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发表中相图怎么画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中相图怎么画

您好,Excel不能画这样的图像,但可以画t-x,t-y,都以t为横坐标,分别以x,y为纵坐标的图。一般数学上的图,也是这样的,同一个横坐标,不同的纵坐标,比如在一个坐标系上画y=x和y=2x+3的两个图。将三组数据放在三行(或列)列,确保横坐标在第一行(列),选中这些数据,插入,图表,X,Y...散点图,折线。完成。如果两个纵坐标的值差异非常大(即统一坐标系内,有一个图形会看不到),可以选择其他图标中的双轴折线图(但2007版无此功能)。

相图简笔画法如下:

1、首先画一个圆,圆心为O,准备将该圆分三等分。

2、然后在圆O的任意一点A为圆点,AO为半径,画一个圆,两圆相交B、C两个点。

3、然后以B为圆点,BO为半径,画一个圆,两圆相交D点。

4、然后以C为圆点,CO为半径,画一个圆,两圆相交E点。

相图 金属及其他工程材料的性能决定于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金属等材料的组织又由基本的相所组成。

由一个相所组成的组织叫单相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组成的叫两相或多相组织。相图就是用来表示材料相的状态和温度及成分关系的综合图形,其所表示的相的状态是平衡状态。表达混合材料性质的一种很简便的方式就是相图。

二元相图可以看作是标示出两种材料混合物稳定相区域的一种图,这些相区域是组成百分比和温度的函数。相图也可能依赖于气压。

相图也称相态图或相平衡状态图,是用来表示平衡体系中组成、共生相与其他变量(如温度、压力)之间关系的图解。相图一般只能表示两个参数的情况,即压力-温度,压力-成分或温度-成分。

通过矿物热力学计算可以编制各种相平衡或相平衡关系相图。从相图中可以看到矿物及其组合在不同热力学环境中的稳定场。结合自然界中出现的矿物和矿物组合及其相互间关系,应用这种图解可以估计成矿和成岩作用发生的物理化学条件。相图的编制基础也就是前面所介绍的三种矿物热力学计算方法。常见的相图有温度—压力相图、逸度—逸度相图、活度—活度相图、氧逸度—pH 相图、Eh—pH 相图等,下面举例介绍前三种,其他类型的相图在后面相关章节中介绍。

1.温度-压力 (T—P)相图

以水铝石AlO(OH)(diaspore)脱水反应为例,绘制T—P相图。反应方程式如下:

地球化学

在相平衡时, =0,由式(3-111)得:

地球化学

式中:矿物及水的等压热容采用式 (3-101)的形式,固相体积公式和其他的热力学数据都来自文献(Hollandetal.,1998)。 是水的逸度,等于逸度系数fc乘以压力P。fc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由国际标准水的状态方程 (Wagner et al.,2002)计算获得。很显然,式 (3-115)在给定温度下是压力的一个非线性方程,必须采用非线性方法进行迭代计算。作者采用二分法,得出了此反应的相平衡曲线,如图3-9 所示,并与相平衡实验数据 (Grevel et al., 1994;Haas,1972)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在曲线上方是水铝石的稳定区,在曲线下方是刚玉和水的稳定区。在 800K 和2GPa以下,计算的相平衡曲线与实验数值一致,在高温时有一定的误差。

图3-9 反应2水铝石=刚玉+水的P—T相图

实际上,式 (3-115)还可以进行简化近似计算,矿物的固相体积近似为298K和 0.1MPa 下的数值,水的逸度系数近似为 1。这样上式就变为

地球化学

2.逸度—逸度相图

以Fe-Si-O2-S2体系为例说明lg( )-lg( )相图的做法。该体系存在以下的独立反应: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以473K、0.1MPa时的氧逸度—硫逸度相图为例,对反应 (3-118),标准平衡常数 ),在图3-10中为平行于横坐标轴的一条直线。同理,反应(3-117)、(3-119)也是平行于lg ( )轴的直线;反应式(3-120)~(3-122)与硫逸度无关,是平行于纵坐标轴的直线。

对于反应(3-123), =lg ( )-lg ( ),是斜率为1的直线方程,因为lg ( )=lg ( )- ,可在图3-10中画出。其余反应都可以照此画在图上。在计算过程中,假定所有的固相活度等于1,对于不形成固溶体的反应都是成立的。由图3-10可看出,图被一些点、线分割为多个区域。其中的点称为不变点。在本体系中为三相点,如点A为铁、橄榄石和磁黄铁矿共生点,点 B为橄榄石、磁黄铁矿和磁铁矿共生点。图中的线为单变线,即自由度为1。在单变线上,一些矿物可以两相共存,如BC线为磁黄铁矿和磁铁矿的共存线。图中被线分割的区域为双变区,即自由度为2。每个区域内矿物可以稳定存在,如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等都有各自的稳定区域。

地球化学

—氧逸度; —硫逸度; —标准态压力(0.1MPa)]]

Na2 O-K2 O-Al2 O3-SiO2-H2 O体系是矿床地球化学中常见的一个体系。以这个体系为例说明lg 相图的做法。

在这个体系中,主要矿物有钾长石 (K-Feldspar),分子式为 KAlSi3 O8;钾白云母(K-Mica),分子式为KAl3Si3O10(OH)2;高岭石(Kaolinite),分子式为Al2Si2O5(OH)4;钠蒙托石(Montmorillonite),分子式为Na0.33Al2.33Si3.66O10(OH)2;钠长石(Na-Feldspar),分子式为 NaAlSi3 O8。很显然,在 SiO2 饱和的溶液中,矿物出现的顺序与溶液的组成有关,钾长石在K+最富的溶液中出现,高岭石在最贫K+的溶液中出现。含钠的矿物情况类似。各矿物间的反应如下: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由反应方程式(3-129)写出 ,即钾长石与白云母的转变由溶液中K+活度与H+活度的比值决定,在图3-11 中表现为一条直线。同理,反应式 (3-130)、(3-131)和 (3-132)与反应 (3-129)类似。对于反应 (3-133)有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

由此可知白云母和钠蒙脱石的相界线是斜率为2.3 的直线。同样,可以在图3-11 中作出白云母和钠长石、钾长石和钠长石反应的相界线。

图3-11 Na-2 O-K 2 O-Al 2 O 3 SiO 2-H 2 O 体系的活度相图

地球化学

发表论文中的图是怎么画的

工具

visio 2013 / Powe Point

Adobe Acrobat Pro

步骤

1、使用visio/ppt作出自己需要的图。

2、将图片导出为pdf格式。选择文件→打印,在打印机部分选择Adobe PDF。然后选择打印。

注意:在用ppt画图的时候,一个ppt文件画一张图,图片放在ppt第一页,不然在裁剪页面的时候会比较麻烦。

3、选择合适的pdf存储地点。我们将得到一个我们需要的pdf文件。

4、将该文件用Adobe Acrobat Pro打开。

5、选择菜单栏中的高级→印刷制作→裁剪页面。在下面的页面中,调整页面边距控制的4个值,对页面进行大小裁剪。

6、经过裁剪后保存,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图片。将图片插入论文中即可。

而且,在ppt里面画好自己想要的图之后,将文件另存为pdf,然后同样用Adobe Acrobat Pro进行pdf的裁剪,得到的也是无损的图片!完美!

以上就是关于论文写作如何作图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操作方法1.首先安装office visio软件,该软件正常情况下不与word、ppt等软件绑定,需要自己重新下载、破解使用。安装完成打开后可以看到选项页面。画示意图选择基本图形就可以,如若选择画流程图,那么可以选择其他选项。2.点击基本图形后,会跳出开始制作按钮,点击创建就可以进入主界面。3.进入主界面开始画示意图,那么首先要寻找素材,简单的矢量图可以通过页面左侧的图形形状选择。4.如果素材很难查找,那么可以通过搜索框来查找,比如无线网络云服务就可以用云朵示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矢量图的取名和平常的生活口语化有区别,这个时候就要多输几个名字就可能找到,比如基站这个东西就不太好找代替,但是有的。5.素材选定好以后,可以通过软件上部栏目中选择线条连接各个素材。这里面有不同的线性选择6.不同的模块需要不同的线段连接,那么可以在线上右击选择设置形状格式来改变表达方式。7.图形制作完成后,可以选择直接全选复制到word或者ppt中,也可以通过保存后将整个文件拉倒word或者ppt中,都可以完成效果。Microsoft Office Visio是由Microsoft公司于1992年推出的一款基于Windows平台的流程图与示意图绘制软件,是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一部分。Microsoft OfficeVisio可以制作的图表范围十分广泛,其强大的绘图功能可以绘制地图、企业标志等,同时支持将文件保存为svg、dwg等矢量图形通用格式。

科研论文示意图画法如下:

材料准备:电脑。

操作步骤:

1、首先安装office visio软件,该软件正常情况下不与word、ppt等软件绑定,需要自己重新下载、破解使用。安装完成打开后可以看到选项页面如图。画示意图选择基本图形就可以,如若选择画流程图,那么可以选择其他选项。

2、点击基本图形后,会跳出开始制作按钮,点击创建就可以进入主界面。

3、进入主界面开始画示意图,那么首先要寻找素材,简单的矢量图可以通过页面左侧的图形形状选择。

4、素材选定好以后,可以通过软件上部栏目中选择线条连接各个素材。这里面有不同的线性选择。

5、图形制作完成后,可以选择直接全选复制到word或者ppt中,也可以通过保存后将整个文件拉倒word或者ppt中,都可以完成效果。

发表论文统计图怎么画图

学术论文里面的图通常使用以下软件绘画:

1、Visio

Visio属于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对于熟悉Office的用户,很容易使用。 Visio有多种绘图模版、工具,制作的图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绘制流程图、地图、企业标志等。Visio支持将档案保存为svg、dwg等通用矢量图格式,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2、Origin

Origin常被认为是数据处理软件,其实用它做模型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Matplotlib

Matplotlib是python最著名的绘图库,它提供了一整套和matlab相似的命令API,十分适合交互式地进行制图。而且也可以方便地将它作为绘图控件,嵌入GUI应用程序中。它的文档相当完备,并且Gallery页面 中有上百幅缩略图,打开之后都有源程序。因此如果你需要绘制某种类型的图,只需要在这个页面中浏览/复制/粘贴一下,基本上都能搞定。

在绘制过程中对其结构组成包括标题,轴标,数轴,图例,误差棒,和正文引述。统计图种类较多,常用的包括直条图,百分直条图,直方图,线图和点图等。在科技论文中,应根据资料的类型及表达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图。如,对不同性质分组资料进行对比时可选用直条图,说明事物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情况可用圆形图或百分直条图,用于表达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可用直方图,为表明一事物随另一事物而变化的情况选用线图,表达两种事物的相关性和趋势可用点图。

发表论文统计图怎么画

w有文献和资料哟,这边为你整理

论文中插入统计图的方法:1、打开需要编辑的文档。2、点击图表。3、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4、接下来会弹出对应图表的excel文档,再编辑相关的参数。5、以柱状图为例,点击上方设计,可以编辑文字、颜色等。

学术论文里面的图通常使用以下软件绘画:

1、Visio

Visio属于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件。对于熟悉Office的用户,很容易使用。 Visio有多种绘图模版、工具,制作的图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绘制流程图、地图、企业标志等。Visio支持将档案保存为svg、dwg等通用矢量图格式,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2、Origin

Origin常被认为是数据处理软件,其实用它做模型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Matplotlib

Matplotlib是python最著名的绘图库,它提供了一整套和matlab相似的命令API,十分适合交互式地进行制图。而且也可以方便地将它作为绘图控件,嵌入GUI应用程序中。它的文档相当完备,并且Gallery页面 中有上百幅缩略图,打开之后都有源程序。因此如果你需要绘制某种类型的图,只需要在这个页面中浏览/复制/粘贴一下,基本上都能搞定。

发表论文的3d图怎么画

用cad软件画

绘制论文里的立体图有很多种方法1.最简单的一种就是用PPT里面的线条图形等绘制基础立体图。2.可以用CAD软件绘制3维立体图,比较专业。3.也可以用PS AI等软件制作。

专家提醒:3d示意图可以用3D MAX画出来,也可以用其他三维软件设计

3d立体图怎么画如下:

1、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2、画出图形三条同样长的垂直线。3、封底。

4、遮挡部分画虚线。5、画一个椭圆。6、画边缘线。7、封底是弧形。8、背面画虚线。立体图形是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由一个或多个面围成的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三维图形。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即由面围成体,看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等的规则立体图形最多看到立体图形实物的三个面。

怎么在PPT中做出这种创意三维图表

1)插入面积图,并填好数据

首先,咱们要做一个原始的面积图出来。

点击【插入】-【图表】-选择【面积图】

接着右击这个面积图,点击【编辑数据】,在弹出来的表格里把咱们的数据填进去

2)将图表变成形状

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把面积图里的三层图表,都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形状。

单击选中面积图,按【Ctrl+C】键复制,接着点击【开始】-【粘贴】-【选择性粘贴】-粘贴为【图元增强型文件】,此时图表就被你粘贴成了一张格式特殊的“图片”

选中这张“图片”,按两次【Ctrl+Shift+G】强制取消组合,你就能把这张“图片”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形状了

3)为形状设置“三维旋转”

接下来咱们就来把普通的平面形状,变成三维形状~

选中刚刚拆分出来的所有形状,随便右击其中一个形状,点击【设置形状格式】-【效果】-【三维旋转】-【预设】-随便选择一个你需要的角度

然后你就能看到平面的形状瞬间变成了三维的形状!

按照同样的方法,你可以为文字也设置出同样的三维旋转效果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