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nature发表论文考编

发布时间:

nature发表论文考编

网友觉得他是一个研究性的人才,而且他满腹经纶,应该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应该去做一个公务员。

毕业生发表nature论文不能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直接录取。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毕业生发表nature论文虽然是不多见,但是研究生还是需要进行考试才能被录取的。

这是因为他的学历特别的高,而且在学校中的学习成绩也很好,没想到发完论文之后去当了一名普通公务员。

要想在Nature 或者Science (以下简称NS)上发表文章,首先要对自己领域最近10年有哪些文章发表在这些刊物上,并进行分类。以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为例,在2002-2012年区间总共有8篇文章发表在这两个杂志上。如果你研究的小领域没有文章在NS或者Nature的子刊上,那说明杂志编辑认为你的领域不具有很广的关注度。同时,要分析是些什么样的突破发表在NS上。比如在这8篇文章,有6篇文章直接与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有关。这说明如果你能在阳极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存在在NS上发表的可能性。再进一步分析其细节,你会发现更多的规律。比如,燃料电池阳极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碳氢燃料在高温下的裂解导致碳沉积和硫在镍表面吸附导致阳极硫中毒。早前的SN上的文章主要关注怎样防止在阳极上的碳沉积,在2006年首先出现了一个新的阳极材料同时有抗碳沉积和抗硫中毒。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启发,说明现有的阳极材料必须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才有可能在NS上出现。当然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碳氢燃料包含碳和硫。 当然,并不是说你知道这些趋势,你一定能够在这样上面有所突破,但是能够给你一个非常具有指引性的思路。比如说,当时我的研究课题是做电解质的,因为师兄毕业需要移交阳极的课题,我学习了一段时间。我把我所研究的新电解质去做阳极的抗硫测试,发现具有不可思议的抗硫性能。在我多次重复加以确认之后,我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其实当时有人建议说可以用这个结果在Advanced Materials上投一篇文章,但是在我分析这些年在SN上发表的氧化物燃料电池文章,我决定继续研究该阳极的抗碳沉积特性,然后进一步优化。这个做法非常重要,为后来冲击Science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系统性的设计实验 据我了解,很多最为关键或者突破的实验数据都是意外得到的,或者超过自己预期的 (当然也存在像Goodenough教授这种牛人能够从理论上设计材料)。当你获得比以前文献中更好的性能时,就要开始考虑怎么设计一系列系统的试验,以能够将来写出一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章。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除非你的结果能够改变人类的认知,否则都需要思考围绕该突破的实验设计。其工作量大约是一般长文的2~3倍。除了最为关键的4个图放在正文,其余的将放到补充材料里面。 实验该怎么设计才会对主编和审稿人的口味?当然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文章结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尽可能把自己领域中不同小方向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和Advanced Materials 上面的文章综合起来。比如,这些杂志上有专注于合成的、有专注于表征的或者专注机理理解的文章。你如果能够把这些文章的最有特色的东西有机的糅合在一起,你的文章就已经高于这些杂志的档次了。以催化和表面化学为例,SN上的实验设计思路一般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纳米结构,比较高档的表征(如STM或同步辐射)、优异的性能和分子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如果你去详细比较SN上某一篇文章每一小部分和JACS上类似的的全文,你会发现其实JACS上的水平更专。根据这个思路,你就可以设计完整的实验,寻找合作对象,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实验结论。我的那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就是以这种思路设计的。当时需要对我们现有性能的理论解释,我们寻求了与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合作。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继续优化实验,与他们的理论达到了较好的融合。虽然在投Nature主刊40多天后被拒,但是审稿人对实验设计非常肯定:This paper has really nice science;The science is top notch等等。这篇文章本身的实验结果没有我Science上那篇文章的突破大,但是好的实验设计让这篇文章被子刊接受。 三、撰写完整且吸引人的文章 当你做完大部分实验或计算之后,就要开始着手写论文了。对于Natured子刊、JACS和Advanced Materials这类杂志来说,论文撰写的重要性我觉得至少占40%。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切入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角度,你可以让你的实验结果发到更好的杂志。对于NS来说,我觉得实验的设计更为重要。如何能够写好一篇文章,我认为首先应该抛弃两个错误的看法。第一:不要鄙视烂的结果都能够发在好杂志上。你需要思考如果你拿这些数据能够把文章写成怎样。你要学习你没有想到的“点”。比如说,性能可能并没有非常突出,但是他/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假设。第二:不要认为审稿人误会你的评语愚蠢。我知道审稿人在审阅时(包括我在审Advanced Materials时)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一个领域的评审人在短时间内都没有看出你的创新点,说明你没有表达清楚。我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我这篇文章其实和以前不一样,审稿人却认为没有新东西”或者“我的性能明显要比别人的文章好,不知道为什么审稿人没有注意到”等等。出现这种情况后,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思考怎样写别人不会忽视我的重点,怎样写不会让人误解。一个小窍门是让你的同学(大方向一致但不是一个小领域的)快速浏览一下你的文章,让他指出不确定的东西,然后加以改正。 我觉得写文章最重要也最难写的就是Introduction。这是审稿人看得比较认真而且容易理解的部分。而且我发现一个规律,越好的杂志,审稿人越喜欢攻击introduction。可能是因为你的实验设计已经很好,不太容易有问题。但是对于introduction,审稿人却非常容易下手。比如这篇文章没有新意,或者你在introduction提到的问题,在正文中没有解决等等。在读好文章时一定要学习他们在组织introduction时的思路。其次,一定要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不要过于中立。我以前投一篇文章的时候,刚开始拟定为Sulfur Poisoning Behavior of .。后来偶然看到Berkeley物理系的一片不相干的文章,用了New Insights into ..。我就把这个模式套用到我的文章上,我导师认为这个标题立马让文章档次提高。我的一个经验,经常收集那些好文章的title (不需要局限你的领域),以备将来时灵活运用。至于正文,只要围绕你的Introduction,反复强调你的创新性(一定要“反复”,因为审稿人会忽视),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另外,因为审稿人是带着寻找问题的模式去评判文章的,所以在正文中的每一句话不要过度发散,否则很容易招致不严谨或者补充数据的评语。 后记:这三个部分分享了很多关于提升自己成果的经验,但是大家不要进入一个误区:为了发文章而做实验。 发牛文更多是因为你的研究热情和辛勤付出,因为科研成果的内核还是你能否真正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从营销学角度,我们去探寻并运用这些规律也是无可厚非的。

nature发表论文考了公务员

为什么网友会替他感到可惜,是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在nature上面发论文的,如果你能发论文,说明你的学术水平是非常高的,而你拥有这么高的学术水平,应该做的事情是继续科研而不是去当公务员。正是因为如此,所有网友才会对此感到可惜。但是我觉得这是个人选择吧,他能够在这上面发论文说明他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为什么他选择去公务员,很可能是他比较喜欢公务员带给他的一些收入或者稳定的工作环境等等,并不能要求他一定去走科研这条路。毕竟科研这条路是辛苦的,而且可能收入并不是很高。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现象引起的争议比较大,就是一些拥有高科研能力的人最后毕业的时候却不是继续科研,而是流向了一些其他工作场所,比如当公务员,比如去卷烟厂里边工作,再或者去初高中一些学校里边当老师。很多人都对这件事情发起了讨论,认为这是不是一种人才浪费。

我觉得对于这件事情是不是一个资源浪费行为争议还是比较大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觉得他毕业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既然已经找到更好的工作了,为什么还要继续科研呢?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既然你有这么高的科研能力,你应该继续做下去,为社会做贡献。

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说法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既然有这个现象的存在,我们就应该去思考一下,这个现象存在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知道原因之后才能够改善这样的条件,才能够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待在自己该待的岗位,而不是去流向其他场所。当然我是非常尊重这些人的选择的,我觉得他们选择做公务员也好,当老师也好,都是他们的一些权利。

是的,考公务员可能就是最好的出路,这样的话才可以进入国家单位工作,并且也会让自己有着一个非常稳定的收益。

网友觉得他是一个研究性的人才,而且他满腹经纶,应该在自然科学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应该去做一个公务员。

Nature是属于顶级期刊,能在上面发论文说明有很好的科研能力,我觉得他继续攻读博士,从事科研是很好的出路。

nature期刊投稿编辑职称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并没有相应的称号,不过也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像中国博士毕业的要求只要在3分以上的杂志上发表一篇研究型文章就行。对比可知道这两本杂志的高度。

介绍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

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发表nature意味着:

科研人员在职称评定方面有优先权。如果能发表一篇文章,升为教授或者正高职称,再到二级岗教授,如果再多几篇、影响力再大一些,有参与中科院院士评选的资格了。

扩展资料

Nature杂志,中文名又被称为《自然》杂志,世界著名的综合类期刊,创刊于1869年的英国,最新的影响因子为43.07,年收录文章904篇,论文的平均录用比例只有10.62%,也就是说投稿在这个杂志每年将近有一万篇的研究论文,但最终收录的不到1000篇,中国的学者发表的数量现在有所提高,大概在年均100篇,这对于有着几十万科研人员的中国来说,比例是很低的。

Nature及其子刊一般可以选择几种投稿类型,如:甚至可以在写作之前整个研究总结,发送给编辑进行征询意见,得到编辑的肯定之后再写作、投稿;或者干脆直接写好了投稿。我个人认为,第一种只适合大牛来做,或者是联合大型项目研究结题的投稿。普通人还是直接投稿的好。投稿的类型:Nature及其子刊一般情况下的研究论文分为Letter和article两种,并且明确定义了Letter比Article要求低一些,即只需新颖性和创新性,不要求全面性

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基本上属于大学教授级别(水平)。

《Nature》和《Science》属于顶尖科学杂志,按SCI影响因子算两杂志都有30多分。

《Nature》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首版于1869年11月4日。与当今大多数科学论文杂志专一于一个特殊的领域不同,其是少数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杂志(其它类似的杂志有《科学》和《美国科学院学报》等)。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都是以短讯的形式发表在《自然》上。

【详细介绍】

《自然》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2014年它的影响因子为41.456。

1869年约瑟夫·诺尔曼·洛克耶爵士建立了《自然》,洛克耶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氦的发现者之一,他也是《自然》的第一位主编,直到1919年卸任。

《自然》每周刊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具有独创性,重要性,以及跨学科的研究,同时也提供快速、权威、有见地的新闻,还有科学界和大众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见解的专题。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杂志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栏目。杂志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杂志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新颖,有很高的科技价值。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会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其它主流媒体的注意。因此科学家们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的竞争很激烈。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自然》是一份在英国发表的周刊,其出版商为自然出版集团,这个集团属于麦克米伦出版有限公司,而它则属于格奥尔格·冯·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团。《自然》在伦敦、纽约、旧金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东京、巴黎、慕尼黑和贝辛斯托克设有办公室。自然出版集团还出版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和《自然评论》系列等。

考编已发表论文

招聘报名表中的论文及学术水平这个是填你发表过的论文。所谓论文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在期刊、杂志或者报纸上发表过几篇文章。 学术水平是得到的什么研究成果。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招聘报名填写注意:

请如实填写,注意电话号码等内容不要出现填写错误、错别字等现象,避免后期中行考试信息接收不及时,影响备考。其中,全日制最高学历填写在2020年7月31日前可以获得学历学位证的全日制最高学历即可。头像照片上传支持jpeg、jpg、png、bmp格式,大小不超过2048KB的规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公开招聘

你明年考教师编 现在的毕业论文,是解决你能否毕业的问题,与你以后是考公务员还是考教师编没有关系的。所以对你以后考编没有任何影响的。

nature发表论文后考的公务员

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去尊重,因为我们只是一个旁观者。

这是因为他的学历特别的高,而且在学校中的学习成绩也很好,没想到发完论文之后去当了一名普通公务员。

考公热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不但没有丝毫降温的迹象,反而愈演愈烈。 每年一到考公时间,各类关于考公热的报道就层出不穷。十年如此,年年如此,年年惊诧,年年火热。2021年的考公有多热? 资料显示,考公的报名人数和参考人数自2001年逐年增长,2001年报考人数为32904人,2002年人数激增为62268人,增长89%,之后每年的平均增长比例也都超出30%, 而,在2021年的国考中, 计划招录2.57万人,但报名过审的就超过157万人。西藏偏远的高海拔地区,阿里地区,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这里邮政管理局的一个职位,在10月22日时报考这个职位待审查的人数就已经超过8千人,并且人数还在上升中。 浙江省以民营经济发达以著称,但现在那里的年轻人已经没有父辈的雄心,对稳定的公务员工作反而趋之若鹜。 浙江台州殡仪馆的一个服务管理岗位,973人报考;杭区人民政府南苑街道办事处的“综合管理”科员岗位,报考人数高达5451人;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南苑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一级主任科员职位的竞争比是:1:4125。 有网络媒体指,浙江省公务员报考的竞争比在6年时间里从1:21激增至1:65, 浙江大学2017届到2019届的毕业生去企业的比例从74.30%到73.99%再到72.12%,呈现着逐年递减的趋势;而考公的比例却从4.17%到6.28%再到7.36%,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 硕士博士、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发表过论文的精英人才都在考公;有新闻媒体曾报道,哈尔滨招聘清洁工,超过1万人报名,其中近3千人学历为本科,25人为统招研究生。 最有钱的地区、教育程度最高的人都在考公。而且,与过往不同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考公。 以前是家里的长辈苦口婆心劝年轻人考公,而年轻人嗤之以鼻;现在,年轻人主动地、热烈地考公。 人们现在很难想象,在90年代,竟然曾经出现过大批公务员“下海”创业的浪潮。据人社部数据显示,1992年,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从曾经的“下海”,到现在人人想考公“上岸”,反映出了些什么变化? >不考公,创业的这条路不好走。 创业的失败率极高,中小企业缺乏生存和发展空间。据《财富》杂志报道,中国中小企业平均的存活时间只有两年半,5年到10年的企业存活率大概是7%。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加让人们看清中小企业的脆弱。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数据,2020年全国企业破产公开案件创历史新高,达到39323件(含自然消亡),较上年度提高45.4%。 有文章指,现在那些敢闯敢拼富有企业家精神的温州商人,大多不愿意子女继续从商,反而想方设法让子女进入体制内;在当地,最受欢迎的相亲对象,是成功考公上岸的人。 >不考公,工作累加班多,不稳定无保障。 对于普通人而言,体制外的工作待遇不高,福利没保障。随便找开一个招聘网站,便会发现连找个双休的、买社保的工作的都不容易。以至于一些招聘启示上如果有双休或者入职买社保,都会在显眼位置上大书特书,把正常的法律要求当作额外的福利以作招徕。 对于能够入职大公司的精英而言,他们的处境好很多,但收入有保障,前途有暗涌。享受着高薪和豪华员工餐,但同时也承受到996的福报。更要命的是,一到30岁就要面对中年危机,一过35岁就要被裁掉。 相比之下,考公上岸后,不但工作轻松收入稳定,没有年龄歧视,可以享受正常的上班和休假待遇,还可以拥有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各种津贴在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 体制外,收益少或者不稳定不持久而风险大;而体制内,收益高而风险小。 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一方面是体制内的待遇越来越好,一方面却是体制外的空间越来越少。 以现在考公现象越来越热的浙江为例,杭州公务员的年综合收入约25万,温州是约26万,都远超出当地人均收入水平。而就在日前,头部大厂字节跳动被曝大裁员,温州本地直营中心员几乎尽数被撤。 怎么选,答案很明显;人们的回答,也充分地体现在了年年愈演愈烈的考公热现象中。

并不是,但这是很多普通人的出路,现在大学生的工资也就几千块,甚至还没一个服务员挣得多,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公务员这个铁饭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