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主要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主要论文发表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发表一般流程主要为六个步骤:第一步:投稿.这是论文发表人员选择好投稿期刊之后,将自己的论文稿件通过邮箱、在线投稿窗口、QQ或者微信即时通讯软件这三大方式发送给编辑.第二步:审核即审稿.投稿之后,编辑会按照投稿顺序对论文进行审稿,有的期刊杂志收取审稿费,如果您的论文需要加急发表,请在投稿时标注清楚,可能会产生加急费用.审稿环节是整个论文发表过程中耗时最长的,影响了论文发表周期的长短,关于论文发表时间影响因素可以阅读《是什么影响论文发表时间长短》了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论文审稿可能会反复进行.第三步:审稿结果.主要介绍通过审稿被录用的论文.通过杂志社论文三审的论文,杂志社会下发录用通知书,并注明预安排在某年某期发表,之所以是预安排,是因为还没交纳版面费.关于论文三审可以阅读《什么时候论文需要三审》,了解一些审稿知识.第四部:交费.这里的交费主要是版面费,交纳之后,论文才会正式进入安排刊期出版流程.第五步:安排发表.版面费到位之后,即可安排刊期,并按照日期出版见刊.少部分论文发表可能会延期,原因很多,例如:有人安排加急.第六步:寄送样刊.论文见刊之后,会给作者寄送一本样刊,作为用途上交的材料.到此整个的论文发表流程结束.

1. Xianmin Yang, Shenqguan Yu,& Zhong Su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 [J]. British Journal of EdcuationalTechnology, 2013, 44(1):95-111.【SSCI, Impact Factor:2.139(Year 2012)】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刘禹; 陈玲;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 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余胜泉; 张洪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014.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5.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6. 《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曹培杰;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7.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高辉; 程罡; 余胜泉; 杨现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8. 《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 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9. 《分布式认知研究述评》,刘俊生;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 2012-02-01;1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刘俊生;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12-05;1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马宁、陈庚、刘俊生、丁杰、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1-12-01;13.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余胜泉; 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1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15.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七期,P1-6。16. 《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余胜泉; 陶丹,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6-15;17.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陈敏; 余胜泉; 杨现民; 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 2011-06-15;18. 《网络课程的内容进化机制设计与技术实现》,谭霓; 余胜泉; 吕啸,远程教育杂志 2011-02-01;19.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吕啸; 余胜泉; 谭霓,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20. 《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杨现民; 余胜泉; 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 2010-12-05;2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22.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冉敏; 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10-09-06;23. 《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P13~22;24. 《面向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P173~180;2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P73~78;26.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27. 《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马宁、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0-02-01;28. 《交际性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余胜泉,《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4期,P46~51;29.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30.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罡、徐谨、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P6~12;3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余胜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40;32.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余胜泉、程罡、董京峰,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3期,P3~15;33. 《“学习元”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罡、余胜泉、杨现民,《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27~36;34.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余胜泉、杨现民、程罡,《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47~53;35. 《开放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走向专业发展》,孙众、余胜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第14卷6期.P84-88;36. 《数字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033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3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梁文鑫; 余胜泉; 吴一鸣,教师教育研究 , 2008年 01期39. 《面向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框架研究》,谢晓林; 程罡; 刘琦;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 2008年 04期40. 《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冉敏; 余胜泉; 刘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08年第1期4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ne-to-One Learning inChinese Classical Poem Education》,MinRan,ShengQuanYu,JunLiu,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123-12742.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ve Mobile English LearningMode》,JunLiu ShengQuanYu, MinRa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 60-644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善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44. 《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06 ;45. 《技术进入到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46.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非、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P79~8347. 《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1048. 《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 2007/0849. 《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余胜泉,杨现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12期,P60~65;50. 《“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余胜泉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P25~29;51.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12-25;52.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53. 《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余胜泉 刘 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54.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余胜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5期,P64-6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P70~72+7756.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余胜泉,《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9期特邀稿,P4~857. 《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常规化》,陈杰、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58. 《区域性教育技术课题的管理与支持》,陈莉、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59. 《教育技术服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60. 《城域网环境下多级分布式信息技术测评系统》,曹晓明、余胜泉,《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8期P57~59+P6461.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62.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the Rural Schools(MDEPRS) of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Shengquan Yu,Minjuan Wang,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Vol. 22, issue 4, page 273~283.2006;63.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陈莉,《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5期,P19~24;64.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余胜泉、孙众,《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1期,P59-63;65. 《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余胜泉、程罡,《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5期,P88~92;66.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2期,P66 ~71 ;67.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68.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理念与策略》,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69. 《系统结构模式突破》,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第11期,P 19~20,70. 《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下,P 60~62,71.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余胜泉,毛芳,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二级学科最优期刊& CSSCI 172. 《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余胜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11期,P14~19;73. 《在线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余胜泉、李世亮、谢小林,2005年第11卷5期,P72~7774. 《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八期,P9-12;75. An exposition of the crucial issues in China’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Yu, S. Q., Wang, M. J., & Che, H. Y. (2005,Octob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 (4), 88-101。 (A leadingjournal indexed by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76.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77. 《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5年第6期,P26-29;78. 《校校通“应用为本”四方略》,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3期,P52-65;7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重新定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2期,P58-61;80.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胜泉、陈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四期,P27-31;81. 《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陈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82. 《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P7-8;83. 《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路秋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一期,P75~79;84. 《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余胜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85. 《从网络互连到应用互连——校校通的通途》,余胜泉、程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86. 《教育资源管理新发展》,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87. 《论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马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8. 《教育信息化(2002)回顾与展望》,余胜泉、林君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89.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9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余胜泉、吴娟、李文光,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三期;9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杨晓娟,《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92.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四期,该文获多次转载和多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中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何克抗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科类公共计算机课教材)的引用;9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9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余胜泉,发表于《中国远距离教育》(现为《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第六期。95. 《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96. 《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中国远程教育》,2000.1097.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设计》,陈天、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四期;98. 《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徐凤君,《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三期。9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 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100.《适应性学习——远距离教育发展的趋势》,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101.《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林君芬、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二期。102.《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余胜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1999年第九期;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刘宝艳、《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施》,王耀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五期;105.《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第六期;106.《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庭锦、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余胜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108.《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罗庭锦、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110.《大型企业如何导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应如何结合》,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0期。112.《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2期。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期;114.《SCORM:E-Learning的国际技术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4期;115.《发挥特色推动国内外合作办学》,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6期;116.《国外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8期;117.《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余胜泉、谢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10、12期;118.《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0期;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2期;120.《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39~41;121.《网校临危如何应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56~59;122.《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余胜泉,俞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12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1年第6期;124.《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余胜泉、林君芬,《福建教育》,2003年第9、10期。125.《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126.《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127.《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28.《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余胜泉、古素梅,《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8期129.《Adaptive LearningSystem Based on WEB》,ShengQuan Yu, KeKang He,发表于国际会议ICCE99(The 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Japan, November,1999)130.《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余胜泉、何克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在WEB平台上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网上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共5篇文章),余胜泉、何克抗、陈天、马宁等,《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12日C版。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余胜泉,《教育技术》2001年第一期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余胜泉,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36.《教育港依网而建——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分析》,何克抗、余胜泉、孙波,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C4版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君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三册P67-7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167-172。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琰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786-79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40.《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1.《构建网络化学习的视音频服务和管理系统》,曹晓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2.《简述教学自动化研究》,马宁、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3.《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朱凌云、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琰华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其它发表在各种普及型报纸和刊物的文章在20篇以上。

1、《装饰》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北京)2、《美苑》国家级美术核心期刊(沈阳)3、《包装工程》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重庆)4、《艺术与设计》(北京)5、《中国包装》(北京)6、《包装与设计》(广东)7、《设计艺术》(山东)8、《包装世界》(浙江)9、《设计新潮》(上海)10、《设计》(北京)11、《设计印象》(台湾)12、《实用美术》(上海)13、《展示》(北京)14、《湖南包装》(长沙)15、《中国机械工程》教育部认定重要期刊 全国中文机械仪表核心期刊(武汉)16、《理论月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17、《湖北社会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18、《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武汉)19、《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20、《中外教坛》(香港)21、《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武汉)22、《武汉工学院学报》(武汉)23、《湖北工学院学报》(武汉)24、《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英文) 载入国际三大检索《ISTP》(北京)25、《国际设计大会论文集》(英文) 载入国际大三检索《EI》(美国)26、《CAID&CD2005大会论文集》(英文)载入国际三大检索《ISTP》(广东)27、《国际设计研讨会论文集》(英文)载入国际三大检索《EI》(昆明)28、《北京国际工业设计周学术论文集》(英文)(北京)29、《2008CUMULUS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会议论文集》(英文)(济南)30、《首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武汉)31、《国际工业设计研论会论文集》(重庆)32、《目标与特色——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33、《创意中国·设计教育再思考——全国艺术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上海)34、《艺术设计教育展望——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重庆)35、《岁月铭记——中国现代设计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深圳)36、《设计创造生活——艺术设计论文集》(上海)37、《感悟设计之道——艺术与设计优秀论文集》(重庆)38、《湖北省包装装潢论文集》(武汉)39、《湖北省美术教育论文集》(武汉)40、《中国科技博览》(北京)41、《设计艺术十五年——论文集》(济南)42、《走向教育创新之路——教学改革论文集》(北京)43、《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山东)44、《北大文化产业评论》(北京)

链接:

30天论文写作发表进阶训练营。完结版,里面包含辅导课、直播课、音频课、视频课、PDF文档。

课程目录:

尔雅老师对四篇论文的解构修改辅导答疑

尔雅老师快速批量修改不同学科论文的教学示范

尔雅老师团队如何在30分钟找到论文选题并写出论文

对一篇弹幕英语教学论文的修改建议

对一篇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的修改建议

解构描摹一篇好论文的实用技巧

如何通过知网迅速找到200篇优质文献

如何利用知网的可视化计量分析做文献综述

如何批量下载200篇文献

......

主要发表论文

王金龙, 苏建忠, 王芳, 崔颖, 张岩*: 基于模糊理论预测CpG岛新方法. 生物信息学 2009, 7(2):91-94.何成军, 张瑞敏, 苏建忠, 王芳, 张岩*: 血红蛋白结构与及其携氧功能的软件平台开发. 生物信息学 2009, 7(3):91-94.王芳, 苏建忠, 崔颖, 张岩*: 医学院校医用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9, 22(5):609-610.王芳, 张岩*: 线性脉冲马尔可夫调制随机微分方程的渐进稳定性. 学问 2009, 17:3.张岩, 今井清博, 小林道頼: 哺乳类ヘモグロビンの酸素输送能とボーア効果は协调して酸素の获得と输送を行っている ―规范タンパク质に於ける新たな视点. 日本生物物理 2007, 47:58-66.陈崇岩, 刘洪波, 张岩*: 三种不同方法预测和分析人类,小鼠和斑马鱼CpG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1, (七年制专刊):(出版中).杨娇楠, 张岩*, 吕杰: 肺癌超甲基化基因的基因组特征挖掘.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8, (七年制专刊).李博, 吕杰, 张岩*: 解析镰刀状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的变异.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7, (七年制专刊).李逸文, 吕杰, 张岩*: 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斑马鱼胎儿血红蛋白的初步分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7, (七年制专刊).

合著出版主要专著: 1、《祁连山大地构造与造山作用》,1997,地质出版社; 2、《中国天山及邻区地质图(1∶100万)》及《说明书》,2007,地质出版社; 3、《中国西北部地质概论—秦岭、祁连、天山地区》,2008,科学出版社;发表主要论文: 1、西秦岭鱼洞子群的建立和时代归属.1990,《秦岭—大巴山地质论文集,〈一〉变质地质》,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陕、甘、川交界处摩天岭区碧口群层序及时代划分.1990,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第30号; 3、陕、甘、川境内碧口群含金性研究.1995,《中国金矿主要类型找矿方向与找矿方法文集》,地质出版社; 4、中川岩体和柴家庄岩体周边金矿的显微特征及其找矿意义.1995,河南地质,13(2); 5、祁连山及其邻区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兼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成因环境.1995,西北地质科学,1(1); 6、老虎山蛇绿岩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1996,《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究》,地质出版社; 7、北天山上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组中发现早二叠世珊瑚化石. 2002,地质通报,21(10); 8、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002,西北地质,35(4); 9、甘肃北山中泥盆统砾岩中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2004,西北地质,37(3); 10、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古生代地壳演化. 2005,西北地质,38(3); 11、北祁连东端陇山岩群斜长角闪岩锆石LA-ICP-M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2006,80(11); 12、北秦岭西段宽坪岩群斜长角闪岩锆石LA-ICP-M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地质学报,2006,81(1); 13、甘肃白银矿田变酸性火山岩锆石LA-ICP-MS测年—白银式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时代新证据. 矿床地质,2006,25(4); 14、LA-ICP-MS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of Basic Dikes within Maxianshan Rock Group in the Central Qilian Orogenic Belt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2007,18(1); 15、北祁连山东段红土堡基性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 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2); 16、北祁连东段红土堡基性火山岩和陈家河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7,26(4); 17、中祁连马衔山岩群内基性岩墙群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地球科学,2008,33(1);

1、《装饰》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北京)2、《美苑》国家级美术核心期刊(沈阳)3、《包装工程》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重庆)4、《艺术与设计》(北京)5、《中国包装》(北京)6、《包装与设计》(广东)7、《设计艺术》(山东)8、《包装世界》(浙江)9、《设计新潮》(上海)10、《设计》(北京)11、《设计印象》(台湾)12、《实用美术》(上海)13、《展示》(北京)14、《湖南包装》(长沙)15、《中国机械工程》教育部认定重要期刊 全国中文机械仪表核心期刊(武汉)16、《理论月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17、《湖北社会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18、《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武汉)19、《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20、《中外教坛》(香港)21、《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武汉)22、《武汉工学院学报》(武汉)23、《湖北工学院学报》(武汉)24、《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英文) 载入国际三大检索《ISTP》(北京)25、《国际设计大会论文集》(英文) 载入国际大三检索《EI》(美国)26、《CAID&CD2005大会论文集》(英文)载入国际三大检索《ISTP》(广东)27、《国际设计研讨会论文集》(英文)载入国际三大检索《EI》(昆明)28、《北京国际工业设计周学术论文集》(英文)(北京)29、《2008CUMULUS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会议论文集》(英文)(济南)30、《首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武汉)31、《国际工业设计研论会论文集》(重庆)32、《目标与特色——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33、《创意中国·设计教育再思考——全国艺术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上海)34、《艺术设计教育展望——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重庆)35、《岁月铭记——中国现代设计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深圳)36、《设计创造生活——艺术设计论文集》(上海)37、《感悟设计之道——艺术与设计优秀论文集》(重庆)38、《湖北省包装装潢论文集》(武汉)39、《湖北省美术教育论文集》(武汉)40、《中国科技博览》(北京)41、《设计艺术十五年——论文集》(济南)42、《走向教育创新之路——教学改革论文集》(北京)43、《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山东)44、《北大文化产业评论》(北京)

发表的主要论文

1、国外应用人工合成信息素防治仓储害虫的研究《中国粮油学报》-1999年14(12),第1作者2、利用人工合成信息素诱捕印度谷螟的影响因素分析。《昆虫学报》-2001年44(3)第1作者3、一种改进的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印度谷螟的效果。《粮食储藏》-2000年29(2)第1作者4、玉米田外应用速向技术对田内第二代玉米螟防治作用初探《辽宁农业科学》-1998年植物保护专集第一作者5、阜新地区高粱叶部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初报《辽宁农业科学》——1998年植物保护专集第一作者6、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对地中海粉螟成虫交尾的干扰作用研究。《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辽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一作者7、玉米田外药剂熏杀成虫对田内第二代玉米螟幼虫为害的控制作用初探《辽宁农业科学》-1998植物保护专集第一作者8、Investigation on species of pest insects in finished grains and their damage 《STORED PROPUCT PROTECTION》Volume.1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 第1作者9、The effect of the modified pheromone trap for capturing Indian meal moth,Plodia interpunctella (Hub).《STORED PRODUCT》Volume 2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作者10、Studies on effect of ‘Male’-A new seed coating agent of wheat in improving seedlings and controlling diseases and insects Proceeding of XVth 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 第一作者。11、参加编写科技专著《中国人参》该书由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1年11月出版。12、参加编写《二十一世纪农业病虫害防治科普丛书》-油料作物分册 2002年8月出版。

1、《装饰》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北京)2、《美苑》国家级美术核心期刊(沈阳)3、《包装工程》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重庆)4、《艺术与设计》(北京)5、《中国包装》(北京)6、《包装与设计》(广东)7、《设计艺术》(山东)8、《包装世界》(浙江)9、《设计新潮》(上海)10、《设计》(北京)11、《设计印象》(台湾)12、《实用美术》(上海)13、《展示》(北京)14、《湖南包装》(长沙)15、《中国机械工程》教育部认定重要期刊 全国中文机械仪表核心期刊(武汉)16、《理论月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17、《湖北社会科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18、《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全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武汉)19、《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武汉)20、《中外教坛》(香港)21、《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武汉)22、《武汉工学院学报》(武汉)23、《湖北工学院学报》(武汉)24、《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英文) 载入国际三大检索《ISTP》(北京)25、《国际设计大会论文集》(英文) 载入国际大三检索《EI》(美国)26、《CAID&CD2005大会论文集》(英文)载入国际三大检索《ISTP》(广东)27、《国际设计研讨会论文集》(英文)载入国际三大检索《EI》(昆明)28、《北京国际工业设计周学术论文集》(英文)(北京)29、《2008CUMULUS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会议论文集》(英文)(济南)30、《首届中国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武汉)31、《国际工业设计研论会论文集》(重庆)32、《目标与特色——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33、《创意中国·设计教育再思考——全国艺术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上海)34、《艺术设计教育展望——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重庆)35、《岁月铭记——中国现代设计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深圳)36、《设计创造生活——艺术设计论文集》(上海)37、《感悟设计之道——艺术与设计优秀论文集》(重庆)38、《湖北省包装装潢论文集》(武汉)39、《湖北省美术教育论文集》(武汉)40、《中国科技博览》(北京)41、《设计艺术十五年——论文集》(济南)42、《走向教育创新之路——教学改革论文集》(北京)43、《全国艺术与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山东)44、《北大文化产业评论》(北京)

1. Xianmin Yang, Shenqguan Yu,& Zhong Su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 [J]. British Journal of EdcuationalTechnology, 2013, 44(1):95-111.【SSCI, Impact Factor:2.139(Year 2012)】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刘禹; 陈玲;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 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余胜泉; 张洪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014.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5.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6. 《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曹培杰;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7.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高辉; 程罡; 余胜泉; 杨现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8. 《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 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9. 《分布式认知研究述评》,刘俊生;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 2012-02-01;1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刘俊生;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12-05;1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马宁、陈庚、刘俊生、丁杰、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1-12-01;13.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余胜泉; 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1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15.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七期,P1-6。16. 《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余胜泉; 陶丹,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6-15;17.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陈敏; 余胜泉; 杨现民; 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 2011-06-15;18. 《网络课程的内容进化机制设计与技术实现》,谭霓; 余胜泉; 吕啸,远程教育杂志 2011-02-01;19.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吕啸; 余胜泉; 谭霓,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20. 《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杨现民; 余胜泉; 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 2010-12-05;2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22.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冉敏; 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10-09-06;23. 《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P13~22;24. 《面向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P173~180;2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P73~78;26.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27. 《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马宁、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0-02-01;28. 《交际性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余胜泉,《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4期,P46~51;29.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30.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罡、徐谨、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P6~12;3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余胜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40;32.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余胜泉、程罡、董京峰,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3期,P3~15;33. 《“学习元”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罡、余胜泉、杨现民,《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27~36;34.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余胜泉、杨现民、程罡,《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47~53;35. 《开放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走向专业发展》,孙众、余胜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第14卷6期.P84-88;36. 《数字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033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3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梁文鑫; 余胜泉; 吴一鸣,教师教育研究 , 2008年 01期39. 《面向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框架研究》,谢晓林; 程罡; 刘琦;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 2008年 04期40. 《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冉敏; 余胜泉; 刘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08年第1期4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ne-to-One Learning inChinese Classical Poem Education》,MinRan,ShengQuanYu,JunLiu,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123-12742.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ve Mobile English LearningMode》,JunLiu ShengQuanYu, MinRa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 60-644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善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44. 《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06 ;45. 《技术进入到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46.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非、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P79~8347. 《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1048. 《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 2007/0849. 《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余胜泉,杨现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12期,P60~65;50. 《“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余胜泉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P25~29;51.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12-25;52.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53. 《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余胜泉 刘 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54.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余胜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5期,P64-6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P70~72+7756.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余胜泉,《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9期特邀稿,P4~857. 《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常规化》,陈杰、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58. 《区域性教育技术课题的管理与支持》,陈莉、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59. 《教育技术服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60. 《城域网环境下多级分布式信息技术测评系统》,曹晓明、余胜泉,《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8期P57~59+P6461.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62.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the Rural Schools(MDEPRS) of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Shengquan Yu,Minjuan Wang,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Vol. 22, issue 4, page 273~283.2006;63.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陈莉,《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5期,P19~24;64.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余胜泉、孙众,《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1期,P59-63;65. 《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余胜泉、程罡,《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5期,P88~92;66.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2期,P66 ~71 ;67.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68.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理念与策略》,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69. 《系统结构模式突破》,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第11期,P 19~20,70. 《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下,P 60~62,71.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余胜泉,毛芳,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二级学科最优期刊& CSSCI 172. 《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余胜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11期,P14~19;73. 《在线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余胜泉、李世亮、谢小林,2005年第11卷5期,P72~7774. 《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八期,P9-12;75. An exposition of the crucial issues in China’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Yu, S. Q., Wang, M. J., & Che, H. Y. (2005,Octob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 (4), 88-101。 (A leadingjournal indexed by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76.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77. 《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5年第6期,P26-29;78. 《校校通“应用为本”四方略》,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3期,P52-65;7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重新定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2期,P58-61;80.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胜泉、陈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四期,P27-31;81. 《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陈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82. 《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P7-8;83. 《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路秋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一期,P75~79;84. 《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余胜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85. 《从网络互连到应用互连——校校通的通途》,余胜泉、程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86. 《教育资源管理新发展》,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87. 《论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马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8. 《教育信息化(2002)回顾与展望》,余胜泉、林君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89.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9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余胜泉、吴娟、李文光,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三期;9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杨晓娟,《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92.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四期,该文获多次转载和多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中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何克抗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科类公共计算机课教材)的引用;9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9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余胜泉,发表于《中国远距离教育》(现为《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第六期。95. 《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96. 《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中国远程教育》,2000.1097.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设计》,陈天、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四期;98. 《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徐凤君,《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三期。9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 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100.《适应性学习——远距离教育发展的趋势》,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101.《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林君芬、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二期。102.《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余胜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1999年第九期;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刘宝艳、《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施》,王耀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五期;105.《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第六期;106.《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庭锦、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余胜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108.《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罗庭锦、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110.《大型企业如何导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应如何结合》,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0期。112.《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2期。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期;114.《SCORM:E-Learning的国际技术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4期;115.《发挥特色推动国内外合作办学》,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6期;116.《国外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8期;117.《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余胜泉、谢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10、12期;118.《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0期;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2期;120.《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39~41;121.《网校临危如何应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56~59;122.《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余胜泉,俞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12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1年第6期;124.《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余胜泉、林君芬,《福建教育》,2003年第9、10期。125.《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126.《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127.《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28.《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余胜泉、古素梅,《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8期129.《Adaptive LearningSystem Based on WEB》,ShengQuan Yu, KeKang He,发表于国际会议ICCE99(The 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Japan, November,1999)130.《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余胜泉、何克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在WEB平台上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网上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共5篇文章),余胜泉、何克抗、陈天、马宁等,《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12日C版。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余胜泉,《教育技术》2001年第一期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余胜泉,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36.《教育港依网而建——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分析》,何克抗、余胜泉、孙波,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C4版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君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三册P67-7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167-172。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琰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786-79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40.《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1.《构建网络化学习的视音频服务和管理系统》,曹晓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2.《简述教学自动化研究》,马宁、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3.《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朱凌云、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琰华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其它发表在各种普及型报纸和刊物的文章在20篇以上。

主要发表论文有

1.高温碘油热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6月第10卷第3期174-1772.高温碘油热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12月第9卷第6期375-3763. 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发表在《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3年第5卷第18期40-424.肝癌所致恶性布-加综合症发表在《中华国际医药杂志》2003年第2卷第3期172-1745.顽固性肝性腹水的介入治疗即将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6.门静脉穿刺造影改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发表在《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月6期403-4067.介入开通术治疗门静脉血栓性狭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年12月。研究方向: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热灌注介入治疗、冷极射频治疗、体内ý刀治疗等)及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 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肝癌门静脉瘤栓双介入治疗。

1. Xianmin Yang, Shenqguan Yu,& Zhong Sun. The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annotation on Chinese readinglevel in primary school of China [J]. British Journal of EdcuationalTechnology, 2013, 44(1):95-111.【SSCI, Impact Factor:2.139(Year 2012)】2. 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刘禹; 陈玲; 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8-103. 课堂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余胜泉; 张洪锐电化教育研究 2012-07-014. 《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5-10;5. 《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和分析模型研究》,王志军;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5-01;6. 《从游离到消融:技术进入教学的质性研究》,曹培杰;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7. 《泛在学习资源在移动终端上的自适应呈现模型设计》,高辉; 程罡; 余胜泉; 杨现民,中国电化教育,2012-04-10;8. 《数字原住民的提出、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曹培杰; 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12-04-01;9. 《分布式认知研究述评》,刘俊生;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 2012-02-01;10.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刘俊生;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12-01-15;11.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刘军、邱勤、余胜泉、希建华,开放教育研究,2011-12-05;12. 《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马宁、陈庚、刘俊生、丁杰、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1-12-01;13. 《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余胜泉; 陈敏,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1-25;14.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进化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09-10;15.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七期,P1-6。16. 《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余胜泉; 陶丹,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1-06-15;17. 《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以“学习元”平台为例》,陈敏; 余胜泉; 杨现民; 黄昆仑,现代教育技术 2011-06-15;18. 《网络课程的内容进化机制设计与技术实现》,谭霓; 余胜泉; 吕啸,远程教育杂志 2011-02-01;19. 《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吕啸; 余胜泉; 谭霓,电化教育研究,2011-02-01;20. 《学习元与学习对象的多维比较研究——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发展新趋势》,杨现民; 余胜泉; 王志军,开放教育研究 2010-12-05;21.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信息模型构建》,杨现民; 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22. 《小学移动英语学习资源设计》,冉敏; 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10-09-06;23. 《网络环境下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研究》,袁华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7期,P13~22;24. 《面向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彭飞、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P173~180;25. 《基于EduTools的网络教学平台测评》,王志军、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P73~78;26. 《从Sloodle看三维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蔡苏、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10-04-05;27. 《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马宁、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10-02-01;28. 《交际性教学法在英语移动学习中的研究与实践》,杨丽娜、余胜泉,《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第4期,P46~51;29. 运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大幅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何克抗; 余胜泉; 吴娟; 马宁; 赵兴龙; 袁磊; 齐媛,电化教育研究,2009-02-0130. 《学习资源标准的新发展与学习资源的发展趋势》,程罡、徐谨、余胜泉,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4期,P6~12;31. 《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余胜泉、赵兴龙,《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8期,P33~40;32.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余胜泉、程罡、董京峰,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第3期,P3~15;33. 《“学习元”运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程罡、余胜泉、杨现民,《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27~36;34.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余胜泉、杨现民、程罡,《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P47~53;35. 《开放视野:让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走向专业发展》,孙众、余胜泉,发表于《开放教育研究》,2008/第14卷6期.P84-88;36. 《数字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0337.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发展》,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8-05-1038. 《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描述与促进策略研究》,梁文鑫; 余胜泉; 吴一鸣,教师教育研究 , 2008年 01期39. 《面向教育行业的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框架研究》,谢晓林; 程罡; 刘琦; 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 2008年 04期40. 《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冉敏; 余胜泉; 刘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2008年第1期4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One-to-One Learning inChinese Classical Poem Education》,MinRan,ShengQuanYu,JunLiu,The 5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123-12742.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ve Mobile English LearningMode》,JunLiu ShengQuanYu, MinRan,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Mobile andUbiquitous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WMUTE2008国际会议,EI检索) : 60-6443.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改善措施分析》,陈杰、陈玲、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0544. 《课外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06 ;45. 《技术进入到教育中的最高境界是技术的“消融”》,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7/0446. 《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谢非、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 2007/11,P79~8347. 《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张晋梅、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7/1048. 《移动学习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应用》,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 2007/0849. 《辨析“积件”“学习对象”与“学习活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方向》,余胜泉,杨现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12期,P60~65;50. 《“一对一”课堂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余胜泉 陈玲, 《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P25~29;51. 《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P12-25;52.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7年第6期;53. 《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余胜泉 刘 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3期,P9-10;54.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余胜泉、刘军,《中国远程教育》, 2007年第5期,P64-69;55.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误区分析》,吴娟、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0期P70~72+7756. 《教育信息化生态观与新技术教育应用的科学发展》,余胜泉,《基础教育参考》2006年第9期特邀稿,P4~857. 《建设优质资源,保障信息化教学常规化》,陈杰、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9-10;58. 《区域性教育技术课题的管理与支持》,陈莉、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7-8;59. 《教育技术服务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P4-6;60. 《城域网环境下多级分布式信息技术测评系统》,曹晓明、余胜泉,《教育信息化》2006年第8期P57~59+P6461.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P19~2162.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ject for the Rural Schools(MDEPRS) of China: Recent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Shengquan Yu,Minjuan Wang,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Vol. 22, issue 4, page 273~283.2006;63. 《构建和谐“信息生态”,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陈莉,《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5期,P19~24;64. 《当代网校的困境与求存之道》,余胜泉、孙众,《中国远程教育》, 2006年第1期,P59-63;65. 《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余胜泉、程罡,《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5期,P88~92;66. 《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与整合》,马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6年第2期,P66 ~71 ;67. 《E-learning时代高校教材的立体化出版》,余胜泉、张泽,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2期,P56-59;68.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理念与策略》,余胜泉 张文兰 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1期,P5-10;69. 《系统结构模式突破》,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2005年第11期,P 19~20,70. 《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第11期下,P 60~62,71.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余胜泉,毛芳,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0期,P 18~23,二级学科最优期刊& CSSCI 172. 《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余胜泉,马宁,《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11期,P14~19;73. 《在线测试分析与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开放教育研究,余胜泉、李世亮、谢小林,2005年第11卷5期,P72~7774. 《农村远程教育深化发展的几个方向》,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八期,P9-12;75. An exposition of the crucial issues in China’seducationalinformatization.Yu, S. Q., Wang, M. J., & Che, H. Y. (2005,Octobe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3 (4), 88-101。 (A leadingjournal indexed by 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76.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第10期,P50-56;77. 《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余胜泉,《中国教育网络》, 2005年第6期,P26-29;78. 《校校通“应用为本”四方略》,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3期,P52-65;7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需重新定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5年第2期,P58-61;80.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基本特征》,余胜泉、陈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四期,P27-31;81. 《论教学结构的实践意义——再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陈玲,《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P21~26+P41。82. 《信息技术改进教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第一期,P7-8;83. 《面向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路秋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 2005年第一期,P75~79;84. 《建构基于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开放教育研究,孙迪、余胜泉,2005年第2期:71-77 2 CSSCI85. 《从网络互连到应用互连——校校通的通途》,余胜泉、程罡,《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86. 《教育资源管理新发展》,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9期。87. 《论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余胜泉、马宁,《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88. 《教育信息化(2002)回顾与展望》,余胜泉、林君芬,《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2期。89.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朱凌云,《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3期。90.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先锋——“四结合”教改试验研究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余胜泉、吴娟、李文光,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三期;91.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杨晓娟,《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92. 《基于Internet的教学模式》,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四期,该文获多次转载和多本教科书(《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中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何克抗主编,全国高等院校理科类公共计算机课教材)的引用;9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第8期。94. 《基于Internet的教学系统》,余胜泉,发表于《中国远距离教育》(现为《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第六期。95. 《典型教学支撑平台的介绍》,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2001.296. 《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中国远程教育》,2000.1097. 《学习对象开发工具设计》,陈天、余胜泉,《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四期;98. 《中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常见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徐凤君,《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三期。9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马 宁、余胜泉,《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一期。100.《适应性学习——远距离教育发展的趋势》,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101.《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林君芬、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第二期。102.《Internet与我国教育的整合》,余胜泉,发表于《教育现代化》1999年第九期;103.《网络教学的评价模型》,余胜泉、刘宝艳、《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第一期。104.《城域教育网的设计与实施》,王耀武、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五期;105.《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第六期;106.《网络课程评价》,朱凌云、罗庭锦、余胜泉,《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10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策略》,余胜泉,《人民教育》2002年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心G36《中学物理教与学》2003年第4期收录。108.《浅谈教育资源库建设》,罗庭锦、余胜泉,《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第二期;109.《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余胜泉、马宁、何克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1期。110.《大型企业如何导入E-learning培训系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8期。111.《企业E-hr、KM与E-learning应如何结合》,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0期。112.《如何应对加入WTO挑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2002年第12期。113.《国际国内网络教学质量认证》,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期;114.《SCORM:E-Learning的国际技术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4期;115.《发挥特色推动国内外合作办学》,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6期;116.《国外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8期;117.《解读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余胜泉、谢巍峰,《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10、12期;118.《从网络互联到应用互联》,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0期;119.《移动学习——当代E-Learning的新领域》,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 2003年第22期;120.《寻找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39~41;121.《网校临危如何应变》,余胜泉,《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10期下P56~59;122.《可共享对象参考模型研究》,余胜泉,俞辉,《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123.《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余胜泉,《中小学计算机教育》,2001年第6期;124.《信息技术与理科学科教学的整合》,余胜泉、林君芬,《福建教育》,2003年第9、10期。125.《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余胜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126.《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127.《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28.《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余胜泉、古素梅,《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8期129.《Adaptive LearningSystem Based on WEB》,ShengQuan Yu, KeKang He,发表于国际会议ICCE99(The 7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n Japan, November,1999)130.《中国“网校”的现状与未来》,余胜泉、何克抗,发表于《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6日第二版,《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征文。131.《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2期。132.《网络教学平台技术专题》(《在WEB平台上交流》《构建个性化网络课程》《网上协作学习马宁》《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智能答疑系统》共5篇文章),余胜泉、何克抗、陈天、马宁等,《计算机世界报》,2000年6月12日C版。133.《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余胜泉,《教育技术研究》,2000年第3期。134.《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余胜泉,《教育技术》2001年第一期135.《基于Internet网络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余胜泉,发表于第三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1999年6月7日至9日,中国澳门)。136.《教育港依网而建——佛山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工程分析》,何克抗、余胜泉、孙波,计算机世界2000年11月27日C4版137.《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林君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三册P67-7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38.《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167-172。139.《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框架的设想》,杨琰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第一册P786-793,被评为大会10篇优秀论文之一。140.《论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空间》,李士亮、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1.《构建网络化学习的视音频服务和管理系统》,曹晓明、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2.《简述教学自动化研究》,马宁、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3.《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4.《网络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张京彬、余胜泉,第六届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议(GCCCE2002,2002年6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京)。145.《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方法》,朱凌云、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146.《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研究》,杨琰华余胜泉,发表于高校教育技术协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1年12月,中国重庆)。其它发表在各种普及型报纸和刊物的文章在20篇以上。

论文主要发表人

1. 论文署名第一的就是第一作者,署第二第三的就是第二第三作者。一般看你的文章份量,如果份量足,可以署多个作者。国外一个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文章可以挂100人。

2. 文章一般还有一个通讯作者,是指文章的所有权人和指导者。还有的有一个通信作者,指是的联系人。

3. 这个也可以由双方商量来确定排名,如果没有约定,一般是排在前面的为第一作者,排在第二名的为第二作者,余此类推。

扩展资料

发表论文,一般作者个数不限,但通常不多余6人。一般说来,排名第一就是第一作者,排名第二就是第而作者,排名第三就是第三作者,所以一般都写1个。但可以采用附注的方法,就是在作者的名字上加个标注,然后说明共同第二作者、共同第三作者的,常常共同的情况不多余2人;但这种情况不多见,一般出版方、会议组织方也不允许这样。

中级职称,应该是要求第一作者,很多职称评定都是要求参评的人员发表的文章必须是独作或者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甚至第三作者的话,评审效果是很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一作者

据学术堂了解,首先,第一作者通常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这一点当无异议。在多数情况下,第一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执笔者,但这一点常有例外。例如,不少导师在为顶级学术刊物撰写论文时,往往亲自执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体的学生放在第一。近年来,在各顶级学术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现象越来越多。这是现体制下看重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结果。事实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并且可能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很难分清谁的贡献更大。再说说通讯作者。设置通讯作者,其原本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和论文作者联络。因为学生、博士后等人员的流动性,因此导师提供固定地址(主要是email地址),作为通讯作者。同时,通讯作者也是和编辑部直接打交道的人,往往需要一定的cretit和经验。在目前科学界的评价体系中,通讯作者被看作是论文学术credit的所有者。在多个课题组平等合作、贡献相当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共同通讯作者。对于一篇论文,其学术思想来自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这点非常难说。一般来说,刚刚入门的学生,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老板提出的想法完成工作。对於比较资深的如课题组成员,如高年级的博士生、博士后等,他们的工作独立性较强,作为第一作者往往对于学术思想的贡献也很大。就作为通讯作者的导师这方来说,很多的大老板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外面跑经费和拉关系,具体的学术细节常常无暇过问。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很可能指出研究方向的人,但是却不一定是提出具体研究思路的人。必须要说明的是,关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署名原则,虽然是有国际通行惯例的,却因学科、国家和地区、课题组的习惯风气而异。比如说,欧美的导师,通常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署在最后。而我注意到,日本某个做纳米材料的大老板,从来都是作为通讯作者把名字放在第二。欧洲一个做计算材料学的课题组,则是学生自己投稿、自己做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导师并不在文章上打星号。尽管从选题到具体工作和论文修改,导师都是很负责地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我在论文署名上大致按照这样的原则:(1)尽量由完成主要工作的学生自己执笔写出论文初稿,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2)如果工作的完成过程中,其他学生(或博士后)的贡献有限,那么我作为通讯作者和第二作者,其他学生根据贡献放在后面;(3)如果除第一作者外的其他学生对本工作也有较大的贡献,那么依照贡献分别作为第二、第三作者等,我的署名在这些学生的后面;(4)如果论文写作过程中,有校内其他老师的参与,那么哪个老师的贡献较大,就作为通讯作者,同时名字出现在其他老师的前面。

论文发表是为了晋升,论文发表分为独著和合著,在合著的情况下就会区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那很多小伙伴就会问到论文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哪个更重要?接下来,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论文的第一作者指的是文章的主笔人,如果一篇论文由几个人共同写作,那就会有几个作者的出现,一篇论文通常可以有3-6个作者,因为作者排名通常也是按照贡献大小来排的,若是无法分辩贡献大小的时候,几个作者共同为第一作者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第一作者在论文发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关键的。 2、在个人晋升中或者其他方面的考核中,第一作者是备受认可的,且其认可度、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加分情况远高于其他作者,所以不少晋升要求中是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这就使得第一作者的位置变得很抢手,抢手归抢手,作者署名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但如果所投杂志或者所在单位有特殊要求的,不仅要按照杂志和单位的要求来安排,还需要格外注意论文的作者数量要求。 3、在国内评职晋升中,第一作者是多数职称文件中的明确要求,要求申报人要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职称论文才算是有效发表,这样的职称论文才能在职称评审中发挥作用,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文章的主执笔人,对文章的贡献是最大的,可以充分体现申报人的能力水平。 4、虽然说第一作者备受认可,但并不意味着通讯作者或是其他作者毫无用处,第一作者之后的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甚至第四作者都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只不过越靠后作用越不明显,在职称评审中获取的加分也是越来越少的,所以在论文发表中并不只认可第一作者。 5、文章的通讯作者对这篇论文也是负有责任的,包括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负责人,能够为论文研究提供研究经费,试验场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与实验相关的物质资源。通讯作者可以说是论文的认可作者,在论文的数个作者中,就会有一位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也会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场所,论文发表后,会对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就会有通讯联系,这时通讯作者就会起到相应的作用,给通讯交流提供方便。 但如果作者发表论文就是为了晋升还是需要按照要求争取第一作者或者发表独著论文,这样对职称晋升是最有帮助的,但也有例外,如果作者参与发表国际论文,不是第一作者也是可以在职称评审中发挥明显作用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