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一定会有的,只要还在生活着就会出现问题,问题是一种客观存在。问题不会消失,必须要积极主动的解决,所以重要的怎样看待问题。如果生活没有问题,那么将是可怕的,因为没有问题意味着不会有任何改变,生活是死气沉沉、缺乏新意的。 每一个改变问题的行动,个人都能从其中收获经验和力量。问题和机遇像一枚硬币的两面,问题本身就代表着生活可以有所改变、生活可以是另一番的样子。问题也在逼迫着人们作出改变,就像化茧为蝶的过程,没有那个过程,就不会有美好的出现。 逆境是美丽的印记,所有的悲伤和不幸都是对于美好的铺垫。雨总会停的,这是规律,在雨中奔跑,即使没有方向,也充满了力量,至少可以跑得更快一点,更快的去往自己理想的远方。 在中学时代,会有一堆一堆的永远也做不完的试卷,那些各种各样的问题强迫着我们做出思考,但是却难以培养真正的能力,甚至对很多问题都有了畸形的认识,这大概是老师直接自己就是肤浅的一知半解,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自然也教不会学生真正的问题的本质。 如此的例子比如语文试卷要求分析环境描写、故事背景、修辞手法什么什么的,本来都是读书的极好的习惯,但是却把他们当成了应试教育的一部分,用来大量的做题,也难怪很枯燥了。我在中学也不是多好的学生,数学从来都很垃圾,今后也没有再接触数学的必要,也都无所谓吧,我早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有些问题或许慢慢的就领悟到答案了),然后解决掉。 中学常常强调错题本,作为一个不太好的学生,我也没有意识到错题本的作用,每个错题本后正是一个一个的问题,解决他们就可以得到成长。 以前总是羡慕别人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也亲眼看到过真的有人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尽全力,甚至在初中我就看到过一个同村学长早上很困的用冷水洗脸立马投入到学习之中,后来知道他的成绩非常好。 为什么那个人不是自己呢?难带自己只能观望别人的美好的生活吗!难道自己真的没有力量做出改变吗?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这些问题,自己的生活当下就可以得到天翻地覆的改变,只要自己完全的抛弃安逸,选择彻底的改变,那么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无论在多么艰难的处境中,都有人可以脱颖而出,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仔细观察那些人,他们不过是勇敢的直面了别人所不敢面对的问题,或许他们在某些方面确实鹤立鸡群,但是他们也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人无完人,自己也是这样,一次一次想象着自己的生活能得到某种彻底的改变,并且也做着自己认为的很多的努力,然而梦想还是被击碎了,那是因为自己逃避了也许真的本就艰难的原本的问题。 就像写论文一样,总是羡慕别人的论文可以发表,但是总是忘了自己和别人拥有同等的机会,而自己却不愿意认真的努力,总是想当然的避开显而易见的真正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去做一些自我感动式的努力。那就像是工地上的劳工,他们的确很努力,也付出了和设计图纸的人同等的时间,但是他们就是没有设计图纸的人挣得多,但是他们学不会设计图纸吗?不是的,他们只是认为自己学不会,并且即使学习也不能最大程度的运用自己的力量去思考和探索,因为他们的自信丢失在了日复一日的重复的工作上。 时间绝对是一个稀缺的资源,而面对稀缺,有些人竟然还在挥霍,明明在同等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就是硬生生的把那整块的时间拆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最后干脆都浪费掉了,最后还要抱怨:天呢!这就是命!哎!自己不觉得荒唐可笑吗! 不要总是抱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不够多,所有的智商基本没有太大的分别,我小学时有很多和我一样成绩的人,现在干脆不上学了,他们智商比较低吗?还有高中入学时成绩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后来在相同的资源下有了差距呢?把问题归结为既定的东西简直是愚不可及,因为你可以看到,总有人用相同的资源打赢了漂亮的翻身仗,而你呢! 问题的反面是契机,存在着不足不是正说明可以有很多很多努力的空间吗?不要在可以选择的时候放弃选择,妥协于安逸的归宿,那样不能选择的未来的自己只能认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