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书法报发表的项百平论文

发布时间:

书法报发表的项百平论文

国家以及书法家列举:张家振、胡隆基、马子明、孙斌、张振海

一、张家振

1、简介:

张家振,国家一级书法家, 1949年6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十岁开始练习书法,至今已有50余年。现为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书法研究院会员、广东金融学院特聘教授,曾两次赴海外办展。

2、作品介绍:

张家振,1949年6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十岁开始练习书法,至今已有50余年。现为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书法研究院会员、广东金融学院特聘教授,曾两次赴海外办展。

1986年开始,张家振的书法获奖几十次之多,如:

1990年作品在“安徽西湖颍州碑林海内外书画大赛”中获优秀奖,碑刻作品被收藏;

1993年作品入选参展首届中国书画博览会;

2000年作品在首届“敦煌国际书画大展”中被敦煌美术馆收藏;

2007年10月作品在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道教书画艺术大赛”中荣获优秀奖,作品在全国道教圣地展示;

2010年6月作品在中国书画名家上海世博国际交流展荣获金奖;

2010年7月作品在东方之冠全国书画美术作品展荣获金奖并被组委会收藏等等;

张家振的家人也非常重视教育,想方设法把他送进当时仙桃市唯一一所高中就读,毕业后,张家振当过知青、也教过书,当过校长、25岁时,父亲去世,或许是曲折的经历,造就张家振的书法气势非凡,字字苍劲有力。

如何会对书法的痴迷,张家振认为,主要是小时候受到祖父的影响,祖父是一名医生,但是非常喜欢书法、绘画。在祖父的影响和熏陶下,幼年的张家振开始练习书法,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二、胡隆基

1、简介:

胡隆基,字治邦,号墨人居士,教授、中国著名一级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华书法研究会研究员。

1961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出身书香门第,作品多次荣获国内国际金奖,作品和书籍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本人也被收入《世界名人大辞典》(中国部)和《名家辞海》。现任中华书法进修学院顾问、河南墨人书画院院长、教授。

2、作品介绍:

书法作品在“玉兔迎春 第二届全国诗书画印四绝大赛”中荣获“辛卯书法一等奖”,并获得“中国玉兔奖 书法类最佳创作奖”提名。书法作品获得“名家 名作”中国书画家优秀作品邀请赛金奖。

2001年中国书画名人名家金奖大赛中获金奖并荣获授予“画圣”、“书圣”艺术家称号;2001年中国书画艺术华表奖大赛一等奖,入编《百年中国书画名人录》。

三、马子明

1、简介:

马子明,男,1958年1月出生,大专文化,大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咨询中心主任;现任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山西大同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国家一级书法家。

曾获1997年山西省中青年书法作品展优秀奖、2000年新世纪首届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赛金奖、全国首届个体私营(民营)企业书法展二等奖、未名骏马闯艺坛全国书画大赛骏马金质奖等多项大奖;

书法作品分别被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环球诗书画学会、香港硬笔书法协会、比利时华夏书画研究院、菲律宾、台湾等世界书画家协会收藏。

2、作品介绍:

他的作品在整体风貌上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将雄浑和灵动融为一体,劲隽求挺而不失之野,率直求秀又不失之媚。在熔铸古人取其精华之同时又不失地把握现代书风之脉搏。

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在参加各级各类大赛中,被分别刊入《魏都云冈中国书画大展赛精品集》、 《首届魏碑书法集》、 《’98中国广州国际文化艺术博览.大典》等多部书刊杂志,在新世纪首届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赛中荣获金奖并刊入《精品集》。

他撰写的书法论文分别发表于《书法导报》、 《中国书画报》并散见于我省、市各类报刊杂志。其书法作品分别被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环球诗书画学会、香港硬笔书法协会、比利时华夏书画研究院、菲律宾世界书画家协会收藏。

四、孙斌

1、简介:

孙斌 1942年出生,男,字布衣,号轶仙居士,大学文化,天津市蓟县人。国家一级书法家、学者、中国和国际书画界名人,1997年被载入《国际名人录》、《世纪艺术家传略》、《世界华人艺术家名录》。

2、作品介绍:

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展赛,多次获国际、国内金、银,铜等大奖,获“98世纪和平金奖”、“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98中国书画百杰”称号、“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和“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作品收录在《世界书画家铭录》、《当代书画大词典》等三十余部词书。作品在加拿大、美国、韩国、香港、巴西、日本、新加坡等地均有收藏。

现任世界书画家协会会员、世界书画协会华北理事会理事(研究员)、艺术家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协会理事(研究员)年中外书画家联谊会名誉会长、吉林省文融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天津民族书画院理事、香港东方书画部理事、江苏老区书画协会理事、广西南疆书画理事、豫南画院名誉副院长、蓟县书画协会副主席。

五、张振海

1、简介:

张振海,生于1940年,笔名关中墨客,翰墨山庄主,祖籍陕西省西安市人。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龙池书画院副院长。

2、作品介绍:

张老师出自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在先严指导下从遍临颜、柳、赵贴起步,后重点研习赵宋瘦金、二王和米芾,颇得要领、技艺精湛。

中年后偏钟于北魏诸贴之磅礴气势,逐选张黑女墓志入手,专心攻研力求惯通,达以融汇,1998年结业于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专业高级班。

经多年探索,正、草、隶、篆皆得心应手,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神韵,尤其是以魏、受金二法见长,骨峻资端,墨婉锋张、疏密有致,布局严谨。

他的作品婉约处自然妖媚,着力处犹藏千台杜教部、中国文联组联部、香港沙龙艺术馆和各方人士收藏,远达日本、台湾及东南亚。

其传略已编入世界名录等十多部典集。曾先后三十次参加全国性书画大展,分别荣获金、银、铜及精品、优秀奖。

国家一级书法家国内有名的有,启功,沙孟海,欧阳中石,林兰子,赵报军,沈鹏,张海,苏士澍等!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

国家一级书法家有胡隆基、马子明、孙斌、张家振和张振海。

1、胡隆基

中国一级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上海中华书法研究会研究员。其作品远销海外,且本人还被收入《世界名人大辞典》,曾获得中国书画名人名家金奖大赛中金奖。

2、马子明

中国一级书法家,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和山西大同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曾获得骏马闯艺坛书画大赛骏马金奖。

3、孙斌

中国一级书法家,中国和国际书画界名人,从小热爱书法,经常临摹名家作品,其作品在加拿大、美国、韩国、巴西、日本和新加坡等地均有收藏。

4、张家振

中国一级书法家,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书法研究院会员和广东金融学院特聘教授,曾在中国书画名家上海世博国际交流展荣获金奖,在《丰碑·中国老年书画名家名作典藏》荣获金奖。

5、张振海

中国一级书法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陕西省老年书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一级书法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和西安龙池书画院副院长,曾多次获得模范艺术家和慈善艺术家称号。

扩展资料:

中国历代书法家:

秦汉书法家有李斯、张芝、篆书、汉隶、皇象、蔡邕、石门颂、乙瑛碑、曹全碑、张迁碑、鲜于璜碑、秦诏量铭文、莱子侯刻石、天发神谶碑和阳陵虎符。

两晋书法家有王羲之、王献之、钟繇、索靖、王珣和陆机。

南北朝书法家有泰山经石峪、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敦煌书法、元怀墓志和元晖墓志。

隋唐五代书法家有冯承素、张旭、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孙过庭、李阳冰、贺知章、怀素、李邕、智永、徐浩、柳公权、杨凝式和董美人墓志。

宋辽金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佶、蔡京、朱熹、欧阳修、李建中、林逋、薛绍彭、张即之、吴琚和白玉蟾。

元代书法家有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欧阳玄、危素、虞集、赵期颐、倪瓒、饶介、张雨、杨维桢和邓文原。

明代书法家有董其昌、解缙、祝允明、文徵明、唐寅、陈淳、王宠、王铎、倪元璐、黄道周、徐渭和张瑞图。

清代书法家有傅山、金农、邓石如、蒲华、黄慎、郑簠、石涛、赵之谦、吴熙载、姚鼐、姚文田、宋曹、查士标、杨守敬、万经、巴慰祖、翁同龢、沈曾植、吴大徵、汪士慎、李鱓、梁巘、莫友芝、刘墉和郑板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胡隆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子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家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振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书法家

项目申报书和发表的论文

建议你下载一份项目申报书看一下就明白了,项目申报书主要包括项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项目经费来源组成,课题组成员,研究阶段等等。

项目是项目,论文是论文,但是你可以通过做项目把项目中的一些创新思想或者项目最后的结论在项目结束的时候写成论文,这样就通过做项目写完了论文,一举两得

一、一般要求 1、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项目申报书》,要求文字精炼、数据详实; 2、文件规格:A4纸张、微软雅黑四号、双面打印、简单装订成册; 3、包装要求:所有申报材料应封装在一个档案袋内。档案袋应标注(或打印后张贴)申报项目名称及申报单位名称(盖章)。 二、有关说明 1、“项目责任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填牵头单位,并在单位名称后加注“(牵头)”; 2、项目申报书的“附件”应提供清单,并按顺序排列,具体包括: (1) 申报单位的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2) 项目申报书要求的其他资质证明文件; (3) 项目申报书中如明确有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要求的,申报单位 必须提供地方政府经费配套文件; (4) 申报单位自筹资金的银行资信证明。申报单位是股份制企业 的,应提供股东大会关于为本专项项目按规定比例投入自筹资金的决议; (5) 如有融资,提供融资机构的投资意向书; (6) 如项目研发内容已有用户,用户出具证明材料; 三、其他说明 1、《项目申报书》中的“项目”描述是为方便审批单位更全面理解所申报项目的内容及关联而设,申报单位只能按“项目”申报; 2、项目申报单位编制《项目申报书》,可以对所申报的项目提出或补充更优化的阶段目标、性能指标、考核指标、进度等; 3、项目申报单位在《项目申报书》中要明确列出与本项目有关的已获得的国家及各级省、市政府项目支持情况,包括各种扶持计划名称、已资助金额及验收情况; 4、项目经费来源包括:专项资金(或称专项资助)和配套资金。配套比例请注意各项目描述中的规定。项目总经费、申请专项资金额度应与申报单位的现有研发能力、经济实力、注册资本、资金筹措能力及项目任务的要求相匹配; 5、有互动要求的项目,请关注相关互动项目的内容与要求。受理编号: 密 级: --- 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 专项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责任单位(盖章): 项目组长: 项目年限: 20 年 月 至20 年 月 填报日期: 20 年 月 日 上海东方文化遗产发展中心制 二〇 年 月填 写 说 明 为建立统一、规范的专项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对专项信息的管理,本中心只接受符合《上海东方文化遗产发展中心---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申报书)》格式和填写要求的项目书。 一、请严格按照表中要求填写各项。 二、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只能由法人提出,可以由一家单位组织,也可以由多家单位联合组织,牵头单位为项目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每个项目只能有一家责任单位和一个组长。项目组长由项目责任单位指定。 三、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由项目责任单位编写,并报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汇总; 四、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中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五、组织机构代码是指项目责任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标识代码,它是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所赋予的法人标识代码。 六、编写人员应客观、真实地填报报告材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在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必须以脚注或其他方式注明出处,引用目的应是介绍、评论与自己的研究相关的成果或说明与自己的研究相关问题。对于伪造、篡改科学数据,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成果等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记入信用记录。 七、此表可在上海东方文化遗产中心官方网站下载。 八、此表为专项项目可行性申请报告的基本信息,各专项实施单位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适当增加相应的内容。十一、声明 本项目组长和责任单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有信息真实准确,所有诚信可靠。如有失实,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项目组长签字: 项目责任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日 月

书法报发表论文

钱塘江学校校长 沈伟强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参加教育工作,2000年走上学校领导岗位,2005年至今任钱塘江学校校长,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是海宁市名教师、嘉兴市优秀教师、浙江省教育学会会员。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农村学校任教已满20年,爱岗敬业,注重科研,共发表各级各类论文20多篇,主持课题4个,其中有3篇论文获浙江省、嘉兴市一等奖。热心指导青年教师,所带学科整体成绩列海宁市前列。学校被评为嘉兴市文明单位。钱塘江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许园达许园达:男,59年5月生, 78年8月参加工作,85年7月海宁师范毕业,03年7月获得大专学历,中共党员,90年至今先后担任村校教导、校长、中心小学付校长、校长、钱塘江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从教近三十年来,为钱塘江学校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获得者了一些荣誉。本人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作风正派、严已律己,清正廉明。工作责任性强,勇挑重担,以身作职,努力起表率作用。平易近人,干群关系密切,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本人信奉:爱是需要付出的。塘江学校副校长 朱振明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1988年毕业于海宁师范,分配到钱塘江荆山完小任教,1990年2月调入中心小学任教至今。曾担任小学体育专职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现任教小学数学。1997年获海宁市语文“优质课”奖,2004年被评为海宁市首批小学数学“优秀骨干教师”,2002年获浙江省第十五届“春蚕奖”。2005年任副校长。与讲台晨昏相伴,与学生朝夕相处,用一件件小事,用点滴的行动履行着一名教师的职责,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钱塘江学校副校长兼教导主任 陆永明 钱塘江学校副校长兼教导主任陆永明钱塘江学校副教导主任 陈国芬1992年毕业于湖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后完成浙江教育学院综合理科本科函授及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自考,并获学士学位。从事教育工作17年,担任班主任12年。现为学校教科室主任,海宁市名教师。工作勤勉,热爱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一生发展为宗旨。钱塘江学校副教导主任 钱利雅钱利雅,小学高级教师,1995年毕业于海宁师范,现本科学历。自参加工作以来,任教中、高段语文,2003年9月参加市“十五期间第二期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现任校少总部总辅导员,教导处副教导,教科室主任(小学部)。 钱塘江学校政教主任 张福明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系函授毕业。1974年11月参加工作,任教初中语文35年,2000年7月至2005年7月任钱塘江中学教导主任,2005年8月起任钱塘江学校政教主任;1999年起担任学校工会主席。本人信念: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钱塘江学校人事管理 姚剑根浙江省海宁市人,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83年毕业于海宁师范,1996年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数学专业,现在海宁市周王庙镇钱塘江学校任教。任教初中数学课、学校初中部书法课,人事干部。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在《书法报》上发表,德育论文《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收录于嘉兴市德育论文集,数学教学论文曾在海宁市获奖,曾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钱塘江学校总务主任 倪金林钱塘江学校副总务主任朱国良浙江海宁人,1968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一级教师。1987年8月到钱塘江学校工作,任教20多年来,担任过10多年班主任工作。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一直以来努力“播春风浸润心灵,秉雅言传承文明”。 2005年8月至今任学校副总务主任。钱塘江学校副总务主任 方惠明方惠明,男,1970年12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浙江海宁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钱塘江学校任教,担任数学、体育教学工作已近20年,其中任班主任、体育教研组长15年;工作努力,关心学生,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2003年中央电大小教专业专科毕业,2008年嘉兴学院小教专业本科毕业。

在专业刊物和重要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书法导报》正版连载《论国学涵养对高等书法教育的多重影响》(杭州高等书法教育国际研讨会交流论文),20000字,影响较大。《新华文摘》转载一篇《论碑学的反思与再生》。(1)《姜澄清书学思想研究》(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第1期.)(2)《怀素狂草与酒神精神》(2000年,《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3)《大学书法教育与素质的关系》(2001,《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4)《夺角视点:当代书法研究的方法论》入选“二十一世纪书法·天津论坛”,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入集。(5)《清代隶书勃兴的原因及其审美特征》(2003,《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学报》)(6)《论新文人书法与文化精神》入选“2003年广东新文人研讨会”。(文载《书画艺术》杂志2004年第6期)。(7)《重新认识徐无闻》(《书画文献》杂志,2004-6)(8)《王振中先生的中国画探微》(《当代贵州》杂志,2003-7)(9)《林散之书法的文化意义》(《中国书画》杂志,2004-3)(10)《萧散清逸嗣元风---蓝瑛绘画, 评赏》(《书与画》杂志,2004-6)(11)《二十世纪书法美学的回顾—-从美育到审美文化的研究》入选“第三届书法学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载《书法导报》2004-7-21)(12)《从秦汉简牍帛书谈对待文化的态度》(《书法》杂志,2004-8)(13)《论现代书法的内向开拓》(《现代书法20年研讨会文集》2005-10)(14)《黄庭坚书画理论对蜀学的贡献》(《艺术百家》杂志,2005-1)收入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艺出版社,黄君主编)(15)《朱熹哲学思想对书论的影响》(《艺术百家》杂志,2006-4)(16)《洛蜀会通与理学书论》(《东南文化》杂志,2006-5)(17)《两宋理学书论概念诠释》入选《全国书学研讨会论文集》。(18)《技艺两进,心迹双清—徐无闻先生诗文书画里的人格精神》(《艺术品鉴》杂志,2007-1)(19)《朱熹书论的二重性及其价值》(《美术与设计》杂志,2007-2)(20)《魏了翁书论对理学书论的发展》(《社科研究》杂志(香港)2007-1)(21)《高等书法教育与全面素质的培养》(《中国教育导刊>杂志2007-5)后改为〈高等教育书法篆刻教学规律初探〉载〈<中国书画报>〉6月版。(22)《理学与性灵》(载《艺术百家》杂志2007-5)“第二届性灵派书法原创展研讨会”主题论文,作学术讲座。(23)《试论浙东理学书论的发展及特点》(入选“浙东书学研讨会”及<论文集>,主题发言)(24)《文道并重与新文人书法》(《新文人书法研讨会论文集》,主题发言)(25)《六朝文化研究的拓展综述》(《瘗鹤铭国际书学研讨会文集》,主题发言)(26)《吴门书派的盛衰与明清书法研究》(网络论文)(27)《理学书论与书家人格培养》(《中国画品》杂志2008-1)(28)《书法创作三态论》(《中国书法》杂志2008-4)(29)《苏轼的“技道双进论”与当代书家人格培养》(<<2008中国书法金陵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又载〈书法报〉7月版三期整版连载。(30)《近现代印人的书法研究》(《中国书法》杂志2009-5,10000余字,附图30余幅)(31)《李鸿章书法的矛盾性研究》(《江淮书风研讨会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32)《徐无闻先生对泰山刻石的研究与创作》(2009,“泰山论坛”及“江苏青年论坛”,收入《江苏省青年论坛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33)《尽笔墨之奇写山川之神---王振中先生的中国画探微》被选编载入《王振中画选》(2010年荣宝斋出版社)(34)<<魏晋书法的艺术精神>>长文被选入<<历届书法硕士生论文集>>(第一辑)(荣宝斋出版社2008)(35)论文<论国学对高等书法教育的多重影响>入选”高等书法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杭州.15000字.赴会重点发言.载入集.并组织十所艺术学院本科作品展。(36)《手札大家谈》(四人之人丘若)刊登《书法报》6-22第11版。文字4000字,附作品一幅手札。(张波主编)(37)2011年《中国书画》第8期刊登《名家谈当代伪二王书法》批评文章,图片。1500字。(38)论文《李鸿章的书法与书论》发表于《中国书法》第7期。(与王永良合作,第二作者)(39)评论文章《再论伪二王书风》在《中国书法》2012第1期“名家专栏”刊登。(40)《康有为书论的矛盾性研究》((2013,入选“康有为奖中国书法岭南论坛,并入选《论文集》及《书镜》杂志等多种,重点发言。赴广东南海会议)(41)《碑学的反思与再生》(2013刊登于《中国书画报》4-20,《新华文摘》转载)。(42)《苏轼的技道双进论语当代书家人格培养》(2013,入选“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国际论坛研讨会”并入《论文集》。赴成都会议。 (43)《对当代书法创作现状的忧思》(2013-1,《中国书法》杂志刊登,核心刊物)(44)《新文人书法论纲四题》(2013,入选“第二届全国新文人书法研讨会”,并入《论文集》,《书镜》《中国美术研究》等刊物转载)(45)《书道:生命之魂》刊登于《美术视线》杂志第8期。(46)《启功的文化精神》刊登于《创作与评论》杂志。(湖南文联主办核心刊物)

书法导报发表论文

有用。书法导报发表刊物有用,这个导报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是国内外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看的人很多。

值得收藏!倪旭前浙江人,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计算大学教授!他的书画艺术价值较高!

值得收藏,倪旭前祖籍浦江通化,耕读传家,诗书继世,名家辈出。清代初年,婺州画坛即以其宗族倪氏一门(倪仁祯、倪仁吉、倪一膺、倪宜子等)为显。倪旭前父亲也擅长书法,爱好文史,倪旭前得以耳濡目染,秉承陶养。

2001年以来发表的部分论文:《中国书法的哲学基础与文化特质——宗白华书法美学思想及其学术意义重审》,《文艺研究》2013年第11期。《“传统”与“西方”的双重误读——多元现代性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论重审》,《重庆评论》2013年NO.1《傅山的庄子美学——以“四宁四勿”论为例》,《艺衡》第七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版。《中国书法的现代境遇与普世价值》,《书法导报》2012年12月19日第6版《文化断裂与转型中的学者书法——兼谈徐无闻书法与书学的学术意义》,《美术观察》2012年第8期《民族国家、民主国家与文明国家——梁启超对现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构想》,《华文文学》2012年第1期。《赫尔德与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传统》,《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1期。《探寻书法美的本体精神》,《书画世界》2011年7月号,总第146期。《<砥柱铭>真假之争述评》,《重庆书学》2010年第3期。《书法导报》2011年2月23日第8期第七版(“书法理论”版)。《“重写书法史”与艺术经典的泛化问题》,《文艺研究》2011年第8期。《现代文化政治冲突中的“母语认同”》,《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现代性的问题结构与反思》,红岩特刊《重庆评论》2011.NO.1《视角转换与本体追问——西方艺术理论阐释下的中国书法》,《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现代性与文化帝国主义》,《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后现代性——电视媒介与当代审美文化变革》,《电视研究》2010年第11期。《“笔墨底线”与中国画的自信——赵晨的人物画与艺术追求》,《书画世界》2010年第7期。《中国书法的现代转型与文化价值反思》,《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现代性反思”与改革开放30年文艺史观的嬗变》,《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境遇》,《人民日报》2006年8月10日“文艺评论”版。《人性化,还是“粗鄙化”》,《人民日报》2005年7月7日第9版“文艺评论”栏目。《东方主义的全球扩散与再生产》,《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评介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香港)《二十一世纪》2004年8月号。《汉语写作的意义》,《人民日报》2004年6月15日第16版“文艺评论”栏目。《东方主义的全球化逻辑》,《读书》2004年第3期。《总结·兼容·创新——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发展描述》,《人民日报》2003年11月4日第14版“文艺评论”栏目。《现代性、技术统治与生态政治》,《书屋》200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2003年第12期全文复印。《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创新》,《人民日报》2003年8月19日第14版“文艺评论”栏目。《以古为鉴昭示未来——对近年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思考》,《人民日报》2003年6月24日第14版“文艺评论”栏目。《文化发展与中国形象》,《人民日报》2003年6月10日第14版“文艺评论”栏目。《市场条件下的当代文学》,《人民日报》2003年5月13日第14版“文艺评论”栏目。《东方主义话语的阐释与问题》,近7万字,收入王岳川编《文艺美学与当代中国思想》,韩国汉城:新星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79-283页。《本土文化的重建与外来文化的利用》,《东方丛刊》2003年第2期。《跨文化实践中的东方主义话语》,(香港)《二十一世纪》2002年6月号。《福柯与赛义德:从知识—权力到异文化表述》,《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从东方主义到“东方人的东方主义”》,《东方丛刊》2001年第1期。《靠信仰延续的手艺————竹庵的书画旧约与生活艺术》,《笔墨旧约》序,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版。《闲花照影淡者屡深——王闲影先生的花鸟画艺术》,《王闲影花鸟画集》序,重庆出版社2014年版。

中国书法报发表论文

袁宗愈,本名袁宗玉。现任北京城市学院书法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70年生于山东省平邑县。 1993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回家乡教高中语文。期间担任当地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副主席。 2009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读研究生,导师为王元军教授(中国书法首位博士后,现为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期间在《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发表论文多篇。参加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求正”书法展。 2012年6月毕业到北京城市学院任书法教师至今。 2013年4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在专业刊物和重要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书法导报》正版连载《论国学涵养对高等书法教育的多重影响》(杭州高等书法教育国际研讨会交流论文),20000字,影响较大。《新华文摘》转载一篇《论碑学的反思与再生》。(1)《姜澄清书学思想研究》(1999年,《中国书法》杂志第1期.)(2)《怀素狂草与酒神精神》(2000年,《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3)《大学书法教育与素质的关系》(2001,《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4)《夺角视点:当代书法研究的方法论》入选“二十一世纪书法·天津论坛”,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入集。(5)《清代隶书勃兴的原因及其审美特征》(2003,《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学报》)(6)《论新文人书法与文化精神》入选“2003年广东新文人研讨会”。(文载《书画艺术》杂志2004年第6期)。(7)《重新认识徐无闻》(《书画文献》杂志,2004-6)(8)《王振中先生的中国画探微》(《当代贵州》杂志,2003-7)(9)《林散之书法的文化意义》(《中国书画》杂志,2004-3)(10)《萧散清逸嗣元风---蓝瑛绘画, 评赏》(《书与画》杂志,2004-6)(11)《二十世纪书法美学的回顾—-从美育到审美文化的研究》入选“第三届书法学暨发展战略”研讨会,文载《书法导报》2004-7-21)(12)《从秦汉简牍帛书谈对待文化的态度》(《书法》杂志,2004-8)(13)《论现代书法的内向开拓》(《现代书法20年研讨会文集》2005-10)(14)《黄庭坚书画理论对蜀学的贡献》(《艺术百家》杂志,2005-1)收入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艺出版社,黄君主编)(15)《朱熹哲学思想对书论的影响》(《艺术百家》杂志,2006-4)(16)《洛蜀会通与理学书论》(《东南文化》杂志,2006-5)(17)《两宋理学书论概念诠释》入选《全国书学研讨会论文集》。(18)《技艺两进,心迹双清—徐无闻先生诗文书画里的人格精神》(《艺术品鉴》杂志,2007-1)(19)《朱熹书论的二重性及其价值》(《美术与设计》杂志,2007-2)(20)《魏了翁书论对理学书论的发展》(《社科研究》杂志(香港)2007-1)(21)《高等书法教育与全面素质的培养》(《中国教育导刊>杂志2007-5)后改为〈高等教育书法篆刻教学规律初探〉载〈<中国书画报>〉6月版。(22)《理学与性灵》(载《艺术百家》杂志2007-5)“第二届性灵派书法原创展研讨会”主题论文,作学术讲座。(23)《试论浙东理学书论的发展及特点》(入选“浙东书学研讨会”及<论文集>,主题发言)(24)《文道并重与新文人书法》(《新文人书法研讨会论文集》,主题发言)(25)《六朝文化研究的拓展综述》(《瘗鹤铭国际书学研讨会文集》,主题发言)(26)《吴门书派的盛衰与明清书法研究》(网络论文)(27)《理学书论与书家人格培养》(《中国画品》杂志2008-1)(28)《书法创作三态论》(《中国书法》杂志2008-4)(29)《苏轼的“技道双进论”与当代书家人格培养》(<<2008中国书法金陵论坛”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又载〈书法报〉7月版三期整版连载。(30)《近现代印人的书法研究》(《中国书法》杂志2009-5,10000余字,附图30余幅)(31)《李鸿章书法的矛盾性研究》(《江淮书风研讨会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32)《徐无闻先生对泰山刻石的研究与创作》(2009,“泰山论坛”及“江苏青年论坛”,收入《江苏省青年论坛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33)《尽笔墨之奇写山川之神---王振中先生的中国画探微》被选编载入《王振中画选》(2010年荣宝斋出版社)(34)<<魏晋书法的艺术精神>>长文被选入<<历届书法硕士生论文集>>(第一辑)(荣宝斋出版社2008)(35)论文<论国学对高等书法教育的多重影响>入选”高等书法教育国际研讨会”.(中国杭州.15000字.赴会重点发言.载入集.并组织十所艺术学院本科作品展。(36)《手札大家谈》(四人之人丘若)刊登《书法报》6-22第11版。文字4000字,附作品一幅手札。(张波主编)(37)2011年《中国书画》第8期刊登《名家谈当代伪二王书法》批评文章,图片。1500字。(38)论文《李鸿章的书法与书论》发表于《中国书法》第7期。(与王永良合作,第二作者)(39)评论文章《再论伪二王书风》在《中国书法》2012第1期“名家专栏”刊登。(40)《康有为书论的矛盾性研究》((2013,入选“康有为奖中国书法岭南论坛,并入选《论文集》及《书镜》杂志等多种,重点发言。赴广东南海会议)(41)《碑学的反思与再生》(2013刊登于《中国书画报》4-20,《新华文摘》转载)。(42)《苏轼的技道双进论语当代书家人格培养》(2013,入选“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国际论坛研讨会”并入《论文集》。赴成都会议。 (43)《对当代书法创作现状的忧思》(2013-1,《中国书法》杂志刊登,核心刊物)(44)《新文人书法论纲四题》(2013,入选“第二届全国新文人书法研讨会”,并入《论文集》,《书镜》《中国美术研究》等刊物转载)(45)《书道:生命之魂》刊登于《美术视线》杂志第8期。(46)《启功的文化精神》刊登于《创作与评论》杂志。(湖南文联主办核心刊物)

浅谈书法艺术的美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欣赏书法艺术的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如文学艺术、音乐艺术、绘画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更难捉摸。一幅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结果大相径庭的现象是常有的,即使是对一代书法大师作品的评价,也不一定千口一音。那么,书法艺术的审美是否存在统一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自身修养的高低。 艺术上的许多范畴,朴拙与呆笨、凝重与滞涩、豪放与粗野、宽博与松散、飘逸与轻浮、差别都很微妙,在欣赏和评价时把握不住就会产生移位,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有俗话说:“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对书法艺术了解程度不同,审美的结论也不会相同,“观千器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这与审美者自身的修养是分不开的。古往今来,有关书法艺术的审美著作、浩如烟海、今择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线条姿态美 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而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以笔锋来说,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的轻重、疾快、强弱、顿挫、提按、正偏在纸上留下浓谈、干湿、刚柔、动静、方圆等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线条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1、和谐美。这种美的要素,欧美艺术家讲究得极为精细,作张椅子,也要看长短、疏密、粗细、曲直,作得好就美,作得不好就不美。线的美,在美术中,最为高等,不靠旁物的陪衬,专靠本身的排列。而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崩云”,提笔又使线条“轻如蝉翼”、令人有种时隐时现的变化感和沉浮感,从而突出表现作品独特的美感。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的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使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 2、动态美。对于线条,古来有两个美谈,即:“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这是表现线条力度的夸张说法,但说明书法讲究笔力、更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瘦能挺、壮能遒、摇曳生姿、似有飞动之态,那么力感与势态造成了线条的动态美。这种动态之美在书法作品中,你或许感到小桥流水,轻流慢淌,或如飞流瀑布,落于九天,或如林中老树,静谧安祥,或如骇雷惊电,震撼环谷……所有这些感受,都是书家通过用笔的控制,写出神态各异、丰富多变的动感线条,体现笔墨之外十分微妙的精神内涵。从优秀作品中不仅看出书家笔墨技巧的娴熟,更能看到对作品的“韵”的把握。即使人产生抑扬顿挫,似高山流水,时而泻于千里之外,时而旋于险滩之间,起到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 二、运笔节奏美 书法美与音乐美、戏剧美、舞蹈美的相似之处是,在于使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以至整幅作品中、富有旋律节奏和诗情画意的意趣。就书法作品而言,笔画的轻重缓急、字形的大小变化、字形的结构、广窄、开合、伸缩、倚正以及自然的牵连飞渡等等的巧妙运用,都能使整幅作品有种自然的运笔节奏感,使欣赏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书法和音乐一样,以抽象的语言创造抽象的形象,这抽象的形象似乎很容易引发欣赏者各种联想,在优秀的艺术家笔下,能创造出使人感到旷远,博大、幽微、深沉、高逸,使人精神得到升华的境界。就象优美的乐曲能激动人的心魄,激励人的情性、激发人的幽思。这抽象形象所表达的虽不是明确的什么,但它仍是和人的审美理想、人的情性修养肯定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就是来自一种修养,一种艺术情志,一种由时代精神折射出来的精神面目,所有这一切铸成的审美内涵,它寓于运笔中的点画、布白之中,让读者通过书家创造的总体形象观赏它,感受它,品味它。 三、形体组合美 书法的形体,由笔画、结构、章法三者组成。笔画上,视其提按、顿挫、疾徐、粗细、浓谈、方圆等用笔自然,变化流畅;结构上视其疏密、错落、承转、争让、欹正等照应周到、匀称生动;章法上,视其大小、高低、宽窄、黑白、虚实等协调统一、行气贯通。中国特有的方块汉字,为书法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写出来的字,既要符合规范法度,又要富于变化。字体有长有扁、有疏有密、有古朴有奇宕等等,字写得过于平正、则显得板滞拘瑾;结体过于险绝,又易涉怪迁俗。所以应努力做到“平中寓险,险中求平、中宫收紧、左右挥洒、倚侧有正、曲中求直”,才能别有情趣,这样方可称为艺术。人们追求的是真情流露、天趣盎然,符合于当今人们的审美情趣。张猛龙碑,点画多变,以点而言,几处无一相同,此碑结字外疏内密,忽大忽小,忽收忽放,欹侧取势,奇丑相生,结体精密有奇趣。《兰亭序》中21个 “之”字,各具情态,形象生动,上下浑然,似天然雕饰,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书品的形体极尽变幻,时整齐匀称,时参差错落,时空旷清朗,时密不透风、形随笔出,字随势生、呈观万千气象,诸多风情,对书法欣赏者来说,书家只有通过形体组合线条,把自己真挚,强烈的感情贯注到作品的境界中去,才能使观赏者而感而动,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四、章法气势美 好的章法布局,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应顾盼映带、气脉相通。一幅书法作品应前后呼应,疏密有致,一气呵成,具有艺术的整体感。 1、相呼相应,相承相接。就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来说,整体布局合理,格调高雅的作品,从欣赏者的眼光来看,章法可以夺主先入,扑入眼帘,能给欣赏者第一眼的印象,能产生第一视觉效果,是关系列这幅字成败得失最关键的地方。在章法布局中,要照顾到每一点画,每一字的安排位置,是否正确,合理和自然、天头地脚,题款用印,字与字相呼、相应,行与行相承相接、达到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浑然一体。整体布局是否自然生动,使人一眼望去,黑白分明,疏密有致、气势贯通、格调一致,令人有种统一感和整体感,达到相应的审美效果。 2、虚实相生,空灵相映。宋人姜白石《续书谱》曰:“必须下笔动静疏密停匀为佳,当疏不疏反成寒气,当密不密必致雕疏”。 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画,奇趣乃出”。由于汉字的自身特点,书法家们可凭借自己的艺术构思和笔墨技巧,创作出千姿百态的作品,来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不同的书法作品体现出作者不同的思维形式,有的作品重虚白,气势宽舒静谧,给人以空灵游逸感,有的作品雍容大度,有大气磅薄,纵横决荡之感; 有的作品苍古秀拔,奇崛危险,有种孤芳自赏感。书法艺术中注重无墨处施展才华,计白当黑,如在颜真卿《刘中使帖》、怀素《自叙帖》中,虚实相间的例子更为比比皆是。在一纸之上,着墨处为黑,无墨处为白;有墨处为实,无墨处为虚;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有字处固要,无字处尤要。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黑白之间,相辅相成;虚为实所参,实为虚所映,虚实之际,互为所系。老子的对立统一思想,被书法艺术中计白当黑之实践体现得淋漓尽致。看来,虚白之处并非空洞无物,而“虚实相生,皆成妙境”的空间美效果,给观赏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使人回味无穷。 五、内容情感美 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以表达感情,抒发性灵为特征的,书法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借助抽象的点画,通过艺术加工,并熔进自己的感情,创作出具有情调的作品,从而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作为书法欣赏者,面对一件书法作品,要力图窥见 作者的感情因子。作为形式艺术的书法,它不仅要求洞悉作品书写技巧、风格,又要领会作品的内容,了解创作背景。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修契事”时“群贤毕至”“流畅曲水”“惠风和畅”的环境中创作出的。就是用他风度超逸、墨彩飞动的正派书风,表现出东晋文人学士的风流潇洒姿态;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子家庙碑》等,则集中反映出他的端庄、厚重、雄壮的颜家气派。又如岳飞的《满江红》,周恩来的《大江歌》、毛泽东的许多诗词墨迹,从内容到形体都表现出伟人的气势和魄力。 大凡成功的书作,不单是形体秀美、清丽雄劲、峻拔、怡人眼目,更重要的是表现作者情怀志趣,作者凭着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自然而然地力求使自己笔下的文字形态更有线条美、更和谐流畅、更变化多姿、更参差错落 , 使欣赏者心领神会,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六、心灵意境美 意境,是指人的思维境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形成的。人们的意境是千差万别的, 同样的功底,不同程度的意境,就出现不同样的书法水平。意境美,是对书法作者的气势、骨力、神采、风味的高度慨括。唐太宗说:“夫字以神为精魂”;宋黄庭坚说:“书者能以韵观之”,清姚配中说:“以气为主”。历代书家所说的是“神”、“韵”、“气”。而我们继承了意境美的观点,把它概括为“精、气、神”。 字为心声。凡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如山水、云雾、日月、星辰、鱼虫、鸟兽、风雨、水火、雷霆、闪电、歌舞、战斗等等,无不给书家某些启迪。作者利用某种特殊的工具,通过书写用点画线条等一系列因素,将心灵中的某种情趣表达出来,这种心灵意境的情趣,往往能使书法作品取得某种神奇的效果。心灵意境美的体现,他决定作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个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作者的“字外功”愈深、立意也愈高。他所追求的作品也愈真;愈真则愈美;愈美则愈雅,愈隽永、愈耐人寻味。心灵意境美的感受是因人而异的,只有不断加强“字外功”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 可见,意境美是书法家思想感情和修养的流露。思想感情是一切艺术的属性,如“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作者完全陶醉在大自然之中。从书法的内容、线条、结构、章法、体势等体现了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再如清代“杨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当时提倡馆阁体的书风下,在书法上大胆创造、锐意革新,创造出“板桥体”。他的章法如“乱石铺街”但“乱”出法度,“乱”出神韵、从中可以窥视他高风亮节的卓然傲世的精神;现代书家弘一法师,他的字充分体现了佛教精神,以上书家创造出不同的书法艺术意境美。由此而知,每一个有成就的书家总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每件作品都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意境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吸收和发展”。如清澈曲折的小溪,多姿多彩的花卉,滔滔不绝的江河,天空飞翔的雄鹰,葱郁有趣的山林等等,都有自身的个性美,同时也有相互间的共性美,那就是自然生动的天趣美,能在书法艺术的点画线条、字体结构、行列安排、章法布局中程度不同地比拟吸收,也能在意趣神采、自然韵律,风姿格调、骨力、气势、气脉相通方面,心须意合,若明若暗地从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成为书法艺术的佳作。用崭新的眼光去看,那些真正的作品中才有可能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作品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高深莫测、难以预言。因为那是作品本身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它有自己的独特法则和内涵。任何人都很难说自己已经了解了它的一切,因为谁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对待作品如果真的有了如对待人的一种心态,那么便能敏于捕捉作品的细节与内涵,洞见作品的妙处,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综合所述,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