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现象非常普遍:即使转阴之后,依然浑身无力,走路轻飘飘的,非常容易疲劳。事实上,大家更为担心的是:“阳”后的这种疲劳感以及其他症状究竟会持续多久?换言之,人们更为恐惧的是新冠后遗症。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新冠,究竟是什么?新冠后遗症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新冠急性后遗症”“新冠后症状”“慢性新冠综合征”,或者称“长新冠(Long Covid)”。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长新冠”的定义为:在新冠感染后3个月仍存在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无法用其他诊断来解释;最为常见的是疲劳、呼吸急促和睡眠障碍或失眠。因此,现在大部分“杨康”体验到的咳嗽、疲劳、呼吸急促等等感受,尚不能称为长新冠,只不过是正常的恢复期罢了(甚至还处于感染后的急性期)。长新冠,占比有多少?医学顶刊JAMA发表的一项研究,由WHO牵头以及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合作完成,汇集了54项研究和2个医疗数据库,涵盖了120万名新冠感染者的数据。结果显示:在感染新冠的3个月后,有6.2%仍存在至少一种症状;到感染的1年后,有0.9%还在经历新冠后遗症。最为常见的长新冠症状包括三种:① 约3.2%存在持续疲劳,并伴随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② 3.7%的具有持续的呼吸道问题,主要症状为呼吸急促和持续咳嗽;③ 还有2.2%的出现认知问题,健忘或注意力难以集中,即最近常听到的“脑雾”。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新冠比例(doi:10.1001/jama.2022.18931)这项基于早期毒株的数据显示,有6.2%的新冠感染者会经历长新冠;而在奥密克戎感染潮中,长新冠的几率会降低0.24-0.50(取决于上一针疫苗的接种时间)。6.2%,即使是奥密克戎,其长新冠的几率也有3.1-4.7%,说不高但也不低。以本研究中的120万“阳性”来计算,有3.7-5.6万“杨康”会存在长新冠,尤其是在新冠感染者基数如此大的今天,每个人似乎都在“开盲盒”,无法预知感染的三个月后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于12月1日发表了一篇针对长新冠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涵盖194项研究和735,006名参与者,披露了个“骇人听闻”的数据:无论是否住过院,在随访的4个月内(平均126天),至少45%的新冠感染者仍存在一种及以上的症状;最普遍的五个症状分别是疲劳(28.4%)、疼痛/不适(27.9%)、睡眠障碍(23.5%)、呼吸困难(22.6%)和活动受限(22.3%)。即使在非住院的人群中,最常见的长新冠症状依旧是疲劳,该比例高达34.8%(95%CI 17.6%-57.2%,12项研究)!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住院人群中长新冠各症状的比例当然,针对目前毒株以及国人的长新冠情况知之甚少,不过上述两篇综述也提示:对长新冠不容轻视,尤其是持续的身体疲劳。附:“长新冠”通常指的是新冠后遗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新冠后症状”,统指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长期症状。学术界更多使用“新冠后综合征”等来描述大众口中的新冠后遗症。虽然名称不同,但是表达的意思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病症发生在新冠急性感染期后,二是指包含多种症状。
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
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Delta新冠变异株具有传播力强、感染潜伏期短、致病性强、发病进程快等特点,逐渐成为印度甚至是全球疫情的主要罪魁祸首,成为全球疫情流行株。
新冠肺炎目前仍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已迅速成为目前盛行的毒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陈如冲教授团队,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5·21新冠肺炎疫情”,结合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精确描绘了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完整传播链, 并结合临床资源,多方位描绘了该起疫情中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近日,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杂志》上发表。
根据此前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核酸基因测序,“5·21新冠肺炎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株引起,具有明确传播链。而该研究首次追踪并完整报道了这起疫情的清晰传播链。疫情之始为75岁女性因意外暴露感染,并通过密切的家庭接触或聚餐而感染另外3人。
研究者观察到,该起疫情中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和间接近距离接触,其中30.8%的感染者是通过用餐传播,其次分别是家庭接触(30.13%)、社区传播(18.59%),以及包括工作和社交接触在内的其他传播途径(19.87%)。
同时,研究者将“5·21”疫情感染者纳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野生株的患者队列进行研究,多方位分析了“5·21”疫情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总结归纳出德尔塔变异株的特点,并寻求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研究者发现,德尔塔变异株的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中位潜伏期只有4.7天,明显短于野生株(6.3天)。 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在非重症组中,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潜伏期(4.0天)明显短于野生毒株(6.0天)。德尔塔变异株在10天内可传播4代,其中最快的代际传播不超过24小时。
与野生株相比,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显著升高(前者CT值中位数为34.0,后者为20.6,CT值越低表明病毒载量越高) ,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的时间也比野生株的'感染者明显延长。
研究者还发现,感染德尔塔变异株是预测病情转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 在60岁及以上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人群中,德尔塔变异株组较野生株组危重症风险高1.45倍;而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发展为危重症比感染野生株快2.98倍。
研究者认为,本研究揭示了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更易发展为危重症等特点。因此,快速追踪、隔离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者,对重点场所实施及时管控和在特殊情况下实施局部地区全员核酸筛查均非常重要。 快速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为全国防控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提供了“广州经验”。
一、什么是“德尔塔”毒株?
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进化和变异,陆续产生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毒株即德尔塔(Delta)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被发现。
2021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命名为“德尔塔”(Delta),该变异株被确定为是导致印度第二波疫情的驱动因素之一。
随后“德尔塔”变异株又进一步变异衍生出“德尔塔+”、“AY.1”变体,且病毒依然在继续变异和进化。因德尔塔病毒具有传播力强、感染潜伏期短、致病性强、发病进程快等特点,逐渐成为全球疫情流行株。
1、“德尔塔”变异毒株与新冠病毒普通毒株的区别
“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的感染潜伏期一般为4-10天,随着变异毒株的代数传递潜伏期逐渐延长,新冠病毒普通毒株导致的感染潜伏期也为4-10天,但第一代潜伏期约为9天,长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4天;“德尔塔”变异毒株阳性(或发病)前传染天数为1-6天,新冠病毒普通毒株阳性(或发病)前传染天数为0-9天;“德尔塔”变异毒株从密接到传染天数为2-4天,新冠病毒普通毒株从密接到传染天数为3-6天。根据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的感染时间更早,传播速度更快。
2、“德尔塔”变异毒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英国:新增新冠病例中90%以上的患者为“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
●葡萄牙里斯本地区:近期新增病新冠病例中,超过50%的患者为“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
●俄罗斯:莫斯科的一项检测中发现,在89.3%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发现了“德尔塔”变异毒株;
●中国:广州、深圳和近期南京、扬州等地的本土疫情,也是由“德尔塔”变异毒株输入而导致的。
二、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有哪些?
病毒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的需要。根据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对疫情影响程度的轻重,可以将变异的新冠病毒分为三大类:关注变异株(VOI)、关切变异株(VOC)和严重后果变异株(VOHC)。虽然,新冠病毒三类变异株其所导致的后果不尽相同,需要重点监控的是关切变异株,目前导致疫情反弹的几个变异株均为关切变异株。
1、关注变异株(VOI)
关注变异株是指病毒对疫情的影响只是具有可能性,病毒感染在某个地区流行或扩张有限,特定的遗传标记可能对病毒的传播、诊断、治疗方法或免疫逃逸产生影响,与某些病例或独特暴发人群的增加有关。
2、关切变异株(VOC)
VOC的主要特点包括传播力增强或流行特点出现有害变化;致病力增强或临床表现趋重,如患病人数、住院人数或死亡人数增加。公共卫生、社会措施或现有的诊断方法、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明显降低。
3、严重后果变异株(VOHC)
有直接证据表明:该类病毒或是病毒变体会导致先前有效的预防措施或医疗措施失效或是效果大幅度下降,疫苗有效性严重降低或是在疫苗接种后出现较多患者感染,患者症状较重且住院治疗人数激增。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其基因组通过多种机制而发生变异。2020年3月,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当前分离的新冠病毒已产生149个突变位点。虽然,大多数突变位点并没有改变早期新冠病毒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但是依然有极少数变异株发生基因突变,引起相应氨基酸发生改变,进而使这些变异毒株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更强,甚至出现部分中和抗体位点免疫逃逸。新冠病毒重要位点发生突变,逐渐形成多种传播力和致病性更强的变异病毒,比较典型的有:
●2020年12月在英国发现的B.1.1.7新冠病毒变异株(“阿尔法”Alpha),传染能力是原始毒株的1.7倍;
●2020年12月在南非发现的B.1.351新冠病毒变异株(“贝塔”Beta),可从天然和疫苗诱导的血清中逃逸,造成抗体免疫失败;
●2021年1月在巴西发现的P.1新冠病毒变异株(“伽玛”Gamma),其传染性是普通新冠病毒的1.4-2.2倍;
●在印度发现的新冠双重变异株B.1.617(“德尔塔”Delta)。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宣布了一种名为Lambda(C.37)的新型新冠病毒变种,该变种病毒目前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其传染性较高,同时还会降低疫苗的中和能力。
新冠变异株较多,其中“德尔塔”变异毒株由于其传播力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以及可能出现免疫逃逸现象等特点,其所导致的疫情反弹在近期受到了更多关注。
可谓说是顶级。
《柳叶刀》(The Lancet)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 。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
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
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
具体是在英国,一对男同性恋人,互相在外面出轨,然后家里的狗上了他们的床。
在近期,《柳叶刀》发布了一篇论文,首次揭露了猴痘经由人传染给家养宠物的病例,这一个事例发生在法国。
这一个疑似猴痘“人传狗”的病例发生在法国,一对确诊猴痘的男男伴侣家中饲养的宠物狗意大利灵缇犬,在家中的男主人感染猴痘之后第十二天,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也出现了症状,腹部出现了脓包、皮肤破损,随后检测到猴痘病毒阳性。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今年四岁,没有既往病例,是一只健康的宠物狗。在家中的两名男主人确诊猴痘之后就一直住在一起,这两名男子表示,平时家中的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有的时候也会爬上床,但是他们在确诊之后就一直注意跟宠物狗保持一定距离。
这一个消息出来之后,属于是重磅消息,因为之前都没有记录类似狗之类的家养宠物会被传染到猴痘,之前有记录的就是圈养灵长类动物会因为接触到了猴痘病毒而被感染,在这个病例发生之前,并没有报告过宠物狗经由人传染猴痘的病例。这一个消息应该得到重视。
在《柳叶刀》的论文这篇猴痘“人传狗”发表之后,也是更新了我们以往对于猴痘病毒的认知,现在的现有线索指向猴痘病毒疑似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的人传染给健康的宠物狗,所以,现在被感染了猴痘的人群要注意不要家养宠物的接触距离,确诊患者不要跟家养宠物有亲密接触。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7月23日已经将猴痘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也是这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柳叶刀披露,首例猴痘人传狗病症具体的情况是,人和狗一起睡觉,然后导致近距离传染
需要自己出钱《柳叶刀》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协同出版。1823年由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所创刊,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该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
具体是在英国,一对男同性恋人,互相在外面出轨,然后家里的狗上了他们的床。
在近期,《柳叶刀》发布了一篇论文,首次揭露了猴痘经由人传染给家养宠物的病例,这一个事例发生在法国。
这一个疑似猴痘“人传狗”的病例发生在法国,一对确诊猴痘的男男伴侣家中饲养的宠物狗意大利灵缇犬,在家中的男主人感染猴痘之后第十二天,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也出现了症状,腹部出现了脓包、皮肤破损,随后检测到猴痘病毒阳性。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今年四岁,没有既往病例,是一只健康的宠物狗。在家中的两名男主人确诊猴痘之后就一直住在一起,这两名男子表示,平时家中的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有的时候也会爬上床,但是他们在确诊之后就一直注意跟宠物狗保持一定距离。
这一个消息出来之后,属于是重磅消息,因为之前都没有记录类似狗之类的家养宠物会被传染到猴痘,之前有记录的就是圈养灵长类动物会因为接触到了猴痘病毒而被感染,在这个病例发生之前,并没有报告过宠物狗经由人传染猴痘的病例。这一个消息应该得到重视。
在《柳叶刀》的论文这篇猴痘“人传狗”发表之后,也是更新了我们以往对于猴痘病毒的认知,现在的现有线索指向猴痘病毒疑似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的人传染给健康的宠物狗,所以,现在被感染了猴痘的人群要注意不要家养宠物的接触距离,确诊患者不要跟家养宠物有亲密接触。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7月23日已经将猴痘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也是这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柳叶刀披露,首例猴痘人传狗病症具体的情况是,人和狗一起睡觉,然后导致近距离传染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数据显示,上海并未发现RSV病毒感染的病例。
有吧入冬以来,在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之外,另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同样处于流行期,并且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放开,多重病毒共同流行的风险增加。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在上个月底对媒体表示,近期实验室监测发现呼吸道样本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阳性的个案有所增加,呼吁市民应提高警觉,预防呼吸道疾病。根据卫生署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的化验结果,在2022年12月11日至17日的一周内,有66个样本验出带有呼吸道合胞病毒(上两星期则有33及46个样本检出)。RSV即呼吸道合胞病毒。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在2022年11月发文介绍,今冬大洋彼岸的欧美国家感染RSV的儿童患者激增。美国CDC监测显示,多个地区RSV检测和RSV相关急诊科就诊和住院人数有所增加,一些地区接近季节性高峰水平。RSV导致的呼吸道疾病问题引发了许多国家关注。1月9日,全球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也在线上发表了三篇关于RSV的文章。包括新冠病毒流行前和流行期间RSV患儿的就医需求及预防用单抗nirsevimab对部分RSV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等。在中国针对RSV的研究也取得诸多进展。去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RSV疫苗价值概况工作组成员李有联合国内外多位学者也在《柳叶刀》发表论文称,他们在系统性分析了全球481份涉及5岁以下儿童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研究后发现,6月龄内婴儿是RSV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负担最重的群体,占5岁以下儿童感染数的20%、住院数的39%、死亡数的46%。所谓疾病负担,指的是RSV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近日,澎湃新闻()采访了上述文章的第一作者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有。他对澎湃新闻表示,随着新冠病毒防疫措施的调整,新冠、流感、RSV病毒共流行的情况不可避免会发生。RSV的疾病负担仍然高,而到现在为止,国内没有治疗RSV的特效药,注射预防用单抗可达到较高免疫保护效果。6月龄内婴儿RSV感染疾病负担最重李有所在团队发表的上述论文题为“Global,regional,andnationaldiseaseburdenestimatesof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sdueto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childrenyoungertha
在1月19日在美国的盛顿大学发表了等间医学学术刊物《柳叶刀》,而且他在评估研究所发布由木里整理的一篇论文,希望我的回答正确,谢谢
您好,上海是一个大城市,有可能存在RSV病毒的可能性。RSV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它可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包括咳嗽、流鼻涕、咽痛和发烧。RSV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在上海,RSV病毒的传播可能性较高,因为这里的人口密度比较大,而且气温和湿度也较高,这些都有助于RSV病毒的传播。因此,建议您注意周围的环境,尽量避免接触可能携带RSV病毒的人,如果您有任何症状,可以及时就医,以防止病情加重。
可谓说是顶级。
《柳叶刀》(The Lancet)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 。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
据2020年7月《柳叶刀》官网显示,《柳叶刀》编辑部有高级执行编辑4人,国际执行编辑2人,执行编辑4人,高级编辑7人,申诉专员1人 。
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
柳叶刀披露,首例猴痘人传狗病症具体的情况是,人和狗一起睡觉,然后导致近距离传染
在近期,《柳叶刀》发布了一篇论文,首次揭露了猴痘经由人传染给家养宠物的病例,这一个事例发生在法国。
这一个疑似猴痘“人传狗”的病例发生在法国,一对确诊猴痘的男男伴侣家中饲养的宠物狗意大利灵缇犬,在家中的男主人感染猴痘之后第十二天,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也出现了症状,腹部出现了脓包、皮肤破损,随后检测到猴痘病毒阳性。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今年四岁,没有既往病例,是一只健康的宠物狗。在家中的两名男主人确诊猴痘之后就一直住在一起,这两名男子表示,平时家中的这只意大利灵缇犬的宠物狗有的时候也会爬上床,但是他们在确诊之后就一直注意跟宠物狗保持一定距离。
这一个消息出来之后,属于是重磅消息,因为之前都没有记录类似狗之类的家养宠物会被传染到猴痘,之前有记录的就是圈养灵长类动物会因为接触到了猴痘病毒而被感染,在这个病例发生之前,并没有报告过宠物狗经由人传染猴痘的病例。这一个消息应该得到重视。
在《柳叶刀》的论文这篇猴痘“人传狗”发表之后,也是更新了我们以往对于猴痘病毒的认知,现在的现有线索指向猴痘病毒疑似可以通过携带病毒的人传染给健康的宠物狗,所以,现在被感染了猴痘的人群要注意不要家养宠物的接触距离,确诊患者不要跟家养宠物有亲密接触。值得关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7月23日已经将猴痘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也是这是世卫组织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需要自己出钱《柳叶刀》为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协同出版。1823年由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所创刊,据2020年7月7日ScienceDirect显示,《柳叶刀》影响因子为59.102。据2020年7月7日《柳叶刀》杂志官网显示:《柳叶刀》根据2019年期刊引文报告与Clarivate Analytics 2020分析,影响因子为60.392。该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研究文章,也有其它一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