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多篇论文发表小行星

发布时间:

多篇论文发表小行星

1929年秋,张钰哲返回祖国,应聘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回国前,他参观访问了北美一些著名的天文台,还搜集了不少天文学教科书、仪器样本、天文照片和教学幻灯片等资料,决心为中国的现代天文事业做贡献。1934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张钰哲被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当时我国进行天文观测的条件很差,因此他一面任大学教授,一面自制天文望远镜。1936年,他和李珩被派往苏联西伯利亚观测日全食,使用的仪器中有些就是张钰哲研制的。尽管天阴观测未成功,但为后来的日全食观测积累了经验。1941年初,张钰哲受聘为天文研究所第三任所长(第一任为高鲁,第二任为余青松),这是他一生中真正全力投身祖国天文事业的开始,是他科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1941年9月21日,在战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组织了我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拍摄了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1946年,他回到南京后,由于紫金山天文台在战争中遭到破坏,天文台最大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无法运转,一些仪器设备不知去向,工作很难开展。此时,他再度赴美进行考察研究。在叶凯士天文台和麦克唐纳天文台工作期间,发现了麒麟座中的一颗新的食变星。同年,他参加了美国天文学会第76届年会,在会上宣读《新发现的食变星BD-6°2376的速度曲线》(VelocityCurveofBD-6°2376,ANewEclipsingVariable)的论文,随后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Journal)。他对于食双星的光谱观测和研究也写成论文发表在该期刊上。世界著名天文学家O斯特鲁维(Struve)在其名著《恒星的演化》(StellarEvolution,1950)一书中,详细引用了张钰哲的上述研究成果,并转载了张钰哲手绘的室女座AH星的速度曲线图。1948年,张钰哲回国,到浙江武康观测同年5月9日的日环食,天阴未果。年底,中央研究院所有机构撤往台湾。张钰哲暂迁上海等待解放。1949年9月,张钰哲返回解放了的南京,积极参与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1950年,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一直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到1984年。历任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在这35年期间,紫金山天文台为中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世界知名的天文台。这里边凝聚着张钰哲的辛劳与奉献。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院士)。张钰哲的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先后发表论文、报告、专著90多篇,为发展中国现代天文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特殊天体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提供揭示天体物质运动规律和太阳系起源演化问题的重要线索,丰富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特别是一些近地小行星更有探索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经过近40年的观测研究,张钰哲开创的对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和他领导的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共拍摄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张,获得有价值的精确位置数据9300多个,发现了1000余颗新小行星,并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其中有100多颗小行星和3颗紫金山彗星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这些观测和研究,不仅在实际观测和轨道计算的精度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建立了太阳系天体摄动运动的动力学数值模型,编制了小行星、彗星轨道(含精确摄动)连续计算软件,提出了研究天体轨道长期演变的方法,计算研究了30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近期轨道和4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长期(百万年)轨道。张钰哲开创并领导了多个领域天文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他领导的这项太阳系天体的基础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我国天体力学和方位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开拓性的作用,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际小行星中心也于1978年8月1日将哈佛大学天文台发现的第205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Chang),以表示对张钰哲的纪念。1957年,张钰哲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发射人造卫星的情况下,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了人造卫星轨道,发表了《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的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球形状和高层大气阻力对人造卫星轨道的摄动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期,张钰哲又领导开展了月球火箭轨道的研究,发表了《定点击中和航测月球的火箭轨道》的专题论文。1965年,张钰哲亲自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卫星)的论证工作,研究解决了卫星轨道的设计方案、地面观测网布局、最佳发射时刻的选择、跟踪观测和测轨预报方案,对“东方红”卫星的发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张钰哲领导了对我国第一颗赤道同步卫星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场中的各种摄动的定性定量的研究,写出《关于赤道同步卫星轨道的研究结果》,这是我国第一篇较全面详细地研究赤道同步卫星的论文。随着人造卫星的不断上天和这项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还逐步培养了一支既有实测经验和理论水平,又有攻关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队伍,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建立了功勋。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上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中最出色的是他晚年关于哈雷彗星历史的研究。1978年,他在《天文学报》上发表论文《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1982年又在他的著作《哈雷彗星今昔》一书中加以阐述。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早期哈雷彗星记录进行分析考证,他认为,假若武王伐纣之年所出现的彗星为哈雷彗星,则是年为公元前1057—前1056年。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古代史中迄今仍未解决的年代学悬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引起世界天文界的关注,英国的《考古天文学》(Archaeoastronomy)1979年2卷2期、英国《自然》(Nature)杂志1979年10月11日的一期、美国《天空和望远镜》(SkyandTelescope)1979年9月号等杂志分别登专文进行介绍和讨论。日本著名天文学家长谷川一郎在《哈雷彗星史话》(ハし—彗星の物语,1984)一书中也多次引用张钰哲的研究成果。张钰哲为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该台已成为一座有14个研究室、组和300余名科研人员,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天文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还为上海、北京、云南、陕西等地的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尽心竭力,并积极支持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的教学,20世纪50年代还亲自去南京大学天文系讲课。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不辞劳苦,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我国后来建立在格尔木的第一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3年后,他又前往根据他的建议于1958年设立的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视察。1984年,他以82岁高龄再度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做《今日中国天文台》的学术报告。张钰哲在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推进技术交流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倡导和支持天文普及事业。1929年回国不久,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长文介绍蔡斯天象仪和天文馆。他是最早最详尽地介绍天文馆事业的人,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1954年北京天文馆的筹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于1957年建成开馆。《天文学论丛》(1934)是张钰哲的重要科普文集之一,就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张钰哲担任过中国天文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理事长以及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曾任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紫金山天文台第一至三届学术委员会主任(1957—1982),《天文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编委会主任,江苏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张钰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在文学艺术方面也有深厚的功底和修养。他的书法苍劲有力,文章通达流畅,篆刻也有相当水平,而且善于素描绘画。199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第二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有一枚为张钰哲头像,以纪念这位对祖国天文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文学家。

pls!快一点!!!!!

高锟几岁发明光纤?

高锟几岁发明『光纤』?

金庸,原名查良镛( Louis Cha),浙江海宁人,生於1924年2月。金庸是香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金庸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是华人世界中卓有成就的报人。金庸早期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和《新晚报》先后当过记者、翻译和编辑。於1959年,他亲手创办了香港《明报》,之后又相继创办了《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并在新加坡创办了《新明日报》、在马来西亚创办了《新明日报》。自1959年至1993年,金庸曾担任香港《明报》社长、董事长、名誉董事长。在此期间,金庸为《明报》撰写社评二十余年,出版有《香港的前途》等中英文政论集。为此,金庸於1981年获英国授以"英帝国官佐勋"衔(OBE),於1992年获法国总统授以"荣誉军团骑士勋衔"、奖励其对新闻事业、政治、评论、文学创作及文化交流的贡献。金庸於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担任香港廉政专员公署市民咨询委员会召集人和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委员。自1985年至今,他还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金庸於2000年荣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2001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金庸星"命名北京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在文学创作上,金庸著述甚丰,迄今为止他已写下十五部长篇小说,分别为:《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其中若干部小说已译成英文、日文、法文、泰文、越文、马来文及朝鲜文等在海外出版发行。同时,这十五部作品均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广播剧和舞台剧等,陆续在世界各地上演。金庸於五十年代下半叶至六十年代初,还曾担任香港长城电影公司的编剧和导演,创作了十余部电影剧本,其中《绝代佳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金章奖。此外,金庸还为报刊杂志撰写大量的随笔、散文、电影短评和戏剧评论。在学术研究上。金庸研究涉及法律、历史和佛学诸领域,他曾发表多篇论文,如《色蕴论》、《袁崇焕评传》、《成吉思汗及其家族》、《全真教考》,等待。他於香港大学设立了"查良镛学术基金",并担任主席,邀请各国学者定期举行学术讲座和研讨会。自八十年代至今,金庸先后获得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日本创价大学授以博士学位,并获得香港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的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和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聘任为名誉教授,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慕莲学院,英国剑桥大学鲁宾森学院及李约瑟研究院、澳洲墨尔本大学和新加坡东亚研究所选为荣誉院士。金庸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兼任教授;香港明河集团有限公司主席。

同时发表小行星论文

基因剪刀

使用CRISPR基因调控技术直接操纵细胞基因组,研究人员将老鼠的皮肤细胞变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

曲面加速光束

美国和以色列科研团队实现了光束轨迹偏移。此实验可用于模拟广义相对论现象。

幽灵粒子

来自太空的一个高能中微子横穿南极洲“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科学家认为其来源可能是耀变体。

探访“贝努”

人类探测器首次探访小行星“贝努”,发现其岩石外表下暗藏着水留下的踪迹——羟基。

跃迁

100多年前,科学家首次在氢原子内观察到其最基本跃迁,如今在反氢原子内实现并观察到这一跃迁。

科技 创新发现,改变着地球上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对现实的看法。2018年的十大国际 科技 新闻,再次向我们证明了人类思维的深刻和创造能力的无穷:石墨烯旋转特定角度可变超导体、精确定位“幽灵粒子”起源、首次造访小行星并发现水……如果你还没有了解这些最新的科学进展,现在是时候了。这些成果正在为无数科学家提供灵感,带领他们继续突破人类能力的极限。

1 49量子位超导测试芯片交付

又一家 科技 企业接近实现“量子霸权”目标。

英特尔公司今年宣布,已成功设计、制造并交付49量子位超导测试芯片“Tangle Lake”,这一名字源于阿拉斯加湖泊,意指这些量子位需在极冷温度等条件下工作,其将使研究人员能评估和改进纠错技术,并模拟一些计算问题。

计算界“新秀”——量子计算潜力巨大,当前最好的超级计算机需数月或数年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药物开发、金融建模、气候预报等,未来的量子计算机有望在较短时间内解决。

“量子霸权”被认为是量子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奇点。“量子霸权”指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超过传统计算机,实现对于传统计算机的“霸权”。有观点认为,超过50(左右)量子位后,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将一骑绝尘,令传统计算机望洋兴叹。目前,“量子霸权”已引英特尔、IBM和谷歌等巨头竞折腰。IBM去年底宣布成功研制出一款50量子位处理器原型;谷歌也计划很快推出49量子位产品。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目前量子计算仍处于初期阶段。业内人士估计,量子计算离解决工程规模问题或许还有5—7年;而要想具有商业实用价值,可能需要100万甚至更多量子位。

“实现霸权”的量子计算机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且拭目以待。

2 弯曲空间内首次实现激光束加速

这是曲面加速光束的第一次演示,操作却很简单,通过向白炽灯泡壳内发射激光得以实现。

美国和以色列物理学家团队今年实现了光束轨迹偏移。此前,科学家已经证实光束可以在平坦表面上被加速,加速度使其沿着弯曲而不是直线的轨迹行进。新研究发现,被加速的光束也并非沿着测地线(又称大地线或短程线,可定义为空间中两点的局域最短或最长路径)移动,而是发生了偏移。

平面加速光束的轨迹,完全由光束宽度决定,而新研究表明,曲面加速光束的轨迹,由光束宽度和表面曲率共同决定。

这个看似“莫名奇妙”的实验,其实是突破性的,它拥有各种各样的潜在应用,其中之一就是模拟广义相对论现象,以进一步研究诸如引力透镜效应、爱因斯坦环、引力蓝移或红移等现象。此外,它还能提供一种新技术,用于控制血管、微通道和其他弯曲环境中的纳米颗粒。

这仅仅是个开始,这个联合团队现已着手研究光线在极薄的弯曲膜中传播的可能性。

3 两层石墨烯旋叠可变超导体

根据1957年的超导电性理论,某些材料能够以零电阻导电。然而,许多材料表现出所谓的非常规超导电性,无法用该理论解释。

今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1.1度的“魔角”旋转叠加在一起时,可模拟被称为铜酸盐的铜基材料的超导行为。也就是说,研究团队在两层石墨烯中发现了新的电子态,其可以简单实现绝缘体到超导体的转变。

这种“神奇角度”石墨烯除了会形成超导态,还会形成另一种电子态。在同时发表的第二篇论文中,团队展示了交叠的双层石墨烯系统会出现一种新的绝缘态——莫特绝缘体态。

两个系统可以通过改变旋转角度和电场来轻易调整。这意味着,该成果将提供一个全新的二维平台,以供科学家们理解曾长期困扰物理学界的高温超导电性的起源问题,并打开了一扇研究非常规超导体的大门,同时也为全新电学性能的开拓和工程化铺平道路。

这一发现轰动业界,被称为石墨烯超导的重大进展。更令人惊讶的是,在传说中毙稿率高达90%的《自然》杂志上连发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年仅22岁,他就是年轻的中国物理学家曹原。

4 “基因剪刀”首次让皮肤细胞变身干细胞

2006年,格莱斯顿研究所的山中伸弥,用4种被称为转录因子的关键蛋白处理普通的皮肤细胞,制造出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标志着未成熟的细胞能够发展成所有类型的细胞。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格莱斯顿团队不使用转录因子,而是通过向细胞添加化学品混合物,制造出了诱导多能干细胞。

而在2018年的研究中,格莱斯顿团队提供了制造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第三种方法——使用CRISPR基因调控技术,直接操纵细胞的基因组,将老鼠的皮肤细胞变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新方法不仅有助于科学家更方便地获得重要的细胞,也能进一步了解细胞的重编程过程。

其实,诱导多能干细胞就像胚胎干细胞一样具备分化成多种细胞的潜力,可用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而“基因剪刀”则能精确查找一串代码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进行删除或修改。

现在的新方法与之前的截然不同,可帮助人类更简单快捷地制造出诱导多能干细胞,未来也能将皮肤细胞直接重编程为心脏细胞或脑细胞等,它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巨大助力。

5 科学家首次精确定位“幽灵粒子”起源

2017年9月,来自太空的一个高能中微子横穿南极洲“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一石激起千层浪,科学家争相为其追本溯源。今年7月,数十个科研团队在《自然》《科学》杂志撰文称,这个“落入凡间的精灵”可能源自一个距地球约37.8亿光年的耀变体(Blazar)。耀变体是由星系中央的巨大黑洞吸积大量物质而产生的剧烈天文现象。

科学家称,产生中微子的耀变体可帮助解决天文学的一个百年谜团:不时拜访地球的宇宙射线从何而来?

宇宙射线是由宇宙中的“爆发事件”抛射出的带电粒子(主要是质子),是自然界中能量最高的粒子。1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希望找到其源头,但通过对其行进路径进行反向追踪不可能做到,因为在抵达地球前,其飞行路径已被地球磁场严重扭转。

但无论宇宙射线起源何处,有“幽灵粒子”之称的高能中微子都很可能与其“相依相伴”。中微子几乎没有质量,并可以保持稳定不变,这使其成为研究宇宙射线的极佳“信使”。中微子给科学家指出了一条穿越迷雾的路,不过,关键是要在它们抵达地球时捕捉到它们。

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中微子寻找高能宇宙射线起源的“冰立方”天文台此次立下大功。如果结果正确,那么,这个耀变体可能是宇宙射线首个“验明正身”的来源。

6 火星极地冰盖下存在液态水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至少在目前,当人们寻找地外生命时,这仍是圭臬。

2015年,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告诉我们,红色星球的沟壑,很可能是高浓度咸水流经所产生的,这是火星存在流动液态水“迄今最强有力证据”。但还不是实证。

直到今年,意大利科学家报告在火星上首度发现了一个地下盐水湖,这座湖位于火星南极冰盖之下,直径约20千米。研究人员称,这是火星首次发现持久水体存在的痕迹,解决了关于红色星球是否存在液态水的旷日持久的争论。

这处水体的发现,不仅仅是增加了人们对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期待。

从长远角度来看,火星虽然温度不太好、大气不太足,但也不会像一些奇葩的星球那样完全不可改造,且火星与我们距离适当,表面积也与地球的陆地面积相当,当人类考虑到移民外星球时,火星经常是第一选择。现在,液态水的发现使这种情况变得更加可能。

从近处来说,这对科学家利用冰盖解读火星气候变化 历史 十分关键,是未来数年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科学目标,同时,它也将是本世纪人类登陆火星前,基地建设的最重要资源。

7 反氢内基准能量跃迁首次实现

物理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就是:反物质去哪儿了?

物理定律表明,宇宙大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应该创造了等量物质和反物质。等量物质和反物质相遇,就会“同归于尽”,但大爆炸之后到现在,宇宙仍充满由物质组成的各种天体。既然物质还在,那反物质去哪儿了?

氢原子最简单,所以反物质研究由反氢原子开始。

100多年前,科学家首次在氢原子内观察到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跃迁——莱曼-α(Lyman-alpha)跃迁,即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低轨道转移到高轨道时,会发出一系列紫外线辐射。

8月22日,加拿大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在《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首次在反氢原子内实现并观察到了莱曼-α跃迁,向冷却和操纵反氢原子迈近了一步,有望开辟反物质科学的新时代。

操控反氢原子有何意义?从理论上来说,500克反物质产生的破坏比世界上最大的氢弹威力都要大,虽然科学家已能制造并抓获反物质,但其存在时间太短,且代价太过昂贵。反物质如能操控,将能成为人类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8 科学家造出全新光物质形式

光学行为能“弯曲”物理规则吗?

光子作为几乎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是一种“超然”的存在——如果你把两束激光相对,光子只会连个招呼都不打,互相穿过。但在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联合团队,让光子相互作用产生一种物质形式,人们不知道它是什么,都说这就像一个真实版的“光剑”——光束之间会彼此推拉产生对抗。

2018年,仍然是这个团队在《科学》上发表论文,宣布他们实现了三个光子之间相互作用,即粘在一起形成了此前未被观察过的一种全新光子物质。

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弱激光照射,它们不是作为单个、随机分离的光子通过致密的超冷铷原子云,而是成对或者三个光子结合在一起——这表明在光子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结合后的光子,实际上得到了电子质量的一部分,这些有质量的光粒子传播速度变慢,比没有相互作用的常规光子速度慢10万倍。

这个团队的“主业”,其实是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他们的实验结果告诉人们,光子确实可以相互吸引或者彼此缠绕;并且,如果它们可以其他方式相互作用,那么未来一定会被用于超快的量子计算以及由光组成的复杂晶体中。

9 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小行星“贝努”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类所有的追寻,都只不过是回答这三大“天问”的尝试。

我从哪里来?也就是生命如何起源的?传说约45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形成,地球还是一颗充满熔岩的星球,恍如地狱。突然,一颗不知“乡关何处”的小行星“误入藕花深处”,闯入太阳系,与地球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撞击。这次撞击引发的“蝴蝶效应”可能带来了有机物和水,为地球提供了孕育生命的关键条件。

小行星是约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遗留下来的碎片。有科学家认为,对小行星样本进行原子级分析有望为上述假说提供重要证据。于是,2016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肩负重要使命的“源光谱释义资源安全风化层辨认探测器”(OSIRIS-Rex)朝小行星“贝努”(Bennu)整装出发了。

12月10日,NASA兴奋地宣布,OSIRIS-Rex发现小行星的岩石外表下暗藏着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羟基的踪迹,这使直径500米的“贝努”具有孕育生命的潜力,或许也蕴藏着关于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2023年,探测器会将这些物质的样本送回地球,届时,科学家将获得与太阳系 历史 和演化有关的宝贵资料,帮助人类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过往与未来、更好地洞悉生命的起源。

10 嫦娥四号探访月背

12月8日2时23分,中国的嫦娥四号乘坐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于明年1月进行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如果成功,它将实现人类 历史 上首次在月球背面投放着陆器和月球车;同时也将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和中继通信。

谁不曾仰望苍穹星海,渴望穷尽宇宙的奥秘?月球这颗陪伴了地球40多亿年的邻居,自古以来就寄托了国人团圆和满之愿景,国人也因此对它多了一份感性。

但正如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指出的:“涛之起也,随月升衰。”由于引力的潮汐锁定效应,月球只有一面朝着地球,从未有人见过月球背面,这给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且因为月球本身的阻隔,任何飞行器到达月球背面区域后会失去通信能力。

面对如此神秘的月之背,中国在今年5月成功发射了“鹊桥”中继卫星,为嫦娥四号探测器与地面测控站之间搭建了一座传输信号与数据的桥梁。

嫦娥四号此次背负着勘探艾特肯盆地——冯·卡门陨石坑的重要使命,该陨石坑被认为是月球最古老的撞击特征。而此次前所未有的太空探秘旅程,将为人类了解月球、地球、太阳系的演化提供第一手数据和线索。

它也为太空 探索 注入了新的激情与活力。欧洲空间局(ESA)相关人员称,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预计会对月球的组成和 历史 产生新的认知,将是解开月球奥秘的一个里程碑。

《科学》杂志称嫦娥系列任务“雄心勃勃”,是伟大的先锋工程。(张梦然 刘 霞)

贝努小行星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行,距离地球大约3.34亿公里,直径约500米,形状像巨大橡子,表面凹凸不平,碎石堆积。

贝努(Bennu)是一个威胁近地天体且非常神秘的小行星,科学家预测22世纪末将近距离接近地球,碰撞地球的概率为2500分之一。

“贝努”最早发现于1999年9月11日,它保存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初物质。

“奥西里斯-REx”2016年发射,是美国第一个小行星采样探测器。大约一周前,“奥西里斯-REx”飞抵贝努上空约20公里处,开始与贝努“伴飞”。

2018年12月10日,美国“奥西里斯-REx”探测器在贝努小行星上发现了水痕迹,这些水分被“锁”在贝努小行星的粘土中。

2019年3月19日,英国《自然》《自然·天文学》《自然·地球科学》和《自然·通讯》杂志同时发表了7篇论文——OSIRIS-REx航天器重要初期探测结果返回,来自至少5家研究机构的学者共同发现了近地小行星“贝努”(Bennu)出人意料的表面特征。最新发现证实了地面雷达和光变曲线的一部分观测结果,带来了有关“贝努”起源的线索

撞击小行星新论文发表

星球孕育生命的的秘诀是什么?天文学家不确定,毕竟除了地球,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星球有生命。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一些有根据的猜测:生命可能需要水、碳、足够的光和热来为一个世界供电,但又不能过多将其燃烧成碎片。引力不应太大,气大气层也不会对两者造成伤害。但是一项新的研究提出了另一个重要成分:恰到好处的小行星和彗星撞击。 剑桥大学天文学家、这篇新论文的主要作者马克怀亚特(Mark Wyatt)说,当一个大型天体撞击行星时,会发生两件事:该天体的物质被添加到行星的质量中,并且撞击区周围的一些大气被带入了太空。 在真正巨大的撞击中,就像形成地球月球的撞击一样,一些大气也会被踢出地球的远端,这意味着会损失更多的大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想要成为一个家园的世界就应该完全跳过影响。如果一颗行星要发展出被认为是生命所必需的条件,那么最好是属于中等类别的行星,它们会吸收大量的主要影响——但不会多到失去大气层。 怀亚特在接受《生活科学》杂志采访时表示,这是因为行星几乎肯定需要大气中的“挥发物”来孕育生命。挥发物是可以在低温下沸腾的化学物质,例如水和二氧化碳。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生命都依赖水和碳来维持自身在基本化学水平上的生长,科学家们相信,这些化学物质的特性使其成为生命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地方所必需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行星一开始都有必要的挥发物浓度。在恒星生命周期的早期,它要明亮得多。而且那额外的光芒足够炽热,足以烘烤出该区域内所有散落的尘埃,这些区域随后将成为恒星的宜居区域,也就是不过于热、不过于冷的区域。那些高温的早期温度很可能会从尘埃中除去水和其他挥发物,最终将成为可居住的行星。所以当行星形成,恒星冷却下来后,这些岩石球体需要从太阳系的其他地方获取它们的挥发物。换句话说,它们必须撞向一堆大的漂浮物。 研究人员发现,传递挥发性物质而不剥夺星球大气层,并对其进行灭菌的最佳选择是中型天体。这组作者发现,从60英尺宽(20米)到3,300英尺宽(1公里)的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都能非常有效地传递了挥发物,并且它们向大气中添加的量要多于它们所减去的量。较大的小行星(宽约1至12英里(2至20公里))将剥夺更多的大气层。 作者发现,像形成地球月球那样的巨大撞击,并没有像你期望的那样使这个故事陷入混乱。此类事件很少见,尽管它们可以改变大气的组成,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它。 作者写道,从这篇论文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小型“ M级”恒星——最常见的一类恒星,由于太暗而无法用肉眼看到,其中许多都是红矮星——可能不适合生命存在。这很重要,因为在这类恒星周围发现了大量可能适合居住的系外行星。 怀亚特说:“对于M恒星,它们的低发光度意味着它的可居住区域比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更接近恒星。” 为了获得足够的光,环绕M级恒星的类地球行星可能必须与水星离我们的太阳那么近。 而且情况变得更糟。在一颗小的低质量恒星旁边,小行星和彗星以更高的速度飞来飞去,撞向行星的可能性更大。 怀亚特说:“高速撞击对消除大气层的效率要高得多。” 这对M星球上的生命来说是个坏消息。这并不是使M星球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唯一因素。 密西根大学系外行星大气专家莎拉·鲁格海默(Sarah Rugheimer)说:“有许多原因使绕M矮星运行的宜居行星可能没有大气层,其中包括从恒星风中剥夺并且行星更接近其宿主恒星。” 那么M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希望吗? “我认为,最终,我们将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后不久用观察性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绕着M矮星运行的可居住行星是否有大气层?”鲁格海默说, “我们知道绕着M矮星运行的稍热和较大的行星确实具有浓厚的大气层。但是对于宜居行星来说,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它们能否保持足够薄的大气层,像地球而不是金星?” 作者在论文中强调说,他们的许多结论都基于不确定性:生命在哪里形成?那里的其他恒星系统有多少类似于我们的太阳系? 密歇根大学行星形成与水方面的专家埃德温·贝尔金(Edwin Bergin)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他与作者们一致认为,本文背后的计算中有所谓的“重大并发症”。 他说:“但是他们呈现的总体趋势非常有趣,而且可能很重要。” 他指出了自己的工作,这表明地球最初是从较厚的富氮大气开始的,但大部分却因撞击而丢失。 这篇新论文的作者在他们的模型中建议,彗星和小行星的撞击可能影响了地球、火星和金星的大气。 研究人员说,未来还会有更多关于这一工作如何解释我们自己的太阳系的研究,特别是巨大的撞击在这里所扮演的角色。这篇论文还没有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可以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找到。

杀死几乎所有恐龙的小行星是在春季袭击的地球。这一结论是由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检查了薄片、高分辨率同步辐射X射线扫描以及在小行星撞击后不到60分钟死亡的鱼类骨骼的碳同位素记录后得出的。该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了他们的发现。

来自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和法国欧洲同步辐射设施(ESRF)的研究人员在北达科他州(美国)独特的Tanis地区找到了匙吻鲟和鲟鱼的化石,它们是所谓Chicxulub陨石撞击的直接受害者,其也标志着恐龙的末日。这次撞击撼动了大陆板块并在水体中引起了巨大的驻波。在撞击后不到一个小时,这些沉积物就被大量的沉积物吞噬并将它们活埋,而撞击的球状物则从天而降。

Tanis事件沉积物中的鱼类化石保存得非常原始,它们的骨骼几乎没有显示出地球化学改变的迹象。同步辐射X射线数据证实了过滤掉的撞击颗粒仍卡在它们的鳃里。甚至软组织也被保存了下来。

为了重建最新白垩纪的季节性,对选定的鱼骨进行了研究。来自乌普萨拉大学和ESRF的Sophie Sanchez表示:“这些骨头记录了季节性生长,非常像树木。”

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论文第一作者Jeroen van der Lubbe指出:“检索到的生长环不仅记录了鱼类的生活史,而且还记录了最新白垩纪的季节性,从而记录了灾难性灭绝发生的季节。”

骨细胞的分布、形状和大小提供了另一条证据,众所周知,骨细胞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波动。“在所有研究的鱼类中,骨细胞的密度和体积可以在多年内被追踪到,”乌普萨拉大学的Dennis Voeten说道,“这些都在上升,但在死亡的那一年还没有达到高峰。”

对其中一条被研究的匙吻鲟进行的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得以揭示了其年度进食模式。浮游生物是它的首选猎物,其供应量会随季节变化,在春季和夏季之间达到顶峰。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Suzan Verdegaal-Warmerdam解释称:“相对于较轻的 12 C碳同位素,这种暂时增加的摄取浮游生物使其捕食者的骨架富含较重的 13 C碳同位素。”来自乌普萨拉大学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Melanie During则称:“这个不幸的匙吻鲟的生长记录中的碳同位素信号证实,捕食季节尚未达到高潮--死亡发生在春天。”

白垩纪末的大灭绝代表了生命史上最具选择性的灭绝之一,所有的非鸟类恐龙、翼龙、氨化石和大多数海洋爬行动物都灭绝了,而哺乳动物、鸟类、鳄鱼和海龟却幸存下来。因为我们现在知道灭绝一定是在北半球的春天突然开始的,我们开始理解这一事件发生在最新白垩纪生物特别敏感的生命阶段--包括繁殖周期的开始。另外,由于南半球的秋天跟北半球的春天相吻合,对冬天的准备可能正好保护了南半球的生物。

Melanie During总结道:“这一关键的发现将有助于揭开为什么大多数恐龙灭绝而鸟类和早期哺乳动物却成功地躲过了灭绝。”

是一个有生命的星球的配方是什么?天文学家们还不确定——除了地球,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的行星。

,但我们有一些有根据的猜测:生命可能需要水、碳和足够的光和热来驱动一个世界,而不需要把它烧成碎片。地心引力不应该太高,大气也不会造成伤害。但是一项新的研究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其撞击量恰到好处。

当一个大的物体撞击一颗行星时,会发生两件事:物体上的物质被添加到行星的质量中,撞击区周围的一些大气被发射到太空中,马克·怀亚特说,剑桥大学天文学家,新论文的主要作者。在真正巨大的撞击中,比如形成地球月球的撞击,一些大气层也会从地球的另一边被吹走,这意味着更多的大气层会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想要的家庭世界应该完全忽略这些影响。如果一颗行星要发展出被认为是生命所必需的条件,最好是属于一个吸收了大量主要撞击的中等行星类别——但不要太多以至于失去了大气。

相关:9奇怪,怀亚特在接受《生活科学》杂志采访时说,人类为什么还没有找到外星人的科学借口

,这是因为行星几乎肯定需要大气层中的“挥发物”才能孕育生命。挥发性物质是化学物质,如水和二氧化碳,它们可以在低温下沸腾。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生命都依赖水和碳在基本的化学水平上维持自身,科学家们相信这些化学物质的特性使它们成为宇宙中任何地方生命产生的必要条件。

,但并非所有的行星都是从必要的挥发物浓度开始的。在恒星生命的早期,它会更加明亮。而这额外的光芒足够炽热,足以烘烤该区域所有松散的尘埃,这些尘埃将成为恒星的宜居区——不太热,不太冷的区域——稍后。这些早期的高温很可能会带走尘埃中的水和其他挥发物,最终成为可居住的行星。所以在行星形成和恒星冷却后,这些岩石球体需要从太阳系的其他地方获取挥发物。换言之,他们必须粉碎成一堆大的杂散物体。

研究人员发现,在不剥离行星大气并对其进行消毒的情况下,最适合输送挥发物的是中等大小的物体。作者发现,从60英尺宽(20米)到3300英尺宽(1公里)的小行星和彗星的撞击在释放挥发物方面非常有效,而且会给大气增加比减少更多的挥发物。直径在1到12英里(2到20公里)之间的更大的小行星,会比它们所加的剥离更多的大气层。作者发现,像形成地球月球的

巨大撞击,并不像你所期望的那样搅乱这个故事。这样的事件是相当罕见的,虽然它们可以改变大气的组成,但它们不会完全消除它。

本文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小的“M级”恒星——最常见的一类恒星,太暗,肉眼看不见,其中许多是红矮星——很可能是生命的坏候选星,作者写道。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有很多潜在的可居住的系外行星围绕着这些恒星出现。

“对于M个恒星来说,它们的低亮度意味着可居住区比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更靠近恒星,”怀亚特说,

可以获得足够的光,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绕着一颗M级恒星旋转,可能必须像水星离我们的太阳一样靠近它。

它会变得更糟。就在一颗小质量恒星旁边,小行星和彗星以更高的速度飞行,并更剧烈地撞向行星“绊倒大气层,”怀亚特说,

对M星球的生命来说是个坏消息。这并不是导致M-世界生命不可能存在的唯一因素。

“围绕M-矮星运行的可居住行星可能没有大气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从恒星风中剥离,行星离它们的主星更近,”该大学的系外行星大气专家莎拉·鲁格海默说牛津大学的,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那么在M个星球上有生命的希望吗

“我认为,最终,我们将在它发射后不久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观测上回答这个问题:围绕M矮星运行的可居住行星是否有大气层?”鲁盖默说我们知道,围绕M矮星运行的稍热、稍大的行星确实有厚厚的大气层。但对于可居住的行星来说,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它们能否保留足够薄的大气层,比如地球而不是金星作者在论文中强调,他们的许多结论都是基于不确定性:生命在哪里形成?其他恒星系统和我们的太阳系有多相似?”密歇根大学行星形成和水资源专家Edwin Bergin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同意作者的观点,认为在这篇论文背后的计算过程中存在着他所说的“显著的复杂性”。他说:

“但是它们所呈现的总体趋势是非常有趣的,而且可能是重要的。”他指出了他自己的工作,这表明地球从一个较厚的地方开始,富含氮的大气,但在撞击中损失了很多。这篇新论文的作者在他们的模型中提出,彗星和小行星的撞击可能塑造了地球、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层。

在未来的道路上,研究人员说,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学习这项工作如何解释我们自己的太阳系,特别是巨大撞击在这里的作用。本文尚未发表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可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找到。

最初发表在《生命科学》上。

发表多篇论文小标题

1、就是围绕你论文主旨,你会从很多方面阐述,小标题就是根据每个方面概述,便于读者看清楚你的论文结构,起到提示内容吸引读者的作用。 2、如一篇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其三个小标题从不同的侧面表现话题,分别是“温馨的爱”“严厉的爱”“慈祥的爱”。不是必须写小标题,根据你文章的内容自己决定。

大标题是论文的题目;

一级标题是论述的第一点内容,譬如前言等,字样通常为一、或者1。

二级标题为一级标题下面的分论点,譬如(一)(二)……或者1.1、1.2等等。

撰写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文

论文小标题的格式要求:一般来说,毕业论文正文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黑居左;正文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居左缩两格;正文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居左缩两格;正文其余文字小四号,统一采用1.5倍行间距编排。

论文题目的撰写要求:标题必须用最简洁的词反映论文的内容;应该包括论文的主要关键词;建议不要用“主、谓宾”的完整语句;题目应该简洁,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目最好不要超过10个单词。如果担心意思表达不完全,可以用副标题补充论文;避免使用符号。

论文介绍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小论文多久发表一篇

一般也都在一个月以上,快的话也在3~4周,

看你在什么杂志上发了,一般的那种省级的有刊号的,很快的,有的一周就可以发表,但是质量不怎么好

核心的审核要3个月以上 发表在半年左右 省级和国家级的相对核心的要短的多 不过核心毕竟比较权威嘛

问题一:论文投稿到发表一般要多长时间?怎么样发表比较快? 你要自己向杂志社投稿,需要等待的时间就比较长,而且如果不通过审核,你的论文就会石沉大海。这样容易耽误事,找个论文网帮你发表,我以前找学位论文网给发表了两篇论文,两个月就出刊了。 问题二:发表论文需要多长时间? 发表一篇省级的论文最快要一个月左右 因为以前我和我们同事发的挺多的,一般周期我还比较了解 网上有很多说一周即收到书,那种就不要相信了,最快也要一个月的 别太着急,容易上当 我们以前单位都是在信远论文网发表的,书也收到了 发表论文这种事不能太着急,选择一本合适的期刊,正规的期刊发表吧 问题三:发表一篇文章需要多长时间? 学报的级别不同,时间不同, 文章的质量不同,时间也不需要同, 用钱多少,时间也不同! 如果有特殊关系,文章质量也不错, 最快需要2―3个月, 一般的需要半年左右! 一级学报最少需要1年左右! 问题四:一般职称论文要多长时间可以发表? 不同的杂志出版周期不一样,一般要两三个月(特别快的一个月左右甚至半个月, 一部分可以办理特别加急发表 ),杂志有个出版周期的问题,而且有的杂志版面很紧张,所以,如果用,应尽早预订,不宜临时抱佛脚,以免被动。每年三月份到十月份,是各地陆续上报职称材料的高峰期,各个正规杂志稿子都大量积压,版面都比较紧张,有的杂志可以安排的论文又很有限,因此应当及早准备。早准备,早受益,拖拉很有可能误事。 问题五: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要多久才在知网检测的到 一般1-3个月,期刊一般比较快,如果是学报,就有点慢。再一个,核心刊物会更慢一点。 问题六: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一般多长时间能出稿? 一般快的话1-2个月,慢的话3-4个月,这要看你怎么发表了,现在发表的话,不过两个方法。 问题七:核心论文一般要多久才能发表到期刊? 10分 如果你的讠仑文内容和质量符合杂志的要求,一般从投稿到发表需要一年时间吧,通过中介可能会快些,不过费用相对较高,具体可参考本人网攒。 问题八:论文投稿到发表一般要多长时间要怎样发表比较快?有什么好的网站能进 论 文投稿 到 发 表 一 般通 过 审核 就 是 两 三 天 问题九:发表的论文投稿后一般等多长时间呢? 你好!论文投出去后,第一步初审,初审合格后进行第二步外审,外审得三个月左右,所以到收录至少8个月左右。祝你投稿成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