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期刊的选择对论文能否发表至关重要。当期刊编辑收到新稿件,首先考虑的便是文章内容是否符合期刊要求。怎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SCI投稿板块不定期推送食品相关SCI期刊简介及分析,期望能助力你的论文顺利发表。 01基本信息 期刊:Food and Function ISSN:2042-650X 主编:Christine Morand,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 影响因子:3.289(2017)、3.241(2018) 出版周期:月刊 版面费:无 投稿链接: 02收稿范围 本期刊为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和其他食品科学家提供一个独特的场所,可以在食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方面发表论文。该杂志 侧重于 食品和食品与健康有关的功能,如描述:食物的物理性质和结构、食物成分的化学、食物成分的生化和生理作用、食物的营养方面、对食物成分的毒理学反应、使用食物或食物成分的临床和人群研究。 特别有兴趣的主题 包括:食物消化过程的化学和物理学、食物的物理性质/结构与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例如营养物质的释放和吸收、食品成分的分子特性和生理效应(新颖成分,食品替代品,植物化学物质,生物活性物质,过敏原,调味剂和香料)、人体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功效和机制-包括生物标志物、食物污染物的影响-包括毒理学和新陈代谢、营养生理/代谢和相互作用、营养和饮食在疾病中的作用。 以下类型的文章 不在收稿范围 :纯食品分析-这些可以在我们的姊妹期刊《分析方法》上发表、不在食品研究范围内的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的纯控制释放-这些更适合于制药期刊、定义不明确的提取物的体外研究、没有对照的研究。 03投稿指南要点信息 投稿指南(无PDF版本,见 )。 投稿指南 格式要点 : 请在提交的论文中还附上图形摘要。该条目应包括彩色图像(宽度不超过8厘米,高不超过4厘米),以及20-30个单词的文字,以突出您作品的新颖性。 结果和讨论可以分开或合在一起写。 必须包含一份利益冲突声明。该声明应强调作者认为有必要向已出版作品的读者披露的任何潜在利益冲突,无论是财务上的、个人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该声明应放在参考文献列表前“利益冲突”小标题下的手稿末尾。如果没有利益冲突,请在标题下注明“There are noconflicts of interest to declare”。 图形应适合单列(8.3厘米)或双列(17.1厘米)宽度,且长度不得超过23.3厘米。图形摘要不应大于8 x 4厘米。 图片格式TIFF或JPEG,黑白图像素至少1000dpi,彩图至少300dpi(本人建议)。 04科讯观点 官方投稿模板、参考文献样式(Endnote、Mendeley)可联系获取。 ------ 参考资料:[1]Food and Function, journal-specific-guidelines. 文章首发地址:
polymer chemistry 的,RSC都是这个,然后在soft matter主页给的模板里面改格式。祝好运
大修?看你怎么开的吧!三年做个大保养~十年也不用大修啊~中国一线城市车基本上十年都淘汰了~ 很多车十年都开不到十万公里~发动机都好得很~
投稿期刊的选择对论文能否发表至关重要。当期刊编辑收到新稿件,首先考虑的便是文章内容是否符合期刊要求。怎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SCI投稿板块不定期推送食品相关SCI期刊简介及分析,期望能助力你的论文顺利发表。 01基本信息 期刊:Food and Function ISSN:2042-650X 主编:Christine Morand,法国国家农业研究所 影响因子:3.289(2017)、3.241(2018) 出版周期:月刊 版面费:无 投稿链接: 02收稿范围 本期刊为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和其他食品科学家提供一个独特的场所,可以在食品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学方面发表论文。该杂志 侧重于 食品和食品与健康有关的功能,如描述:食物的物理性质和结构、食物成分的化学、食物成分的生化和生理作用、食物的营养方面、对食物成分的毒理学反应、使用食物或食物成分的临床和人群研究。 特别有兴趣的主题 包括:食物消化过程的化学和物理学、食物的物理性质/结构与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例如营养物质的释放和吸收、食品成分的分子特性和生理效应(新颖成分,食品替代品,植物化学物质,生物活性物质,过敏原,调味剂和香料)、人体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功效和机制-包括生物标志物、食物污染物的影响-包括毒理学和新陈代谢、营养生理/代谢和相互作用、营养和饮食在疾病中的作用。 以下类型的文章 不在收稿范围 :纯食品分析-这些可以在我们的姊妹期刊《分析方法》上发表、不在食品研究范围内的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质的纯控制释放-这些更适合于制药期刊、定义不明确的提取物的体外研究、没有对照的研究。 03投稿指南要点信息 投稿指南(无PDF版本,见 )。 投稿指南 格式要点 : 请在提交的论文中还附上图形摘要。该条目应包括彩色图像(宽度不超过8厘米,高不超过4厘米),以及20-30个单词的文字,以突出您作品的新颖性。 结果和讨论可以分开或合在一起写。 必须包含一份利益冲突声明。该声明应强调作者认为有必要向已出版作品的读者披露的任何潜在利益冲突,无论是财务上的、个人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该声明应放在参考文献列表前“利益冲突”小标题下的手稿末尾。如果没有利益冲突,请在标题下注明“There are noconflicts of interest to declare”。 图形应适合单列(8.3厘米)或双列(17.1厘米)宽度,且长度不得超过23.3厘米。图形摘要不应大于8 x 4厘米。 图片格式TIFF或JPEG,黑白图像素至少1000dpi,彩图至少300dpi(本人建议)。 04科讯观点 官方投稿模板、参考文献样式(Endnote、Mendeley)可联系获取。 ------ 参考资料:[1]Food and Function, journal-specific-guidelines. 文章首发地址:
1. 关于作者署名 我们实验室从师兄开始,发的SCI基本上都是参与者有谁就挂谁的,基本不挂关系户。这一次,我也是仿照以往的情况署上了作者的名字,但是漏掉了给做好前期工作现在已经毕业读博士去的师兄,和我的这个课题的实际申请人L教授。漏掉师兄,很不应该,但是关于L教授,是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因为L教授已经从我们学校调走已经一年多,早已和课题组没有太大的联系,关于他和我们这个课题的关系我也不甚清楚,所以真的没有想到要把他加上。因此,在这里,我要提醒给位初次投稿的虫友们,写文章投稿之前一定要把作者的署名确定好,尽量去问问老板的意思,自己也要思量周全,也许你很反感增加关系户,但是你不应该漏掉每一个对文章有实际或者潜在贡献的人。我的文章在投稿之前老板并没有就这些问题细看,所以后来发现的时候也晚了,因此,我觉得,也许老板不会给你审稿,但是关于文章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他们还是能把握的,所以尽量投稿之前还是给老板看看,如果最后出现像我这样的问题就满郁闷了,因为越到后面增加作者一直是一件满敏感的事情。关于这一点的解决方法我在后面说。 此外,在我的初稿中,老板是第二作者加通讯作者。修改意见回来后,我在他心情好的时候问了下能不能把他放到后面,他同意了(后来实验室也开始沿用这个做法)。这样的做法是可以让周围的同学成为第二作者,而且也许同学写文章的时候你也有成为第二作者的可能,尽管很多学校不会因为第二作者算你的文章,但是对于出国或者是找一般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多一篇第二作者的文章也是聊胜于无的事情(尽管很多老板现在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我想,万事也都有个开头)。于是,在修改稿的时候把老板的名字换到了最后,其他人都往前进行了挪动,在response里面也没有提这个事情,最后一点问题也没有。 2. 关于图片质量 这个问题论坛上问的虫子也很多。很多期刊要求图片质量到600dpi并且要TIF格式。其实可以通过PS或者corel draw等作图软件导出这个图片,然后导出的时候选择TIF格式和600dpi,再选在LZW压缩,另外把尺寸改小一点(10000X10000的可以改到2000X2000就够用了,太大的话一张图片几十兆) 3. 关于Supporting Information Supporting Information是ACS下面期刊常见的部分,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处会有著名。内容一般是一些私下提交给审稿人的参考信息(例如详细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等)但是不在文章里面发表的(有的是为了保密又得是为了简洁)。当时我由于经验不足,把一个不属于这个范畴的东西当成了Supporting Information传了过去,当然,审稿的时候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是编辑在回复里面却让我按照模版把Supporting Information这一章节补上。这个时候我才去看Supporting Information到底是什么,才知道原来自己摆了乌龙。唉,现在想想就觉得好笑。没有办法,只有跟编辑写信问询,申请不写Supporting Information,并承认自己前期的错误,好在编辑啥也没说就同意了(实际上这些信件是助编处理的)。 4. 关于Table of Contents Graphic 关于这一点经常看见有虫子在问。这个并不是ACS下面独有的,貌似RSC及其他出版集团下面也有这个要求。我当时也不太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是啥。后来去看了别人的文章才知道没有什么神秘的,实际上就是一张你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图片而已(可以是示意图也可是是电镜,也肯以将文章里面的几个图合在一起编辑成新图)。ACS的TOC除了一张图以外还要有一段不超过60words的说明。也就是简要说明你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行了。TOC在初稿的时候并不如何强调标准,但是在修改稿的时候非常重要。而且修改稿的时候可以对初稿的TOC进行改动,不用对编辑说明也行的(我就完全改了图,还改了不少单词)。 5. 关于copyright 3,4,5这三条都是编辑在审稿意见回来之后要求一定要弄好的重点。Copyright任何投稿都会遇到,也经常看到虫子问copyright的问题,无非是关于提交copyright的时间和里面的一些具体地方怎么填,还有就是如何给编辑。我在初稿的时候直接忽略掉的copyright,因为我看木虫上有人说copyright只是在接收后才有实际意义,那么也就是说晚点交copyright并不影响我正常的审稿。因此,对于大家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的,一般不用太早提交copyright。Copyright的填写主要还是用pdf软件在上面直接打字,只需要在“Original Signature(s)”这里亲笔写上和你文章作者顺序一致的作者的英文名就行了。另外,也许你会碰到“Print Authorized Name(s) and Title(s)”这样的文字,Title的意思相当于作者的身份。例如:张三是教授,李四是硕士,那么这里就用软件打上“San Zhang (Professor),Si Li (Master)”就行了。版权填好以后扫描后传给编辑(我是扫描成图片然后把图片做成PDF传回的)。 6. 关于通讯作者邮箱 在我投稿之前,我仅仅认为通讯作者邮箱就是一个邮箱而已,就是老板邮箱的代名词,没有认真的对待,但是恰恰通讯作者邮箱让我大涨了一番见识。我也是投稿之前用的是老板的126邮箱。后来在投稿20天后突然莫名的收到了审稿意见回复(系统上突然从第二部飞到了第五步),当时真是十分惊讶。忙问老板,老板打开他又想一看,才发现早在10天以前编辑就发邮件给通讯作者邮箱说正在邀请审稿让我耐心等待了…郁闷…白担心会被编辑直接砍掉了。后来由于又要给编辑问询,又怕还出这样的事情,于是乎起了更换通讯作者邮箱的念头,老板也没有意见,于是在修改的时候直接在系统中作者信息那把通讯作者邮箱换成了我注册的一个新邮箱(我设置的密码)。关于更换通讯作者邮箱,我犹豫了好久是否再给编辑问询信,后来想想怕把编辑惹毛(前面因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已经问询一次了)就算了。庆幸的是,编辑啥也没说,顺利搞定。因此,建议各位初次投稿的虫子,特别是自己写文章自己投的虫子,通讯作者是老板的,没错,但是通讯作者邮箱最好用自己的或者自己帮老板申请一个新的,专门对付这次投稿(当然,你有本事的话要到老板邮箱密码也行)。这样的话后期你就不会像我一样郁闷了,并且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快很多(试想一下,当一封重要邮件躺老板邮箱里面,老板又联系不上或者不方便转给你会不会郁闷?)。因为,投稿过程中,编辑只会和通讯作者联系的。 7. 关于是“大修”还是“小修” 我发现很多虫子很关心这问题,仿佛大修接收的可能性一半对一半,小修的可能性就到8成了,而修改重投就是没有希望的。其实,能不能接收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好好修改,而并不是“大修”还是“小修”。这些词并不像“如朕亲临”的金牌那么神奇。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除了大修小修以外的一个情况“修改后重投”,其实只要改好了,重投也是很有希望的,所以很多是这个状态的虫子完全不用灰心,相反应该振作起来,一举攻克最后一关。总的来说,论坛上就有小修不重视,不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而被拒稿的(审稿人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也有被编辑打回重投,但是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好后重投直接接收的。所以,希望刚投稿的虫子们多注意本质(怎么修改),少在乎现象(是大修还是小修)。 8. 关于英语的修改 看到很多虫子问英语不过关,怎么修改的问题。我说说我的经历。两个审稿人给我的审稿意中,英语评价都是Fair,说“有很多的文字错误”让我修改(实际只举出2个)。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审稿人对母语非英语的作者的偏见而已。为了认真修改,我找了师兄帮我改了一遍。找了老板,请他找他美国的同学帮忙再改。综合两者的意见最后敲定。最后在修改稿原文中把修改过的地方全部用红笔标出,并且在response中逐条列举出:P1, L15 (gas) → P2, L15 (gases),以显示自己的确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了认真修改。最后,很顺利,两个审稿人都没有就语言说什么。 9. 关于引用未出版的参考文献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也看过几次了。我这次也碰到了,和大家说说。我有篇重要文献还没有出版,俺引用了,后面用的是“in press”代替。但是后来想想不对,参考文献只有作者的名字(而且是中国人的文章,名是简写的),没有页码卷数,没有标题,要别人怎么搜? 10. 关于二审到接收的等待时间 这一点,太多的虫子揪心了。几乎天天都有虫子问这个。我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毕竟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员。但是修改稿投出后我恨不得每天刷新100次邮箱。一周后还没有消息,人就开始十分焦急,情绪低落。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因为在论坛上看了一些说修改后当天接收或者一周接收之类的帖子,认为这个时间就是定理,才会这么着急的。另外,我们也都有一个惯性思想就是审稿意见也就那么长时间(1,2个月,难道二审要1个月以上不成)。实际上,事实正有可能如此,甚至我看到的绝大部分情况都是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接收的。因为,对于有可能接收的稿件,也要考虑出版的安排以及编辑手头的工作量等诸多问题。在这里我很感谢Thomas2000大哥当时对我安慰,他和我投一个期刊,是1个月大修变小修,小修到接收整整四个月,并且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算是平复了我焦急的心理。俺甚至还趁这段时间去外地玩了半个月,呵呵。 11. 关于增加作者 前面第1点说到了我没有把师兄和L教授列为作者的事情。修改的时候也没有增加(其实修改的时候是很好的增加作者的机会),接收以后才发现了漏掉了师兄(但是还是没想起来L教授,汗)。这个情况相信也有虫子遇到过。这个时候我是先直接写信和期刊的主编联系(不是出版编辑部,尽管这个时候稿件已经转到出版编辑部准备排版了),叙述了自己的疏忽以及师兄的一些贡献(做了很多前期的研究,并且提供了很多理论依据),最后附上一句“不知您是否能允许我们弥补我们的疏忽”(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发过去后编辑很快同意了(加为二作)。但是我还是漏掉了L教授,这个也是我的一大遗憾。后来在校样的时候在尝试这一招就不管用了,编辑拒绝。所以,希望大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把作者什么的都决定好,省得后面一堆麻烦。就算要加也要在修改的时候加,过了修改的话也行,但是要写尽快联系编辑,机会只有一次。对了,申请加作者的同时一定要附上新的版权哦~~ 12. 关于更换插图 我是接收了以后才发现期刊的彩印是免费的(汗),于是在接收后去信给编辑更换彩色示意图,并附上了图片(和增加作者在一起写的一封邮件,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编辑很快同意了,没有什么问题。我说这个只是想说明大家初稿或者修改的时候最好把这些都考虑好,不要像我一样弄的焦头烂额不得安宁。 13. 关于校样 ACS的校样非常人性化,编辑帮我修改的很多语言上的问题,然后排版,并把修改的地方做出了标示。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要三言两语回封信就可以了。 14. 还有一点经验之谈 不要说俺迷信,哪怕没有金币,俺现在看着祝福文章顺利接收的帖子是必顶的,看到被拒稿的肯定要安慰一番,觉得为别人送上祝福和安慰我自己也会好受一些,也许人品也会提高一些,下次发文也有信心一些,呵呵。当时,也正是很多虫子在我修改的时候给我鼓励和帮助,才使得我最后有信心有动力修改了文章并且顺利接收。多关心鼓励下别人,你也会得到一丝快乐,总有一天,幸福的事情也会降临在你头上,阿窗~~~ 总结: 其实讲了这么多没有谈什么投稿的经验,大多是教训,而且是拿个人在做反面教材,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相同的错误,能少走点弯路,能够在投稿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说的很乱,大家可挑感兴趣的看。 最后,祝投稿顺利
Cover Letter 既投稿信,对于科研论文新手来说,不知该如何下手,而对于论文老司机来说,重视程度普遍比较低。查尔斯沃思 论文润色 在往期的文章中多次介绍过投稿信的重要性(参见《投稿信的重要性》),投稿信可以告诉杂志及其编辑为什么他们应该考虑你的文章。这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当初审编辑在筛选你的论文时,就此决定是否在同行评审环节中寻找特定的专家,所以期刊欢迎增加对你研究的简要总结。 不同的期刊对投稿信的要求各不相同,例如有的杂志会要求推荐几位审稿人。一般会在杂志的作者指南(guide for authors)中看到具体的要求。许多作者并没有注意到投稿信的重要性,即便它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常识问题。有些作者甚至对此有一些误解。 投稿信应包含哪些内容?这一问题在《投稿信的重要性》中已经有给出了详细的说明,在此再次强调一下,除了一些基本信息外,最主要的是把该篇论文的研究重点及学术贡献、创意简洁的强调下。 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个通用模板,供作者参考,该模板来自SPIE: [Your Name] [Your Affiliation] [Your Address] [Date] Dear Dr. [Editor name], I/We wish to submit a new manuscript entitled “[title of article]” for consideration by the [journal name]. I/We confirm that this work is original and has not been published elsewhere nor is it currently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 In this paper, I/we report on _______. This is significant because __________. The paper should be of interest to readers in the areas of __________. [Please explain in your own words the significance and novelty of the work, the problem that is being addressed, and why the manuscript belongs in this journal. Do not simply insert your abstract into your cover letter! Briefly describe the research you are reporting in your paper, why it is important, and why you think the readership of the journal would be interested in it.] Please address all correspondence concerning this manuscript to me at [email address]. 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of this manuscript. Sincerely, [Yourname]
具体看一下这个吧:analytical methods,analyst等期刊投稿的要求!投稿指南——投什么稿与何时投稿文章的投稿应使用RSC的文件上传服务ReSourCe (rsc.org/resource )向编辑部投稿。关于每种期刊的具体说明、指南或策略,请参见相应期刊的主页,如rsc.org/dalton。如需要所有期刊的完整列表,请访问rsc.org/journals。
模版未更新、网络问题。1、模版未更新。林业资源管理官网找不到需要的模版是因为模版还没有在官网更新,需要等待其上新才可以。2、网络问题。林业资源管理官网找不到投稿模版是因为网络出现波动,没有加载出来,需要重新连接网络再次尝试。
最初向RSC投稿时,应采用一个ZIP文件或类似压缩文件,其中包括:单个PDF,文本(格式上是否采用模板均可),图形(在文本中或文本后均可),用于目录页的图形和/或文本形式的摘要(如果要求的话),包括所有补充/支持信息(CIF文件除外)的PDF文件,纯文本格式的晶体图CIF文件。要求创新性,相当迅速,现在来自中国的文章已经是最多的了,好像有400+/年, 要新颖,过关投稿一个月。RSC是一个多义词,它是诸多名称的缩写,例如:RSC是"Remaking Singapore Committee"的缩写,中文翻译是“改造新加坡委员会”。
SCI论文投稿需要准备以下的材料。
01. Manuscript/Blind manuscript、Title Page(论文初稿)
①Manuscript/Blind manuscript(论文初稿)
②Title Page(封面)
02. Cover Letter介绍信
主要包含:期刊编辑的姓名、投稿文章的标题、投稿文章的类型、论文简介、作者信息。
Cover Letter需要包含的内容包括以下核心3点:
A.表明以什么为题的文章拟投杂志,简要介绍文章的主要发现和重要意义;
B.表明所有作者均已经知晓拟投本期刊,且没有一稿多投;
C.最后附上通讯作者的电话、邮箱、地址等信息。
03 Highlights 亮点
04 Graphical Abstract 图文摘要
05 Checklist核对清单
06 Reviewer suggestions 推荐审稿人
如果在论文写作和发表上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联系英才君哦。
1. 关于作者署名 我们实验室从师兄开始,发的SCI基本上都是参与者有谁就挂谁的,基本不挂关系户。这一次,我也是仿照以往的情况署上了作者的名字,但是漏掉了给做好前期工作现在已经毕业读博士去的师兄,和我的这个课题的实际申请人L教授。漏掉师兄,很不应该,但是关于L教授,是我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因为L教授已经从我们学校调走已经一年多,早已和课题组没有太大的联系,关于他和我们这个课题的关系我也不甚清楚,所以真的没有想到要把他加上。因此,在这里,我要提醒给位初次投稿的虫友们,写文章投稿之前一定要把作者的署名确定好,尽量去问问老板的意思,自己也要思量周全,也许你很反感增加关系户,但是你不应该漏掉每一个对文章有实际或者潜在贡献的人。我的文章在投稿之前老板并没有就这些问题细看,所以后来发现的时候也晚了,因此,我觉得,也许老板不会给你审稿,但是关于文章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他们还是能把握的,所以尽量投稿之前还是给老板看看,如果最后出现像我这样的问题就满郁闷了,因为越到后面增加作者一直是一件满敏感的事情。关于这一点的解决方法我在后面说。 此外,在我的初稿中,老板是第二作者加通讯作者。修改意见回来后,我在他心情好的时候问了下能不能把他放到后面,他同意了(后来实验室也开始沿用这个做法)。这样的做法是可以让周围的同学成为第二作者,而且也许同学写文章的时候你也有成为第二作者的可能,尽管很多学校不会因为第二作者算你的文章,但是对于出国或者是找一般企业工作的人来说,多一篇第二作者的文章也是聊胜于无的事情(尽管很多老板现在都是这样做的,但是我想,万事也都有个开头)。于是,在修改稿的时候把老板的名字换到了最后,其他人都往前进行了挪动,在response里面也没有提这个事情,最后一点问题也没有。 2. 关于图片质量 这个问题论坛上问的虫子也很多。很多期刊要求图片质量到600dpi并且要TIF格式。其实可以通过PS或者corel draw等作图软件导出这个图片,然后导出的时候选择TIF格式和600dpi,再选在LZW压缩,另外把尺寸改小一点(10000X10000的可以改到2000X2000就够用了,太大的话一张图片几十兆) 3. 关于Supporting Information Supporting Information是ACS下面期刊常见的部分,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处会有著名。内容一般是一些私下提交给审稿人的参考信息(例如详细的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等)但是不在文章里面发表的(有的是为了保密又得是为了简洁)。当时我由于经验不足,把一个不属于这个范畴的东西当成了Supporting Information传了过去,当然,审稿的时候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是编辑在回复里面却让我按照模版把Supporting Information这一章节补上。这个时候我才去看Supporting Information到底是什么,才知道原来自己摆了乌龙。唉,现在想想就觉得好笑。没有办法,只有跟编辑写信问询,申请不写Supporting Information,并承认自己前期的错误,好在编辑啥也没说就同意了(实际上这些信件是助编处理的)。 4. 关于Table of Contents Graphic 关于这一点经常看见有虫子在问。这个并不是ACS下面独有的,貌似RSC及其他出版集团下面也有这个要求。我当时也不太清楚这个东西到底是啥。后来去看了别人的文章才知道没有什么神秘的,实际上就是一张你文章中有代表性的图片而已(可以是示意图也可是是电镜,也肯以将文章里面的几个图合在一起编辑成新图)。ACS的TOC除了一张图以外还要有一段不超过60words的说明。也就是简要说明你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行了。TOC在初稿的时候并不如何强调标准,但是在修改稿的时候非常重要。而且修改稿的时候可以对初稿的TOC进行改动,不用对编辑说明也行的(我就完全改了图,还改了不少单词)。 5. 关于copyright 3,4,5这三条都是编辑在审稿意见回来之后要求一定要弄好的重点。Copyright任何投稿都会遇到,也经常看到虫子问copyright的问题,无非是关于提交copyright的时间和里面的一些具体地方怎么填,还有就是如何给编辑。我在初稿的时候直接忽略掉的copyright,因为我看木虫上有人说copyright只是在接收后才有实际意义,那么也就是说晚点交copyright并不影响我正常的审稿。因此,对于大家来说,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的,一般不用太早提交copyright。Copyright的填写主要还是用pdf软件在上面直接打字,只需要在“Original Signature(s)”这里亲笔写上和你文章作者顺序一致的作者的英文名就行了。另外,也许你会碰到“Print Authorized Name(s) and Title(s)”这样的文字,Title的意思相当于作者的身份。例如:张三是教授,李四是硕士,那么这里就用软件打上“San Zhang (Professor),Si Li (Master)”就行了。版权填好以后扫描后传给编辑(我是扫描成图片然后把图片做成PDF传回的)。 6. 关于通讯作者邮箱 在我投稿之前,我仅仅认为通讯作者邮箱就是一个邮箱而已,就是老板邮箱的代名词,没有认真的对待,但是恰恰通讯作者邮箱让我大涨了一番见识。我也是投稿之前用的是老板的126邮箱。后来在投稿20天后突然莫名的收到了审稿意见回复(系统上突然从第二部飞到了第五步),当时真是十分惊讶。忙问老板,老板打开他又想一看,才发现早在10天以前编辑就发邮件给通讯作者邮箱说正在邀请审稿让我耐心等待了…郁闷…白担心会被编辑直接砍掉了。后来由于又要给编辑问询,又怕还出这样的事情,于是乎起了更换通讯作者邮箱的念头,老板也没有意见,于是在修改的时候直接在系统中作者信息那把通讯作者邮箱换成了我注册的一个新邮箱(我设置的密码)。关于更换通讯作者邮箱,我犹豫了好久是否再给编辑问询信,后来想想怕把编辑惹毛(前面因为Supporting Information已经问询一次了)就算了。庆幸的是,编辑啥也没说,顺利搞定。因此,建议各位初次投稿的虫子,特别是自己写文章自己投的虫子,通讯作者是老板的,没错,但是通讯作者邮箱最好用自己的或者自己帮老板申请一个新的,专门对付这次投稿(当然,你有本事的话要到老板邮箱密码也行)。这样的话后期你就不会像我一样郁闷了,并且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会快很多(试想一下,当一封重要邮件躺老板邮箱里面,老板又联系不上或者不方便转给你会不会郁闷?)。因为,投稿过程中,编辑只会和通讯作者联系的。 7. 关于是“大修”还是“小修” 我发现很多虫子很关心这问题,仿佛大修接收的可能性一半对一半,小修的可能性就到8成了,而修改重投就是没有希望的。其实,能不能接收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好好修改,而并不是“大修”还是“小修”。这些词并不像“如朕亲临”的金牌那么神奇。另外,我们也不能忽略除了大修小修以外的一个情况“修改后重投”,其实只要改好了,重投也是很有希望的,所以很多是这个状态的虫子完全不用灰心,相反应该振作起来,一举攻克最后一关。总的来说,论坛上就有小修不重视,不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而被拒稿的(审稿人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也有被编辑打回重投,但是按照审稿人意见修改好后重投直接接收的。所以,希望刚投稿的虫子们多注意本质(怎么修改),少在乎现象(是大修还是小修)。 8. 关于英语的修改 看到很多虫子问英语不过关,怎么修改的问题。我说说我的经历。两个审稿人给我的审稿意中,英语评价都是Fair,说“有很多的文字错误”让我修改(实际只举出2个)。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审稿人对母语非英语的作者的偏见而已。为了认真修改,我找了师兄帮我改了一遍。找了老板,请他找他美国的同学帮忙再改。综合两者的意见最后敲定。最后在修改稿原文中把修改过的地方全部用红笔标出,并且在response中逐条列举出:P1, L15 (gas) → P2, L15 (gases),以显示自己的确对文章的语言进行了认真修改。最后,很顺利,两个审稿人都没有就语言说什么。 9. 关于引用未出版的参考文献 这个问题在论坛上也看过几次了。我这次也碰到了,和大家说说。我有篇重要文献还没有出版,俺引用了,后面用的是“in press”代替。但是后来想想不对,参考文献只有作者的名字(而且是中国人的文章,名是简写的),没有页码卷数,没有标题,要别人怎么搜? 10. 关于二审到接收的等待时间 这一点,太多的虫子揪心了。几乎天天都有虫子问这个。我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毕竟我也是大家中的一员。但是修改稿投出后我恨不得每天刷新100次邮箱。一周后还没有消息,人就开始十分焦急,情绪低落。其实,我和大家一样,因为在论坛上看了一些说修改后当天接收或者一周接收之类的帖子,认为这个时间就是定理,才会这么着急的。另外,我们也都有一个惯性思想就是审稿意见也就那么长时间(1,2个月,难道二审要1个月以上不成)。实际上,事实正有可能如此,甚至我看到的绝大部分情况都是超过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接收的。因为,对于有可能接收的稿件,也要考虑出版的安排以及编辑手头的工作量等诸多问题。在这里我很感谢Thomas2000大哥当时对我安慰,他和我投一个期刊,是1个月大修变小修,小修到接收整整四个月,并且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算是平复了我焦急的心理。俺甚至还趁这段时间去外地玩了半个月,呵呵。 11. 关于增加作者 前面第1点说到了我没有把师兄和L教授列为作者的事情。修改的时候也没有增加(其实修改的时候是很好的增加作者的机会),接收以后才发现了漏掉了师兄(但是还是没想起来L教授,汗)。这个情况相信也有虫子遇到过。这个时候我是先直接写信和期刊的主编联系(不是出版编辑部,尽管这个时候稿件已经转到出版编辑部准备排版了),叙述了自己的疏忽以及师兄的一些贡献(做了很多前期的研究,并且提供了很多理论依据),最后附上一句“不知您是否能允许我们弥补我们的疏忽”(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发过去后编辑很快同意了(加为二作)。但是我还是漏掉了L教授,这个也是我的一大遗憾。后来在校样的时候在尝试这一招就不管用了,编辑拒绝。所以,希望大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把作者什么的都决定好,省得后面一堆麻烦。就算要加也要在修改的时候加,过了修改的话也行,但是要写尽快联系编辑,机会只有一次。对了,申请加作者的同时一定要附上新的版权哦~~ 12. 关于更换插图 我是接收了以后才发现期刊的彩印是免费的(汗),于是在接收后去信给编辑更换彩色示意图,并附上了图片(和增加作者在一起写的一封邮件,具体写法参加二楼的附件3)。编辑很快同意了,没有什么问题。我说这个只是想说明大家初稿或者修改的时候最好把这些都考虑好,不要像我一样弄的焦头烂额不得安宁。 13. 关于校样 ACS的校样非常人性化,编辑帮我修改的很多语言上的问题,然后排版,并把修改的地方做出了标示。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要三言两语回封信就可以了。 14. 还有一点经验之谈 不要说俺迷信,哪怕没有金币,俺现在看着祝福文章顺利接收的帖子是必顶的,看到被拒稿的肯定要安慰一番,觉得为别人送上祝福和安慰我自己也会好受一些,也许人品也会提高一些,下次发文也有信心一些,呵呵。当时,也正是很多虫子在我修改的时候给我鼓励和帮助,才使得我最后有信心有动力修改了文章并且顺利接收。多关心鼓励下别人,你也会得到一丝快乐,总有一天,幸福的事情也会降临在你头上,阿窗~~~ 总结: 其实讲了这么多没有谈什么投稿的经验,大多是教训,而且是拿个人在做反面教材,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相同的错误,能少走点弯路,能够在投稿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说的很乱,大家可挑感兴趣的看。 最后,祝投稿顺利
修改稿只要按照修改意见来改,其他保持和原稿一样就行了,有特殊要求编辑部会在返回的修改意见里说明的,没有的话就没有。单独上传图片,不要列在MS中了,因为你重新上传修改的时候,就上传修改过的MS,当然如果图也有修改,也分开单独上传。
不需要分栏排版的,只要文章是正常的论文格式就可以。投稿录用后,杂志社会有专门的排版编辑在做校对和排版的。
最初向RSC投稿时,应采用一个ZIP文件或类似压缩文件,其中包括:最好是——包括如下内容的单个PDF文件:1、文本(格式上是否采用模板均可)。2、图形(在文本中或文本后均可)。3、用于目录页的图形和/或文本形式的摘要(如果要求的话)。4、包括所有补充/支持信息(CIF文件除外)的PDF文件。5、纯文本格式的晶体图CIF文件。
论文投稿是不需要自己分栏排版的,一般投到相应的出版单位,出版单位都会有专门的编辑人员,对于你投放的稿件进行审核和排版最终才可以在刊物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