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莱昂哈德·欧拉(德语:Leonhard Euler,台湾旧译尤拉,1707年4月15日-1783年9月18日)是一位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近代数学先驱之一,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俄国和普鲁士度过。
欧拉在数学的多个领域,包括微积分和图论都做出过重大发现。他引进的许多数学术语和书写格式,例如函数的记法"f(x)",一直沿用至今。此外,他还在力学、光学和天文学等学科有突出的贡献。
2、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生于布伦瑞克,卒于哥廷根。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18岁的高斯发现了最小二乘法,并猜测了质数定理。通过对足够多的测量数据的处理后,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概率性质的测量结果。
在这些基础之上,高斯随后专注于曲面与曲线的计算,并成功得到高斯钟形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其函数被命名为标准正态分布(或高斯分布),并在概率计算中大量使用。
3、大卫·希尔伯特(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德国数学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1862年出生于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43年在德国哥廷根逝世。
他因为发明了大量的思想观念(例:不变量理论、公理化几何、希尔伯特空间)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
4、祖冲之(公元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刘宋时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也是数学家。
在数学上,祖冲之研究过《九章算术》和刘徽所做的注解,给刘徽的《重差》作过注解。他还著有《缀术》一书,汇集了祖冲之父子的数学研究成果。
这本书内容深奥,以至“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缀术》在唐代被收入《算经十书》,成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当时学习《缀术》需要四年的时间,可见《缀术》的艰深。
5、奥古斯丁·路易·柯西(法语:Augustin Louis Cauchy;1789年8月21日-1857年5月23日),法国数学家。
19世纪微积分学的准则并不严格,他拒绝当时微积分学的说法,并定义了一系列的微积分学准则。他一生共发表800多篇论文。
他和马克劳林重新发现了积分检验这个用来测试无限级数是否收敛的方法,积分检验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印度数学家Madhava和Madhava的Kerala学派。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主要是在微积分学、复变函数和微分方程这三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