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俞汉青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俞汉青发表的论文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1977年同步辐射装置的建造列入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78年春中科院决定成立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主的同步辐射加速器筹备组,并于当年三月在合肥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讨论了我国建造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的初步方案,象征着我国同步辐射事业的正式启动。在随后几年的预研制过程中,工程人员制成了一段30MeV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块弯转磁铁、一块四极磁铁及一个储存环的超高真空系统,以及物理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和第一手的经验,为后面的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1年10月,中科院在合肥召开了“合肥同步辐射装置预研制及物理设计审定会”,会议认为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已基本进入工程的条件。1983年,国家计委以计科1983年470号文《关于建设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复函》批准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筹备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正式立项。这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1984年,国家计委以计科(外)1984年2033号文《关于合肥同步辐射实验室扩初设计的批复》批准了该工程的主体工程建设规模为建造一台能量为8亿电子伏的同步辐射光源及相应的实验设施,总投资5990万元(含350万美元),并列入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的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计委批准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扩初设计中确定了电子储存环的能量为800MeV、平均流强为100~300mA,用一台能量为200MeV、脉冲流强为50mA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注入器。并明确与加速器建设的同时,建造5条光束线及5个实验站,它们分别是:光电子能谱光束线实验站、分时光谱光束线实验站、软X射线显微术光束线实验站、X射线光刻光束线实验站。1988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土建工程基本完工。1989年3月加速器的所有部件都已安装就位并经过局部和分系统的调试,同年4月开始联调,25日开始注入储存环,仅经过23小时便得到第一个储存束流。1989年光束线实验站开始安装,1991年8月完成所有光束线实验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同年9月开始用同步光进行调试,并开展实验研究工作。1991年12月22日至23日,由国家科委组织,王淦昌任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及光束线实验站进行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建成的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上同类加速器的先进水平,已建成的五条同步辐射光束线和五个实验站的主要性能指标已基本达到国际水平。1991年12月26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顺利通过了国家计委组织的国家验收。国家验收委员会高度评价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工程的建设者们圆满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1993年4月,NSRL正式对国内外开放,建有6条光束线和6个实验站,可广泛用于开展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力学、地学、医学、药学、农学、环境保护、计量科学、X射线光刻和超微细加工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1994年2月,由钱临照、唐孝威两位院士发起,王淦昌、谢希德、谢家麟、冯端、卢嘉锡等34位院士联合向有关部门提出《关于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充分利用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议》,中国科技大学也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造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的申请。1996年,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二期工程作为“九五”的首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启动。国家计委分别以计科技1997年557号文和1503号文对二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中国科学院,同意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依托建设“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总投资11,800万元人民币。1997年4月8日,国家计委批复了NSRLII项目建议书(计科技(1997)557号文)。1997年8月29日,国家计委批复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计科技(1997)1503号文)。1998年7月8日,国家计委批复了初步设计报告(计投资(1998)1301号文)。1999年4月15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计投资1999年416号文《国家计委关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二期工程开工建设的批复》同意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二期工程的技术目标是:在充分保证机器主体长期、可靠、稳定运行,大幅度提高光源积分流强、亮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新建1台波荡器插入元件,增建8条新光束线和相应8个实验站。竣工后,合肥光源的潜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将作为性能优秀、稳定可靠、部分指标相当先进的中低能区同步辐射光源,长期处于国际上同类装置的一流水平。1999年,NSRLII完成了水冷系统冷却塔的更新改造,空调系统热交换器等附属设备投入运行,辐射场监测系统通过调试开始试运行。加速器各子系统改造的主要元件及样机研制与测试多已顺利完成并通过了验收。注入系统完成了冲击磁铁磁块分组测试、脉冲电源组装、陶瓷真空盒部分测试。储存环真空系统、电源系统的环主电源、控制系统的相关控制软件、高频系统的新高频机、束测系统的部分组件、波荡器单磁块测量系统等改造或研制均已完成。1999年12月12日,来自中科院高能所、物理所、电工所、上海同步辐射装置、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9位教授、研究员组成的专家组,对6万高斯超导扭摆磁铁及XAFS光束线、站进行了技术鉴定。会议听取了研制报告、测试结果报告,审阅了全部资料,并进行了现场考察。专家组认为:6万高斯超导扭摆磁铁是一项技术复杂的项目,在我国是首次研制,其综合性能在国际同能区的装置中已居领先地位。该扭摆磁铁安装调试成功,使工作能区扩展到硬X射线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XAFS线、站的主要性能均达到设计指标,光束线的分辨率和光斑的稳定性达到国际上同类装置的水平,提供用户使用后获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1999年12月19日,NSRL第二届用户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合肥召开。会上宣读了经中科院批准的新一届用户委员会名单,简要介绍了二期工程的进展情况、实验室现状和下年度用光计划。委员们肯定了NSRL为用户做的工作,针对用户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2000年,3月20日打开储存环真空,开始安装与之相连的大部分设备和所有光束线的前端,4月中旬封闭。光束线前端于5月安装到位。储存环真空恢复顺利,各前端的真空性能均达到指标要求,通过了工程内部验收。新建的LIGA光束线安装就位,通过了离线调试验收。2001年,运行质量比改造前大幅度的提高。环的主磁铁电源、注入系统电源等新设备的故障率很低,真空系统改造、新光束线前端等通过了运行的考验。5月超导Wiggler投入运行,为NSRLII的两条用X射线的光束线对光,LIGA站进行了首次调试和试运行,获得了深达1毫米的深度光刻制品(右图)。下半年,高频腔完成机械加工;注入系统长直线段的冲击磁铁已制成;波荡器加工已完成,磁场测量与调整的初步结果令人满意。大部分电源已验收,控制系统的改造与之配合进行。光束线站的非标加工基本完成。除已就位的LIGA线外,其他七条光束线的机械测量(粗)、真空调试、安装就位等工作正全面展开。八个实验站中的四个的主体设备已经初步安装到位。其他各站也进展顺利,重要的非标部件的加工基本完成。公用设施改造的大部分已完成并投入使用。2002年5月,NSRLII储存环束流闭轨校正系统投入运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其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束流闭轨位置测量系统、校正铁系统和相关的控制系统功能正常。该系统能很好地满足机器运行和研究的需要。2002年7月15日,长约2.7米的波荡器UD-1通过专家测试。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NSRLII新建波荡器UD-1的磁场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现场测试结果与原测数据一致,重复性很好。UD-1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一台储存环中以产生高亮度同步辐射的波荡器。其磁间隙变化范围大,测量长度长,磁测指标多、数据多,调试测量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测试组认为,UD-1调试测量数据完整,性能优良,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指标优于设计要求。2002年,环高频系统10月完成安装,真空系统改造基本完成,工程进入联合调试、试运行阶段。X射线衍射与散射线站通过了专家测试开始试运行。表面物理、光谱辐射标准和计量、原子分子物理等线的光学元件完成安装,开始光路的初步调试。2003年1月16日,NSRLII光声、光热实验站设计方案调整专家审定会在合肥举行。专家组由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张淑仪院士(组长)、复旦大学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的张新夷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季朝能副教授、中科院基础局的陈勋远研究员和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的方容川、施朝淑教授、化学系的苏庆德教授以及生命科学学院吴季辉教授组成。专家们听取了该实验站方案调整内容以及调研结果。专家组认为:NSRLII建设方案已充分考虑了满足真空紫外圆二色光谱实验站的要求,在工程进行中尽快调整方案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应集中力量建立真空紫外圆二色光谱及光声光谱实验研究方法,并建议光热偏转光谱可不作为二期工程验收内容,条件成熟时再开展这方面工作。2003年3月13日,NSRLII新注入系统通过束流调试。3月4日打开环真空更换陶瓷真空室组件,3月13日开始带束联调并成功储存束流。四块冲击磁铁能实现良好匹配,励磁电流可加足设计值,最高积累束流流强曾达210mA。注入系统改造是NSRLII的关键子项目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在2002年10月的调试中,束流极难储存。经过多方试验、观察测量和分析,并与高能所、上海核所、日本KEK的专家讨论,判断是陶瓷真空室金属镀膜偏厚,造成磁场时间滞后不均,并制定了改进关键工艺、严格控制质量、加强半成品检测、抓紧进度等措施。由于判断准确,措施得当。陶瓷真空室组件的加工仅用两个多月就顺利完成。各项技术指标皆符合物理设计要求。2004年3月14-16日,NSRLII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加速器及光束线专家测试会。测试组由来自上海应用物理所、北京高能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的10位专家组成,陈森玉院士担任组长,赵振堂、夏佳文、夏绍建研究员担任副组长。测试期间,测试组专家审定了工程指挥部提交申请报告,确定了总体工艺综合测试指标和参数,分成8个小组对加速器改造项目和光束线部分的12个子项工艺的测试方法、测试手段和自测结果进行了审定,并对他们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复测。测试组专家认为:NSRLII已测的加速器改造项目通用运行模式满足同步辐射用户的基本需求,可投入运行。12条光束线和实验站可提供同步辐射用户使用。2004年5月27-28日,中科院基础局组织专家组对NSRLII进行了院级工艺鉴定。鉴定组由魏宝文院士担任组长,陈森玉院士、陆坤权研究员担任副组长的11位专家组成。专家们听取了工程建设报告和分管加速器改造、光束线建设、实验站建设报告;听取了陈森玉院士宣读的工艺测试报告;查阅了工程指挥部提供的专家测试组测试结果;并现场观察了装置运行情况。鉴定组确认了专家测试组提交的测试结果,积极评价NSRLII取得的成绩。改造后的装置技术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运行流强300毫安,束流平均寿命大于8小时;超导扭摆磁铁(Wiggler)运行时,全部14条光束线可同时引出同步辐射光。所有新建实验站皆已基本具备向用户开放的条件,满足大多数同步辐射用户的基本需求,建议在国家验收后将尽快投入运行。2004年12月14日,NSRLII正式通过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科院主持的国家验收。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工程建设报告、专家测试报告、工艺鉴定报告和预验收意见,查验了工程现场,查阅了文件、档案资料。经过认真、仔细的审查,验收委员会认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通过二期工程建设,提高了装置技术水平,扩大了实验应用领域,基本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国家计委)批准的建设目标,同意NSRLII通过国家验收。2005年5月12日,NSRLII齐飞研究组与美国、德国的科学家合作,首次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系列的碳氢化合物氧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体-烯醇,其研究成果以Science Express形式发表在5月1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的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国外的一些媒体在第一时间作了相关报道。《科学》杂志审稿人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且很有趣的工作。这一研究工作由美国、中国、德国五个研究小组共同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作为第三参与单位。实验工作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源和NSRLII完成。2005年8月4-7日,NSRLII2005年度用户年会在安徽天柱山召开。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计45家单位的13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工程竣工验收后的整体工作、运行和开放情况的报告。美国斯坦福大学沈志勋教授、日本广岛大学乔山教授、加拿大同步辐射装置T.K.sham教授,以及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包信和所长、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所长饶子和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周兴江研究员、中科院北京高能所胡天斗研究员、中科院上海应物所何建华研究员应邀做了精彩报告,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科研成果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各实验站工作人员与用户进行了交流、讨论,听取了各线、站用户对用光机时申请、课题发展方向和实验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期间,选出了新一届用户专家委员会,成员由来自13个科研机构的29人组成。委员会主任杨学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主任吴自玉(中科院高能所)、周兴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封东来(复旦大学),秘书长高琛。2005年11月19-20日,NSRLII在合肥举行了发展方向国际研讨会,探讨NSRLII在真空紫外、软X射线和红外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所具备的优势和发展战略等问题。来自法国SOLEIL同步辐射实验室、日本分子科学研究所、日本广岛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科院化学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13个高校、研究所的19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相关领域专家对各自学科前沿重大科学问题的分析和利用NSRLII解决其科学问题的设想,重点是真空紫外光化学光物理过程、强关联体系的软X射线共振散射和生命或材料科学中的红外光谱显微。专家认为,NSRLII已初步具备了开展这些前沿研究的基本条件,通过与用户的紧密合作,有针对性地重组、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实验条件、实验技术和方法即可开展这些重要的工作,为我国的基础研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平台。专家建议优先考虑建立一个软X射线波段的波荡器(undulator),补充真空紫外光束线实验站的条件。2005年12月14日,利用X射线散斑法研究弛豫铁电体PMN-PT的极化团簇结构取得进展。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邰仁忠课题组与NSRLII科研人员合作,利用NSRLII高亮度X射线光源在X射线衍射与散射实验站上用散斑技术观察到PMN-PT铁电单晶中纳米极化团簇随温度和外电场的变化情况。驰豫铁电体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类功能材料,这类材料优异的机电性能一直被认为源于PbTiO3母体中掺杂阳离子所形成的电极化团簇。然而,人们对极化团簇的理解基本上来自理论计算或一些间接的实验结果,尚无电极化团簇的直接实验证据。2005年12月21-23日,NSRLII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现场评估。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兰州近代物理所、上海应用物理所和中科院物理所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NSRLII改造完成后一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专家组组长由陈森玉院士担任。专家组听取了工作汇报,分为加速器、光束线站及用户开放两个小组进行现场考察,并调阅运行记录、进行现场测试,对运行及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对NSRLII的整体运行、开放、用户管理、人才培养及取得的科研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专家组认为:“经二期工程改造后,合肥光源的运行水平得到了较大和明显的提高。除发射度和轨道稳定性外,性能(流强和寿命)接近世界同类光源SRC,CAMD水平”。但由于不具备相应的测试手段,个别敏感出光口是否达到垂直位置漂移30微米稳定性难以定量测量。建议今后应注重改善轨道的稳定性;提高年供光时间(年积分流强)和降低自然发射度,以满足用户需求,并真正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专家组给出了《加速器部分现场检查意见》和《光束线站现场检查意见》两个分组报告及《现场检查的了解和建议》总体报告。2006年3月29日,中科院微电子所在NSRLII光刻站上利用X射线光刻技术成功研制出最外环宽度为150nm的高线密度钛特征线微聚焦波带片,并实现了波带片图形特征尺寸的精确控制,其高宽比达到6.7:1。在X射线波段,各种材料的折射率都近似等于1,无法构造出类似于可见光波段的“透镜”,只能采用波带片来实现对X射线的聚焦。为了满足X射线光学的需求,微聚焦波带片的最外环必须是大高宽比的深亚微米、纳米圆环,因此这种波带片的制作难度非常大。该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光刻站上进行大高宽比深亚微米、纳米X射线光刻的可行性。2006年5月29日,NSRLII的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XMCD)实验站通过加偏置电压消除外磁场的影响,成功实现了外磁场下MCD的测量。磁性的起源一直是自旋电子学器件应用的关键。传统磁滞测量无法给出各个元素对磁性的贡献,只能得到总效应。利用同步辐射XMCD技术可以将X射线能量精确定位在某个元素的共振吸收处,选择性地研究该元素对磁性的贡献,这对理解复杂材料体系磁性的起源意义重大。由于外磁场对样品出射电子干扰较大,大部分基于同步辐射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XMCD)的实验站均无法在加磁场下进行MCD测量。2006年8月10-15日,NSRLII第一届运行年会在安徽屯溪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科研院所共计6家单位的5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NSRLII改造运行、NSRL05-06同步辐射应用研究进展的报告。特邀高能所陈延伟研究员、上海应用物理所阎和平研究员、兰州近物所夏佳文研究员和台湾新竹光源许国栋博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大科学装置的运行情况和最新进展。2006年8月16-20日,NSRLII2006年度用户年会在安徽黄山召开。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计38家单位的105位代表,以及中科院基础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向与会代表汇报了NSRLII近期发展规划、机器运行汇报和用户开放的情况。会议邀请日本Hiroyuki Oyanagi教授、加拿大Peiqiang Yu教授、台湾杨耀文和李裕新教授、物理所麦振洪和李晨曦教授、复旦大学封东来教授、高能所吴自玉教授、浙江大学李宏年教授做了精彩报告,介绍了各自的科研成果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近半报告是近一年来利用NSRLII取得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会议期间,用户专家委员会讨论和审批了一批NSRL用户课题,评议了实验室开放运行工作、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真空紫外研讨会,对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发展方向、近期目标和重点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007年4月5日,NSRLII新建Undulator真空紫外光束线及实验站建设成功。该束线利用波荡器产生的真空紫外辐射,光子能量范围7.5-18.0 eV,平均光子强度1x1013光子/秒,能量分辨E/DE约1000。该波段高次谐波严重,抑制非常困难,是世界上真空紫外光束线研究的重点。新束线采用三级差分的气体滤波器,成功抑制了高次谐波,抑制效率99.99%,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研究人员已在新建实验站上,利用红外激光解析结合同步辐射单光子电离技术研究了生物小分子、有机分子、药物分子等,取得了一些实验结果。2007年7月22日-25日,NSRLII2007年度用户年会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召开。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计26家单位的105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对了解国际同步辐射应用研究领域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了解用户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7月24日,NSRLII发展规划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传杰,中科院计划局、基础局有关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关领导,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委员和部分用户代表,以及实验室主任伍灼耀、执行主任盛六四、副主任高琛和实验部主要学术骨干、线站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听取了实验室发展规划报告,从实验室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历史和现况、国内外发展趋势、重点研究领域、光源建设和需要的保障措施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实验室在前期调研、筹划和研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发展规划设想。与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NSRL的特色出发,面向国家战略发展和国际前沿科学的需求,强调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提出了认真总结现存问题、调整重点研究领域布局、尽可能提高现有装置的水平等很多有益意见和建议。2007年8月12日-17日,NSRLII运行年会在山东日照召开,会议总结了一年来了机器运行和开放情况,与北京高能所、兰州近物所、上海应物所等兄弟单位的特邀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与会代表对进一步提高合肥光源的运行质量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2007年11月,NSRLII在教育部“985”二期工程支持下新建的X射线成像实验站完成了安装调试,空间分辨率达到50纳米,其分辨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站具有吸收衬度、相位衬度成像和三维成像等功能,可用于表征纳米/亚微米材料,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内部结构和形貌变化,在细胞、植物和污染物的内部进行元素定位等,为纳米材料、环境科学和生物医学等提供了一种先进的实验手段。2008年1月,担任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用户专家委员会主任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杨学明研究组的成果“发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在氟加氘反应中完全失效”入选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该项研究成果中的部分重要数据在合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站上获得。2008年3月,NSRLII齐飞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完成了对星际等离子体环境的模拟,并在醇类物质的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探测到一系列的烯醇类物质,揭示了烯醇类物质作为一类重要星际物质的可能性。实验结果发表在天文学科顶级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76,416(2008))上。4月,该课题组又有三篇论文正式被《国际燃烧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接收,并将于2008年8月初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三十二届国际燃烧会议(目前燃烧学界档次最高的国际性会议)上进行宣读。入选的三篇论文分别对乙炔、乙基苯和硝基甲烷的低压预混层流火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际燃烧会议论文集》汇集本学科两年来的前沿成果,是燃烧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杂志之一。这三篇论文的入选是继2005年关于火焰中烯醇探测的文章在Science上发表后,该课题组在燃烧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2008年6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俞书宏教授、NSRLII田扬超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利用NSRLII的X射线纳米三维成像技术,成功地在室温、空气环境下对运用化学法制造的‘几何明星’凹陷Escher型硫化铜十四面体微晶进行了三维成像,直观地揭示了该凹陷Escher型微晶由四个相同的六角形的板通过相互交叉构筑成具有14个腔洞(其中包括6个正方形和8个三角形)的结构。与传统的形态和结构分析技术如透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相比,X射线纳米三维成像技术具有更直观解析复杂形态纳米结构的优点。相关论文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 Phys. Lett. 92, 233104(2008))上,并被《自然·中国》(Nature China )选为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突出科学研究成果,在2008年6月的‘Research Highlights’(研究亮点)栏目中以“Nanotomography: Crystal clear”为题并附图介绍了该工作。2008年9月,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用户—中科大化学系环境工程实验室俞汉青教授研究小组,利用同步辐射微细加工技术首次制备了一种新型微电极。该课题组利用这个微电极成功测定了好氧硝化颗粒中溶解氧的微区分布,并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于其中生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对于微生物颗粒的培养与废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研究结果已有2篇论文发表在环境学科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41,5447(2007)和42,4467(2008)),还有1篇论文已被该刊物接受。

著名书画家张文浩 张文浩 号长人,松斋主人,江苏省著名老一辈实力派书画家,江苏常州人。书法真、草、隶、篆四体俱擅;国画以写意花鸟为主;篆刻以明清为本,兼容诸家,刀洁爽利,布白别趣。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人耿直,不善言表,不好宣扬,被誉为江南书画界的“隐士”。1960年入扬州大学攻读中文。屡次获得国家大奖。2006年出版《张文浩书画》个人书画册,2011年出版《张文浩作品集》。 书画家张文浩先生近照 张文浩作品欣赏1 张文浩作品欣赏2 张文浩作品欣赏3 张文浩作品欣赏4编辑本段清朝官吏 张文浩(?-1836)顺天大兴人,清朝官吏。入赀为布政司经历,投效东河,工竣,发南河。嘉庆十年,授山清外河同知,屡以河溢夺职,寻复之,补外河南岸同知。十九年,河督吴璥奏调赴睢工委用,擢署淮海道。二十四年,河溢仪封,复决武陟马营坝,调办马营坝工,工竣,赐花翎。仪封决口犹未塞,仁宗以吴璥年老,命文浩署河东河道总督,专驻工次。疏陈筑坝挑河估银四百五十万,报可。工竣,晋二品顶戴,兼兵部侍郎衔。 道光元年春,钦天监奏彗星出东壁,分野在卫地,占主大水,敕文浩防范。侍郎吴烜请加高河堤,文浩疏言:“河滩高下不齐,长堤千馀里,未能一律增高,请加子堰二三尺。”从之。实授河道总督。三年,丁母忧,服未阕,以畿辅连年水患,召署工部侍郎,偕三品卿继昌勘南北运河及永定河漫溢。诏继昌还。文浩驻工会办。工竣,与总督蒋攸铦合疏陈:“直隶河道漫水未涸,无从查勘,考询各处堤埝,无不堙塞残废。每年二月方可动工,五月即须停止,工繁时促,断难同时兴作。请于来岁春融,周历履勘,分别缓急估办。”又言:“永定河为患,固由下口不能畅流,亦由上游无所宣泄。请修筑重门闸,添设减水坝。又近年河流每多侧注北岸,宜添筑越堤以为重障。” 四年春,授江南河道总督。其秋,粮艘回空,黄河高于清水,停阻河北者数月,诏切责,降三品顶戴,命设法蓄清以资浮送。十一月,始全数渡黄。会洪泽湖涨水未消,高堰十三堡堤溃万一千馀丈,山盱、周桥、悉浪庵亦过水八九尺,各坝漫溢。宣宗怒,褫文浩职,命尚书文孚、汪廷珍驰勘,劾文浩御黄坝应闭不闭,五坝应开不开,蓄清过旺,以致溃决。命于工次枷号一月,遣戍新疆。回疆军事起,随营效力,事平,请释回,不许。十六年,卒于戍所。编辑本段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张文浩,男,1943年12月出生,北京市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1981年完成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研究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二重管旋喷技术,三重管旋喷技术,并获得成功,1985年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4年完成《旋喷注浆加固地基技术》一书编著工作,并在当年出版,开创了中国此类技术书籍第一本。曾先后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刊物发表过文章。编辑本段天津音乐学院教师 张文浩,女,1973年6月16日出生,天津人,中共党员,现任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讲师。 天津音乐学院教师张文浩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5年3月--1996年2月,就读于俄罗斯列宁格勒大学语言系预科班学习俄语 1996年9月――2001年6月 就读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柯夫国立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1年至今,在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教学经历 2003年10月 学生张继红在天津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歌手大赛上获二等奖 2004年10月 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国内联络部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推(文艺)新人大赛中,学生魏丹获总决赛十佳奖 2004年12月 在由天津市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系会议主办的天津市校外教育教师基本功培训考核中,学生张继红获一等奖 2004年12月 学生白雪洁获得天津音乐学院2003-2004学年度三等奖学金。演出及获奖经历 1997年7月参加了由中国圣彼得堡领事馆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的重大演出。 1999年10月,中国建国――中俄建交50周年之际,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莫斯科大街文化中心千人大厅,参加了由中国驻俄大使馆、领事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俄文化友谊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大型文艺演出。 1999年12月20日,参加了由中国驻圣彼得堡领事馆主办的庆祝澳门回归的重大演出。 2000年9月20日,作为圣彼得堡特邀嘉宾,参加了莫斯科华人周的开幕式演出,同时参加了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签字仪式。 2002年10月获天津市首届教师声乐比赛第一名。 2002年7月曾参加中央歌剧院举办的国际声乐歌剧大师班,并参加汇报演出。 2003年4月10日在天津音乐学院演奏厅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4年6月,随以全国妇联主席赵少华为团长的“全国妇联代表团”赴俄罗斯参加“中俄妇女文化周”活动,并多次参加演出。 2004年12月受香港“荃湾艺术节”组委会之邀请,赴港参加“荃湾艺术节”活动,并参加演出。 另,多年参加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举行的各项联欢活动,大使罗高寿和在中国工作的俄罗斯人民给予了极高评价。 2005年2月24日,受北京扶轮社邀请,参加了国际扶轮社百年华诞庆祝晚会的演出。[1]发表论著 《俄罗斯声乐教学管见》 《湘江歌声》 2003年4月 《论俄罗斯艺术歌曲的课堂教学》 《音乐教育论坛》 2005年5月 《俄罗斯歌曲咏叹调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年编辑本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64年生,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创新研究组组长。 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 1994年在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植物研究所任研究员;200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 2009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优秀者, new phytologis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和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等刊物编。主要从事植物逆境生理和营养生理生态学研究;2007年以来在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学习和工作经历 2004年10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2004年9月-2001年7月, research fellow,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2001年6月-1998年7月, research fellow, the flinders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1998年6月-1996年4月, 博士后,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1996年3月-1993年9月, 博士后,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1993年8月-1988年10月, 在the flinders 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9月-1986年9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 1986年7月-1982年9月,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学习 研究方向 植物营养生理 植物抗逆生理生态 苜蓿抗逆的分子机理 全球变化生态学 学术任职 2004年-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编委 2006年- new phytologist 编委 2008年-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编委 在研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植物营养学” (2008-2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激素”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 “乙烯在植物感应和适应矿质元素胁迫中的分子机理”(2009-2011) 国家自

俞美学发表的论文

随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其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的过程中更显其丰富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声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论文 范文 一:音乐论文发表-平湖派

摘 要:在中国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之中,平湖派陶染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典雅风韵,以较强的艺术生命力世代流传,极具研究价值。但在当下,其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概念日渐淡化、承人的稀缺以及传谱的缺失等原因致使其艺术影响力甚微。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试图从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历史起源、历代传人、发展过程、演奏风格和美学特点等方面入手,探究其传承现状并分析该流派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把握平湖派琵琶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平湖派;琵琶;传承

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琵琶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因其所代表的 文化 内涵典雅深厚、演奏技法独特多元、艺术作品华美丰富而长久流传于世。自魏、晋时期,琵琶首次传入中国以后,乐器本身所具有的西域色彩与东方文化特点,交融凝结为现今中国民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在琵琶艺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大传统流派的产生与演进可谓是异彩纷呈。

在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中,平湖派隶属近代琵琶四大流派、江南地区琵琶五大传派之一,与之同具艺术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琵琶流派还有无锡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瀛洲派。平湖派琵琶艺术曾在我国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甚至曾一度名扬海外。

但近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影响力日渐削弱,流派的概念也渐趋于淡化,民众普及度较低,甚至在流派的发源地平湖,也是少人问津。琵琶艺术最直观的传播方式即口传心授的教学,教学对象主要针对青少年人群,然而目前各地音乐院校或艺术 教育 机构所开设的琵琶课程,层次高低不等,但大多都以常规性的教学为主,根据难易程度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没有以流派为主的教学。在普通民众间,社会新兴文化日趋直上,对 传统文化 的承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趋淡化,平湖派的传播途径又相对较为狭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随之遇到了较大的阻碍。从流派本身传承条件来说,传人严重稀缺,传谱在发展过程中也未得到完整的保存,一些传统独特的演奏技巧无成文记录可考,难以承袭。如此历史悠久的民间流派若最终走向陨落,将是艺术领域的一件憾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承袭与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将具有百年悠久而深厚积淀的平湖派琵琶文化继承下来,帮助古老的民间传统流派,拂去旧尘,重放光彩。

一、平湖派琵琶的历史脉络

明清时期,由于方兴未艾的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促使多种乐器从伴奏地位不断向独奏艺术演化。而随着市民音乐艺术的崛起,器乐独奏艺术逐渐在城市节日庙会以及各种游乐场所中迅速地兴盛了起来。民间器乐别树一帜,各领域乐者演奏技艺超凡。在此时期内迅速兴盛起来的民间器乐艺术中,琵琶演奏艺术无疑代表了这一时期器乐独奏艺术的最高成就,开创了了器乐独奏艺术发展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①

在这一时期,琵琶演奏领域虽是名家辈出,琴技绝伦,但是却未曾出现成文的琵琶 曲谱 ,也未曾有古书文籍专门对特定的琵琶演奏风格进行记录与区分,因此在当时未产生清晰的各家流派。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园(1850—约1901年),将家中流传的所有琵琶乐曲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谱写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

早在清乾隆年间,浙江平湖李氏家族就是琵琶艺术世家。自李延森起,开启了李氏家族琵琶世代相传的历史。李延森(约1771年生)为平湖琵琶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起始者,他“举业之暇,性耽音乐,而尤爱琵琶,研究古曲,各极其妙”②。在此之后,李延森又传于其子李煌,李煌实则子承父业,以此而尽孝行,使双亲可听其琴音,取乐于此。在李煌之后,又传于其子李绳墉。后又传于其子李南棠,据《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记载,李南棠素嗜琵琶, 同时也非常地擅长琵琶演奏。但囿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旧俗所限下,李氏前三代都仅限于家中承袭,不可外传。因此,李氏琵琶也并未扬名于社会。直到传至李南棠后,才开拓了崭新的、更为广阔的承袭局面。到了李南棠的青壮年时期(1850—1876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疆土。以经商为业的李氏,经常来往平湖、上海之间。他见多识广、思想开明。愿交乐友,广师求益。1850年,李南棠与张子房、俞芝山“携谱奉访,杯酒论交”,1856年与故友郁谷园、姚飞泉、姚松斋等进行切磋。“先世遗谱相与参考,按节挥弦各有心得”。1876年,与陈子敬、周厚卿、黄梅汀、周蓉江等“见访”。③而陈子敬即当时极有名望的一位琵琶名家,颇受清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的赏识,还曾受其“天下第一琵琶”的封号。在与众多琵琶演奏名家切磋琢磨的过程中,李氏琵琶开始摆脱原本封闭的、家族内部承袭的局面,同时,李南棠在此交流借鉴之中,也吸收了许多新的元素,更加丰富了家传演奏技法。

在李南棠之后,又传于其子李芳园(1850—约1901年)。李芳园出生于如此几代相传的琵琶艺术世家,从小积久陶养,兴致浓厚且天赋过人。他在对于李氏琵琶的承袭有着极大的贡献。他不仅自身琴技过人,而且善于博采众长,对民间各家琵琶演奏流派都有吸收借鉴,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李氏琵琶的演奏风格与曲目。对于社会文化领域风气不佳的时局,李芳园欲为琵琶艺术的发展寻求新的方向,故而整理归纳了家中流传的曲谱,并融合民间各派的演奏特点,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的民歌作品,将其系统地谱写,最终编撰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中国近代琵琶四大流派,“平湖派”的正式诞生。

二、平湖派琵琶的主要传人

(一)第六代传人朱英

朱英(1889—1954年)字荇青,号杏卿,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今当湖街道)人,据相关研究者考证,在五十年代,他曾居住于原城关镇骑塘浜十号。朱英是平湖派琵琶艺术继李芳园之后的第六代传人。朱英儿时师从平湖派琵琶第五代传人李芳园。在李芳园私塾学习期间,最初是李芳园的学生吴柏君为其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芳园本人才开始为其授课,在此期间,朱英勤学苦练,深得李氏琵琶的精髓。1927年,朱英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举荐,到成立不久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任职。受时局所迫,1948年,爱国的朱英不愿为日本人演奏琵琶,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在平湖县(今平湖市)初级中学教授语文。朱英在其工作期间,仍坚持学习琵琶以及专业音乐理论知识,这也为原本狭窄的民间流派创造了更多对外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

朱英先生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技巧和教学都具有自身独到的一面,他为继承和发展平湖派琵琶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立的许多琵琶演奏技巧至今仍为琵琶演奏家所使用。朱英首次将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高等学府的课堂,1927年,他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琵琶。第一,在这期间,朱英第一次把流传在民间的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到高等学府,在任教的十七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平湖派琵琶继承人:谭筱麟、丁善德、蒋凤之、樊伯炎、陈恭则、杨少彝、江容琛、程午嘉等。第二,朱英提倡“文武合套”的演奏理念,他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中提倡“文武合一”,打破了文曲、武曲的界限;第三,创新琵琶演奏技法,首创左手五指并用;第四,他继承和发展了记谱特色,在原本的李氏工尺谱中,用短线标注节奏,并标出详细的演奏标记;第五,创作了一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作品,《五卅惨案》、《难忘曲》、《秋宫怨》、《长恨曲》、《枫桥夜泊》、《海上之夜》等数首作品。④

(二)第七代传人杨少彝

朱英的学生杨少彝(1913—1974年),我国著名的平湖派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开始师从朱英,学平湖派琵琶,琴技绝伦,深得老师朱英的认可,为平湖派琵琶的第七代传人。在1958年以“民间艺术家”的身份被西安音乐学院引进。

他在西安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培养了任鸿翔、何明威、王天建等一大批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在杨少彝毕生的教学过程中,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勇于为传统艺术开拓发展的新局面,为古老流派的传承做出了许多努力。后为时局所害,蒙难弃世。

(三)第八代传人杨毓荪

杨少彝之子杨毓荪(1950- ),自幼师从其父,学平湖派琵琶。在父亲早逝后,更加坚定了承袭父亲夙愿的决心。此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浦东派琵琶演奏家林石城。杨毓荪不仅精于琴艺,还坚持致力于提高平湖派琵琶艺术地位的工作,整理并出版其父杨少彝生前所留曲谱,为平湖派琵琶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在移民后,他也未曾停止对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播工作。

三、平湖派琵琶代表传谱

《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刊印标志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该曲谱融合了平湖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演奏技法、演奏符号等,是流派学习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平湖派琵琶保存相对完整的传谱,由清代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创始人李芳园整理编辑家传琵琶乐曲编撰而成。“窈念家君究心于此四十余年,方参透其中三味,尝因时尚艳曲淫声,风气愈趋愈下,欲著斯谱,为指南要法。自慨有志未遂,棻承先业,惟湮没是虞。于是发奋朝夕,汇集古曲十三套,按节寻声,一一参考默识”

(一)代表曲目《阳春古曲》

全曲共计十个段落,根据《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所记,十个部分分别为“春景阳和”、“锦园小憩”、“遍地花开”、“独占鳌头”、“风摆荷花”、“玉版参禅”、“道院琴声”、“一轮明月”、“东皋鸣鹤”、“铁策版声”。

(二)代表曲目《淮阴平楚》

该作品是平湖派典型武曲套曲的类型,全曲风格雄壮伟岸,大气磅礴,演奏者须表现出战争史诗般地宏伟场景。在演奏中,多使用满轮、绞弦、扫弦、轮拂、并弦、拍等技巧。⑤

(三)代表曲目《平沙落雁》

该曲由“雁阵横空”、“霜天雁叫”、“平沙扑翅”、“高翔千仞”、“衡阳万里”、“逐队分飞”、“一行归影”七部分组成。为表现文曲悠远淡泊的艺术意境,演奏中应注意运用弹挑、滚奏、双弹、轮指、扫弦以及推、拉、吟、揉的技法。

四、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

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极富地方特色,也正是因为它独具匠心、丰富多元的演奏技法,才使得它清晰地有别于其他民间流派,以较高的艺术影响力长久流传于世间。本文在此,将进行简短论述。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的手法、指法备载仿刻华君秋苹谱,惟有新增手法每曲详注逐段工尺旁。其中,右手的轮指技法是平湖派琵琶演奏特点的主要体现。轮指,是指琵琶或吉他的一种典型演奏指法。在琵琶演奏中,几乎所有的乐曲都要使用该演奏指法,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繁多,例如带轮、扫轮、满轮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述。

轮指主要分为上出轮和下出轮两类。上出轮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顺时针依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下出轮即是无名指、中指、食指顺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中,多用下出轮手法,偶尔根据乐曲需要兼用上出轮手法。如代表作品《满将军令》的弹奏技法为先以食、中、名、禁四指,此第弹下,然后大指挑上,其声缓且长而易圆,须要连而勿断,断不可用上出轮。⑥平湖独创的演奏技法有“蝴蝶双飞”、“抹复扫”、“七操”、“马蹄轮”、“挂线轮”,上述技法演奏难度颇大,掌握者甚少。

平湖派琵琶艺术最初起源时,属于文人音乐,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自娱自乐。“古之学问为己,今之学问为人”,也许当今社会人们习音律,一般是为学习掌握一种演奏的技巧,但对于先者来说,怡养性情、修身静心。由此可见,平湖派琵琶艺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极为深厚的,耐人寻味的。自古文曲宜静,以平湖派代表曲目《青莲乐府》为例,此曲由“举杯邀月”、“雨打芭蕉”、“风入松”、“石上流泉”四段联缀而成,犹如以泼墨画式的笔触,描绘出古代文人墨客“起舞弄清影”一般的古朴典雅之景,给人以空灵舒畅、意境深远之感。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多倡导悠然心会,超乎功利,象征着高洁、寂寥、含蓄、典雅的君子品质。曲中始终激荡着一种至高的审美情趣,让听者在袅袅琴音中,洞悉艺术的真谛所在。

声乐论文范文二: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变迁,人们对高雅艺术展开追求同时,还希望艺术可以是通俗易懂的,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大胆实践创新,也恰好满足大众这种审美情趣,也使得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作品横空出世。作为音乐剧中一类独特创作特征的流行音乐元素,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与研究,本文对校园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该特殊创作特征加以深入分析,希望为促进校园音乐剧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流行音乐元素;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音乐剧对流行音乐元素作用是深远的,本文主要围绕校园音乐剧和流行音乐元素关系展开,而流行音乐是当前覆盖面最广,比较流行歌曲表达形式,容易获得大众接受通俗演唱 方法 ,同音乐剧两者有机融合,促使音乐剧与流行音乐两者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特别当今科技突飞猛进发展,新兴事物逐渐涌现出来新时期,人类各方面均已取得质的飞跃,时代发展同大家坚持不懈努力存在密切关系,科技发展与艺术创新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也更带有新时代的气息。

一、校园音乐剧概述

校园音乐剧为一类小型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有机融合了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的综合性表演。历经一个世纪发展阶段,音乐剧在发达国家备受追捧,让人感到满意却又不置可否缔造艺术和商业间统筹兼顾的双重利益,但是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并不是很久。顾名思义,音乐剧表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戏剧性、整合性、风格化差异化和三项全能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音乐剧从诸多表演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舞台剧美学综合性的最高标准。相对来讲,音乐剧这一名词还比较新鲜时髦。最近几年,伴随音乐剧持续升温,国内音乐剧相关文字,乐谱还有音像材料等量日益增加,而且我国诸多校园也开始让师生尝试音乐剧编排与创作。音乐剧一大特征便是通俗性,这也是它同歌剧间最大差异①。绝大部分歌剧对于受众审美水平有极高要求,但音乐剧则恰好相反,其大众性特征异常鲜明,掌握起来也更为容易,从多角度考虑,音乐剧较歌剧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热情也会更高。另外,艺术与娱乐两点音乐剧中均具备,所以对学生课余生活也起到很好丰富作用。特别是当今,综合素质教育在我国大行其道,众多中小学也陆续开展艺术综合教学,音乐剧这一良好载体备受瞩目,对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这一独特创作特征加以研究,对我国全面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二、流行音乐元素在校园音乐剧中的创新与实践

首先,震撼人心视听效果。很多音乐剧成功之处便在于在音乐剧作品中不单融入法国大型歌剧,浪漫主义还有英国民谣等古典音乐元素,还融入大量流行音乐元素,这些音乐节奏平稳、旋律简单。配合旋律特征方面,作曲家偏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特点,促使受众可以单纯由音乐当中体会音乐真谛;配器特征方面,把流行爵士音乐、电声等元素融入管弦乐中,制作出使人眼前一亮音色效果。各类形式流行元素有机融合,创作出无与伦比动人曲调,让观众享受一场别开生面视听大餐②。其次,寓教于乐大众情趣。将流行音乐元素融于音乐剧中,对所有学生受众都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音乐剧中侧重流行风格作品,因其优美动人,朗朗入口特征变成学生生活娱乐重要组成,也成为其情感寄托与生活写照,让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调味剂。该类音乐对压力较大及学业繁重学生来讲,也不失为一类娱乐消遣好办法;音乐剧中各类西洋乐器伴奏,促使音乐渲染力加强,对学生陶冶情操及拓宽视野非常有利;另外音乐剧中多一些比较夸张的呐喊、尖叫等声音异化处理,充分调动其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由精神与心理双方面得到刺激快感。再次,雅俗共赏审美品质。校园音乐剧会沿用很多古典歌剧段落,采取宣叙调、咏叹调或古典音乐背景,也说明其在追求通俗性和娱乐性同时,仍然要维系其自身高洁品质。优秀音乐剧作品需要充分打破雅俗对立状态,拉近雅俗间距离,达到雅俗共赏交融情境③。相比 其它 古典音乐剧来讲,校园音乐剧桥段融入更多流行音乐元素,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另外学生审美水平与音乐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或在音乐剧享受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

三、 结语

假使说八二年由中央歌剧院《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视作富有我国特色音乐剧,定义成我国当代自创音乐剧,则中国音乐剧也不过短短二十来年时间。但通过国人不断摸索,我国文艺与教育工作者的持之以恒,近年来我国自创剧目越发增多, 经验 积累也越发丰富。无论歌剧话剧,舞蹈影视,亦或是戏曲艺术,都有对音乐剧的不断考量,音乐剧越发让人欲罢不能,尤其年轻受众,尤其是近些年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校园音乐剧,更是让青少年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断成长,让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于校园音乐剧当中,并不断加以创新与实践,这势必会让我国校园音乐剧未来呈现出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今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保尔使我油然而生敬意。保尔被老师神甫赶出学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与冬妮亚结为朋友。他在装配工朱赫来的引导下,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取解放的革命政党。他依依不舍得告别了冬妮亚,逃离了家乡,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但是他的身体状况每况俞下,右腿变成残废,脊椎骨的暗伤也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瘫痪了。但他并没有不此而沮丧,而且开始了他的艰难的写作生涯,从此有新生活的良好开端。我非常敬佩保尔不畏病魔侵扰和不怕命运挫折的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他时刻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伤寒,他凭他那坚强的毅力,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了,重新义无反顾地走向火热的工作岗位。最使我感动的是下面的故事。索络面卡区的团组织几乎全部全上阵了。团省委去了三个人——杜巴瓦、潘克拉托夫和保尔。这三个人是朱赫来同志亲自选定的。铁路抢修工作开始了,谁也没想到条件会有那么艰苦,寒冷的秋雨浸透了人的衣衫,沉甸甸、冰凉凉的;四周荒凉一片,几百个人晚上只能睡在四间破房子里的水泥地板上,穿着淋湿了而又沾满泥浆的衣服,紧紧地挤在一起,尽量对方的体温取暖。早上,大家喝点茶就去干活,午饭天天是素扁汤和一只煤球一样的黑面包。但他们凭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坚强的革命毅力,出色完成了任务。我想,我国的创业者和建设者与他们的情况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辛劳的劳动者和革命者用血汗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炼好本领,为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2近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差不多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但是却未必人人都会炼就一块好钢。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那烈焰熊熊的炼钢场面。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仍没有屈服,终于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后,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就会领悟到,那是磨炼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伟人,都是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锻炼出来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裹足不前呢?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并有执着的追求,在正确的生活目标,他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他才会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当今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从国际社会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国际围绕经济和科技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着眼于抢占21世纪发展的制高点,这就使我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国“赶上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就使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走向全面振兴的机遇和挑战。国家需要学识渊博、意志坚强、处事果断、敢于创新的人才。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是跨越知识的坎坷,勇往直前!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寻找往日的英雄情结,重塑“保尔精神”,意义非同小可。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让我们以保尔为榜样,去炼就人生,乐观地拥抱未来吧!“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在假期中已经看了好几遍了,它是我最喜欢的课外读物之一,其中有关人生意义的段落,我还能把它给背诵出来呢!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保尔·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您为我们树立身残志不残的伟大榜样,我原来也有一个同学也是残疾人,他的名字叫吴伟:从他生下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十几年来,病魔缠着他,使他不能像同学们那样活泼在操场上,球台前,参加集体活动也就更不用提啦.因为他稍微活动一下,就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上学校读书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车来回接送.在学校里,他将吴伟从一楼背到四楼,放学后再由四楼背到一楼,中饭由同学们送到教室吃.自从,吴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也就这样坚强的站了起来.对于我来说,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我的智力不差,能够学好自己的社会主义文化课,我长大后,我一定比吴伟强.虽然,我不能背起钢枪保卫祖国,也不能战斗在烈火熊熊的战场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学的知识,贡献给人民,为了祖国的建设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学习的榜样,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可真好啊!我还要不断的学习,从这本书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4保尔,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热血青年。在战乱的时期,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最有利的办法——抗战! 在富人面前,他没有卑躬屈膝,他选择挺起胸膛,让别人知道——穷人不是好欺负的。贫贱不能移! 在暴力面前,他没有低下他的头,他选择直面强暴,让别人知道——穷人也有尊严。威武不能屈!有时,我好羡慕保尔他们两兄弟,无时无刻都是那么的团结,没有一点破绽。即使是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或者是关系到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就每那么幸福了,从小,我就和哥哥“战争”在中度过直到他到外面读书。可能那是增进感情的一种方法吧。 保尔,生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交到了真挚的友谊,拥有此致不渝的爱情,也算是不枉此生了吧,但,你有没有想过,保尔为什么有这样的“成就”呢?我想,那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他拥有“钢”一般的意志、精神。在保尔被瓦西里神甫赶出学校之前,他和神甫的冲突就不断的发生,不是因为上次妈妈求情,保尔一早就被人赶出校门了,自从那次以后,神甫就一直想找个机会赶保尔出去学校,好让自己痛快一翻。而今次正好是机会,谁也不能怪,怪的就怪自己和神甫结怨了吧,大家一起干这件事,谁也没有事除了保尔,这次应该是“公报私仇”吧,不然哪能轮到保尔选中呢,他一向都很倒霉的。就算是他倒霉吧,妈妈也总算帮他找了一份工作,暂时安身吧。谢廖沙也算有点人性,在这时候,还能去安慰一下保尔,也不失为一个死党吧。有了谢廖沙的安慰,保尔也安了心,放心去闯出属于他的世界。在保尔用心工作的时候,一起工作的阿姨和同年人跟保尔也相处得很好,不过,晴天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就在这时候,一起工作的一些工人就眼红了,觉得保尔是来抢他们饭碗的,就四处刁难保尔,好让保尔知难而退。这时候,力量的象征--阿尔焦姆出现了,他为了维护弟弟的利益,他那沙煲般大的拳头就落在那帮人身上了。最后,保尔的利益被维护了,但,阿尔焦姆却被控告伤人送进了监狱。如果说阿尔焦姆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那是简单得不得了事了,就因为保尔是他的弟弟,两兄弟有困难的时候就应该挺出胸膛,告诉他,我们不是好欺负的!在保尔被送进监狱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同年人,那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她的每一处都深深地吸引着保尔。那个姑娘是被迫害送进监狱的,那些无耻的官兵迫害,他们想强暴她。但是,他们失败了,他们受到了姑娘的誓死反抗,最后她被送进来了。姑娘在和保尔交谈的时候,发现保尔是一个正人君子,她知道,如果过了今晚,她就会被那些可恶的官兵强暴,她宁愿把身体交给保尔也不愿被官兵玷污了她的身体。面对诱人的双唇、丰满的双乳保尔失去了力量,那是无法阻挡的诱惑,但是,当她靠近的时候,保尔没有失去理性,而是拒绝了她,保尔想到冬妮亚就无法接受别的一切,包括这诱惑。第二天,姑娘被送走了,她的眼里充满了水晶般的液体,既包含着失望又包含着绝望,那眼神使人难受,但是,保尔更不能背弃对冬妮亚的承诺,因为冬妮亚才是保尔的唯一。坐怀不乱,足以看出保尔对爱情的那种坚贞,这是值得让我们现代人借鉴的。我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多,只是看了几章,但是我已经知道,保尔将影响我的一生,他给我印象总是那么伟大,就像是一座人生的灯塔,照亮了我的人生,帮我拨开了人生的迷雾,引导着我的前行。

借花献佛 生命的风铃——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智者说:“生命是一条船。在烟波浩渺的长河中高高扬起风帆乘风破浪,驶向从未有人到达的海域......而我认为生命更像是一串串风铃只有当微风吹过,她才会发出“叮当”作响的和谐悦耳的声音。 多少次,我倚着窗,抬头嘹望夕阳,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最近有幸捧读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之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感受到了坚强的保尔面对悲惨人生,仍对生命的执卓,对生活的渴求,对学习的钻研,对朋友的真诚以及对敌人的疾恶如仇,对革命胜利的必胜信念。 保尔·柯察金,1902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由于调皮戏弄了神父,而最终成为洗刷间的教工。此时的他正处于十月革命的背景之下。他和他的伙伴们受到了革命进步思想而参加了红军。成为光荣英勇的战士,投入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在革命,他历经了数以万计的挫折,失去亲朋好友的悲痛,在臂不听使唤的惨状,接着又是双目失明的痛楚。 是何种力量唤醒他13天的昏迷?是何种力量驱使他在右眼瞎了后仍忘我的工作,一心想奔赴前线,冲锋陷阵?是何种力量又让他在双目失明后不可思议地走上写作道路?无数的问题在脑海中徘徊。 我沉思了许久,对,就是保尔那比钢铁还硬的坚强斗志,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保尔的肢体虽然残缺不全,但他的生命是完美的,美丽的,永恒的。风铃正是因为风风雨雨的路程,才会奏出一曲生命之歌。只有经历无数磨练才会有精彩完美的人生。美国体坛巨星迈克尔·乔丹为追求奋斗,经历了无数挫败和艰苦的训练才将梦想成为现实。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曾向出版社投过900次稿,当处于绝望时,他的妻子说:“为何不试试第901次稿?”果然第901次成功了。我想,每个人的生命就如涓涓细流,只有触击暗礁才会击起美丽的浪花。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也许,你会说,总有一天风铃会被撞得粉身碎骨,落下一片片紫色玻璃花瓣,但是,只要她能唱出那最动人的生命之歌,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一段生命豪言:生命可以燃烧也可以腐朽,我要将我的生命燃烧直至灰烬。我想到了无数仁人志士。贝多芬这个遭受双目失明的打击的作曲家,硬是“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作出举世闻名的不朽乐章,激励了多少同他一样遭受挫败的人,使他们充实了信念与希望。与我们同样年轻的刘胡兰在侉子手面前仍坚贞不屈,心向革命,心向祖国,为国家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活的强者,没有因身残瘫痪而对生命失去希望,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奋发,自学成才,还翻译了16万字的外文著作,研究学习《人体解剖学》等十几中医学书,她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如此畅销,正因为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保尔对人生不言放弃的坚定信念。虽然我无法企及他们的精神境界,我也要做最好的我。我时常告戒自己:“一切都尽力完成,只要努力去做,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我们无法预见前面是坦途还是险峰,即使登上的是一面绝壁,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攀上顶峰,经历磨练的人会更加坚强。平凡孕育着伟大,“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倚着窗,望着天边那极天一线的曼妙身姿,她尽最大努力,放射出全部的余辉。我暗想:我要做一串风铃,随风曳出我精彩的人生!

俞晓立发表的论文

土木工程系始建于一九八三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以工民建专业为主、工程监理、建筑评估与造价专业为辅的集工程技术、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建筑学科群。专业设置及在校学生现状1)、本科专业:土木工程 06年开始招生。2)、专科专业: 专业名称06级05级04级建筑工程技术(高职) 9654工程监理(高职)6531 建筑评估与造价(高职)96 43土木工程(本科)60 3)、教师队伍现状职称结构: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实验师:1人。年龄结构:30-40:7人,40-50:8人, 50-60:2人。学历结构:博士:1人,本科:15人土木工程系实验设置及设备现状:1)、力学实验室,2)、土工实验室, 3)、测量实验室, 4)、建筑模型及建筑材料展示实验室。 工程管理系始建于1988年,其前身为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投资管理系,2003年辽东学院成立更名为工程管理系至今。 工程管理系共辖工程管理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方向),在校生达346人。2001年、2002年先后为辽宁大学培养了两届本科学生共计142人,2003年开始独立招收本科学生,现已培养三届毕业生,共228人。2005年通过辽宁省本科试办专业合格评估,2007年通过辽宁省申请学士学位评估。本系现有专兼职教师14名 ,其中教授1人,占教师总数的7%,副教授6人,占教师总数的43%,讲师5人,占教师总数的35%,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78%。部分专业教师同时还拥有社会执业资格,如中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房地产估价师等。自2000年以来,工程管理系的教师先后共发表论文80多篇,主编与参编教材20余部,主持校级教改立项5项,参与省级科研立项5项,参与市级科研立项2项。 城市建设学院办公室人员及职责办公室主任:高飞主管办公室各项工作,协调分院与学院各项工作。管理干事:纪坤 负责行政管理工作。教学干事:俞晓立负责教务、考务工作。教学干事:李慧湘 负责教务、考务工作。 城市建设学院实验中心是全院学生课程实验、阶段实习的保障部门,具有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目前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5人(含在读博士1人)。实验中心下设两大专业实验室:规划与环境实验室和建筑技术实验室。规划与环境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9月,实验室使用面积972.33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有动态GPS(RTK)、静态GPS、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电脑、COD测定仪等340台(套),仪器设备总值150余万元。该实验室下设制图实验室、GIS与遥感实验室、测量实验室、环境实验室、自然地理实验室、规划实验室等6个分室,主要承担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木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方向)等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建筑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实验室使用面积1146.17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有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应变控制式三轴仪、高精度静态伺服液压控制台(稳压器)、等强度梁试验器、微机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荷载反力架、水泥砂浆搅拌机、数显勃氏比表面积测定仪、数显混凝土抗渗仪、微机控制电液式压力试验机、30T万能试验机、100T万能试验机等160余台(套),设备总值151万元。该实验室下设五个实验分室,即建筑模型及材料展示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结构实验室、造价实验室(前四个分室已经建成,造价室待建)。该实验室主要承担土木工程、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方向)等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俞孔坚发表的论文

1。简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经常会似乎一夜之间(2009年香,)项目的可持续性的问题。在一个国家里,空间的溢价,在城市环境中的开放空间是通常归入居民涌入房间。结合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现成资源的缺乏,产生了更敏感的环境方针和中国是非常有利的地位,导致负责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恢复的方式。图1:该网站计划​​(也呈现出照片所采取的立场)绿地历来资产的,因为周围社区的心理和生理的好处。然而,许多传统的城市公园的现实,尤其是在过去20年修建的,是经济和环境的负担,他们目前通过保养,维修,以及水和能源消耗的城市。虽然传统的观赏公园的美景一直赞赏,更真实和活力的“野草之美”(2009年于2006年,于帕多瓦,2007年)的白话景观被低估,尤其是在他们提供可持续的服务。雨水管理,包括轻微水浸,常常被看作是一个威胁到城市的进展。理顺和移动缓慢的溪流和河流通道,有效地移动水,造成损失和地下水供应,提供世界各地的饮用水。原生植物已被替换大片,缺乏生物多样性的观赏质量。驯服自然的凌乱的生态系统到更复杂的城市公园,但除去自然的生态效益。图2:该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前射击场,作为一个垃圾场和城市雨水排水下沉,重污染的盐碱地,遍野,冷清,和贫民窟和摇摇晃晃的临时搭建物包围。2。生态系统服务导向设计由于工程和机械化服务已经在整个城市化的世界标准化,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严重退化或完全摧毁。当一个生态系统不再是可持续的,它是被迫依靠人力控制水和废水处理,食品生产,栖息地的保护和康复等服务。当生态系统被破坏,环境变得无菌,破旧和/或污染的,需要人为干预来修复它。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接近,几乎相同的解决方案,导致它的问题。我们创建新的公共场所,摆放整齐的灌木和对待污染的水和土壤使用机械的方法,并庆祝恢复环境。污染处理,但在政府或人民的一个显著的费用,和环境仍然是无法自我维持。图3:设计理念:让工作性质:在水和土壤pH值敏感的栖息地的补丁中的可视化的适应过程。它的灵感来自于修修补补的栖息地与水和pH值的微妙变化敏感的区域景观因此,至关重要的适应能力,改变生活的生态系统,恢复景观,并提供生态系统的服务包括:提供服务(包括食物,水和能源);调节性服务(如净化水,固碳和气候调节,废物分解和解毒,农作物授粉,病虫害防治);支援服务(如营养物质的扩散和骑自行车,种子传播和初级生产);和文化服务(包括文化,智力和精神的启发,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体验科学发现)(康斯坦察日报“,1992年;康斯坦察等。1997年;日报“1997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EA),2005年)。在中国的天津城Qioyuan园展示景观恢复生态系统的面向服务的方法,在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环境中。图4:从西南的角落显示潜水员的各种植物群落(夏)所占用的池塘腔片状景观公园的鸟眼视图图5:从西南的角落显示潜水员的各种植物群落(秋季)所占用的池塘腔片状景观公园的鸟眼视图3。网站:Qiaoyuan公园Qiaoyuan公园的适应性调色板是一个再生设计的实验展示。重建战略结合现场地形,地下水位和自然栖息地激发了的设计,将振兴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该项目重新启动了宝贵的开放空间,重建一个多样化的自然栖息地,将能够管理雨水渗入地下水,和社会教育的原生景观之美。该网站是位于河东区与周边社区30万人口,在天津,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22公顷土地,是一个废弃的射击场,经过多年的忽视,其中风暴从城市径流排水污染土壤和水的网站转化成一个非法倾倒。只有少数的杨树和柳树生存和调整,以盐碱地。一个非正式的社会生活在边缘的网站,但社会被拆迁的建筑物被拆毁之前,设计咨询。图6:在秋季的深池塘图7:被占领的一个深水池,睡莲在水中和岸边包围Rosemallow(木槿)和欧蓍草(蓍millefolium)和许多其他(夏)公园被命名Qiaoyuan - “巧”,意思是桥梁和“元”意义花园 - Bridgepark。这个名字是来自剩下的几个在该地区的开放空间和其邻近卫国公路交汇处的大片之一。南部和东部面对社会紧密的联系,确保在未来的邻里。4。再生策略:设计Qiaoyuan公园的再生,是市领导的支持,启动环境的恢复,使用更敏感的环境办法的环境改善计划的一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建设一个公园,城市暴雨水管理,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和维护白话的景观,并为邻近社区提供娱乐。设计策略很简单 - 让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执行的作用。方法转向远离传统的解决方案,侧重于生态敏感的设计,使公园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投资作为一个低维护高性能的景观。5。分析:生态限制和机遇天津较低的山前冲积平原海河河口附近的渤海湾,位于。浅层地下水位和地形略有改动转化成高度不同的土壤性质,允许多种植物群落茁壮成长。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摧毁了一次与湿地和盐沼丰富的沿海平原景观。这平坦而微妙的自然景观激发恢复退化的景观在城市。在天津最古老的地区之一,景观是高度分散,污染。沿海湿地景观的重建计划,再次执行有关水和栖息地管理的重要生态作用的能力。图8-2:在秋季的深池塘图9-3:在冬季的深池塘邻近主要公路和现有地形的启发公园的水资源管理策略。低的场地标高和浅层地下水的表创建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和适应海拔,pH值和水分的变化取决于无数。6。设计:自适应的调色板该网站的生态功能已被摧毁,衡量一个成功的园区是提供服务,规范服务,配套服务和文化服务到设计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体化。面临的挑战是,以恢复使用白话的景观,以减轻土壤和水体污染,并允许现场适应和自然演变的生态过程。邻里休闲的开放空间,美观的社会需要,还设计实施的关键。图10:由不同的原生植物群落occupaid的浅薄和季节性池塘(一)创造的栖息地:第一步是regrade网站的创建与雨水的收集,存储和治疗不同深度的池塘。惰性现场废物回收作为填充材料,以创建地形。创建21个池塘,每个池塘不同直径在20-40米之间,并在深浅不一。相对湿度水平和每个池塘的pH值创建微栖息地,从湿地,湿草原和草原。图11:一个在中间创造了相当的空间在边缘的芦苇包围的浅水池塘(二)植物群落植物群落设计:从种子开始。混合种子,专门开发的每个栖息地,使一个生物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将蓬勃发展。动态的,自我发展的,自适应的性质和设计,让物种移动和随时间变化的的,而不是保持了严格的种植设计。鼓励土著物种成为通过风和鸟类分散景观的一部分。植物群落会经过几个阶段,网站remediates继承和结余的盐碱地。通过允许改变全年的植物群落,植物和养分循环开始生长,授粉,繁殖,并分解的自然循环。图12:一个浅水池塘,受到不同年龄段的访问者的赞赏的“凌乱的性质”美容秋天的颜色(c)文化服务。自适应调色板是生活系统和行人路的创建访问者的联系网络。柳林地雀巢的池塘和平台和桥梁巧妙地设计美观的景观原生草和野花的游客淹没。每个植物群落的解释性标牌,张贴在每个池塘的解释,包括水的循环,生态效益,和主要植物物种的自然过程。该公园成为休闲空间和灌输管理和社区的所有权意识。图13:一个干腔后土墩上面一个垃圾场。三七Stonecrop(景天三七),占领和花园宇宙(宇宙bipinnatus)和其他边缘包围,完全不同的池塘和湿气泡植物群落7。结论:经验这种设计是在2006年春季开始,并于2008年5月完成建设。在第一周的开幕,近20万游客出席了开幕式,证明了空前的成功。通过简单的生态再生设计,前未使用的空间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生态公园。生态服务,如雨水调节,土壤和水的改善,维护生物多样性,管理学,美学和娱乐极大的转变,在两年内这个空间。图14:满足各种池塘和空洞的路径的交集成为对游客的吸引力图15:自适应palletes,建立多样化的植物,在水与土壤和水质条件的微妙变化collting腔边缘社区出现一个强大的景观,了解周围社区的需求,并雇用了一个新的环境战略。再生的生态公园已在中国推出一个新的审美 - 坚持环境道德和意​​识增强生态意识,是在世界各地蔓延。这一战略,揭示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光明前景。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的讲话强烈说明,工程解决方案和空间高度保持在这个公园没有一个成功的再生计划所必需的。设计师尊重白话的景观和自然过程启动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从这种方法获得取之不尽的生态服务,并揭示了社会和城市的历史悠久的白话景观。应答:作者感谢她的文章审查妮可Janak 设计事务所:土人和园林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客户/业主:中国天津市政府摄影信用:俞孔坚,曹阳设计原则:俞孔坚其它项目积分:石春,贾军,纪胜,胡寒雨,张波,苏台儿庄区兴兰,冯现军,王云峰,林莉,张Xuenian。参考文献:Costanza,R和HE日报,1992年。自然资本和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学。(6):37 - 46。Costanza,R.等。等。1997年5月15日。“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价值。”自然387:253-259。日报,G.。C,1997年。自然的服务:社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 。岛屿出版社,华盛顿特区,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EA)。2005年。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合成。岛出版社,华盛顿。155pp。香,K.(2009年)“景观保存亚洲城市化?” 中国园林,2009年10月,第 39-45 2007 年,于Kongjian Å;玛丽G.帕多瓦,中国化妆品城市:城市发烧和肤浅,景观研究,32卷,第2期2007年4月,255 - 272页,2006年,于,Kongjian,艺术生存:恢复风景园林。在:Kongjian,于和玛丽帕多瓦(合编),生存的艺术,影像出 ​​版集团,维多利亚,澳大利亚,pp.10 - 25)。2009年,于,Kongjian,美丽的大脚丫:走向一个新的景观审美。哈佛设计杂志31秋季/冬季2009/10:48-58。4随机文章世界上“最大”的迷你公园唐山南湖中央公园新青年读老经典之雪铁龙公园新青年读老经典之维格兰雕塑公园布鲁克林大桥公园 - 一个新纽约传统的演变无觅分享到: 人人网 开心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豆瓣 FACEBOOK27讨论安友丰2010年08月18日在3点34师兄不识愁滋味... ...回复嗥2010年08月30日14:50@安友丰,唉... ...回复雁鸣2010年08月18日在11点39分全英语啊。不过照的照片都挺好看的〜〜回复jacklion2010年08月18日在20:06不知道在里面走会不会觉得比较乏味,好像园子里面哪哪都差不多。回复程鹏2010年08月24日在12:00@jacklion,that’it,对设计认同的主观性认同它的时候,可以诠释为很“纯粹”,不被认同的时候,可以说很“乏味”,很难贴一个标签说,这是对的,那个是不对的Replyjacklion2010年08月24日 at 15:23@程鹏, 确实不好说。我只是在想象身在其中的空间感受。“纯粹”的设计也可以提供非常丰富和舒适的空间感受,比如巴塞罗那植物园,利用非常纯粹、非常统一的设计语言依靠山地塑造了特别丰富的空间。但是这个桥园,不论从平面上看还是实景照片看,我都觉得设计做得比较平。好像设计师所有的动作都做在人的视高以下。所以这些照片里面好看的那些要么是低头拍脚下的“野草”,要么是飞起来从空中鸟瞰池塘的形状,很少有在正常视高下拍摄的照片。而且这里面有用道路分割得比较清楚的“区域”挺多,通过围合形成的“空间”却较少。或许等到这些乔木长成,能通过距离较近的树干形成很多围合比较紧密的小空间,但是这些小空间又都是交通的节点,不太可能提供很舒适的空间感受。而且对于大多数设计师来说,通常在处理水体的时候都会比较注意岸线的设计,利用水陆交界的变化塑造很多空间,但是这个设计似乎是反其道而行,用很“纯粹”的岸线形式来避免空间的多样变化。也许设计师是想在一个最纯粹的基底上最大程度地展现植物材料塑造不同空间效果的可能性,这倒也未可知。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是生态学家规划这样的场地,一定会尽最大能力扩展湿地的面积,尽量减少道路对湿地的分割。因为将湿地切割得越碎,它能为昆虫、鱼类、鸟类等各种生物提供的栖息地就越有限,场地整体的生态效应就会越低下。但是看这个桥园,好像又在反其道而行。这种策略很可能极大地限制或破坏设计师所倚重的“nature’s self-recovering ability”。另外,所谓湿地从生态系统上讲,多是河流、湖泊、海洋等更大尺度水系的组成部分,要真正实现湿地的生态价值,需要在规划上恢复其与这些水系的空间联系和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在这个案例中,至少从发表的这些材料里,很难看出设计师在“创造”这块湿地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其实除了这些,我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没看懂。为何要取名叫“桥园”?桥存在的合理逻辑是被水面隔离的两岸需要陆路的直接联系。但是这个园子里每个水塘都不是很大,桥其实可有可无。园中建成的”桥“连接两个水面的,比连接水面两岸的还要多。看来在建桥的逻辑上,设计师也在反其道而行。这个项目在两年的时间内就实现了一块场地从废到兴的蜕变,深受周围居民的喜欢,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个很好的项目。但是叫它生态型”桥园“,我就稍微有点不明白了。Reply1232010年08月24日 at 16:03@jacklion,因为公园毗邻高架桥,园子本身跟桥没关系,所以英文是Qiaoyuan Park,而不是bridge garden。设计者也不是在强调空间,而是对原有盐碱地的改造。这些道路划分的区域——坑的深浅和大小是根据土壤的原有状况和雨水径流来确定的。景观设计的途径不只有“空间营造”一种,从视觉分析的角度(空间)讲,空间的大小及变化并无好坏之分,这纯粹是一种主观判断。Replyjacklion2010年08月24日 at 16:28@jacklion, 多谢介绍!这样多讲一讲,我们多讨论一下,相信大家对方案的理解会更好的。原来是这么个桥园,明白了。能不能请教一下,盐碱地的改造,在这个项目里运用的是什么样土壤修复技术?用”坑“这种形式来修复是由什么样的土壤条件决定的?怎样根据雨水径流确定尺度?确定土壤的原有状况用的是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总之,能不能请您多介绍一下技术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环境问题,我们也好向这个项目多学习借鉴。另外,我觉得空间是景观设计的载体,景观设计是在空间中实现的,园林本身就是空间的艺术,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入手来进行景观设计都必须对空间进行推敲。其实尽管我个人觉得桥园的空间营造不是很充分,但它本身却也不是没有空间设计的,否则它和土壤修复的环境工程项目不就没有区别了吗?空间的大小、变化确实没有好坏之分,但是确实能给人不同的主观感受,否则桥园和凡尔赛不也就差不多一样了吗?Reply程鹏2010年08月24日 at 19:41@jacklion,我承认一件事情,设计师设计水准确实是有高低之分的。打一个很不合适的比方,一个人长得美还是丑是能区分出来的,不言而谕的标准,不必用科学的数据来量化,来分析研究,我们也分得出“美”和“丑”,看一眼就知道了。除去某些“特殊的”主观审美癖好,处于同一档次的“美”给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但是我们都会承认这个东西是“美”的。Reply程鹏2010年08月24日 at 19:44@jacklion,忘了说另一件我也不赞成的事情,以丑为美,呵呵Replymacross2010年08月30日 at 00:02@jacklion, 这个讨论特别好,我想接下去。空间一定是设计的载体,设计的过程就是推敲围合空间的过程,就是推敲植物、水、地形和其他构筑物如何围合空间的过程。空间的大小为何没有好坏之分?如果这样,那么人在棺木之中和在广阔的原野之中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吗?大小均衡的一串空间和富有节奏的大小不同的一串空间形成的设计所创造的感觉一定是不同的。生态恢复我懂的不太多,但我同意这应该从大的尺度上考虑,只是这么一个小园子能创造多少生态效益呢?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sign是不是只是一个噱头?为了在小尺度上试验生态设计而牺牲空间的诗意似乎成为现在的趋势,追求两者的完美结合是不是才是正确的方向呢?Replyiwtgta2010年08月20日 at 08:34这是在哪找的啊 好好哦Reply钟惠城2010年08月20日 at 11:51@iwtgta, 我晕。。这不是在哪找的,这是作者授权于我们发布在youthla上的。Replyiwtgta2010年08月20日 at 19:06@钟惠城, 哦 我又小白了 嘿嘿Replyvic2010年08月20日 at 19:40YLA神通广大,不过我觉得能不能再神通一点,把这类授权文章加加密之类的,现在这样难保不会有人贴在别的论坛上之类的。Replydanyuki2010年08月21日 at 21:20@vic, 不用加密,本来我们就不收费,是纯粹的学术净土。也希望大家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不要乱用有知识产权的东西。:)Replyhaliyingsuhua2010年08月31日 at 10:06撇开整体规划不说,我对那里的植物喜欢得不得了。我就喜欢这种“野”的感觉,不像现在绝大多数公园里的植物那样被过度人工化了,变得很没生机。Replyjacklion2010年09月6日 at 04:36@haliyingsuhua, 我们现在确实缺少真正能够让人有重新回到自然怀抱的有野味的公园。没有“野”味不仅是设计的问题,也有管理的问题。比如走在柏林的Tiegarten里面听到的是鸟声虫鸣,走在北京奥体森林公园里面听到的却总是喇叭里的音乐。可能更严重的问题不是现在公园里缺不缺少“野”味,而是再过二三十年或者三四十年,现在这些公园里能不能长出“野”味来。想桥园里的这种“野“味不知能否长久地持续下去。ReplyQ2010年08月31日 at 11:45-0- 求中文版Reply1232010年08月31日 at 15:04首先,我不是土人的设计师,对于具体的措施,很遗憾我也不了解。我只是补充了点我所知道而文章里没有表述的信息。其次,对于空间的问题,想发表点看法。1.空间的本质属性绝对是中性的,这是哲学基础,没有讨论的必要。对于空间的感知判断取决于观察者,“那么人在棺木之中和在广阔的原野之中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但对于你我的审美偏好是一致的吗?答案也是否定的。所以说,空间的本质是客观的,空间感知是主观的。虽然说,存在某种“大多数人的偏好”和“专家意见”,但对于一个环境的美学判断,视觉占有多重要的地位?2.环境美学评价。人的感知79%来自于视觉(如果这个数字没有记错的话)。所以设计,包括景观和建筑,向来聚焦在对虚体(空间)和实体的营造之上。空间感知是如何形成的?即人身处于实体围合的剩余部分之中(客观),通过视觉判断(客观),加上观察者的主观意识而产生(主观)。而对于环境的审美判断是否仅依赖于视觉?答案越来越不言自明,说白一点,就是当一个地方更生态,更野的时候,即使视觉上不那么美,我也更倾向于偏爱它。当然除了生态,还有社会、经济等等其他的因素来左右这种选择。3.信息的传达。设计者试图表述的信息——媒介——观察者获取的意义(感知),这是通常的设计交流的流程,但这样的过程中不存在偏差吗?设计师你为什么确认公众能按你所设想的意向来感受环境。“作者开始写一本书,但是最后是由读者完成的。”这是歌德说的,读者有千千万,结局也有千千万。设计师费劲心机琢磨的那些东西,落到观察者那里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对于一个设计作品而言,你也不过是一个受众,你所感受到的,不过也是千万种可能性之一。4.“园林本身就是空间的艺术。设计的过程就是推敲围合空间的过程,就是推敲植物、水、地形和其他构筑物如何围合空间的过程。”这是视觉时代的价值观,新的价值观,建立在生态之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上纲上线上升了,说起话来真费劲。打这么多字,只是想说:设计师别总沉浸在自我臆想的那些东西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更重要的,需要去关注,而且必须关注。PS, 我不做设计。Replymacross2010年09月6日 at 03:39@123, 受教了,我也不大懂,只是希望将这个讨论继续下去,引出更多如此精彩的评论。非常感谢!Replyjacklion2010年09月6日 at 04:28@macross, 对空间的关注不是设计师的自我臆想,而是风景园林师区别于其他职业人员的职业特点。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空间是整合其他方面的起点,也是终点。不论对那些以视觉景观创造为本的设计师而言,还是对以生态、文化保育为本的规划师而言,都必须关注空间的营造和管理。如果撇开这个内容不谈,就不是风景园林师了。但是园林设计的过程也不仅仅是推敲植物、水、地形和其他构筑物如何围合空间的过程。这个认识也很不全面。Replyyimiao2010年11月22日 at 12:42@jacklion, 我以前也这么认为,不过来us看到许多这边的景观项目才发现,很多项目是生态主导的,实用的解决问题主导的。在某公园会发现一个很丑的水塘,周围都是野草野花。它很好的解决了排水和雨水管理问题,和工程结合的相当紧。而且维护也是低成本。这种设计看多了,就会很理解,很喜欢,比起一些过分考究空间,侧重点在美观的项目来说,关注生态,解决问题,低维护成本的项目感觉更高一层次。就好比曾经看的一个灯设计展,当许多设计者都关注风格,材质,造型的时候,有人侧重于节电,通过分析选择最省电而最大效用的设计;或者设计让人们开灯时做运动,宣传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你会觉得这种设计更高一个层次。Reply安友丰2010年09月6日 at 21:22桥*园……瞧*圆……Replysharmy2010年11月3日 at 19:38成果的案例,施工完成后效果很好,很美Reply曹凯中2010年11月4日 at 14:01@sharmy, 功能太幼稚了,还是一个花园。Reply河书南生2011年01月17日 at 13:35turenscape 的生态设计总是一团一团~~~“生态泡泡”—.—希望能够帮到你~~~

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俞孔坚,男,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首席设计师 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 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5年; 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 1995-1997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 1998—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然园林景观专业必读的书目是很多的。但是首先园林设计的基础这本书你也必须要好好读。

南大俞扬发表的论文

########绩点前5%有入营资格######## 选硕士博士均可,不需要提前邮寄材料,网上申请即可。        南大的夏令营是在五月份进行的,过去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学校真有钱",住的地方大概是四星级酒店???房间很豪华,放在外面这档次一晚上都要700、800了吧。。。。。早上是吃酒店自助,其余两餐是学校发的饭票,在学校新校区内部食堂吃饭,印象不错,大概是我对住比较在意。。        这个学校夏令营是要早早申请的,并且这个学校有个 lamda 实验室(周志华牛牛带的实验室,很厉害,方向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光申请夏令营资格是没有办法面试lamda的(当时本人没有申请,导致后来的深坑。。。),在你申请夏令营的同时记得也要申请lamda实验室的面试资格,详见他们主页。(通过南大两轮考试并且通过lamda面试才能进入lamda实验室读研或者博士)        说来惭愧,当时同行的其他专业同学都申请了lamda,我不清楚要提前申请,也因为lamda是在夏令营开始的前一天就提前面试的,最后导致了我晚上一下飞机就在南大进行了一场霸面(不推荐,还是提早申请比较好)。 lamda面试(申请): 俞扬老师:他们提前给一篇论文,看完做ppt之类的讲(该老师允许霸面)李武军老师:没问太多,聊聊天,基本是之前看完简历已订下人选。(该老师不允许霸面) lamda面试(霸面): 俞扬老师: 1.快排复杂度是多少,并且黑板上手写证明。 2.简述如何“快速选到第n个数”(快速选择,复杂度为O(n))。 3.讲简历上的项目,根据简历问 有无申请lamda都需要参加下面两场考试: 机试(两个小时,四选二,一般两道都做出来能入选): 1、连续最长子序列和(给了一堆正负的数字,任选其中一段连续的数字(可以全选),需要和最大) 2、无向图最长路径(单纯的Dijkstra) 3、给一个表达式,例如 (3*2+1/2)+1*2,计算结果 4、给了一棵树求最长的路径(根到叶节点) 面试: 1、英文自我介绍 2、按照不同专业方向问专业课程 3、大数定理、贝叶斯公式等 4、操作系统线程跟进程的区别等(操作系统的问题比较爱问) 注:全程都可以找老师交谈(最好提前发简历到老师邮箱),每个老师有一个点招名额,意味着不管你在上两轮考试成绩怎么样,只要老师愿意把这个名额给你,那就可以直接拿到南大的硕士或者博士资格(名额宝贵,需要你不再参加其他学校夏令营等招生,当然你可以偷偷参加,但是不太道德,不建议这么干)。 申请夏令营需要提前邮寄材料。要读硕士:(记住:大部分硕士名额只留给清华本校学生) 勿选计算机系夏令营(基本不招外校硕士,除非你牛到天上去了(听说有一年有一个外校少年在超算领域等等等有很高成就才破格录了一个),acm银牌金牌也不算很厉害,夏令营里一抓一大把),请选择自动化(计算机系的本家)、数据研究院等其他夏令营。 不通过夏令营方式的话,九月可以去尝试软件、计算机等系正常保研招生,每年会有不同数量的较少数名额多出来。要读博士(提前联系导师 ,最好多沟通 ): 比硕士容易太多,不同系都可以选。计算机系: 需要绩点前1-2%左右有入营资格,成绩偏上但有优秀的竞赛也可,考核方法跟北大差不多,见下。申请夏令营需要提前邮寄材料。 要读硕士: (记住:大部分硕士名额只留给北大本校学生) 勿选计算机系夏令营(基本不招外校硕士),请选择软微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绩点前10%)等其他夏令营。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机试: 2016大数据研究中心夏令营上机考试 笔试、面试:见下面的计算机系。 要读博士 (提前联系导师,最好多沟通) : 比硕士容易太多,不同系都可以选。计算机系: 需要绩点前1-3%左右有入营资格,成绩偏上但有优秀的竞赛也可,录取较清华计算机系宽松一些。笔试: 各种数学,复习离散、高数、线代高代去吧。 机试: 前一天有练习,后一天正式考试。 2016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上机考前练习 2016年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上机考试 面试: 整个实验室所有老师一起面,英语分按照6级成绩来打,其余就是问简历、专业问题及闲聊。 读硕士和博士均可。不需要提前邮寄材料,网上申请即可。 本人提交材料的时候交错地方了,导致出名单了之后那边软件学院也没有收到我的申请。。。。。 在这之后我联系过 ADAPT Lab in SJTU 的老师Kenny Zhu,人特别好。他会给申请的学生一篇学生自己感兴趣方向的或者跟每个人简历更相关的论文(跟实验室方向相关)(当天晚上10点左右给,第二天下午6点前发到他邮箱),看完之后写summary、Strengths、weaknesses,通过的话之后就是视频面,问些专业问题、问简历以及闲聊。如果视频面你也过了,那么你已经得到允许进入ADAPT Lab in SJTU了,但是前提是你要拿到夏令营资格或者九月份上交保研资格。 软件所是05-24出的报名通知,计算所是5-13出的报名通知。 读硕士和博士均可。不需要提前邮寄材料,网上申请即可。 中科院所有夏令营都在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网站 这里报名,网上审核通过就可以去现场面试了,软件所和计算所他只让选一个去,但是信工所可以和前两个之一同时去面试。 夏令营挺欢乐的,经常晚上都是看才艺节目安排,还有看电影。。。 不同实验室面试的内容都不一样,大体如下:笔试:分为两部分(各考一小时):1、高数、离散、线代等数学知识。2、算法、数据结构 机试(部分实验室有,一个小时,计算所某实验室为例):较简单,但是要注意细节,大数问题和越界等等。 1、斐波那契额序列(考虑数超级大的情况) 2、大数阶乘 3、给一个类似1+2*3的表达式,计算结果(没有括号,只需要考虑加和乘我记得) 软件所某实验室机试: 1、构造平衡树 2、普里姆算法(Prim) 3、二叉树最远距离 4、待补充 笔试(试卷二选一): 1、编译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 2、数学 面试:笔试和机试都过了才能参加面试,内容就是问简历,英语、专业知识,闲聊。 读硕士和博士均可。不需要提前邮寄材料,网上申请即可。 官网有今年的报名通知,在 公告 里面,7月5号前报名即可。不包吃住!!!!!只有机试和面试。过了机试还得交几百块钱才能面试................. 机试:两道题 1、最大子序列和(同南京大学) 2、哈弗曼树构造 面试同北大,一般两道都做出来就能进 综上,请一定要熟练数据结构和经典算法,以及各数学课程。保研的人有很多都是acm选手,如果你没有参加过acm会被虐很惨。但是也不要慌张,尽早开始刷题,机试一般都是acm入门级别的题目,做熟练就好。 笔者现保送清华大学,方向是自己喜欢的机器学习,结束后特写下此经验希望能帮到更多后来的人,望共勉。这段时间我的感受是: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一定要坚持下去,到最后我们都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4月至7月,请不时关注各学校官网的夏令营通知,提早准备好所需申请材料。 之后下一篇日志会写bat等公司的面经,敬请期待。

数学通讯或者在数学通报,也可以在一些理科大学的学报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