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郭英森的论文发表了吗

发布时间:

郭英森的论文发表了吗

这两天,网上频繁出现大新闻。既引力波、sunshine组合这些事件出现后,近日一个叫郭英森的民间科学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他在五年前参加了一个节目,提出了和引力波有关的理论,但是却遭到节目嘉宾方舟子和主持人的讽刺,以至于最后没能阐述完他的理论。五年之后,当引力波火爆于网络,此事突然又被网友翻了出来,大量网友纷纷力挺郭英森,认为方舟子“应该道歉”。事实上,笔者早期,作为科学爱好者,也参与过郭英森所处在的民科圈子当中辩论过,甚至接触过郭英森(依稀记得当时好像讨论什么奇点大学的事),不过13年的时候觉得贵圈真乱便退出了。笔者今天就来讲讲,这个郭英森所处的民科,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争议那么大?

民科究竟是什么?

民科,即民间科学家的简称,是国内一个十分奇特的群体。民间科学家主要集中在对理科的科学研究,但是在科学圈内,几乎没有多少学术研究机构、科学研究所,或者中科院的权威人士、专家或专职科学家会承认民间科学家的科学地位,几乎都将其看做一根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这也是民科称其为“官科”,暗示其官方腐败做派打压他们的一个原因。

网友们似乎就觉得不服气了,丫咱不就是民间点吗?为什么官方的科学家就高高捧着,民间的就如此奚落?看不起人么?其实不是这样的!答案很简单,民间科学家,从严格意义讲,绝对不能算科学家,而应该算空想家。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给大家指出一下,民科大部分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哪些理论上面:

你也许会说,这都是很正常啊,大部分科学家研究的都是如此。但是请注意最关键的一点,80%的民科不是在“研究”它们,而是在“推翻”它们!而且推翻一个理论,一般科学家都是从理论的瑕疵去进行,例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仅仅是我们处在低速情况下的一个效果,当速度达到高速的时候,牛顿力学就失效了。但是由于我们处在低速情况下,所以牛顿力学对我们依然是有用的,因而没有被完全抛弃。这是爱因斯坦用数万字的论文方程等推导和实验结果的参考,以及等待了长达十数年的实验结果最终证实的理论。但是民科是怎么推翻的呢?用臆想去推翻!

网友们可能又发火了:你怎么知道民科们就啥也不懂,都是臆想?别着急,笔者先给大家看一个数据,自大约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民科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只有非常少数,仅近10年中国最大的民科组织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的数据来看,其会当中接近千名民科的数千种理论,只有约计数十个理论真正获得了科学界的承认,内容翔实没有漏洞。而这部分民科研究的理论,也只是一些很偏门的东西。也就是说,几乎大部分民科集中在的热点研究,推翻相对论等,都是具有大量漏洞的。而民科几乎没有能够承认自己漏洞的,他们都会以各种理由和说法来掩盖自己理论的错误之处。我们必须承认,民科肯定有发光的金子存在,但是现在这种金子用漏斗淘金都淘不出几个。作为一个科学理论,首先如果要推翻前人的理论,不仅需要大量事实的验证,还需要让别人尝试先能不能推翻你的理论。自身功夫稳,才能打败敌手。

例如网络上有一个民科ID名叫雷绍武。他真的可以算一个很奇葩的民间科学家,笔者甚至认为他是一个高级黑。他的理论是运动力,声称要推翻整个牛顿力学,然后用他的运动力再延伸,再推翻牛顿其他理论、相对论、推翻量子力学、推翻弦理论、推翻这个那个……详细可以贴吧搜索。那运动力是什么呢?很简单,用一句话来阐述:运动就有力,有力就运动,所以叫运动力。而牛顿的看法是,首先证明了力的三要素是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其次,当没有作用点的时候肯定就没有力的存在,那么没有作用点的时候肯定也存在运动,所以无力也可以运动。牛顿用他三大定律打开了物理学的大门,很多现代物理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三大定律上的。然而,当你以这个理由反驳他的时候,雷绍武会回复你:

“谁跟你讲力需要作用点?”“作用点在质心!”“什么,作用点是两个物体的接触点?”“牛顿证明的?牛顿算什么?”“这些可悲的愚蠢人,只懂得跟人人云亦云……”,特别是,当有人用非常严格的推理数据和计算方程来说明其理论的漏洞的时候,雷绍武就理屈词穷了,“谁跟你讲这个力是这样这样?”“你们就只懂得跟人家人云亦云,愚蠢无知,可悲……”然后继续宣布推翻各种物理学……

如果仅仅只有他一人是这样,那科学爱好者和工作者就轻松了,但是几乎网络上的民科均是如此。当推翻某一个理论的时候,民科就会自命定理、定律,然后宣布要冲击诺奖、为国人争光。我们绝对承认他们的精神,但是他们的理论确实大部分无法苟同。因为当无数科学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用逻辑推理和事实一遍又一遍的和他们辩论他们理论当中的漏洞,发现他们死不认账之后又继续和他们辩论,如此持续了数个月、数年、甚至三四十年不同批次的人员一遍又一遍的与其辩论着,但最后始终说服不了这群民科的时候,恐怕换做你,也会彻底放弃的。不是固执于原来的定理,而是当你一遍又一遍的发现他们的理论不要说事实,连逻辑都不通的时候,你肯定无法接受。

民科并不是仅仅因为学历不高的缘故受到歧视,也有很多民科有正常甚至较高的科研人员所要具备的学历,但是关键点在于,他们对所研究的东西,了解真的是太少了。比如相对论,通过数十年的辩论,很多与其辩驳的人们发现,他们很多很多扬言推翻相对论的人,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理解透相对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个要推翻希格斯玻色子的民科,绕了半天绕到能量那边去之后,竟然认为物理上的“正能量”就是正功,善良的人拥有多的“正能量”,还有推翻相对论的人,拿着八卦和太极去推翻相对论,这俩和物理根本不是一个学科的好不?

不过,民科也不是完全无用。现在有这几种民科通常会受到比较尊敬的对待:

科学需要自身理论能够符合逻辑,能够让其他人尝试去推翻你而推不翻你,并且还有有严格的事实、数据验证这才可以算作科学。其实,郭英森的小部分理论,也属于这几种之一,所以我认为方舟子的做法不仅仅在道德上缺欠,而且在科学上也实在是很武断。但是在这里给郭英森先生一个建议,如果你真要完善自己的理论发表论文并冲击诺奖,建议你考虑一下自己的理论漏洞之处,只有逻辑圆满,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

为什么会出现民科?

很多业内人士均有评价民科,认为民科实际上只是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信仰。民科从心理上来解释的话,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科学被挂的太高了。从小,我们就受到教育:长大要做科学家,为国争光!并用各种科学家高高在上的故事来激励我们,让我们对其羡慕嫉妒那个恨啊。但是后来发现,科学家这条路在应试教育实在是走不通,于是无奈,自己着手研究科学,尝试让自己也成为科学家那种人物。但是应试教育不好归不好,也能带给人知识,而缺乏了知识的这些研究家,研究出来的成果自然就是七拼八凑的,逻辑不通。

当同行批驳自己理论的时候,在民科的心里,实际上就会出现一种“我的成果被人破坏了”这个想法。实际上,这是一种艺术品心理,人皆有之,当你自己做出了一种很漂亮的东西、艺术品的时候,你肯定会很有成就感,但是当别人说你这个艺术品垃圾、没有美感的时候,你的成就感被人捏碎,自然你不会承认自己这个东西“很丑”。民科的理论更上一层楼,是他们辛苦不知多少年出来的“艺术品”,当自己所有成果被人捏碎的时候,如果承认自己的理论是错的,就会发现自己几十年的付出都白费了,这种痛苦肯定不能承受。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民科们拼劲全力也要维护自己的理论。久而久之,在圈子里就成为一个笑柄一样的话题。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当民科,建议你要么充实自己的学识,要么,把你这个思维劲头用在其他行业上,说不定会有更亮的闪光。

本文作者/赖仲达 作者系尾猿会网CEO,本文转自尾猿会网,允许转载不允许改编。

郭英森表示不会放弃研究,并会找学术机构将自己的学术论文发表出去。

对话郭英森

当时参加节目就是为找工作

法制晚报:这两天你上电视那期节目被网友传的事,您知道吗?

郭英森:知道。一开始我也“蒙圈”了,后来人家给我看了我也知道怎么回事。

今天电话太多,有点应付不过来了。有媒体采访的,有投资者,有基金会的,也有企业老总,太多了我也记不住,他们说以后联系我的时候再说。

法制晚报:参加电视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郭英森:我报名参加电视节目就想找工作,它(《非你莫属》)本来就是一个找工作的节目。想找个好点的工作,挣点钱继续研究我的发现。

法制晚报:当时参加完节目什么心情?

郭英森:当然不太好。这事不怨张绍刚。

法制晚报:有没有专家认可你的观点?

郭英森:以前就有老师给我打过电话,想合作研究,(上电视节目)那时我还想着找人合作,后面我就想自己干了。我给国防大学和科技委写过信,他们也承认我的新发现。

法制晚报: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你注意到了吗?

郭英森:看到了。

法制晚报:这个“引力波”和你5年前上电视时提到的“引力波”有关系吗?

郭英森:太有了。他们是用实验证明到了引力波的存在,而我是利用引力波,把它变成一种实用的技术,造福人类。

法制晚报:美国科学家公布发现引力波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或触动?

郭英森:这个没有。

法制晚报:今后有什么打算? 一直不会放弃您的研究?郭英森:现在更不会放弃研究,接下来就是找学术机构把我的论文发出去。

参考资料

工人5年前提“引力波”遭嘲讽:不怨节目主持人:

他只有想法、思路。

记者:这两天你上电视那期节目被网友传的事,您知道吗?

郭英森:知道。一开始我也“蒙圈”了,后来人家给我看了我也知道怎么回事。今天电话太多,有点应付不过来了。有媒体采访的,有投资者,有基金会的,也有企业老总。

记者:参加电视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郭英森:我报名参加电视节目就想找工作,它(《非你莫属》)本来就是一个找工作的节目,想找个好点的工作,挣点钱继续研究我的发现。

记者:当时参加完节目什么心情?

郭英森:当然不太好。这事不怨张绍刚。

记者:有没有专家认可你的观点?

郭英森:以前就有老师给我打过电话,想合作研究,那时我还想着找人合作,后面我就想自己干了。我给国防大学和科技委写过信,他们也承认我的新发现。

记者: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和你5年前上电视时提到的“引力波”有关系吗?

郭英森:太有了。他们是用实验证明到了引力波的存在,而我是想利用引力波,把它变成一种实用的技术,造福人类。

记者:美国科学家公布发现引力波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或触动?

郭英森:这个没有。

记者:今后有什么打算? 一直不会放弃您的研究?

郭英森:现在更不会放弃研究,接下来就是想找学术机构把我的论文发出去

“郭英森,55岁,辽宁人,初中学历。”郭英森一出场,主持人张绍刚这样介绍。

郭英森论文发表了吗

郭英森表示不会放弃研究,并会找学术机构将自己的学术论文发表出去。

对话郭英森

当时参加节目就是为找工作

法制晚报:这两天你上电视那期节目被网友传的事,您知道吗?

郭英森:知道。一开始我也“蒙圈”了,后来人家给我看了我也知道怎么回事。

今天电话太多,有点应付不过来了。有媒体采访的,有投资者,有基金会的,也有企业老总,太多了我也记不住,他们说以后联系我的时候再说。

法制晚报:参加电视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郭英森:我报名参加电视节目就想找工作,它(《非你莫属》)本来就是一个找工作的节目。想找个好点的工作,挣点钱继续研究我的发现。

法制晚报:当时参加完节目什么心情?

郭英森:当然不太好。这事不怨张绍刚。

法制晚报:有没有专家认可你的观点?

郭英森:以前就有老师给我打过电话,想合作研究,(上电视节目)那时我还想着找人合作,后面我就想自己干了。我给国防大学和科技委写过信,他们也承认我的新发现。

法制晚报: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你注意到了吗?

郭英森:看到了。

法制晚报:这个“引力波”和你5年前上电视时提到的“引力波”有关系吗?

郭英森:太有了。他们是用实验证明到了引力波的存在,而我是利用引力波,把它变成一种实用的技术,造福人类。

法制晚报:美国科学家公布发现引力波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或触动?

郭英森:这个没有。

法制晚报:今后有什么打算? 一直不会放弃您的研究?郭英森:现在更不会放弃研究,接下来就是找学术机构把我的论文发出去。

参考资料

工人5年前提“引力波”遭嘲讽:不怨节目主持人:

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学的引力波一夜之间,很多人发现网络上“引力波”的第二轮热潮来袭。而掀起这轮热潮的是一段5年前的视频。初中毕业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参加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在阐释他“发现”的一种可以让汽车不要轮子,让人长生不老的理论时,提到了“引力波”一词。视频中,他遭到主持人和嘉宾的冷嘲热讽。随即,今天朋友圈中便出现了这样的标题《拱手相让的诺奖 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尊重知识何其难”、“我们欠他一个道歉”……事实真是这样的吗?“这段视频我看了。说他与诺奖擦身而过,为他鸣冤抱屈,这件事很荒唐。”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在此框架下发表论文,提出了引力波的理论构想。今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宣布直接观测到引力波。这是一个物理教科书中可以找到的名词,说郭英森是“首提”显然是误传,说他自创的理论能冲击诺奖也是无从谈起。

这两天,网上频繁出现大新闻。既引力波、sunshine组合这些事件出现后,近日一个叫郭英森的民间科学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他在五年前参加了一个节目,提出了和引力波有关的理论,但是却遭到节目嘉宾方舟子和主持人的讽刺,以至于最后没能阐述完他的理论。五年之后,当引力波火爆于网络,此事突然又被网友翻了出来,大量网友纷纷力挺郭英森,认为方舟子“应该道歉”。事实上,笔者早期,作为科学爱好者,也参与过郭英森所处在的民科圈子当中辩论过,甚至接触过郭英森(依稀记得当时好像讨论什么奇点大学的事),不过13年的时候觉得贵圈真乱便退出了。笔者今天就来讲讲,这个郭英森所处的民科,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争议那么大?

民科究竟是什么?

民科,即民间科学家的简称,是国内一个十分奇特的群体。民间科学家主要集中在对理科的科学研究,但是在科学圈内,几乎没有多少学术研究机构、科学研究所,或者中科院的权威人士、专家或专职科学家会承认民间科学家的科学地位,几乎都将其看做一根刺,恨不得拔之而后快。这也是民科称其为“官科”,暗示其官方腐败做派打压他们的一个原因。

网友们似乎就觉得不服气了,丫咱不就是民间点吗?为什么官方的科学家就高高捧着,民间的就如此奚落?看不起人么?其实不是这样的!答案很简单,民间科学家,从严格意义讲,绝对不能算科学家,而应该算空想家。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给大家指出一下,民科大部分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哪些理论上面:

你也许会说,这都是很正常啊,大部分科学家研究的都是如此。但是请注意最关键的一点,80%的民科不是在“研究”它们,而是在“推翻”它们!而且推翻一个理论,一般科学家都是从理论的瑕疵去进行,例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推翻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仅仅是我们处在低速情况下的一个效果,当速度达到高速的时候,牛顿力学就失效了。但是由于我们处在低速情况下,所以牛顿力学对我们依然是有用的,因而没有被完全抛弃。这是爱因斯坦用数万字的论文方程等推导和实验结果的参考,以及等待了长达十数年的实验结果最终证实的理论。但是民科是怎么推翻的呢?用臆想去推翻!

网友们可能又发火了:你怎么知道民科们就啥也不懂,都是臆想?别着急,笔者先给大家看一个数据,自大约上个世纪80年代起,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的民科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只有非常少数,仅近10年中国最大的民科组织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的数据来看,其会当中接近千名民科的数千种理论,只有约计数十个理论真正获得了科学界的承认,内容翔实没有漏洞。而这部分民科研究的理论,也只是一些很偏门的东西。也就是说,几乎大部分民科集中在的热点研究,推翻相对论等,都是具有大量漏洞的。而民科几乎没有能够承认自己漏洞的,他们都会以各种理由和说法来掩盖自己理论的错误之处。我们必须承认,民科肯定有发光的金子存在,但是现在这种金子用漏斗淘金都淘不出几个。作为一个科学理论,首先如果要推翻前人的理论,不仅需要大量事实的验证,还需要让别人尝试先能不能推翻你的理论。自身功夫稳,才能打败敌手。

例如网络上有一个民科ID名叫雷绍武。他真的可以算一个很奇葩的民间科学家,笔者甚至认为他是一个高级黑。他的理论是运动力,声称要推翻整个牛顿力学,然后用他的运动力再延伸,再推翻牛顿其他理论、相对论、推翻量子力学、推翻弦理论、推翻这个那个……详细可以贴吧搜索。那运动力是什么呢?很简单,用一句话来阐述:运动就有力,有力就运动,所以叫运动力。而牛顿的看法是,首先证明了力的三要素是方向、大小和作用点,其次,当没有作用点的时候肯定就没有力的存在,那么没有作用点的时候肯定也存在运动,所以无力也可以运动。牛顿用他三大定律打开了物理学的大门,很多现代物理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三大定律上的。然而,当你以这个理由反驳他的时候,雷绍武会回复你:

“谁跟你讲力需要作用点?”“作用点在质心!”“什么,作用点是两个物体的接触点?”“牛顿证明的?牛顿算什么?”“这些可悲的愚蠢人,只懂得跟人人云亦云……”,特别是,当有人用非常严格的推理数据和计算方程来说明其理论的漏洞的时候,雷绍武就理屈词穷了,“谁跟你讲这个力是这样这样?”“你们就只懂得跟人家人云亦云,愚蠢无知,可悲……”然后继续宣布推翻各种物理学……

如果仅仅只有他一人是这样,那科学爱好者和工作者就轻松了,但是几乎网络上的民科均是如此。当推翻某一个理论的时候,民科就会自命定理、定律,然后宣布要冲击诺奖、为国人争光。我们绝对承认他们的精神,但是他们的理论确实大部分无法苟同。因为当无数科学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用逻辑推理和事实一遍又一遍的和他们辩论他们理论当中的漏洞,发现他们死不认账之后又继续和他们辩论,如此持续了数个月、数年、甚至三四十年不同批次的人员一遍又一遍的与其辩论着,但最后始终说服不了这群民科的时候,恐怕换做你,也会彻底放弃的。不是固执于原来的定理,而是当你一遍又一遍的发现他们的理论不要说事实,连逻辑都不通的时候,你肯定无法接受。

民科并不是仅仅因为学历不高的缘故受到歧视,也有很多民科有正常甚至较高的科研人员所要具备的学历,但是关键点在于,他们对所研究的东西,了解真的是太少了。比如相对论,通过数十年的辩论,很多与其辩驳的人们发现,他们很多很多扬言推翻相对论的人,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理解透相对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个要推翻希格斯玻色子的民科,绕了半天绕到能量那边去之后,竟然认为物理上的“正能量”就是正功,善良的人拥有多的“正能量”,还有推翻相对论的人,拿着八卦和太极去推翻相对论,这俩和物理根本不是一个学科的好不?

不过,民科也不是完全无用。现在有这几种民科通常会受到比较尊敬的对待:

科学需要自身理论能够符合逻辑,能够让其他人尝试去推翻你而推不翻你,并且还有有严格的事实、数据验证这才可以算作科学。其实,郭英森的小部分理论,也属于这几种之一,所以我认为方舟子的做法不仅仅在道德上缺欠,而且在科学上也实在是很武断。但是在这里给郭英森先生一个建议,如果你真要完善自己的理论发表论文并冲击诺奖,建议你考虑一下自己的理论漏洞之处,只有逻辑圆满,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

为什么会出现民科?

很多业内人士均有评价民科,认为民科实际上只是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信仰。民科从心理上来解释的话,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科学被挂的太高了。从小,我们就受到教育:长大要做科学家,为国争光!并用各种科学家高高在上的故事来激励我们,让我们对其羡慕嫉妒那个恨啊。但是后来发现,科学家这条路在应试教育实在是走不通,于是无奈,自己着手研究科学,尝试让自己也成为科学家那种人物。但是应试教育不好归不好,也能带给人知识,而缺乏了知识的这些研究家,研究出来的成果自然就是七拼八凑的,逻辑不通。

当同行批驳自己理论的时候,在民科的心里,实际上就会出现一种“我的成果被人破坏了”这个想法。实际上,这是一种艺术品心理,人皆有之,当你自己做出了一种很漂亮的东西、艺术品的时候,你肯定会很有成就感,但是当别人说你这个艺术品垃圾、没有美感的时候,你的成就感被人捏碎,自然你不会承认自己这个东西“很丑”。民科的理论更上一层楼,是他们辛苦不知多少年出来的“艺术品”,当自己所有成果被人捏碎的时候,如果承认自己的理论是错的,就会发现自己几十年的付出都白费了,这种痛苦肯定不能承受。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民科们拼劲全力也要维护自己的理论。久而久之,在圈子里就成为一个笑柄一样的话题。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当民科,建议你要么充实自己的学识,要么,把你这个思维劲头用在其他行业上,说不定会有更亮的闪光。

本文作者/赖仲达 作者系尾猿会网CEO,本文转自尾猿会网,允许转载不允许改编。

郭英森发表的论文

我认为是真的,找马云

(一)主题的写法[2]毕业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二)题目的写法毕业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三)摘要的写法毕业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四)引言的写法一篇毕业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五)结论的写法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记者:这两天你上电视那期节目被网友传的事,您知道吗?

郭英森:知道。一开始我也“蒙圈”了,后来人家给我看了我也知道怎么回事。今天电话太多,有点应付不过来了。有媒体采访的,有投资者,有基金会的,也有企业老总。

记者:参加电视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郭英森:我报名参加电视节目就想找工作,它(《非你莫属》)本来就是一个找工作的节目,想找个好点的工作,挣点钱继续研究我的发现。

记者:当时参加完节目什么心情?

郭英森:当然不太好。这事不怨张绍刚。

记者:有没有专家认可你的观点?

郭英森:以前就有老师给我打过电话,想合作研究,那时我还想着找人合作,后面我就想自己干了。我给国防大学和科技委写过信,他们也承认我的新发现。

记者: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和你5年前上电视时提到的“引力波”有关系吗?

郭英森:太有了。他们是用实验证明到了引力波的存在,而我是想利用引力波,把它变成一种实用的技术,造福人类。

记者:美国科学家公布发现引力波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或触动?

郭英森:这个没有。

记者:今后有什么打算? 一直不会放弃您的研究?

郭英森:现在更不会放弃研究,接下来就是想找学术机构把我的论文发出去

“郭英森,55岁,辽宁人,初中学历。”郭英森一出场,主持人张绍刚这样介绍。

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学的引力波一夜之间,很多人发现网络上“引力波”的第二轮热潮来袭。而掀起这轮热潮的是一段5年前的视频。初中毕业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参加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在阐释他“发现”的一种可以让汽车不要轮子,让人长生不老的理论时,提到了“引力波”一词。视频中,他遭到主持人和嘉宾的冷嘲热讽。随即,今天朋友圈中便出现了这样的标题《拱手相让的诺奖 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尊重知识何其难”、“我们欠他一个道歉”……事实真是这样的吗?“这段视频我看了。说他与诺奖擦身而过,为他鸣冤抱屈,这件事很荒唐。”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在此框架下发表论文,提出了引力波的理论构想。今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宣布直接观测到引力波。这是一个物理教科书中可以找到的名词,说郭英森是“首提”显然是误传,说他自创的理论能冲击诺奖也是无从谈起。

引力波郭英森发表论文

郭英森表示不会放弃研究,并会找学术机构将自己的学术论文发表出去。

对话郭英森

当时参加节目就是为找工作

法制晚报:这两天你上电视那期节目被网友传的事,您知道吗?

郭英森:知道。一开始我也“蒙圈”了,后来人家给我看了我也知道怎么回事。

今天电话太多,有点应付不过来了。有媒体采访的,有投资者,有基金会的,也有企业老总,太多了我也记不住,他们说以后联系我的时候再说。

法制晚报:参加电视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郭英森:我报名参加电视节目就想找工作,它(《非你莫属》)本来就是一个找工作的节目。想找个好点的工作,挣点钱继续研究我的发现。

法制晚报:当时参加完节目什么心情?

郭英森:当然不太好。这事不怨张绍刚。

法制晚报:有没有专家认可你的观点?

郭英森:以前就有老师给我打过电话,想合作研究,(上电视节目)那时我还想着找人合作,后面我就想自己干了。我给国防大学和科技委写过信,他们也承认我的新发现。

法制晚报: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引力波”?你注意到了吗?

郭英森:看到了。

法制晚报:这个“引力波”和你5年前上电视时提到的“引力波”有关系吗?

郭英森:太有了。他们是用实验证明到了引力波的存在,而我是利用引力波,把它变成一种实用的技术,造福人类。

法制晚报:美国科学家公布发现引力波对你有没有什么启发或触动?

郭英森:这个没有。

法制晚报:今后有什么打算? 一直不会放弃您的研究?郭英森:现在更不会放弃研究,接下来就是找学术机构把我的论文发出去。

参考资料

工人5年前提“引力波”遭嘲讽:不怨节目主持人:

2016年2月19日,郭英森在2011年2月参加天津卫视真人秀电视节目《非你莫属》时提到“引力波”遭到讥讽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当初郭英森参加电视节目就想找工作,挣点钱继续研究他的发现。这位来自辽宁的郭英森,虽然学历不高,只是初中毕业,但是却执着于物理研究,被称为“诺贝尔哥”。在《非你莫属》现场,“诺贝尔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号称都是具有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新理论与新发现,却频频被主持人打断,也令现场博士团、嘉宾唏嘘不已。节目现场“诺贝尔哥”与方舟子还进行了直接对话,讨论物理学新理论,方舟子称自己不懂郭英森发明的所谓的新学说。郭英森信誓旦旦要发布论文到国外学术期刊,方舟子奉劝他放弃吧,国内都行不通,国外就是天方夜谈。博士团成员有人同意方舟子的观点,孙浩 力挺郭英森,一场激烈的口水战在现场引发。 1994年8月,郭英森在浑河岸边看到“飞碟”(UFO),引起强烈兴趣,由此成为一名UFO研究者,进而研究起了物理学。“我曾经亲眼看到过飞碟,经过10年研究已经知道了飞碟飞行理论,按照我的理论可以制造出飞船。”郭英森说。他去北京想用自己研究出的理论和中国物理界的教授们切磋一下。可惜的是,在北京无人迎战,这让我始料未及。”郭英森很伤感。郭英森称,他在1994年8月夜间在浑河岸边看到天空中有飞碟出现。“从那时起,我就迷上了飞碟,并且开始研究物理,一干就是10年。” “我的发明就是几个有实力争夺诺贝尔物理学奖新理论与新发现,因此希望在座的各位高瞻远瞩,让中国成为20世纪真正的创新型国家……”张绍刚打断郭英森并纠正:“21世纪!20世纪已经过去了。”引发现场一片大笑。“我发明了几个新理论,这些东西合集到一块,就会产生新的科学,这些新科学会带来什么新的技术呢,未来的各种车辆都不用有车轮……”郭英森说,现科学是在“惯性系加粒子实体”,在这个运动范围之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极小极小于光速,它的物理学叫正物理学。而在新科学当中,是“加速系+引力波+物质波”,它的速度可以极大极大地超光速。在做进一步阐述时,郭英森被节目嘉宾方舟子打断:“我看到他的介绍是初中学历,我是觉得他可能连初中都没有学好,只记住了几种术语,就开始乱用。什么引力波、物质波的。”随后,郭英森想用“数学表达式”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理论”。“这是你自己发明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物理学家可以看的懂,”方再次打断郭英森说,我们这个庙太小,他应该去拿几个诺贝尔奖,而且他的发明发现如果能够成立的话,我们的物理都不用学了。直到最后,郭英森始终没有机会对自己的“发明发现”做进一步阐述,便匆匆收场。 在知乎网上,有网友就对那位自称“诺贝尔哥”的“民间科学家”进行了详细的扒皮。这位名叫@韩迪的网友,系百度贴吧“反民科”吧的吧主,扒出了郭英森11年前就开始从事的各种“伪科学”活动。2005年,郭英森宣称自己可以通过理论证明UFO的存在,在北京大学叫阵,要挑战北大的物理系老师,最终北大方面并无教师搭理他,因为其理论根本不值一辩。其中一位搭理了他的北大经济系的学生则表示,郭大叔一上来先咬定外星飞船存在,然后再倒推论据,这是典型的逻辑性错误。时至今日,郭大叔仍未放弃自己发现过UFO的说法,宣称中国空军就曾披露过,说不相信UFO存在的是弱智。这位网友还介绍说,郭英森所谓的“物理学”新发现,也确实是胡乱的东拼西凑,居然将玄学范畴的太极八卦拿来与物理科学“生拉硬凑”。根据网友@韩迪 的详实信息,这位郭大叔虽然宣称自己研究的是科学,一度通过卖肾和卖肝要求大家资助他去竞争诺贝尔奖,却也曾亲口承认自己的理论从未经过真正数学科学的验证,多次在网上扬言“数学无用论”,以及“真正的科学不需要数学”等言论。

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学的引力波一夜之间,很多人发现网络上“引力波”的第二轮热潮来袭。而掀起这轮热潮的是一段5年前的视频。初中毕业的下岗工人郭英森参加电视节目《非你莫属》,在阐释他“发现”的一种可以让汽车不要轮子,让人长生不老的理论时,提到了“引力波”一词。视频中,他遭到主持人和嘉宾的冷嘲热讽。随即,今天朋友圈中便出现了这样的标题《拱手相让的诺奖 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尊重知识何其难”、“我们欠他一个道歉”……事实真是这样的吗?“这段视频我看了。说他与诺奖擦身而过,为他鸣冤抱屈,这件事很荒唐。”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在此框架下发表论文,提出了引力波的理论构想。今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宣布直接观测到引力波。这是一个物理教科书中可以找到的名词,说郭英森是“首提”显然是误传,说他自创的理论能冲击诺奖也是无从谈起。

郑树森禁止发表论文了吗

器官移植可以让很多人重获新生,健康生活。我国法律规定:公民自愿捐赠的器官,是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而且可以做器官移植的医院全国只有169家三甲医院。每一例器官分配,由国家监管,每一台移植手术,需要省级、国家级的飞行检查,每一台手术都要记录在案。反对的一方,认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器官移植供体来源合法吗?每年我国大约有3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器官移植仅有1万多人,器官短缺和高昂的费用引发震惊全中国人体器官贩卖案,51个肾脏,涉案金额1034万,平均每个肾脏20多万。2017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国际肝杂志》( Liver International )决定,撤销浙江大学第一附属主任医师郑树森等人在线发表的一篇与肝移植有关的论文,撤稿原因并非论文数据造假,而是缺少563例肝移植器官来源的伦理证明。巨大的短缺引发肮脏的“交易链”。器官移植是能够让患者获得健康,不能让不法分子为了利益而去毁坏健康!

您想问是李兰娟老伴郑树森参加换肝手术几千例了吗?2200例根据郑树森团队发表的论文描述,郑树森已经参加成功实施2200多例肝移植的手术。郑树森,男,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器官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

您想问的是郑树森论文被撤回是什么意思吗?有其他危险因素的发言。郑树森的肝脏器官移植尤其涉及器官来自于中国死刑犯安全性数据,因而决定撤回其于2016年5月9日发表的一篇旨在研究肝移植后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文章。郑树森,1950年1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肝胆外科、肝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肝胆胰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