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弗莱明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弗莱明发表论文

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成功地拯救了许多濒临死亡的盟军将士,就连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肺炎,也是靠青霉素才得以康复。人们把它同原子弹、雷达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洛里在1945年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发现历程:1、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2、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3、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学术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当时未引起重视,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也还没有解决。4、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对弗莱明的发现大感兴趣。钱恩负责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同,弗罗里负责对动物观察试验。至此,青霉素的功效得到了证明。

20世纪30年代,人类已经实现了飞越海洋的梦想,也实现了世界范围的即时通信,但对于细菌感染人们仍然无能为力。当时,肺炎、鼠疫、肺结核、白喉、霍乱和脑膜炎肆虐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大部分地区。有些人在孩提时代就死于白喉、伤口感染、脑膜炎、肺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幸免于难的人也持续笼罩在各种疫情的恐慌之中。

当时,打破这一局面的是从百浪多息染料中提取的磺胺类药物。它是最早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的化学类药物。由于磺胺类药物的出现,人类有了同死神抗争的有力武器。不过,说到20世纪最重要的药物,非青霉素莫属。

亚历山大·弗莱明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在夏季休假前,放在实验台上的一块涂满葡萄球菌的平板上,长出了一块青绿色的青霉菌菌斑,菌斑的周围却没有细菌生长,出现了一圈空白!弗莱明没有放过这一看似偶然的现象。他推测青霉菌可能具有杀菌作用。于是,他马上在液体中大量培养青霉菌,取培养滤液分别加到长满其他细菌的平板上,结果是如此奇妙:青霉菌滤液能杀死可怕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这难道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天然抗生素?激动的弗莱明将其命名为青霉素,并马上将这一重大发现写成论文与同行共享。可惜的是,青霉素难以大量分离,加之当时磺胺类药物举世瞩目,所以科学界并未对这一发现加以重视。但是,弗莱明精心培养保存了这个菌种,并在10年后将之慷慨赠予牛津大学的钱恩和弗洛里。

青霉菌

1940年,败血症的盛行使抗生素的研究掀起一股热潮,在钱恩、弗洛里、弗莱明的共同努力下,青霉素也在当时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由于青霉素极不稳定,提纯很困难,直到1944年在美国完成商业化生产后才正式进入临床治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青霉素成功地拯救了许多濒临死亡的盟军将士,就连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肺炎,也是靠青霉素才得以康复。人们把它同原子弹、雷达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洛里在1945年共享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分类: 医疗/疾病 >> 药品 问题描述: ` 解析: 发现青霉素的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弗莱明在检查培养皿时发现,在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由于被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而且霉团周围的葡萄球菌被杀死了,只有在离霉团较远的地方才有葡萄球菌生长。他把这种霉团接种到无菌的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上,结果发现在肉汤里,这种霉菌生长很快,形成一个又一个白中透绿和暗绿色的霉团。通过鉴定,弗莱明知道了这种霉菌属于青霉菌的一种,于是,他把经过过滤所得的含有这种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青霉素”。接着弗莱明又把这种霉菌接种到各种细菌的培养皿中,发现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都能被它抑制。这极大地鼓舞了正急于找到一种治疗化脓性感染药物的弗莱明。经过一系列试验和研究,弗莱明认为青霉素可能成为一种可以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 1929年,弗莱明发表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是青毒素的提纯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使这种药物在大量生产上遇到了困难。 1935年,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侨居英国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重新研究青霉素的性质、分离和化学结构,终于解决了青霉素的浓缩问题。当时正值二战期间,青霉素的研制和生产转移到了美国。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伤病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三大发明之一。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使弗莱明、钱恩和弗洛里共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发展抗菌素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直到今天,它仍是流行最广、应用最多的抗菌素。青霉素能杀灭各种病菌,还可以治疗各种炎症。而且它对人体几乎没有毒性。因此除了极少数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大多数病人都能借助青霉素恢复健康。 正是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 *** ,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

弗莱明发表的论文

1928年,英国科学家发来名发现了杀死葡萄球菌的青霉素。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25个名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称号以及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

弗莱明在192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自己的上述发现,但当时这篇论文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弗莱明在论文中提到青霉素可能是一种抗菌素,仅此而已。

扩展资料:

在最早的时候弗莱明没有开展观察青霉素治疗效果的系统试验。弗莱明给健康的兔子和老鼠都注射过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并进行青霉素的毒性试验,但从未给患病的动物注射过。如果当时弗莱明做了这方面的试验,这种“神奇药物”很可能会提早10年问世。

青霉素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青霉素的出现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青霉素是怎样被发现的发现青霉素的是来自英国的亚历山大,弗莱明,1927年的一天,一篇关于导致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金葡菌变异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弗莱明的注意,论文称,金葡菌在培养基上经历52天的温室培养后,会产生多种变异菌落,其中含有某种不知名的白色菌落,但文中并未解释这种变异菌落的用途,出于对该文的疑惑和其它原因,弗莱明决定弄清楚这些变异菌落的用途

自古以来,传染病就是人们的一大“天敌”,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一旦得上了传染病,那就意味着死亡,数代医学家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都作出了不懈努力。后来有研究表明,细菌才是导致传染病大规模传播的罪魁祸首,于是人们又千方百计地寻找消灭传染病细菌的方法,直到青霉素被发现,结束了一个传染病近乎无法治疗的时代。

青霉素是一种可以消灭大部分真菌的抗生素,它是青霉菌分泌而来的一种物质,它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够有效地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起到杀菌作用。

青霉素是怎样被发现的?

发现青霉素的是来自英国的亚历山大·弗莱明。1927年的一天,一篇关于导致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金葡菌变异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弗莱明的注意,论文称,金葡菌在培养基上经历52天的温室培养后,会产生多种变异菌落,其中含有某种不知名的白色菌落。但文中并未解释这种变异菌落的用途,出于对该文的疑惑和其它原因,弗莱明决定弄清楚这些变异菌落的用途。

就这样,从1928年初到七月份,弗莱明一直在实验室中重复着“金葡菌”变异的研究,在这几个月的研究过程中,弗莱明养成了一个习惯,即便不是为了观察变异菌落所做的培养基,也要在清洗之前置于室温条件下,做最后一次观察。弗莱明的目的也很简单,不放过任何一种可产生新的变异菌落的方法。

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可杀死细菌的“霉菌”

恰逢假期来临,弗莱明决定放松一下,在临走前,他将金葡菌置于培养皿中就出去度假了,几个月后,当他度假归来再次检查之前置于培养皿中的金葡菌时发现,金葡菌由于受到了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而这些霉竟能将周围的金葡菌全都“杀死”,原来生长旺盛的金葡菌在这些霉的作用下竟然都消失不见了!

弗莱明当即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霉刮出一点置于无菌的琼脂培养基上,结果发现在无菌条件下,这种霉菌繁殖得很快,形成一个个暗绿色的霉团。后经过鉴定,弗莱明发现这些呈暗绿色的霉团是青霉菌的一种,随后弗莱明又将这些霉团接种到含有各类细菌的培养皿中,结果发现,这些霉团不仅能“杀死”金葡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等生活中常见的病菌都能被它所消灭,于是他将经过过滤所得的含有青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青霉素”。

提取技术的问题导致无法大量生产

1929年6月,弗莱明针对“青霉素”发表了论文《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该论文随后被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但是,尽管弗莱明发现了可消灭大部分细菌的青霉素,但他提出将青霉素应用于人体上的请求却遭到了拒绝,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提纯方法,提纯方面的问题,导致青霉素无法大量生产,无奈之下,弗莱明在1934年暂停了对青霉素的研究。

成功解决青霉素难以提取的问题,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伤员!

直到1939年,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了弗莱明关于青霉素的论文,于是两人开始合作做青霉素的提纯实验,重新研究青霉素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最终于1941年成功解决了青霉素难以提纯的问题,让青霉素能大量生产用于人体内。

当时正逢二战期间,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拯救了二战中无数的伤员,因此在二战结束后,青霉素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发明之一!弗莱明也因此登上了1944年美国《时代周刊》。

结束了一个传染病无法根治的时代,使人类寿命延长15年!

青霉素的实质应用,结束了一个传染病几乎无法根治的时代,使人类寿命延长了近15年。而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使弗莱明、钱恩和弗洛里三人共享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毫不夸张地说,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发展抗菌药物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直至今日,青霉素仍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应用最多的抗菌素,并且它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

分类: 医疗/疾病 >> 药品 问题描述: ` 解析: 发现青霉素的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弗莱明在检查培养皿时发现,在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由于被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而且霉团周围的葡萄球菌被杀死了,只有在离霉团较远的地方才有葡萄球菌生长。他把这种霉团接种到无菌的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上,结果发现在肉汤里,这种霉菌生长很快,形成一个又一个白中透绿和暗绿色的霉团。通过鉴定,弗莱明知道了这种霉菌属于青霉菌的一种,于是,他把经过过滤所得的含有这种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青霉素”。接着弗莱明又把这种霉菌接种到各种细菌的培养皿中,发现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都能被它抑制。这极大地鼓舞了正急于找到一种治疗化脓性感染药物的弗莱明。经过一系列试验和研究,弗莱明认为青霉素可能成为一种可以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 1929年,弗莱明发表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是青毒素的提纯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使这种药物在大量生产上遇到了困难。 1935年,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侨居英国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重新研究青霉素的性质、分离和化学结构,终于解决了青霉素的浓缩问题。当时正值二战期间,青霉素的研制和生产转移到了美国。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伤病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三大发明之一。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使弗莱明、钱恩和弗洛里共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发展抗菌素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直到今天,它仍是流行最广、应用最多的抗菌素。青霉素能杀灭各种病菌,还可以治疗各种炎症。而且它对人体几乎没有毒性。因此除了极少数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大多数病人都能借助青霉素恢复健康。 正是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 *** ,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

弗莱明青霉素论文发表

亚历山大·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发现青霉素的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弗莱明在检查培养皿时发现,在培养皿中的葡萄球菌由于被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而且霉团周围的葡萄球菌被杀死了,只有在离霉团较远的地方才有葡萄球菌生长。他把这种霉团接种到无菌的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上,结果发现在肉汤里,这种霉菌生长很快,形成一个又一个白中透绿和暗绿色的霉团。通过鉴定,弗莱明知道了这种霉菌属于青霉菌的一种,于是,他把经过过滤所得的含有这种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 “青霉素”。接着弗莱明又把这种霉菌接种到各种细菌的培养皿中,发现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喉杆菌等都能被它抑制。这极大地鼓舞了正急于找到一种治疗化脓性感染药物的弗莱明。经过一系列试验和研究,弗莱明认为青霉素可能成为一种可以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 1929年,弗莱明发表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是青毒素的提纯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使这种药物在大量生产上遇到了困难。 1935年,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侨居英国的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合作,重新研究青霉素的性质、分离和化学结构,终于解决了青霉素的浓缩问题。当时正值二战期间,青霉素的研制和生产转移到了美国。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伤病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三大发明之一。

因青霉素的发现和发明而获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是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

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发现的是什么——对此他一无所知。后来是另外两位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和厄恩斯特·钱恩从这个已被人遗忘的发现中挽救了有治疗效果的霉菌,证明了青霉素的功效,并把这项技术奉献给人类,从此开创了抗生素时代。

扩展资料:

到了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当时英国和美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这种新的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非常有效。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s),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单环类、头霉素类等。青霉素是很常用的抗菌药品。但每次使用前必须做皮试,以防过敏。正是青霉素的发现,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28年9月15日: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自古以来,传染病就是人们的一大“天敌”,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一旦得上了传染病,那就意味着死亡,数代医学家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都作出了不懈努力。后来有研究表明,细菌才是导致传染病大规模传播的罪魁祸首,于是人们又千方百计地寻找消灭传染病细菌的方法,直到青霉素被发现,结束了一个传染病近乎无法治疗的时代。

青霉素是一种可以消灭大部分真菌的抗生素,它是青霉菌分泌而来的一种物质,它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够有效地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起到杀菌作用。

青霉素是怎样被发现的?

发现青霉素的是来自英国的亚历山大·弗莱明。1927年的一天,一篇关于导致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金葡菌变异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弗莱明的注意,论文称,金葡菌在培养基上经历52天的温室培养后,会产生多种变异菌落,其中含有某种不知名的白色菌落。但文中并未解释这种变异菌落的用途,出于对该文的疑惑和其它原因,弗莱明决定弄清楚这些变异菌落的用途。

就这样,从1928年初到七月份,弗莱明一直在实验室中重复着“金葡菌”变异的研究,在这几个月的研究过程中,弗莱明养成了一个习惯,即便不是为了观察变异菌落所做的培养基,也要在清洗之前置于室温条件下,做最后一次观察。弗莱明的目的也很简单,不放过任何一种可产生新的变异菌落的方法。

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可杀死细菌的“霉菌”

恰逢假期来临,弗莱明决定放松一下,在临走前,他将金葡菌置于培养皿中就出去度假了,几个月后,当他度假归来再次检查之前置于培养皿中的金葡菌时发现,金葡菌由于受到了污染而长了一大团霉,而这些霉竟能将周围的金葡菌全都“杀死”,原来生长旺盛的金葡菌在这些霉的作用下竟然都消失不见了!

弗莱明当即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霉刮出一点置于无菌的琼脂培养基上,结果发现在无菌条件下,这种霉菌繁殖得很快,形成一个个暗绿色的霉团。后经过鉴定,弗莱明发现这些呈暗绿色的霉团是青霉菌的一种,随后弗莱明又将这些霉团接种到含有各类细菌的培养皿中,结果发现,这些霉团不仅能“杀死”金葡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等生活中常见的病菌都能被它所消灭,于是他将经过过滤所得的含有青霉菌分泌物的液体叫做“青霉素”。

提取技术的问题导致无法大量生产

1929年6月,弗莱明针对“青霉素”发表了论文《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该论文随后被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但是,尽管弗莱明发现了可消灭大部分细菌的青霉素,但他提出将青霉素应用于人体上的请求却遭到了拒绝,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提纯方法,提纯方面的问题,导致青霉素无法大量生产,无奈之下,弗莱明在1934年暂停了对青霉素的研究。

成功解决青霉素难以提取的问题,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伤员!

直到1939年,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在查阅资料时看到了弗莱明关于青霉素的论文,于是两人开始合作做青霉素的提纯实验,重新研究青霉素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最终于1941年成功解决了青霉素难以提纯的问题,让青霉素能大量生产用于人体内。

当时正逢二战期间,青霉素的大量生产拯救了二战中无数的伤员,因此在二战结束后,青霉素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发明之一!弗莱明也因此登上了1944年美国《时代周刊》。

结束了一个传染病无法根治的时代,使人类寿命延长15年!

青霉素的实质应用,结束了一个传染病几乎无法根治的时代,使人类寿命延长了近15年。而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使弗莱明、钱恩和弗洛里三人共享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毫不夸张地说,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发展抗菌药物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直至今日,青霉素仍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应用最多的抗菌素,并且它引发了医学界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

亚历山大·弗莱明。但是当时的条件无法提纯,所以无法大量生产。

哈弗大学发表论文

1)托福110或更高。2)SAT满分(2400)3)SAT2四个或更多,大部分满分(800)4)AP四个以上,每个都是5分。5)平时成绩,是中国最好的中学成绩最好的5%的学生这些是基本的 同时你要担当各种主席 还要是一些协会的创始人 最好有成立自己的基金 还要在贫困地区支教的经历等等 总之分数只是一个槛 过了以后要考察的还是有很多

1.高中毕业成绩,sat,大学成绩及gre,或特别科目成绩,外籍学生的托福成绩都很重要。

2.哈佛招生部门将每个申请该校考生的综合素质按照标准作出评定,分为a、b、c三类,若高考成绩突出但综合素质只能为c类者,哈佛会不客气的对其说“no”。

成绩要求雅思成绩要求: 7.5托福成绩要求: 100是否需要SAT或ACT成绩:需要SAT II 成绩要求:650-800SAT成绩要求SAT 总分:1800-2400SAT 阅读:600-800SAT 数学:600-800SAT 写作:600-800ACT最低分数ACT 总分 22ACT 英语 32ACT 数学 31申请费: $75申请截止日:01月01日提前决定(EA): 11月01日录取通知日: 04月01日全年滚动招生: No申请材料清单申请表: 在线填写/邮寄附加申请表: Yes奖学金申请方式: 自动申请成绩单要求: 申请时无需提供成绩单推荐信: 提供两封推荐信申请Essay: 要求两篇Mid-year Report(高三上学期成绩):需要面试要求: 不需要面试费用细节本科学费:37576 健康服务费用: 930租房:18000 学生服务费用:2360住校:13500 平均奖学金金额:35000食堂:2000 (货币单位:美元 时间单位:年)

作者 赵广立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徐永平近来感到非常愤懑。

7年前,团队在 PLOS ONE 上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近日,这篇论文被该杂志编辑宣布撤回,撤稿理由是:该研究违背了动物福利(不合理使用麻醉剂及不合理实施安乐死方法)的政策。

目前该论文所有在世的作者坚决不同意撤稿。

“拒绝撤稿的原因很简单, PLOS ONE 杂志的做法完全不可接受。虽然 PLOS ONE 编辑部自觉理亏——承认失误并对作者表示歉意,但仍未能基于我们提供的25件证据进行客观评价,而是主观武断地认为我们没有遵守实验动物伦理,简单粗暴地对待我们严肃的科研,是我们完全不能接受的。”徐永平在独家回应《中国科学报》时说道。

期刊与作者争执不下

那些涉及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除了要遵守常规的学术规范外,还有一条不能触碰的红线,就是实验动物伦理。

该伦理公认遵循“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

其中,“替代”是指“尽可能采用其他方法而不使用动物进行实验,或者优先使用低等动物而非高等动物进行实验”;“减少”是指“在不影响科研目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实验条件,优化实验技术路线,避免或减轻对实验动物造成的痛苦”。

“优化”与保障动物福利直接相关,要遵循“五项原则”:实验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额外)痛苦、伤害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

前述徐永平团队的研究,被质疑的正是“优化”这一点。

PLOS ONE 动物研究咨询小组的一位成员认为,因不合理使用麻醉剂或不合理实施安乐死方法,实验水貂有被剥夺动物福利保障的嫌疑。

编辑部提出“尽管水合氯醛被认为是不可靠的麻醉剂,并在已知其被描述为腹膜刺激物的情况下,仍通过腹腔注射给药”;此外他们还认为“研究中二氧化碳的使用不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安乐死方法,文章中描述的人道终点可能不足以防止可避免的痛苦”。

针对这些质疑,《中国科学报》向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顾问孙全辉寻求咨询。

后者表示,作者团队在麻醉剂的使用以及实验动物人道终点处置方面可能存在动物福利问题。他表示,从现有信息来看,实验没能遵循“优化”原则,也没有选择最适合实验动物的麻醉剂,这不仅影响实验动物的福利,也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不过,徐永平团队有不同意见。

徐永平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关于 PLOS ONE 撤稿理由中提及的实验动物福利相关问题早在7年前的审稿阶段既已做出详细回应,之后论文被接收发表。接收发表本身就充分说明论文中的动物实验达到了 PLOS ONE 的伦理标准。如果 PLOS ONE 当初认为论文中的动物实验研究未达到他们所谓的伦理标准,他们当时完全可以拒稿,“我们也可以另投其他杂志”。

因此,对于上述指控,团队认为完全不可接受,且正在寻求法律途径向 PLOS ONE 编辑部进行申诉,“以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和声誉”。

一个著名案例:Nature高被引论文一样被撤

事实上,因“动物福利”原因被撤稿,徐永平团队并不是孤例。

一个著名案例发生在Nature上: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学者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快报论文,也被指责违反了“优化”原则,未能保障实验小鼠不受额外痛苦,并最终遭撤稿。

2012年,原作者们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勘误,在更新部分图表的同时,上传了小鼠肿瘤图片。

没想到这张照片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只见实验中小鼠体内的肿瘤巨大,直径远超1.5cm,这严重违背了麻省总医院关于动物实验伦理的规定。

从作者的视角,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肿瘤大小差异越大,越能够得到更好的统计结果;但对于实验动物而言,肿瘤生长越大,则意味着越严重的精神和肉体苦痛。显而易见,它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动物福利和伦理的关照。

不过,实验小鼠成瘤直径大小准则在不同研究机构是不同的。英国一研究小组在2010年发布的准则是不超过1.2cm,而美国部分研究机构的准则是不超过2cm。目前,业内普遍接受的小鼠肿瘤最大直径为1.5cm。

值得一提的是,被撤的这篇论文曾被综合性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认定为高被引论文,引用率高居前1%。在数百次引用中,近半数是在2015年作者团队勘误后继续引用的。

动物福利,容易“踩坑”

因实验动物伦理及福利问题引发的争议,还有许多难以定论的“悬案”。

面对重重压力,论文作者向预印本平台bioRxiv提交了撤稿申请;但不久,作者又发文称,已向后者写信停止撤稿,并表示“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做了一次动物实验”。

多篇论文因实验动物伦理或福利保障问题陷入争议,也结结实实给大家提了个醒,这项工作如不在平时加以注意,很容易“踩坑”,甚至面临论文被撤回的风险。

一般而言,涉及动物实验的文章,规范的做法是要注明3个要点:要在实验过程严格遵守“3R原则”并在文章中写明,同时明确实验已通过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并标注相应审批号。

然而现实情况是,这项工作在国内常被人忽略。

苏美洋依、邓巍于2020年发表在《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上的《关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的几点建议》中报道称,2015-2017年,我国有15种生物医学期刊的531篇涉及实验动物的文章中,只有115篇明确说明通过了本单位的动物伦理审查,其中仅13篇标注了审批号。

孙全辉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国内研究机构和高校等单位大都成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实验动物福利保障措施还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科研人员的动物福利意识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些机构虽然设立了动物伦理委员会,但经常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发挥保护动物福利的审核监督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高虹认为,中国科学成果不乏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质疑,个别事件已影响到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众对科学研究的认可度。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被退回事件也时有发生,其中由于实验动物福利伦理问题遭到的质疑,严重影响了中国 科技 大国形象和 科技 创新能力提升。因此,重视动物福利伦理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G4rMNBA1srkUxsAGjZOGMQ

2.李丹,郭玉莹,邓昊,高珊,徐士欣. 实验动物麻醉剂使用的福利伦理问题研究进展[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7, 27(9):87-91.

3.《学术不规范案例:引起动物福利伦理争议的动物实验》2019-06-13

4.https://mp.weixin.qq.com/s/WFjUA6d8-IxDRF2kPUlq0Q

弗洛伊德发表的论文

《图腾与禁忌》等

Freud弗洛伊德, S. (1930). 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文明与缺憾. London, UK: L. & Virginia Woolf at the Hogarth press.Freud弗洛伊德, S. (1962). Delusion and Dream and Other Essays梦的解析. Boston, MA: Beacon Press.Freud弗洛伊德, S. (1962). 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性爱与文明. New York,: E. P. Dutton.Freud弗洛伊德, S. (1984). 精神分析引论 (高觉敷, Trans.). 中国北京Beijing, China: 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Freud弗洛伊德, S. (1986). 图腾与禁忌Totem and Taboo (杨庸一, Trans.). 承德: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Freud弗洛伊德, S. (1987). 弗洛伊德文集:性爱与文明The Sexual Revolution (滕守尧, 刘福堂 & 姚锦清, Trans.).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Freud弗洛伊德, S. (1996). 弗洛伊德文集:文明与缺憾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傅雅芳, 郝冬瑾, 苏晓离, 刘福堂, 滕守尧 & 姚锦清, Trans.).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Freud弗洛伊德, S. (1996). 弗洛伊德文集:梦的解析Delusion and Dream and Other Essays.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Rickman, J. (1986). 弗洛伊德著作选 (贺明明, Trans.). 四川成都Chengdu, Sichuan, China: 四川人民出版社Sichu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李建中, & 尹玉敏. (1996). 爱欲人格--弗洛伊德. 湖北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霍尔Hall, 卡. 斯. (1986). 弗洛伊德心理学与西方文学A Primer of Freudian Psychology (包华富, 陈昭全 & 杨莘燊, Trans.). 长沙: New American Library; 湖南文艺出版社.祝成功。

(1936-2001)Robert W.Floyd历届图灵奖得主基本上都有高学历、高学位,绝大多数有博士头衔。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很好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知识底蕴,因而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事情总有例外,1978年图灵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罗伯特·弗洛伊德就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计算机科学家”(a Self-Taught Computer Scientist)。弗洛伊德1936年6月8日生于纽约。说他“自学成才”并不是说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是芝加哥大学的毕业生,但学的不是数学或电气工程等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专业,而是文学,1953年获得文学士学位。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不太景气,找工作比较困难,因学习文学而没有任何专门技能的弗洛伊德在就业上遇到很大麻烦,无奈之中到西屋电气公司当了二年计算机操作员,在IBM650机房值夜班。我们知道,早期的计算机都是以批处理方式工作的,计算机操作员的任务就是把程序员编写好的程序在卡片穿孔机(这是脱机的辅助外部设备)上穿成卡片,然后把卡片叠放在读卡机上输入计算机,以便运行程序。因此,操作员的工作比较简单,同打字员类似,不需要懂计算机,也不需要懂程序设计。但弗洛伊德毕竟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又是一个有心人,干了一段时间的操作员,很快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决心弄懂它,掌握它,于是他借了有关书籍资料在值班空闲时间刻苦学习钻研,有问题就虚心向程序员请教。白天不值班,他又回母校去听讲有关课程。这样,他不但在1958年又获得了理科学士学位,而且逐渐从计算机的门外汉变成计算机的行家里手。1956年他离开西屋电气公司,到芝加哥的装甲研究基金会(Armour Research Foundation),开始还是当操作员,后来就当了程序员。1962年他被马萨诸塞州的Computer Associates公司聘为分析员。此时与Warsall合作发布Floyd-Warshall算法。1965年他应聘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副教授,3年后转至斯坦福大学。1970年被聘任为教授。之所以能这样快地步步高升,关键就在于弗洛伊德通过勤奋学习和深入研究,在计算机科学的诸多领域: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的逻辑和语义,自动程序综合,自动程序验证,编译器的理论和实现等方面都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其中包括:1962年,弗洛伊德完成了Algol 60编译器的开发,成功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Algol 60编译器之一,而且弗洛伊德在这个编译器的开发中率先融入了优化的思想,使编译所生成的目标代码占用空间少,运行时间短。弗洛伊德优化编译的思想对编译器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后,他又对语法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优先文法(precedence grammar),限界上下文文法(bounded context grammar)等都是弗洛伊德在首先提出来的。优先文法解决了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中的首要任务:如何找到“句柄”,也就是当前需要进行归约的符号串。弗洛伊德通过对不同的符号定义不同的优先级,解决了这个问题。限界上下文文法则通过对上下文无关文法G中的两个推导:*S→βArβαγ+S→δαε进行比较以确定α是否是δαε的句柄,以及产生方式A→α是否是唯一可进行归约的产生式。弗洛伊德经过研究,给出其充分必要条件为:β和δ的最后m个符号相同,丁和o/的最初n个终结符相同。这样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就称为(m,n)限界上下文文法。在算法方面,弗洛伊德和威廉姆斯(J.Williams)在1964年共同发明了著名的堆排序算法HEAPSORT,这是与英国学者霍尔 (C.A.R.Hoare,1980年图灵奖获得者)发明的QUICKSORT齐名的高效排序算法之一。此外还有直接以弗洛伊德命名的求最短路的算法,这是弗洛伊德利用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的原理设计的一个高效算法。在程序设计方面,计算机科学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表达和描述程序的逻辑,如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1967年,在美国数学会AMS举行的应用数学讨论会上,弗洛伊德发表了那篇引起轰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论文,即“如何确定程序的意义”(Assigning Meanings to Programs)。这篇论文在程序逻辑研究的历史上,是继麦卡锡(J.McCarthy,1971年图灵奖获得者)在1963年提出用递归函数作为程序的模型这一方法以后最重大的一个进展。麦卡锡倡导的方法对于一般程序,包括大型软件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但它有一个不足,即对于许多以命令方式编写的软件,其中包括赋值语句,条件语句,用While实现循环的语句……对这样的程序用递归定义的函数去证明其正确性就很不方便了。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弗洛伊德在上述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程图的表达程序逻辑的方法。这个方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流程图的每一弧线上放置一个“标记”(tag),也就是一个逻辑断言,并且保证只要当控制经过这个弧线时该断言一定成立。弗洛伊德的主要贡献在于解决了基于这种标记的形式系统的细节,证明了这种系统的完备性,解决了如何证明程序终结的问题。弗洛伊德还引入了验证条件的概念,包括流程图的一个组成部分(方框、圆框等)及其人口和出口处的标记。为了证明带标记的流程图的正确性,只要证明其中每一组成部分的验证条件成立就行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方法被叫做“归纳断言法”(inductive assertion method),或前后断言法(pre·and post-assertion method)。在框图每个断点i上所加的逻辑断言即标记就叫i点的归纳断言,说明程序执行经过此点时在各输入变量x和各程序变量丁之间应存在的关系,以谓词Pi(x,y)的形式表示。若程序从断点i经过路段。到下一断点j的验证条件以Ra(x,y)表示,丁的值在。上的变化以ha(x,y)表示,则只要能证明下式恒真:(∨x)(∨y)[pi(x,y)∧Ra(x,y) Pj(x,ha(x,y))]程序从i到j的部分正确性也就证明了。虽然用归纳断言法不能证明程序的完全正确性,因为它必须以程序能够终结为前提,但由于弗洛伊德在论文中同时也考虑了如何证明程序终结的问题,因此弗洛伊德的归纳断言法也就有了普遍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现实的焦虑和神经症的焦虑。现实的焦虑是来自对外部的危险及预料到的伤害的反映。而神经症的焦虑则与此有明显的不同,他认为神经症的焦虑的产生与“里比多”的节制有关,里比多被唤起了,但却未能给予满足,“这种未予满足的里比多直接变成了焦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