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 科技 尚未发达的古时候,人类就像是井底之蛙,一直以为世界只有这么大,一直以为我们人类是孤独的生命。 殊不知,我们在宇宙面前渺小得如同尘埃,而且地球不是孤独的存在,肯定还有如我们这般的生命在某个地方生活。
然而,我们至今还是未找到地外生命,也没有找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探索 还需继续。尽管科学家们还没有确定地球上是否有外星生命,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生物,科学家们还是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 我们都很熟悉的软体动物章鱼。
对章鱼来说, 相信朋友们并不陌生,它是一种海洋生物,在不同深度的海域,都有章鱼生存的影子,甚至在几千米的深海里,仍有一些巨大的章鱼 。因此,章鱼在海洋生物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看起来软弱好欺负,可实际上,章鱼在海洋中也是一霸,常常能以弱胜强。
关于章鱼可能是外星人生命的猜测,早在2015年,诺贝尔获得者悉尼·布伦纳就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称章鱼的基因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基因有很大不同。
科学家猜测,5亿7千万年前,一颗冰彗星带着章鱼的种子来到地球,章鱼种子在海洋中生根发芽。经过5亿多年的进化演变,章鱼看起来像现在的章鱼。
科学家曾经专门做过一个实验,将龙虾装进玻璃瓶子当中,并且用木塞将瓶口塞紧放进水中,这个时候章鱼会先环绕着这个玻璃瓶转圈圈,然后用触手将其缠住,直接把瓶口的木塞给拔掉,最终龙虾就会收入囊中。
这一个简单的实验就说明章鱼的智商是非常高的, 的确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与其他的无脊椎动物相比,章鱼是智商最高的一个。
通过搜索一些基本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 章鱼一共有三颗心脏,这三颗心脏有着不同的职能,分管着身体各个不同的部位。
虽然它的身体很软,但是它却有着非常坚硬的喙,这使得它的食谱广泛,小到蜉蝣虾米、大到贝类甲壳类都是它的猎食对象。
大量研究表明,章鱼在面对其他生物时会还出现明显的思考行为 ,即便该生物并不在它的食谱上。而且它们还善于收集生物褪下的皮或者一些坚硬的壳类物体,用于建造自己的临时庇护所。
科学家特意对章鱼的基因进行分析, 发现章鱼的基因组达到33,000个蛋白编码,这比人类还要多,同时章鱼还具有编辑RNA的能力 。章鱼能够建立神经网络,所以它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章鱼还有一个不同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就是可以根据环境进行基因编码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即便是极其恶劣的环境当中也能够生存下来 ,这完全不同于其他生物,就算是我们人类也根本做不到,这种奇怪的生物,真的来自于外太空吗?
人类作为如今地球上的“霸主”,我们通过高智慧,在地球上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奇迹。 随着 科技 水平的提高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活动愈加频繁,地球的环境也因此遭受了不小的破坏。
对此,很多人都非常好奇, 人类能否一直“称霸”地球呢? 毫不夸张地说,地球可能时时刻刻都处在危险之中,谁也无法预测下一次大灾难何时到来。
对于这个问题,我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著有科幻小说 《三体》 的 刘慈欣 ,此前就给出过自己的看法,刘慈欣认为: 人类能否一直“称霸”地球不好说,但我们一定要警惕章鱼。
刘欣慈就指出,如果要是地球再面临小行星撞击这一类的危害,章鱼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在海底生存下来。即便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带来的巨大能量,瞬间使海水沸腾,章鱼也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的智慧或是快速地潜入深海,或是为自己建造一个安全根据地来躲避灾害。
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刘慈欣的观点也只是猜测,但这些内容却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 人类虽然在飞速发展,但我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只有共同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人类文明才会发展得更加长远。
通过 刘慈欣 提出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想象力非常丰富,而且具备充足的科学知识储备,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写出 《三体》 这样火遍全球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创作的《三体》,绝对是科幻界的里程碑之作 ,它不仅仅是一本精彩的小说,同时也具备着很高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这就是《三体》,有人说它在科幻小说中绝对是最能打的,如今距离《三体》获得雨果奖已经时隔五年。
早在之前就有朋友推荐我看《三体》,但是直到现在我才开始阅读,结果就沉迷其中,里面的世界真的是太震撼,颠覆了人们的固有的思维。
而这次疫情,也让《三体》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借此,推荐此书给大家看,当然我不会说太多,这样读者在书中的乐趣就会被我剥夺,如同透剧一样。
向没有看过《三体》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书,《三体》一共分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
每一部都很精彩,很震撼,从引入三体文明的设定,让人耳目一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则,触发了每个人的思维,到最后的弱肉强食,才发现人类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奥巴马也感叹,看了这部书,感觉当总统都没什么了不起的!
书中剧情环环相扣,从悬念到两次铺垫,再到最后的大反转,给人极大的冲击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精装版全3册《三体》只需 一顿饭钱,就能让你体会到 这个世界上最贴近内心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