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大陆明星发表俄乌对比论文

发布时间:

大陆明星发表俄乌对比论文

俄乌冲突爆发快一年时间了,我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对这场冲突进行分析和观察,读者评价各不一样。总的来说,多数人认为我是亲俄派,因为我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和西方在这场冲突中的所作所为,以及他们对俄罗斯凶悍的地缘战略围堵。当然也有少数人因为不能接受我的现实主义观点,就认为我反俄。其实个人一直就强调,我不过是亲中派而已。这几天我在想,如果能够用一篇文章简单地说清俄乌冲突的不同结果对中国利益各有什么影响,也许大家能够明白我所持的一些观点,从而更好地校正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第一,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输得精光,普京政府被颠覆,甚至俄罗斯完全被肢解,这是对中国最不利的结果。因为这将极大提振美欧遏制围堵中国的信心,随后必将兵锋直指中国,旋即复制俄乌冲突的成功经验。而美欧击倒俄罗斯收获的巨大地缘战略红利,将让我们面临一个比现时更加强大的敌对势力集团。到那个时候,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将比现在的俄罗斯还要差,举目四望将皆是敌人。正因为如此,我先后驳斥过好几名教授认为应该抛弃俄罗斯的观点,认为那是自掘坟墓。我们最终会发现,如果中国帮助美国和西方借俄乌冲突扳倒俄罗斯,得到的绝对不是美欧对我们的感恩,而一定会是掉转枪口恩将仇报。如果我们在这场冲突中站到美国和西方一边,无论战争谁输谁赢我们都输了,这是美国和西方最想看到的。第二,美国和西方以牺牲部分乌克兰的利益为代价,有条件的与俄罗斯进行妥协,这对中国是次不利的结果。我这么说,一些美国的迷粉们可能接受不了,自己心中的灯塔怎么可能牺牲乌克兰与俄罗斯媾和呢?事关利益,西方这些政治人物的身段是极其柔软的,包括普京也是一样。当年的尼克松比特朗普还反华、反共,大家看为了帮助美国扳倒苏联,他是多么热烈地拥抱中国,其表现简直称得上是卑微。可以预见,美国和西方在开给俄罗斯的妥协条件中,一定会塞入共同对付中国的条款,最差也是中美发生对抗时俄罗斯中立的条款。所以我对一些中国人呼吁军事支持俄罗斯泼冷水,就是要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美俄在乌克兰的对抗还有回旋空间,普京还在心存妥协侥幸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太入戏。现阶段对俄罗斯的支持体现在经贸上,我们可进可退。第三,美国和西方压上全部身家孤注一掷,与俄罗斯进行不死不休的对抗,这是对中国最有利的结果。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并非没有可能。一次世界大战其实大家都不想打,最终却阴差阳错打成了几败俱伤。这样一场剧烈的欧洲地缘冲突,一不小心哪一方打上头了,出现一个死磕到底的主也不好说。就说波兰这家伙,什么时候给我们刷点惊喜也不好说。在这样的背景下,那我们将成为一战、二战时期美国那样的角色——战争贷款总提供方、战争商品总供给方,收获巨大的战略红利。我们不但可以轻松地去产能化,还可以将制造业再向上推进几个台阶,想想就不要太美。第四,西方和俄罗斯都不愿意认输,俄乌战争变成克什米尔模式,永远有溃口、一直在流血,这是对中国是次有利的结果。这样一场地缘战争,打个三年五载不成问题,打十年八年也有可能,甚至打成百年战争也没有什么不可能。这样的话,美俄的关系永远都不可能修复,将形成对美国的持续牵制,让他们遏制和围堵中国的战略完全破功。第五,俄罗斯大获全胜,完全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美欧妥协认输,这种结果对中国好坏参半。好的一方面,就是重挫了美国和北约的东扩图谋,大大压制住他们在印太地区挑事的冲动,对于台湾社会来说则是一次震撼教育,有利于压抑分裂思潮。坏的一方面,就是会促使美国进行战略反思,“基辛格主义”回归势所必然,美俄的战略和解将加速。这还只是我能想到的俄乌冲突结果的几种可能场景。对于国家来说,必须进行十分精妙的战略计算,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保障好我们的利益,岂是一些人干嚎两句道义所能理解的。一场欧洲的地缘战争,一些中国人张口闭口道义,我相信连美欧政客听了都会觉得脸红。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法国前总统奥朗德都说得很明白,当年签订明斯克协议不过是为了稳住俄罗斯,为乌克兰整军备战赢得时间,压根儿就没真心想到过要和平。如果想要和平,美国只要放弃北约东扩就可以了,只要不在乌克兰搞颜色革命就可以了,可他们是怎么做的?总的来说,俄乌冲突发展到现在,大的方向是对中国有利的。一是中俄背靠背反霸、反帝格局基本成形,而俄罗斯也实质性地对美国遏制中国形成了牵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战略机遇期;俄罗斯对中国依赖大大加深,新年前两天俄罗斯财政部宣布人民币在俄国家财富基金允许的最大占比已经增加一倍,达到60%,表明俄罗斯将极有可能拿自己的外汇储备、油气资源与人民币挂钩。可以说,只要我们中国不犯战略性、颠覆性的错误,这场冲突赢麻的绝对不会是美国,正是在下!

现在看,无非也就三个结果:①俄罗斯胜利 ②乌克兰胜利 ③战争一直在胶着 俄罗斯胜利:乌克兰可能丧失主权,彻底沦为俄罗斯的小弟,从今以后老老实实成为俄罗斯的马前卒

近年来,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展现出了不俗的发展势头。但除了国内市场,国产车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同样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于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的市场,比如我们的老邻居俄罗斯。

开年前两个月,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新车销量中占据了近40%的份额,其中长城是最成功的一家,2022年长城在俄罗斯市场的收入同比增长达73%,达到了85.7亿元人民币。那么,中国车企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市场大展身手,是赶上了“风口”还是凭借自身的“硬实力”呢?

俄罗斯车市显机遇

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家,其汽车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近期的俄乌战争和欧美制裁等因素导致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货币贬值,消费者信心下降,汽车市场急剧萎缩。这些因素导致了各大国际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困境,为了向欧美表达“忠心”,各大车企含泪退出:日产以1欧元大甩卖、雷诺则用2卢布抛售在俄资产,其他外资也接连撤离,汽车市场顿时出现了大量空缺。

机敏的中国车企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纷纷发力,抢占俄罗斯市场。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俄罗斯汽车市场中仅剩的14个汽车品牌中,除了俄罗斯名字品牌拉达 (Lada)、嘎斯 (GAZ) 和瓦滋 (UAZ) 之外,其余 11 个品牌全是中国品牌。比如:长城、吉利、奇瑞、力帆等。

而在这些中国品牌中,长城是最成功的一个,其实长城早就对俄罗斯市场有所图,早在 2004 年就已经进入俄罗斯市场,2019 年还投资了 5 亿美元在俄罗斯建成了首个全资工厂——图拉工厂,年产能达到 15 万辆。当然,投入也收到了回报2022年俄罗斯带给长城27.7亿元的净利润。

自身实力造英雄

当然,除了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给中国车企带来了机遇之外,其自身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依旧是以长城为例:首先,长城汽车凭借其优异的产品质量和性价比,在俄罗斯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相比于本土品牌如拉达、乌兹达等质量不佳、技术落后、设计陈旧的产品,长城汽车提供了更加先进、舒适、安全、的SUV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

其次,长城汽车为促进在俄罗斯市场的本土化生产和品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例如,在2020年又投资了37亿元人民币升级图拉工厂,提高了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水平,获得了俄罗斯政府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据悉,图拉工厂目前已经实现了发动机、变速箱、车身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本地化率达到了65%。这也使得长城汽车成为第一个在俄罗斯签署特殊投资合同(SPIC)的中国汽车企业,享受到了俄罗斯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

除了自建工厂的长城,还有凯翼汽车、北汽集团两家与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合作,生产新车;还有被“复活”的俄罗斯老品牌莫斯科人汽车,零件也都是由江淮汽车生产的,只是在俄罗斯组装而已。

诚然,中国品牌能在俄罗斯市场中大获成功,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局势变化,但是,各家厂商的自身实力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凭借着国内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与激烈竞争得来的经验,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可谓是如鱼得水,专家预测,一到两年内,中国车企将与俄罗斯本土车企旗鼓相当;三至五年内,中国品牌将会超越本土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主要位置。

写在以后

总之,中国各车企在俄罗斯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能够“大施拳脚”展现自己的实力,但是未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逐步复苏和汽车市场需求的提升,挑战也会接踵而至,一是各外资是否会重新回归;二是本土车企的发展;三就是国产车辆内部的竞争。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国车企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笔者也非常希望能够看到,国产车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大放异彩,大家说是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号车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内艺人发表俄乌对比论文

有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标题可以写乌克兰何去何从,以及乌克兰问题的解决。

马斯克是为了避免自己的科技公司转入到政治的问题和终端,避免出现矛盾。

首先祝大家元旦快乐!

我们告别了“颠覆”的2021年。

迎来“落地”的2022年。

是的,我对2022年的展望,提炼的关键词就是“落地”。

这个落地,其实有很多层面含义。

我来具体分析一下。

(1)结果的落地

从2018年我们和美国全面博弈开始,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然后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人们也普遍感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强大威力。

可以说,人类的 历史 、格局、乃至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都被这场疫情深深的改变了。

等到二三十年后,我们再回过头看这两年,可能会发现,这场疫情所起到的效果是不亚于一战和二战。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消极防疫的错误方法,任由疫情扩散,助长病毒变异,从而导致当前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美国当前新增病例达到70万例的惊人水平,住院人数也是随之激增,医疗资源挤兑的风险正在加剧。

但美国在自身疫情如此之重的情况下,不好好积极防疫,却仍然在国际事务上带头挑事。

美国不但通过北约东扩,来加剧俄乌危机,并不断由拜登给普京打电话,一副“调解人”的模样。

如此自导自演,美国无非是想制造危机,来配合其美元货币转向。

所以像今天拜登本月第二次给普京打电话,数次不断强调“不要打核战争”。

美国如此怕“核战争”,其实侧面反映了美国这种挑事的本质。

这就好比一个斗鸡在那边跳来跳去的,但斗鸡也怕人真的掏出枪,直接毙了。

美国害怕“核战争”,说明美国是真的在挑事,但美国的挑事并不是想同归于尽,所以才会这样屡屡强调不打核战争。

美国只是想制造几场“烈度可控”的局部冲突,来在国际上制造危机,加速美元回流,降低美国债务风险。

这个逻辑是建立在,明年3-4月份,美联储有很大可能加息。

在当前美国已经加速缩减购债的情况,美国也已经大幅度提高债务上限,明年美国债务突破30万亿美元是没有太大疑问的。

一方面是美联储减少购债,一方面是美国财政部加大发债。

这个供需是失衡的。

所以,明年美国的债券市场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

因此,美国需要举着鞭子(加息),去外面赶着羊群(美元)回流购买美债,稳定美国债券市场,避免美国债券市场崩盘。

但谁都知道美国的债务问题很严重,美国明年加息所带来的美元回流效果并不会太好,可能跟2005年会比较类似。

所以,美国除了举着鞭子(加息),还需要在国际事务上制造一些危机,比如在草原上埋几颗雷炸一炸,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把惊慌失措的羊群赶回羊圈,被美国收割。

我们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看当前的国际博弈,可以清晰很多。

但这只是美国自己“一厢情愿”的设想,事情是很难完全如美国所愿,要是美国还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美国就不会走到这步田地。

别的不说,美国这种在羊群里炸雷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玩火行为。

美国不管是找我们打电话,还是找俄罗斯打电话,都说不打核战争,不“大打”。

但问题在于,即使“小打”,谁能保证烈度一定可控?

即使有核威慑,一旦打红了眼,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敢保证。

这样的口头承诺,是非常脆弱的,美国如果真的是在做这方面的打算,我认为会是很危险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认为明年很多事情,都会有一个阶段性落地的结果。

首先是我们和美国的这场博弈,当然真正胜负是不能明年就有一个真正的最后结果,就决出胜负了。

我认为除非美国在十年内解体,不然很难有真正一锤定音的结果。

但双方博弈,应该是分很多个阶段进行。

从2018年开始的第一阶段博弈,我认为应该会在明年有一个阶段性结果。

这个结果,可能会以我之前提到的明年夏天的“好戏”作为一个标志性结果。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阶段性获胜的话,那么我们距离最终获胜,就基本没啥悬念。

而即使美国阶段性获胜,双方胜负还犹未可知。

换句话说,这是一场美国输不起的战斗,一旦美国在明年的阶段性结果落地中落败,美国国内的矛盾就会瞬间加剧,甚至有可能是后面美国解体,乃至内战的导火索。

所以,美国要想赢,得有破釜沉舟的士气才行。

不过我现在,是没从美国身上看到这方面的魄力和勇气。

如果继续这样慢慢磨下去,来对美国慢刀子剁肉,那么美国在被持续放血的情况下,再过几年,美国和我们的实力平衡就将彻底反转,到那个时候,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翻盘。

所以,明年这个阶段性结果落地,我认为是大概率的,美国大概率会奋手一搏。

虽然,这场战斗美国输不起,但美国如果不奋手一搏,后面恐怕连奋手一搏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一点,我觉得美国应该还是能看得清的。

除非美国愿意“不战而降”,但以美国当前的国内氛围看,这个可能性是极低的。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明年应该是会有一个阶段性落地的结果。

除了中美博弈的阶段性落地结果。

俄乌危机,明年应该也会有一个阶段性结果。

虽然还不大好说俄罗斯会采取何种程度的行动。

我觉得这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我们这边要怎么做。

虽然上面提到美国在俄乌危机故意制造冲突的可能性,但其他可能性也还是有很多。

比如,也存在俄罗斯可能跟我们打打配合的一些可能性。

而美国的情报部门,有收集到这方面的情报或者可能性,所以拜登才会这样接二连三的打电话给普京进行警告,说白了就是不希望俄罗斯去跟我们打配合。

这会牵扯美国的精力,让美国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我们身上,从而被我们有机可乘。

这两种可能性,原因是截然不同,但结果可能殊途同归,可能都会在明年有一个阶段性结果。

除了对岸和俄乌危机这两件还比较有悬念的事情,其他还有很多事情,都会在明年有一个阶段性落地的结果。

比较有确定性的,比如美联储明年的加息,我认为大概率会在明年4月份附近落地。

除此之外,很多之前可能还不是太明朗的事情,明年都会开始清晰。

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

2021年是颠覆的一年。

那么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过去这两年积蓄了很多能量,发生了很多重大转折和颠覆,这些剧烈变化,可能都会在明年有一个“阶段性结果”。

不过我整体还是比较倾向用“落地”这个关键词。

因为明年除了这些震撼的结果。

落地也意味着,全世界范围的人们可能从泡沫的虚假繁荣中,回归现实,这样一个落地过程。

(2)膨胀到落地

昨天文章提到过“物极必反”这个关键词。

假如说今年的颠覆,是有物极必反的含义。

那么明年,可能是“物极必反”的落地过程。

这是落地的第二层含义,从“膨胀到落地”,从“云端回归大地”,从“泡沫狂欢中回到现实”。

从时间周期来说,我认为明年4月份附近,会出现很多重要的“落地”结果,包括美联储加息等等。

放宽点的话,我认为是在4-6月份,很多事情都会有“水落石出”的感觉。

此外,我个人判断,明年4月份之前,全球金融股市,可能会维持当前的“膨胀”状态,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一波集体的赶顶,来出现“极致”的膨胀。

假如出现这样的最后一波赶顶的极致膨胀走势,大家就要警惕4月份之后出现“物极必反”的落地效果。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

我不是在预言,只是提前预判一些可能性,来仅供大家参考而已。

整体来说,我认为当前全球金融市场都处于“击鼓传花”的音乐加速过程。

在泡沫狂欢的最后阶段,人们往往会沉浸在泡沫狂欢里无法自拔,完全忘记风险为何物。

所以,越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越要清醒,要提高风险意识。

不过相对来说,我们国内A股被“保护”得还是比较好的。

最近还提到“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

这句话是有相当多信息量的,大家可以自行好好体会。

我是一直在跟大家说,我们会防范股市被外资推动一波疯牛,避免出现类似2015年一样,赶在美联储加息之前,强行拉一波疯牛,那样的话,下场会很惨。

有过以前的教训,这一次我认为我们应该会更加谨慎。

所以才会有这句“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

同时,我认为这句话,也侧面反应,明年4月之前,存在跟随全球股市“极致膨胀”的可能性。

但问题,这会被我们强行按下来。

所以,明年4月之前,A股整体仍然会很撕裂,一些资金可能会疯狂炒作热门板块。

但大多数个股可能是比较萎靡不振。

这会让A股和全球股市的风格大相径庭。

但明年4月之后,应该就会有一个阶段性落地的结果。

假如说,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处于击鼓传花的音乐加速过程。

那么明年4~6月,可能就是这个音乐骤停的时间周期。

到时候谁会接这最后一棒,可能就会有一个阶段性结果。

同时,我也要再强调一下,我这里提示风险,不是让人们就动辄清仓,或者满仓。

我是一直不建议这样的激进操作。

毕竟没有人能100%预判对未来,所以防范错判之后降低风险,才是风险控制的最核心内容。

比如,假如你感觉股票跌很多了,感觉跌到位了,就一下子满仓抄底,结果抄底后还一直跌,就很容易被动,放大错判后的风险。

反过来也一样,股票跌很多,感觉还会跌,假如一下子清仓割肉,结果割肉后就马上大幅度反弹,甚至反转,这同样也是放大错判后的风险。

所以,风险控制的核心,其实就是仓位控制。

当然,以上都是针对有炒股的朋友。

对于还没有炒股的朋友,我还是昨天那句话,现阶段不需要着急进股市,特别是在这个击鼓传花的音乐加速阶段,不管是进股市,还是进其他金融市场,都有很大概率会接最后一棒。

反正都还没有炒股,就不要急于一时,耐心等待。

总体来说,我认为明年4-6月份美联储加息后的1-2年里,全球金融市场也会有一个“落地”的效果。

这个落地,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落地。

包括我之前一直说的“ 历史 大底”,可能才会在这样的落地结果里出现。

当然,A股因为“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这个 历史 大底很难说会有多低,也不一定就有多低,这个很大程度得看明年美股泡沫是否会被戳破。

但至少A股应该也会有一个磨底的过程,到时候不管这个磨底的点位是多少,都是一个长线建仓的好机会。

假如出现这样的机会,我也会在文章里及时提醒。

到时候,没炒股的朋友,有兴趣的话,再考虑进不进场的问题。

另外,今年一些提前落地的指数、板块,可能是另外一个层面的“物极必反”。

比如港股今年就跌得很惨。

这其中以“中概互联”最为典型。

今年中概互联指数整体跌了一半,很多中概股跌了60%~80%,除了一些暴雷的夕阳产业坚决规避之外,还是有一些优质企业被错杀的。

这里面是可以淘金的,当然也是比较考验选股能力的。

所以,一般很多人会选择中概互联的基金去定投。

这个我是比较赞成的。

不过考虑到今年很多抄底中概互联的,基本都死在半山腰上。

所以还是要提高点风险意识,别一下子动不动就满仓。

还是要做好仓位控制才行。

即使定投,这个定投周期最好拉长一些。

毕竟明年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很难预料。

而且像中概互联这样股灾式暴跌,一时半会是很难修复,如果要抄底,也要做好短时间内被套的准备。

但一些已经提前跌很多的优质企业,整体抗风险的能力会相对强一些,大周期持有的风险也会相对较低。

包括A股今年也有很多跌了一半的大白马,明年抗风险的能力也会比较强。

这都是“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的压舱石。

所以无论如何,我还是比较建议大家明年一定要加大风险意识。

而风险控制的核心就是仓位控制。

仓位控制最核心的就是心态,要控制好自己的贪欲。

所以时不时有个人来帮你提示风险,是能比较好去控制心态。

但前提是你得能正确理解风险提示,而不是一听到风险提示就动不动清仓,然后在错判之后,再去埋怨别人。

风险提示,很多时候是比较重要的。

我认为这个狂热的市场里,还是需要一些冷静、清醒的声音,时不时泼泼冷水。

而且真的有比较大概率赚钱的确定性机会,我也是会及时提醒,不会一味无脑看空股市。

只是这样的确定性机会是很难出现,所以除非我有足够的把握,我才会说。

毕竟我面向的读者,有大量是没炒股过的人,我觉得除非有“低风险大概率”赚钱的确定性机会。

不然贸然就怂恿别人进入股市炒股,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毕竟股市整体还是一个大概率亏钱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到处捡黄金的地方。

想要有到处捡黄金的机会,就得耐心等待。

这方面,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理解一下。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强调,大家要多多独立思考,自主决策,投资是需要高度自我负责的行为,只有你才能为你的钱包负责。

我之所以一直提示风险,主要也是不想大家被收割。

在金融市场,能活下来是第一要务。

只要能躲过股灾,盈利就是大概率的。

这是我自己的投资理念,是比较保守谨慎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但我觉得无论哪种投资模式,风险意识都应该放在首位。

特别是在当前这个击鼓传花的音乐加速到极致阶段,更应该重视风险。

(3)黄金

另外有不少读者问我对黄金的看法。

我是在2019年黄金还只有1300美元的时候,就坚定看好黄金,当时也写过黄金会在未来两年进入主升浪的分析文章。

然后在2020年8月黄金涨过2000美元的时候,我是顶着压力跟大家提示风险,认为2000美元上方的黄金不能追。

2019年和2020年,我是比较经常写黄金的专题分析,因为当时黄金波动比较大,所以有需要去提醒。

但今年,因为年初我就判断黄金今年整体会在1700美元~1900美元之间震荡,没有什么太大行情,所以今年也就没怎么写黄金的专题分析。

对于黄金明年走势,考虑到明年4月份附近美联储可能加息的因素,黄金应该是没有太大的行情。

这里面变数是比较多的。

可以比较确定的是,黄金价格是存在大资本压制的痕迹,所以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长期黄金的价格。

但明年黄金短线可能受美联储加息的不利因素,也有可能一个阶段性“落地”的过程。

所以,要是明年4月份之前,黄金也有一波“极致膨胀”的过程,我个人是建议不要贸然去追。

反过来,假如明年黄金能跌到1600美元附近,我认为是有一个阶段性机会的。

不过黄金的投资,我还是比较建议,拿一部分仓位出来大周期定投就好。

像我是拿20%的资金,分两年定投黄金,这样做风险比较低,也比较没有压力,只是一个分散投资保值的策略而已。

具体还是得大家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决策。

(4)政策落地

这个落地还有第三个层面意思,就是明年会有很多政策落地。

最明显的就是明天马上生效的RCEP区域自贸协定。

关于RCEP区域自贸协定的重要性,我之前已经分析过很多次了。

我个人认为,RCEP区域自贸协定的重要性,并不亚于2001年加入WTO。

RCEP的重要性在于,当前逆全球化的浪潮里,已经意味着区域化经济的兴起。

特别是未来疫情结束之后,欧美大概率会进行供应链重新整合,进一步加速区域化供应体系。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进一步把东盟拉上我们的马车,共同发展。

之前的中老铁路通车,就有很强的标志性意义。

假如我们的高铁能把东南亚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到那个时候,美国再怎么样也很难分化我们和东盟的关系。

美国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我年中提到美国下一步外交重心是东南亚后,我们也看到美国是在东南亚频频发力,试图到处挑拨离间。

但美国的运气很糟糕,效果并不咋地,像前几天布林肯本来要访问泰国,还因为随行人员出现奥密克戎感染,而取消了。

包括当前美国严重肆虐的疫情,会大量牵扯美国精力在国内事务上,而降低对外搞事的能力。

而这一切,都是美国自作自受。

明年除了第一天元旦落地的RCEP。

因为考虑到接下来要落地的,还只是房地产税的试点,推行阻力相对较低,所以我是认为2022~2023年,这两年内会落地。

最快可能明年底就会落地。

因为房地产税当前已经完成授权,只要准备工作完成,基本就处于“箭在弦上”的状态。

关于房地产税,我已经分析过很多。

总结来说,房地产税的推行原则,应该是尽可能降低对刚需群体的影响,主要是为了遏制炒房,主要是为了针对持有很多套房群体,其中一个目标是为了调节贫富差距,当然,也包括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整体来说,房地产税的推行,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对炒房的遏制,会大大增加持有N套房群体的持有成本,还是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至于是否会导致房价大跌,我觉得还是那句话。

“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

我们从这个层面理解“落地”,就会有一些新的感悟。

假如说,美股明年的“落地”,是从云端跌落的话。

那么我们则是尽量追求“平稳落地”。

所以,2022年是一个“落地之年”。

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有可能从云端跌落,从“高处落地”的风险下,我们务必追求“平稳落地”。

这个落地姿势是很重要的。

(5)总结

这就是我在2021年的最后一篇文章,也对2022年做了一个展望。

我还是比较相信,我们能做“平稳落地”。

很多人说我过于悲观,但了解我的人都应该清楚,我是一个比较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人。

我只是认为,扎实的乐观基础,是要建立在对现实风险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我们才不容易极端化。

我经常看到,一些本来很乐观的人,在接触一些黑暗面,在理想和现实落差过大的时候,就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

从一个盲目乐观,一下子到极度悲观。

这其实很容易滋生抑郁情绪。

当前 社会 感觉抑郁情绪比例很大,导致人们很焦虑。

我认为,这很大程度是整个 社会 在对人们宣传的时候,总是习惯把预期拉满,缺乏对风险的提示,缺乏对 社会 现实的清晰展示。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大多数都是灰色的色调。

我们要充分认知到世界的一些阴暗面、风险、危险,但仍然可以对未来保持足够的乐观。

这样不管未来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才可以不患得患失,比较淡然去面对。

真正的乐观,是能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

这也是我的文章一直想传达给大家的理念。

这本身也是我自己修身养性的一个过程。

我还是比较希望,我的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颠覆的2021年马上就要结束了。

希望大家都能在“震撼”的2022年里平稳落地。

祝大家元旦快乐。

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也会继续坚持创作!

2022年,我们一起加油!

本文作者“星话大白”。

我每天都会写分析文章。

一个原因,据说是俄罗斯采取了措施,警告马斯克,再向乌军前线部队提供星链网络,就利用激光武器摧毁星链卫星。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此前就公开威胁:摧毁星链卫星,这是个新颖主意。谢谢!

大陆人对美媒发表论文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播学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现存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开展舆论监督是每个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大众对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关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之处,从而出现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面对如此现状,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成为了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基本原则;

一、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与方向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礼仪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1]。

舆论监督的产生与社会制度紧密相连。在我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做好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国务院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胡锦涛2009年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中曾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媒体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两位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鼓励与期许,为我们未来更好地开展新闻监督指明了方向。

二、媒体舆论监督优势与现状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进步,新闻舆论监督也取得了不菲业绩。从最初的小心谨慎到今天的锋芒毕露;从最初的屈指可数到今日的遍地开花,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监督特点看,舆论监督具有几大优势。一是具有很高的受众关注度和影响力;二是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能力;三是具有多样表现形式;四是涉及面广,关系到受众的点滴生活。从监督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工作配合党内监督、组织监督、制度监督和民主监督,在形成监督合力和实效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媒体舆论监督在大力弘扬正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对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舆论监督在运行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的地方,从而发生了监督乏力、监督不畅和监督不能的情况,甚至存在着损害公民、单位的合法权益甚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有些新闻媒体为制造噱头,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竟然违反“真实”这一媒体舆论监督的生命,通过不实报道极大损害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形象及存在价值。

例如2007年3月,广东某媒体报道称,广东香蕉发现巴拿马病,由于难以治疗,被称为“蕉癌”。报道随后被有意无意误读延伸为“吃香蕉会致癌”,香蕉运销商也借此打压香蕉价格,导致海南香蕉滞销,价格暴跌。一个以讹传讹的“蕉癌”事件,使得海南香蕉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香蕉种植户损失惨重,教训极其深刻[2]。

三、媒体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实下,面对新形势,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健康、法制的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切实反映党和人民的意志,对政府、司法、社会实行有效的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媒体宣传什么、评论什么、批评什么、监督什么都要根据党的政策和国家方针来研究实施,使之有利于党的执政和国家稳定,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党性原则、有利稳定原则、服务大局原则、事实准确原则、客观公正原则、注重效果原则、遵守纪律原则和依法监督原则。遵循这些原则,舆论监督就可以少走弯路[3]。

同时要做到“三个不能对立”。在舆论监督活动中,要把握导向和立场,不能把反映人民意愿与促进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相对立;不能把揭露工作中的问题与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相对立;不能把抨击社会的歪风邪气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对立。

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灾害时,尽管灾区群众遇到停电、断水及交通堵塞等重重困难,但各媒体报道的大量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鲜活稿件,既客观报道了灾区困难,又重点报道了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齐心协力、共同奋战、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英雄壮举。鼓舞了国人,振奋了民心,树立了政府的威信,体现了百姓的情怀,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不仅如此,还要注意把握大局。舆论监督在大局面前尤其要把握好监督的“度”。要坚持按照法律办事,按照原则开展,否则就可能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经常性的、基本任务。”可以说,促进安定团结是舆论监督的一项重要责任,因此在事关国家和社会利益方面开展舆论监督要更加慎重。

四、正确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对策

作为媒体来说,一些盲目追求“噱头”的失实报道绝不能成为其营销手段,否则到头来,损害最大的还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公信力”。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首先要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化媒体社会责任感。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媒介可以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它要求记者在从事新闻报道的时候,遵从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自由性原则。如果在工作中缺乏科学责任和质疑精神,就会让媒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例如2005年7月,一篇标题为《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开头引用了一名被称为“啤酒研究工作者”的来信,信中指出,目前很多啤酒厂为了控制成本,用可疑致癌物甲醛充当稳定剂,并称这是我国啤酒业的“行规”。这篇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绿君的观点:“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4]。虽然事后杜绿君马上发表声明指出,这篇针对她的采访报道是以讹传讹,但由于文章在短时间内已经被迅速广泛转载,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韩日等邻国的关注。

最后经多方调查,中国啤酒基本上已实现无甲醛酿造的主流,所以国产啤酒95%甲醛超标是没有根据的。可见,掌握着公共资源的媒体只有秉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才能杜绝以公共利益之名炒作、追求轰动效应、谋求商业利益的可能。报道食品安全事件本是媒体塑造形象,提升公信力的好机会,但媒体只有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理性、科学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报道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其次,要加强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杜绝恶意新闻炒作。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正确。采访过程中应尽可能查证所有消息源内容,不任意曲解客观事实。如果以舆论监督之名,行恶意炒作之实,则是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恶意炒作对新闻的影响除了制造虚假新闻、愚弄受众以外,更恶劣之处还在于削弱了新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恶意炒作之所以引起社会公众普遍反感,是因为这种操作手法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也使新闻丧失了应有的尊严和存在根据,更遑论新闻功能和作用的实现。因此,媒体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实事求是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再次要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倡导新闻报道的科学精神。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科技、卫生、教育等众多领域的报道工作,要想向公众传达更多、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如果在进行专业领域报道时,记者既不去做资料搜集等案头工作,又不去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很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使命,树立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多请教相关领域专家,增强报道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确保报道出的内容客观真实。

此外,要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使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舆论行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舆论监督也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可以在重大决策制定前后或实施过程当中,对决策进行广泛的评议和论证,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民意和社情参照,从而,为各项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贡献力量。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要搭建好大众知情权的信息平台。应充分发挥信息渠道丰富、动作反映灵敏的优势,对社会环境信息实行及时采集,随时发现和掌握各个方面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客观、真实、可靠地提供给广大群众,为他们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供保证。无论何时,舆论监督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充分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刘九州.新闻理论基础[J].新闻知识,2006(3).

[2] 新华网新华时评.“蕉癌”事件的教训值得深深汲取.

[3] 朱颖.新闻舆论监督与公共权力运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4] 每周质检报告[R].2005-07-17

浅析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播学

摘要 :媒介素质 教育 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媒介和 社会如何干预受众使用媒介的研究,在信道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将传播效果研究推向了全球化的主题,从受众角度,治大众传播之恶、从大众传播之善,使这一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

关键词: 媒介素质教育传播学青少年

一、着眼于未成年人 发展 和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国 大陆地区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课题研究和试点运行,2004年,教育部将媒介素养课题列为新闻传播类的重点招标课题。2004年12月12-13日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论坛 ——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发布了《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中开展媒体素养教育。主要观点分布在受教育的主体、面临的问题、媒介教育的内容、媒介教育的任务讨论和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

1.受教育的主体:我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因该首先从高等院校起步并设立独立的课程,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①

2.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媒介教育面临着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教育的平台的问题,不仅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②

3.媒介教育的内容(对非媒介人员)研究媒介信息、研究媒介、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③

4.面临的任务:创建传媒教育学科点,探讨和研究媒介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争取国家的支持以成就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加速培养专业人才。

二、媒介系统变局——行业生态系统

2003年,中国大陆的报纸达2400多家、杂志超过8000种,广播电台1500多座,电视台超过1000座。④中国大陆的传播市场已从卖方(传者)市场转变为买方(受众)市场。因此受众的选择既是传媒的压力,也是传媒竞争的焦点。而受众选择媒介的或然率正比于媒介接触的报偿,反比于费力的程度。对于传者,资讯的表现形式、快餐程度以及易得程度,是传播产品能否大众化的品质要素。因此,传统媒体(尤以电视媒体为重)的传播对策日趋取悦受众并商业化;传播内容的 文化、知识日趋稀释而娱乐化;媒体对于受众的需求,迎合少于引导,导致受众满足于阅听的快感一次性地消费资讯,而不是丰厚自己的文化思想积累。

正如社会学家拉斯非尔德所说:“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传媒产业的平民化浪潮极易造成青少年知识结构的“扁平化”,懒于思考而思想钝化和智力愚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而漠视他人痛痒和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生活态度逍遥化,价值观念“电视云亦云”的放任化。因此,媒介系统内演绎的格雷欣法则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

2005年,由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组织编写、吴飞主编的传媒三力(《传媒影响力》、《传媒批判力》、《传媒竞争力》),便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围绕国内传媒产业 环境、国际传媒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媒体竞争格局等方面解析了中国特殊国情的传媒竞争法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陆续颁发了《播音员主持人持证上岗规定》制定了《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实施“建设工程”、“净化工程”、“防护工程”和“督察工程”,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并强调主持人着装应该充分考虑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不能为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而迎合低级趣味,也不要一味追求不符合广大观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审美情趣的极端个性化的主持方式,更不要为迎合少数观众的猎奇心理、畸形心态而极尽夸张怪诞的言行与表情——政府职能部门从传播实践方面整肃业界的不良传播行为。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播学界,更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行政力量的保障,其共识是全社会的。

三、媒介与阅听人的互动——受众生态环境

根据上海团市委与上海社科院最近在3000名未成年人中开展的《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媒体上可以出现性、暴力内容”,33%的未成年人表示赞同,对于“媒体上可以出现挥霍浪废行为和傍大款行为”,48%的未成年人表示赞同。⑤ 2004年1-2月,笔者组织华北科技学院2002级135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在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北京、天津、辽宁、湖北、湖南、福建、安徽、新疆等12个省市的102所初中和72所高中,随机采访了553名初中生、581名高中生,采访了原籍是上述省份的580名大学生,对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传播行为、自我表露的心理需要,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看法等问题,进行了以口头采访和问卷调查方式的会调查。

调查显示,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见习社会生活的途径;就学习资源来说,他们有着可供个性化选择的媒介物;也使得当今的青少年有更加灵活的自主学习条件,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主渠道的教育教学方式已成为过去。在回答“您获取较多有用知识的途径”的问题时,8个选项中占前4位的依次是电视、课堂教学、科普读物和家庭教育;媒介接触的首选为电视。

值得注意的是,有信息价值的信息未必都能实现其使用价值。青少年自主选择和消费的信息也未必是质量较高的信息,由于选择媒介和信源的偏好不同,对于这部分受众来说,信源的利用率与其吸引力成正比。其中,电视仍显示出强势媒介的势头,众所周知的是,导致青少年通过传媒学习尤其是利用电视学习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内容的具象和内容表现形式的生动,以及信息的易得性。

电视节目偏好调查显示,高中生对新闻类电视节目的偏好中,《新闻调查》居首位,其次是消息类,反映出他们的知晓欲和 心理参与的要求;对武侠类和言情类电视剧的偏好高于娱乐节目,反映出他们在消费大众通俗类的电视 文化时,情感需求大于娱乐需求,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欣赏义士侠客型的英雄,近三分之一的高中生欣赏缠绵忠贞的爱情。

在为中国电视打分时,中国城市电视台台长对中国电视的文化表现和节目质量的评价低于对电视的 发展 和电视频道的打分。而电视的文化表现和节目质量直接作用的对象是 社会系统,且往往表现为道德甚至价值取向问题。“电视把社会生活中物质功利主义的一个个现时典型和美好‘神化’毫无保留地展现给人们。

同时,电视也把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缺乏伦理规范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观念严重脱序的状态活脱脱地传播给大众,使从未有过这一社会经历的青少年也经历了这种体验”。⑥ 污染了青少年早期社会化的文化空间。 人生的定向、审美的皈指、心灵的依靠、作为公民的素养和为人的道理等,在电视文化幻化的生活蓝本中,很少为青少年心理注入健康生长的文化基因。对于如何标的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媒介无疑成为他们人生目标和行为的塑造者。因此,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对未来的焦虑也是中国媒介素质 教育 的重要动因。

在信息化社会,受众和国家都有一个兼听则明的甄选问题,使得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不得不考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思辩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抗误导能力的培养。

由于不同的传播制度和国情,较之先行提出培养理论的美国,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在学术研究和社会 实践方面,都有望走在世界传播学研究和媒介素质教育发展的前列。

注释:

田维义:《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J],《 现代 传播》,2004,第6期。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青年 政治 学院,2003/11.22卷第6期。

杨光辉:《走进传媒—如何开展传媒教育 媒介素养 蔡帼芬》。

郑保卫 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p180]。

刘炘:《电视重构论》[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95。

我国24岁天才少年曹原与其导师一天之内连发两篇《Nature》,介绍了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曹原是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以及和导师共同为文章通讯作者。在第二篇论文中曹原和其他两位作者并列为第一作者。

在学术圈中,第一作者被认为是对论文做出绝对贡献的人,而通讯作者通常是由教授等课题组长担任,是论文的主要创意贡献者之一。

其实,这并不是曹原第一次获得国际关注,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6日,当时只有21岁的草原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一天之内连发了两篇《Nature》论文,论文发表之后立即引起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响,一些报道称其一举解决了困扰世界107年的难题。这里多说一下,一般论文很难登上《nature》,有些科学家一辈子也只能登上1-2篇,而曹原可以在同一天登上两篇,可想而知他的理论有多么重要。

在2018年被英国《自然》周刊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而当时还是学生的曹原位列榜首。

还有一些媒体报道说:诺贝尔奖颁给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虽然国内国外对曹原的研究赞誉如潮,但还是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是中国人曹原的科研论文,非要去英文期刊发表文章?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有含金量,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了解一下为什么中国人的论文,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为荣。

论文的发表

其实科学家做研究,也需要像明星一样吆喝自己的成果,只不过明星面对的是普通观众,而科学家面向的是其他科学家。

科学家主要研究的工作,都是创新性工作,然而他们研究的成果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并不能只有作者一个人说了算,比如:我说我研究了一个超导体,那么我把我的研究交给同行审阅的时候,同行通过我的论文来指出我的错误,从而否定我的理论。

当我交给同行审阅时,并不是一个个直接去找同行,而是发表在相应的期刊上,让同样订阅该期刊的同行看到。

但是期刊这么多,我该如何选择要投稿的期刊呢?这里有几个重要标准:相关领域的期刊;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冷门的期刊,该期刊可能只有100人订阅,那就说明我的文章发表在这个期刊上很难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

如果我把论文投到一个热门的期刊,该期刊会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关注,那就说明我的文章能够引起同行热议。

但是,热门期刊并不会随便收录我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该期刊每次可以收录的文章有限,另一方面是该期刊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会对论文进行筛选。一般创新度不够、实验数据造假、论文与其他重复性较高等文章都会被筛选掉。

但如果通过了这个阶段,也不会被立即发表,杂志的编辑还会提出修改意见,以及调整内容等进行修改,审核等,在此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文章被筛选掉。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从投稿到最终发表需要3-12个月,当然如果研究的内容非常热门或者成果特别巨大,那么可能只需很短的时间就会被发表出来。

中文研究为什么要发表在英语期刊?

中文研究之所以要选择在英语期刊发表,其实就是因为受科学家关注度较高的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评价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看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计算方式是IF(年份)=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在当年被引用的次数/该期刊最近两年的全部文章。

比如:如果该期刊最近两年发表了100篇文章,一共被引用了200次,那么该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

从这里你看出来了,影响因子越高的文章,代表着被同行认同率越高,而影响因子每年都会更新一次.

从2019年影响因子我们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期刊都是英文期刊,比如:《nature》的影响因子是40.137,排名第13。

而中文期刊《cell research》在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为17.848,是中文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但影响力远不如《nature》。(多说一句,有些中文期刊在国际上影响力也比较大,具体要看期刊的领域)

也就是说,中文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如英文期刊,如果作者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么该作者的文章只能引起中文圈内的科学家关注,无法获得国际的关注,以至于该作者的成果无法被大众所熟知。这非常不利于科学交流,也不利于我国的科学发展。

总结

其实最开始最受欢迎的国际期刊并不是英文期刊,而是德语,这是因为当时德语有很多顶级科学家,但随着科学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使得美国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以至于目前主流期刊几乎都是英文期刊。

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是因为只有受关注较高的期刊,才能获得更多更专业的同行审阅,才能使自己的研究获得足够的关注。

选对了发稿公司就能发到优质的美国媒体上,我们是通过中国盒子发的美国通稿,可以发到ASK,ABC,FOX,匹兹堡邮报,NBC等媒体上,你可以找中国盒子要一下他们的媒体列表看看就知道了。

因为Nature杂志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很高,而在我们自己的国内杂志上发表,国际上有部分学术机构会不认可,因而发表在Nature上是对于这个少年学术成就的极大肯定。

俄乌冲突论文发表

2022年2月22日,是冬奥会结束的第二天,也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交战的第一天,为什么是中国冬奥会结束的第二天开战呢?这难道是巧合吗?不,并不是。       俗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强国才有发言权。俄罗斯选择冬奥会结束的第二天开战,就是尊重我们中国,但为什么这么尊重我们中国呢?还不是因为我们中国实力强大。还有一则消息:中国驻乌克兰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和企业,如要开车,请在车身的明显出粘贴中国国旗,只有粘贴中国国旗的车辆,才能保证安全行驶。       有人说,看到这个消息都哭了,我们中国从被别人欺负,被别人瞧不起,到现在如此强大。       我们在为乌克兰人民同情时,更为五星红旗骄傲,我们不是生在和平的时代,而是活在和平的国度,没有战火纷飞的日子,你才可以每天安心学习,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快快乐乐的生活。我们的先辈,承担了那么多,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何其幸运!何其幸福!一定要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爱我中华,发奋学习每个人都加油,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国家贡献力量,让五千年的历史代代相传,让中华民族的精神生生不息,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       吾生华夏,何其幸哉!

解决乌克兰危机出路论文:

乌克兰根本问题在于经济乌克兰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经济总量跟东盟最穷越南差不多上海的人均GDP差不多等于乌克兰4倍俄罗斯仅靠卖资源,GDP也达到14万美元乌克兰GDP才人均3700美元,不到俄罗斯的零头这是乌克兰危机的。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乌克兰根本问题在于经济乌克兰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经济总量跟东盟最穷越南差不多上海的人均GDP差不多等于乌克兰4倍俄罗斯仅靠卖资源,GDP也达到14万美元乌克。

自从俄罗斯以大国身份介入欧洲事务以来,一个反复出现的现象是每一次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的重大调整,几乎都导致了国际体系的重新构建19世纪初,俄与法英奥普等国敌友关系的变换,导致拿破仑帝国垮台和维也纳体系的。

3只有俄罗斯才能救乌克兰乌克兰经济搞不好,全是国内寡头政治贪污腐化造成的要解决乌克兰经济问题,只有使乌克兰加入俄罗斯白俄罗斯经济联盟因为俄罗斯毕竟是乌克兰第一大贸易伙伴4乌克兰俄罗斯其双边贸易额占乌克兰总。

美国自编自导乌克兰危机,不断增兵东欧地区,利用俄乌冲突控制北约,控制欧洲俄罗斯的地缘安全受到致命威胁,被美国逼到了墙角,只能拼死反击多方力量博弈,导致俄乌冲突俄占领克里米亚就开了一个坏头,美国借此事大做文章。

欧洲理事会15日批准了欧盟委员会此前提出的第九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美国政府同一天也宣布新一轮对俄个人和实体制裁措施。自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西方采取多轮制裁试图从经济上击垮俄罗斯。乌克兰危机升级以及此后的拉锯式延续,使俄乌经济民生受到冲击,也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制裁冲击但未能击垮俄经济自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西方对俄实施了多轮涉及金融、贸易、能源等多领域制裁,造成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卢布快速贬值,物价攀升,供应链失稳加剧。但随着俄方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俄经济目前总体稳定。俄总统普京12月15日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时表示,在俄政府、金融机构和各地方共同努力下,俄经济局势得以恢复稳定。普京说:“西方国家通过制裁,试图将俄罗斯推向世界发展的边缘,但俄罗斯绝不会走自我封闭的道路。”俄罗斯外贸和投资正在向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和市场转移。普京说,虽然今年俄经济面临萎缩,但降幅远低于此前一些专家预测的20%。俄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约2.5%,较此前2.9%的预测降幅再次收窄。俄物价水平自3月至4月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之后,从5月至今一直保持相对稳定。目前俄公共财政保持稳定,预计今年和未来几年,俄预算赤字将保持在较低水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2月10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人们在雪中行走。新华社发(亚历山大摄)分析人士认为,在经历了年初卢布的大幅震荡、西方企业大量退出俄市场等一系列冲击后,俄依靠宏观调控政策短时间内稳定了国内金融体系和经济秩序。此外,由于欧洲各国对俄能源等商品短期依赖性强且俄加大对亚洲、非洲的出口,俄在国际贸易中仍有所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得益于石油出口和国内需求相对稳定,俄罗斯经济萎缩状况没有预期严重。俄罗斯卡卢加州国立齐奥尔科夫斯基大学教授克鲁季科夫认为,西方对俄制裁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切断俄罗斯从能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中获得收入的渠道。但其结果是能源市场商品价格上涨得更多,俄能源出口收入也相应增加。乌遭遇经济民生困境相比之下,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乌克兰经济遭遇重创,民生困境加剧。6月20日,顿涅茨克当地居民从被损坏的建筑撤离。新华社发(维克托摄)一方面,2022年乌克兰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乌克兰第一副总理、经济部长斯韦丽坚科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由于电网基础设施受到破坏,乌克兰经济部预测该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32%至33.5%。世界银行10月份发布报告指出,俄乌冲突摧毁了乌克兰众多工厂、农田。预计重建工作将需要至少3490亿美元,相当于乌克兰2021年全年经济总量的1.5倍。另一方面,乌政府债务不断提升。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财政、税收和海关政策委员会主席盖特曼采夫11月底说,截至今年10月底,乌政府债务规模达1031亿美元。为填补预算赤字再次举债是乌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此前乌政府曾预计2023年至少需550亿美元国外援助以覆盖基本开支。《华盛顿邮报》日前报道说,乌克兰这是7月2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拍摄的黑海粮食外运联合协调中心。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首先,全球粮食、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冲击。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说,乌克兰危机及西方制裁导致粮食、能源、化肥短缺,由此引发粮食安全危机,而遭受打击最大的是最贫困人群。在欧洲,受能源供应紧张影响,多地天然气价格屡创新高,加剧通胀压力,加重民生负担。欧盟统计局的新数据显示,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10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10.7%,再创历史新高。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2022年秋季经济预测报告称,欧盟、欧元区和大多数成员国经济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陷入衰退,明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将继续萎缩。其次,供应链受阻等因素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乌克兰危机和西方对俄制裁不断升级导致港口堵塞、领空关闭,使海运、空运和陆路交通压力持续升高,长期依赖跨境运输的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粮食、能源等行业的短缺问题持续加剧。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2月6日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人道问题时表示,当前全球面临的粮食、能源危机不是生产和需求问题,而是供应链出了问题,国际合作受到干扰。这是8月1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在全球经济复苏受到乌克兰危机深刻影响的同时,美国则是这场危机最大的受益者。据美国雅虎新闻网站报道,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国家已承诺购买价值约23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鉴于美国军火商是欧洲的主要供应商,他们会拿到这些订单中的最大份额;当欧洲深陷能源危机时,美国则“趁火打劫”,抢占欧洲能源市场并高价兜售。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路孚特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出港货船装载的液化天然气近70%运往欧洲。据欧洲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可赚取超过1亿美元利润。分析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本就面临地区不平衡、政策不协调以及疫情反复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乌克兰危机叠加西方对俄制裁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干扰,严重影响全球贸易正常运行。除此之外,在高通胀的压力下,美国等经济体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将导致一些国家债务违约风险升高,令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更多风险。

张召忠谈中俄对比论文发表

中国的感想就是团结一致!挫败美西方霸权流氓行迳!让美西方的走狗在我们身边急得旺旺叫!总么也勿悠不了国人!无数双中国人民的眼睛时刻在看着他!

个人简介: 1978年北京大学毕业,2000年国防大学基本系第18期指挥员班毕业,2001年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国防管理进修班结业。1970年起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从事岸舰导弹及其他海军武器装备的使用、论证和研究工作,1993年以后从事国际战略、海战法、海洋法及战略问题研究。1998年调入国防大学,现任军事科技与装备研究室主任、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 先后有多项成果获国家部委及军队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已发表论文专著1000多万字。代表性专著有《未来海洋世纪的冲击》、《海战法概论》、《海洋世纪的冲击》、《现代海战启示录》、《兵器知识库》、《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战争离我们有多远》、《下一个目标是谁》、《话说国防》、《网络战争》、《明天我们安全吗》、《谁在制造战争》、《中国让战争走开》。 提要:近年来,军事评论家张召忠一直呼吁,要加强军事力量,防范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打击。许多人发现他近来没声了,让我们纪念这位中国新军事革命的先驱。 军事评论家张召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他冒着巨大的风险,一直鼓吹新军事革命,一直呼吁,要加强军事力量,防范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打击。它的上述主张和笔者高度一致,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笔者曾克服阻力,尽可能在官方核心媒体上发表他的文章。 张召忠的评论和分析也有错误的时候,但这毕竟不是他的主流。总体而言他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以及新军事革命有过巨大的贡献。关于张召忠的一些内幕是不便公开的,不过相信大家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来。于是这里借助公开报道介绍张召忠。为节约篇幅,本文有删节。 学者精神,军人本色 军人本色就是勇敢无畏,放下名利,在战场上全力拼搏,裹尸沙场也义无反顾。作为一名穿着军装的学者,在做学问上更应保持这种本色,那就是拿出军人的勇气,敢于打破学术圈沉闷的气氛,发表独到、新颖、前瞻的观点。张召忠正是这样一位军人学者。 张召忠一贯追求讲真话、讲实话、讲新话。他很欣赏电视剧《突出重围》中方英达副司令员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的军队到了说真话、实话比登天还难的时候,那这支军队还有什么希望?"他曾特意跑到中央党校门前一堵写有"实事求是"4个大字的墙下,拍了一张照片,放大后挂在自己房间里以自勉。 张召忠敢于讲新话,在军事研究领域早已被公认。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张召忠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美国海军作战样式正在向"海地一体战"和"陆海空联合作战"方向发展的观点。可惜,这种超前的观点当时并不为人所重视。然而今天,何止 "海地一体战",简直是"陆海空天电一体战"。联合作战不仅被美国军队,而且也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新的作战条例。 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不进则退,企图用昨天的经验打赢明天的战争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战争是从来不会重复。只有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来革新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才行;只有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战略和军事格局才行。而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促使张召忠在军事研究领域提出新观念,在遭人非议,甚至怀疑和妒忌时,仍然坚持下来。参考资料:中华网--军事频道

随着现代化战争的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在军事领域上的意义愈加重大,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凭借着航程远、速度快以及精准度高等一系列优点,能对目标实施重创,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国家的欢迎。而美国是最先接触并且研究这一方面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取得了一个个优秀成果。

同时中俄两国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在这一领域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精力以及时间,好在小有进步,虽然跟美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却足以造成巨大威胁,让美国不得不加快研制脚步,生怕被追赶上甚至反超,毕竟以中俄的发展速度来看,这样的结果不是没有可能。

去年8月份,美国媒体有过这样一篇报道,在SR-71黑鸟高超音速侦察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SR-72将在打击任务中派上用场,这款无人侦察机采用的是第二代猎鹰飞行器技术,即使在普通状态下,也能轻松达到6马赫的飞行速度,就连20马赫也是有可能的,亮相时间预计在2020年。

这一消息公布后,立马受到了不少国家的关注,当初美军研制高超音速侦查无人机时,虽然表面上看是以侦查为由,但真正目的却是被各种猜测,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美军一直没有做出正面回应,而此次直接撕开外衣的行为着实让众人感到意外。

违背当初研制高超音速侦查无人机的意图,也是美军这一领域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大方承认真正目的,看上去是在耀武扬威,但实际上却是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知道第一代侦察机的飞行速度就已经达到3马赫了,即使是我国的红旗-16导弹,也很难保证一定能拦截成功。

说到这,不知道军迷朋友是否会想起张召忠将军2015年在节目中的预言,当时他说过这么一句话:SR-72侦查是假,打击是真。现在看来,果然是一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啊!又一次成真,实在太让人佩服!

张召忠 男,1952年生于河北盐山,197O年入伍,1974年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学习。1978年大学毕业,2000年国防大学基本系第18期指挥员班毕业,2001年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国防管理进修班结业。1970年起先后在海军北海舰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从事岸舰导弹及其他海军武器装备的使用、论证和研究工作,1993年以后从事国际战略、海战法、海洋法及战略问题研究。1998年调入国防大学,现任国防大学军事科技与装备教研室主任、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学过日语,曾到伊拉克、美国、瑞士、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工作和访问。当过战士,担任过外语翻译,后来便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有8项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兼任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特邀研究员。 学术成果丰硕,发表论文数百篇,专著十余部,计1000多万字。代表性专著有《未来海洋世纪的冲击》、《海战法概论》、《海洋世纪的冲击》、《现代海战启示录》、《兵器知识库》、《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下一个目标是谁》、《战争离我们有多远——张召忠点评军事革命》,以及新著《话说国防——张召忠教授演讲实录》、《网络战争》、《明天我们安全吗》、《谁在制造战争》、《中国让战争走开》等。补充资料: 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 1953年,张召忠出生于“武术之乡”———河北沧州。 一个毫不起眼的农家子弟,“伴着泥土的芬芳读完了小学、中学和机电中专”。 1970年入伍,当上了“蹲在山沟里的海军”,在山风的陪伴下,搞了10年岸舰导弹。 1974年因为他的才干和“高学历”,部队选送张召忠进北京大学学习阿拉伯语。因为老发不准阿拉伯语中的颤音,张召忠不惜作了舌部手术。 大学毕业时,参加命题作文,三题可任选一题。可张召忠却在规定时间里,一气完成了三题,外国专家给他打了少有的满分。 四年大学毕业后,他被派往伊拉克当阿拉伯语翻译。两年后,爆发了两伊战争,他第一次亲历了战争风云。 张召忠回国后,进了海军装备论证中心。失去了用“语”之地,又发愤攻读英语。 1986年、1988年两次被派到英国任口语翻译。之后,于工作之便,他又自学了日语,为今后的专业军事研究夯实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从军近30年,张召忠几乎一直在海军搞武器装备研究。这是一个精密而又寂寞的行当。他与众不同,能沉下心来,从原理构造开始摸索,一直到系统应用,所有环节必须吃透搞清,再逐步扩展到相关门类。 他研究航母、潜艇,再搞导弹,先后上过十多个国家的数十艘军舰。在海军的最后4年,又转行搞“海军陆战队”,研究陆军的坦克、装甲车、火炮和各种步兵武器,几年下来,他又成了武器学的“百科全书”。 对他本人来说,任何一门学问都充满着诱惑;对旁人而言,张召忠不管搞什么,只要钻进去了,“出来时就成专家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