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9分许,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本杰明·李斯特和大卫·w·c·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1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6万元人民币)。
LIST, Benjamin
Benjamin List教授1997年于法兰克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 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并留所仼助理教授。2003年起, Benjamin List教授入职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并于2005年荣升为教授。Benjamin List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催化与合成,是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发展了一种新型不对称催化模式:手性抗衡阴离子导向的不对称催化(ACDC),目前共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近年来获得的主要荣誉有 Otto-Bayer- Prize(2012),Horst-Pracejus-Prize (2013), Mukaiyama Award (2013), Arthur C. Cope Scholar Award (2014),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rize(2016)等。Benjamin List教授目前担任Synlett 杂志主编,还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Synfacts 等专业杂志担任编委。
David MacMillan
David MacMillan是美国有机化学家,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曾获得阿瑟・C・科普学者奖、ACS Award for Creative Work in SyntheticOrganic Chemistry奖等多个奖项。其课题组一直从事不对称催化、新的反应方法学以及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尤其在有机小分子催化和光催化氧化还原催化方面颇有建树,屡屡发表Nature、Science、JACS等高水平文章。
过去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名单
2020年——法国和美国科学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Doudna获奖,获奖理由是“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2019年——美国和日本3位科学家 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lingham、Akira Yoshino获奖,获奖理由是“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
2018年——美国科学家Frances H. Arnoid获奖,获奖理由是“研究酶的定向进化”;另外两位获奖者是美国的George P. Smith和英国的Sir Gregory P. Winter,获奖理由是“研究缩氨酸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
2017年——瑞士、美国和英国3位科学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获奖,获奖理由是“研发出冷冻电镜,用于溶液中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测定”。
2016年——法国、美国、荷兰3位科学家Jean-Pierre Sauvage、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获奖,获奖理由是“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2015年——瑞典、美国、土耳其3位科学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机制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小知识
——截至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共颁发了112次,没有颁发的8年分别是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年。
——1901年至2020年,共186人次获奖,实际获奖个人为185人,因为英国科学家Frederick Sanger于1958年和1980年两次获奖。
——112次颁奖中,63次为单独获奖者,24次为2人共享,25次为3人共享。
——最年轻的获奖者是法国科学家Frédéric Joliot,1935年因“合成新的放射性元素”与妻子Irène Joliot-Curie一起获奖,时年35岁。
——最年长的获奖者是美国科学家John B. Goodenough,2019年因“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获奖,时年97岁。他也是迄今为止所有诺奖得主中获奖时最年长的一位。
——185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有7位女性。分别是1911年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另外还获得1903年的物理学奖)、1935年的Irène Joliot-Curie、1964年的Dorothy Crowfoot Hodgkin、2009年的Ada Yonath、2018年的Frances H. Arnold,以及2020年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
从1987年起,孙昌璞先后从事群表示论在物理学中应用、量子理论的整体性质及基本问题、量子群与可积系统,量子测量和量子耗散理论以及量子信息的研究。 对量子开系统理论等量子物理问题进行了前瞻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研究,为多年后(1996年开始)量子信息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以前系列的研究工作契合了量子信息的发展, 1997年后孙昌璞在量子信息基础和物理实现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孙昌璞至今已经发表SCI论文200余篇《Phys.Rev》系列文章有98篇, 其中《 Phys.Rev.Lett.》10篇)),被引用2500余次(他引1500余次, H 因子 24。他关于q变形玻色子的工作单篇引用超过300次(SCI 引用265次),是国际上这方面最早的三篇开创性文章之一,2001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史莱克(SLAC)高能物理资料中心统计的《引用最多的数学物理论文》(Papers most cited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articles,排名第51,中国本土孙昌璞的文章是唯一的入选),并获得美国ISI《经典引文奖》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统计1981年以来的论文, 中国共有47篇文章获奖,物理学只有两篇)。1995年,美国《科学》专刊评价中国科学发展,提及了他的研究工作。他17年前开始的量子绝热近似和诱导规范场的研究,由于磁约束冷原子实验的新进展,2005年后重新引起重视。在此方向上,孙昌璞等又提出了利用诱导规范场的斯特恩-盖拉赫效应分离手征分子的重要物理方案。英国《物理世界》头版报道并评论了这个工作。2008年,他有2个理论预言(量子相变系统的动力学敏感性和人工原子循环结构)得到实验的验证, 前者在2009年还启发了观察量子临界现象的新实验。他于2005年提出的纳米机械振子主动冷却的方案与德国小组20008年冷却LC介观电路的机制一致。孙昌璞的主要学术成果包含:1. 提出了q变形玻色子概念,并给出其低能集体激发的微观解释和利用集体准自旋波激发作为量子记忆体的理论方案;首次得到 SU(n)量子代数的玻色子表示和杨—Baxter方程新型解的量子群构造。2、提出了量子绝热近似高阶修正方法和推广的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发现了诱导规范场的可观测效应。基于量子比特绝热操纵,研究了固态量子比特的相干集成、纳米机械冷却和约瑟芬森结量子计算的问题,指出了可变耦合自旋链单粒子谱具有可公度性,从而可实现完美的量子态传输。 3. 建立了量子退相干的因子化模型和自洽的量子测量理论,通过精确可解的量子耗散模型,揭示了不可逆过程导致的波包定域化的现象;发现了处于临界点的自旋链具有量子混沌特性活动力学敏感性,与之耦合的外部系统会发生退相干增强效应。
中心现届主任为贺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名誉主任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中心目前由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国内外资深研究者和特聘教授领导的“核心”和“卫星”研究室,以及一批优秀、富有创造性的年轻学者、讲究实效的技术支撑人员、认真严格的行政管理人员,一群年轻聪明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组成。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最终中心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疾病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发育与生殖》、《生物安全》、《DNA计算与技术》的范畴,具体可分解为“基因定位与克隆”、“功能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精神疾病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动物模型”、“DNA计算与技术”、“生物信息学”、“全国遗传资源保护网”等内容。目前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研究设施,大于2000平方米的研究空间(包括分布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浩然高科技大厦五楼、科技馆、卫生科楼、闵行校区生命楼、Bio-X附属医院以及中科院生科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等多处研究空间),申请到了几乎所有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方的项目基金。经过以往的努力,中心先后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以及其它各类殊荣多项。此外,在交大史上赢得了至少三个第一:第一个973首席科学家,第一个自然科学系列《自然遗传》杂志论文,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申请和获取专利10多项。
这是因为她在大二的时候就和院士一起做课题,掌握了非常多的知识,学习的经历非常丰富,而且还加入了韩宏伟教授团队。
这是因为她的实力非常的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当中非常的有优势,写了很多关于新型太阳能电池方面的论文,这个博士生的颜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能够走红网络。
他从小学到大学的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还获得了四川省教育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四川省教学名师。发表过很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科研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获得了教育部科学奖一等奖。可谓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
看到了两个比较有趣的话题,一个是#成都大学王清远校长失眠了#,另外一个则是“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还能安睡吗?”。
可见,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真是颇受人们的关注,针对于毛洪涛一事,人们也期待着成大校长王清远会给出何种解释和回应。
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到底有何来历呢?
作为成都大学的校长,王清远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否则就不会被任命为成都大学的校长了,看完他的个人履历后,不少网友沉默了,原来,王清远确实是很优秀,并非是外界所评价的“学术混混”。
王清远成就读于四川大学,从川大毕业以后,远赴法国留学深造,在法国巴黎中央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王清远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成绩一直都是非常优秀的,他还曾经获得四川省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王清远也曾经在四川大学工作过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凭借着突出的教学成果,他还曾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还被评选为四川省教学名师。
更为了不起的是王清远发表过多篇具有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其中发表SCI收录论文多达200余篇,所写的论文被他人引用过2000多次,王清远也曾经作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指导和培养出多么优秀的学子。
在科研上,王清远也取得了很不错的科研成果,他所专注的研究领域涉及新型材料与结构力学问题、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及其低碳技术等,凭借着突出的科研成果,他还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因此,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可以说是一身荣誉加持。
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确实是获得了许多令人羡慕的奖项和荣誉,但是一个人所获得的各项荣誉都比不上内心的真正优秀,我们希望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也是表里如一的优秀人才。
希望王清远是真正的可以“清而致远”。
1、要懂得自我监督,自我鞭策
真正优秀的人,其实是懂得自我监督和自我鞭策的,他们能够洞悉自己的内心,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东西,并为之奋斗和努力。
2、懂得自我反省,自我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真正优秀的人,其实是能够学会自我反省、自我反思的,会完善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优秀的人还会学会自我批评,自我改正,也会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更不会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做出有害于他人的事情。
看完了成都大学校长王清远的个人履历,你们是否认为他很优秀呢?欢迎发表观点和看法。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2012年全年科研经费约3.3亿元。 2009至2014年,中心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5项。 论文成果 200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共发表医学类SCI收录论文256篇,位列全国高校第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200篇SCI收录论文,位列全国医院第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464篇MEDLINE收录论文,位列全国医院第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的国内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为4026次(表现不俗论文),位列全国医院第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国内论文1751篇,位列全国医院第3。200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共发表医学类SCI收录论文415篇,位列全国高校第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364篇SCI收录论文,位列全国医院第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571篇MEDLINE收录论文,位列全国医院第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的国内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为4817次,位列全国医院第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国内论文1969篇,位列全国医院第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达到SCI国际引用平均值论文31篇,位列全国医院第1。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发表达到SCI国际引用平均值论文7篇,位列全国医院第20,口腔类医院第1。200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的国内论文被引用总次数为5787次,位列全国医院第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达到SCI国际引用平均值论文81篇,位列全国医院第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该年度共179篇国际论文被引用488次,位列全国医院第1。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发表达到SCI国际引用平均值论文21篇,位列全国医院第9,口腔类医院第1。2000~200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793篇SCI论文被引用4043次,位列全国医院第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被SCI和MEDLINE收录的科技论文在2005年、2007年、2009年均名列全国医疗机构第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09年SCI收录论文和表现不俗论文位列全国口腔医学第一。 综合成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拥有中国规模最大、最早整体通过美国病理家学会(CAP)检查认可的医学检验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0-2009年收治SAP患者数量居国内单家医院第一。2004年,国内首例肝移植术后孕妇在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成功分娩,以中国首例、世界上肝移植后最短时间受孕分娩等特征被记载入世界和中国妇幼医学发展的历史。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妇幼医学检验中心是中国唯一通过ISO15189国际最高水平医学检验标准认证的专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获准建设全国口腔医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第一个973重大项目。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04年、2009和2013年连续获得全国口腔医学一级学科排名第一。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创办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杂志是第一本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口腔医学英文期刊,也是第一本被SCI数据库收录的口腔医学期刊。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拥有的靶向药物及释药系统实验室,是中国唯一从事靶向药物与释药系统研究的部级重点实验室。 馆藏资源 四川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6 年,是中国西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3100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609万余册。其中华西医学分馆位于华西校区内,面积8800平方米,馆藏以医学文献为主,形成了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的特色体系,其中在口腔医学文献方面的收藏优势尤为突出。 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CI收录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A 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华西口腔医学杂志》: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中文核心期刊、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CA 化学文摘收录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中文核心期刊、CA 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华西药学杂志》:中文核心期刊,CA 化学文摘收录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华西医学》:中文核心期刊
发表sci对于论文的数据以及英文的写作有较高要求,能够发表200论文是非常厉害的科研人员
算厉害了,不过也要看论文的质量
中心现届主任为贺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名誉主任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中心目前由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国内外资深研究者和特聘教授领导的“核心”和“卫星”研究室,以及一批优秀、富有创造性的年轻学者、讲究实效的技术支撑人员、认真严格的行政管理人员,一群年轻聪明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组成。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最终中心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在《疾病与健康》、《营养与健康》、《发育与生殖》、《生物安全》、《DNA计算与技术》的范畴,具体可分解为“基因定位与克隆”、“功能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精神疾病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动物模型”、“DNA计算与技术”、“生物信息学”、“全国遗传资源保护网”等内容。目前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研究设施,大于2000平方米的研究空间(包括分布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浩然高科技大厦五楼、科技馆、卫生科楼、闵行校区生命楼、Bio-X附属医院以及中科院生科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等多处研究空间),申请到了几乎所有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方的项目基金。经过以往的努力,中心先后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以及其它各类殊荣多项。此外,在交大史上赢得了至少三个第一:第一个973首席科学家,第一个自然科学系列《自然遗传》杂志论文,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0部,申请和获取专利10多项。
发表sci对于论文的数据以及英文的写作有较高要求,能够发表200论文是非常厉害的科研人员
算厉害了,不过也要看论文的质量
高手中的高手 本人博士毕业,在我接触的多个领域,不管你发文章档次的高低,整数在sci能够达到200篇。这已经是非常厉害的高手了。一般这样的人都是课题组组长,手下有一帮子人在做实验。你想能够成为课题组的组长,带领一帮子人。这样的人不厉害吗?
发表sci对于论文的数据以及英文的写作有较高要求,能够发表200论文是非常厉害的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