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足者长乐 “知足者长乐”它来源于老子的“知足不辱,知止不移,可以长久”。这句话是用来教育那些贪得无厌,不断向社会索取的人们的。但作为我们今天的信息社会,这句话就值得商榷了。 常言道:“一山还比一山高。”浩瀚学海,知识无涯。我们必须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时刻意识到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绝不能让骄傲知足的条藤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在它稍有萌芽的时候,就该把它割断,同时要用谦逊的拐仗为自己探测前方的凶险,在荆棘满地上稳步前进,以至深人学海的底层,争取掘取更多的宝藏。 可是,现在的一些中学生却在学习上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学书法,才学了几天楷书,就舞起“狂草”来,外行人不认识,内行人只摇头。学写作,才写了几篇作文,就以为得其文道,喜欢一挥而就,不打草稿,不事修改,结果写得“丑陋不堪”,叫人难以卒读,中学生如此,社会青年也是如此。练武术,学几套拳路就满足了;学经营的,做两笔生意就飘飘然起来。其结果拳技特差,而商海沉浮吃了大亏,乃至于破产的往往又是他们。我深深的感到:学习上容易满足,学业就难以进步。莫泊桑拜于福楼拜门下,苦学多年,才发表第一篇小说。是他之前水平不够吗?不是,只是他所学得更加充实,而不愿露锋芒而已。果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的第一篇作品《羊脂球》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再后来,他就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可见,善于工作者善于学习,善于学习者能谦逊地对待学习。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宗禅里的一则故事。某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对师傅说他已学满了。师傅叫他装一碗石子来,问他:“满了吗?”“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傅抓起一把细沙掺人其中,沙未溢出。“满了吗?”“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傅又抓起烟灰洒下,也溢出。“满了吗?”“满了”。徒弟似有所悟。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水仍未溢。再问,徒弟已不敢回答。 知识就是那个碗,无论表面看来有多满,实际上根本没有满。所以,我们学习万不能骄傲知足。记住莎士比亚的话:“一个骄傲的人,总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所以只有以不知足常乐对待一切,才能有宁静的心态,才能求得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