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由于老年人群体因心理健康出现的种种问题层出不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心理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推进,老年人群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关注老年人群的健康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项社会及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1-3]。老有所乐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生活的期待,但由于躯体及心理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支持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增加晚年的幸福感。在社会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到异地工作,这造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空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4],社会支持水平的降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关爱老年人,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我国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脆弱性。社会支持包括子女、配偶、亲朋好友等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也包括收入状况等经济支持。有研究认为,较低的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5-6]。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是中国家庭的两组重要支撑,作为社会支持的环节,良好的子女关系让老年人有较好的精神寄托,可以经常性的与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缓解内心的孤独感[7]。重大的生活不良事件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大事件,甚至会造成老年人的抑郁等症状。本次研究以社会支持作为研究的支点,分析不同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1对象与 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疗养中心进行疗养及体检的205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8例(67.32%),女性67例(32.68%);年龄60~82岁,平均(71.42±12.05)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思维清楚,具有一定的表达和读写能力,能够配合调查员完成调查问卷;③企业及事业单位等离退休人群;④身体无精神病症及恶性疾病等;⑤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次调查。
1.2方法
1.2.1
调查工具本次研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8],其中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主要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 文化 程度、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症状自评量表共有90个项目,分别检测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每一个项目均采取(1~5)5级评分,分别为:1.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2.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3.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4.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5.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等3个维度。
1.2.2质量控制
本次调查问卷均有护理测评小组完成,护理测评小组共有5名本科学历的护士,在量表调查之前均接受培训,培训测评成绩优秀。调查问卷收集后抽取5%进行复查,核实信息,确保信息收集及量表评估的准确性。
1.3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定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两组相关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预测两组定量资料的关系,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不同维度下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得分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健康自评状况和子女关系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影响;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自评状况和子女关系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得分存在显著影响,见表1。
2.2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得分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离退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中的强迫、抑郁、焦虑和敌对存在显著负相关,具体到3个维度上,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都只与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与强迫、抑郁、焦虑和敌对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不同领域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9-11]。本次研究以心理症状为评估指标,分析不同社会支持下各心理症状的情况。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情况、客观支持情况,同时包括老年人对支持的利用程度,利用度决定社会支持所发生的效果,因此也受到了很多专家的关注。
3.1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的因素
本次研究年龄对老年人心理症状和社会支持的影响以在70岁以上较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躯体的老化,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对主客观的利用度降低,同时交流的困难及躯体的健康状况也影响到了心理的起伏变化,这一点健康自评状况的分析情况也可以印证,自我身体情况较差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评分较低,同时症状得分情况也偏高。
3.2主观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主观支持是指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与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家庭中如果发生重大的不良事件,如丧偶等,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打击是非常大的,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同时社会支持程度得分也就较差。根据相关性的研究也表明,主观支持与老年人的焦虑情绪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同时主观支持也可以从子女关系、居住状况上来分析,子女关系较差、独居、空巢老年等社会支持相对较差,其各种心理症状表现的也就越明显,本次研究的也得到邬俊福等研究[12-14]的认证。
3.3客观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客观支持是可见的或实际的,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由于退休老年人相对 其它 农村地区及没有社会退休保障的老年人相比[15],有可供生活的退休养老 保险 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对物质生活和对养老问题的担忧。因此,收入状况这一项客观支持在单因素分析中并未对老年人的心理症状总分发生明显的作用,但这不能否定客观支持与心理症状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中也表明客观支持与焦虑有显著的相关性。
3.4支持利用度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支持的利用度是评估老年人所能接受到支持的最有效指标,本次研究也说明,支持利用度与老年人心理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最高。由于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受到躯体等健康状况的影响,支持利用的程度不同,虽然提供相同的支持,其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重点对支持利用度进行研究,探索如果提升支持的利用度,通过干预老年的支持利用度来实现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目标。总之,合理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积极探索有效的老年人支持模式,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摘 要】老年人作为一个相对弱势且迅速扩大的群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现代老年人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心理特征,提出如何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工作的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并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是护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
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09%[1],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预测到2015年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4[2]。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高龄、高速、数量大的特点[3],这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提出了严峻的
挑战。
2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4]有5个方面。
2.1心理状态良好情绪乐观,精神愉快,热爱生活和家人,幽默豁达,助人为乐,有好奇心,对自己的健康懂得珍惜,对老年生活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2.2智力正常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晰;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 想象力 ,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生活目标。
2.3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以及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想办法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2.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在家中与老伴及晚辈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2.5能保持正常的行为能正确扮演符合该年龄在各种场合内的身份和角色,其对社会的看法,对道德伦理的认识,都能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态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即与社会协调一致。
3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特征
现代意义上的老年心理健康[4]又称心理卫生,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3.1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1.1生理因素人步入老年期后,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接受速度及接受质量均明显降低[5]。老年人因衰老引起的各脏器功能减退是多脏器衰竭的基础[6]。多数老年人 记忆力 下降,语言活动及思维范围窄,难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产生听觉理解和判断力的障碍等。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疾病增加、自理能力下降、视听功能障碍、认知老化、生活方式等。这些都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方面的改变,伴随健康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变化,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3.1.2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生活事件、经济收入与文化 教育 、婚姻与家庭、体能与文体活动等。如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态度,能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会因意外情况的产生而导致心理失常。
3.1.3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个体参与社会闲暇活动、老年社区卫生服务[7]。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由于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而保持心理平衡,从而有益于更好地适应机体和环境的变化[8]。心理健康与 人际交往 、家庭关系、生活、身体状况、睡眠、文体活动、经济收入和住房等满意度呈正相关[9]。
3.2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特征
3.2.1孤独的心理老年人的脑及体内其他器官均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处处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孤独寂寞感[10]。再加上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少、社会和家庭地位改变、生活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
3.2.2焦虑、抑郁的心理焦虑是一个人感受到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和忧郁。抑郁是一种闷闷不乐、忧愁压抑的消极心理。有文献 报告 ,正常人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0%~23%,而老年患者由于病情不可逆转性而引起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有负性情绪,家庭不和睦的老人负性情绪较严重[11]。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对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不容忽视的[12]。抑郁性障碍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通常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表现形式多样,可有轻度的忧愁到严重的痛苦[13]。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3.2.3敏感和猜疑的心理老年患者常敏感多疑,推测猜想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又怀疑医生、护士甚至家人都在对他有意隐瞒病情,周围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无意的话语,都可能引起他的猜疑,加重其心理负担。当患者可能出现与不治之症患者某一相似症状而产生疑心时,多表现为情绪低沉、悲伤哀痛、沉默少语,常常无端的大发脾气。
3.2.4恐惧与害怕的心理这是老年人进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应。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怕连累家庭,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从而产生恐惧感。
3.2.5疑老和绝望的心理 认为自己老了,病后前途渺茫,已濒临死亡边缘,心灰意冷,消极等待,甚至不接受治疗。多表现为意志消沉、精神忧郁、束手无策,常暗自伤心落泪,不愿与人交往或交谈,对治疗及疾病的转归表现漠然,不愿接受治疗和护理,消极化等待着“最后的归宿”。
4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针对老年人所独有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根据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护士除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护理技术外,更重要的还要应用心理护理程序进行心理评估及诊断、实施护理及评价,通过心理对生理的相互作用,心理对疾病的能动作用,为恢复和增进病人健康服务。
4.1心理评估细致观察了解病人的性格、 爱好 、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情况,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是通过直接和病人交谈,二是通过和病人亲人交谈,也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形式,从中收集其心理变化信息。
4.2心理诊断分析病人的心理,提出心理护理诊断。对老年人来说,心理诊断不是一次完成的,应不断完善。
4.3实施 措施 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可采用心理咨询及启发开导法。具体措施如下。
4.3.1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心理护理的前提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语言能使老人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所需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①与老年病人沟通首先要采取包容的态度,要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性和技巧,主动与老人交谈,了解他们心中的悬念问题,对其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以取得更好的合作。②尊重病人的人格,对老年病人有适当的称呼,护理时征得他们的同意,态度要和蔼,避免发生伤害病人自尊的事情。③以精湛的技术赢得老年病人的信赖,消除其心理上的障碍,主动配合治疗。 ④护士应理解病人的情感需要,主动多接触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关心,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满足医疗保健需要。注意文明行医,礼貌待人[14],时时用亲切的语言、体贴入微的照顾来排解他们入院后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让他们视如亲人,愿意向我们倾诉内心的痛苦[15]。
4.3.2对老年患者的尊重、理解和爱护是心理护理的关键老人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不适应,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病人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爱护他们。需给予其精神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 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切不可奚落、挖苦老年患者,损伤其自尊心。
4.3.3努力消除孤独情绪对老年患者的影响由于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尤其是丧偶老人,他们有“感情饥饿”现象,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所以护士要有耐心,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不要随意打断,不要向他们乱作保证,使他们从精神和心理上得到满足,有利于心理健康,延年益寿。同时,加强社会联系, 鼓励其亲友、老同事及单位人员前来看望,也可安排老人的交谈活动[16]。鼓励他们与周围的病友多聊天,看看电视,听听广播,阅读各种报刊等。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生活内容,以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消除孤独寂寞心理,保持愉快的良好心理状态。
4.3.4积极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的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
4.4效果评价可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对心理护理的效果作出单独或综合性评价。多收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反馈信息,采用上级部门下查、不记名问卷调查、认真听取家属意见等方式,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以及老年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改进护理计划、完善护理工作。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时调整病人角色,稳定情绪,帮助其增强适应能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机体抗病能力,加速身心健康恢复的目的。
5小结
综上所述,老年心理护理是目前心理护理研究的重要部分,心理护理不同于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种经常性行为方式。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其中,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使护士改变陈旧的护理观念,树立起人文护理的理念。在护理过程中,只要建立了信任、和谐的医患、护患、家庭及社会关系,再配合必要的耐心和技巧,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姜丹,胡亦心.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4):54.
[2]李嵘.浅谈老年心理保健问题[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38-39.
[3]曾毅.中国人口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9-70.
[4]化前珍,郭明贤.老年护理与康复[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55-56.
[5]郑玲,吴渭虹,赵铁梅.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新观点[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7):33.
[6]杨文,初荣,刘淑荣,等.老年人不典型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2):62.
[7]杨纾加,温玉洁.影响老年人健康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03,16(4):595.
[8]孙淑梅,张红莲.老年肿瘤患者的心理个性测评与干预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2):100.
[9]林冬岩,韩春姬.老年睡眠及精神健康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医药,2006,17(1):114.
[10]王敏霞.影响老年身心健康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4):36-37.
[11]周运生,刘兰.银川市公寓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3,25(1):19.
[12]罗敏,左月燃,金宁宁,等.影响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 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30.
[13]宋桂云,刘宇.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 焦虑、抑郁的相关性[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2):4.
[14]郭军英,杨宇彤.对军队疗养老干部心理护理方法的 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3):159.
[15]吴岩.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J].齐齐哈尔 医学院学报,2008,29(2):35.
[16]汤智颖,张俏颖.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29.
走出困境,我不知道我现在算不算,他走了今年是第5年了,从去年工作调动后,每天都忙的要命,加班加班,天天加,中午加晚上也加,只到累的不行,上床倒头就睡。前三年天天想,日日想,甚至工作,坐车只要能抽出一分钟时间都在想。不知道是后来的工作要我无暇顾及还是时间真的冲淡了记忆,不过现在虽然现在的我已不在默默流泪了,但我还是只要抽空都会想起他。只要一想到他在梦里对我说的话,心里就感觉他一定在看着我,守着我。今年好多了,我能和同事聊天,开开玩笑。但其实我喜欢一个人呆着,只要回家,我就不想和朋友出门,甚至不想接电话,他们总是说要我出来走走,多接触外界,但我喜欢一个人享受我自己的孤独。只有这样我才有时间去想想他,人多的时候,别看我有说有笑,其实我觉得那样更孤独。 这一年的时间,你已经没来我梦里了,我知道你不喜欢我哭,所以我不哭。你说要我好好的,所以我现在好好的。你说阴阳有别,不能来看我,要我保重,我只是希望你能抽空来给我托个梦,和我聊聊天,我有很多的话想说。时间虽能抚平伤口,却冲淡不了那刻骨铭心的记忆。 怎么说呢?老公41岁突然发病到去世就半年时间,去世到现在也有3年多了。第一年我和儿子连别人家都不去,生怕会被别人嫌弃。但为了让孩子 健康 成长,也为了让自己亲人放心,我没得时间悲伤,唯有乐观开朗,工作努力,周末还兼职挣钱还贷还人情还欠款。累到了极致却无法入睡,也怕黑,渐渐养成了睡前必须喝酒必须开灯的习惯。也想过找个人爱孩子爱我,但本身拥有较高学历,又经历过这么艰难的几年时光,现在的我,太看重相处时的那份宁静与温暖,所以对牵扯过多的二婚生活的“热闹”,实在心生畏惧,即便儿子随时调侃我再不找就成乒乓球了,被人家推来挡去没人要。快四年的时间,我用各种不同寻常的“疯招”,把原本内向的孩子打造成一个越来越阳光开朗的178cm好少年,也在自己拼命努力和娘家大力帮助下,2019年底还清了所有贷款和欠款。卸下庞大经济重担的我,终于可以找个静静的岗位,好好地整理一下我自己了,15岁的儿子也正朝着他向往的军人生活在努力。一切都挺好,只要自己努力并积极调整[害羞] 如何走出丧偶后的痛和孤独?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的。 几年以前,爱人的离世给了我和这个家庭沉重的打击。中年丧偶,幼年丧父,老年丧子,这是怎样的一种切肤之痛啊!我吃不下,睡不着,三个月之内体重掉了17斤。有一天,望着父母年迈的背影和尚未成年的儿子,我忽然意识到,这个家需要我,父母和儿子还需要我,我不能倒下,我一定要坚强起来! 外地的同学知道我的情况后,邀我出去散散心,父母也支持我出去走走。我特别感谢父母和同学们的帮助。当人心情非常低沉的时候,特别需要家人和朋友伸出援助的手。和朋友们聊聊天,说一说,把心里的苦水倒出来。回程的路上,望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心情豁达了许多。 虽然遭遇了人生的不幸,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既然要继续过日子,为什么不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呢?为了把家里的车用起来,我开始学车;把写了一半的博士论文拿起来,继续写。一年后,我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从那以后,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 虽然生活和工作貌似都已经正常了,但我心里依然是孤独的,虽然有父母和孩子陪在身边。有好心的朋友为我介绍对象,但那时的我心里依然是无法接受的。我和我爱人的感情很好,当时的我甚至认为,我的下半辈子不可能再找第2个人了。 时间是治愈心灵创伤最好的良药,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假。三年后,我真正从丧偶的哀伤里走出来,并遇到了现在的他。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是苦还是甜?而你能做的就是细细的去品味,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和正能量,勇敢的做好自己,你一样可以品尝到巧克力独特的醇香。 面对丧偶,痛苦与孤独是必然的阶段,要学着接受和面对现实,最好能经常与家人和好友聊聊,出门去散散心,同时找事情让自己充实起来,这样,你就没有多少时间让自己陷入痛苦和孤独,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吧。 我今年37周岁.12年前爱人突发事件去世,当时感觉自己都蒙了,亲人们怕我吓坏告我咱去医院没事,瞳孔散开还自己安慰自己去医院,出租车见情况还不拉,实在没办法我抱着他坐着拖拉机去的医院,一接检查设备,看见一条线的时候我彻底吓坏了,拿起电话嘴里一个音都发不出,一屁股坐下两男人都拉不动我,那时的自己真是老人们常说的死沉死沉的,半个月滴水未进,亲人们吓得真怕我想不开,确实我连自己的儿子都忘了,只知道心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但怎么都想不起是孩子,现在回想这几年走过的路,太心酸了,活生生的把一个82年的我变成一个60年代的人,真的环境改变一个人,同时也在毁灭一个人,现在我能活着对我真是一个奇迹,只为了孩子。 谢谢!人们在丧偶后的伤痛应该是相通的,但每个有过这样伤痛的人在精神上如何的走出孤苦的困境方面却各有不同。这主要应该是与原夫妻间的感情程度因素和丧偶后个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同有关吧。坦率的说,我的老伴儿去世后,真正能让我恢复到正常精神状态上的生活大概已是妻子去世五六年之后的事了,其间无论是在精神层面亦或是身体状态上都有几次曾丧失了继续生活的信心。后来的两件事情才让我的对今后的生活愿望出现了转机,一是我的孩子开车强拉着我出去 旅游 。二,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那就是我的儿子让我抱上了寳贝孙子。非常抱歉了,答题所问,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介绍,甚至可以说,我是个失败者。综上,是我老伴去世后的点滴回忆,若有可鉴之処,当为幸甚。谢谢! 要走出丧偶的孤独无助,很难很难。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那种痛彻心扉的痛和无助。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刻骨铭心的体会: 曾经温馨的家变得冰冷,家有太多温暖的回忆,当看到家里的每一样物件,每一个角落都是一种痛苦的回忆。因为这些都是曾经的他(她)碰过的东西,一起生活过的地方。每当看到孩子那张酷似爱人的面孔,就痛不欲生,无法自拔。 这种痛我承受过,几年时间我都无法走出来,我曾用努力工作,拼命赚钱,把所有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来减少思念。可每当辛苦一天回到家,打开家门痛苦就不由而然地爬上心头。这种心情哪还有心思找新欢? 后来不得已我只好在离家稍远的地方再买一套房,带孩子离开和他一起生活的家,没带走一样物件。包括他曾经给我和孩子买的衣物。我很长时间都没再回去过,只是偶尔打电话问问邻居家里怎样(家托邻居看管)?到现在快九年了,虽然从痛苦无助中走出来了,但还是无法忘记,更没办法接受新的感情。 这就是我们这群丧偶群体的痛和无助。 看到这个问题很有感触,前段时间,有个亲人意外身亡,留下了孤独的妻子和两个女儿。 大女儿已经成家,小女儿读大学,曾经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就在一夜之间破碎。 最伤心无助的莫过于妻子,后事处理完后,所有人都回归到了正常生活中,而妻子在家只能整日默默流泪。 她想找人说说话,可是又怕打扰别人家生活,所以决定外出打工,以免在家睹物思情,所有亲人都支持她,鼓励她,也希望她能早日走出伤痛。 2014年,我在昆仑山开矿。八月进山的时候,曾经拍下一对鸬鹚鸟恩爱的镜头,九月末再次进山,只剩下一只了,找工人一打听,被猎走一只,十月份我再次进山,幸存的那一只鸬鹚依然在冰河的深谷里艰难等待,要知道,鸬鹚是候鸟,她如果选择等待,那就是死。第二年春天到来的时候,河谷里已经没有了鸬鹚的影子…… 丧偶,是人生中最痛之一,那孤独与无助,唯经历过的人可以明白。候鸟尚且如此,何况是人。 若说走出困境,其实,如果是我,注定走不出来的。而自己也晓得,不能重蹈三毛的覆辙,那夜做其实正如三毛父亲批评她的,那是太自私。 唯一可以寄托的只有时间。 走出丧偶的悲苦,亲人的安慰与体贴,严格说来都无济于事,唯有时间,可以让坚强者慢慢走出来。 从心理学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个人以为,还可以让自己悲出来,哭出来,喊出来,就是把情绪释放出来。万一不行,甚至找一处僻静的地方,弹琴,歌唱。 这样度过丧偶最难熬的初期以后,就应该去换个环境(不能勾起往事的环境),调整一下沉重的心情。丧偶的孤独无助,只有经历的人才懂,如何走出困境?让我来告诉你,那就是一辈子都走不出这种困境,这种痛会伴随你一生。只能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孤独无助的感觉由重变得淡些,而且孤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得更加孤独。因为,你的心已经容不下别人,任何人都将不会带绐你快乐。孤独就是失去快乐和幸福,如果你每天都开心,就不存在有孤独寂寞感。有时候,也想努力的使自己忘掉一切,走出困境,面对现实,然而现实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丧偶的人来说,节假日是最难熬的,还有就是触景生悲。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凡事都顺心,当遇到困惑的时候,也会勾起孤独无助的感觉,有时还会极乐升悲,那是因为偶尔有高兴的事情,而此时的你就会想,这种场合要是有他在该多好。所以,我说走出孤独无助真的好难,无奈只能交给时间,让时间来淡化悲伤孤独和无助,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别无选择! 丧偶后必然会感到孤独无助,怎样才能走出这样的困境呢? 本人根据所见所闻认为,有几种办法可借鉴: 其一,丧偶一年以后,悲伤的心情也平静了一些,可找婚姻介绍所或通过朋友介绍,结识对象,互相了解,志同道合,就组建新家庭,抱团取暖,胜过孤独寂寞!据说这样心情好,还可长寿。 其二,与儿女住在一起,生活上互相帮助,若有孙辈还可享受天伦之乐。孤独无助的感觉也会减轻。 其三,到老年之家打打牌、下下棋、唱唱歌、跳跳舞。或去上老年大学,增加新知识、新乐趣,结识新朋友。这样乐以忘忧,孤独无助的感觉也会烟消云散。 其四,参加 旅游 团,出门散散心。 其五,养点小宠物,小猫小狗也可让人忘记烦恼忧愁,让人不觉得孤独无助。 其六,有条件的话,也可住养老院。 总之,心态最重要,就看自己怎么想,就看自己怎么做。我认为只要有自信,只要心态好,就会走出丧偶后的孤独无助的困境。但愿天下丧偶的人没有孤独无助的困境。
179 浏览 5 回答
225 浏览 5 回答
117 浏览 5 回答
333 浏览 3 回答
255 浏览 7 回答
110 浏览 4 回答
121 浏览 7 回答
130 浏览 2 回答
104 浏览 2 回答
200 浏览 5 回答
195 浏览 3 回答
208 浏览 4 回答
98 浏览 3 回答
129 浏览 4 回答
329 浏览 7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