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香港中文大学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香港中文大学发表的论文

1、论文《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全国人文类新闻传播一类期刊)2009年第6期2、论文《新闻评论的舆情呈现:强市场“弱参与”环境中的公共意见表达》,载《公共立场:新闻评论与今日观察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3、论文《灾难视觉生产的伦理困境:一种媒介环境(media ecology)的视角》入选“跨文化对话:媒介伦理与新闻专业主义”国际学术会议暨媒介教育联合会(MEC)会议,2009年12月9日-10日,武汉4、论文《强市场中的“弱参与”:虚拟社会网络的联结矛盾》,宣读于2009年11月20-22日“2009年中国新媒体传播年会”,北京5、论文《虚拟社会网络的传播模式》,入选2009年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6、论文《多元网络媒介环境中对外传播的偏向与路经:一个基于珠三角地区的考察》入选2009年11月26日至27日“全国第一届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北京7、论文Representing the Public and Reconstruction of Media Ecology in Transformational Society of Contemporary China:A Case Study of Society in the News入选英国伦敦conferenc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Chinese media’ at th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会议宣读论文,2009年6月,即将被2009年Westminster Paper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WPCC)(hard copy and online)收录8、论文《在创新中建构和谐的博士后学术环境》,宣读于2009年5月2009中国博士后创新论坛,入选《2009年中国博士后创新论坛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2009年5月第一版。9、论文《媒介即控制及其理论想象》,宣读于2008年12月6日至7日香港中文大学“华人传播想象”国际会议10、论文《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2006年第3期,《新闻与传播研究》(全国人文类权威期刊),被2007年1月号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亦被《新华文摘》转载11、论文《在创新中建构和谐的媒介环境》,2007年第1期,《新闻前哨》(全国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12、论文《大陆媒体关于连宋大陆行的话语置换》,宣读于2005年11月“两岸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13、论文《<东方时空>的人文关怀》,宣读于2005年4月英国桑德兰大学小型国际会议14、论文《中华媒介生态史的三个维度》,2005年4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5、论文《“自媒体”的歧路花园》,2005年第1期《学术论坛》(全国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16、论文《全球化消费主义中的几个当代传媒问题》,2005年第6期《南方电视学刊》17、论文《“百姓”叙事的迷途》,2004年第6期《南方电视学刊》18、论文《西方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现状与意义》,宣读于2004年9月亚洲传媒论坛,“新闻学与传播学:全球化的研究、教育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19、负责《受众研究读本》(华夏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第六章和第十章的翻译

※ 高校专业那些事 ※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大陆的大学大家都知道,中国大陆的好大学是211重点建设大学,985重点建设大学。在进一步说好大学就是 著名的c9 :中科大,上交大,复旦,浙大,南大,清北,哈工大。西交大。很多人不禁要问:那全中国包括港澳台的大学,那些最厉害?港澳台最厉害的大学就是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 比如香港大学相当于内陆什么层次的高校。先说答案,香港大学曾经和清华北大一个级别,现在勉强和华东五校一个档次,未来会逐步变成普通985院校。 香港大学的简介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是中国香港的第一一所大学,第一所公立大学,第一所国际化大学,被认为是亚洲最优秀的大学之一。曾经在亚洲和东京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齐名, 香港大学自从建校第一天开始,就采用全英语教学 ,英文教材,英文授课,英文互动,因此学术交流可以欧美发达国家实现零距离无缝对接、面对面语言交流,所以香港大学被称为中国地区最具有国际化的大学,没有之一。比南洋理工大学都强半截,国际化程度比东京大学强得多,日本人的英语水平特别次,基本上日本博士的英语水平,也就相当于中国大陆高二水平。香港大学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国际化,在医学,金融,法律,经济等方面名气很大。曾全世界最早SARS而名震华夏。 香港大学两院院士8人,有125名世界1%高影响因子科学家。 香港大学实力 香港大学理工科实力还是比较厉害的,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数量在国内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一个档次。 另外还有5个中科院/港大联合实验室,科研实力的确厉害。香港大学的支志明教授 支教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 2006年1月,港大外科学习系的“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技术,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大学排行榜 2019QS大学排行榜,香港大学亚洲第二,超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而2018泰晤士大学排行榜,香港大学亚洲第四,中国第三,仅次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因为QS大学排行榜,泰晤士大学排行榜各种指标都怪怪的, 因次咱看国内的大学排行榜。软科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清华大学第一,北京大学第二,香港大学第八,低于浙江大学,中科大,上海交通大学。 我个人觉得软科指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国际名气上看,香港大学实力还是实力还是比较强的, 但是香港大学目前最大的忧虑是生源。清华北大华东五校等是从中国大陆10亿人里面选优秀的选手,而香港大学就在600万市民里面选,这个差别20倍。 未来展望 目前总体是讲,如果按照大陆的指标,香港大学和清华北大不一个级别,目前香港大学逐渐被华东五校赶上,未来很可能堕落到普通985普通211水平,毕竟香港和整个大陆比,还是差很远的。 600万支起的大学,基本也就深圳大学档次。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一个比较权威的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该排名每年更新一次,以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产业收入等5个范畴共计13个指标,为全世界近90个国家和地区最好的1000余所大学排列名次。 在2019年最新的排名中,香港大学排名为第36名,香港中文大学排名为第53名。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均比香港大学排行靠前,清华大学排名为22名,北京大学排名为31名。从这个排名来看得话,虽然香港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但我们国内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更是比他要强。 港大之所以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决定性因素。一流的国际化师资和优秀的生源。在港大的992名教授中,国际教授(即非香港公民,下同)550人,占55.4%。国际教授中,来自欧洲国家的124人,占22.5%;来自北美国家的138人,占25.1%;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59人,占10.7%;即国际教授中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数占国际教授近60%。这些一流的国际师资为港大带来丰厚的研究经费和良好的学术声誉。 据统计,2008-2009年度,港大用于研究的资助经费共50.3亿港元(含进行中和新获得的研究经费),进行了4836个研究项目,获得研究成果7604项,获得科研奖励205项。2010年,港大共发表SCI论文2994篇。根据论文被引用次数,有110名教授被ISI评为其各自领域中全球百分之一的最顶尖科学家。 我依然认为它们是底蕴十足,世界名校,亚洲一流。作为国人,我非常认可中国的大学很好,但这里我发现有太多人有“我们很好,人家就很差”思维,你可以认为未来香港几所大学发展的可能不然内地几所,但不代表昨天,现在的香港地区大学不好。首先,从最新QS排名看,其次,代表科学研究水平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及图灵奖”成绩看,香港诺奖2位,其它二项都有,内地诺奖是文学和中医(算不算国内哪家大学的成果很值得商榷),而其它二项空白,三,保研入学世界前列名校的人数,香港几所大学很多,(当然你依然可以据 情感 因素不认可所谓的世界名校),4、内地大学学生(哪怕名校)普遍低于香港前三大学在“欧美”等国际上的认可度,当然可以认为有政治因素,不完全具说服力。那么,从 情感 因素上,我作为江苏人,很想认为南京大学为最好,但不能这样,所以我的观点,中国的很多大学很OK,但不代表这里的一部分人说的,因为你可能知道的极少数内地在港学生的情况,就影响了正常判断,去荒唐的定义香港几所大学尽然沦落到内地普通“二本”的地步,这很不客观。他们依然很好大学。 内地只有清华、北大,与香港大学总体相当。 内地的其它大学,某项指标(如规模、个别学科上)上可能有超,但总体上都还不及。 香港大学规模不大(在校生不足3万),办学上皆精到,从不勉强开设任何专业。共10个学院,本科专业仅30个左右,研究生方向在100左右,学科水平上医学稳居亚州第一,牙医常居世界第一,工程学与计算机技术专业长期与剑桥大学互认联合办学授予双校学位,法律、经济、教育、社科、建筑等均在前列,在Qs及泰晤士报等的学科评价中,所有学科专业几乎都在前50以内,2017Qs学科评价中入前10的有6个,为大中华区高校之首位,所有学科专业没有弱项是最明显特色,也是内地“高大全”式所不及的。国际化程度极高,师资世界一流,公认顶尖学者数量一直领先。办学理念和体制上更与发达国家接轨。这些,或是内地高校更所不及的…… 香港大学,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广东宁愿孩子考上中山大学也不愿考香港大学,什么破学校?香港就那点人,每年考生上港大的香港考生成绩还不如内地二本线,给国内几个补贴生的指标就要求必须是高考状元分数,忽悠贫困生啊?香港大学的排名是靠美英几十年前的决定,并不代表其学术水平有多高,只是香港大学学生去国外留学深造没有门槛而已,任何国内985.211的大学教学水平都比香港大学高,学生质量也比香港大学好,只是因为欧美学校排华政策,给香港大学100个学位招生和给中国所有大学100个学位招生对比而已。弹丸之地的香港每年考生能有多少尖子?这是一个用金钱打造的学校,本地生源水平有限,花钱来内地招生而已。 关于香港大学,是我同学的孩子就读了才大致了解:以学术角度看,香港大学比不过清华、北大、浙大等大陆名校的,但香港大学,包括新加坡的澳门的大学也一样与国际并轨,简单说,在香港大学毕业后可以“分配”到国外工作,移民国外顺理成章,同事的女儿就这样本科毕业就轻松到英国工作并成为英国人,我儿子却继续在国内读研(5+3)。归纳起来:有移民意愿的,就读香港大学是最经济的移民途径,且在香港读大学的开支持平大陆大学(前提是保持学科成绩在平均分以上,否则得多掏钱)。 香港大学是中国实力比较强的大学,曾经也能与大陆清华、北大相匹敌的大学,不过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香港大学已经无法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匹敌,只能与内地其他高校进行对比。 提到香港大学,相信很多人都觉得他曾经非常厉害,甚至不将清华、北大放在眼里,但是随着内地高校的迅速崛起,香港大学的优势越来越弱,甚至如今都难以与清华、北大相比较。 在笔者看来,香港大学如今也就只能内地的“华东五校”属于同一档次。 虽然香港大学与清华、北大的整体实力相比较而言,已经很难有突出可言, 但香港大学毕竟是一所世界级大学,也是在亚洲、乃至世界上的学术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即使如今实力有所下滑,但是也不能低估他的实力。 香港大学, 是目前中国香港的一所国际化大学,经常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是全球第一个界定出SARS病原体的科研单位。香港大学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仅有10个专业学院而已,但是他的专业建设水平并不低,而且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是非常高的。香港大学在医学、商科、人文、政法等领域具有非常强的实力,在整个亚洲也是排在前列的,尤其是商科、医学等专业更是在世界学术领域排在前列。 在2019年QS最新排名中, 我们注意到清华、北大、浙大、上交大均位列全国百强,而香港大学位列全球101-150名,与复旦大学、华中 科技 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同居一个方阵,从这个排名来看,显然香港大学与华东五校是出于同一个方阵的。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香港大学的国际化水平绝对是内地高校无法比拟的, 香港大学自创建以来,一直全程采用英语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等都一直对接国际先进教学,与国际上的名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并从他们其中学习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因此香港大学被称为中国地区最具有国际化的大学,没有之一。 评价一所学校的实力有许多方面,直观地是看学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排名,2020年香港大学在世界上排名第25名,清华大学排名第36名,北京大学排名59名。从排名来看,哪所学校的实力强不必多说。 香港大学于1911年在香港创办,简称为港大,通常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是香港 历史 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 香港的教育是和国际接轨,港大使用全英文授课,采用国外学科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这让人文学科、医学、商科等学科的教育水平都很高,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高。 加上香港本身就是国际性大都市,教育首屈一指。 历史 上被英国统治几十年,英式教育在香港早已扎根生长。 这样的地区建立的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实力肯定是不差的。 香港大学相当于国内的清华,北大。属于世界一流大学。香港大学在世界排名很高,有些年份甚至超过清华,北大的排名。这多跟香港是国际一线城市,跟世界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长期合作交流有关。港大即是研究型大学,又是创新型大学。港大的商学院,酒店管理,法学,医学世界上也是一流水准的。在全世界都很抢手。在行业内普遍评价很高。港大输出的是国际一流人才。用人单位很满意。港大实行的是欧美大学教育。重实践也重理论学术研究。中国的顶级大学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大学也要多学学香港大学的优点。更早的走向国际化。 一、香港大学是一所优秀的大学,是香港地区最好的大学。 1、在2000年以前,香港地区的大学是不在内地招生的。中国大陆的普通老百姓对香港大学没有多少接触和直观认识,所以也没有多少关注。 2、2003年 经教育部批准,香港大学等8所公立大学正式面向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招生范围仅限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六个省市。 普通老百姓开始接触和了解、关注香港高校。在随后的几年中,“港校热”风靡大陆。香港高校在大陆的招生计划、招生地区范围、港校数量也不断加大。 由于香港是国际大都市,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再加上一些 历史 原因,香港大学的管理、教学、评价模式与欧美接轨,与内地大学有很多不同。吸引了大批国内各省优秀学子报考港校,一度各省文理科状元被香港大学收入囊中,成为新闻热点。 3、再后来,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学生和家长逐渐回归理性,不再盲目崇拜香港高校,虽然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依然生源良好,但是像以前那种火爆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各省优秀学子更喜欢清北复交这样的优秀大学。 二、那么,作为香港高校的No.1的香港大学到底处于内地高校的什么层次呢?我们看看国际著名排行榜的排名: 1、泰晤士2019世界大学排行榜 香港大学位于清华大学和北大大学之后。 在2018年,三所大学北大排名最高,其次是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 2019年,清华大学上升为第一位,其次是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2、QS2019—2020世界大学排行榜 2019:清华17,香港大学25,北京大学30 2020:清华16,北京大学22,香港大学25。也就是说,2018-2019年度清华位居三校榜首,香港大学位居第二,北京大学第三名。 2019-2020年度,清华大学依然第一,且世界名次由17名上升至16名;北京第二,由30名上升至22名;香港大学第三,全世界排名位次不变,第25名。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多高校建设投入的加大,高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来看,香港大学在内地处于清华、北大之下,但位于其他高校之前,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 三、香港大学作为一所优秀的国际化大学,有很多值得内地学校学习 应该看到,香港大学作为与国际密切接轨的优秀大学,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内地高校学习。 全英语教学模式、对学生注重能力培养、重视通识基础理论教育、国际教师的引入、对学生评价模式的多样性等等 都是我们内地高校正在逐步发展、促进的地方 , 香港大学的一些成功模式和教学理念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和经验 。 比较不是为了打压或炫耀,而是通过比较,取长补短,形成良性竞争,共同提高和发展。 现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在香港学界受认可度相当高。我的一个学生高考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回来给我讲,香港地区最认的是英美留学生,清华、北大的学生与香港本地高校想比,清华北大的学生还要略占优势。 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是 科技 竞争的时代,谁掌握和拥有了先进科学与技术,谁就掌握主动和先机。衷心希望香港地区高校和内地高校携手并进,共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共同努力!

1.《从“戏台”到“站台”——读取中国第五代、第六代电影叙事差异的视点之一》《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中国高教影视学会论文奖;并以《在代际的天空下——中国第五代与第六代电影美学比较分析》名称发表于《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5月20日,亦入选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论文”网络文库;2.《娄烨论:新生代电影与当代都市的文化表达》,《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5年第7期全文转载,《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10月14日;3.《SMHM:新生代影像传播的文化模式分析》,《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世纪中国》网站2006年3月17日转载;4.《当代都市电影与民间欲望漂流:王小帅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世纪中国》网站2006年3月3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年第7期全文转载;5.《新生代影像传播出路何在》,《中国艺术报》2005年6月17日;6.《百年中国电影的五幅面孔》,《上海艺术家》,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05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11月15日;7.《战争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城市感性》,《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12月16日,亦入选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论文”网络文库;8.《贾樟柯:让记忆有迹可寻》,《新民周刊》2005年第15期,《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6月10日;9.《世界性因素·细节现实主义·饥饿的象征:重读《万家灯火》的几个节点》,《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11月15日;10.《假如我是贾樟柯》,《每日商报》2005年4月8日,《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4月15日;11.《全球化语境下的“后东方”电影》,《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6月24日;12.《影像“原乡”与民间化叙事》,《莽原》2004年第3期;13.《海派电视与文化现代性》,《电视艺术》2003年第6期;14.《都市民间与当代叙事的现代性》,《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15.《亦“热”亦“冷”话“韩流”》,《中国艺术报》,2005年5月20日;16.《都市现代性的温情救赎》,《当代电影》2006年第1期;17.《却话巴山夜雨事》,《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18.《反思电影与文学的关联》,《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2004.11.2;19.《在精神局限与人文良知中追问生存真相》,杭州师范学院2003年第4期;20.《<盲井>:人心的盲井有多深》,《新民周刊》2004年第2期;21.《发掘经典的“今点”意义》,《语文学习》,2005年第6期;22.《世界之“眼”——写在世界电视诞生80周年之际》,《新民周刊》2005年40期;23.《韩剧热播的理性之辨》,《文汇报》2005年10月22日;24.《世界·亚洲·中国——电影美学的反思与建构》,《电影新作》2005年第4期;25.《芥末给我带来了好运气——走近电影大师沃尔克·施隆多夫》,《新民周刊》2005年25期,《世纪中国》网站2005年9月23日;26.《电影美学向何处去》,《当代电影》2004年第5期;27.《面向“第三世界”的影像地图》,《电影新作》2007年第4期;28.《影像城市与历史感性——返回上海电影记忆的方式之一》,《电影评介》2007年第16期;29. 《不断重临的产业起点》,《电影评介》2006年第14期;30. 《关于电影配额制度的访谈》,《电影评介》2006年第14期;31. 《重绘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文化地形图》,《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6年第12期全文复印;32. 《从“后<黄土地>”到“后贾樟柯”时代——第六代电影美学与产业发展略论》,《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7年第1期收录;33. 《从银幕配额制看韩国电影的发展》,《世界电影之窗》,2007年第5期;34.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冷思考》,《文汇报》2006年12月26日;35. 《将电视真人秀推向文化创意秀——国内真人秀产业发展之管窥》,《南方电视学刊》,2007年第2期;36. 《动漫黄金季节背后的忧思》,《文汇报》2007年8月10日;37. 《揭开蒙娜丽莎的面纱》,《中华读书报》2006年4月19日;38.《再见美国派,再见毕业生》,《中华读书报》2007年7月18日;39. 《后殖民语境中的文本救赎》,《香港电影双周刊》2006年第714期40. 《好莱坞潜规则》,《中华读书报》2006年6月21日41. 《启动泛亚电影共同体》,《文汇报》2006年11月5日42. 《不动声色的冷静背后——评电影 <三峡好人>》,2006年12月9日43. 《韩国电影二○○六:十字路口起点隐现——银幕配额削减前后韩国影业观察》,《文汇报》2006年11月26日44. 《大片神话何以为继——“黄金甲”现象引发的思考》,《中国艺术报》2007年1月23日45. 《寻找类型创新的黄金分割点》,《文汇报》2007年8月25日46.《暧昧而游移的“无用”》,《文汇报》2007年10月27日47.《国产动漫亟待破“门”而出》,《解放日报》2007年6月29日48.《好莱坞盲点之外的全球影像扫描》,《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49.《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0.《文化解禁与新生代电影的多重转向》,《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51.《钟惦棐西部电影美学思想的当下阐释》,《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52.《电影写实美学的当代反思与“在地”诉求》,《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09年第2期全文复印53.《华语电影文化、美学与工业的跨地域理论思考》,《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54.《历史“乌托邦”,现实“异托邦”——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文化生态考察视点之一》,《当代电影》2008年第12期55.《世界之“眼”与电视之辩》,《电影评介》2008年第1期56.《被广告绑架的叙事——谈<非常勿扰>》,《解放日报》2008年12月29日57.《泛亚视域中的家国模式与离散叙事》,《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58.《“后新生代”力量助推新电影节》,《电影新作》2009年第1期59.《当西方遇见东方:奥斯卡的途中转身》,《文汇报》2009年2月24日60.《想象的“本邦”与“看不见”的都市——新世纪以来上海电影叙事的空间转向》,《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61.《“中间”,当仁不让的“中坚”》,《文汇报》2009年8月6日62.《中国性与泛亚性》,《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27日63.《通俗现代性、想象中国与跨文化阐释》,《电影新作》2009年第5期64.《从华语、泛亚到欧美:中国电影产业海外市场拓展的“三级跳”》,《艺术交流》2009年第2期65.《低成本的“笑”与喜剧电影的“嬉具”现实》,《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66.《且取“旧”绿换“新”蓝:话语围城中的“上海手印”》,《艺术评论》2010年第3期67.《“经典”之后:视觉奇观与后“P2P”时代的电影生态》,《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0年第12期全文转载68.《走得出的唐山,走不出的余震》,《文汇报》2010年7月31日69.《新版<红楼梦>的当代审美情怀》,《中国文化报》2010年9月15日70.《新潮流电影的“天卦”与梦话——关于电影<盗梦空间>》,《解放日报》2010年9月16日71.《当代韩国宗教题材电影的主题学分析》,《上海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1年第2期全文转载72.《打造一套喜剧大片的标准件——关于<让子弹飞>》,《解放日报》2010年12月15日73.《“假领子”、底层奇观与大银幕生产——近年来第六代电影创作的几个侧面》,《南方文坛》 2011年第1期74.《寻找票房与口碑的平衡点—2010年贺岁档观察》,《中国艺术报》2011年1月21日75.《电影批评空间的拓展与媒体化生存》,《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76.《“穿越”,多少恶搞假汝之名而行》,《文汇报》2011年4月12日77.《从上海展示到上海创意——“后世博”时代上海影视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78.《中产幻象、叙事黑洞与意识混茫》,《当代电影》2011年第6期79.《从视觉展场到创意驱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7月7 日80.《面朝银幕,背对观众——新生代电影创作的三次转型》,《解放日报》2011年8月29日81.《2010中国电影艺术与产业生态备忘》,《电影新作》2011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82.《构建华语电影研究共同体》,《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83.《新生代,新十年:市场探索、类型化实践与明星策略》,《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84.《技术新颖 情怀缺失——“丁丁”梦碎记》,《解放日报》2011年12月12日85.《让市场真正成为繁荣中国电影产业的决定性力量》,《电影艺术》2012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86.《微时代·微电影·微现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1日87.《构建过渡性市场:中国主流电影泛亚区域产业推广策略刍议》,《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88.《一个概念的熵变:“第六代”电影的生成、转型与耗散》,《文艺研究》2012年第2期89.《“中产”市场、品牌策略与明星类型》,《中国艺术报》2012年2月27日90.《务实知识分子的“导演力”》,《当代电影》2012年第3期91.《“原生态”叙事三辨》,《中国民族》2012年第3期92.《新媒体时代青年影像工作者的双重写实》,《电影新作》2012年第3期93.《微电影:演变、机遇与挑战》,《上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94.《“搜索”网络正义:以电影之名?》,《当代电影》2012年第8期95.《媒体自律与人文关怀》,《解放日报》2012年8月4日96.《收视率:“无间道”还能玩多久》,《文汇报》2012年8月13日97.《后“协议”时代中国电影的“产业自救”》,《艺术评论》2012年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98.《上海创意·中国故事·亚洲叙述》,《文学报》2012年9月20日99.《两岸电影合拍:产业竞合与文化交往》,《电影新作》2012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影视艺术》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100.《新媒体,“微托邦”:崛起于网络的“青年中国”影像》,《当代电影》2012年第12期101.《电视剧主流叙事的新尝试》,《文汇报》2012年12月6日102.《类型试错与艺术“夹带”:试论新生代导演创作转型之困》,《艺术百家》2013年第1期103.《2012年中国电影艺术与产业生态备忘》,《电影新作》2013年第1期104.《新世纪上海电影院空间布局与发展》,《电影新作》2013年第2期105.《亚洲之窗,好莱坞之桥?——2012年韩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当代电影》2013年第5期106.《奇观化,模式化,陌生化,平面化,空心化——新世纪以来原生态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问题与症结分析》,《艺术评论》2013年第5期107.《青春“初老症”与青年资本暴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神话的时代精神动因》,《当代电影》2013年第7期108.《寻求“流动性”:新世纪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现状与未来》,《电影艺术》2013年第7期109.《“骑墙者”的隐喻:华语青春片的“胖子”群像分析》,《电影新作》2013年第7期110.《青春资本化的暴利狂飙》,《解放日报》2013年5月17日111.《新媒体语境下国产穿越剧的重生与重复》,《南方文坛》2013年第4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上海市延长路149号308信箱 邮编:200072邮编:200072Postal Address:POB.308, 149 Yan Chang Road,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P. R. China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位女博士在实习期间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发表了三篇顶级期刊的核心论文的故事,这个消息被报道之后,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为什么别人总是这么优秀,而自己这么多年仍然还是一个混吃混喝的小废物罢了,虽然这些都是网友们调侃的看法,但是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对于这位女博士的敬佩之情。故事的主人公韩淑捷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并且她在上学期间的学习成就一直是非常优秀的,是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韩淑捷在博士就读期间实习的地方是阿里巴巴集团,在那段实习的日子里,韩淑捷努力充实自己,并且由于自己就读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所以作为其中为数不多的女生,韩淑捷却超越了大部分的同期实习生,并取得了很多人的赞赏,最终凭借着自己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科研成果,韩淑捷被评为了当年的优秀实习生。我们从她的身上能够学习到的是坚韧不拔的品格以及专注的信仰,韩淑捷说既然选择了自己现在所学的这个专业,就不要找理由懈怠,而是利用每一个碎片时间来充实自己,学到自己脑子里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很多人都想要咨询韩淑捷到底是怎样才能够发表那么多的核心论文的,仿佛发表论文对于她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意见事情。但是在韩淑捷的回答中我们玩可以看出,原来天才也会有遇到瓶颈的时候,只是他们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让自己尽快的找回状态,韩淑捷建议我们:当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一味地追求速度反而会不太美好,毕竟欲速则不达,也许换一种心情,会有更好的结果呢。

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像韩淑捷这样,做一个热爱自己、热热爱生活的人,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优秀,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香港的大学的论文发表

你好,论文一般发表普通期刊就可以了,如果要求高的话可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不过核心期刊要求论文的级别要高,这要看你用在哪方面去选择,需要评教授级别那样的发核心的,一般发普通期刊就行了

一般是不行的,你是硕士还是博士。在核心上发论文都需要博士。SCI就更高了。有一种办法可行,添加作者,再找一个教授职称的和你同发。单是你自己,资格是不够的。如果不是必须发SCI,建议可以考虑核心。如果有其他不懂的,可以私信我。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

如果有明确要求必须有论文发表作为依据,那你没有就放弃吧。不过如果可以通过考察能力的方式直接面试,你就已面试的方式完成你的科研能力认定吧。祝你成功!

香港大学论文发表

香港大学的研究生申请必须要有论文,这是其一,因为这是直接证明你学术能力的证据,第二,导师还要根据你的意向以及 研究兴趣包括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等权衡的,此外还有审核小组对你提交的研究生规划进行审核,综合评定后才考虑是否给你offer,但是一旦录取,港大的研究生待遇很优厚的

中国大学太多,因此只列举5个最著名的,作为代表。以下列举大学,均为享誉盛名的,在国外也被承认的一本高校。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的知名度远远高于清华北大,其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也在世界上有相当程度的排名,在中国内地设有研究生院。香港大学不参与中国内地的高考招生,想要进入香港大学必须参加类似自主招生的考试,且英语必须达到8级水平。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以高水平研究而闻名于世界,许多重点实验室都设立在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以文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非常著名,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均参考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国务院侨务办唯一直属高校,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同时是一所华侨大学。暨南大学拥有全国高校中最多的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其毕业生遍布全球,欧洲,北美洲,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均有留学生。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大学,拥有多项世界性研究,学术研究,论文发表等均在世界大学有排名。

你好,论文一般发表普通期刊就可以了,如果要求高的话可以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不过核心期刊要求论文的级别要高,这要看你用在哪方面去选择,需要评教授级别那样的发核心的,一般发普通期刊就行了

香港大学认可的论文发表

如果想自己给杂志社投稿,就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引来一片广告而已。

Ⅰ 去香港读研究生有什么条件(要求)

香港求学研究生申请的五大关键。

1、本科成绩

香港的大学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专业要求一等学士学位,平均分85分),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大学非常看重的条件。

2、英语能力

良好的英语能力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雅思6.0以上,托福,或者有些专业承认大学六级)。

3、院校背景

申请人的院校背景(211或非211)和专业,以及对于申请大学专业的匹配度也是申请要点。

4、材料写作

专业的文书处理和指导,申请时间点的把握,整个流程的监控,也是申请成功的保证。

5、实行,奖项等其他材料

申请人如果可以提供一份正式实习证明,做过义工或者获得过专业方面的奖项对于申请OFFER也会有帮助。

除此之前如果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提供一份专业的排位证明,或者有过交换经历等也可以。

申请条件:有学位证,成绩75分以上,六级450分以上或者雅思6分

Ⅱ 香港读研申请条件是多少

您好,申请香港的硕士首先需要符合专业要求的本科学历或受教育部认可的同等学内历,GPA至少达到容2.5以上。另外需要符合要求的英语成绩,具体分数各校各专业要求不同,最低要求要达到雅思6或托福80分以上。另外还需要准备相应的个人陈述、个人简历、推荐信、获奖证明、实习证明或工作经历等,在申请开通时尽早提交即可。 另外有些专业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且专业每年招生的要求也会有变化。可以登录挂网查看更详细的招生信息。

Ⅲ 想去香港读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看想要报考的院校的规定,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要求,香港地区学校可能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

Ⅳ 去香港读研究生的申请条件和难度

针对研究生申请 1.香港留学条件之本科成绩单: 中英文各一份,并且需要经过原学校证明,即盖章确认。 2.香港留学条件之英文水平证明: 一般应具有托福或ETS成绩。寄送成绩,有些大学如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 *** 、六级证书也可接受。 3.香港留学条件之GRE成绩: 随着竞争激烈,香港大学现在又要求GRE成绩,与托福一样,只需复印件即可。这两项可以为我们节省25美元。 4.香港留学条件之申请表格: 一般来说,只要发一个电子邮件给招生办公室或者系里,对方便会寄来有关表格。香港大学会要求你说明自己研究意向,当然只要一个很宽泛范围即可,无须非常具体。材料一般是免费,如果觉得麻烦,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 5.香港留学条件之研究计划: (RESEARCH PROPOSAL)是纯学术,无须加入诸如个人经历、感情这些东西。它要求申请者要有一个明确研究方案并对此有较好掌握。这个计划必须是非常具体,不能太宽泛。研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TOPIC),即你想要解决问题 (2)研究此问题意义 (3)前人研究状况即遗留问题 (4)你研究方法(METHODOLOGY) (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这一点很重要,但往往会被忽视。 6.香港留学条件之推荐信: 香港大学一般只要两封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中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推荐信是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一大篇。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评价。此外还要求对你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也不应忽视。 7.香港留学申请费: 香港留学申请费(APPLICATTON FEE),一般一两百港币,一般人均能承受。

Ⅳ 香港大学读研条件是什么

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输入你目前的个人基本情况,比如你的专业,学校,回GPA,语言答成绩,意向国家等等,系统会自动给你匹配出与你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看他们成功申请了那些院校和专业,这样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什么层次的院校了,对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

Ⅵ 香港读研申请条件是什么

香港读研申请条件:

国内学校的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一般来说985、211院校背景的学生更容易申请成功。

大学8个学期完整成绩单,包括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成绩。

英语语言要求:雅思要达标(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对专业成绩和英语水平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一般学校的商科或工科专业要求雅思成绩总分为7.0,单科不低于6.0;个别专业,如医学及法律要求雅思总分7.5。

GPA:研究型研究生GPA应达到85,授课式研究生应达到80。

GRE/GMAT成绩:部分学校要求GRE成绩,部分商科专业要求GMAT成绩。

Ⅶ 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申请香港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条件是:本科成绩平均分80分及以上或GPA3.0/4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托福机考成绩不低于80分,文科生写作成绩不低于25分或笔考成绩不低于550分;雅思单科成绩不低于5.5分,平均成绩不低于6分,对于文科生则要求在7分以上。

申请香港大学研究生准备材料:申请时,学生需要准备研究陈述、成绩单、学位证书、两封推荐信、语言成绩(托福80分以上,写作部分不低于25分;雅思6分以上,单项不低于5.5分)、申请奖学金用的研究计划、研究兴趣等材料。

(7)香港读研的条件扩展阅读:

香港大学提供给符合资格的学生两种形式的奖助:一是研究生奖助金,每年189700港元;二是研究生奖学金,每年172200港元,二者不能同时获得。同时,香港 *** 还为通过筛选、符合资格的博士生提供每年240000港元的博士生奖学金。另外香港大学博士生的招生对象则分为两个等级:一是本科平均分80分及以上或GPA3.0/4及以上的硕士研究生;二是在内地大学本科平均分85分及以上或GPA3.6/4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博士研究生。

Ⅷ 香港留学研究生申请条件

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6.英文水平证明:通常要有托福或雅思的成绩,部分学校也接受六级成绩。虽然英语成绩不是主要录取标准,但一个好的英语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

推荐信:

香港的大学一般要求两封必备的推荐信,但必须是学术领域中的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

推荐信是一、两份表格,而不是洋洋洒洒的一大篇,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的评价。此外还要求对你的研究计划做出评价和建议,这一点也不可忽略。

(8)香港读研的条件扩展阅读:

因为postgraate其实是包括硕士和博士项目,所以读研这个概念咱们还得理一下。内地说读研一般都是读硕,所以这里我就按咱们平时的习惯来。香港的硕士其实也不单一种,分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

授课型硕士和研究型硕士的区别,我简单点解释,研究型硕士MPhil你就当一个PhD学位来看待,授课型就是普通的硕士。

具体到学位上,授课型硕士除了常见的MSC(master of sicence),还有MA(Master of Art),MFin(Master of Finance),LLM(法律)、MACC(会计)等等等等。

既然MPhil暂且当作PhD看待了,那么在申请上肯定是跟PhD差不多,和授课型硕士区别比较大。比如MPhil也需要像PhD一样套磁,申请难度也会更大等等。

Ⅸ 香港读研申请条件都有那些

一.香港读研 本科院校背景 即颁发学生本科学位的大学是否是国内重点大学,如“211”或者“985”。这点在商科专业上特别明显。如香港科技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在官网上对往年录取学生的学校背景做了个总结。不难看出,学校背景多为重点大学。但是如果学生背景是常规大学,那就要对下面两点有所加强了。 二.平均分 即学生本科的成绩。意愿申请香港硕士留学的专业,一般建议学生的成绩在80分以上,方能具备最基本的竞争能力,特别是针对普通大学的学生。如香港中文大学所有的专业都有GPA 3.0即80%的要求。当然如果申请人分数高,特别是专业成绩好对申请同样很有帮助。 三.语言成绩 香港的大学认可托福和雅思,但是部分学校也认可六级成绩。目前认可六级成绩的学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但也并非所有专业都可以接受。如香港城市大学的英语语言类专业就需要雅思7.0,但是不可接受六级。若申请人希望通过语言成绩给考试加码的话,还是建议准备雅思或托福。通常我们在官网看到的都是最低分,为了增加可能性,分数越高越好。 四.GMAT 这个是针对商科申请的专业。对于部分专业,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应用会计与金融”,GMAT 是除了语言成绩之外,强制要考的科目。但是对于其他的商科专业虽非强制科目,但是如果在有优异的语言成绩基础上,有好的GMAT成绩对申请也是大有裨益的。 五.申请条件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最好是在级别较高的期刊。但是学术论文必须是学生自行撰写,因为提交的任何材料学校都会进行面试。在申请递交之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通知的形式一般为E-mail 告知、电话告知或在线系统上告知。所以在申请后要勤于查收邮件和查看申请系统。面试的方式各校甚至各学院都不相同,有Skype、电话面试,还有些专业如港大的经济学,会统一组织入选的学生在国内某大城市统一组织面试和笔试。现阶段,面试已成为港校选择优等生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阶段许多理工科的专业也对申请人要求进行面试,所以在做好前期准备后,如何准备面试也成为第二个重要的点。面试已不仅仅是会对常规问题,也更加趋向专业问题。面试的时候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了解申请专业详细信息的同时,还需要对自己的申请材料了如指掌。 六.海外交流经验 港校授课方式多与英联邦的授课方式类似。所以港校比较喜欢有海外交流背景的学生。但是这个通常指的是有学术交流的课程,而非短期的语言暑假培训课程。 以上就是对于香港读研申请条件都有哪些需要我们知道的呢?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对您的留学选择有所帮助,虽然有很多专业可以选择,但是选择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关键的。

1、《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双月刊),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现任主编为陈永明,曹日昌、潘菽、徐联仓、匡培梓,林仲贤曾任该刊主编。《心理学报》1956年创刊,1966年因“文革”而停刊,1979年复刊,至2000年共 出版32卷122期。从2001年起改为双月 刊。1989年以前,《心理学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1989年后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共同主办;1995年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成 为《心理学报》的协办单位。《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作为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的主要窗口,《心理学报》不仅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该刊的文章摘要被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和心理科学数据库(PsycINFO Database)所收录。《心理学报》刊号为ISSN0439-755X,CN11-2610/B,国内外发行(国内邮发代号82-12,国外发行代号Q147)。 2、《心理科学》是 心理学专业学术性刊物,为我国核心期刊。反映心理学各个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方面内容。设有研究报告与论文、综述、短篇论文、应用心理、学术动态、教学研究、研究方法等多种栏目。论文被过被多家权威机构收录,并收入于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学文摘》(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心理科学光盘(Psycl NFO Database)。读者对象主要是心理学及其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继承《心理科学通讯》(1964)。周期:双月刊, 刊号:ISSN 1000-6648 CN 31-1469/C国内邮发代号:4-317 国外发行代号:BM489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 , 承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 协办单位:香港大学心理学系, 编委地址: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邮编:200062 3、《心理科学进展》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能够反映国内外心理学各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成果的文献综述和评论。周期:季刊 ,刊号:ISSN 1671-3710 CN11-4766/R 邮发代号:2-938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编委地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内邮编:100101电话: , E_mail: 4、《应用心理学》特点:学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发表应用心理学领域得文章,把握当代应用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前沿、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周期:半年刊 ,刊号:ISSN 1006- 6020 CN33-1012/B , 主办单位:浙江省心理学会; 浙江大学 ,编委地址: 杭州市教工露9 号 邮编:310028 电话: 。 5、《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为R74B84双核心期刊,办刊方向是心理卫生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文探讨。 周期:月刊刊号:ISSN1000-6729 CN 11-1873/R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编委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51号 邮编:100083电话:(010) , 62010890E_mail: ,出版社: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 7、《心理发展与教育》网址:是心理学学术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心理科学核心期刊之一。本刊于1998年创办,重点发表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成果,重视发表与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显示问题联系密切的教育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学应用研究成果。周期:季刊 ,刊号:ISSN 1001-4918 CN 11-1608/B ,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 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编委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电话: 8、《社会心理研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刊)是全国唯一一份社会心理学专业理论刊物,具有该专业的权威性。该刊创刊于1990年,为内部准予发行的学术刊物。深受社会心理学专业研究人员和教学等工作人员及学生的欢迎。周期:季刊,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心理学会, 编委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邮编:100732 电话: 9、《心理学探新》网址: 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季刊。主要刊登实验实证研究、临床与社会调查、历史与文化分析、理论与应用创新的论文、报告、总结等。周期:季刊 ,刊号:ISSN1003-5184 CN36-1228/B邮发代号:44-108 , 主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心理学会 ;理论心理学与史专业委员会 ;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 编委地址:江西南昌北京西路437号 邮编:330027电话: 。 从2009年1月起,《心理学探新》编辑部启用网络投稿、审稿系统。通用网址:。请各位作者首先点击主页左侧栏的“新作者注册”注册,然后登录“在线稿件系统”投稿。投稿之前,请阅读“投稿指南”。从2009年1月起,《心理学探新》转为双月刊发行。单本定价:12元,全年定价:72元。邮发代号:44-108。任何问题,请至电:。欢迎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爱好者和单位积极投稿、订阅!重要通知《心理学探新》编辑部 10、《社会心理科学》是我国第一个社会心理学研究刊物,自1985年创刊,原名《犯罪心理研究》,是一本专门刊登社会心理研究,反映社会动态的心理学权威性杂志。注重中国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应用心理学科和实证研究,荟萃全国专家学者、实学新秀重要研究成果,赢得读者信赖,影响日益广泛。周期:季刊 ,主办单位: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 ,编委地址:天津市武清开发区广源道一号 邮编:301700 电话: 11、《四川心理科学》致力于心理学学术交流与传播,刊出教育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等领域的论文或研究实验报告,以及一些应用方面的文字。周期:季刊 ,刊号:ISSN 1005-8621CN 51-1367/B , 主办单位:四川省心理学会编委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3段24号 邮编: 610041电话:,4761206 。 12、《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Chinese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1993 年创刊,季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香港大学心理系协办。该刊属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美国心理学会主办的(Psychological Abstracts)和(PsycINFO Database)定期收录本刊发表论文的英文摘要,曾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要发表应用心理学的论文及相关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与教育测量、神经心理、健康心理、病人心理和儿少学习和行为问题等。主要面向的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它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工作人员。 1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刊号为ISSN1005-3611, CN 43-1214/R,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 42-122,国外发行代号 4619-QR。 编辑部地址:410011 长沙市人民中路86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电话: 或-2662,传真:, E-mail: 14、《心理与行为研究》(Studies of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3 年创刊,季刊,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办。现任主编为沈德立教授。《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发表认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生理与医学心理、心理学史与基本理论、心理测量与研究方法、管理心理等心理学研究的论文。主要面向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等。刊号为ISSN 1672-0628,CN 12-1348/B。 编辑部地址:300074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路241号,天津师范大学南院106信箱《心理与行为研究》编辑部, 电话:, E-mail:

随着我国前往香港大学留学硕士人数的增多,留学的不同路径也多了起来,对于香港大学硕士申请条件都有哪些?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平均分

即学生本科的成绩。意愿申请香港的专业,一般建议学生的成绩在80分以上,方能具备最基本的竞争能力,特别是针对普通大学的学生。如香港中文大学所有的专业都有GPA 3.0即80%的要求。当然如果申请人分数高,特别是专业成绩好对申请同样很有帮助。

3 .语言成绩

香港的大学认可托福和雅思,但是部分学校也认可六级成绩。目前认可六级成绩的学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但也并非所有专业都可以接受。如香港城市大学的英语语言类专业就需要雅思7.0,但是不可接受六级。若申请人希望通过语言成绩给考试加码的话,还是建议准备雅思或托福。通常我们在官网看到的都是最低分,为了增加可能性,分数越高越好。

4.GMAT

这个是针对商科申请的专业申请条件。对于部分专业,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应用会计与金融”,GMAT 是除了语言成绩之外,强制要考的科目。但是对于其他的商科专业虽非强制科目,但是如果在有优异的语言成绩基础上,有好的GMAT成绩对申请也是大有裨益的。

5.海外交流经验

港校授课方式多与英联邦的授课方式类似。所以港校比较喜欢有海外交流背景的学生。但是这个通常指的是有学术交流的课程,而非短期的语言暑假培训课程。

6.工作经验

如果仔细看港校的录取门槛,经常会发现这样一句话“Working experience is preferred”.因为香港的很多专业都是”full time” 和“part time”,针对香港的Local来说,大多数人选择PT,以求边工作边继续学业。所以香港的课程都是和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在招生上也倾向有工作经验的人。这个工作经验通常指的是毕业后全职的工作经验,而且是与申请专业在同一领域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申请应届生来说,能提供的仅有实习经验。所以提供有内容的实习相关材料及其重要。

7.发表的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最好是在级别较高的期刊。但是学术论文必须是学生自行撰写,因为提交的任何材料学校都会进行面试。在申请递交之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通知的形式一般为E-mail 告知、电话告知或在线系统上告知。所以在申请后要勤于查收邮件和查看申请系统。面试的方式各校甚至各学院都不相同。有Skype,电话面试,还有些专业如港大的经济学,会统一组织入选的学生在国内某大城市统一组织面试和笔试。现阶段,面试已成为港校选择优等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香港浸会大学发表的论文

1、《〈安妮.霍尔〉的剧情分析》,《当代电影》1993年第4期2、《邹文怀:从“邵氏”到“嘉禾”》,《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3年第1 期3、《喜剧电影与叙事》,《北京电影学院教学参考》1993年版4、《港台武侠片概论》,《当代电影》1994年第4期5、《票房后面的悲剧——由李翰祥谈香港电影导演的创作困境》,《北京电影学院》1997年第1 期,该文收入《香港电影回顾》一书,200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6、1998年,应中国台北视觉传播学会“第二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文化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组委会的邀请,与会发表论文《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动作片类型片的发展演变》,该文收入学术会专辑,并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8年3期在大陆发表。7、《早期中国电影对蒙太奇理论的借鉴与发展》,《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8、《当前影视作品的文化价值》,《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增刊。9、《林岭东的风云世界》,《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该文后收入学术专著《香港电影八十年》,200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10、《麦当雄:在类型中扩张》,《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11、《成龙电影:英雄形象及其变奏》,《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收入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成龙的电影世界》,2000年出版。12、《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后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影视艺术》专辑2002年第1期全文收录。13、《百合的滋味——第一届电视电影百合奖获奖作品评述》,《电影艺术》2001年第5期,收入《中国电影年鉴2001》(中国电影出版社)及《1999-2002电视电影纵览》(文化艺术出版社)。14、《论史东山的导演创作》,收入学术专著《史东山电影文选》,2002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15、《银幕旅程——改革开放20年中国电影回顾》,《工人日报·文化周刊》1998年12月25日16、《关于电视传播的文化思考》,2002年3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7、《武侠片的特质与〈英雄〉的变奏》,2002年12月27日《文汇报》第13版影视专栏18、《〈无间道〉及香港警察电影的轨迹》,《电影艺术》2003年4期19、2004年3月,受美国SCMS学会邀请,在亚特兰大参加年会,发表学术演讲《视点及其文化意义: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研究》,在此前后,曾在美国Cerleton大学、明尼苏达大学、St.olaf大学讲学。20、2004年6月,香港第七届两岸四地学生电影节评委。21、《用真正的合拍创制华语新电影》,《电影艺术》2004年6期。22、2005月1月,参加香港影评人协会在香港、广州主办的“两岸三地影评人研讨会”,发表论文《九十年代以来大陆影视文化的发展趋向》。23、《视点及其文化意义: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5年2期。24、2005年4月,赴英国伦敦大学参加SCMS年会,发表演讲:《中国新生代导演的抉择:从复制西方到发现中国》。25、2005年5月,受邀担任香港第八届两岸四地学生电影节评委。26、2005年3月,主编专著《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被“中国学术年鉴”编委会评选为2004年影视学学科优秀著作,入选《中国学术年鉴》2004卷。27、2005年11月,赴海南三亚参加金鸡百花电影节,在电影节中国电影高层论坛有发言:《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制片的战略机遇与前景重构》。28、2006年1月,在香港参加由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百年中国电影与邵氏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百年中国电影中的邵氏武侠新世纪》。29、2006年4月13日,受邀参加英国诺丁汉大学在宁波举办的“《英雄》:解构中国巨片”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英雄〉对武侠电影类型规范的改写及其文化价值分析》。30、《通识基础教育在影视教育中的作用》,发表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一期。后收入《传承与创新——北京电影学院教学论文集》,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出版。31、2006年5月,由本人主编的《北京影视艺术研究2006》,由同心出版社出版发行。32、《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制片的战略机遇与前景重构》,载于《北京影视艺术研究2006》,同时载于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论文集。33、《百年中国电影中的邵氏武侠新世纪》,载于《电影艺术》2006年第4期。34、《类型规范与文化改写:全球化时代的〈英雄〉》,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4期。35、《今天我休息》等影片分析,收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之《名家看电影》。36、《现状与策略:当代中国电影产业分析》,收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的学术专著《文化亚洲:亚洲电影与文化合作》。

曾繁旭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哈佛燕京学社(2010-2011)、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兼任《南方人物周刊》资深编辑多年。出版个人专著《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2年)。多篇论文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新闻学研究》(台湾)、《新闻与传播研究》、《开放时代》、《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记者》等境内外重要学刊。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曾获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2013年、2014年)与中华传播学会优秀论文奖(学生组,2007年)。学位/职称:博士/副教授当前研究兴趣:政治传播、科学传播、风险沟通、社会化媒体与公众舆论

当我们谈论起论文发表这个话题时,很难绕开的问题通常是“某某领域/方向有哪些好发的期刊”,或者更加具体一些,“某某期刊是不是好发”。那么,如何去识别“好发的期刊”或者定义“期刊的好发程度”呢?这当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面对中文CSSCI期刊版面缩减、机构垄断等形势,我们一直倡导面临考核压力的人文社科研究生和“青椒”们树立国际视野,采取混合发表策略,尝试向SSCI期刊投稿并争取发表。根据我们得到的反馈,面对3000余种SSCI期刊,广大用户最为困惑的还是选刊问题,很难有持续的耐心和充足的精力去从头熟悉本学科的期刊。特别是由于SSCI对于期刊的分类标准与国内学者熟悉的分类并不一致,导致如果仅关注“自身所属学科”的期刊,可能会遗漏部分应当关注的期刊。鉴于此,我们拟尝试甄选“好发”的SSCI期刊,供各位用户参考。遴选标准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想谈谈对“好发”的SSCI期刊的理解。首先,这些期刊的年刊文量不能太少,一种每年只发几篇论文的期刊,想必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必要花时间去碰运气了;其次,这些期刊应当是已经有发表过中国学者的论文,在发表SSCI期刊论文已经不再是新闻的今天,如果一种期刊近年来根本没有刊登过中国学者的论文,那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也没必要去尝试当“先行者”了。基于这两个标准,考虑到科睿唯安公布了每种SSCI期刊近三年由中国大陆(包含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不含中国台湾地区)机构署名的论文数量,我们认为,可以初步将以下三类期刊视为“好发”的SSCI期刊,加以深入分析和研判。第一类:中国大陆地区作为发文首要来源地的期刊。这些期刊多由大陆地区相关机构主办,或者关注的议题与中国高度相关。第二类:中国大陆地区在发文来源地中排名靠前(通常为前三)且发文数量没有特别少的期刊。第二个限制条件主要是为了排除发文高度集中于首要来源地且中国大陆机构发文数量仅为个位数的期刊。第三类:中国大陆地区虽然在发文来源地中的排名不够靠前,但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这些期刊的发文量往往较大,每年动辄大几百甚至上千篇。本期推介本期要介绍的15本期刊分别为:1.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学四区)2.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管理学二区)3.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商学二区)4. 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商学三区,管理学三区)5. Asian Economic Papers(经济学四区)6. Asia-Pacific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金融学四区,经济学四区)7. 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经济学四区)8.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环境研究一区,商学一区,管理学一区)9. China & World Economy(经济学二区)10.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二区,农业经济与政策三区)11. China Economic Review(经济学一区)12.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管理学四区)13. Computational Economics(经济学三区;管理学四区)14.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金融学一区)15. Emerging Markets Review(经济学一区,金融学一区)01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发表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各领域的理论和应用论文,也鼓励将经济学方法应用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和历史学的研究。现任主编为中央财经大学邹恒甫教授。2019年,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影响因子为0.396,在经济学371种期刊中排名第349,属于四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年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共刊发论文34篇。中国大陆地区是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发文的首要来源地,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02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发表有关亚太地区管理和组织研究的稿件,关注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决定了组织的成功?涵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组织行为,战略管理。会计、经济、金融、市场营销和运营管理等不属于该刊的选稿范围。该刊致力于成为泛亚太地区内或对该地区感兴趣的管理学者交流思想和研究的主要平台,现任主编为香港中文大学Chi-Sum Wong教授。2019年,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的影响因子为3.064,在管理学226种期刊中排名第84,属于二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的年发文量在40篇左右,2019年发表了45篇文章,较往年略有增长。中国大陆地区是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发文的首要来源地,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浙江大学、中欧国际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澳门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机构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根据相关新闻报道,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以及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均曾在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发表论文。03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发表对亚太地区市场营销和物流知识有重大贡献的实证研究、概念性论文、深入的文献综述以及对其他方法和理论的检验。该期刊致力于缩小学术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因此也发表业内观点、案例研究和关于新兴趋势的研究随笔。关注的具体议题包括但不限于:营销策略,关系营销,跨文化问题,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营销渠道管理,物流,亚太市场的品牌问题,市场细分,营销理论,新产品开发,市场调查,集成营销,法律和公共政策,跨国和跨文化研究,数字营销。现任主编为澳大利亚科廷大学Ian Phau教授。2019年,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的影响因子为2.511,在商学152种期刊中排名第76,属于二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的年发文量有较快增长,2019年发表了103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力压澳大利亚,是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刊文的首要来源地,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等机构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根据相关新闻报道,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教师等曾在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发表论文。04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是针对亚洲管理和商业的学术期刊,关注的主题涵盖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组织行为、组织理论、战略、技术管理等。区别于一般的商业和管理期刊,该刊聚焦亚洲,这也是其最重要的最具吸引力的特点之一。无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定量、还是定性、或是混合方法,抑或是概念性工作,只要有助于加深对亚洲商业和管理问题的理解的稿件,均有望在该刊发表。现任主编为德国哥廷根大学Fabian Jintae Froese教授。2019年,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的影响因子为2.192,在商学152种期刊中排名第91,属于三区期刊;在管理学226种期刊中排名第129,亦属于三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的年发文量逐年提高,2019年发表了16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是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发文的首要来源地。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通过查阅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网站,该刊新近录用的稿件中,第一作者所属高校包括浙江财经大学、西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05Asian Economics PapersAsian Economic Papers受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马来西亚双威大学Jeffrey Cheah东南亚研究所、印度尼西亚东盟与东亚经济研究所、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联合支持。该刊的文章聚焦对亚洲某特定经济体或泛亚洲地区重要经济问题的严谨分析,并为这些亚洲经济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现任主编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ing Thye Woo教授。2019年,Asian Economic Papers的影响因子为0.596,在经济学371种期刊中排名第324,属于四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Asian Economic Papers的年发文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31篇),其后逐年降低,2019年发表了24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和韩国并列为Asian Economic Papers刊文的首要来源地,但位列前十大来源机构的大陆高校仅有北京大学一所,说明在该刊上发文的中国大陆学者所在高校的分布较为分散。06Asia-Pacific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Asia-Pacific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发表经济学和会计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关注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审计、财务报告、盈余管理、财务分析师、会计信息的作用、国际贸易与金融、产业组织、战略行为、市场结构、财务契约、公司治理、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现任联合主编有:台湾大学Hong Hwang、香港城市大学Jeong-Bon Kim、台湾大学Shu-Hsing Li、香港城市大学Yue Ma、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Suresh Radhakrishnan。2019年,Asia-Pacific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的影响因子为0.705,在金融学108种期刊中排名第96,属于四区期刊,在经济学371种期刊中排名第305,亦属于四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Asia-Pacific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的年发文量逐年递增,2019年发表了39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是Asia-Pacific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刊文的首要来源地,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07Australian Economics Papers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发表来自理论、实证和政策经济学领域国际顶尖经济学家的高质量论文,覆盖的议题非常广泛,除了经济学的主要领域外,还包括产业组织、劳动经济学、宏观与微观政策分析等。现任总编辑为越南胡志明市经济大学Sarath Delpachitra教授,主编为西澳大学Jakob Madsen教授和世界银行Richard Damania博士。2019年,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的影响因子为0.783,在经济学371种期刊中排名第288,属于四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的年发文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28篇)后有所降低,2019年发表了18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超过澳大利亚,为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刊文的首要来源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08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力求加深对改善环境绩效的商业反应的理解,寻求检验竞争战略与环境管理之间的联系,关注系统和标准、合作环境管理工具、组织和管理、特定行业及企业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反应等议题,尤其是法规和政策在商业领域中的作用,并鼓励开展跨国分析。该期刊致力于引起广泛的跨学科读者的兴趣,包括学者、从业人员、业务经理和顾问等。现任主编为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萨辛管理学院Richard Welford教授。2019年,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的影响因子为5.483,在环境研究123种期刊中排名第10,在商学152种期刊中排名第19,在管理学226种期刊中排名第21,均属于一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的年发文量在2018年突破100篇,2019年发表了117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为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刊文的首要来源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机构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等院校近来均有教师在该刊发表论文。根据期刊公开披露的信息,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从论文提交到作出第一次决定仅需6天时间。09China & World EconomyChina & World Economy是中国国内创办的最早的经济类英文学术刊物,致力于推动国际国内学术界开展与中国经济相关的研究及其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注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国际金融、贸易、投资、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能源等。现任主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宇燕研究员。2019年,China & World Economy的影响因子为1.865,在经济学371种期刊中排名第119,属于二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China & World Economy的年发文量在30余篇且呈下降趋势,2019年发表了34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是China & World Economy发文的首要来源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上海财经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在该刊也有不错的发表记录。10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倡导针对中国农业改革和实践的深度分析,关注的议题包括:农业、农村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现任主编是中国农业大学辛贤教授。作为SSCI和SCI双检索期刊,2019年,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的影响因子为1.753,在经济学(SSCI)371种期刊中排名第132,属于二区期刊;在农业经济与政策(SCI)21种期刊中排名第11,属于三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的年发文量呈增加趋势,2019年发表了52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为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刊文的首要来源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机构在该刊也有不错的发表记录。11China Economic ReviewChina Economic Review关注的议题涉及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及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尤其欢迎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和绩效的量化分析,并鼓励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进行比较。现任主编为北京大学张晓波教授。2019年,China Economic Review的影响因子为2.736,在经济学371种期刊中排名第71,属于一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China Economic Review的年发文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发表了115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是China Economic Review刊文的首要来源地,期刊发文的前十大来源机构基本上被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包揽,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12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提供中国CEO、高管团队、学者等对管理的最新思考,发表对中国管理思想、哲学和过程的深入分析、关于中国的实证论文、以及采访和对话等,致力于展示中国学者的管理研究能力以及全球对中国管理的兴趣。现任主编是莫纳什大学Cherrie Jiuhua Zhu教授。2019年,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的影响因子为1.036,在管理学226种期刊中排名第195,属于四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的年发文量逐年增加,2019年发表了51篇文章。用户点评:这个期刊是四区的SSCI期刊,影响因子接近1,主要刊登有关中国管理学领域相关的论文。我于2019年6月份投稿,2016年11月份收到审稿意见,三个审稿人都认为论文很有意义,但是都认为需要修改,修改意见2页多。因为接近寒假,比较忙,所以一个月的修改时间很紧,我又申请延长了10天左右的修改期,我于2020年1月份返回修改稿。2020年2月份受到二审意见,这次是两个审稿人的意见,其中一个审稿人建议发表,另一个审稿人是上次三个审稿人中的一个,认为我修改的不够,建议继续修改,尤其是政策建议要突出创新点和对实务界的启示。约一个月后修回,之后就是等待。2020年4月中旬我收到主编邮件说论文已经录用。感觉这个期刊审稿速度不算快,但审稿人提的意见很好,很中肯,也确实有助于论文质量的提升。虽然是四区期刊,也没有很简单,之前师兄投过两次中过一次,师姐好像也投过,但没中。所以现在发论文并不容易,能发一个SSCI期刊还不错。匿名用户:师门偶有在该刊发文 作为本人独立写的第一篇英文论文 夜尝试投了该刊 5月18号提交论文 半个月后进入外审 再一个半月后7月20号收到退稿邮件 第一次外审速度还OK 后面就不太清楚了 一共三个外审专家 一个给大修 两个给退稿 确实是文章水平的问题 给的意见也都很中肯 当然也不乏有一些批评的语言 总的来说对未来的研究完善有挺大的益处 之后还会继续尝试该刊中国大陆地区是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发文的首要来源地。期刊发文的前十大来源机构基本上被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揽,包括中国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3Computational EconomicsComputational Economics介绍讲计算科学与经济学所有分支相结合的新研究,涵盖滤波、贝叶斯和非参数方法、马尔可夫过程、蒙特卡罗模拟等计量经济学的计算方法,仿真模型方法,机器学习,进化算法,神经网络建模,动态系统计算,优化,最优控制,博弈,均衡建模,硬件和软件开发,建模语言,接口,符号处理,分布式和并行处理等。现任主编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Hans M. Amman教授。2019年,Computational Economics的影响因子为1.317,在经济学371种期刊中排名第200,属于三区期刊;在管理学226种期刊中排名第185,属于四区期刊;作为SSCI/SCIE双检索期刊,Computational Economics在数学跨学科应用106种期刊中排名第65,属于三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Computational Economics的年发文量自2018年以来持续增加,2019年发表了131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是Computational Economics发文的首要来源地。期刊发文的前十大来源机构中,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院所最多,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等。14Finance Research LettersFinance Research Letters欢迎来自泛金融学各个领域的稿件,字数一般不能超过2500个。该刊关注的议题包括:精算研究;另类投资;资产定价;破产清算;银行和其他存托机构;行为和实验金融;金融的文献计量和科学计量研究;资本预算和其他投资;资本市场与会计;资本结构和支付政策;大宗商品;传染,危机和相互依存;公司治理;信贷和固定收益市场与工具;衍生品;新兴市场;能源金融与能源市场;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历史;金融中介和货币市场;金融市场;金融数学与经济物理学;金融监管与法律;预测;前沿市场研究;国际金融;市场效率与实践研究;合并与收购;微型金融机构;微观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个人财务;投资组合选择与投资;房地产金融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家庭和创业金融。现任联合总编为主编为马来西亚北部大学Jonathan A. Batten教授、阿联酋沙迦美国大学Narjess Boubakri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Samuel Vigne教授。2019年,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的影响因子为3.527,在金融学109种期刊中排名第9,属于一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的年发文量有显著增加,2019年发表了240篇文章。用户点评:最近12个月内,周围四个中国人投此刊全部被拒,均来自985高校。此刊金融经济相关都可以投,发文量这几年很稳定,今年升入1区估计投稿量更多,难度更大。从我们四个人的经验来看,编辑直接拒会在半个月左右决定。第一轮审稿意见回来估计1到3个月,一般只有一到两个审稿人,所以审稿人的意见很重要。letter期刊很少,其中frl和el偏难,ael相对容易。这三个期刊相对长文来说审稿和出刊都比较快。另外这三个期刊都有投稿费,没有版面费。匿名用户:8月份投了这个期刊的special issue,由于时间比较赶,文章写的质量一般,当然快速得被拒了。。150美元的审稿费 被拒的理由说文章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150美元买了比较中肯的审稿意见,哈哈 文章字数要求2000字 个人觉得,letter的文章,不求长,但是idea一定要新!理论基础要扎实。从投稿到给出被拒,两周,速度比较快。中国大陆地区是Finance Research Letters发文的首要来源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和研究机构在该刊上的发表记录排在前列。15Emerging Markets ReviewEmerging Markets Review旨在成为发表新兴市场金融领域重大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该刊优先考虑的论文包括:全球和区域视野下的比较研究,解决特定国家的关键政策问题并具有重要全球和区域影响的研究,以及应对国家和国际金融架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尤其欢迎制度和金融视角下的论文。现任主编为马来西亚北部大学J.A. Batten教授。2019年,Emerging Markets Review的影响因子为3.092,在金融学109种期刊中排名第12,在经济学373种期刊中排名第58,均属于一区期刊。从近年情况看,Emerging Markets Review的年发文量呈逐年增加趋势,2019年发表了60篇文章。中国大陆地区是Emerging Markets Review刊文的首要来源地。西南财经大学是入围该刊发文前十大来源机构的唯一一所中国大陆地区高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