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称 教授单 位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科专业 有机化学研究方向 药物合成与药物稳定性及热分解动力学,有机缓蚀剂的吸附特性与缓蚀机理张健,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男,1957年7月生,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有机化学专业,1987年来我校讲学,主讲课程是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材料化学,金属腐蚀与防护,有机实验,现为中国化学会会员。张健教授从事药物合成与药物稳定性及热分解动力学,有机缓蚀剂的吸附特性与缓蚀机理研究。在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西北药学杂志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较有影响的论文。2004年10月先后日本文理大学,大阪市立大学,大阪关西学院大学作学术交流访问。1995年获国家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张建,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从医40余年,历任成都420厂职工医院副院长,北京玉泉山肿瘤医院院长,东城中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鱼鳞病研究室主任客座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新原理弹药技术、目标探测识别技术、武器系统新工艺技术等。近年主持完成了10余项国家军品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沈阳张健的学术兼职: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类特色专业负责人,中国兵工学会弹药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示范专业带头人,辽宁省兵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高校兵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等。
因为,北京市是大城市,工厂多,汽车多,汽车和工厂都会排放黑烟,黑烟会污染环境,所以北京雾霾严重,不过现在好了,天气晴朗了。
发表论文情况(近5年):1.刘晓琳,王雪梅,张仁健,张怀德,胡良温,朱凌云,石磊,太原市冬季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23(4),494-499。2. David G. Streets, Carolyne Yu, Michael H. Bergin, Xuemei Wang,Gregory R. Carmichael. Air Pollution due to the Manufacture of Export Goods in China’s Pearl River Delt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40(5)DOI: 10.1021/es051275n.3. Wang T.J.,Lam K.S., Xie M.,Wang X.M. et al., Integrated studies of photochemical smog episodes in Hongkong and regional transpor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Tellus B,2006,58(1),31-40.4. 王雪梅,杨龙元,秦伯强,林文实,太湖流域春季降水化学组成及其来源研究,海洋与湖沼,2006,37(3),271-276。5. Xuemei Wang, Gregory Carmichael, Deliang Chen,Youhua Tang. Impacts of different emission sources on air quality during March 2001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reg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5, 39(29) : 5227–5241.6. Xuemei Wang , Youhua Tang , Gregory Carmichael .A modeling study on regional air quality and transport patterns over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in fall season.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05, 19(28/29), 1735-1738.7. 王雪梅,韩志伟,气象条件对广州市地面O3浓度分布的影响,热带气象报,2004,20(5),571-578。8. 王雪梅,韩志伟,雷孝恩,广州地区臭氧浓度变化规律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3,42(4),106-109。9. 邓儒儒,田国良,王雪梅,陈晓翔,大气污染定量遥感方法及其在长江三角洲的应用,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22(3),181-185。10. 王雪梅,广州地区局地环流的数值模拟,高原气象,2003,22(2),197-201。11. 王雪梅,邓儒儒,何执兼,遥感技术在大气监测中的应用,中山大学学报,2001,40(6),95-98。12. 王雪梅,大涡模拟模式研究对流边界层湍流,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6(4),473-477。13. 王雪梅,符春,梁桂雄,城市区域臭氧浓度变化的研究,环境科学研究,2001,14(5), 1-3,19。14. 王雪梅,雷孝恩,洪钟祥,对流层大涡模拟模式的建立与调试,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01, 1(20),26-33。15. 王雪梅,大涡模拟模式研究对流层湍流,热带气象学报,2001,17(3),281-286。16. 王雪梅,韩志伟,重庆市不同天气型下地面SO2浓度分布,中山大学学报, 2000,39(5),91-96。
冷空气南下,带来北方的污染物
2013年12月30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仁健发表论文称,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引发热议。 联合国的调查报告则显示:世界城市中的空气污染,六成来自汽车尾气,世界各国的研究数据也对此作了有力的佐证。 1.你相信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吗? 2013年12月30日,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仁健对外公布研究成果称,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注:北京汽车保有量逼近600万辆)。张仁健领导的课题组将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学》,其结论是,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来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张仁健这一结论,与许多研究机构的结论出入很大,引发人们热议。一些人还质疑,难道汽车尾气不再是导致雾霾天的元凶了?一线城市控制机动车上牌量等政策是否有实施的必要?今年1月3日,中科院官方组织召开新闻通气会,称“这一数字(4%)被严重低估”。 下面,我们还是从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研究成果,看看城市空气污染中到底谁才是最大的罪魁。 2.看看世界各大城市PM2.5主要源自何方? 在国际上,把空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称作“细微颗粒”,简称“PM2.5”。 地球大气中的颗粒物,大部分来自自然界的一些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沙尘暴、森林大火、海浪等,有一小部分就是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如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发电厂和其他工业排放的烟尘等。但对于自然界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颗粒物来说,一般是不可控的,如海浪把盐细微颗粒散发到大气中,但人类无法控制海浪的这种活动,况且这些颗粒漂移到居民区已变得很稀薄,不会对人的健康带来大的影响。所以,人们控制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是针对人类活动产生的颗粒物进行控制,因为这些颗粒物就笼罩着居民区,给居民的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美国环保局在2008年曾发布美国全国范围每年PM2.5的排放量为3465711吨,具体是:自然界扬尘107660吨,占31%;燃料燃烧排放784037吨,占23%;机动车尾气排放711278吨,占21%;工业生产排放286332吨,占8%;农业排放132423吨,占4%;野火排放118832吨,占3%;挥发性排放2538吨,占0.1%;其他各种来源353609吨,占10%。注意,这里的汽车尾气PM2.5的贡献率为21%,是指美国国土的平均值,而非大城市数据。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气资源局的研究报告称,加利福尼亚南部的空气污染(雾霾),汽车尾气要占一半的责任。 芬兰环境学院2008年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芬兰全国PM2.5排放最多的是生活木材燃烧,占25%;其次是汽车尾气,占19%。之所以生活木材燃烧对PM2.5的贡献大,是因为芬兰居民取暖会烧掉很多木材。要知道,这里的汽车尾气PM2.5的贡献率为19%是全国数据,而非大城市数据,大城市的数据要远远高于此比值。 法国《世界报》2013年12月发文称,法国的空气质量在过去10年内大大改善,但是,由于燃烧产生的PM2.5对人的健康的危害并未减轻。根据大气污染跨行业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法国全国PM2.5主要贡献者为工业生产,占31%;其次是居民取暖木材燃烧,占30%;农业肥料贡献20%;汽车尾气贡献15%。注意,这里的汽车尾气PM2.5的贡献率为15%也是全国数据。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亚昆士兰州东南部的空气污染,汽车尾气贡献份额占70%,该州平均每辆轿车每年排放6吨污染物质。 从以上各国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可知,在这些空气质量比我们好得多的国家,即使从全国范围来讲,汽车尾气对全国PM2.5的贡献率都超过了15%,局部地区甚至高达70%。在机动车保有量逼近600万辆的北京,“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不足4%”的结论无论如何是不能成立的。
他的事业心极强,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20年来,以顽强的毅力,刻苦自学了高等医学院校大学本科的全部课程和放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先后4次到省级医院进修,都取得了好成绩。1978年夺得全省血防系统放射骨干学习班理论考试第一名,因此所在的单位获得一台200毫米X光机的嘉奖。1991年撰写的3万多字的学术论文,已收入中华老年病学会编辑出版的《老年骨髓疾病》一书。1993年10月被破格晋升为放射主管医师,成为全省血防系统自学成才的典型。现任湖南省沅江市第二血防站站长、党支部书记,又是站里唯一的放射科医生。从事血防工作20年来,1991年12月和1993年8月两次被评为全国血防先进个人,并光荣地出席了全国血防工作总结表彰会。199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1993年3月当选为湖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94年12月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个人。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英汉语比较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主要著作:(一)学位论文1.论张衡的文学成就 发表于《暨南学报》1988年第3期(二)专著:1.《从花花世界归来》 知识出版社 1994.112.《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8.9 (2004年 3次印刷)3.《字词中的趣味》 新世界出版社 1999.11(2000年 2次印刷)(三)教材: 1. 《华人汉语速成教材》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12. 《外国人汉字速成》 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6.9 (1999年修订本)3. 《游学在中国》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84.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合著) 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65. 《HSK备考训练》(合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106.汉字突破 (英文注释版)(教材及练习册,汉办项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基础华语(面向印尼华文教材,汉办项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阅读训练(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聆听与说话(英法文注释版,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聆听与说话(日韩文注释版,2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游学在中国 语言文字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2.游学在中国 文化艺术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3.基础汉语(第一册含课本、练习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4.教师手册(基础汉语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汉字规律教程(课本、练习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四)论文:1.九歌九篇无《国殇》《礼魂》,《湘潭大学学报》1981.3*2. 从《归田赋》到《归去来辞》,《衡阳师专学报》1982.33. 《两都》与《两京》,《湘潭大学学报 》1983.1*4. 评姜书阁《中国文学史纲要》, 《湘潭大学学报》 1985.2*5.试论魏晋六朝男性笔下的闺情诗,《中国古典文学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96.论张衡的文学成就,《暨南学报》 1988.3*7.谈华裔留学生的古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1988.128.汉语速成教学法新探,《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语出版社 19909.美国文化评介(系列·五篇),《文化广场》1993.1-510.视对英语发展趋势和交际语体的研究 《英汉语比较研究》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1111.论旧金山高校的华文教学,《海外华文教育文集》 1995.1012.探索活跃汉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广州华苑 》1996.113.有时WHAT≠什么,《学汉语》1996.414.从比较中发现汉语规律 《语言与文化论集》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1115.帮助西方人顺利掌握汉字,《广州华苑》1996.1116. 刻苦自励 博大精深 ,《书海导航》1996.1117. 开拓诗歌鉴赏的新领域,《名作欣赏》1997.5*18. 关于汉语速成教学的思考 ,《东西方文教的桥梁》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819. 留学生汉字教学的新思路,《暨南学报》1998.2*20. 汉字难学的分析与对策,《汉字文化》1998.2*21. 论东南亚华文教师培训,《暨南学报》1998.4 *22. 汉语中的外文字母词,《学汉语》1998.523. 关于改进汉字教学的探索,《中国文化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224. 谈外来词的音译 ,《广州华苑》1999.125. 关于汉语速成教学的思考,《暨南学报》1999(教学研究论文专辑)*26. 时间与钟点的表达,《学汉语》 1999.627. 评《水浒》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暨南学报》1999.3*28. 探索汉语阅读的微技能,《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北大出版社 2000.6 29. 论文化混融语境中的交际与汉语教学,《汉语学习》2000.430. 试论英汉对比在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1. 汉字是一幅神秘的图画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9.1232. 论汉字教学的阶段性策略,《第三届国际华文教育讨论会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833. 论普通话教学的五项原则(连载),《香港普通话报》2001. 1-2期34. 当前使用字母词语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2001.2*35. 论以目标为导向的汉语交际技能训练,《世界汉语教学》2001.3*36. 论字母词语的归属与规范,《语言文字应用》2001.3*37.汉语称谓语教学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4*38.略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语言研究》(增刊) 2001.6*39.关于汉语教学技巧的两点思考,《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140.口头描述,《香港普通话报》 2002.341.汉字教学策略与汉字教材编写,《对外汉语论丛》第二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542.让学汉语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华文学院学报》2002.343.应用语言学应重视应用研究,《华文学院学报》2002.444. 巧记巧辨易借字,《香港普通话报》2002.7 第67期45. 形声字结构归类,《香港普通话报》2002.9 第68期46. 汉字网络图,《香港普通话报》2002.11 第69期47.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语言与翻译》2003.第1期*48. 论汉语语感教学《汉语学习》2003.第1期*49. 谈普通话教学的五项原则,《集思广益》香港教育统筹局2003.350.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语言与翻译》2003.第1期 *51. 论汉语语感教学,《汉语学习》2003.第1期*5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新作,《世界汉语教学》2003.第3期*53. 留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偏误分析(第二作者),《语言文字应用》2003第3期*54. 论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语言与翻译》2004第1期*55. 研究学习策略 改进汉字教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第1期56. 香港普通话教学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4第2期*57. 论汉字文化崇拜 (第2作者),《社会科学》2004第2期*58. 让华文教学跟着语感走,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2-2959. 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讨论会论文集》2004,北语社60. 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第3期61.论华语语感培养的原则与方法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第4期62.也谈“对外汉语”及学科名称问题 《世界汉语教学》 2005.2期63.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汉语学习》 2005第3期;64.“眼”的隐喻说略 《修辞学习》 2005第2期65.音译外来词评说,《学术论坛》 2005第2期6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突出语感培养《对外汉语研究》第一期,上海师大 编 商务印书馆200567.汉语词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语言文字应用》 2006-368. 语块教学在培养汉语语感中的作用 《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 集》,北大出版社2006 主要论文:1.九歌九篇无《国殇》《礼魂》,《湘潭大学学报》1981.3*2. 从《归田赋》到《归去来辞》,《衡阳师专学报》1982.33. 《两都》与《两京》,《湘潭大学学报 》1983.1*4. 评姜书阁《中国文学史纲要》, 《湘潭大学学报》 1985.2*5.试论魏晋六朝男性笔下的闺情诗,《中国古典文学论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6.96.论张衡的文学成就,《暨南学报》 1988.3*7.谈华裔留学生的古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集》1988.128.汉语速成教学法新探,《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语出版社 19909.美国文化评介(系列·五篇),《文化广场》1993.1-510.视对英语发展趋势和交际语体的研究 《英汉语比较研究》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1111.论旧金山高校的华文教学,《海外华文教育文集》 1995.1012.探索活跃汉语课堂教学的方法,《广州华苑 》1996.113.有时WHAT≠什么,《学汉语》1996.414.从比较中发现汉语规律 《语言与文化论集》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6.1115.帮助西方人顺利掌握汉字,《广州华苑》1996.1116. 刻苦自励 博大精深 ,《书海导航》1996.1117. 开拓诗歌鉴赏的新领域,《名作欣赏》1997.5*18. 关于汉语速成教学的思考 ,《东西方文教的桥梁》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819. 留学生汉字教学的新思路,《暨南学报》1998.2*20. 汉字难学的分析与对策,《汉字文化》1998.2*21. 论东南亚华文教师培训,《暨南学报》1998.4 *22. 汉语中的外文字母词,《学汉语》1998.523. 关于改进汉字教学的探索,《中国文化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224. 谈外来词的音译 ,《广州华苑》1999.125. 关于汉语速成教学的思考,《暨南学报》1999(教学研究论文专辑)*26. 时间与钟点的表达,《学汉语》 1999.627. 评《水浒》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暨南学报》1999.3*28. 探索汉语阅读的微技能,《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北大出版社 2000.6 29. 论文化混融语境中的交际与汉语教学,《汉语学习》2000.430. 试论英汉对比在基础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1. 汉字是一幅神秘的图画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9.1232. 论汉字教学的阶段性策略,《第三届国际华文教育讨论会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0.833. 论普通话教学的五项原则(连载),《香港普通话报》2001. 1-2期34. 当前使用字母词语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2001.2*35. 论以目标为导向的汉语交际技能训练,《世界汉语教学》2001.3*36. 论字母词语的归属与规范,《语言文字应用》2001.3*37.汉语称谓语教学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4*38.略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语言研究》(增刊) 2001.6*39.关于汉语教学技巧的两点思考,《对外汉语教学与教材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140.口头描述,《香港普通话报》 2002.341.汉字教学策略与汉字教材编写,《对外汉语论丛》第二集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542.让学汉语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华文学院学报》2002.343.应用语言学应重视应用研究,《华文学院学报》2002.444. 巧记巧辨易借字,《香港普通话报》2002.7 第67期45. 形声字结构归类,《香港普通话报》2002.9 第68期46. 汉字网络图,《香港普通话报》2002.11 第69期47.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语言与翻译》2003.第1期*48. 论汉语语感教学《汉语学习》2003.第1期*49. 谈普通话教学的五项原则,《集思广益》香港教育统筹局2003.350. 第二语言教学应以培养语感为导向,《语言与翻译》2003.第1期 *51. 论汉语语感教学,《汉语学习》2003.第1期*52.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新作,《世界汉语教学》2003.第3期*53. 留学生标点符号书写偏误分析(第二作者),《语言文字应用》2003第3期*54. 论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及教师的双文化意识,《语言与翻译》2004第1期*55. 研究学习策略 改进汉字教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第1期56. 香港普通话教学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4第2期*57. 论汉字文化崇拜 (第2作者),《社会科学》2004第2期*58. 让华文教学跟着语感走,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2-2959. 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讨论会论文集》2004,北语社60. 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第3期61.论华语语感培养的原则与方法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第4期62.也谈“对外汉语”及学科名称问题 《世界汉语教学》 2005.2期63.中高级汉语教学应突出修辞能力培养 《汉语学习》 2005第3期;64.“眼”的隐喻说略 《修辞学习》 2005第2期65.音译外来词评说,《学术论坛》 2005第2期66.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应突出语感培养《对外汉语研究》第一期,上海师大 编 商务印书馆200567.汉语词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语言文字应用》 2006-368. 语块教学在培养汉语语感中的作用 《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北大出版社2006 承担课题:1.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 国家汉办立项 20002.攻克汉字难关 国家汉办立项 20013.普通话课堂教学法 省教育厅十五重点项目 20024.印尼少儿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国家汉办立项之子项目 200355.《对外汉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2005所授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汉语字词教学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本科生课程、教师进修班课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教师进修班课程)速成汉语精读(留学生课程)商贸口语(留学生课程)阅读训练 (留学生课程)汉字(留学生课程)等荣誉与奖励:1997年9月获“暨南大学先进个人”奖1998年9月获“国务院侨办所属学校优秀教师”奖。1999年9月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1999年获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学奖三等奖2001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3获奖人)2002年9月获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师奖
那个学校师质还不错,就是学费有点贵了,去那里读,好好把握的话,还是很有前途的,呵呵
长期以来,从事肝癌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肝癌的活化癌基因谱,创建了以细胞生长为基础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系统,发现了372个具有抑制或促进细胞生长的新基因全长cDNA,发表学术论文230篇,学术著作2本,获中国发明专利58项和美国专利4项。先后荣获14项嘉奖,包括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1987年-2000年曾任国家“863”生物技术医药卫生专题专家组组长、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全国医药生物技术计划的执行。2001年-2004年任国家“973”专家顾问组成员,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专利42项。
1唐任远 沈阳工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 永磁电机 电磁场理论与分析 主要学术著作:出版专、译著8部,论文207篇,专著《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设计》已在国外译成英文。2闻邦春 东北大学 工程院院士 研究领域及研究方向:机械动力学、机械系统非线形理论及应用、机械故障震动诊断、工程机械理论等研究,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学科“振动利用工程学”,有专著6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0多篇。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惯性共振概率筛等多项高新技术,先后获国际奖2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专利6项。国际发明博览会还授予闻发明骑士勋章。 3路甬祥(1942.4.28-)。中科院院长 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浙江省慈溪县人。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1年获德国亚琛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95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名誉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教授。 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使大流量和高压领域内的稳态和动态控制精度获得显著提高。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机-电-液一体插装技术相结合,推广应用于阀控、泵控和液压马达等,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电液控制器件及系统工程。该技术被认为是八十年代以来电液控制技术重要进展之一。主持开发研究了相应的CAD、CAT支撑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发表论文250余篇,专著2本。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 金融朱指的是中国经济学家朱镕基。2 朱镕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对中国的金融事业和经济改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 朱镕基在任总理期间,推动了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并颁布了许多重要法规和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乒乓球1890年首次出现在英国,当时是一项贵族运动。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著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绵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在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之前,它经历了一漫长的发展阶段。 1980年,乒乓球被发明出来。 1952年,在孟买的世界锦标赛上,日本选手首次使用橡胶面的球拍,引起了轰动。 1952年,日本人佐藤博治成为第一个赢得世界冠军的亚洲选手,这次冠军预示着日后亚洲人对这项运动的主宰。 1954年,亚洲选手,特别是中国和日本选手使用了由南斯拉夫人发明的直拍握法。当时,流行的握拍方法是匈牙利著名选手维克托-巴那使用的传统握拍法。 1971年,这一年的4月13日,美国乒乓球队到北京和中国队进行了比赛,他们最后以1比13输给东道主,但这次比赛开通了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 1981年,乒乓球作为奥运项目得到国际奥委会承认,尽管在此之前从未以表演项目在奥运会出现过。 1988年,乒乓球比赛在汉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奥运会上。 1988年乒乓球首次进入奥运会,之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联下目前已经有超过187个协会成员。 为了缩小了选手间的实力差距,增加比赛的对抗性和偶然性,国际乒联近年来对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做了很大修改,每局分数从原来的21分缩减为11分,11平后领先2分者获胜,比赛也从原来的5局3胜制改为7局4胜制,小球改成了大球,还加入了无遮挡发球。为了避免出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垄断奥运会冠亚军,国际乒联规定在奥运会双打比赛中,来自同一协会的两对选手必须分在同一半区。这样,出现在双打决赛赛场上的将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两对选手,比赛也将更具悬念。 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后,奥委会也对乒乓球运动作了一些设定。奥运会中乒乓球比赛设了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个单项,男女各86名选手参赛,其中单打各64人,双打32对。每个国家/地区最多只能有男女单打各3人、双打各两对选手参赛。比赛采用7局4胜每局11分单败淘汰制。 说到奥运会中的乒乓球就不得不提一提把乒乓球称为国球的中国。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的乒乓球运动也逐渐跃上乒乓舞台。上世纪50年代,日本选手创造了直拍握法,并占据了乒坛霸主地位。之后,直拍技术被中国选手发扬光大并一直称雄世界直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乒乓球发展陷入低谷,来自欧洲的瑞典男队开始崛起,并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三次夺得世乒赛的男团冠军。从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男乒再度崛起,在1999年和2001年重新夺回了男团斯维思林杯。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在近年来的大赛中战绩显赫。2003年第47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取得了除男单以外的其他6项冠军,年底的国际乒联巡回赛上更是包揽了全部四项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也囊括了全部四枚金牌。 在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王励勤、王楠、张怡宁仍然是四枚金牌的最有力争夺者。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德国的波尔、奥地利的施拉格、白俄罗斯的萨姆索诺夫和东道主选手格林卡等。 从1988年乒乓球进入奥运会到上届雅典奥运会,在5届总共决出的20项冠军,中国仅让4项旁落,处于绝对的乒坛统治地位。乒乓球在中国成为亚军即失败的项目。为了阻止中国队垄断乒乓球运动,国际乒联多次针对中国修改规则,从小球换大球、无遮挡发球到11分制改革,这些都无法动摇中国乒乓球的王者地位。乒乓球的平民性质使得这项运动易于在中国推广,中国人身体条件也适合在小球运动上发展、提高,这些都是“国球”运动能在中国长盛不衰并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所在。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目标的国际社会运动。它包括三大体系,即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体系;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时代,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古奥运会每四年一届,从公元前776年有文字纪录的第一届奥运会到公元393年,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经过了产生,发展和衰弱几个阶级。 第一,古希腊自然环境与竟技运动习俗的形成。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古希腊成为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并因此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在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成为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竟技运动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二,奥运会初期的比赛项目也反应了战争与古奥运的发展关系。从公元776年开始长达500年期间,奥运会项目逐步扩大,从单一的赛跑发展为有摔跤,混斗,拳击,四马战车,马车赛,角力,赛马,五项运动项目等的综合运动会,这些比赛项目,多与军事技能有关,反应了战争对奥运会比赛项目发展的驱动作用。虽然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明显的军事烙印,但是奥运会本身却是整个希腊民族欢聚一堂的盛会。虽然各城邦间的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它们之间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特别自公元前8世纪开始,随着古希腊殖民运动的兴起,在地中海区域形成了一个希腊文明圈。 第三,古希腊的宗教习俗与奥运会模式的形成。古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膜拜;二是有一独特的祭祀制度;三是有丰富的宗教神话传说。 第四,古奥运会的盛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发展为各希腊城邦参加的盛会,第二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为古希腊城邦奴隶制的全盛期,古奥运会达到鼎盛。第三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4世纪)古希腊先后被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古奥运会进入衰落期。 体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下半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倾向。一是竟技运动的迅速发展,二是体育的国际化趋势,1881年第一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国际体操联合会成立。随着国际体育交往的扩大,建立一个综合的国际体育交流的大舞台,建立一个协调各单项组织活动的国际体育组织以发挥管理作用,已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终于在1893年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的问题。1894年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隆重开幕。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由于首届奥运会将于1896年在古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雅典举行,因此希腊人维凯拉斯任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隔四年在哪个国家的大城市举行奥运会。 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奥运精神是什么?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支撑和造就“更快、更高、更强”的是什么?是“自信、自强、自尊”。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在乒乓球运动中更是体现了这些奥运精神,从一些乒乓球运动员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些精神。他们不畏困难,奋勇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匈牙利的维克托-巴纳,创造了神奇的记录,他有23项世界冠军的头衔,其中包括5项单打冠军。在1930至1935年间,他仅仅被同胞兼双打搭档萨巴多斯击败过一回。 中国的邓亚萍,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虽然身高仅有1米52,她却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女子乒乓球选手,获得1992和1996年奥运冠军,以及1991、1995和1997年三次世界冠军。 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他是个天才选手。他曾获得了1992年奥运会男单冠军和2000年奥运会亚军。这位瑞典人同时也拥有1989和1997年的世界冠军头衔,是乒乓球史上几位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除了赢得过个人冠军,他还具有双打方面的天赋,在团体比赛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像他们这样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真的很多很多,数不胜数。他们之所以有如此的成绩,离不开他们的顽强拼搏,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奋斗。奥运会是短暂的,乒乓球运动是永恒的,是永远也不退色的,奥运会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永恒的;赛场上的胜负是暂时的,但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永远的。奥运不能没有乒乓球,乒乓球也不能没有奥运。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乒乓球,奥运更加精彩,因为奥运,乒乓球更为流传。奥运中的乒乓球,乒乓球中的奥运精神,太多的联系使得它们发展到了一起,未来的它们将会如何,我想不言而喻。
有多篇论文和作品发表于省级和国家级刊物:1. 论文《略谈书画同源》发表于《社科纵横》2002.12. 论文《莫高窟壁画中不同时期的三幅‘夜半逾城’的艺术特点》发表于《社科纵横》2003.63. 论文《中国画艺术的灵魂---意境美》发表于《社科纵横》2004.64. 国画作品《警露》参加伏羲杯书画大赛并获优秀奖5. 国画作品《独立》、《息归》发表于《西北师大学报》2004.26. 国画作品《搏风》、《警露》发表于《西北师大学报》2004.37. 国画作品《搏风》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8. 素描《 老人头像》入编《当代素描艺术》,同时入选甘肃高等院校优秀教师素描作品集9. 国画作品《晖》、《红苹果》、《女学生》发表于《西北师大学报》2006.110.著有《工笔花鸟画教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13.5
(均为第一作者)1.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into Spleen Deficiency Patterns. Medical CHINA Update. 2001;1(1):162.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论治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6):13.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机理及证治探要 中医药学刊 2001;19(5):4944.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学病机探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135.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及脾脏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2):9176.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1;8(4):2027.从《内经》痹证理论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4): 88.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及胸腺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医药学报 2002;17(3):1599.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脏及胃粘膜细胞超微结构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9(2):7610.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TNF-α、IL-4及IL-10的影响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2;21(2):4411.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疗效及滑膜fas、fasL及bcl-2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22(8):59912.线粒体膜电位标记法检测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及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9(6):33113.TUNEL法检测新风胶囊对AA大鼠滑膜胸腺及胃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中医药学刊 2003;21(1):5414.健脾益肾祛湿通络法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机制探讨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3;6(4):31315.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保健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3;6(3):23816.新风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3;22(3):1217.新风胶囊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4;7(1):1118.类风湿性关节炎从脾论治探讨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23(1):119.以AnnexinV/PI法检测新风胶囊对AA大鼠滑膜胸腺及胃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安徽医药2004;8(1):1420.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红细胞CD35的表达及其意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5;8(1):921.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5;8(4):29622.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补体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6;9(1):1123.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补体水平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6;13(2):9324.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质量调查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6;9(2):10625.新风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补体调节蛋白红细胞CR1及CD59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6;13(4):24026.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贫血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4):34827.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6月 主编28.现代中医临床辨病治疗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5月 副主编29.社区常见病证中医药照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年4月 编委30.现代中医延缓衰老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10月 常务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