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信息技术说课稿优秀范文例子
信息老师可以采用图解、视频、游戏等方式,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演示和简洁的归纳;通过层层设问,引入过渡到各教学环节,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一信息技术说课稿,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初一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1、知道二进制的概念;
2、理解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3、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
4、了解机器语言程序与高级语言程序的特点;
5、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体验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事例,感受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
二进制的概念和采用原因
教学难点: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教学理念:
采用图解、视频、游戏等方式,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演示和简洁的归纳;通过层层设问,引入过渡到各教学环节,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课件及《计算机二进制工作原理》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冯诺依曼结构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那么其中的硬件有哪五个组成部分?看书后回答: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引入设疑:那么,当我们在键盘敲一下“A”键,显示器马上显示一个“A”字母,计算机要完成这个分析、处理过程,大家想象一下硬件这五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呢?学生想象,并发表猜想。设疑过渡到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硬件五大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P242-1-1图)使用课件,动画演示“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并讲解其工作流程。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并对照书本加深理解。通过课件使知识简单直观化。)呈现课件中的练习游戏:拖拉五个部件名到相应位置。学生愉快地在各自的电脑中完成练习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请有能力的同学尝试复述计算机硬件五个部件的工作流程。个别同学尝试复述,其他同学补充完善。通过复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二进制与计算机
对照图2-1-1,设疑我们知道,当我们从图中最左边通过输入设备键盘输进一个“A”,那么在图中的最右边通过输出设备显示器则输出一个“A”,现在请大家再猜想一下,这个“A”在图中内部流程中,是始终以“A”的形式存在还是变成其它什么形式呢?学生讨论并猜想答案。设疑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提示: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计算机二进制工作原理》,答案就在其中,看完后请同学回答。学生认真观看录像后回答:“A”在计算机内部是二进制代码流通。设疑:我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用的是十进制,那么为什么电脑内部工作要用二进制呢?请大家看书P22—23,看谁能最快找到答案。
阅读教材内容,找出问题答案。培养学生看书自学的能力。
教师归纳:
1、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即由0和1组成的编码。
2、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1)容易表示;通过课件分析实例:采用二进制代码控制“中”字在电子屏中显示的原理。
(2)运算法则简单。对比十进制的“九九乘法表”进行分析。认真听老师讲解,并对照书本作标记,加深理解。直观形象地讲解重难点。
(补充材料:程序与计算机)设问:大家认为是人聪明还是电脑聪明?展开讨论,答案不一。
引入过渡。
引导归纳:看范畴而定,在运算速度、记忆容量、工作强度等方面人的确不及电脑,但是毕竟电脑是人发明创造的。
设问:那么我们人是怎样让电脑为我们工作的呢?回答:让电脑运行相关软件。
反问:那么软件何来?回答:软件是人编写出来的程序。
课堂小结:
1、计算机程序的概念:控制计算机工作的一系列命令。
2、常见的编程语言有:机器语言与高级语言。
3、通过程序段截图,让学生对比两种语言的特点,并指出其转换方法。
4、认真听老师讲解,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对照书本作标记,加深理解。
初一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二:迈入网络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因特网,了解网站地址,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利用IE浏览器浏览Web页,文明上网和安全上网。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的培养;
②通过参与,引导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认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及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探索式”教学法,即在“任务”、(浏览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驱动及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操作,然后由教师讲授总结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
IE浏览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超链接。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上网成为我们获取大量信息的理想方式。你上过网吗?上过网的同学请举手!你上网都做些什么呢?
生:查资料、看动画、听音乐等。
师:原来上网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真是太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揭开网络神奇的面纱。(出示课题——迈入网络世界)
二、学习新知:启动计算机
先打开外部设备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
1、网上浏览(1)学习电脑网络和互联网:
(任务一)
师:导入,什么是电脑网络和互联网?它的用途是什么?请同学们看显示器观看互联网示意图,思考并看书完成老师给你的学习任务。(出示任务一)
(2)学习网址:
(任务二)
师:因特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怎么才能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呢?办法之一就是通过网址浏览网站。那么,什么是网址?IP地址和主机名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看显示器,完成老师给你的第二个学习任务。(出示任务二)
(3)在互联网上能干什么?:
(任务三)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上网试试呢?生:想。那么怎么样上网?请同学们先自学上网步骤。(出示任务三)。
根据这个步骤,自已试一试能不能登录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生:操作、讨论。
师:巡视、辅导。
请生演示浏览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师:浏览网页的两种方法:
1、输入网址;
2、通过超级链接。
(4)文明上网、遵纪守法:
(任务四)
师:同学们,互联网丰富多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学习资源和快乐的生活,但是,网上有精华也有糟粕。面对花花绿绿的虚拟世界,我们小学生应该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网站,文明上网、遵纪守法。(出示任务四)。
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练习
出示练习:学生操作,老师指导。关闭计算机开始-关机-关闭计算机
课堂小结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这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通过上网这种方式,获取了知识,获得了快乐,因特网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初一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三:信息处理与计算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光导纤维(也叫光缆)为干线,集电脑、电视、电话为一体,以各种图、文、声、像等信息为?货物?,覆盖面广(遍布全球)的高速传输的信息网。[利用电脑展示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全课总结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技术包括哪些重要的技术?
3、为什么有人称现代社会为信息社会呢?
4、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去“精品教师”上边看,(百度搜下“精品教师”四字,第一个就是)很多体说课,也有全册如果改版了--看右边--他的文档(4444) -- 查看全部还需要模板吗
【必备】说课稿初中模板锦集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初中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教材分析
《重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所任教的洋浦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纯朴上进,但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锤线的应用,知道重心并会画重力的示意图,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操作、分析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的方向及重锤线的应用。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重锤线、橡皮泥,质量相等的铁块、铝块,刻度尺,斜面,光盘。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如下几个环节:
四、教程分析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约5分钟)
1、首先教师做演示实验,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万有引力,知道重力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的引入,类比联想,让学生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物理天地,鼓励学生要向牛顿那样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唤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约22分钟)
2、 重力的大小(重量)
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教师演示测重力的方法。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科学猜想: 针对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猜想,学生可能猜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密度(材料)、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请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实支持自己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借助手中的器材分组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科学合理。然后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50克数量不同的钩码的重力,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内,然后引导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并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4)分析论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用g来表示,约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数学图像来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知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3、重力的方向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演示实验:物体自由下落,用细线把小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自由下垂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锤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教师先根据教材插图13.2-6进行讲解,再让每组学生利用重锤线进行操作,看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桌面是否水平,并分析其工作原理,从而得出重锤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学生常常把重力的方向误认为跟接触面垂直,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教师做演示实验,请学生观察:分别悬挂在水平桌面和斜面上方的两条重锤线方向是否相同?与水平桌面和斜面是否垂直?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让学生观察“想想议议”中插图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对重力的方向有进一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这一部分的教学,遵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锤线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的学习,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力求突破难点。)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怎样用一个手指把刻度尺托起来?告诉学生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再向学生说明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和材料是否均匀有关。人在不同姿态时的重心位置不同,原因是人的几何形状改变了。
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方形薄板、球、粗细均匀的棒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并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同时向学生展示光盘,说明有的物体重心不在物体上。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
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比较困难,利用悬挂法可以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较薄物体的重心。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不倒翁”“高空走钢丝”“交通部门为何规定不允许运输车辆超高”等利用重心的知识,体现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三个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约10分钟)
自我检测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设计意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四个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约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反映的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情况,还有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获得以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约1分钟)
A组:教材59页,1、2、3、4题
B组: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如果失去了重力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提高,学会科学想象。符合新课标“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类比联想、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和实验等物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本节课的目标。
六、评价分析: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式,注重科学探究,力求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智力得到开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树立学好物理的兴趣和信心。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又常常受到课堂气氛,突发事件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调整好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各位老师好,我是3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压强》,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讲了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对全章有重要的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说学情
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经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是明显的这一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五、教学方法
(过渡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练习题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过渡句)接下来我将着重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六、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雪板站在雪地上,让学生观察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穿滑雪板的人不会陷到雪地里面。再举出体型大的骆驼为什么可以在沙漠中行走,而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那么小为什么容易刺破皮肤,以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压强。(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的问题,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时,我将分别演示两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两次实验的现象以及试验中有哪些因素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1)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两个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2)保持与上一次乙实验相同,丙实验把小桌反过来放在海绵上,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
我将引导学生根据两次实验的现象,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并说明:上述实验中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接下来我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称之为压强,定义为: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板书)并让学生根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P=F/S,单位N/m2。(板书)我将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有名称:帕斯卡(Pa)(板书),并且1N/m2=1Pa。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这样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最后讲授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板书),我通过出示一些生活实例的图片:推土机的宽链条、美工篆刻刀的刀头、火车上的破窗锤、火车轨道下面铺设的枕木,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派代表组回答。学生会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出: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道下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我将总结: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
新课讲授完,接下来是巩固提高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一道练习题,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解决: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并且通过这个题目,也能将本节课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在小结时,我会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既能让我在第一时间内知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在作业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生活中是使用什么方式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
七、板书设计
(过渡句)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知识点由易到难的排布,重难点突出,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抓住本节课的核心。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
2. 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难点:成比例线段概念。
3. 难点的突破方法
(1)对于相似图形的概念,可用大量的实例引入,但要注意教材中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只是对相似图形概念的一个描述,不是定义;还要强调:①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其大小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当形状与大小都一样时,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形,所以全等形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形);②相似形不仅仅指平面图形,也包括立体图形的情况,如飞机和飞机模型也是相似形;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
(2)对于成比例线段:
①我们是在学生小学学过数的比,及比例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成比例线段的;②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③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④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记作 或a:b=c:d;⑤若四条线段满足 ,则有ad=bc(为利于今后的学习,可适当补充:反之,若四条线段满足ad=bc,则有 ,或其它七种表达形式)。
三、例题的意图
本节课的三道例题都是补充的题目,例1是一道判断图形相似的选择题,通过讲解要使学生明确:(1)相似形一定要形状相同,与它的位置、颜色、大小无关;(2)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有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的,而把一个图形的部分拉长或加宽得到的图形和原图形不是相似图形;(3)在识别相似图形时,不要以位置为准,要形状相同例2通过分别采用m、cm、mm三种不同的长度单位,求得的 的值相等,使学生明确: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求比时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必须一致;例3是求线段的比的题,要使学生对比例尺有进一步的认识:比例尺= ,而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求两条线段的比。
四、课堂引入
1.(1)请同学们看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上的大五角星与小五角星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再如下图的两个画面,他们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还可以再举几个例子)
(2)教材P36引入.
(3)相似图形概念:把形状相同的图形说成是相似图形.(强调:见前面)
(4)让学生再举几个相似图形的例子.
(5)讲解例1.
2.问题:如果把老师手中的教鞭与铅笔,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AB和CD,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比是多少?
归纳: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3.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 (即ad=bc),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 (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3)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记作 或a:b=c:d;(4)若四条线段满足 ,则有ad=bc.
说课的基本形式是“四大模块”模式,它由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构成。按照这种基本模式要求的框架去进行说课,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学中存在的随意课、盲目课和单纯的传授课等不规范、教法陈旧的教学形式,逐渐形成符合教学规律,利于学生成长的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初登讲台、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或虽然有教学经验但初次接触说课的教师来说,是一种全面把握教材,宏观感受教学全过程,快速规范教学行为的好方法,便于教师逐渐提高研究层面,取得更大收益。“四大模块”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说教材。这一板块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要说清这一课在整个教材的位置,又要说清在这本书以及本单元的位置。只有既清楚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又清楚学生后续学习内容,才能定位准确。内容确定,目标从三维角度即可确定,勿需多说。第二,说教法与学法。针对内容,针对学生情况,找准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以上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三,说教学程序。上面两个板块的内容搞清楚以后,下面就是如何实施的问题,采用何种方式导入,如何突显重点,突破难点,要说出具体的方式方法等,将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预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都可一一说明。第四,说板书设计。这一板块如有,可说明其作用,如无,不用赘述。其中第二、第三板块是说课中的亮点,它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教师的整体素养。说课就如一篇论文,体现了是什么(教学内容)、为什么(教法与学法的设计)、怎么样(教学过程的实施)三方面的问题。一、说课的万能模式(一)自我介绍姓名、单位(现从事工作)、课题。(二)说课内容1.说教材(1)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①本课内容所选教材;②本节内容所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哪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哪些知识的运用,又是后面学习哪些知识的基础?③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有什么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又有什么影响?(2)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①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②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实际;③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2.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设计,贵在创新。(1)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2)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水平状况;(3)教师实际水平。目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方法?预计达到什么效果?选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目的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新颖性。3.说教学程序(说教学设计)说教学程序包括:新课程导入,新课讲解,评价教学效果,巩固新课。(1)导入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问(换位思考)。用什么方法导入?有什么好处?能有什么效果?(2)讲解①教师通过什么方式提出哪些问题?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参与哪些内容?学生独立完成什么?②在新课讲解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思维定势须克服?如果学生没有按教师的思路去做,有什么补救措施?③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3)评价教学效果(反馈)评价教学效果包括提问和课堂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系统性。(4)归纳总结重在把本课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提出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4.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要根据教学的思想、学习的思路、教材意图,对原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重新组合,产生一种暗示效应,使信息得到浓缩。优秀的板书设计,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结合,而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构思按一定规则画出的图形,是老师心血的结晶,它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讲究艺术构思,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系列化、表达情境化,同时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遵循板书的基本原则,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周密的计划性、适当的灵活性、布局的美观性、内容的科学性、形式的直观性。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清晰、顺畅、整洁、明快的感受。
幼儿园说课,是现在幼儿教育改革的新课题,它不仅可以增强教师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自学性、目的性,还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教育活动诸因素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我市幼儿教育工作者正在尝试、探索这一新型的教学研究工作。说课活动的开展,在各个幼儿园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与关注。说课的基本格式: 也就是说课的基本框架: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目标 四、说准备 五、说流程 六、说教法、学法 七、亮点或特色一说教材:分析教材。题目、来源,即从何而来、为何而选——即如果你的活动是来自于主题的,讲清主题的内容及价值追求,本教材在主题中的地位、与主题内其他教材有无联系。如果你的活动是来自于幼儿生活的,讲清为什么要从生活中选这个教材,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及其与教材对促进幼儿发展的关系。如果你的活动是来自于独立教材,讲清教材本身的吸引力、分析教材的内在价。(例:《亲亲长颈鹿》这个故事选自小班下学期,《有趣的动物》这一主题中。该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兔子和长颈鹿为角色,讲述了一个长颈鹿阿姨助人为乐的故事,特别是小兔子们亲亲长颈鹿阿姨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亲亲老师的小手或者脸蛋来表示他对老师的喜爱之情。又考虑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友爱互助的品质,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说学情:分析些什么?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及其与教材的关系(例:小班《亲亲长颈鹿》: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学情分析是幼儿园老师说课时最容易忽视的。学情分析的目的是选取适宜的教法和学法。三说目标:如何确定目标——情感、认知、能力。目标贵在挖掘。挖掘的前提是对教材的分析。目标的评价重点在是否明确、是否具体、是否可检。与此同时,要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原因或突破的方法(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下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长颈鹿的认识。 2、能力上:积极参与故事清洁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目标中提到: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友爱互助带来的快乐。因此,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四说准备:分哪几部分?——物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等以及为何要这样准备,物质准备中除了教具的准备以外,有时还要说清教学环境的布置,如健康活动容易出现的问题:(1)不说;(2)说了准备什么但没有跟进为什么;(3)准备不全面。(例: i. 物质上的准备 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兔头饰,这是为了让幼儿更能进入到小兔这一游戏角色中;根据故事,我布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长颈鹿,这是为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并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准备的;音乐,是为了进一步营造游戏的气氛而准备的。 ii. 知识上的准备 我让幼儿先认识长颈鹿,了解了长颈鹿的基本特征。 幼儿练习过爬及滑这两个基本动作。 )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和学法可以分别叙述。 2.教法和学法可以合在一起说明。 3.教学方法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说。 六说流程:这环节往往是拉大说课距离的环节。要点是什么?怎么说才是流畅的?一般要说清“总共有几大环节”“各环节的主要目标”。分环节讲清“教什么”、“怎样教”——如何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保证重点难点的攻克、如何保证所有孩子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这要从“选择什么教学方法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训练帮助幼儿在情感、认知、能力等方面获得提高”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几方面说。在说怎样教的过程中还要说清:环节的时间处理、环节的效果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可能出现的差异、与预设不符的情况等)以及如何解决、如何随机渗透,等等。要把教学过程说详细具体,但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实录。对于重点环节,诸如运用什么教学方法突破重难点要细说,一般环节的内容则可少说。尽量避免师问、估计生答,师又问,估计生又答......,这种流水帐式的说法。 说流程的方法,可以是把整个环节的安排先说出来,再逐环节再说,也可以是把一个环节的内容说完后,再依次说下个环节的内容,环节之间尽量用上恰当的过渡语,使整个说课内容浑为一体。(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颜色,引出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问题:(1)小朋友喜欢什么颜色? (2)今天小朋友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3)你还认识别的颜色么? 教师提问时一环接一环,幼儿从回答问题到提出问题,从提出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都表现积极主动真正引发了幼儿对颜色发自内心的兴趣。) 容易出现的问题:1过于简单;2、只讲清个环节“做什么”,没讲清“怎么做”、“为什么”;3、如何实现表格式流程与陈述性流程的转换,表格式教学流程及其阐述,特点:可看性较强。如何把可看性转换成可听性?(语言表达要求较高:这个环节干什么?分几步走?怎么思考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七说亮点:何之谓亮——最与众不同的,要多角度挖掘选材;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组材以上几块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如:一教材,其中就包括教材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准备等;二是教法学法;三是教学程序。有的说课内容中也没有“特色”。还有一种简易的说课方法:说课的涵义首先说课的内涵没有统一的界定,就广泛的来说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针对某一课题(活动)的自身特点,结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面对同行主要用口头表述该课题(活动)教学的具体设想、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即说课就是全面面阐述和完善教学设计的过程。再简单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教师在“说”的过程中,不仅将书面的教学方案说出来,更要求教师将隐含于教育方案后面的设计思想、教育理念、具体依据说出来,强调的是说出教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的问题。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活动过程,提高活动效率。幼儿园说课方案的撰写幼儿园说课方案是按照说课内容的内在逻辑来撰写的。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把说课的方法简单地总结为“四个说,一展示”,“四说”即“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一展示”指“展示自己参与设计的辅助教学课件”。(一)说教材说教材内容就是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它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要说明教材选择是从当时、当地幼儿群体的需要而准备的,如果在选材方面涉及到地域特色,甚至是幼儿园特色就要更加突出说明,以此来发展幼儿园的本园课程。活动内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动内容应包含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幼儿园里的说教材不单指说教材内容,还包括说幼儿的情况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活动准备。因此,在说明活动内容时,必须说清楚教材及与教材有关的内容。说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智力的发展情况;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行为习惯,意志等发展状况。这一环节,教师要将平时对幼儿观察的零散印象,逐步条理化、明晰化,有针对性地表述出来,既能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又使教师能将幼儿发展水平与教学活动设计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去考虑目标、内容的确定与选择,从而逐步真正做到使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95 浏览 5 回答
225 浏览 2 回答
211 浏览 6 回答
287 浏览 3 回答
88 浏览 5 回答
344 浏览 3 回答
287 浏览 4 回答
285 浏览 5 回答
270 浏览 4 回答
287 浏览 3 回答
348 浏览 7 回答
131 浏览 4 回答
235 浏览 4 回答
110 浏览 4 回答
276 浏览 2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