四字格成语语义结构的对称性与认知》,《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1期。7. 《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10期。8. 《隐喻的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9. 《隐喻的语义扩展和语义创造功能》,《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转摘)。10.《国外语言理解研究述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转摘,并获1999年聊城师范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11.《“可怜的汉语语音”说的商榷》,《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8年第58期。12.《汉语四字格成语平仄搭配的对称性与认知》,《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13.《四字格成语的音韵对称与认知—兼谈汉语教学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14.《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研究评述》,《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15.《翻译学研究的困境、误区与出路》(与崔校平合作),《东岳论丛》2003年第5期。16.《隐喻与文化教学》,《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17.《高、低分组分项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关系研究》(第一作者),《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第2期。18.《从情感纬度优化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实验研究》(第二作者),《外语教学》2005年第6期。19.《语篇阅读推理模式研究综述》(第二作者),《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20.《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第二作者),《外语界》2004年第5期。21.《外语阅读焦虑与英语成绩及性别的关系》(第二作者),《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22.《语言习得自然发生观》(第二作者),张雪梅、周大军主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探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23.《需求、自我决定与外语学习动机》(第二作者),张雪梅、周大军主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新探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24.《国外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第二作者),《国外外语教学》2007年第1期。25.《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第二作者),《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第4期。26.《中国学生英语叙事性语篇即时主题推理时间进程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27.《奥尼尔的悲剧人物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28.《导读》,载Koda, K. 《洞察第二语言阅读—跨语言途径》,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专(译、编)著:1. 《美国慈善法指南》(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2. 《经贸英语翻译与写作》(修订版),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3. 《汉语应用语言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获山东社科三等奖)4. 《新编英汉双解词典》(编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 《文秘》(译著),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6. 《英语(二)》(山东省自学考试教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7. 《最后的帝国》(译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8. 《句子理解:习惯与规则的整合》(译著),齐鲁出版社2004年12月。9. 《英国戏剧史》(译著)(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11月。10.《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另外,在《心理学动态》、《心理科学》和《大众心理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曾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项目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一个,校级项目一个。科研项目国家课题:(1)大学生学习策略调查与训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研经费:5.2万元,成果形式:论文集;2001年立项,编号:08BYY009,最终成果2006年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教育部课题:(2)左分枝右分枝名词修饰语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科研经费:1.5万元;成果形式:研究报告;2002年立项。(3)NESTs和NNESTs差异的实证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科研经费0.5万元;成果形式:研究报告;2006年立项,编号:JJWYYB2006085。国际合作课题:(4)英汉语言加工对比研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科研经费5万元,2002年立项。参与的课题: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科研经费2万元,2006年立项,编号:06BWJ004,最终成果形式: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