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胜文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胜文论文发表

1.可以直接联系期刊出版社投稿,但这样非常复杂,等待时间很长,发表的希望也较小。2.您可以通过一些期刊网站代理发表,这样省时间、见效快。

一、选择刊物

这个步骤尽量是在我们准备撰写论文时就选择好的,不同的刊物影响的范围不同,收录的论文也不同,格式也会不同,提早为此做好准备,可以节省后期的工作量。

二、投稿

在选择好刊物之后就是选择投稿方式了,我们可以选择网上在线投稿,电子邮件投稿或文件寄送投稿。这些方式可以视期刊的要求来选择,有的刊物需要打印稿件,有的刊物没有官网接受投稿等。之后就是等待期刊的审稿和答复了。

三、审稿及初审费用

期刊编辑收到稿件后就会衡量论文是否符合他们发表的要求和论文整体质量,这是初审。如果初审通过,就会通知你缴纳初审费用。

四、审稿及审稿意见

期刊收取初审费后会将论文交给专家审阅,但是一般专家的审阅周期都会很长,大多都是几个月后发送退稿函或修改意见,运气好会遇到个别非常有效率的专家。如果你收到的是修改意见,那说明有机会,只需要认真按照专家满意的方式修改,论文的第一改通过后,后期的二审、三审往往问题不大,都是由编辑与你对接,修改排版、标点符号、语句等问题。

五、缴费以及接受刊物

正常通过审核后,论文就能成果发表,在缴纳版面等费用后,就会在一定时间后收到登有你的论文的刊物了。

论文发表的流程中间需要等待的时间周期是很长的,因此许多要通过发表论文来毕业之类的同学,应该尽早筹备,免得最后阶段等的揪心。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发表是职称评审必备条件之一,各行各业想要晋升职称,就必须发表相应要求的职称论文,职称论文不过关,通过评审就无望,所以职称论文是很关键的评审材料,也正是由于职称论文的重要性,使得每年都有不少职场人士因为职称论文发表问题犯愁,职称论文写作与发表并没有那么难,尤其一般级别的职称评审,职称论文只需要大家发挥正常的写作水平就可以,申报人员主要把握了职称论文发表格式、写作技巧、发表流程等方面的内容,顺利发表一般不是问题.发表职称论文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一、发表文章质量要求发表论文的质量自然是提升论文收录的一个主要的条件.对于这个方面来说主要就是针对于论文的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之前收到一篇文章,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编辑实在是看不懂,只能联系作者退稿修改,退稿再修改再审稿,浪费时间,严重的话永远拒收稿子.二、论文格式规范杂志论文格式要求每一个刊物或者杂志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弄清楚目标杂志是哪个方面的.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符合自己单位要求发表论文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更好,所以发表论文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所在单位职称等级对于论文格式结构的种种要求,如:字数、论文篇数,对第一作者是否要求、期刊要求(核心?普刊?),有的单位甚至对文章格式都有严格规定(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图表等方面的事项).三、论文发表时间一般的学术刊物,从编辑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不少作者认为期刊不是都是月刊、半月刊、旬刊,我这个月投稿,不是就安排下个月就出刊了,其实不然,很多期刊都是被提前会安排好版面,有些期刊版面都安排到下一年了,所以为评职称,还是提前准备为好.四、选择合法刊物发表论文不是随便找个期刊就可以的,期刊必须具有合法性,是合法期刊.不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目前我国大约有1000-2000家非法刊物,或不规范的刊物.对大部分普通作者来说,是很难判断刊物的合法性的.对于有疑问的期刊,可以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查询里,确认一下是否是合法期刊.

一般中级职称论文还是比较好发表的,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文章是原创的,抄袭率不能超过30%,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般杂志社都会查抄袭率的;字数不宜太多,3000字左右,正好一个版面为佳;期刊必须有CN或ISSN刊号的,在新闻出版总署网可以查到的期刊。具体对期刊的选择最好是符合当地相关单位要求的;关注一下当地评职称相关文件,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例如有些地方发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加分是不同的;需要注意下发表时间,有些专业性强的期刊发表时间是比较长的,所以应提前几个月准备;还有你在中级职称时发表的文章是不能用作评高级职称的,也就是说评高级的时候还要发表新的文章,并且对期刊要求更高了。具体的你可以去问问百姓论文网,我同事都在那里发表的,期刊也都拿到手了,很满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文发表智胜

地球上看星星上的慢,星星上看地球上慢。若从另一个星球与这两个星球都有相对比较大的速度,从这颗星上看,两个都慢。参照系问题。要比较需要找一个独立的参照系。不能系统内比较。

物理教学对策的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物理教学对策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前概念的认识

如何看待学生头脑中业已形成的前概念呢?从人类认识的发展角度来看,前概念的产生是正常的、必然的,因为在科学发展史上这种前概念也屡见不鲜。前概念的产生正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物理含义可被转换的认知结构接受下来,这才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指导思想。

二、前概念的特征

1.广泛性

由于儿童在初二学习物理之前已有了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接触了许多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因而他们头脑中自发形成的前概念所涉及的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当然,这种广泛性是相对的,他们对能看得见、摸得着、日常生活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形成了较多的前概念,而对那些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则很少有前概念。如学生对力学、热学和几何光学均有着较多的前概念,而对电学则很少有前概念。

2.自发性

儿童大脑中的前概念,缘起于儿童长期、大量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知,这些经验在其大脑中逐渐深化发展,经过感觉、知觉、表象阶段最终形成概念。儿童在其大脑里构建前概念时,完全是自发性的,没有人教他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那个问题应该是那样,他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凭自己的感性经验进行构建。因此,前概念是儿童自己的精神财富,而且这种精神财富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事物的一个有价值的工具。

3.顽固性

由于前概念是儿童大脑中业已形成的模式,且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累积中又强化了这些观念,加之儿童的思维又具有自我中心性,因此儿童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极其顽固的。一些研究表明,一旦学生对某些物理现象形成了前概念,要想加以转变是相当困难的。如有位教师在讲清惯性概念之后,让学生回答并解释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站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里,如果面向前竖直跳起,是落回车厢原处,还是落到原处的后面?全班学生皆回答落到原处后面。原因在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已有了“力是维持运动原因”的前概念,由此可见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多么顽固。

4.隐蔽性

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还具有隐蔽性。由于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它以潜在形式存在,平时并不表现出来。然而在物理教学中讲授科学的物理概念时,儿童马上就会联想到他们头脑中的前概念。当让学生用物理概念去解释问题时,前概念就会马上表现出来。

三、前概念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前概念和科学的物理概念同是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他们都是由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所产生。根据其是否易于转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可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虽然与科学的物理概念不一致,但在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之后,再辅之以有关的实验引导,便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从不同物质轻重的概念转换成密度的概念。从结构上来说,这类概念在学生头脑里的形成并不涉及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属于认知同化过程。然而另一类前概念则与此大不一样,在学生的原有经验中,这些前概念在儿童的头脑中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且已形成了系统的却并非科学的概念。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铁块沉于水中的现象,于是就在头脑中形成了铁块可以沉没于任何液体中的前概念。当讲授阿基米德原理、演示铁块漂浮于水银面上时,许多学生根本不相信,认为这是教师在玩魔术。这就是前概念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努力促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解体和新认知结构的建立,以实现认知上的顺应。

四、针对前概念的教学策略

学生带着先入为主的前概念进入物理课堂,这是物理教学中的正常情况。基于前概念的特征和影响,关键是我们先要了解学生大脑中存在着哪些前科学概念,并努力把它们转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从而也就能更成功地避免错误概念的产生。为此,教师在开始教有关的`物理内容之前,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如提问、问卷调查、试题测试等等,去深入了解学生大脑中前概念的存在情况。

知道了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哪些前概念,那么如何使这些前概念转换成科学的概念呢?首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事例或现象,让学生用自己的前概念去对事例或现象进行解释,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即大脑中的原有概念与当前面临的现实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从而感觉到有改变认知结构的需要。接着通过实验事例把科学的物理概念告诉学生,并把科学的物理概念应用到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现象中去,当学生在新的思维结构下有更多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接受科学的物理概念。具体到实践中,可这样来进行教学:

(1)将小车轮子朝上放在桌上,问:“怎样才能使小车运动?”把小车推动,问:“持续推动小车,小车将会处于什么状态?”让学生提出看法:你认为物体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将小车正放在桌上,用手推动小车达到较大速度时,使手与小车脱离接触,问:“小车为什么仍然运动?”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矛盾。

(3)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并进入水平面,分别在水平面上垫粗毛巾、细棉布和玻璃板,观察现象,问:“假定小车与支撑面间没有任何阻力,小车将会处于什么状态?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4)引导学生分析足球运动员踢足球,球由静止变运动;守门员接球,球由运动变静止;足球运动员顶球,改变球运动的方向,问:“这能说明些什么?”由于前概念的根深蒂固性,我们不要期望通过粉笔和说教的简单方式就可使学生把前概念转换成科学概念,也不要抱有经过一两次纠正就可以使前概念销声匿迹的幻想。前概念向物理概念的转变是思维结构的转变,是在学生头脑中引发的一场革命,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需要克服旧模式的惯性,因而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

一、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课堂气氛低沉。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物理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表现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在物理教学课堂中,学生上了心不在焉,不管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物理教学内容,学生总是不去理会。老师在教学过程在中由于没有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配合,导致物理教学效率低下,同时物理课堂教学气氛也死气沉沉。

(二)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够恰当合理。

目前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无法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拿到物理题就开始急急忙忙的解题,表现出慌张凌乱的现象。而且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不懂的对物理题进行归类总结,找不到共同的规律,因此在以后出现类似的题学生还得重新开始。同时学生还存在机械性学习,不会灵活应用物理中的计算公式等。

(三)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动手能力差。

物理教学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内容,那就是物理实验操作。物理实验操作关于着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现象的了解知识,而且实验操作也代表着学生一定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对物理实验操作步骤十分生疏,不懂得如何应用实验器材,也不知道对一些实验步骤如何进行,动作笨拙,手忙脚乱。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对物理实验现象不知道该如何对照课本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候还会因为实验操作的失误导致得出的结论也是不符合实际现象的。

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物理课堂的开展和构建,同时也对学生学习物理产生重大制约作用,这就迫切老师根据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策略来解决。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解决高中物理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同样要对学生以兴趣相引导,并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课堂。在物理课堂开设之前,老师提前对学生进行问题情境设置,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前进行有趣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和浓厚的兴趣去探索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物理就会十分容易。其次,老师要对物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导入,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讲到《力的和解与分解》的时候,老师形象地给学生说力的和解就好像两头牛从一个方向共同使力,那么他们的合力就是两头牛力量的相加之和;而力的分解好比两头牛在同一条线上,但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使劲使力,那么他的反向力量就是一头牛的力量减去另外一头牛的力量。老师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导入到课堂中,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还活跃了教学课堂。最后,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课堂上有效的交流和协作,也能营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基础,以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动力,在这两大智胜法宝的相助下,高中物理教学不断走向正规化,学生成绩不断上升。

(二)加强培养学生科学良好的学习方法。

物理教学,不仅仅给学生传授的是知识,更是传授的是学习方法和技能,让学生自己能够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独自学习,完成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习题。物理学习方法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所该做的事情,这也是学生自己该做的事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反应能力,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对于相类似的题型,老师给学生总结出一半普遍规律,让学生结合例题领会其中的规律道理。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做题技巧,不能一味的总是依赖老师传授,只有自己领悟到的,学生才会感受深受,对此有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学生也不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一些题型进行死记硬背,毕竟物理是一门靠理解来学习的科目。

(三)强化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老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能够独树一帜。物理实验教学前,老师先给学生进行一次实验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实验步骤,让学生对基本步骤有一定的了解。在老师实验示范结束后,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学生在学习老师的实验步骤之后,对基本实验操作过程有一定的掌握,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训练,这样学生在做实验中有其他学生的帮助和指点,他们的进步会更多,学习的也会更快。学生熟悉了实验操作程序,对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更会容易让他们对物理有准确的认知。尽管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着一些列的问题,但是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物理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相信在未来不断的探索努力下,物理教学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呈现了新的知识体系和目标体系,于是转变教学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初中物理课堂力求实现以探究为主,多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的是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根据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初中物理课堂模式,提出相关对策进行说明及研究。

关键词: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科技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得到全面发展,这一因素的进步与发展,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的了好处,教育也在全方面发展的情况下得到相应的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普及之下,教学方式也得到进一步重视,倡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及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教育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初中是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学习内容与小学相比较不仅是难度增系数加,而且也更加复杂化,学校给学生安排的课程也增多了不少,跟初中生的学习增添了不少压力。

初中物理跟高中不一样,它是囊括在自然科学这个大系统下的,物理学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应用,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因此通过物理的学习,从小的层面来讲就是能够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明白事物的原理,往大的层面来讲就是了解宇宙的产生、发展及结局,促进这方面领域的发展,可见学习初中物理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初中物理的教学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融入探究式教学,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通过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而目前初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方式不够重视,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第二,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只理解了它的表层含义,所运用的方法适得其反。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策略进行讨论研究。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打开事件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对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要想学好物理,就要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例子产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与生活是紧紧相关,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可以使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改变可从课本上看出,探讨的大部分都是和我们的生活相关的,与生活相关的部分更能体现出实际性,学生也愿意学这一方面的知识。物理课程难易结合,这就要求老师着重对难以理解部分知识点进行详讲,一些简单的课程可以要求学生先自己预习了解,通过老师课堂讲解加深影响,运用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老师要做的就是设计相关方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主学习。

2.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进教学方式,课堂上所采取的以教师教课为主的方式是有一定的优势存在,在改进过程中不需要完全舍弃,正所谓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有优点的同时也会存在缺点,讲授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讲授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增加探究的成分学生多接触探究式教学,教师要其中发挥指导作用,循序渐进的让学生应用探究能力。

比如在实验收集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名指导者,对实验操作方法给予一定的指导,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引导学生收集到全面的数据,让学生小组归纳科学规律,然后小组轮流表述本组得出的结论互相指正后共同得出科学规律。例如在上到电流与电路这课时,通过教师在课上讲解有关电路图的原理知识后,学生进行电路模拟实验的时候,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探究。

3.通过实验操作加大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由于课业的紧张,无法做到每一次实验都能去实验室进行操作,因此就要求学生自己把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在熟知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观看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同时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能只抱着敷衍的态度走一遍过场就结束。基础理论的学习如同地基,只有地基打的坚固建筑才能屹立不倒,正如物理的学习,了解物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相关物理概念和思维。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适应这一发展而进行革新,纯理论知识讲解不仅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导致上课易开小差,初中物理的学习是有很多实验包含在其中,老师可以再上课演练一些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

比如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是,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温度计、带有小孔的纸板、秒表、(火柴)这些物品,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可以观察到水沸腾前的现象是气泡上升,越来越小,当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通过实验来引出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1

[2]徐学福.探究教学三题.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

[3]王南.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在海外发表或已获通知发表论文15篇,其中英文论文7篇,SSCI论文3篇,相当于国内一级核心期刊论文1篇,国内发表论文和专著34篇,商务印书馆专著1册,译著一册,一类核心期刊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I. 海外出版论文2010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green communities: Mobilizing memories and structuring incentives,” (with Boland A. the second author), Geoforum,Accepted. (SSCI)2009 “Boundaries and Belonging in Guangzhou: Changing the Nature of Residential Space in Urban China” (with Alana Boland), in Amrita Daniel and Mike Douglass, eds. Building Urban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Civic Space in Asia.US: Routledge Press.2009“建设本土公民社会:以ICS为个案”,澳门:《神州交流》2009年10月第六卷第四期2009 “大陆公民社会的能力建设:话语与实践”,台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74期。2009 “抗震救灾,中国公民社会崛起的契机?”,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陈建民)香港:《二十一世纪》第114期。2008“White-collar Work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emale Identity: Women in a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in Guangdong”. In Women of South China: gender in tradition and change. Edited by Siumi Maria Tam. New York: Sharp Inc. Forthcoming.“转型过程中的政府与NGO关系----三个案例的分析”,«第三部门与政府跨部门治理» 台湾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2008.32007 “Strategy and culture in the collective action:A Case Study of Lijiang Gardenat Canton” (with Wang Chao), China Sociology & Anthropology, Vol. 40.p5-34.(SSCI)2007 “Space, Pow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ty Identity: Case Study of Residents Movement at a ShanghaiNeighborhood”, ChinaSociology & Anthropology, Vol. 40. p65-90. (SSCI)2007 “Not against the State, Just Protect the Residents’ Interests: An Urban Movement in a Shanghai Neighborhood” (with Peter Ho), in Peter Ho and Richard Esmonds, eds. China’s Embedded Activism: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of a Social Movement.2006 “Chinese NGOs strive to survive” (with Chan Kin-Man, Qiu Haixiong), Leiden: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SocietiesVol. 1,2006.2006 “和平、进步与相互联结的东亚公民社会”,台湾:台湾社会科学季刊2006年第2期。2004“空间、权力和社区认同的建构:上海一个社区地邻里运动的个案研究”,台北:《第三部门学刊》2004年第2期。“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第26期和第27期(被收入《中国社会学文选》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998 “文化主权:一种新的主权观念”(与张来治合写),香港:《亚洲论坛》1998年第1期II. 国内出版论文与专著“旅游景区生产与族群文化的再造——对一个布依族村寨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国与家之间:关于上海邻里的民族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论基层治理中政社分离的趋势、挑战与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10.4译著(和王超合译):Sidney Mintz著《甜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社区组织化参与中的公民性养成——以上海一个社区为个案,《思想战线》,2010.2主编:《社区、空间与行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NGO合作,能否成为主流?”,《中国社会工作》,2009.9上期“汶川地震救灾中的NGO合作方式”,《中国社会工作》,2009.9上期“绿色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与吴桐雨共为作者),《现代物业》2009年8期上旬刊(总第124期)“Civil society 在中国情境下的应用”,《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人类学关键词:辨析与表述(一)导言”,《西北民族研究》(第二作者,陈志明为第一作者),2009年第3期(总第62期)《责任·行动·合作:512抗震救灾中的NGO合作研究》(第一作者,与王超、胡明为共同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冀南乡村的物物交换——地方经济的人类学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第一作者,与羡晓曼共为作者)2009年第2期“打工者社会空间的生产——番禺打工者文化服务部的个案研究”,载张曙光主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11《行动的力量:对民间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的个案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3月出版。“公众参与与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对绿色社区建设的个案研究”,北京:《社会学研究》(一类核心期刊)(和阿兰图特纳共为作者)2007年第4期“国际NGO与中国地方治理创新——以珠三角为例”,广州:《开放时代》(核心期刊)2007年第5期。“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和创新”,上海:《探索与争鸣》(核心期刊)2007年第6期。《水边人家——一个布依族村寨的发展描述》(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第11期“草根NGO与公民社会的成长“,广东:《开放时代》(核心期刊)2004年第6期“工作、权力与女性”,北京:《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第11期“革命后政治思潮”,《新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九章,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城市社区建设:在实践中反思理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增刊1999年版“非政府组织在中国”(与张运藩合写),《百科知识》(核心期刊),1999年第1期“志愿服务是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与徐中振合写),上海:《解放日报》理论版1998年5月19号副主编:《五里桥: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新型社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志愿服务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结构因素和价值追求”(与徐中振合写),《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要重视培育和发挥群众性志愿组织的作用”,《志愿服务与社区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文化主权:主权斗争的新焦点”(朱健刚、张来治),《复旦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998年第1期“城市基层政权结构的变迁”(朱健刚、张来治),《新华文摘》1998年第8期,初登于《探索与争鸣》(核心期刊)1998年第3期,转载于“城市街区的权力结构: 强国家与强社会”,北京:《战略与管理》(核心期刊)1997年第5期“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北京:《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7年第3期“城市社区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与人合写),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7年第5期“社区行政框架研究报告”(与张来治等合写),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7年第5期“基督教与东方宗教的对话”(合译), 《复旦大学学报》(核心期刊)1997年第1期“中庸思想的历史变迁及其现代意义”,湖南:《求索》(核心期刊)1996年第1期

《三国演义》是一部艺术地再现汉末三国时期纷纭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历史演义巨著,一部古代的“全景军事文学”。关于它的总体美学风格,一些学者以“阳刚”二字加以概括,这是正确的。不过,对这种阳刚之美的具体表现和美学渊源的研究...www.wsdxs.cn

向文胜发表论文

应该是比较牛吧!至于有机,你就到百度搜一下 有机专业 的排名 能心里有个底任天瑞 开放分类: 人物、学者 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编辑本段]1964年3月出生于山西,男,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化学工程与高分子化学研究,培养研究生8人,协助培养博士生3人,指导博士后2人。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篇,出版专著一本,申报国家专利23项;2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次主持国家攻关专题,1次主持国家863专题,多次参加国家攻关、863、和973课题。完成2条化工生产线的建设。获得省部级奖2项。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润禾宝,已获得农药临时登记和生产许可证。一、学习经历:1984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 ~ 1991年在东北农业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1993 ~ 199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馥衡教授,从事高效除草剂的分子设计和合成研究,毕业论文为“ALS抑制剂的分子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该论文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1996年优秀博士论文,获得1996年化工协会颁发的“振兴农药事业”奖学金。二、工作经历:1984 ~ 1988年在山西晋中农业学校担任农业化学的教学任务,同时从事过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开发,职称助理讲师;1991 ~ 1993年在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工作,从事农药残留分析,职称助理研究员;1996年4月之后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从事有机化工研究,1998年晋升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99-2000年到法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德国拜尔公司作访问学者,回国在科学院继续工作至今。四、主持与参加课题目录主持课题(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家蝇和大鼠高选择性的GABA-A受体及其抑制剂研究”(20672113)(2)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吲哚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合成与生物测定”(29972043)(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松香接枝改性分散剂中试与应用”(4)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RAD的产业化开发”(2004BA308A21-5)(5)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题:“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SY4的研究与开发”(2001BA308A02-17)(6) 十五 “863”节水农业子课题:“植物源抗旱剂与高吸水材料的研制”(2001AA242042)(7) “十一五”国家节水“863”课题降水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RAD的应用研究(8) 十五 “863”:“药物分子设计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应用”(2003AA235010-05)(9) 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性研究青年项目:“超高效除草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研究”(10) 中科院十五“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子课题: “植物纤维保水剂及其种衣剂研发” 参加课题(11) “九五”攻关:“计算机辅助农药分子设计”(97-563-02-06)(12) 十五“973”课题:“先导及靶标虚拟筛选的农药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体系建立”(2003CB114401)五、申请专利目录(1) 一种竹屑与粉煤灰复合防水板材及制备方法,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涂艳军,马海林. 申请日期:2006年9月30号. 申请号:200610113578.3(2) 一种柠条复合人造板和制备方法,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马海林.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9号. 申请号:200610113205.6(3) 一种沙柳复合人造板和制备方法,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马海林.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9号. 申请号:200610113217.9(4) 一种用于电厂烟囱的防腐涂料及其用途,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号. 申请号:200610011270.8(5) 一种用于电厂烟囱的防腐底漆及其用途,申请人:任天瑞,何金太.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4号. 申请号:200610011269.5(6) 一种含有饱和五元杂环类化合物的农药制剂及其用途,申请人:任天瑞,张小军,李永红.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申请号:200510130667.4(7) 生物结皮固沙技术, 申请人:陈亚宁,李卫红,任天瑞,周智彬,刘京玲. 申请日期:2005年4月6日,申请号:200510063092.9 (8) 菌藻联合固定荒漠流沙的方法, 申请人:任天瑞,次素琴,刘京玲,陈亚宁,李瑞红.申请日期:2005年3月18日,申请号:200510055383.3(9) 一种抗旱杀蚜剂及其用途, 申请人:谢艳红,任天瑞,刘京玲.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1日,申请号:200510008568.9,公开号:CN 1823586A(10) 一种复合防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CT) , 申请人:任天瑞. 申请日期:PCT/CN 2005/000016.,申请号:PCT/CN 2005/000016.(11) 一种抗旱保水种衣剂及其用途,申请人:任天瑞,刘京玲,陈卫华.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9日,申请号:200410029455.2(12) 一种复合防水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人: 任天瑞,夏萱.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申请号:200410000649.X(13) 一种磺酰脲类的悬浮剂型的除草剂及其生产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 巨修练.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7日,申请号:03105379.3(14) 一种马来酸酐共聚类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4日,申请号:02158077.4(15) 秸秆原纤维接枝丙烯酸类衍生物的农用保水材料和制作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汪永生,朱伟文,沈斌,王立勇.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6日,申请号:02153204.4(16) 一种长效抗旱保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6日,申请号:02125751.5(17) 非金属矿接枝丙烯酸(盐)类农用保水剂制备工艺,申请人: 任天瑞,朱伟文,沈斌.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5日,申请号:02128843.7(18) 改性纤维喷施地膜和制备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0日,申请号:02121209.0(19) 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制法和用途,公开号:CN 1433686A ,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1日,申请号:01144564.5(20) 秸秆原纤维接枝丙烯酸 / 盐类农用保水材料,申请人: 任天瑞,李开扬.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4日,申请号:01131335.8(21) 多功能聚丙烯酸 / 盐类长效保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申请人: 任天瑞, 李开扬.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4日,申请号:01131334.2(22) 苯并五元杂环磺酰脲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以该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公开号:CN 1277195A ,申请人: 任天瑞.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1日. 申请号:99108041.6(23) CN 96100753.2(公开号:CN 1156145A)申请人:陈馥衡, 任天瑞, 周家驹. 中国专利公报, 1997年8月6日. 六、 代表性文章目录(1) Ye Zhang, Tianrui Ren (通讯作者), Xiaojun Zhang and Yanhong Xie. Improved iodination of 2-amino-4-nitro-benzonitrile. Organic Preparation and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已接收)(SCI 0.54)(2) Ye Zhang, Tianrui Ren(通讯作者),Synthesis of Indolosulfonylureas, Potent Acetolatate Synthetase Inhibitors. Organic Preparation and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2006,38(5):469-473(SCI 0.54)(3) Yonghong Li, Xiaojun Zhang, Tianrui Ren (通讯作者), and Jiaju Zhou. New Catalytic 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cetals from Alcohols and Aldehydes. Synthetic Communication, 2006, 36: 1-7(SCI 0.86)(4) Xiang Wen-Sheng, Wang Xiang-Jing, Ren Tian-Rui(通讯作者) & Ci Su-Qin. 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wheat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expressed in yeast and its properties.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2006,45 (1): 54–59(SCI 1.553 )(5) Yong-Hong Li, Tian-Rui Ren(通讯作者), Jian-Ping Guo and Jian-Cheng Liu. Maleopimaric anhydride ethyl ester. Acta Cryst. 2005, E61, 4305-4306(SCI 0.581)(6) Wen-Sheng Xiang, Xiang-Jing Wang, Tian-Rui Ren(通讯作者) & Xiu-Lian Ju. Expression of a wheat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in yeast and its inhibition by glyphosate.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05,61(4):402-406(SCI 1.175)(7) Xiang Wensheng, Wang Xiangjing, Ju Xiulian & Ren Tianrui. (通讯作者)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Immobilization as a Model of Herbicide Metabolism in vitro.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2004,10(2):9-12 (EI)(8)Guo-Jun Zheng, Jian-Jun Wang, Tian-Rui Ren,Liu Yang, Wan-Ru Sun. Lipase-catalysis of metyl-3-phenylglycidat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01, 12(4), 305-306. (SCI 0.355)(9) Tian-rui Ren , Ya-ling Gong, Xiu-lian Ju, Fu-heng Chen.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Indolosulfonylureas. 3rd Pan Pacific Conference on Pesticide Science.(10) Ren Tian-Rui, Yang Hong-Wei, Gao Xu, Yang Xin-Ling, Zhou Jia-Ju, Chen Fu-Heng.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novel HAP and ALS inhibitors. Pest Management Sci. 2000, 56: 218-226.(SCI 1.175)(11) Ren Tian-Rui, Chen Fu-Heng, Zhou Jia-Ju, Chen Hong-Ming, Guo Zhong-Ru. Synthesis of 2-(Alkylthio)-1,2,4-triazolo[1,5-a]pyrimidines and 3-(Alkylthio)-1,2,4-triazolo[3,4-a]pyrimidines and Their Vasodilator Activity. J. Chinese Pharm. Sci. 1998, 7(4): 171-178.(12) Hong-Ming Chen, Jia-Ju Zhou, Tian-Rui Ren, Gui-Rong Xie. A New QSAR Research Method Bases on Genetic Algorithm. Chinese Chem. Lett. 1997, 8(11): 975-978. (SCI 0.355)(13) Chen Hong-Ming, Ren Tian-Rui, Zhou Jia-Ju. A New Method of Receptor Mapping to Predict Bioactivity. J. Chinese Pharm. Sci. 1997, 6(3): 149-153.(14) Chen fuheng, Ren tianrui, Zhou jiaju. Synthesis of 2-(Alkylthio)-1,2,4- triazolo[1,5-a]pyrimidines and 3-(Alkylthio)-1,2,4-triazolo[3,4-a] pyrimidines and their Cardiovascular Activity. Book of Abstracts for Fifth Eurasia Conference on Chemical Sciences. Guangzhou: Zhongshan University Press, 1996: 566.(15) Chen Hong-Ming, Ren Tian-Rui, Zhou Jia-Ju, Using Supposed Receptor Model to Predict Bioactivity,Book of Abstracts for Fifth Eurasia Conference on Chemical Sciencec, Guangzhou: Zhongshan University Press, 1996: 410.(16) 任天瑞,赵宝峰,胡远东. GABA受体帖类抑制剂构效关系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27(7):1262-1265(SCI 0.771)(17) 任天瑞,沈斌,裴剑锋,汪永生,向文胜. 家蝇与大鼠GABA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及其3D-QSAR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26(3):546-549(SCI 0.771)(18) 王立勇,任天瑞. 丙烯酸/马来酸酐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过程工程学报, 2005,(2):162-165 (EI)(19) 沈斌,陆忠华,迟学斌,吕海峰 任天瑞,GABA受体抑制剂的柔性原子受体模型研究,物理化学学报,2005,21(7):800-803(SCI)(20) 沈斌,张晔,裴剑锋,任天瑞(通讯作者). 家蝇GABA受体抑制剂的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模型研究.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4,21(2):221-226(21) 任天瑞,沈斌,李永红,万俊杰. 纤维素的均相化学反应.化学进展.2004,16(6):948-953(22) 张小军,任天瑞(通讯作者),陈馥衡,任建国. 三唑并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7(4):372-376(23) 田立军, 巨修练, 任天瑞等. 双环硫化磷酸酯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3, 20(1):43-45.(24) 任天瑞, 汪永生, 李鹏鸽. 异氰酸酯的非光气工艺. 化学通报. 2003,66:w117(25) 向文胜,王相晶,任天瑞. 乙氧氟草醚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分析化学. 2003,31(3):377(26) 钱风云,欧阳藩,傅德贤,任天瑞. 链脲佐菌素致胰岛NO自由基损伤模型的建立合应用. 生物工程学报. 2003, 19(3): 349-352(27) 向文胜,王相晶,任天瑞. 除草剂草甘膦不易产生抗性的机理.世界农药.2002,24(5):17-19.(28) 李开扬,任天瑞(通讯作者). 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中的应用. 过程工程学报. 2002,2(1),91(29) 靳莉, 任天瑞(通讯作者), 向文胜, 陈馥衡.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农药学学报. 2002,4(1):9-17(30) 陈志伟, 罗保林, 冯伟, 任天瑞(通讯作者). 管型结构对提升管流动特性的影响. 过程工程学报. 2002,2(6),485-490(EI)(31) 黄旭, 黄明智, 任天瑞(通讯作者). 一种高效三唑除草剂的合成及应用. 农药. 2001,40(10):12-13(32) 黄旭, 黄明智, 任天瑞. 三唑类除草剂的研究和开发进展. 农药. 2001,40(9):7-8(33) 向文胜, 任天瑞(通讯作者). EPSP合成酶的纯化与制备. 农药学学报. 2000, 2: 76-78.(34) 任天瑞, 陈红明, 谢桂荣, 周家驹, 陈馥衡.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的比较分子场法分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 19(12): 1950-1953. (SCI 0.771)(35) 王明安, 刘军, 任天瑞, 陈馥衡, 沈其丰. 6,8-二甲基-1,2,4-三唑并嘧啶-3-丁二酮基硫醚酮-烯醇互变异构平衡的1H NMR 研究. 波谱学杂志. 1998, 15(2): 169.(36) 任天瑞, 谢桂荣, 周家驹, 陈馥衡.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的QSAR研究(II).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998,15(5): 281.(37) 任天瑞, 陈红明, 谢桂荣, 周家驹, 陈馥衡. 三唑并嘧啶类除草剂的QSAR研究(I).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997, 增刊:111-112.(38) 陈红明,周家驹,谢桂荣,任天瑞(通讯作者). 一种基于虚拟受体模型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 物理化学学报. 1997,13(7):626-631 (SCI 0.427)(39) 刘军, 李文明, 任天瑞. 几类新型含硅唑类化合物1H NMR研究. 波谱学杂志. 1997,14(2):143-146七、专著:《松香化学及其应用》,任天瑞,李永红,2006,化学工业出版社八、 产业化技术名称(1) “润禾宝”抗逆性植物生长调节剂,2002年获得临时登记证(2) 林业专用抗旱保水剂“育林宝”完成产品登记,推广面积20000余亩(3) 万吨级固态滴灌复合肥生产线(4) 植物纤维零甲醛复合板材生产线(5) 农用高吸水树脂与种衣剂的研究九、获奖情况(1)山西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抗逆性新材料(RAD)润禾宝的开发,奖励日期:2004年2月,证书号:2003-B-2-100(2)“2001-2002”年度BASF-中国化学会 青年知识创新奖十、 其他社会兼职(1) 山西大学兼职教授(2) 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王福胜发表论文

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全文加七四五六九零四六零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前提和手段,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科学设置会计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显得十分重要。

中文名:王福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枞阳出生日期:1962年8月职业: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院校: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成就:9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代表作品: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防治研究职务:302医院肝病生物治疗中心主任

江苏南京江宁区出生是1956年

李胜发表的论文

1]李胜. 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5. [2]李春媛. 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 价值工程,2010,(32). [3]冯艳. 非营利组织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7. [4]李红梅. 中国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研究[D]. 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2010. [5]谢宁.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现代银行财务模式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10. [6]甘鹏. 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研究[D].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08. [7]丁玉书. 企业财务活动中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4. [8]李延德. 大学生在校期间风险管理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2010. [9]敬永红. 达州翠屏山综合开发一期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2009. [10]闫峰. 卓越·蔚蓝群岛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2008. [11]杜晓玲. 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8. [12]王小练. 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2005. [13]杨秋利. 论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核心方法RAROC[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4]许娟.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问题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15]张星文. 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2007. [16]王育宪. 企业管理的一个新分支——风险管理[J]. 管理世界,1985,(3). [17]李莉. 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 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2005. [18]曹升元.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2008. [19]龚永兵. TA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2006. [20]张子超.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研究[D].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2008. [21]党雪. 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策略[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3. [22]王仲宇. 新华证券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分析与证券公司内部风险评估[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23]李红侠.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探讨[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2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东省分行 风险管理[A]. 李亚新 主编.[C].: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70-71. [25]郭景阳. 建立保险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研究[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 [26]高军. 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分析及对策研究[D]. 西南石油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2003. [27]范运. 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09. [28]曹乐喜.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2007. [29]谢飞. 财务公司网上银行在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风险管理研究[D].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2005. [30]交通银行武汉分行 财务和风险管理[A]. .[C].: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0. [31]阚德梅. 江苏省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2004. [32]李黎,齐中英. 风险理财在卫星运营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3). [33]沈隽. 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管理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2010. [34]杨博. 压力测试方法及其在债券基金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财经大学,2007. [35]陈茂. 论财产保险公司承保前的风险管理[D].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2003. [36]李霞. 汽车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37]高毅.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机理和控制研究[D].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2010. [38]简婷. 金融衍生工具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06. [39]甄珍. 山西票号风险管理研究与借鉴[D].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2007. [40]沈忠雷. 建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及应用[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41]常忠蛟. 我国高速公路项目投资风险管理[D]. 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2005. [42]周航,赵晓萌. 风险管理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5,(12). [43]刘浩. 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10. [44]唐海涛. 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系统设计研究[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05. [45]孙晓丽. 海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风险管理[A]. 王敏 主编.[C].: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94. [46]王霞. 中小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2004. [47]张超. 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消费信贷风险管理[D].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2010. [48]邵秋琪. 基于风险管理的衍生品运用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2011. [49]吴子华.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取向与风险管理[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 [50]陈力. 财务工程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友善

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我发现一切美之中皆有善,有温暖的人情美,也有和谐社会人们彼此之间的友善。

朋友们,你知道友善是什么吗?它是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

同学之间充满友善,幸福生活快乐无比。

友善好像是一株茁壮成长的小树,拥有它就有了朋友间的呵护;友善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拥有它人生就会过得幸福无比;友善是人生的一杯清茶,拥有它人生就过得津津有味,就会过得快乐甜蜜。

友善是湛蓝如洗的天空,包容天地万物;友善是阳光雨露,滋润着美德的形成,友善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刺骨,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此时的我已经生病了,由于咳嗽的厉害,妈妈给我请了病假,带我去打了点滴。下午打完针后回到家,学校也放学了。

我打开电脑,想看看班级QQ群中的同学们都在干什么?留了什么作业?同学们看见我的QQ头像亮起,知道我生病后都很关心我。有的同学问我:“怎么了,下午咋没去上课?”;有的同学问我:“咳嗽好点了没有?”;有的同学问我打针了吗?我有的同学问我吃药了吗,还介绍咳嗽药给我;有的同学叮嘱我“要多喝水”;有的同学告诉我“下午上课学习的内容,作业留什么了”……

看见QQ对话框中同学们对我的关心,我感动极了。我心想,谢谢你们了,我的伙伴们,我会好好听大夫的话,好好打针,好好吃药的,快点养好病回到学校去,好和你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疯闹一起做游戏;一起过那快乐的校园生活。

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幸福快乐伴你永远;友善是爱心的种子,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友善是沟通的桥梁,让友谊地久天长!它可以压倒一切困难,无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让我们以友善的心态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一切,那么世界就会充满幸福的味道。

友善是人间的天堂,没有它人间就像漫漫长夜期盼曙光;友善是可贵的生命,没有它生活就失去了意义;友善是一种美德,它给世界带来了和平,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美好的明天!

友善是一条河,滋润寂寞的心扉;友善是一团火,温暖孤独的心灵;友善是一粒种,播撒生活的希望;友善是心灵的窗,通往梦的天堂;朋友,请奉献你的友善,它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心与心沟通的纽带,国与国友好往来的桥梁也是一种爱的储蓄,让你和身边的人感情更纯真,也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链接: 

长期从事昆虫发育遗传学研究,整合果蝇遗传发育和家蚕生理生化优势,在昆虫发育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项相辅相成的研究工作(JH和20E协同调控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脂肪体重建的激素和营养调控;家蚕丝腺发育的遗传调控)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作为通讯作者在Autophagy, Cell Research, Development,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和PLoS Genetic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第一作者在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Biochemical Journal和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论文遴选为封面论文或者作为专题评论。组织和承担了多项基金委重点和面上、973、863、转基因专项等国家项目和课题。多次应邀在重大国际会议(如2011年在荷兰举行的第6届国际分子昆虫科学大会上)做主题和大会报告,多次担任国际大会(如2011年的国际昆虫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会议、2010和2013年的国际蜕皮激素会议、2014年的国际保幼激素会议)主席和组委员成员 。近年代表性研究论文(*通讯作者)1. Wen, D., Rivera-Perez, C., Abdou, M., Jia, Q., He, Q., Liu, X., Zyann, O., Xu. J., Bendena, W.G., Tobe, S.S., Noriega, F.G., Palli, S.R., Wang, J., Li, S.*, 2015. Methyl farnesoate plays a dual role in regulating Drosophila metamorphosis. PLoS Genetics, 11:e1005038. (IF 8.167)2. Liu, X., Dai, F., Guo, E., Li, K., Ma, L., Tian, L., Cao, Y., Palli, S.R., Li, S.*, 2015. 20-Hydroxyecdysone (20E) primary-response gene E93 modulates 20E signaling to promote Bombyx larval-pupal metamorphosi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90:27370-27383. (IF 4.68)3. Li, K., Guo, E., Hossain, M., Li, Q., Cao, Y., Tian, L., Yang, W.Y., Li, S.*, 2015. Bombyx E75 isoforms display stage- and tissue-specific response to 20-hydroxyecdysone. Scientific Reports, 5:12114. (IF 5.578)4. Xie, K., Tian, L., Guo, X., Li, K., Li, J., Deng, X., Li, Q., Xia, Q., Zhong, Y., Huang, Z., Liu, J., Li, S.*, Yang, W., Cao, Y., 2015. BmATG5 and BmATG6 mediate the initiation of apoptosis in response to autophagy induced by 20-hydroxyecdysone or starvation. Autophagy, in press. (IF 11.423)5. He, Q., Cui, C., Wen, D., Wang, J., Palli, S.R., Li, S.*, 2014. Hsp83 facilitates Met nuclear import to modulate juvenile hormone signaling.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89:27874-27885. (IF 4.68)6. Jia, Q., Liu, Y., Liu, H., Li, S.*, 2014. MMP1 and MMP2 cooperatively induce Drosophila fat body cell dissociation with distinct roles. Scientific Reports, 4:7535. (IF 5.578)7. Xia, Q., Li, S., Feng, Q., 2014. Advances in silkworm studies accelerated by the Bombyx genome.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59:213-236. (# equal contribution; * an invited review). (IF 13.021)8. Tian, L., Ma, L., Guo, E., Deng, X., Ma, S., Xia, Q., Cao, Y., Li, S.*, 2013. 20-hydroxyecdysone upregulates Atg genes to induce autophagy in the Bombyx fat body. Autophagy, 9:1167-1182. (IF 11.423)9. Ma, L., Shi, M., Chen, X-X., Li, S.*, 2013. Ras1 upregulates bcpi for inhibiting cathepsin activity to prevent tissue destruction of the Bombyx posterior silk gland.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12:1924-1934. (IF 5.001)10. Wang, S., Wang, J., Sun, Y., Song, Q., Li, S.*, 2012. PKC-mediated USP phosphorylation at Ser35 modulates 20-hydroxyecdysone signaling in Drosophila.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11:6187-6196. (IF 5.001)11. Ma, L., Xu, H., Zhu, J., Ma, S., Liu, Y., Jiang, R-J., Xia, Q, Li, S.*, 2011. Ras1 overexpression in the posterior silk gland improves silk yield. Cell Research, 21:934-943. (IF 11.981)(Highlighted by Belles, X. 2011 Cell Research 21:862-863)12. Huang, J., Tian, L., Abdou, M., Wen, D., Wang, Y.,Li, S.*, Wang, J., 2011. DPP-mediated TGF-β signaling regulates juvenile hormone biosynthesis by upregulating expression of JH acid methyltransferase.Development, 138:2283-2291. (IF 6.273)13. Li. S.*, 2010. Identification of iron-loaded ferritin as an essential mitogen fo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Drosophila. Cell Research, 20:1148-1157. (IF 11.981)14. Wang, S., Liu, S., Liu, H., Wang, J., Zhou, S., Liu, Y., Jiang, R-J., Bendena, W.G.,Li, S.*, 2010. The insect steroid hormone 20-hydroxyecdysone reduces food consumption resulting in fat body lipolysis during molting and pupation.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128-138. Cover Story (IF 8.432)15. Tian, L., Guo, E., Diao, Y., Wang, S., Liu, S., Cao, Y., Jiang, R-J., Ling, E., Li, S.*,2010.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of glycolysis by 20-hydroxyecdysone and juvenile hormone in fat body tissues of the silkworm, Bombyx mori.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255–263. (IF 8.432)16. Liu, Y., Sheng, Z., Liu, H., Wen, W., He, Q., Wang, S., Shao, W., Jiang, R-J., An, S., Sun, Y., Bendena, W.G., Wang, J., Gilbert, L.I., Wilson, T.G., Song, Q., Li, S.*, 2009. Juvenile hormone counteracts the bHLH-PAS transcriptional factor MET and GCE to prevent caspase-dependent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Drosophila. Development 136: 2015-2025. (IF 6.27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