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国学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中国会计学会会议论文发表

《商业观察》《新金融世界》《首席财务官》《中国乡镇企业会计》《财会学习》

字简单的很啊写了给你

序号题名 作者 来源 发表时间 来源数据库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1 异质性产权、股权集中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袁根根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2-05-19 中国会议 61 2 会计诚信危机治理机制研究 田昆儒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6-07-15 中国会议 0 97 3 我国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传导机制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田昆儒 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 2006-07-15 中国会议 0 62 4 中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构成要素比较研究 田昆儒 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2007-10-20 中国会议 0 84 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基于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3-2007年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田昆儒 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2008-11-25 中国会议 1 133 6 试论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统合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9-03-10 期刊 2 149 7 我国贫困家庭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问题研究 王晓亮 会计之友 2013-12-10 期刊 27 8 定向增发与投资效率问题研究 田昆儒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01-25 期刊 103 9 股权结构对股票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公开发行与定向增发的经验证据 王晓亮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01-15 期刊 23 10 定向增发、盈余管理与长期股票收益 田昆儒 财贸研究 2014-10-30 13:32 期刊 11 欧美国家碳排放权交易价格问题研究综述及其启示 刘冠辰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12-06 期刊 385 12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特征、政府补助与会计稳健性 蒋艳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01-01 期刊 1 532 13 会计的天职——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建设 田昆儒 会计之友 2013-04-30 期刊 26 14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股票流动性变化 田昆儒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3-07-16 13:36 期刊 128 15、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智力资本定价变化分析 宋丹宁 财会通讯 2013-10-20 期刊 14 16、我国与国际及美国每股收益准则的比较 王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20 期刊 1 122 17 后契约机会主义与企业治理效率研究 袁根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18 期刊 0 81 18 加强会计业务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和政策之职能刍议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07-06 期刊 0 54 19 管理者才能、公司控制力与高管薪酬——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袁根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09-19 15:02 期刊 1 189 20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基于上证A股上市公司2003-2007年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田昆儒 山东经济 2009-01-15 期刊 4 1034 21 天津滨海新区创业融资渠道分析 田昆儒 港口经济 2009-01-20 期刊 1 458 22 会计规范模式探讨 田昆儒 财会月刊 2009-02-25 期刊 0 207 2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实践及启示 许绍双 现代管理科学 2009-08-10 期刊 13 413 24 柜台市场做市商制度交易成本分析 崔志娟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9-08-06 期刊 4 423 25 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透明度的概念辨析 许绍双 现代管理科学 2009-10-10 期刊 4 258 26 可转债双重属性的分析 田昆儒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9-09-10 期刊 3 226 27 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内涵及运行机理分析 杨继飞 现代管理科学 2009-10-10 期刊 1 116 28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角色的识别:一个基于持股比例的博弈分析 许绍双 南开管理评论 2009-10-08 期刊 13 1293 29 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会计研究课题——评《会计信用论》一书 田昆儒 当代经济管理 2009-11-25 期刊 0 70 30 公司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国外文献述评 田昆儒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05-10 期刊 6 800 31 北京市“三废”治理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 梁星 经济问题 2010-05-15 期刊 3 410 32 企业自主创新成本问题研究动态与启示 王娟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9-10 期刊 2 305 33 论企业自主创新的障碍与会计支持 田昆儒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11-25 期刊 2 81 3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问题研究 田昆儒 当代财经 2006-01-15 期刊 54 2026 35 基于公司控制权的会计规则制定问题研究 田昆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8-28 期刊 2 90 36 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结构分析研究 万翔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6-09-30 期刊 20 372 37 中国社会关联会计论纲 田昆儒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6-09-25 期刊 6 73 38 会计诚信危机的经济根源及其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王晓东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6-12-06 期刊 13 394 39 中美金融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要素比较研究 田昆儒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2-10 期刊 4 434 40 社会关联会计:中国现代社会亟待研究的课题 田昆儒 会计师 2007-05-01 期刊 0 10541 会计诚信危机治理机制研究 田昆儒 南开管理评论 2007-04-08 期刊 3 582 42 中国社会责任会计问题研究综述 田昆儒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7-12-05 期刊 42 1503 43 高举伟大旗帜 打造我国会计工作繁荣期 于玉林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08-01-05 期刊 1 76 44 产权交易信息披露研究:一个基于竞争市场的理论框架 许绍双 特区经济 2008-04-25 期刊 3 152 4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基于上证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田昆儒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8-25 期刊 15 1053 46 运输仓储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要素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8-10-06 期刊 16 267 47 谈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 齐萱 财会月刊 2005-08-26 期刊 4 304 48 天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5-10-20 期刊 2 243 49 会计学研究的新领域企业产权会计学 田昆儒 会计之友 2004-02-15 期刊 2 191 50 运用财务失败预警模型分析“啤酒花”事件 付长玉 会计之友 2004-07-15 期刊 6 168 51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 以上市公司为中心的展开 田昆儒 会计师 2004-11-15 期刊 1 199 52 产权会计学论纲 田昆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28 期刊 7 234 53 论产权制度与会计信息揭示 田昆儒 会计研究 1999-11-15 期刊 30 276 54 关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06-25 期刊 18 843 55 构建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监管体系探讨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2-12-25 期刊 11 222 56 论企业产权重组会计 田昆儒 南开管理评论 1999-05-10 期刊 9 112 57 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08-25 期刊 15 178 58 WTO:将给中国会计带来什么 田昆儒 财会月刊 2001-01-16 期刊 25 61 59 建立政府出资者财务制度的研究 田昆儒 国有资产管理 2001-07-08 期刊 1 18 60 无形资产国际化战略初探 田昆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1-02-25 期刊 0 50 61 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田昆儒 财会月刊 2002-01-30 期刊 15 287 62 日本的注册会计师制度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5-06-10 期刊 0 51 63 日本会计法规体系及其基本内容 田昆儒 对外经贸财会 1995-01-15 期刊 0 48 64 不懈的追求——记我国当代著名会计学家于玉林教授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6-06-10 期刊 0 44 65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6-09-10 期刊 2 174 66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几个问题的探讨 田昆儒 对外经贸财会 1996-10-15 期刊 0 18 67 日本会计教育体系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7-06-10 期刊 0 116 68 社会责任会计渊源及构造初探 田昆儒 财会通讯 1997-07-15 期刊 13 187 69 社会责任会计渊源及构造初探 田昆儒 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8-01-18 期刊 15 239 70 产权经济会计论纲 田昆儒 财会月刊 1998-06-10 期刊 10 70

中国会计学会出版的《会计研究》《21世纪经济报道》《财会月刊》财税与会计 大众理财顾问

中国学会论文发表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题、开头、文章中间、结尾。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段落论点也是如此。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概括出的句子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

可以到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官网参考一下。

中国化学会会议论文不好发表,因为这个论文的话对于论文的专业能力水平要求都很高,并且来说的话审核也是比较严格的。

中国化学会会议论文可以发表,它有一整套的发表流程。首先,作者要准备好要投稿的论文,然后登录到中国化学会的网站,按照要求上传文件,并填写投稿表单。接着,专家会根据论文的专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等因素进行审查,并给出相应结果。如果论文被通过,作者就可以将论文正式发表在中国化学会会议上。

中国核学会发表论文

一百年来,坐落于南京市四牌楼的百年名校东南大学,为祖国培养了15万多名高层次优秀人才。素有“中国核物理的鼻祖”之称的赵忠尧,就是这众多东大学子中的佼佼者之一。赵忠尧,1902年6月27日出生于浙江诸暨。1920年,赵忠尧从诸暨县立中学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东南大学前身)数理化部,1924年毕业后相继在湖州第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清华大学任教员。1927年赵忠尧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深造,师从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R.A.密立根(Millikan)并于1930年以优等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赵忠尧先后在清华大学、云南大学、西南联大、国立中央大学等校任职。1948年,赵忠尧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51年,赵忠尧冲破重重困难回到新中国,195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赵忠尧一生献身核物理事业,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核物理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98年5月28日,赵忠尧——这位中国核物理的鼻祖辞别人世时,有人这样评价他: 在中国物理学 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他也是一颗明星主要成就发现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正电子,实验发现反物质。1930年,赵忠尧发表《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和《硬γ射线的散射》等论文,发现了γ射线通过量子物质时的“反常吸收”,即正负电子对湮灭现象,实验观测到正电子。该发现是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发展的里程碑。赵忠尧并没有因该项成就被授予诺贝尔奖。两年后,他的同学安德逊(C. D. Anderson)在威尔逊云雾室中观测到宇宙线的反物质——正电子的径迹,获诺贝尔物理奖。安德森注意到有一个粒子,它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与电子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他知道这个粒子带着一种不同的电荷,他还知道这个粒子的质量跟电子质量差不多。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粒子的质量介于电子质量和质子质量之间。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反物质。他在回忆中提及:“我依稀记得,当时有一个研究生。我猜他跟其他研究生一样,没有读过所有的理论。因此他(看到实验结果后)没有立即认识到那就是反物质;而反物质此前就已经被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预言出来了。”安德森提及的这件事是指1929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赵忠尧曾经也发现过相关的实验现象,但貌似他当时的论文重点放在了硬伽 马射线的散射上,而不是正反物质的湮没现象。赵忠尧后来也没有再继续跟进或指出正电子的说法,因此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颁给了卡尔·安德森,并第一次与华人科学家擦肩而过。有关正电子的发现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曾经评论:“要不是赵教授在30年代对正负电子湮没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就不可能有正负电子对撞机,也就没有今天的物理研究。”在中国建立核物理实验基地。1932年回国后,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核物理教学实验室,从事γ射线、人工放射性和中子物理的研究工作。期间发表了《硬γ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等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论文。1950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持核物理方面的工作,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使中国加速器技术迈出了第一步,还发展了真空技术、高电压技术、离子源技术,对中国高技术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他主持下,以静电加速器为基础又建设了中国最早的核物理实验室,开展了中国最早用加速器的核物理实验。并且主持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起一个专业实验室,开设了β谱仪、气泡室、γ共振散射、穆斯堡尔效应、核反应等较先进的实验。此后北京开建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加速器、质谱仪和同步辐射应用设施等等并投入运行,都积累着赵忠尧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心血。启蒙中国的核物理科学。首次在中国开设核物理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在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培养大批人才,为中国核物理宗师,被称为“中国原子能之父”。桃李满天下,学生中许多为有关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如王淦昌、钱三强、钱伟长、王大珩、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赵仁恺、冯端、朱清时等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诞生,第一枚氢弹爆炸,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个高能量正负电子对撞机问世,第一个核电站动土兴建……这些原子能开发领域的成果,有将近一半的技术力量来自赵忠尧和他的学生们。奠定了中国原子核能事业的基础。

是呀,有好几个呢!

主要成就发现反常吸收和特殊辐射,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正电子,实验发现反物质。1930年,赵忠尧发表《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和《硬γ射线的散射》等论文,发现了γ射线通过量子物质时的“反常吸收”,即正负电子对湮灭现象,实验观测到正电子。该发现是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发展的里程碑。赵忠尧并没有因该项成就被授予诺贝尔奖。两年后,他的同学安德逊(C. D. Anderson)在威尔逊云雾室中观测到宇宙线的反物质——正电子的径迹,获诺贝尔物理奖。安德森注意到有一个粒子,它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与电子在磁场中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他知道这个粒子带着一种不同的电荷,他还知道这个粒子的质量跟电子质量差不多。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粒子的质量介于电子质量和质子质量之间。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反物质。他在回忆中提及:“我依稀记得,当时有一个研究生。我猜他跟其他研究生一样,没有读过所有的理论。因此他(看到实验结果后)没有立即认识到那就是反物质;而反物质此前就已经被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预言出来了。”安德森提及的这件事是指1929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赵忠尧曾经也发现过相关的实验现象,但貌似他当时的论文重点放在了硬伽马射线的散射上,而不是正反物质的湮没现象。赵忠尧后来也没有再继续跟进或指出正电子的说法,因此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颁给了卡尔·安德森,并第一次与华人科学家擦肩而过。有关正电子的发现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曾经评论:“要不是赵教授在30年代对正负电子湮没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就不可能有正负电子对撞机,也就没有今天的物理研究。”在中国建立核物理实验基地。1932年回国后,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核物理教学实验室,从事γ射线、人工放射性和中子物理的研究工作。期间发表了《硬γ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等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和论文。1950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主持核物理方面的工作,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使中国加速器技术迈出了第一步,还发展了真空技术、高电压技术、离子源技术,对中国高技术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他主持下,以静电加速器为基础又建设了中国最早的核物理实验室,开展了中国最早用加速器的核物理实验。并且主持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起一个专业实验室,开设了β谱仪、气泡室、γ共振散射、穆斯堡尔效应、核反应等较先进的实验。此后北京开建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加速器、质谱仪和同步辐射应用设施等等并投入运行,都积累着赵忠尧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心血。启蒙中国的核物理科学。首次在中国开设核物理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在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培养大批人才,为中国核物理宗师,被称为“中国原子能之父”。桃李满天下,学生中许多为有关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如王淦昌、钱三强、钱伟长、王大珩、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邓稼先、赵仁恺、冯端、朱清时等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诞生,第一枚氢弹爆炸,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个高能量正负电子对撞机问世,第一个核电站动土兴建……这些原子能开发领域的成果,有将近一半的技术力量来自赵忠尧和他的学生们。奠定了中国原子核能事业的基础。

杨立军 外科主任医师杨立军外科主任医师杨立军,男,主任医师,中国核工业北京四O一医院院长,毕业于苏州医学院,曾在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进修,擅长普外科各种疑难病的诊治和甲状腺各类手术、乳腺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颈淋巴结廓清术、胃大部切除术、脾切除加自体脾片移植术、结肠癌根治术、各类肿瘤的种子源植入术等。现为房山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理事,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发表国家级、省部级论文、论著20余篇。贾福城 中医科主任医师贾福城中医科主任医师贾福城,男,主任医师,中国核工业北京四O一医院书记兼副院长,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专业,曾在北京市中医院儿科、内科进修学习,从医30余年,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诊治儿科外感热病、脾胃病、咳喘病等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眩晕、失眠和各种疑难杂病,在国家级和省部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邱建国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邱建国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邱建国,男,主任医师,中国核工业北京四O一医院业务副院长兼大内科主任,毕业于苏州医学院,曾在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1年,擅长于心血管内科专业和心超诊断专业,在诊治和抢救急性心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炎等危重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为房山区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心血管组专家和房山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心血管鉴定专家,发表国家级、省部级论文10余篇。

中国教育学会会员论文发表

何强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论文《运用多媒体CAI软件提高高一年级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省一等奖;江西省首届录像课评比中《原电池》获省二等奖; 江西省中青年化学优质课评比中获省一等奖;担任《高中总复习?化学》等6本有关中学化学书籍的编写主编;论文《高素质人才,来源于高素质管理》获江西省教育学会第一届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论文一等奖。论文《运用多媒体CAI软件提高高一年级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省一等奖;《创设开放的课程,释放学生的个性》刊登在2004年2月《中国教师报》;2005年论文《浅谈人文化的学校管理和人性化的人才培育》获由中国教师报组织的第二届中国高中校长征文比赛一等奖。主持完成了3个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现正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研究。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市“十佳”校长、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学科带头人”;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跨世纪园丁工程――万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是“省电化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学科组成员”;是“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专家组成员”;是江西师范大学和赣南师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省教育厅评为“先进个人”;获张果喜教育基金会江西省“优秀教师”;是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化学会会员,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委员会理事,市专家联谊会会员。录像课省二等奖;优质课省一等奖;论文省一等奖2篇;1篇论文获第二届中国高中校长征文比赛一等奖;1篇论文发表在《中国教师报》,是《高中总复习·化学》等七本书的主编或编者;主持完成了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1个;现正主持“十一五”国家级课题的研究。

王军(1921年10月26日-2014年11月19日),女,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921年10月26日出生,山东省荣成县人,1937年7月参加革命,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王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1月19日零时5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23日上午,王军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哈尔滨举行。

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文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论文 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BC1使人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心理活动个性化2道德两难故事 对偶故事法1答案解析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第一,他创立了如前所说的“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 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得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当然,工具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结构,只是由于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作和语言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他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于内部,它不引起客体的变化,而是影响人的行为。 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的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的性质。第二,他探讨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维果斯基认为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包括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所谓高级心理机能是以“语言”为中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所特有的。 人类个体只有在掌握了人类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注意、抽象思维、高级情感、意志等。 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是:²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²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说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是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² 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 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²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² 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 ² 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高级心理机能。² 高级的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是与他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强调心理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并为这个变化过程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标。 2答案解析:皮亚杰俐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科尔伯格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道德两难论法。 他编制了九个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如常用的一个故事便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即本城一个药剂师新研制的镭锭。 配制这种药成本为200元,但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元。 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但遭到药剂师的拒绝,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 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破门进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问:这个丈夫该这么做吗?为什么?利用这类两难故事,科尔伯格研究了75名10~16岁的被试。 以后每隔三年重复一次,直至22~28岁。他让被试听了故事后判断是非,然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再根据他们的回答划分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 同时又根据一系列的回答,编制了各种不同水平的量表,再来测定其他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科尔伯格从被试的陈述中区分出30个普遍的道德属性,如公正、权利、义务、道德责任、道德动机和后果等等。 每一个属性可分为6个等级,合计180项,然后把谈话中儿童的道德观念归属到180项,然后把谈话中儿童的道德观念归属到180项分类表的一个小项下作为得分。儿童在某一阶段的得分在其全部表述数中所占的面分比,便是儿童在该阶段的道德判断水平。 据称其信度高达0.68~0.84。这种方法是科尔伯格研究人的道德判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研究中发现人的道德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分为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种水平,每种水平各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 心理学考研问题: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导师是邹泓,具体是啥你看看他发的文章,其实你具体做什么研究有可能和导师有关系,更可能没有关系,导师一般会尊重你的想法的 "社会性发展与健康人格教育"好像是对儿童进行社会技能训练,增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发展的,我看过邹老师的论文下面是在网上搜得邹泓教授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点击数: 1263 更新时间:2005-4-1 10:44:00 邹泓,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院副院长 专业方向: 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联系地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100875 办公电话: email: 教育背景: 1982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学位; 1989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8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专业经历: 1982年7月留校,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任教; 1985年6月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任教; 1999年12月至200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所长; 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任《心理发展与教育》常务副主编; 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美国密执根州韦恩州立大学(WSU)心理系, 访问学者,进修发展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学,并进行合作研究。 1990年4月至1991年01月,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 (UCLA)教育研究生院,访问学者,进修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并进行合作研究。 主讲课程: 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本科生)、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硕士生)、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人格与社会性发展的测评与咨询(博士生)。 学术团体 ***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北京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教育心理学会会员、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协会会员 [主要发表物]: 主要著作: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学校心理学》(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发展心理学》(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1998年-2001年): 1. 处境不利儿童的友谊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 2. 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01,8; 3. 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 4. 大学生特质焦虑:结构及其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4 5. 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6. 大学生特质焦虑与社会支持系统关系的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1; 7. 青少年的交往目标与同伴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 8. 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9.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10. 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1; 11. 社会榜样、社会关系质量与青少年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 教育心理学论文 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变革论文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在角色定位、结构体系、发展方向、学科形象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学科发展路径不明确、学校办学形式封闭、学者研究视野狭窄、研究队伍层次低及课程和教学不深入等因素成为职教心理学发展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为此,必须采取多元共生的学科范式,建立开放互动的学术机制,注重应用的研究取向,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开创职教心理学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范式;发展理念;学术机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和心理学事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也有了引人瞩目的发展,出版了一些各具特色、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①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发展速度缓慢,发挥作用不大。 理性反思与科学建构是新兴学科发展与成熟的关键。一门学科只有在把自身也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它才开始走向成熟。 职业教育心理学应当能够通过不断反身自观而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隐喻”: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 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要求,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形势相比,②国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有关职业教育心理学现状的几种形象比喻,从侧面说明了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奴婢”与“附庸”:角色定位不恰当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性质特殊、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 “一门学科在学科类属中的地位的摆法表现我们对这门学科的整体理解和认识,因而也就会影响到它的发展方向和应受到的重视,非同小可。”③在学科体系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生存处境艰难,基本上处于职业教育学的“奴婢”和教育心理学的“附庸”的尴尬位置。 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角色变得可有可无,大多空位、缺位或者错位。 (二)“大拼盘”:结构体系不成熟 构建职业教育心理学体系,目前基本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职业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的“对接”与“嫁接”,一种是依据职业教育工作实际需要来寻求心理学理论的支撑与支持。 这两种思路并不适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也导致了职业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的“普教化”问题,移植和复制的倾向比较明显,缺乏应有的职业教育特色。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努力反映职业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增加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课题,把师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管理心理与职业心理等几块内容组合,将这些内容相加包容于一体,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比较公认的学科框架和结构体系。 (三)“传声筒”:作用发挥不理想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决策需要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提供切实的心理学依据。但职业教育心理学大多借用或套用教育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传播的大多是普通教育学之“声”或教育心理学之“音”,缺乏应有的改造创新和职业教育特色,缺少对职业教育活动心理规律的深层次把握。 职业教育心理学成了普通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的“应声虫”,实质上反映了职业教育心理学功能和作用发挥上的“边缘化”。国内已经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著作和教材的学术贡献固然可贵,但总体而言,学术影响力还不够大,对职业教育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指导性还不够强。 (四)“四不像”:发展方向不明确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职业教育与心理学等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划分上,职业教育心理学究竟属于职业教育学还是属于教育心理学,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学科发展走向上,职业教育心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也可以说,职业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还没有形成,我们还没有找到比较适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五)“鸡肋”:建设效益不显著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职业教育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教育社会需求旺盛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也必须有所作为,能够也应该产生好的职业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现实的基本状况是,职业教育心理学在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还游离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体系之外,成为教师教育(师范类)专业的“额外附加”,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多余人”位置,甚至变成了食之无味、用之不得、弃之可惜的“鸡肋”。 文章来源 fanwenmuban/view/244417。 教育心理学论文 以下资料供你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是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等书,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 虽然当时尚未使用“教育心理学”这一名称,但实际上已把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这两方面都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在讨论教育和教学问题时,他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并把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六种。这些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 *** ,促进思想活泼和精神旺盛。 对兴趣的研究成为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个重要联结点。赫尔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上对启发后来的教育理论家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另一重要条件,这导致实验教育学的出现。实验教育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 德国的莱和莫伊曼都把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与教育和教学理论相结合。莱所著《实验教学论》一书,实际上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内容的著作,为教育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的独立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测验学在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触媒作用,它促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教育学上常提到因材施教原则,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 如何适应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同课题。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是实行班级教学制度所必须掌握的两种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教学效果的工具。 学校招生和入学后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对学生的个案研究,都要应用各种测验。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 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教育学产生一定影响。格式塔学派介绍到中国以后,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 *** 与反应等联结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桑代克的学习三大定律之外的“顿悟”问题,也将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的概念”,“转移的概念”、“精确律”、“完成原则”等等原理、原则应用到教育上来。 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30年代的中国教育心理学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心理学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 教育心理学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都是受这一学派的影响。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 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鸾ダ┏洹=逃睦硌г诜⒄钩跗谄Ö赜谘靶睦淼难芯亢脱奥傻奶致郏⑶掖蠖嗉杏谥怯矫娴奈侍狻K孀沤逃匀说娜Ã娣⒄沟娜找嬷厥樱簿驮嚼丛街厥拥赖滦形ء⒌赖虑楦幸约吧竺狼楦械呐嘌?nbsp;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曾对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对象提出具体建议。 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包括五个方面,即人类生。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这三个专业有什么区别?? 基础心理学:主要涉及脑电,认知,眼动方面的实验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有情绪调节,个性与社会化发展等等方面应用心理学:主要涉及咨询治疗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每个学校的师资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关,开设相应的课程学习。 一般来说,基础心理学需要的是研究实验能力,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需要很强,当然论文撰写能力也是很需要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跟人的发展有关,涉及人各方面的研究应用心理学主要其中如何将心理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开来。咨询治疗是对人心理问题的一个诊断咨询,帮助人自助;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是主要这对企业中的员工的管理而言的。 至于中学当老师的话,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什么硬性的标准,但是个人觉得最好是学应用心理学。因为去中学当老师,需要心理咨询的技巧和处理危机干预,以及学生团体辅导的经验,不过这些其他方向都可以学到的。

中国会计学会教育论文发表

这个算不算是在人肉呢

任永平 一.基本情况介绍任永平: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中国CPA。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会计系主任、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学习经历:1981年~1985年,江苏大学( 原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动力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1985年~1986年,厦门大学会计系进修会计学;1989年-1992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攻读硕士学位,于1992年获经济学(会计学)硕士学位;1996年~1999年,厦门大学会计系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于1999年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1998年在德国RIETSCHLE公司进行会计研修(1年);2006年在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进修半年。工作经历:1985年~2003年,在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在江苏大学财务处任副处长。2003至今,在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担任会计系主任、学院院长助理。任永平是我国财政部首届会计领军人物培训班学员,任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 目前担任主要课程本科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国际会计等硕士生课程:会计理论研究、财务分析研究等 二、主要科研成果在《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通讯》、《财会月刊》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4部,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合作主持省(市)科研和教研课题7项,其中主持的上海市教委《基础会计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获得了上海市精品课程光荣称号;主持大型企业横向课题多项。——主要著作(包括教材) (1)《基础会计学》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年12月出版(2)《中德财务会计比较研究》,独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出版(3)《会计学基础》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年12月出版(4)《财务会计》主编(2/2)兵器工业部出版社1996年出版——主要论文(1)WTO后时代,我国会计规范制订若干战略问题的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2月 (2)发达国家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经验与借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治理:国际比较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论文集](3)关于独立董事若干职责问题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3年8月(4)德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会计研究》,2003年10月 (5)关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财会通讯》,2002年10月 (6)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若干重要参数的财务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2月 (7)电子网络倾倒会计大厦吗?《财务与会计》,2001年09月 (8)中德财务会计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比较研究,《会计研究》,2001年07月 (9)德国秘密准备金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会计研究》,2001年02月 (10)中德会计报表比较研究,《会计研究》,1998年7月 徐宗宇 徐宗宇 男 1963年1月生 山西定襄人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经贸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管理学士学位;1989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工程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1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获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2年先后在国泰证券有限公司总部、国泰基金管理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2年10月进入上海大学工作,现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教学和研究,现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期间,赴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理论专题硕士生课程:会计学文献阅读、会计实证分析 主要科研成果: 1、主持课题(1)上海市教委项目“基于事项法的会计系统研究”(批准号:A.10-0104-06-807),2006-20082、主要著作(包括教材,以近年为主)(1)《基础会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6月(2)《财务会计》(/副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8月(3)《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可靠性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1月(4)《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等5部。3、主要论文(1)李远勤 徐宗宇,“The Class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Business and Economic Review》,Toyo Gakuen University 2007年第3期,第96-112页;(2)徐宗宇,“加强证券公司内部稽核的现实思考”,《中国审计》,2002年第6期,第67-68页;(3)徐宗宇,“境外投资银行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第35-37页;(4)徐宗宇,“对事项法会计理论的思考”,《财经论丛》,2003年第6期,第70-75页;(5)徐宗宇,“上海市证券业同业公会案例研究”,《企业家天地》,2004年第1期,第56-63页;(6)徐宗宇 李鹏举,“对经济增加值指标构建及其应用的思考”,《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54--59页; (7)徐宗宇,“对事项法会计信息系统研究的探讨”,中国会计学会论文集(2006)等30篇。 徐文丽徐文丽,女,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会计理论、会计实务 课题 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财务会计”(2007-2008) 上海大学精品课程项目“财务会计”(2007年) 横向课题“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5年)等5项 著作 (1)《高级财务会计》(独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4月 (2)《财务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8月 (3)《涉外企业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7月 (4)《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7月 论文 (1)商誉会计的研究与探讨,《财会通讯》,2008年5月 (2)应对国际反倾销的若干财务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2008年2月 (3)对企业并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3月 (4)对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及会计问题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2005年7月 (5)论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歧义与协调,《上海大学学报》,2005年5月 (6)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探索与争鸣》,2004年12月 (7)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学思考,《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9月,等32篇 社会职务 非执业注册会计师、非执业注册资产评估师 荣誉 《财务会计》获199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三等奖 《高级财务会计》获2007年上海大学优秀教材奖 获1996年“王宽诚育才奖” 获1995年“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张佳春 一.基本情况介绍张佳春:女,1963年生,博士,教授、高级会计师。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审计处处长。学习经历:1979年~1983年,江苏科技大学( 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船舶工程专业;1985年~1987年,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工程专业;2002年~200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工程专业。工作经历:1983年~2004年,江苏科技大学管理工程系、人事处、教务处认教、任职;2004~今,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务处、审计处认教、任职。现为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任会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校审计处处长,女教授会执行副理事长,上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会副监事长,校语委副主任、普通话测试站站长。目前担任主要课程本科课程:基础会计、公司理财硕士生课程:项目财务管理 二、主要科研成果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编著或主编、副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0本(其中主持编写全国“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主持或合作主持省(市)科研和教研课题8项,主要参与国家教育教改项目1项,省(市)科研、教研等项目10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市精品课程1门(第二主持),省级一类优秀课程1项(第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省(部)级优秀教研论文二、三等奖2篇等。

1、“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的新特点” 《纺织会计》 2001.62、“网络经济环境下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拓展”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2.13、“计算机环境下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探讨”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2.34、“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经济》 2002.8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陷的理性思考”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2.11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缺陷与对策”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2.67、“谁给ABM下绊马索?” 第2作者 《中国财经报》 2002.12.168、“实行作业成本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灵丹妙药”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3.29、“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探讨” 《企业经济》 2003.310“美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丑闻的几点启示” 《审计理论与实践》 2003.411、“施乐:乐极生悲”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712、“公司治理结构与信息披露制度” 《商业研究》 2003.1013、“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缺陷的再思考” 《中国工会财会》 2003.514、“从“长安汽车业绩质疑风波”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003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3年年会暨第十六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5、“从“长安事件”谈改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治理措施”《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3.1216、““长安汽车业绩质疑风波”引发的思考” 《企业经济》 2004.617、“由中航油“陈久霖”事件看现行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缺陷”《教育经济与管理》2005.118、“我国现行国企高管薪酬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应对策略”《企业经济》 2005.619、“企业破产界限的界定” 《四川会计》 1996.620、“我国流通业整合模式探讨” 《中华学术论坛》 2006.221、“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分析》” 《社科研究》 2006.222、“我国零售企业整合模式决策” 《企业活力》 2006.423、“新《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剖析” 《会计之友》2006.6(下)24、“会计政策与企业风险控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文献》2006.6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5、“商业集团的整合模式” 第2作者《首都流通业研究报告200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 规划项目. 2006.5 同心出版社26、“我国新旧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差异分析” 《会计之友》2006.7(上)27、“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突破及缺陷剖析”第2作者 2006年4期(双月)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8、“《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关键内容解读”2006年 第8期 第1作者《会计师》29、“对我国新颁布的资产减值准则的思考”曹阳, 刘琦2006年7月,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30、“《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关键内容解读”2006年7期 《社科研究》31、“企业整合模式整体框架探析”(《中华学术论坛》06.8))32、“新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差异分析及其对企业的影响”2006年9期 第1作者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33、“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差异分析及其对企业的影响”2006年10期 第1作者《中国乡镇企业会计》)34、“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差异分析” 《会计之友》2006.10(上) 第1作者35、“从会计政策选择谈企业风险的控制” (《社科研究》06.10.)36、“我国商业集团整合模式的设计 以零售业为例” 2006年20 《商业研究》37、我国商业企业整合模式的构想 2008.08 《流通产业创新与区域发展》 第2作者知识产权出版社38、“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入选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4月39、“高管层股权激励的现状与效果”,《会计之友》,2009.5(上),0.64万字41、“高管层股权激励中业绩评价的应用效果”,《会计之友》,2009.5(中),0.55万字42、“高管层股权激励应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及难点分析”,《会计之友》,2009.5(下),0.5万字43、“股权激励模式的比较与分析”,《企业活力》,2009.6,0.75万字44、转轨国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激励模式、效果分析与制度借鉴,《科学研究月刊》,2010.0545、西方国家公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机制的启示,《科学研究月刊》,2010.0546、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机制的制度借鉴,《教育研究与探索》,2010.0647、上市公司合并利润表信息解读,《投资与合作》,2011.0748、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定量评价体系的设计,《时代经贸》,2011.0849、我国企业纳税筹划空间分析—以医药制造业为例(Tax planning Space Analysis on Chinese Enterprises- Based on Data of PharmaceuticalIndustry,Cao Yang, Wei Gai),曹阳、魏改,第23届亚太地区国际会计专题研讨会论文集(Twenty-Third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Accounting Issues)2011.1050、我国电器机械制造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空间探析. 曹阳、杨秀琼《时代经贸》,2011.1051、我国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效果分析. 曹阳、杨志娟.《投资与合作》,2011.1052、我国企业股权收购中的几个税务问题探讨.《投资与合作》,2011.1053、我国企业股权收购中的纳税筹划策略探讨. 《时代经贸》,2011.1154、、我国企业营业税纳税筹划空间的识别------以建筑业为例,曹阳、苑伟杰、杨秀琼,《会计师》,2011.1255、我国零售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空间探讨,曹阳、魏改、杨志娟,《中国商贸》,(北大核心),2011.1256、股权激励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财会研究》. 2011.12(北大核心)专著:1、《公司财务报告分析技巧》(21万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62、《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层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20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8主编与参编的专业书籍: 1、《企业会计制度释疑》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1.52、《会计信息系统》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23、《财务报表分析》(第3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44、《新企业会计与财务操作实务》(副主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65、《新企业会计准则解读》(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6、《预算管理手册》(译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77、《企业财务通则解读(主编).负责第1、2、7章的编写工作(13万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贡献8、《财务习题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8、《新企业所得税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差异.协调.纳税筹划》,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年6月;9、《流通产业创新与区域发展》 “我国商业企业整合模式的构想” 2008.08.知识产权出版社10、《财务报表分析》,中央电大出版社,2011.1212、《经营决策动画沙盘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报的就是中华+会计网校的课,感觉很好。一、可以自己安排时间。二、搞不懂的地方可以重复听。三、重点是教师的话讲的非常好四、黑板教学找回以前上学的感觉。会计老郑_一点通网校回答您的问题:比较比较,会计从业资格证报班,会计老郑_一点通网校,专做会计领路人,过程规范,要求严格,会计证448元辅导包通过,措施概括为:商讨学习计划,全程答疑,全程监督,一步一脚印:1. 商讨学习计划,要求严格执行,不走过场根据每一位同学学习时间及备考时间,倒推出详尽且可执行的学习计划:落实每一天做什么,做多少,每一章学几天等,一旦确定下来,需要严格执行。计划有一定弹性,如果觉得哪一章不太好,多花一点时间或微调。计划制定后立即就有紧迫感。2. 全程答疑,语音答疑辅导,重在理解,有问题就问最好准备能会话的耳麦,遇到问题就问,尽可能语音答疑,这样速度快,效果好,一定要多问。3. 全程监督,要求同学每天汇报,防止三分钟热度要求同学每天要汇报学习进度,章节练习需截图汇报。汇报方法:计划到哪,实际到哪了,与计划相比,快了多少还是慢了多少。完不成进度,要严厉批评,不留情面。4. 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每一章都要求检测理解的准度,要求每一章章节练习准确率如果达不到80%,不许进行下一章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章节练习在我给你的一个压缩软件里。5. 整个学习分三轮,循序渐进。第一轮,主抓各科的基础知识,重在理解,面面俱到;第二轮,大量做题,重在举一反三,做透做精,融会贯通;第三轮,预留一周,查缺补漏,轻松考试。第一轮,视频是录好的,每一章看完视频后,看一遍书本,最后做章节练习题。看书,有利于视频中容易理解的口语化概念与书面语概念对接,做题,检测理解的准确度,巩固知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