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清华大学刘冲博士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清华大学刘冲博士论文发表

我也感觉这人像开了挂一样,年纪轻轻就那么成功,但其实是靠着她自己的努力才获得了这一切。

【新智元导读】 2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唐传祥研究组与合作团队在《自然》上发表研究论文《稳态微聚束原理的实验演示》,报告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的首个原理验证实验。与之相关的极紫外光源有望解决自主研发光刻机中最核心的「卡脖子」难题。

最现代的研究用光源是基于粒子加速器的。

这些都是大型设施,电子在其中被加速到几乎是光速,然后发射出具有特殊性质的光脉冲。

在基于存储环的同步辐射源中,电子束在环中旅行数十亿转,然后在偏转磁体中产生快速连续的非常明亮的光脉冲。

相比之下,自由电子激光器(FEL)中的电子束被线性加速,然后发出单次超亮的类似激光的闪光。

近年来,储能环源以及FEL源促进了许多领域的进步,从对生物和医学问题的深入了解到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和量子物理学。

现在,一个中德团队证明,在同步辐射源中可以产生一种脉冲模式,结合了两种系统的优点。

2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唐传祥研究组与来自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HZB)以及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合作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稳态微聚束原理的实验演示》(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steady-state microbunching )的论文。

报告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Steady-state microbunching,SSMB)的首个原理验证实验。

该研究与极紫外(EUV)光刻机光源密切相关,有望为EUV光刻机提供新技术路线。

SSMB光源首个原理验证实验,中德团队登上Nature

同步辐射源提供短而强烈的微束电子,产生的辐射脉冲具有类似于激光的特性(与FEL一样),但也可以按顺序紧密跟随对方(与同步辐射光源一样)。

大约十年前,斯坦福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著名加速器理论家赵午和他的博士生Daniel Ratner以提出了「稳态微束」(SSMB)。

赵午教授

该机制还应该使存储环不仅能以高重复率产生光脉冲,而且能像激光一样产生相干辐射。

来自清华大学的青年物理学家邓秀杰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这些观点,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2017年,赵午教授联系了HZB的加速器物理学家,他们除了在HZB操作软X射线源BESSY II外,还在PTB操作计量光源(MLS)。

MLS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设计优化运行的光源,在所谓的 「低α模式 」下运行。

在这种模式下,电子束可以大大缩短。10多年来,那里的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开发这种特殊的运行模式。

HZB的加速器专家Markus Ries解释说:「现在,这项开发工作的成果使我们能够满足具有挑战性的物理要求,在MLS实证确认SSMB原理」。

「SSMB团队中的理论小组在准备阶段就定义了实现机器最佳性能的物理边界条件。这使我们能够用MLS生成新的机器状态,并与邓秀杰一起对它们进行充分的调整,直到能够检测到我们正在寻找的脉冲模式」,HZB的加速器物理学家Jörg Feikes说。

HZB和PTB专家使用了一种光学激光器,其光波与MLS中的电子束在空间和时间上精确同步耦合。

这就调制了电子束中电子的能量。

「这使得几毫米长的电子束在存储环中正好转了一圈后分裂成微束(只有1微米长),然后发射光脉冲,像激光一样相互放大」,Jörg Feikes解释道。

「对相干态的实验性探测绝非易事,但我们PTB的同事开发了一种新的光学检测装置,成功地进行了探测。」

SSMB概念提出后,赵午持续推动SSMB的研究与国际合作。

2017年,唐传祥与赵午发起该项实验,唐传祥研究组主导完成了实验的理论分析和物理设计,并开发测试实验的激光系统,与合作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了实验数据分析与文章撰写。

揭示SSMB作为未来光子源潜力的关键一步,是在真实机器上演示其机制。在新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了SSMB机制的实验演示。

SSMB原理验证实验示意图

实验表明,存储在准等时环中的电子束可以产生亚微米级的微束和相干辐射,由1,064纳米波长激光器诱导的能量调制后一个完整的旋转。

结果验证了电子的光相可以在亚激光波长的精度上逐次相关。

SSMB原理验证实验结果

在这种相位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应用相位锁定的激光器与电子轮流相互作用来实现SSMB。

该图示直观地展示了如何通过激光调制电子束来产生发射激光的微束,是实现基于SSMB的高重复性、高功率光子源的一个里程碑。

有望解决EUV卡脖子难题

没有顶尖的光刻机,是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光刻机的曝光分辨率与波长直接相关,半个多世纪以来,光刻机光源的波长不断缩小,芯片工业界公认的新一代主流光刻技术是采用波长为13.5纳米光源的EUV(极紫外光源)光刻。

大功率的EUV光源是EUV光刻机的核心基础。简而言之,光刻机需要的EUV光,要求是波长短,功率大。

EUV光刻机工作相当于用波长只有头发直径一万分之一的极紫外光,在晶圆上「雕刻」电路,最后将让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包含上百亿个晶体管,这种设备工艺展现了人类 科技 发展的顶级水平。

而昂贵的EUV光刻机也正是实现7nm的关键设备,目前,荷兰ASML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量产EUV光刻机的厂商,而由于禁令,我国中芯国际订购的一台EUV仍未到货。

如果中国大陆无法引入ASML的EUV光刻机,则意味着大陆将止步于7nm工艺。

目前ASML公司采用的是高能脉冲激光轰击液态锡靶,形成等离子体然后产生波长13.5纳米的EUV光源,功率约250瓦。而随着芯片工艺节点的不断缩小,预计对EUV光源功率的要求将不断提升,达到千瓦量级。

SSMB光源的潜在应用之一是作为未来EUV光刻机的光源。它们产生的类似激光的辐射也超出了 "光 "的可见光谱,例如在EUV范围内,最后阶段,SSMB源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辐射特性。脉冲是强烈的、集中的和窄带的。可以说,它们结合了同步辐射光的优势和FEL脉冲的优势。

可以说,基于SSMB的EUV光源有望实现大的平均功率,并具备向更短波长扩展的潜力,为大功率EUV光源的突破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EUV光刻机的自主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SSMB的EUV光源有望解决自主研发光刻机中最核心的「卡脖子」难题。

关于作者

本文的通讯作者唐传祥教授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1992年9月-1996年3月,考入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硕博连读。1996年3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为“用于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多腔热阴极微波电子枪的研究”。

1996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1996年7月 1998年6月期间,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DESY工作2年。在DESY工作期间,主要进行超导加速结构的优化及测量研究,并与J. Sekutowicz, M.Ferrario等合作提出了Superstructure的超导加速结构。

1998年6月回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从事加速器物理、高亮度注入器、汤姆逊散射X射线源、自由电子激光、新加速原理与新型加速结构、电子直线加速器关键物理及技术、加速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资料:

吴昊玥,管理学院资源经济与土地管理专业2019届博士研究生,师从陈文宽教授。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身份在SCI、SSCI、CSSCI、CSCD等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57.179,其中中科院TOP期刊3篇、CSSCI 收录 B 类高水平期刊2篇。参研省(部)级课题14项,主笔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9次批示。获评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20余项。穷

这个问题需要更具体的背景和上下文来进一步解答。不过,如果是在学术界的相关领域中,如果吴昊玥与某人共同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并且在该论文的作者列表中被列为“共同第一作者”,那么他们两个就是共同第一作者。而要回答具体是和谁共同第一作者,则需要查找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者其他研究成果,来查看他们的名字和其他作者的名字。对于这个问题,建议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或者背景,这样才能给出更准确,更合适的答案。

清华大学博士论文发表

清华大学二站博士后,博士后需要发几篇论文,我的回答是清华大学二战博士后需要发三篇论文

我认为难度是非常高的, SCI的论文难度级别就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一作的论文,老师还要求发表8篇一作的SCI论文,就说明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是非常大的,也非常期待他的研究能力。

我认为还是有相当高的难度的,但是作为清华学子应该严格要求他们,这样的话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以后可能要发十篇论文才能毕业这是必须的,这是最少的就是十

清华大学发表博士论文

清华大学二站博士后,博士后需要发几篇论文,我的回答是清华大学二战博士后需要发三篇论文

清华一年2篇CNS。清华大学博士生4年在CNS三大期刊上发表8篇论文提前一年毕业,_一般而言,在清华大学读博士,能够顺利毕业,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说提前毕业了。然而,白蕊就做到了。

【新智元导读】 2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唐传祥研究组与合作团队在《自然》上发表研究论文《稳态微聚束原理的实验演示》,报告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的首个原理验证实验。与之相关的极紫外光源有望解决自主研发光刻机中最核心的「卡脖子」难题。

最现代的研究用光源是基于粒子加速器的。

这些都是大型设施,电子在其中被加速到几乎是光速,然后发射出具有特殊性质的光脉冲。

在基于存储环的同步辐射源中,电子束在环中旅行数十亿转,然后在偏转磁体中产生快速连续的非常明亮的光脉冲。

相比之下,自由电子激光器(FEL)中的电子束被线性加速,然后发出单次超亮的类似激光的闪光。

近年来,储能环源以及FEL源促进了许多领域的进步,从对生物和医学问题的深入了解到材料研究、技术开发和量子物理学。

现在,一个中德团队证明,在同步辐射源中可以产生一种脉冲模式,结合了两种系统的优点。

2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唐传祥研究组与来自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HZB)以及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合作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稳态微聚束原理的实验演示》(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steady-state microbunching )的论文。

报告了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稳态微聚束」(Steady-state microbunching,SSMB)的首个原理验证实验。

该研究与极紫外(EUV)光刻机光源密切相关,有望为EUV光刻机提供新技术路线。

SSMB光源首个原理验证实验,中德团队登上Nature

同步辐射源提供短而强烈的微束电子,产生的辐射脉冲具有类似于激光的特性(与FEL一样),但也可以按顺序紧密跟随对方(与同步辐射光源一样)。

大约十年前,斯坦福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著名加速器理论家赵午和他的博士生Daniel Ratner以提出了「稳态微束」(SSMB)。

赵午教授

该机制还应该使存储环不仅能以高重复率产生光脉冲,而且能像激光一样产生相干辐射。

来自清华大学的青年物理学家邓秀杰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这些观点,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

2017年,赵午教授联系了HZB的加速器物理学家,他们除了在HZB操作软X射线源BESSY II外,还在PTB操作计量光源(MLS)。

MLS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设计优化运行的光源,在所谓的 「低α模式 」下运行。

在这种模式下,电子束可以大大缩短。10多年来,那里的研究人员一直在不断开发这种特殊的运行模式。

HZB的加速器专家Markus Ries解释说:「现在,这项开发工作的成果使我们能够满足具有挑战性的物理要求,在MLS实证确认SSMB原理」。

「SSMB团队中的理论小组在准备阶段就定义了实现机器最佳性能的物理边界条件。这使我们能够用MLS生成新的机器状态,并与邓秀杰一起对它们进行充分的调整,直到能够检测到我们正在寻找的脉冲模式」,HZB的加速器物理学家Jörg Feikes说。

HZB和PTB专家使用了一种光学激光器,其光波与MLS中的电子束在空间和时间上精确同步耦合。

这就调制了电子束中电子的能量。

「这使得几毫米长的电子束在存储环中正好转了一圈后分裂成微束(只有1微米长),然后发射光脉冲,像激光一样相互放大」,Jörg Feikes解释道。

「对相干态的实验性探测绝非易事,但我们PTB的同事开发了一种新的光学检测装置,成功地进行了探测。」

SSMB概念提出后,赵午持续推动SSMB的研究与国际合作。

2017年,唐传祥与赵午发起该项实验,唐传祥研究组主导完成了实验的理论分析和物理设计,并开发测试实验的激光系统,与合作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了实验数据分析与文章撰写。

揭示SSMB作为未来光子源潜力的关键一步,是在真实机器上演示其机制。在新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了SSMB机制的实验演示。

SSMB原理验证实验示意图

实验表明,存储在准等时环中的电子束可以产生亚微米级的微束和相干辐射,由1,064纳米波长激光器诱导的能量调制后一个完整的旋转。

结果验证了电子的光相可以在亚激光波长的精度上逐次相关。

SSMB原理验证实验结果

在这种相位相关性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应用相位锁定的激光器与电子轮流相互作用来实现SSMB。

该图示直观地展示了如何通过激光调制电子束来产生发射激光的微束,是实现基于SSMB的高重复性、高功率光子源的一个里程碑。

有望解决EUV卡脖子难题

没有顶尖的光刻机,是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光刻机的曝光分辨率与波长直接相关,半个多世纪以来,光刻机光源的波长不断缩小,芯片工业界公认的新一代主流光刻技术是采用波长为13.5纳米光源的EUV(极紫外光源)光刻。

大功率的EUV光源是EUV光刻机的核心基础。简而言之,光刻机需要的EUV光,要求是波长短,功率大。

EUV光刻机工作相当于用波长只有头发直径一万分之一的极紫外光,在晶圆上「雕刻」电路,最后将让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包含上百亿个晶体管,这种设备工艺展现了人类 科技 发展的顶级水平。

而昂贵的EUV光刻机也正是实现7nm的关键设备,目前,荷兰ASML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量产EUV光刻机的厂商,而由于禁令,我国中芯国际订购的一台EUV仍未到货。

如果中国大陆无法引入ASML的EUV光刻机,则意味着大陆将止步于7nm工艺。

目前ASML公司采用的是高能脉冲激光轰击液态锡靶,形成等离子体然后产生波长13.5纳米的EUV光源,功率约250瓦。而随着芯片工艺节点的不断缩小,预计对EUV光源功率的要求将不断提升,达到千瓦量级。

SSMB光源的潜在应用之一是作为未来EUV光刻机的光源。它们产生的类似激光的辐射也超出了 "光 "的可见光谱,例如在EUV范围内,最后阶段,SSMB源可以提供一种新的辐射特性。脉冲是强烈的、集中的和窄带的。可以说,它们结合了同步辐射光的优势和FEL脉冲的优势。

可以说,基于SSMB的EUV光源有望实现大的平均功率,并具备向更短波长扩展的潜力,为大功率EUV光源的突破提供全新的解决思路。

EUV光刻机的自主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SSMB的EUV光源有望解决自主研发光刻机中最核心的「卡脖子」难题。

关于作者

本文的通讯作者唐传祥教授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

1992年9月-1996年3月,考入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硕博连读。1996年3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为“用于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多腔热阴极微波电子枪的研究”。

1996年4月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

1996年7月 1998年6月期间,作为访问学者到德国DESY工作2年。在DESY工作期间,主要进行超导加速结构的优化及测量研究,并与J. Sekutowicz, M.Ferrario等合作提出了Superstructure的超导加速结构。

1998年6月回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从事加速器物理、高亮度注入器、汤姆逊散射X射线源、自由电子激光、新加速原理与新型加速结构、电子直线加速器关键物理及技术、加速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参考资料:

以后可能要发十篇论文才能毕业这是必须的,这是最少的就是十

清华大学博士发表论文

答题/ 帅小西De --期待为您解惑!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这大概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

首先看学校,不同的学校要求不一样,不同的学校水平不一样,这样他们的博士毕业生毕业时文章数肯定不一样,一般说来,水平高的大学博士发的文章好些,文章说可能也多些。比如,有的985高校要求毕业时应该有四五篇文章,其中核心几篇,sci几篇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好多期刊文章泛滥成灾,没办法,为了毕业,不得不发。

第二,做研究肯定要看个人天赋,有的人三年小二十篇sci有的人延期一次又一次,七八年了还达不到学校要求,必须承认,人和人的天赋有差距,还差距很大。

博士不容易毕业,而且在职的尤其时间长。有了老婆孩子肯定要分散一部分精力,而且有工作了后顾之忧也少了。不像纯学生那么容易投入精力。

博士毕业能发多少文章是个人能力,发100篇也可以,发1篇也行,但是能不能顺利毕业就另说了。

1,目前很多学校正在逐步取消博士论文的硬性要求,更多的学校对论文的数量和层次都要要求。

越好的学校要求越高,有的学校要求sci,有的学校要求国内核心期刊,以下是国内一些学校的要求,题主可以参考。

清华大学:2019年起,不再硬性要求发表论文,新规称:”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依据。

北京大学: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2篇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4篇以上(含4篇)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其中至少1篇为CSSCI期刊论文),或2篇以上(含2篇)学术论文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应为博士生本人(与导师共同署名文章同视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浙江大学:SCI 文章两篇。且对IF(影响因子)有要求。

这么多人考博士是为了什么?做研究呗,做研究总得有研究成果吧,没有研究成果的博士和你我有什么区别。

而展现研究生成果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论文,对于学校来说,这个评价标准特别好量化,而且是借助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力量来进行量化。

将来会有更多的学校会学习清华大学的方式,多元评价,但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也容易出问题,有利有弊吧。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博士毕业发论文多少取决于博士导师与博士生本人的学术水平和勤奋程度。南京大学曾要求博士毕业至少发表两篇SCI论文,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两篇相当于一篇SCl论文,均要笫一作者,合作的SCⅠ论文第二作者视同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一作。我所指导的十五名博士有个别人发表了4篇SCl论文以上包括另外有合作的SCⅠ论文或国内核心杂志论文,他们除了特别勤奋有才能外,实际上为硕博连读生,在实验室干了四至五年。绝大部分博士能通过答辩拿到学位的都能发表两篇SCⅠ论文。我的同行博导的学生特别优秀者在特级杂志Scⅰence杂志发表一篇论文也可以顺利毕业获得学位。多数博士发表论文在专业一流或一般水平(影响因子2至6左右)。博士毕业论文及发表论文质量数量是博士能否通过答辩的重要因素,但学风和学习能力也极重要,如果有一项图表数据造假论文抄袭则论文再多也会被取诮学位资格,并追究导师责任。

博士毕业一般发多少文章?这问话问的都没有一个限定,中文期刊还是SCI?几区?影响因子高不高等等方面都没有,只单单问多少篇文章,是不是有点太过草率了?

我要说的是,博士毕业向来不是以发了多少篇文章来定义好坏的,因为单纯的看数量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更看重的是上面我说的那几点,不然你发的再多也不好找工作,一样不具有核心竞争力。

这个要求有时候不是学校要求的,而是博士导师要求的,若是没达到要求,导师一般不会让你毕业。

至于发文章的要求,都已经到了博士这个等级了,大部分的导师都是重质不重量的,不信的话你可以问问身边的博士生,他们毕业要求发表的文章是规定多少篇吗?不是的,他们一般都会回答你几区、影响因子为多少以上的SCI一篇至两篇,当然也有不做要求的,那几区都无所谓,影响因子也不做考量。

是的,导师宁愿自己的学生整个博士就发了一篇一区或者二区、影响因子为5以上的SCI,也不要发了五六篇四区、影响因子零点几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在很多高校或者科研院所招聘博士毕业生时,他们要求的也都是高水平的文章,分区比较靠后的可能需要十几篇才能抵得上人家一篇。而985/211等(现在可能主要说双一流)高校的要求更是高的吓人。

所以不要再问什么博士生一般能发多少文章,应该问的是博士生一般要发几区、影响因子多少以上的文章才能毕业更为准确 。

我见到有师兄发了2篇SCI刚刚能够毕业的,有师兄都快毕业了还没写到2篇SCI不断为毕业发愁,我也见过有师兄发了10篇SCI的,直接去某二本学校任教安家费就100万,每个博士能够发多少文章的数量真的天差地别。

根据我的观察博士是否能够满足毕业要求和导师的关系更大一些,但是博士是否能够发出高水平的文章更多的还是靠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想法、自己是否真正深入 探索 问题了。

1.博士是否能够达到毕业的要求真的和导师的状态有关。

有些博士生导师真的不会太管学生,心好一点的可能还会想办法让你博士顺利毕业,有的干脆就是你自己想办法、想idea,如果你想不出来的话你很可能就要延毕了。听说有个师兄就是导师不太管没办法毕业,最后退学了读了几年书还是本科学历。

有些博士生导师对学生真的会尽职尽责一些,会定期督促博士生的进度,刚开始想idea给博士生练练手,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这样加上自身的努力,还是会有些学术强的学生突出出来。我们课题组的师兄就已经发表了3篇顶级期刊,还是非常厉害的。

2.博士毕竟要自己想出一些想法,有足够的创新点才能够发表文章甚至投好的文章。

博士刚开始看文献、看论文都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思路,看了前人做的东西你发现他的有哪些改进的地方,这时候你和老师交流是否这个想法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如果能够做那么就把其付诸到实践当中,做实验就是这样的啊,文章不过就是做实验后的总结。你的多少篇文章就代表你博士想出了多少个成熟的创新点。

3.博士能够发多少文章还取决于专业。

一般来说传统工科、文学类的专业都比较难发文章,因为真的工科做实验、文科一些专业调研还是需要一定的实验周期的,但是像化学、材料、生物类的就相对好发文章一些。这些专业的博士平均论文数量还是比其他专业要高一些的。

结束语:能够发多少篇文章还是要看导师的状态、自身的努力有关系的,这也是为什么读博一定要找一个好导师的缘故。同时不同专业的博士平均发文章的数量也不太一样,生物、化学类的还是比其他专业多发文章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我举几个学校的例子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补充。

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果不准确请大家更正。

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专业要求都不一样,有些专业发十几篇属一般水平,有些专业发一两篇已经不错了,不能比.

这种事和很多因素有关。

1.文理科之间以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差别很大。理科相对好发表文章。在理科中,材料化学领域也相比数学物理方向好发。

2.你的导师是否是你所在领域的大牛。大牛的课题组相对好发文章,也相对好发好顶级期刊。

3.这和个人能力有关。我是在材料领域,已我认识的人为例,有人博士期间可以发十八九篇一作的文章,也有因为达不到学校毕业要求而被延期的。

4.和你所在学校的层次有关。学校这个平台的好坏直接影响你好不好发文章。同样一篇文章以好学校的名义投稿和以一般学校的名义投稿差别很大。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博士论文造假,以及因为博士发不出论文而选择自杀的新闻出现,人们对博士毕业的门槛产生了关注。

一名博士想要毕业的话,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证明学术水平的小论文成果达到要求;2、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就小论文这一项来说,诸如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等各大重点高校,都是要求有两篇核心期刊论文。

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或许会降低要求,至少要有1篇核心期刊,另外一篇可以是C扩、C集或者得到学术委员会认可的普刊。

此外,对于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来说,论文数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一些专业发论文比较容易,那么数量的要求就会更多。

但不管这些要求具体为何,普遍的要求就是两篇核心期刊。达到这个要求即可毕业。

对于大多数博士来说,两篇就是他们水平的极限,这点毋庸置疑。

但对于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博士来说,两篇根本就是小意思洒洒水,他们发表的数量能够达到5篇以上,就属于很不错的情况了。

总而言之,通常是两篇。

你要问你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校,有的一篇不要,有的要几篇还需要看期刊等级……不一而论,关键是论文要写好是关键的及关键

清华一年2篇CNS。清华大学博士生4年在CNS三大期刊上发表8篇论文提前一年毕业,_一般而言,在清华大学读博士,能够顺利毕业,就已经很不错了,更不要说提前毕业了。然而,白蕊就做到了。

您好,你的问题,我之前好像也遇到过,以下是我原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有过研究生经历的同仁们,自然会对上学期间要求硬性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几篇论文作为能否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没有按时按量发表到制定标准的期刊文献上,你连参加毕业答辩的机会都没有。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严格尊重这条规定。而清华大学做出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不再硬性要求上学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可以说是给所有的清华硕士研究生解绑了。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之中,不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随意的毕业,最后的毕业学位论文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成绩是否合格的终极考量标准。 也就是说清华大学不要求学生发表期刊论文,但学位论文还是要求非常严格的,要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字数、格式、参考文献等具体要求按时完成,方能成功毕业。中国高校现在普遍一个问题在于唯论文主义,教师要论文才能有课题,才能升职称,才能涨工资,学生有论文才能顺利毕业。高校每年产出论文的数量巨大,但论文的质量太低,原创新不足,基础研究不够,课题前瞻性不足,这都是主要的问题。 最可气的是,学校将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考核一名老师是否称职,学生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高校作弊现象不断,学生在校外请枪手代笔,甚至有些老师的论文也是由枪手完成,更奇葩的是老师和学生一起作弊,老师替自己的学生完成论文,自己进而能获得职称的晋升。在这种唯论文论英雄的大学教学环境的之中,是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研究成果的,这也极大程度上拉低了我国高校的总体研究水平,唯论文论这一毒瘤必须铲除。 清华大学可谓是在这个方面走到了全国高校改革的前面,清华大学大学早几年已经去除了博士申请学位必须要求发表论文的规定。现在进一步将这一改革扩展到硕士研究生领域,可谓是大快人心,引领高校改革浪潮,不愧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名校。清华还是要探讨一下是否能为教师松绑的话题,这才能进一步激发老师的教学积极性。,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清华大学刘凯发表论文

关于爱情论文 作者:刘凯 爱是永远无休止的思念,爱是一连串刻苦铭心的感情。在我们的生命里,有一种纯粹的幸福,那就是深深去爱和深深被爱。曾经,爱是一种崇拜;现在,爱是需要和欣赏;今后,爱是一种依靠。 爱情也许永远无法说清楚,谁也不能断定爱情的输赢,因为爱情毕竟是两厢情愿;因为我们彼此都愿意因爱而痛,而苦……而付出自己所以一切时,这也许就是爱情的伟大。爱情的力量,即然这样,那就让我们感受爱所带来的一切吧! 岁月之神是永远不会回头的,时过境迁,生活慢慢将我们的爱情一点一点改变,共同的岁月会把我们年轻的爱情磨成亲情。但是岁月改变的只是爱的形式,而爱的初衷并没有改变。如行动代替了语言,完全真实自然的放松代替了要在对方面维持最佳状态的矜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代替了风花雪月的浪漫……这时候,爱情会在彼此的宽容中增长。一部分凝聚成亲情,那是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更亲密而不可分割的感情,是爱情的另一境界。能区别这个境界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享受并加以维护这个境界的人也不算多。所以《圣经》给爱的定义为是——恒久忍耐,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你就忍耐他/她的一切,反过来如果你恒久忍耐一个人,那么你一定非常非常地爱他/她。都说上辈子的一千次凝望才有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那么我想问:那些历经坎坷,终成眷属的有情人上辈子凝望了多少次? 牵手茫茫人海,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尔虞我诈、虚情假意、真爱贬值,走向没落的时间里,在那么容易失之交臂的情况下,何其有幸能够携手;而在携手之后,有要经历过多少忍忍让让才能一起走到白发苍苍,走完今生今世。从这个角度讲,那些奉行“快餐”爱情的现代人完全没有资格轻视传统爱情。“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其实这只是对天长地久的绝望和无奈。“醉生梦死也只不过是一个玩笑罢了,真正忘不了的是和爱人失之交臂与永远也追悔莫及的机会” …“为什么要失去的时候才争取” …… 人生就是这样残酷,当真爱在我们身边时,我们什么也不懂,等到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时,悔之晚矣。正如有人所说的一样:人生真的只是张单程的车票,我们买到回程的车票,错也好,对也好,没有办法弥补,真的没有! 有时禁不住问自己:多年之后,是否有人会记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古老而最浪漫的誓言?

恋爱是失去理智之后和恢复理智之前的男女之梦,只有一种恋爱可以称之为“纯爱情”那就是初恋。所以爱情只存在于青少年之中,那是人生最短暂的梦幻。而男人女人一旦成熟进入中年,一切所谓的恋爱不过就是情欲的冲动而已。所以有了那句最著名的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有人若以为进入坟墓就能有永恒的爱情,则是笑谈。还有一句著名的说辞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如果,婚姻是依照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尚可勉强有点理由。而今却是自由恋爱,有几人听从父母大人的安排。所以,这种说辞无疑是符合“婚外恋”的口味。而且,显然已经发展到准备走出现有的婚姻。我倒认为青年人如果过早进入婚姻,遵循传统观念反而具有大利益。因为,父母们显然是俗话讲的“过来人”。何为“过来”不就是从爱情、婚姻中走过来的吗?真切的实践者,诚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爱情的真理就是“暂时的失去理智的梦幻”,而婚姻是长久的生活。爱情可以成为婚姻的过程,而婚姻把男女从梦中拉到现实的生活里。以做梦的方式进行婚姻生活实质是伤害婚姻,爱情是疯狂的,而婚姻需要稳定。因此“过来人”讲究“门当户对”,而作为维持婚姻长久的基础,“门当户对”显然也不乏道理。拿破仑曾经说过:“爱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在爱情的战场上唯一获胜的秘诀就是逃跑。”可是很多人还是喜欢做精神病,让自己失去理智沉湎于恋爱状态,这是因为理智足以让人痛苦不堪。然而,战胜痛苦需要强壮的力,凡是具有强壮的力的人基本上都很优秀。因此,成熟的男人是不应该恋爱的,充其量也是满足情欲而已。所以,尼采有了著名的一句话:“到女人那里,别忘记带上鞭子。”恋爱只应该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沉湎于恋爱,的的确确是乏力虚弱的表现。但是,历史上也有项羽和顺治诸多的豪杰英雄为爱情所俘虏。看来爱神丘比特的翅膀确实没有方向,她的利箭更是颇具杀伤力。这更应验了莎士比亚的名言:女人是男人生命中的行李,带上她累赘没有她也不行。恋爱足以让伟大的人变的渺小,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一旦陷入恋爱,那么,他的黄金之膝一定可以弯曲在令他痴迷的女人面前。不但如此,陷入恋爱中的伟大人物同样可以改变德操,可以把真实的谎言说得地动山摇,云雾变色。看来女人确实可以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如何征服男人,当然通过爱情。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因此,撒谎和化妆成为女人的专利武器。也因此,爱情是女人一生的梦,也不得不是一生的梦。因为,实现女人们的自私与虚荣只能通过这个梦。这是最为便捷的路径,也是最符合弱者的路径。而很多男人今天也通过这个手段来实现欲望,在这个男女平等的时代确实无法分辨强者弱者。很多精于此道的男人们也确实作到了让一些“女强人”和“富婆”们抛夫弃子散尽家财。可见,女人们强烈的虚荣和挥霍心理导致的疯狂足以让男人们自愧不如,这就是恋爱,说不清楚稀里糊涂。古往今来的盛赞贞洁烈女们文学以及歌颂爱情的诗篇和小说,大多是文学加工或者极个别的事例。而这些作品无疑是起到了美酒和毒品的作用,谎言编织的美梦令多少少年男女心志发狂。一方面,贞洁之说摧残了妇女,妇女们为了表面的贞洁达而必须撒谎;另一方面,也因此制造的美丽的假象麻痹了男人。尤其走进婚姻并事业受挫的男人们,都认为自己美丽的妻子们变了,变得不可理喻。岂能不变,少女已然成为女人。变化莫测正是女人的特征,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女人变化更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以为了解女人的男人必然是糊涂,而对女人糊涂的男人才是彻底的明智。成年女人的爱情观很现实,但是,成熟优秀的男人也很理智。不然,女人可以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疯狂地抛弃家庭的。所以,很多这样的男人往往在恋爱中恰倒好处地表现自己冷酷、无情的一面,否则多少家庭面临崩溃。因此,尼采的鞭子的却有神鞭的功效。女人是感性、柔弱的,男人相对比较理性、刚强。柔情似水应该是女人的专利,而对于男人,恋爱则是毒品和美酒,让男人虚弱,失去征服世界的力。男人没有世界,也不会有女人。这就是矛与盾的关系,中间是恋爱,内容却不简单.

红三代 以前是被重点培养的

全国学联主席刘凯:从拳击选手到保送大学 我们要举起一个理想的杠铃,不仅要把这个杠铃举起来,还要把平凡人的希望与感动举起来,提引得更高,不仅要负重成功,还要提升,把一个时代高高举起。 2005年11月的一天,西风疏淡,我在北大燕园的人群中等到了刘凯。他于这年7月24日,当选为第24届全国学联主席。 全国学联是“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简称,全国所有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所有的中学生,都是它的成员。据2003年的统计,全国学联拥有1.35亿成员,10万个基层单位,其影响力、号召力不言而喻。而“全国学联主席”这一重任,不是出类拔萃的青年不能担当。 尽管说起自己的当选,刘凯一脸腼腆,“这也许是历史的偶然吧”,但我眼前的一份履历已悄然诉说了他的不平凡,“2000年河南省拳击锦标赛亚军、2001年度河南省三好学生、2002年度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国家一级运动员、河南省计算机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北大学生会主席”。按常规,一个人可以很精彩,但很难达成方方面面的精彩,刘凯却以自己的成绩将上述定论有力驳回。难怪2002年,来焦作一中招保送生的老师惊喜地表示, “几个保送生可能具备的素质,却在他一人身上奇妙地融合。 身为全国学联主席,同时又是广大青年中的一员,刘凯的出色是否也体现了这一时代青年的鲜明特色?此外,在青年价值观日益多元、个人奋斗目标日益实质化的今天,刘凯和学联的同事们,何以投身青年工作,举起了“理想的杠铃”? 我要的是让自己这个“人”,成为最好的名牌 1983年,刘凯在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父母均为公务员。祖父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年仅15岁时便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转战南北,建国后调任焦作做领导工作。老人对孙子疼爱有加、呵护备至。从刘凯断奶起,祖父每晚都搂着孙子睡,长达8年,每晚都要给孙子讲历史典故和革命故事,从《百家姓》《三字经》“程门立雪”一直讲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英雄,更让人称奇的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刘凯就一次次听祖父讲解《矛盾论》《实践论》……这些都为他后来在大学攻读哲学专业以及站在一个更高更远的平台思考问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出身的父亲,为小刘凯的健康发展和身心塑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父亲一直教育儿子,做个“有肩膀、有担当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多学知识、学技能,全方位地培养个人素质。4岁学游泳,爸爸是贴身教练,7岁学骑车,爸爸积极鼓励,13岁时刘凯又迷上了篮球,于是在球场上常常能看到父子俩挥汗的身影。除了鼓励刘凯积极发展自己的爱好,在生活上,父母也是用一种深沉的方式给予儿子关爱和指导。小刘凯初中时就常常开夜车读书复习,母亲悄悄地拉下了电闸,再微笑着看儿子进入梦乡。 正是长辈的言传身教,培养了刘凯良好的品质和勤学苦读的精神,“要做就做最好”成了他的行事准则和目标。一次逛街,母亲为儿子相中了名牌的运动装,刘凯热爱运动,帅气的装束正好配他矫健的身手,可他笑着摇了摇头“太贵了”。“没关系的,儿子。”母爱总是无私的。 “可我要的是让自己这个‘人’,成为最好的名牌。”刘凯默默地想。 优秀,是方方面面的优秀 刘凯渴望优秀,但何谓“优秀”,他作了一番注解:单单学习好,不算优秀;单单球打得好,也不算优秀;单单哪一方面好,都不算优秀,或只算所谓的优秀。除非各方面都很棒,那才是真正的优秀。 他的理想是“最好的初中、高中与大学”。初三时,由于担任学生会主席占去很多时间,刘凯的成绩一度不太理想,别人劝他,“你又不用着急,反正你父亲在教育局工作,按规定直系子弟可以享受一定的加分。”“不行!”刘凯不允许自己坐享“福荫”,“从爷爷那一代,对工作、对家庭就持一种非常严谨的态度。一定得靠自己的本事进一中,如果我考不好,我就不上。” 中考日益临近,刘凯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英语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他最后翻了翻自己做过的两万多道复习题,带着自信踏实地进入了梦乡。第二天的考试,他只花了40分钟就交上答卷,并最终取得了满分的成绩。“有人说题海战术是个笨办法,但有时它又可能是最聪明的办法。” 16岁的刘凯如愿以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省重点中学焦作一中。 然而一上高一,刘凯就做了件让班主任瞠目结舌的事情——在学校附近开了间音像店。“河南省每年考生这么多,1万个人里面有一个上北大、清华就不错,竞争这么激烈,你还有心思不务正业?”老师生气地指责。 “可是……做生意与成绩好并不矛盾。”刘凯眨巴眼睛,背后父亲的理解与支持让他底气十足。父子俩曾一起读过一篇反映中日青年素质差异、名为《夏令营的较量》的文章(发表于中国青年报,作者孙云晓),深受震撼并达成共识,“如果想做个未来中国的有为青年,不应该只满足于啃书本,小至个人的发展,大至民族的振兴,均寄托于青年素质的全面提高。” 开店的成本从哪儿来?刘凯找父亲借了3000元钱,“说好了,我会还给你的。”“那是,你不还我还不行。”父亲呵呵笑道。因为“资金”是“融资”得来、且须“到期偿还”,刘凯精心拟定了“商业计划”以保证“投资回报率”:先拿1000块钱做房租押金,500块钱装修,剩下的1500块钱,拿去进货。进什么样的货,他先作了一番细致的规划:一盘磁带卖10块钱,其实进价只要五六块钱,假设卖500盘磁带,我就能挣2500块钱,CD和DVD利润就更大了……招聘怎样的工作人员,他事先也经过认真考虑,就找以前初中毕业走向社会的同学,并开出“每月300元”的薪水。 于是学业忙碌的刘凯,又给自己多添一个“任务”——每天晚自习之前,去音像店转转,了解进货、销售、当日流水的状况,还要经常阅读流行音乐杂志、把握最新行情。第一个月,刘凯净挣3000多块;第二个月,他将欠父亲的3000元本金还清;第四个月,将大伙儿的工资提高到每月500元,以激励员工…… “我并不在乎钱,但我在乎钱的象征意义,它标志着我的独立。”刘凯说,这个小店在他大一时已经作价转给了4个同学,但至今为止仍然意义非凡,“它的收益加上我在北大的奖学金,维持了我大学4年的学费与生活。”金钱的另一个重大价值在于它能帮人达成美好的心愿,目前刘凯正在联系资助青海大通县的一名学生从初中读到大学。 对刘凯而言,成长岁月中还有一件事刻骨铭心,经历了这件事,人生中再有什么挫折与艰难,他都能做到不慌张,不逃避,淡定坦然—— 学拳击缘于父亲的一个建议,“练一个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体育项目,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学到一技之长,如果你连自己都保护不好,谈什么去保护自己的爱人、家庭,谈什么保家卫国?”刘凯本想练跆拳道,但因跆拳道讲究柔软度,而他那时的骨骼、筋腱都已定型,所以改练了拳击。 经过刻苦训练,刘凯掌握了拳击方面的许多要领,一路闯进河南省拳击锦标赛决赛,赛前教练却一反常态:“我建议你弃权,你的对手是好几届的冠军、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职业运动员,你与他实力太悬殊,他出手很重,保不齐把你打坏了,即使你弃权也是亚军……”教练甚至专门给刘凯的父亲打电话,希望他阻止儿子冒这么大的风险,可父子俩的回答几乎异口同声:“一定要去!打不死就行!”父亲一直想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男子汉,刘凯的思路则是,“从小到大,我在各方面还都算是比较顺利的,应该尝试尝试挫折。” 不出教练所料,双方实力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刘凯甚至连“计算点数分出冠亚军”都轮不上,就被对手几个迅猛的重拳直接打倒在地,鼻梁当即折断。比受伤更让他感到奇耻大辱的是观众的唾沫还有扔过来的香蕉皮、矿泉水瓶,观众的愤怒可以理解,兴致勃勃地赶来本想看一场势均力敌的好戏,谁知刘凯如此不堪一击…… 2004年,刘凯参加北大学生会副主席竞选,因拳击经历遭到一个学生代表的强烈质疑:“拳击是一项很野蛮的运动,你那么热爱它,是不是因为你也是个崇尚暴力、血腥的人?” 刘凯微笑着,从小到大的难忘片段过电影一般掠过脑海,随即,他捕捉到隐藏在心底最深处最微妙的感触,给出了回答:“我感谢拳击,一方面因为它锻炼了我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它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性格。为什么这么说,其实,我们生活中会面临许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压力,有时你就想躲起来,拿被子去盖住自己,不想去面对它,但当你站在一个四面被围起来的拳击台上,面对对手,你根本无从逃避,你只有勇敢地迎上去、还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拳击的真谛不在于击倒对手,而在于被人击倒后能够坚强地爬起来,我们珍惜胜利,但我们更珍惜这个拼搏的过程。这就好比你一路跋山涉水,当你最后爬上一座高山,回首看看自己征服过的小山丘,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泰然。” 学生会工作,追求的是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 2002年,多项素质与能力突出的刘凯,被保送进北大哲学系,那一年包括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在内的多家著名高校均向他投来橄榄枝,即使就读北大,也可以在文科范围内选择专业,为什么选报北大哲学?“哲学是个比较冷门的专业,但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源头,也是一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升华和提炼。”这一富于思辨性的学科对刘凯的巨大影响,莫过于使他能以一种简单而又清晰的方式,看清自己的人生方向,并有计划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近——投身青年工作,这是一项富于魅力的事业!北大学生会,则为他投身其中提供了最好的起点。 成立于1919年的北大学生会,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此后30年,在它的组织下,北大学子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一次次挺身而出,勇敢地承担起救国自强的使命,谱写了一曲曲壮怀激烈的青春之歌。在建国后,当新中国专业型人才极度匮乏时,北大学生会又号召学子胸怀祖国、发奋读书……它不愧为 “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 从大一开始,刘凯就报名参加了北大学生会,从文化部一名普通干事做起,参与中秋晚会、两届十佳歌手大赛的筹备工作,渐渐融入其中,而2004年作为分管学术实践工作的学生会副主席主动请缨编写《青春北大》一书,则让他对北大学生会的历史、气质、内涵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 在此之前,从未有人像刘凯那样真正一头扎进厚重的故纸堆里,为北大学生会85周年的历史作一个完完整整的梳理,他一次次奔往北大档案馆,在残笺断简间逐字追寻。8个月下来,刘凯和同学们编写了6本书稿,累计75万字,均是在繁重的学习与社会工作之外完成,辛苦与压力自不待言。8个月下来最大的收获是思考与感慨——理想主义曾经怎样高高地飞扬,新时期学生会工作又面临怎样严峻的挑战与危机? “很多普通同学把学生会比为一座城堡,认为走进这里的同学不过是为了离开城堡时,手中多一柄可证明资历的长矛。这从一个角度,说明学生会面临的问题和学生会干部的尴尬处境。不可否认,当一部分人走出这座所谓的城堡时,以长矛为标榜,即便没有骑士的风度,但也‘长矛在手、别无所求’,直到外表光亮但质地脆弱的矛碰到现实不甚光亮的壁后,他们折断了长矛,屈辱地离开,做了城堡的罪人、社会的小丑;其实,学生会不应当是一座高高在上的城堡,它追求的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2005年参加北大学生会主席竞选时,刘凯平静地说出他心中的学生会的模样。 他曾借用北大校徽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校徽上有三个人,上面两个,我们可以看作是中国非常平凡的男与女,他们可能不会天天去想理想、忧患、未来这些东西,但正是他们支撑着社会的主流。而下面这个人,令我联想起雅典奥运会上张国政破记录前的那个动作:他马上要举起一个理想的杠铃,他不仅要把这个杠铃举起来,还要把平凡人的希望与感动举起来,提引得更高,不仅要负重成功,还要提升,把一个时代高高举起。” 这是时代的召唤——浮躁的、商业化的氛围,仍需一群青年以理性和平和的方式,举起理想的杠铃。 理想之外,尚须实践。在北大学生会4年,刘凯多次组织为同学谋求利益的工作。如生活部向社会筹集5万资金,用来资助校内贫困大学生;定期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并代表学生与校领导定期见面,反馈意见,理性维权……今年主推的中心工程,则是“爱·生活”主题系列活动。活动缘于一个大学女孩的辞世,跳楼前她在一张纸条上分别列举“生”与“死”的理由,得出的结论是“死”的理由更多。“爱·生活”的倡议书上这样写道:“死亡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大学也不该是挥霍青春的旅程,她是一段丰润充盈的异彩流光,怎甘使灰尘掩埋光彩,微瑕遮蔽人生的阳光……” 2005年4月,理想色彩浓厚同时富于实践精神的刘凯当选为北大学生会主席。7月,当选新一届全国学联主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