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ing Zhao,Chenyu Wang,Aijun yang,Wei Liu,Min Li*. Vasculogenic mimicry format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8,7(9):530-533。2. Tong-ju GUAN, Feng-jin QIN, Jian-hai DU , You-yi ZHANG *,Min LI *. AICAR inhibited proliferation, induced S-phase arrest and promoted apoptosis in CaSki cells Acta Pharmacol Sin2007,28:1984?1990。3. Min Li , Wei Liu, Yan-Fang Zhu,Yong-Lin Chen, Bang-Zhi Zhang, Rui Wang.Correlation of COX-2 and K-ras expression to clinical outcome in gastric cancer ACTA Oncological 2006,45:1115-1119。4.Min Li,Shu-Ying Qi, Yong Wang,Shu-XianFeng, Bang-ZhiZhang, Rui Wang.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yclooxygenase-2 and Bcl-2 in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Archives of Gynecocogy and Obstetrics 2005,272(1):48-52。5. 蔡玮,张芳,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PPAR-γ及CTGF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4):515-5186. 牛云霞,王晨昱,杨爱军,刘伟,尚丽娜,李敏*,王金穗。 DKK3和vW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2010,20(3):182-1867. 尚丽娜,杨爱军,王晨昱,刘伟,牛云霞,李敏*。内皮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系SW480中CD133+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32(16):1740-17448. 尚丽娜,杨爱军,王晨昱,刘伟,李敏*,王金穗。结直肠癌中CD133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 肿瘤 2010,30(6):524-5289. 王明娟,刘铭,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柳军玺,李敏*,邸多隆。甘肃棘豆生物碱部位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1):1009-101110. 蔡玮,张芳,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CTGF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与PPAR-γ关系的探讨.肿瘤防治研究 2009,36(1):36-3911. 王敏,张虹,杨爱军,刘伟,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体外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和黏附的影响. 肿瘤防治研究 2009,36(1):21-2312. 方三高,王明娟,刘铭,杨爱军,王晨昱,李敏*。CDX2对SW480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8):1756-176013. 张立,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整合素β3在人肺癌细胞GLC-82黏附的初步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7):2610-261414. 杨爱军,穆继英,刘伟,王晨昱,李敏*。人横纹肌肉瘤拟态血管生成能力及与angiopoietin-2,laminin5γ2关系的研究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8,24(6) :721-724。15. 张立,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整合素β3在人肺癌细胞H460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 中国癌症杂志2008,18(4):271-275。16. 王敏,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 vWF和HDAC1在胃癌细胞株BGC-823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粘附侵袭能力的影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7):630-633。17. 张虹,王敏,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李敏*。 肝癌细胞中STAT3及 c-myc的表达和意义 . 肿瘤2008,28(5):394-397。18. 刘铭,王明娟,刘伟,杨爱军,王晨昱,柳军玺,李敏*,邸多隆。甘肃棘豆体内生物碱部位活性的研究.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10(12):8-11。19. 张芳,蔡玮,杨爱军,王晨昱,刘伟,李敏。CTGF单克隆抗体对胃腺癌细胞BGC82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60-48614865。
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篇一
《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述评》
摘要: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开始开展。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呈现的特点,将其分为起步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多元化发展时期,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研究概况作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以对进一步研究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关系;研究述评
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界,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关注,当时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的发展备受各界人士的瞩目。此外,80年代出现了“文化热”,促进了此问题的研究。到90年代及新世纪以后呈现出了新态势和新特点。总的说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并不成熟,探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颇有意义。我根据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总结出一些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一、起步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的阐述,是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初见端倪的。1980年,潘懋元在为一机部所属高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学时,第一次提出了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其中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指:“从整个社会来说,教育跟政治经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教育所摆的位置和在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1]这里的“其他社会现象”还未提及文化的因素。1983年,潘懋元编写的《高等教育学讲座》对教育内外部规律问题做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把外部关系规律修正为:“教育的外部规律是指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2]明确提出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988年,潘懋元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论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将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表述为:“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3]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受社会制度的制约,这两种制约因素又需要文化传统这个制约因素的折光反射出来。以上所述都是由一般教育层面来论述的,并未涉及高等教育层面,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掀起一股“文化热”,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开始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关注。1989年,潘懋元、邬大光合作发表了《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第一次从理论上明晰了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他们首先分析了文化传统对高等教育的作用:“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种因素对高等教育的制约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光反射出来。”[4]如前所述,潘懋元在1988年论述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提及教育受文化传统制约,是从一般教育的层面来阐述的,而这篇论文将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具体化到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上来。1990年,潘懋元在《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一文中再次明确提出:“文化传统也是制约教育的重要因素。”[5]并论述了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保存、传递、改造和创新文化。储皖中则对专门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作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分析,分别为:一是传递文化,二是促进文化传播、交流和融合,三是助于对文化进行选择、整理和改造,四是创造文化。[6]
在这一时期,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一部分研究只是从一般教育的层面简要探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散见于几本著作之中。尽管如此,起步时期的研究为高等教育理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体现在:首先,开始认识到高等教育与文化是有着重要关系的;其次,明确高等教育面对文化传统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取舍原则。
二、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才在高教理论界得到重视。主要代表人物有潘懋元、张应强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此外,朱国仁、何云坤、刘海峰、黄福涛、吴岩、侯定凯和薛彦华等人也发表文章参与讨论。归纳如下:
(一)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推向深入。潘懋元对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述概括为两种关系(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两重作用(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和两大功能(传承和创新)[7],为此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和线索。一些学者对上述关系、作用与功能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中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的研究较为集中,朱国仁、薛彦华、张应强和何云坤等对文化的选择、创造、批判、整合等功能专门撰文阐述。黄福涛则从比较和历史的视角考察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8]此外,开始明确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意义。张应强提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摆脱苏联教育学模式,形成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人们加深对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解;推动和深化人们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和认识;还可能促使“高等教育文化学”的产生。[9]正如潘懋元为张应强的著作《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作序时谈道:“研究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瞻望高等教育的未来,都不能只看到经济、政治与高等教育的关系,而不对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否则就会对许多高等教育现象迷惑不解,对许多高等教育问题思考不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预见简单化;从而对21世纪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难以提出周详准确的对策。因此,从文化的视野研究高等教育很有必要。”[10]
(二)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确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注重阐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传承和传播,并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刘海峰用历史的视角分析了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刻关系,传统文化对近现代高等教育有相当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中西教育模式经历了冲击、汇聚和融合的过程。[11]别敦荣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鲜明的、强烈的民族特性,必须认清我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性,而不能一味地“国际化”或“某国化”。[12]张应强总结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分别是高度的综合性、广泛的弥漫性、显著的民族差异性和强大的历史惯性等四个方面,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13]吴岩则提出“新生中国本土化文化”这一概念,新生本土化文化是西方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在这个群体中经过比较、冲突、碰撞、融合、提炼而形成的新型文化。[14]此外,潘懋元和张应强在合作的两篇文章分别谈及了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现代价值。[15]
三、多元化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90年代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有关学者,兴趣转移,并未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一直坚持下来。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从理论上系统探讨“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较少,大多研究以高等教育的微观领域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走向多元。总结如下。
(一)联系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背景。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国际化、大众化、民营化、地方化和终身化。在近十年来,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研究从国际化和大众化出发。从国际化出发的有郭继超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的文化双向互动》,宋彩萍的《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张红霞的《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兼谈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戚务念和何齐宗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取向》,白杰瑞和赵振洲的《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国际化与多元文化的链接》等文章。从大众化出发的有洪芳的《社会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李雯和欧阳玉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解读》,薛天祥的《大众化是一种文化精神――兼评〈大众高等教育论〉一书》。此外,还有学者将多元文化格局作为大背景,如张云洁的《试论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
(二)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一些学者关注到由此而引发的教育发展问题,体现在关注西部高等教育、农村教育和家庭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等。比如有学者通过田野调查,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承担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16]
(三)研究视野更为开阔,研究方法更为丰富。除了涉及高校内部的微观领域外,还涉及社会的宏观领域。除了用本学科的知识进行阐述外,还运用了跨学科的视角。在高校微观领域方面,比如以“大学文化”或高校“校园文化”为主题进行的研究比较丰富。在社会宏观领域方面,比如黄琦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7]在跨学科视角方面,如张万红和彭勃合作的文章《高等教育资源的分类及文化资源的培植》有所体现。在研究方法方面,一些研究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对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进行探讨。陈昌贵和王璐从美国传统文化出发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18]高桂娟和李敏则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考察对象,分析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之所以享誉世界是因为英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此作为中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参照。[19]
(四)出版了几本专著。继1999年张应强的专著《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后,2000年,顾冠华和沈广斌合著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一书,全书从文化与高等教育之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出发,分别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特点与优劣,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以及两者间内在的互动功效。2001年,潘懋元主编了《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里面有专门一章以文化的视野来看高等教育。可见,专门论述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专著并不多,但文化的研究见于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或教育哲学的书籍之中。在承认已取得的成果的同时,也应看到还有发展的余地。
四、结语
本文梳理了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概况和特点,由此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此研究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对于高等教育与文化的研究,我提出一些见解。
(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思辨的方法。进入新世纪以后,开始运用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从宏观走向微观,是发展的必然,也必然要求运用更为丰富的研究方法。在西方,对文化的研究更多地采用人类学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亦值得我们借鉴。
(二)要考虑高等教育如何为建设新文化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高等教育改革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对文化具有创造功能。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文化的适应和创造上,就显然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对文化应该有引领的作用,从而实现从适应―创造―引领的功能的转变。
(三)要注意新兴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作用。目前,进入多元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瞬息万变,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层出不穷,高等教育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吸取有益的成分为高等教育服务,亦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4.原引自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及教育规律问题.湖南大学教务处,1980.11.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34.
[3]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3):1.
[4]潘懋元、邬大光.文化传统与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89,(1):1-2.
[5]潘懋元.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J].厦门大学学报,1990,(2):5-6.
[6]储皖中.试论高等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1,(2):18-24.
[7]潘懋元.全面深入地认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教育研究,1996,(11):17-18.
[8]黄福涛.谈谈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11):20-22.
[9]张应强.高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研究[J].上海高教研究,1995,(3):22-24.
[10]潘懋元.《序》.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11]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教育研究,1996,(11):27-29.
[12]别敦荣.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J].教育研究,1996,(11):29-30.
[13]张应强.论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3):6-12.
[14]吴岩.新生本土化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J].上海高教研究,1997,(3):21-22.
[15]潘懋元,张应强.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1):15-21;潘懋元,张应强.华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彰显[J].高等教育研究,1998,(3):12-15.
[16]林健.高等教育应担负起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来自西部农村的几则田野调查及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8):19-22.
[17]黄琦.高等教育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9(7):104-106.
[18]陈昌贵,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2,(2):117-121.
[19]高桂娟,李敏.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文化力量[J].江苏高教,2008,(6):146-148.
浅谈教育与文化关系的论文篇二
《浅谈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摘要:教育自身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本文在分析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基础上,探讨了新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应变,从而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文化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对于准确把握教育的文化本性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文化;关系中图分类号:D523.3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教育”与“文化”词源上的同义性,反映了教育与文化关系的密切性。在汉语中,“文化”一词由“人文化成”简化而来,按照其字面意义来解释就是“文而化之”,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文治教化把人培养成有教养的人的过程,即“教化”的意思。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在词源上都是有直接联系的,以至于有人认为“教育即文化,文化即教育”,这些都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一、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名词,它包括人类通过后人的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文化人类学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族、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所有群体和社会的人们共享非物质文化――抽象和无形的人类创造,如“是”与“非”的定义、沟通的媒介、有关环境的知识和处事的方式。人们也共享物质文化――物质对象的主体,它折射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人类社会的行为模式不仅仅依赖于遗传,而且还依赖于人类文化。人类行为深受我们生长在其中的文化的影响。
就教育而言,可分为两个紧密相联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两者实际上分属文化的不同层面。教育活动隶属文化的制度层面,而教育理论则隶属文化的精神层面。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化教育”的代名词,其“制度”色彩自不待言,就是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零散的,“制度化”的成分在其中仍占着重要地位。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讲,教育又是文化的精神层面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员。它所产生的思想观念是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它所形成的价值规范是人类价值判断体系的一分子;它所需要的技能、技巧是人类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它于文化的精神层面,实是生于斯,长于斯,又丰富于斯。
2.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文化并非只是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嬗变更迭。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的构成形态具有原始性,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并以感性的、现实的形态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的。这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完全可以用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传至下一代。在这里,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方式与文化积累之间并不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传授知识,要求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付出更多的劳动,进行更多的专门训练,因而不能仅仅通过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简单的示范和模仿,必须要创新专门的传授工具、专门的传授场所以及专门的途径,当然更需要专门的施教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逐步成为专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成了专门施教的场所。
在当今世界,现代化已成为一个中心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在很大程度上将其付诸于实践,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吹响了现代化的号角。文化现代化,建构新的文化观――这一现代化中或许是最富有渗透性的一面正在深入人心。与此相应,教育的现代化也扬起了风帆,建设现代化的国家正在使自己的一套教育制度适应其具体的要求,使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整合于一个共同的制度框架,不断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
3.教育可以传播文化,蕴育和创造文化,促进文化变迁
传播在文化变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一个区域的流动现象。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关系、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教育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文化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第一,教育可以对传播内容加以选择整理;第二,教育过程中可随时接受反馈,修正传播内容、渠道,避免所传文化的失真;第三,传播者大多是“闻道在先”的,值得信赖,易于为受传者接受;第四,传者与受传者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建立起稳定、亲密的联系;第五,可利用远距离教育、班级授课等组织形式,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另一重要维度。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过程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教育在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它或因社会变革、受教育者不同的身心状况以及教育者自身价值观的差异,赋予已有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或因融合、汇总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使原有文化发生性质、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这些新的文化意义或文化要素往往会成为文化创造和革新的萌芽。
二、新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应变
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新时期的教育必然会对文化的变迁有所应对,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文化对教育的调适
教育对新时期文化的适应性调整不仅是教育中人的主观意欲而且也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时期教育变革的大势所趋。教育受文化所趋而进行的调适在教育的各个层级都应有所体现,但鉴于任何文化首先是一种价值之源,则文化对教育的调适最应该在教育价值的提升上有所反映。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从它产生的时候起,便具有了价值属性。“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属性与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不同认识、评价、界定或描述就构成了人们的教育价值理念。教育价值理念作用于人们的教育行为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而这种意识的形成必然来源于意识主体所处的文化语境。这一点在当前文化形态下表现为,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把教育当作发展和完善自己的重要手段,作为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新时期的文化形态下,教育价值要凸显文化中的主流因素即现代性文化的精华,就不应只是有利于实现技术的现代性文化而更要追求解放的现代性文化。亦即,教育价值不应只是迅速发展的社会所需求的有利于创造物质财富的价值,这种价值如同技术的现代性文化一样,虽然是我国新时期社会转型发展正需要的,但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价值而非教育的永恒价值。教育价值对新时期文化的调适还应该表现在教育对人性的合理自由与相对理性以及对社会民主与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在此,教育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与传递者,理应承担起创新文化的使命。
2.教育对文化的创新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探讨教育对文化进行创新的可能。
一方面,我国传统型文化的核心就在于道德中心主义,这种道德中心主义重伦理规范、人伦关系,对维系社会及家庭的和谐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极端的道德中心主义又确实钳制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和民主意识,一直以来的教育活动也是以社会道德及伦理规范为蓝本来塑造受教育者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在这种保守的道德中心主义的传统文化导引下,教育之于社会生产力及人自身意义上的生存发展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彰显。在当前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教育应该培养具有独立理性、科学精神、民主观念等现代文化精神及公德意识的现代公民,而不是缺乏自主判断和个人意识的传统意义上的臣民或顺民。唯此,教育方能通过对人的影响反作用于文化,进一步推进当前文化的现代创新,步入现代文明。
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性文化的核心精神如自由、理性、科学、民主等意识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无疑应该在新时期深深地植根到我们的教育价值中。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辩证对待西方现代文化,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应该更多地弘扬人文精神,突出受教育者的个人生活空同的建构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养成。亦即,当前文化形态下的教育理念在输入西方现代文化中那些我们所缺乏的诸如科学民主意识和自由理性精神等优秀元素的同时,不应舍弃传统型文化中仍具有现代意义并且经过适度改造后将具有永恒价值的精华元素。在新时期,教育负载着现代理性文化启蒙的时代重任,同时也应承担起传统人文精神升华的历史使命。
此外,相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而言,尽管其语义含混、内涵不明,但其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反绝对主义、反基础主义等理论特征,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等文化特征,以及分裂、偶然、不确定、非连续、不可表达、不可设定等思维和心理特征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我们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则应更多地给人以自由思维的空间,给人的个性以充分发展的可能。但是,“后现代性从现代性而来,只有吸纳了现代性之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后现代性潜质才能转化成同现代性相辅相成的活力。”因此,新时期的教育对文化的创新关键,仍在于从传统型向现代性文化嬗变过程中对道德中心主义的扬弃及对工具或价值理性的审度。
结语
从文化与教育关系的认识中,我们不难看出,文化与教育的确是一种共生关系。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教育。如果抽去了文化,教育就不仅失却其内容,而且会失却其作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同样,抛却了教育,文化就成了不可思议之物,无由存在和发展。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互相部分包含,互相作用,并互为目的与手段的交融关系。
参考文献
[1]周昌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李敏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79.7 最终学历 在读硕士 职 称 主治医师 讲师 ,学 位 学士 职 务 助教 ,所在院系 五官医学院,通信地址 湖北省咸宁学院五官医学院 眼科教研室 437100 研究方向 角膜病 , 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来源 年限 本人所起作用 鉴定情况 二、近五年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以第1署名人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级别 时间 署名次序 备注 砂轮切割引起的52例眼外伤的临床分析 咸宁学院学报 四 2006年 03期 1/2
1.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189-1922. 苹果汁酶解工艺参数对感官品质与香气构成的影响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第10期:143-1473. 鲜切马铃薯保鲜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05年4. 浓缩苹果汁加工工艺对芳香物质的影响及工艺优化研究博士毕业论文。2011年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英语》,2005年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主编2、《计算机导论》,2006年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主编3、《AUTUCAD建筑制图》2007年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主编近年来发表的论文:1、李敏 ,李滨红 周镭. UNIX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的研究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1992[10]2、李敏 谭家玉, 用电、购电、供电网络系统研究 电测语仪表 1997[6]3、李敏 李群. 铁路信号维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现代日用科学 1997[2]4、郑千江 李敏. 计算机统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乡镇企业家 1999[12]5、李敏. 分布式数据库一般查询处理的优化方法 黑龙江商学院学报 1998[3]6、李敏. 数据挖掘在辅助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微计算机信息 2005[4]7、李敏. 基于rough集的数据挖掘在商业决策系统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科学2005[5]8、李敏. e-files box的办公软件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报2006[4]9、李敏.物资管理系统,世界仪表与自动化2005 [4]10、李敏. 关于计算机本科毕业设计的一些改革 商业高教探索2005[3]11、李思纯,李敏. 水下声散射信号处理可视化技术 应用技术2006[2]12、李敏. 基于属性的粗糙集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哈尔滨商业大学报2008[1]
红旗渠中李明阳的结局是李明阳最后得到了澄清。为了红旗渠的修建,他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但经过调查,最后方成东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衷心地向林捷和林县县委致敬,他们是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楷模。《红旗渠》是由康宁执导,于震、安悦溪领衔主演,曾黎、徐光宇、马东延、李勤勤、寇振海、杜月刚特邀主演,许之糯、景乐、陈彻、陶醉、徐申东、俞思远主演的红色献礼剧。该剧讲述了林县人民为改变世代缺水的现状,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从太行山腰修建红旗渠的故事。
李庆京,又名李明阳,号:慧源。男,汉族,1948年生,四川岳池人,大学文化(毕业于南充农学院和成都中医学院),机关干部(已退休)。研究员,高级预测策划师。全国动物研究会成员;金城诗社和诗词学会理事,诗刊副主编;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编委;中国易学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宏名轩高级预测策划师,名号专家。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名誉主席。1985年来,先后荣获部、省、地(市)、县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多次,多次荣获农业、市、县府先进工作者。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篇,著述出版专著6部(册)。创作的诗词有100余首(篇)被选入《中国当代诗词选》、《中国当代诗词名家精品选》等书中;1998年获中国当代诗词精品二等奖;2003年被授予“当代中华诗神”称号;2009年荣获中国当代诗词、格言名家精品特等奖,同时被授予“中国当代文学之星”荣誉称号。慧源聪慧好学,学识渊博,知识面广,爱好诗词书画及国学、历史、文学、哲学、气功;通晓阴阳五行、中西医学、易经、命理学、手、面相学、姓名学。三十多来来,为探索传统文化的奥秘,博览古今秘典,遍访奇人异士,广交佛道高人,吸取各家精华,将医学、易学、哲学、心理学、命理学、相学等多门学科融为一体。理论的活力植根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十多年来,慧源热忱为社会各界人士预测过去与未来之事,每年上万人次,准确率极高,令人叹服!应用祖国医学,悬壶济世,诊治疑难杂症屡,屡见奇效!深受社会各界公认好评;为个人和单位取名,改名遍及各地城乡。弘扬传统文化,造福社会大众,是慧源一生的追求。其姓名和业绩先后被收编人《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中华人物辞海》、《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中国世纪专家辞典》、《世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李氏大典》等10多部国家出版的辞书中。
姚芊羽 和名人重名是不错的选择
姚伊(一月一日生)馨(新年)
姚恬雅:沉静文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许多人主要是根据字义来取名,即根据各自不同的审美观念,根据不同的愿望、追求,根据不同的性格、爱好,起一个文字意义很好的名字。这就是说,讲究字义是起个好名字的起码要求。所谓名字的字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名字的本意即实实在在的含意。这种含意大多包含着起名者对被起名者的希望、追求、祝愿,也可能包含起名者的个性特征和爱好;另一方面,名字的字义还包括寓义,即借其他事物以寄托本意。
董文宾: 男,1951年生,陕西凤翔人,1970年4月参加工作,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食品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专家会员,武汉工业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企业科技创新奖专家评委,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顾问。 主讲课程:《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生物工程分析》、《试验优化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等共十门;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性与新材料制备、生物工业过程检测及质量控制; 主持纵向科研项目十多项,其中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两项,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两项,省科技厅自然基金两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两项,省教育厅专项三项,咸阳市科技局专项一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及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共二十余项;近年来在《科学通报》、《自然杂志》、《食品科学》、《中国粮油学报》、《中国乳品工业》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生物工程分析》、《食品工程环境检测》等论著4部;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
学校教师队伍学历全部达标:小学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师占90%;初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师占98%,教师年龄结构均为中青年教师。各级赛教获奖教师、具有“教学能手”称号教师达15人次以上,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成效显著。
高记平,汉族,男,1963年5月出生于陕西咸阳,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咸阳市秦都区教育局副局长,彩虹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咸阳市先进工作者,咸阳市第八批有突出贡献专家。秦都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秦都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咸阳市第七届政协常委。全国行政管理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教育》杂志理事会理事,陕西省政治教学研究会会员,咸阳市政治教学研究会理事长。1986年7月参加工作,在彩虹学校任高中政治教师;1996年9月至1999年9月任彩虹学校高中部教导主任兼高中政治教师;1999年9月至2005年11月在咸阳彩虹学校任副校长兼高中政治教师;2005年11月至2010年12月任咸阳彩虹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兼高中政治教师;2010年12月至今任咸阳彩虹学校校长、党总支副书记。高记平校长坚持教学一线,带头搞科研,有多篇论文成果获奖及发表。他主持的省级课题《教育技术促进各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验与研究》获省厅优秀成果奖,咸阳市第一名。参与的陕西省2008年基础教育科研重大招标课题《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模式研究》获得一等奖。论文《构建素质教育中德育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关于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获省市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一等奖,有十多篇教育论文发表:《加强校本培训,打造新型教师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管理的智慧》2006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谈有效备课的必要性》(《咸阳教研》2007年第三期)、《科学用脑与提高教学、学习能力——有效教学问题之研究》(《咸阳教研》2008年增刊)、《德育: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2011.14《基础教育参考》)、《着力打造精干高效的中层干部对伍》(《人民文摘》2012年第7期)、《关于教育的三点思考》(《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13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师生》(《教师报2012年第35期)高记平同志主持彩虹学校工作后,全面创新教育理念,锐意改革管理模式,强力推进干部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打造具有彩虹特色的校园文化,推行素质教育取得累累硕果,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高考成绩屡创佳绩。学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等,香港卫视中文台、陕西电视台、《教师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了彩虹学校的办学事迹。2010年学校晋升为陕西省首批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高记平同志求真、求实;创新、改革;求精、进取,以细雨般的教育智慧和满腔的教育良心铸就了彩虹学校这一精致教育特色品牌,打造了一所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三秦知名学校。
肯定有人在说谎。既然两篇论文内容都是一样的,肯定其中一个人在说谎,希望严查,给大家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