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5日生,山东荣成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辽宁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已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人与外国文学》、《巴尔扎克与〈欧也妮-葛朗台〉》、《〈复活〉诠释与解读》三部,主编教材《外国文学简编》一部,参编《西方现代派文学简编》、《外国文学》等教材两部。在《中国俄语教学》、《辽宁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篇。其中《西兰帕与他的〈圣者的悲哀〉》、《瞿秋白与俄苏文学及其它》、《论巴金〈随想录〉的价值及赫尔岑对该书的影响》等文章被“人大资料”全文转载或摘录。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人与外国文学》2000年获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论文《文化“窃火”者的足迹--曹靖华与俄苏文学》1998年获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张闻天与外国文学》1998年获辽宁省“三山杯”论文大赛二等奖,《荒诞派戏剧艺术刍议》2003年获辽宁省外国文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伊索寓言〉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与影响》2005年获辽宁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巴金〈随想录〉的价值及赫尔岑对该书的影响》2005年获辽宁省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不知道是不是他
王立明,1952年出生,19岁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至今在《诗刊》《词刊》《人民日报》等全国50余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近2000件。其中组诗《过去不属于遗忘》获《鸭绿江》文学一等奖;诗歌《草绿色的微笑》获“雷锋杯”全国新诗大赛一等奖;电视艺术片《八旗风》获国家“星光奖”二等奖;儿童组歌《早春的梦幻》获辽宁省第五届儿童作品二等奖;歌词《东方男孩》获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一等奖;歌词《八旗风》《大东北》获辽宁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金奖;多次荣获抚顺市人民政府奖。著有各类文集《野风景》、《八旗风》等11部。先后在《琥珀诗报》《抚顺广播电视报》《抚顺日报》《抚顺晚报》、抚顺电视台任主任编辑。原抚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抚顺《琥珀诗报》原主编王立明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7人,讲师14人,实验教师2人,26人具有博士学位。有24名教师具有执业律师资格,多名教师在社会兼职。同时,学院还聘请省市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和企业的100多位专家作为法学院的兼职教授,指导实践性教学工作。近五年来,法学院教师出版专著近70部,发表论文240多篇,科研立项90余项,科研获奖100余项。法学院师资队伍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是一支潜力巨大的师资队伍,在辽宁省法学学科师资队伍中居于领先地位。
[1]杨杰,李凌霄,毛炳波.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实施现状调查——以辽宁省四所高校为例[J]. 大学(学术版),2010,04:50-57.[2]杨杰. 校务管理数据决策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99-101.[3]杨杰. 论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3:35-40.[4]杨杰. 办学定位视角下的大学教师评价——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例[J]. 现代教育管理,2015,10:109-113.[5]杨杰. 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对3D元素进行成功运用[J]. 大众文艺,2014,08:66.[6]杨杰. 高师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探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2:8-11.[7]李东坡,武志杰,陈利军,杨杰,朱平,任军,彭畅,高红军. 长期培肥黑土脲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2:2208-2212.[8]杨杰. 刍议档案工作[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01:61.[9]杨杰. 中国当代食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您好,杨杰的成果有以上几项,但介于这个名字太过常见,您有没有提供其它信息,我校无法做出判断,请您根据专业自行作出判断。
1952年10月5日生,山东荣成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现任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辽宁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已出版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人与外国文学》、《巴尔扎克与〈欧也妮-葛朗台〉》、《〈复活〉诠释与解读》三部,主编教材《外国文学简编》一部,参编《西方现代派文学简编》、《外国文学》等教材两部。在《中国俄语教学》、《辽宁大学学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四十篇。其中《西兰帕与他的〈圣者的悲哀〉》、《瞿秋白与俄苏文学及其它》、《论巴金〈随想录〉的价值及赫尔岑对该书的影响》等文章被“人大资料”全文转载或摘录。学术著作《中国共产党人与外国文学》2000年获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三等奖,论文《文化“窃火”者的足迹--曹靖华与俄苏文学》1998年获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张闻天与外国文学》1998年获辽宁省“三山杯”论文大赛二等奖,《荒诞派戏剧艺术刍议》2003年获辽宁省外国文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伊索寓言〉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与影响》2005年获辽宁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巴金〈随想录〉的价值及赫尔岑对该书的影响》2005年获辽宁省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不知道是不是他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内在活动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发展现状》
作者简介:刘璐,女,(1991.6-),民族:汉,籍贯:辽宁省辽阳市,所在学校:沈阳师范大学,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特殊儿童是一个急需关注的群体,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在这中需要下自然萌生的学科。它在中国还是一门极为年轻的学科,无论是在研究还是在学科课程设置上都存在着问题。本文集中从学科定位、研究现状以及学科设置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特殊儿童;心理学
在人类社会飞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人”成为了时代的中心与永恒的主题。在这种语境之下,特殊儿童作为极为特别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关注特殊儿童,必然要回答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问题,那么特殊儿童心理学这个涵盖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特殊学科应运而生。事实上,相较于国外的累累硕果,特殊儿童心理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并不成熟。那么什么是特殊儿童心理学、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又是如何的,都是我们急需回答的问题。
一、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为研究对象的,它着重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归纳特殊儿童心理现象的规律,最终以完成对特殊儿童的必须教育为旨归。很显然,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
可以肯定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这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对象的心理现象,包括情感、认知、记忆、注意、思维等等进行研究,从而认清对象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掌握对象心理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是研究的对象具有特殊性——他们是特殊儿童。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很好的指导对特殊儿童的照看、教育甚至康复。由此来看,作为心理学分支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意义很强的学科。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学与心理学内部的其他分支也有极强的交叉性。比如:普通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为特殊儿童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作为特殊儿童心理学补充,为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可见,仅仅从心理学的方面来看,把特殊儿童心理学当做独立的学科都是不可能的。
(二) 特殊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
说教育学可能范围太广,或许我们可以在特殊教育学中找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位置。从特殊教育学一方面来说,特殊儿童心理学不再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成为了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目的在于为鉴别特殊儿童提供标准,为实施特殊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是一门丰富而复杂的交叉学科,它即有理论作用又有实践意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界定为我们特殊儿童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方向,拓宽了道路。
二、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那么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在欧洲发达国家,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从70年代就开始起步,出现了不少重要的论著。与国外相比,我国显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不得不说,我国对特殊儿童心理的关注正在逐渐升温,研究内容与对象也在逐渐丰富。
从研究文献数量来看,自80年代至今,每年发表的特殊儿童心理学论文都在不断的增多。从开始的每年几篇到如今的几十几百,虽偶有回落,但总体上数量呈上升趋势。
研究的对象也在不断的丰富之中。狭义的特殊儿童,一般是指那些生理缺陷明显的儿童,也就是残疾儿童;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比如:学习障碍儿童、孤独症儿童、弱智儿童、超常儿童等等。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研究范围是在不断扩大的。但仍然集中在对学习障碍儿童、弱智儿童的研究。
从研究内容来看,近三十年更是从单一走向多元,涵盖面越来越广。包括对认知能力的研究、智力量表的制作、对特殊儿童的诊断与界定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儿童如何回归社会的研究等等方面都有涉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虽然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乐观的,但不得不说我们仍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研究。比如: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没有严谨科学的方法与完善的理论支撑。并且大多数学者都只针对一个比较熟悉的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专作较多而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则少见。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三、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我们前面已经论述过,特殊儿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因此在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主要针对高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以及心理学专业开设。在这两个专业之中其课程的设置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第一,在特殊教育的框架之中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以研究心理特点为主。
第二,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重点,涉及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第三,进一步细化学科,将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专题开设课程。包括专门的认知发展研究课程、特殊儿童诊断界定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都以是教育学以及心理学为依托,在大框架之中细化分流产生的。
与课程相适应的是专门教材的编写。比如在《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中都突出讲到了特殊儿童心理的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至2000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了一套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包括:《盲童心理学》、《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三本。可见特殊儿童心理学在课程设置中逐渐被重视起来。
但是,我们仍能看到目前的课程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第一,特殊儿童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重视。这一门特殊教育以及心理学必须应当囊括进的学科并不是在所有高校中都开设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少部分的高等学府在其特殊教育专业或心理学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大多数的师范院校则忽略了这门课程。并且,在这少数的几所院校之中,这门课程的开设学时也不够。
第二,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业教师不足。由于这门学科是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因此经过系统理论学习的专业人才并不多甚至没有,这使得高校中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功底扎实或经验丰富的教师讲授。使得多数时候这门课程成为了纸上谈兵。
第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教材仍然匮乏且不系统。除我们上述提到的少数教材外,其他系统的论述特殊儿童心理学的专著少之又少。同时,与研究现状存在同样的问题,教材多集中于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但是全面而成体系的教材则没有。
现存的这些问题,使得我们的特殊儿童心理学教育处在施展不开的窘境。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特殊儿童心理学被重视起来,有更科学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特教等方面的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学仍处于方兴未艾之际。这一处于心理学与特殊教育学框架下的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应该关注特殊儿童群体,努力使得他们融入社会,学会生活。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学应当在这一片充满爱的热土上发展起来。(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杜晓新.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J].心理科学,2002,05:552-554+575-639.
[3]韦小满,刘洪沛.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二十年发展的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3-8.
[4]雷江华,方俊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9,04:9-13.
[5]周念丽,方俊明.特殊儿童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12,20:79-84.
[6]张巧明,曹冬艳.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02:51-54+50.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儿童心理学论文3000字
教授课程1、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心理专业:教育心理学理论进展,教育心理学研究前沿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进展。2、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心理专业:学习理论与教学,成就动机研究及其教育应用,认知心理发展与学科教学心理咨询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3、本科生课程:教育心理学,行为矫正。研究方向1. 现代学习理论与有效教学研究。2. 语言的认知发展与教学促进研究。3. 科技场馆学习与科学探究教学研究。4. 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5. 教师职业发展与亲职教育研究。获奖情况下述为伍新春教授自2002年以来的获奖情况:1.伍新春: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青年教师等奖。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2.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教育部,2005年。3.舒华、伍新春:儿童汉字学习和读写发展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3年。4.辛涛、黄高庆、伍新春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中小学学科教学心理学书系》之一)。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2年。5.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2年。6.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政府,2002年。7.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年。8.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作为林崇德教授主编《应用心理学书系》之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教育部,2002年。学生名单1.博士研究生在读2009级:董琼,齐亚静2008级:郭素然2007级:吴思为(硕博连读),臧伟伟,陈红敏,张平2006级:赖丹凤(硕博连读)自2004年至今,在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两个领域,共指导博士研究生9名,其中1名已获博士学位(8名在读),目前在加拿大工作。2. 硕士研究生在读2009级:李长丽,胡博,阮氏芳2008级:季娇,饶夏微,郭幽圻2007级:刘俊娉,尚修芹,胡艳蕊,张宇迪自1999年至今,在学习与教学心理、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两个领域,共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6名,其中27人已顺利获得硕士学位(9名在读),毕业生或在国内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或在高等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工作。3. 非全日制研究生自2001年至今,共指导8名高教硕士和同等学历在职申请研究生,均已获硕士学位。此外,自2005年至今,共指导11名国内访问学者的学习。招生说明:预计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到4名,欢迎对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有兴趣的青年报考。附加备注 重视理论,投身实践,富于理想;以人为本,积极入世,享受快乐。发表论文1、Kang,C., Anderson,D., & Wu,X. (2009).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chool and museum education. Cultural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press).2、倪士光、伍新春*(2009):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待发)。3、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的信效度验证及其结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7期。4、臧伟伟、付芳、伍新春*、林崇德(2009):自然灾难后身心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5、唐珊、伍新春*(2009)不同的拼音教学方式对幼儿拼音水平及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第2期。6、唐珊、伍新春*(2009):汉语儿童早期语音意识的发展。《心理科学》,第2期。7、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山东省大学生学业倦怠的现状调查及其与课业负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杂志》,30(4):423-425。8、倪士光、伍新春、张步先(2009):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团体辅导干预——认知行为互动取向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1(2):120-123。9、Wu, X., Anderson, R.C., Li, W., & Wu, X., et al. (2009).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 An Intervention Study.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13 (1), 26-52.10、伍新春、管琳(2008):同伴互动类型对三年级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心理科学》,31(6),1361-1364。11、潘子彦、伍新春(2008):父母效能系统训练对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6(4),446-448。12、Packard, J.L., Chen, X., Li, W., Wu, X., Gaffney, J.S., Li, H. & Anderson, R.C. (2006). Explicit instruction in orthographic structure and word morphology helps Chinese children learn to write characters. Reading and Writing, 19(5), 457-487.13、伍新春、余蓉蓉、贾荣芳(2006):教师工作压力的自我管理。《福建教育》,第9期,14-17。14、伍新春、张爱芹(2006):试论概念图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启示。《心理发展与教育》,22(3),116-119(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6年第10期)。15、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6):教师职业倦怠与归因的关系探讨。《心理与行为研究》,4(2),139-142。16、刘长江、王国香、伍新春(2004):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分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18-121。17、伍新春、姚梅林、刘儒德(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中国大学教学》,第5期,40-42。18、刘儒德、伍新春、姚梅林(2004):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心理科学》,第3期,753-754。19、伍新春(2004):早期阅读从“分享”开始。《教育导刊》,第2/3期,103-107。20、伍新春、李虹(2004):分享阅读——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上海托幼》,第2期,14-17。21、伍新春、郭卉菁(2004):国外分享阅读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导刊》,第1期,56-59。22、Chen, X., Anderson, R.C., Li, W., Hao, M., Wu, X., & Shu, H. (2004).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f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Chinese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1), 142-151.23、曾玲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第11期,79-80。24、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郑秋(200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第4期,262-267(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3期)。25、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2003):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82-86(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1期)。26、伍新春、曾玲娟(2003):透视教师职业倦怠。《中国教师》,第4期,21-22。27、曾玲娟、伍新春(2003):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81-84。28、Anderson, R. C., Gaffney, J. S., Wu, X., Wang, C. C, Li, W., Shu, H., Nagy, W. E.,& Ming, X. (2002). Shared-book reading in China. In Li, W, Gaffney, J. & Packard,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9、Nagy, W. E., Kuo-Kealoha, A., Wu, X., Li, W., Anderson, R.C., & Chen, X.(2002). The role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30、Wu, X., Li, W., Meng,X., Anderson,R. C., & Chen,X.(2002) .Morphological I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31、伍新春、李虹、舒华、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儿童分享阅读中的作用。《心理科学》,第5期。32、伍新春、张洁、舒华、李虹、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儿童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第3期。33、舒华、李文玲、辜玉民、R. C. Anderson、伍新春、张厚粲、轩月(2002):家庭文化背景在儿童阅读发展中的作用。《心理科学》,第2期。34、伍新春(2001):小学六年级学生写作构思策略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第4期。35、伍新春(2001):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构思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第1期。36、伍新春、冯忠良(2000):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改革。《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期。37、Wu, X., Li, W., &.Anderson, R.C. (1999). Reading Instruc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1(5), 571-586.出版刊物及教材 1、伍新春主编:《中学生心理辅导》(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2、Raymond J. Corsini, Danny Wedding著,伍新春、刘畅、臧伟伟、付芳等译:《当代心理治疗》(第7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待出)。3、伍新春、管琳编著:《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4、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5、林崇德、董奇主编,伍新春、石铁副主编:《师生心理成长丛书》(12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6、伍新春、张军编著:《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7、姚本先、伍新春编著:《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10月。8、伍新春、乔志宏主编:《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9、伍新春、乔志宏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10、伍新春、康长运主编:《新课程.新学习.新教学译丛》(6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08年。11、David Allen主编,伍新春、管琳等译:《学生学习评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12、Paul D. Eggen, Donald P. Kauchak 著, 伍新春、朱瑾、夏令、秦宪刚译:《学习与教学策略》(第4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13、Carl R. Rogers, H. Jerome Freiberg著,伍新春、管琳、贾荣芳译:《自由学习》(第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14、Marcy P. Driscoll 著,伍新春、张爱芹、李虹等译:《学习理论与教学》(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5、David W. Johnson, Roger T. Johnson 著,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合作学习》(第5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6、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17、张泽主编,王红旗、伍新春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学指南》(3-6年级),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18、伍新春主编:《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年10月。19、郑日昌、伍新春主编:《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7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7年。20、郑日昌、江光荣、伍新春主编:《当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21、伍新春、胡佩诚编著:《行为矫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22、Robert C. Reardon, Janet G. Lenz, James P. Sampson & Gary W. Peterson著,侯志瑾、伍新春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23、伍新春主编:《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部师范司组织审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24、冯忠良主编,姚梅林、伍新春副主编:《心理学大辞典.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5、伍新春、叶斌主编:《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学生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 2005年7月修订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6、伍新春、叶斌主编:《中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教师用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 2005年7月修订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7、J.A. Middleton & P. Goepfert著,伍新春、张洁等译:《数学教学的创造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28、C.E.Weinstein & L. M.Hume著,伍新春、秦宪刚译:《终身受用的学习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29、B.L.McCombs & J.E.Pope著,伍新春、秦宪刚、张洁译:《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30、M.V.Covington & K.M.Teel著,伍新春、郑秋、李虹、朱瑾译:《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31、辛涛、黄高庆、伍新春著:《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001年7月修订版(推荐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3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承担的课题以及项目1、(2009-2010)“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教育活动推进与资源集成开发。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2、(2009-2010)科技馆员工的专业发展需求与“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工作成效调查。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3、(2009—201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监测工具研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课题。主持。4、(2008-2011)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6)。项目协调人暨子课题负责人(林崇德教授总主持)。5、(2008-2011)父亲参与儿童教养行为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08JAXLX001)。主持。6、(2008-2010)中小学教师动机激发风格及其对学生自主型学习动机的影响。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AIA08064)。主持。7、(2008-2009)“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教育活动推进与培训材料开发。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8、(2007-200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教育基础教育司委托项目。核心成员(韦钰院士总主持)9、(2007-2008)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委托项目。主持10、(2007-2008)“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试点推进与效果评估。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11、(2007-200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场馆工作调研。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12、(2006-2010)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特征与其职业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百人工程”项目(06AgJY006)。主持。13、(2006-2010)分享阅读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的心理学研究。北京迪科奕阳儿童阅读顾问有限公司委托课题。主持。14、(2006-2008)中小学生科技场馆学习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73017)。主持。15、(2006-2007)“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培训策划与初步实施。中国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托项目。主持。16、(2006-2007)北京市家长对中小学生学习质量的看法。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YW0607)。主持。17、(2005-2007)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18、(2005-2006)北京市普通中小学学生学习经验调查。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课题。主持。19、(2004-2009)学习与心理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群体计划。项目核心成员(申继亮教授总主持)。20、(2004-2006)学习理论与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21、(2003-2006)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成因及其干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博士点基金项目(03JB88001)。主持。22、(2003-2004):心理咨询与治疗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23、(2003-2004):教育心理学。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主持。24、(2002-2005)现代学习理论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BA010432)。主持。25、(2001-2005)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Cultivating children's strategic reading。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26、(2001-2003)教育心理学。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主持。27、(2000-2003)儿童汉字学习与阅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儿童脑高级功能开发与素质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子课题(95-专-09)。主持(第二)。28、(2000-2002)中文识字、阅读规律的研究及其小学语文教材等级字表的研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子课题。主持。29、(2000-2002)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培训体系研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项目核心成员。30、(1999-2001)学科能力培养与学生素质提高的教学心理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专项任务(99JDXLX007)。主持。31、(1999-2001) Face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enable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ords。美国Spencer基金课题。主持(第二)。
送审肯定是相同专业的老师审核。盲审:是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审,意味着评阅导师不知道论文作者是谁。将不署作者名的学位论文送给作者不可能知道的专家审核,这 样打出来的分数,应是最为客观。外审:指将论文送外单位专家审阅,有的学校是学位办统一进行,有的学校是导师个人进行。自己导师指定的审论文专家,自己送审,占90%,由于专家和导师关系一般不错,都能通过。外审通过后才能取得答辩权,答辩不通过,一样不能毕业。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要半数通过就能够毕业。
看你们单位有没有这个了,如果有,说发表论文,凭论文发表版面费发票可以报销,那你就可以提供发票,单位会报销,如果没有,那就没法报销。还有就是,很多刊物是不能开发票的,或者开的是文化公司的发票,你需要问清楚这时候的这样的能不能报销。我之前找淘淘论文网发表的,开的是文化公司的章的发票,也有编辑部的章,所以单位给报销了。这个你需要问清楚你们单位的。
可以。发表论文开的发票是第三方的,可以报销,但是要提供开票单位与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的证明材料,报销人提供的报销收款票据,开票单位必须是论文出版单位,或者发票章与期刊出版单位不一致的,不予报销。
学校不会给报销
分什么级别的文章,有没有挂导师的名字。如果是高水平文章,有导师的名字;一般课题组给报销。
沈阳师范大学的物理师范类属于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时间:1956年。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支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多数具有国际教育和研究背景,教学水平高,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师资队伍,在岗教师5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1人,高级实验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其中博士后6人)。另有外聘专家、教授5人。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5人,学科带头人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4人。有1名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教师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有9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知识分子”等荣誉称号。学生规模: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5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7人。开设专业:物理学(师范)、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无线电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或示范性专业: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物理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校级支柱性与标志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物理学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教学环境:学院有管理规范、设备完善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以及教具演示设计、金工训练实践、电子技术三个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其中,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实验室总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学院资料室藏书近万册,图书资料总值30余万元。学院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丹东射线集团等24个大型企业建立了专业见习、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实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机构设置:学院下设物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和电子技术研究所。物理系有物理学(师范)和应用物理学(光电技术方向)2个专业,下设基础物理、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应用物理4个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系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电子技术、智能控制2个教研室。学院设有院务管理办公室、就业办公室、团委3个管理部门。办学成果: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办学设施,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学院承担的各级科研课题90多项,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获得专利37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34篇,SCI/EI检索185篇,专著27部。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重点课程13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学院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科研成果层出不穷。近两年学生在各类国家级赛事中获得多项奖励,在2012、2013年全国大学生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4项(共16人参加);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1项;在2012、2013年辽宁省数学建模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在第七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辽宁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共有18人获奖。2011年来,共有32人获得全国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近几年,学院办学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3年学院学生所得国家、省、市级奖励和荣誉称号累计达到336人次,占学院学生数的35%。2013年本科毕业生考研率31.6%,本科学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8.5%,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国际合作:学院与英国、德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等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已经与美国BLOOMSBURG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授予国内外双学位的“3+1”模式办学协议;与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国立大学签定共建凝聚态物理实验室及开展学术交流、研究生培养等多项合作协议。获奖情况:近几年,学院先后获得“沈阳师范大学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学运行管理先进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先进党总支”、“沈阳师范大学先进集体”、“沈阳市先进基层团委”、“沈阳市教科系统先进党总支部”、“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支部”、“沈阳市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发展目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辽宁基础教育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己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力争把学院办成学科、专业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位于省内同类院系前列,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专业介绍:◆物理学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与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教学、科研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主要课程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普物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毕业修读学分175学分,修业年限3至6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物理教师、物理教学研究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应用物理学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及光电子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光电子技术、光信息科学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应用物理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主要课程有基础物理、理论物理、现代光学、激光原理、光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光电检测技术以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光电技术综合实验、传感技术实验等。毕业修读学分175学分,修业年限3至6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光电技术、传感技术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现有嵌入式应用、信息处理、电源技术三个培养方向,重点培养具有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本专业突出工科特色,立足行业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显著;“非师范与师范”交叉渗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展学生就业渠道。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应用开发等。毕业修读学分175学分,修业年限3至6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电子信息技术各领域中的设计、应用和开发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师。
1、《吴门书派研究的界定与成因探析》发表于《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5期。2、《文徵明的出蓝高足——陈淳》发表于《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3、《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发表于《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4、《丰坊的书法学习观及其得失》发表于2004年第1期《云梦学刊》(全国社科核心期刊)。5、《从文徵明写经谈起――兼论书家写经与经生抄经的区别》发表于2004年第5期《书法》。6、《丰坊的书法学习观》发表于2004年第12期《书法世界》。7、《吴门书派》发表于2004年第8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8、《文彭的篆刻与书法艺术》发表于2005年第1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9、《明代苏州的书画市场与吴门书派成员的书画交易》发表于2005年第3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10、《论吴门书派的领袖祝允明》入选2005北京书法国际双年展学术讨论会,入编《2005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5年10月。11、《论吴门书派的领袖―――祝允明》发表于2005年第6期《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王宠书法艺术风格研究》发表于2005年第6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3、《文徵明的处世思想与书法审美观》发表于2005年第6期《艺术教育》(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14、《对四年制书法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入选“中国书法文化国际论坛”,入编《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12月。15、《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入编《翰圃积跬·理论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3月。16.《技能课程设置----书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一道难题》入选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入编《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7月。17.《“启功模式”与当代书法人才培养》入选“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入编《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8、《简论陆游的书法观》(合著,第一作者)发表于2006年第12期《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从心境到书境――略论周雪耕书法艺术》发表于2007年第2期《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状况》(独著)发表于2008年第4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1、《中国古代皇室书法教育考察》(独著)发表于2008年第5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2、《文徵明的书法题跋刍议》入选“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会”,入编《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23、《我国古代书学设置始末管窥》山东省第二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2009.06。24、《西晋至北宋书学设置沿革管窥》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入编《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09。25、《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参加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二届文字与书法学术讨论会”,2010.04。26、《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生源状况与人才培养——以聊城大学为例》入编《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12。27、《肩负培养学者书家的使命——丛文俊先生的书法教育观》发表于2011年2月2日《书法导报》。28、《学习正典 培养通材----张传旭博士的书法教学观》发表于2011年2月16日《书法导报》。29、《在三种学术意识中成材----浅论张金梁教授的书法育人观》发表于2011年2月23日《书法导报》。30、《在书法教学中育人——任平教授的书法教学观》 发表于3月9日《书法导报》。31、《从文徵明的书法题跋看其在书法考证与鉴定上的成就》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08。32、《中国古代小学书法教育的教材研究》发表于《美术学报》(广州美术学学报)2011年第5期。33、《自我修养与艺术追求——论我国古代文人对书法学习的定位》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11。34、《论我国古代书院中的书法教育》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社科核心期刊)2011年第6期。35、《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首位),发表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6、《谁给书法家验明正身》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4期。37、《文徵明书法题跋在考证、鉴定上的作用》发表于2012年4月7日《中国书画报》。38、《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9、《欧体成为小学书法技能教育内容的可行性分析》(首位),发表于《书法》2012年第11期。40、《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入编《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41、《书法门槛与书法圈》发表于《书法》2013年第1期。42、《文不饰者乃饰之极——评杨宝林教授<刘熙载书学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1期《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3、《小学书法教材内容选择探析》(首位),发表于《书法》2013年第4期。44、《文徵明<西苑诗>书法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5期《中华书画家》。45、《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何以能为当代书坛树典范》,发表于2013年第5期《书法》。46、《蒋伯宣藏<十七帖>题跋考论》,发表于2013年第7期《书法》。47、《文徵明跋钟繇<荐季直表>考论》,发表于2013年第8期《中华书画家》。48、《楷体印刷字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重捺出锋”为例》,发表于2013年第4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论文徵明的书法审美观》,发表于2013年第10期《书法》。50、《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发表于2014年第2期《书法》。 51、《文徵明跋<王右军思想帖>考论》发表于2014年第7期《书法》。 52、《当代书法的创作心理与形式应用分析》发表于2014年第10期《中华书画家》。 53、《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发表于2014年第5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西晋至北宋书学设置沿革管窥》被2014年12月31日《书法导报》全文转发。 55、《徐悲鸿书法形态研究》发表于2015年第1期《美术观察》。
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育数学报是教育数学领域的一份重要学术期刊。该期刊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教育数学研究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改进,提高教育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该期刊主要刊载教育数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教学实践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文章,内容涵盖教育数学的各个领域和层次。该期刊在国内外教育数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被广泛引用和应用于教育数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总之,沈阳师范大学学科教育数学报是一份学术水平高、内容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学术期刊,对于促进教育数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不错,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现有美术学、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美术、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点;有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绘画5个本科专业、8个专业方向。下设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大型题材创作中心、大学生专利设计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中心。
拥有新型艺术展厅1个、专利创新工作室1个、陶艺工作室1个、多媒体影像实验室1个,及多媒体教室与图书资料室。拥有辽宁省大学生实践基地1个。
学院主持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辽宁省重大题材创作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100余件优秀作品在文化部。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国家级、省级展览中获奖;出版教材及著作50余部;作品专集60余部;在国家核心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作品300余幅。
历史沿革: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
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美术与设计学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