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让工科教师去企业待上一年,让他们从实践中得到成长,这样他们的实力也会有效提升。
走出去调研。写论文不能异想天开,自己觉得怎样就怎样,应该进行一定的调研再得出结论的。
针对于科学的观点,我国科学家也有很多争执,比如人们议论纷纷的潘建伟院士和曲昭伟教授关于量子力学的看法,其实潘建伟院士才是对的,而曲昭伟虽然说是一个教授,但是对于科学物理方面来说确实不太懂。
首先这件事我们在央视的“面对面”采访中就看到潘建伟院士的具体说法,虽然量子力学实在太过于庞大复杂就连他自己都不可以确定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他的理解其实很大程度是对的,两个人的差距看法其实也就是当年的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的争论,说白了也就是概率与物理科学的事。
但是我们多指导概率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规划给数学方面,并不属于物理科学,而曲昭伟教授直接的就是概率论的说法,所以从基本出发点来说他的看法就没潘建伟院士的全面,而且即便他是有着教授这个称号,但是其实干的也就是民科的工作,这玩意可完全和非常谨慎追求逻辑的物理科学“量子力学”是不同等级的,量子力学可是爱因斯坦,牛顿等世界顶尖科学家一生追求破解的物理科学,但是也没能完全破解其中奥妙,他的看法说“大论”实话就连发表审核这一关都过不了,实在是缺乏“量子力学”的基础,所以比起潘建伟院士的看法就没有可比性了。
其实这就好比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研究一个领域,虽然不能说是百分百破解其中秘密,但是也会有少许错误,这时候民间一个没有科学基础但是想法很多的人,突然看到其中有一个点似乎不对劲,但是自己却没有相关知识的基础,接着所发表而出的看法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肯定是不能让大众信服的。
他们两个的介绍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目前看来还不能决出胜负,只能交给时间。
论文较少。徐卫林是湖北罗田人,1969年4月生,1994年7月硕士毕业于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材料专业,硕士和博士导师均为西安工程大学姚穆院士,由于中国评院士首先是要看资历的,以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有没有出国留学的背景,对于徐卫林来说,发表的论文较少,就导致了徐卫林曾多次被提名院士候选人,但并没有被评为院士的情况。
他六十年不选院士,不发论文,到底有什么更重要的事业
他不是院士,也没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却被称为中国量子力学界最著名的老师之一。
他来自南方,却离开家乡支援西北60年,坚韧奉献,人称“西北胡杨”。
他在中国量子力学领域有多出名?有人说,他跟复旦的周世勋、北大的曾谨言合称“中国量子力学三剑客”。
他生前,不管是不是上过他的课,兰州大学的学生们都尊称他为“钱先生”。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西北,献给了学生和量子力学。主编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是该领域最重要的教学及学习材料。先生2014年4月去世,1月还在给学生上课。直到他去世之前的最后一刻,他谈论的都是量子力学和上课的问题。
但是,现在知道钱伯初这个名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钱伯初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随全国院系调整进入北大,1953年攻读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核物理专家杨立铭先生。
1956年北大硕士毕业后留校半年。他自1957年支援西北到兰州大学讲授量子力学课程,到他2014年去世,82岁人生里竟有将近60载奉献给了大西北。
更难能可贵的是,钱伯初先生放弃了能给他带来更多名利的科研,一心钻到教学上,穷尽心智想把科研做好。
做课题、发文章、选院士,这些对于一般科研工作者来说的重要工作,他完全不放在心上。
在这位物理学家看来,“重科研,轻教学”的观点相当大程度地压抑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延缓了课程内容的改革更新。所以他自愿放弃科研,专心物理教学。
先生曾说,上课于他是一种乐趣,兴高采烈地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去上课,讲着讲着,就能讲出一个比教科书上好的方法。
“钱先生可惜了!钱先生是全国的量子力学权威,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把量子力学教好。专门搞好教学,不搞科研,把毕生的精力统统放在量子力学上,这不简单。”他昔日的系主任、物理学家、已经过世的段一士教授评价说。
钱伯初有一句名言:“我经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让量子力学在我的手上老化。”
在兰大教量子力学将近60年,但钱伯初竟然常讲常新,总是有新的方法和内容教给大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地处西北落后地区的兰州大学开始持续性的流失人才。历史悠久、学术声名显赫的兰州大学,甚至出现过某一学科人才断档的局面。群英荟萃的兰州大学被网友评为“最委屈大学”。
用时任校长李发伸的话来说就是, 在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曾经排名全国前列的兰州大学,在各大大学排行榜上开始一落再落。
老师的流失就意味着许多门课没人上,钱伯初只好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每逢一门课缺人,他就第一个顶上去。
力学、热学、电磁学、量子力学……任教以来,钱先生几乎讲授过所有的物理基础课程。
兰大就有学生说:“说起来这也是兰大的悲哀,偌大一个百年名校,基础课没人上,还要一个年逾七旬的老爷子顶上去”。
2001年后兰州大学在离兰州市区47公里,距离最近的县城13公里的榆中县设立了新校区,把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放在这座大山之中的校区里。老师们常常为了给学生上课不得不起早贪黑的赶校车。当时已经年逾七旬的钱老师还为赶校车摔过跤。
有的时候课程被安排在了榆中校区教学楼的最高层,钱先生却从来不坐电梯,上下于6层的楼梯上,总是被学生围满问各种问题,但从不让学生帮忙拿包的。
钱先生是很知名的学者,后来也曾被西安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些知名学校请去做客座教授,他那些早已成为知名学者的同学、朋友说你为什么不搬出兰州,何必受这份罪呢?钱伯初先生总是说“我教书,我快乐”,坚决不肯搬出兰州。
钱伯初先生在课堂上的风采,只有听过他课的学生才能领略。
兰大物理学院的很多教授,都领略过钱先生讲台上的风采。钱先生四季穿同一款式的衣服,只是冬天会多顶小帽子。钱先生的课讲得清晰、有条理,板书工整,“经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
钱先生的课堂,向来都是要提前占座位的。去迟了,便只能坐在过道里。在兰大物理学院,不少人都有逃课听钱先生讲课的经历。
“坐在第一排,感觉不一样,先生的声音很洪亮,仿佛是在给我一个人讲似的。”一位年轻老师回忆说。
只要年轻人向他请教学问,钱先生从不吝惜时间。不管是课前课后,总有人在楼道里追着钱老问问题。有位女老师在往返校区的校车上遇到了钱伯初,两人便从电动力学、高斯定理再到教学方法,一直聊到下车。
“只要可以,我想在讲台上讲到80岁,还是讲我的基础课”,先生曾在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颁奖礼上如是说。这句话,先生说到也做到了。
中科院院士原话是“可以考虑每个月让市民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
然后是媒体标题说要交“呼吸税”。
再然后就是广大网友的疯狂抨击和嘲讽。
我始终觉得,媒体要为反智主义的盛行负大部分责任。媒体不应该期望咱们老百姓自己在看新闻时理智地分析,所以对每一个字眼儿都要保持谨慎和克制。
好的空气质量是有代价,自17年下半年以来,为了保证北京等城市雾霾减少,河北及周边地区多少村镇不让烧煤,城镇进行天然气改造,不少地方进了采暖期改造还没有完成许多家庭只能冻着。即使农村允许烧煤也是经过处理贵了不少的洁净煤,还有工厂停工。这些地区承受了多少代价?
穷人其基本消费的污染依赖度就较富人高。因此环保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在总收入中是占比高。因此需要一再强调,环保要配套转移支付体制的改革,否则环保和脱贫就是严重对立的。因此应该收这个税,一明示人们环保不是没有代价的,而是对受损群体进行补贴。
媒体的偏颇报道:
首先,这件事情是2008年11月的事情,问题中并未标注具体日期(新闻六要素中的时间缺失)。
其次,对事件的描述有误,该院士提出的是对企业征税,设立空气基金,普通人爱捐捐,不爱捐拉倒。
媒体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瞎写个标题赚热度。
2008年11月18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应对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征收“生态税”,对于一般的市民,则可让他们每个月购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他表示市民作为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这一建议被媒体称为“呼吸税”。不出意料,蒋有绪的建议遭到了众多网友的炮轰,不少网友质问如果“呼吸”需纳税,那么“放屁”是不是也要纳税?但也有理性的网友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确保每年3000多亿元的“呼吸税”能用在环保事业上。在该论坛上,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周国逸也表示,生态税不得不征而且很迫切,在企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它是一种推力。 周国逸说,全球变暖已成为事实,仅通过使用新能源和简单减少工业排放等方式来保护环境的力度明显不够,而且在短时间内执行也不现实,但节能减排已非常迫切,目唯一能够立即见效的办法就是尽快开征生态税。“生态税既能促使企业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能产生动力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在现在全国产业升级改造中,它还能加快企业的产业升级。而得到的税收又可以用来反哺生态,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周国逸还承认,“征收生态税实体经济有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技术落后、节能减排效能较差的企业淘汰掉,而企业的倒闭也将使经济增长放慢,失业增加。因此政府推行时一定要小心翼翼。” 蒋有绪建议征收“呼吸税”的新闻在各大论坛传播后,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知名网站就此开展“你是否同意蒋有绪院士提出的‘每人为呼吸每月交20元生态税’的建议?”的调查,截至2008年11月19日晚上8点,共有53611名网友参与了投票。52.57%参与投票的网友表示“反对,连呼吸都要交税,没有一点空间了”,而“同意”的网友仅占投票比例的2.89%,共1549票。得票数排第二的选项则为带黑色幽默意味的“强烈建议按肺活量大小交税”,有44.54%的网友认为,如一定要纳“呼吸税”,应根据肺活量的大小来征收。“蒋有绪”成为网络热门名词此外,蒋有绪也迅速成为网络热门名词。在百度贴吧上,网友也分别建立“蒋有绪吧”和“呼吸税吧”。讨论内容也是关于“蒋有绪建议开征呼吸税”的。而在百度百科里面,也建立了“蒋有绪词条”。词条里详细介绍了蒋有绪的个人情况,包括出生地、学历和曾获奖项等建议,都一一列明。而最让人惊叹的是,词条里面居然注明了“在2008年11月18日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呼吁政府可以考虑对企业甚至排放二氧化碳的市民征收生态税”,并称他为中国提议“呼吸税”的第一人。此外,在维客(wiki)和一把刀人工搜索网中也马上出现了“蒋有绪”这一关键词,除了对蒋有绪的学历和学术研究进行简略介绍外,介绍内容均以其提出“呼吸税”一事为主。
这属于苛捐杂税,如果这个税都能出台,那么只能说明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
一些知名专家发表许多论文,是通过不断学习专业文献加以借鉴和总结,有条件还可以用于实践检验,逐步成就一篇篇论文发表。
戴元本作为我国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 ,他的一生都在为了物理研究而努力。本应安享晚年的他,还在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发表学术论文。他的一生努力勤奋,从不懈怠。他用努力和坚持在我国物理研究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奇异位势和非定域位势的瑞奇极点理论、层子模型研究、非交换群规范场论中费密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的高能渐近行为和重强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为我国的物理研究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动力和宝贵经验。
戴老先生的一生本是辉煌无数,但他一辈子为人和蔼热心,在生活中朴素简洁,工作方面更是要求精益求精,为人光明磊落 ,从不弄虚作假。他的所作所为无不体现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物理学科的领域,在Regge极点理论、层子模型、规范场论中形状因子的高能渐近行为、对称性动力学破缺和重夸克物理等方面做了有意义的工作。他的科研精神,无私奉献,为我国新一代的物理学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
依我个人的见解,作为一位物理学者,他的贡献是无价的;作为一位老师,他的艰苦钻研和坚持研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位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他个人的成就,是在于日积月累。戴先生淡泊名利的胸怀,乐观旷达的性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的执着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 。
他的一句名言:志存高远,进取创新,简短的文字表达了他这一生无畏的追求,致敬老一辈的科学家们。
学术论文是十分难写的,要有非常强的学术知识,许多研究生在学完后顶多发表1到2篇专业的学术论文。而这位戴元本先生竟然在70岁后还发表了30篇,可见其学术之精,学术底子非常深厚。
很厉害。已经70岁了,脑子还能如此活跃,发30多篇学术论文,真的很厉害。
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毕业季,很多的高校的毕业生都在忙着修改论文,就在这几天,中科院博士的一篇论文走红网络,看哭了千万网友,毕业论文是一个学生对自己学业的总结,网友们在看了这篇论文纷纷表示把书念下去,不枉活一世。
熟悉毕业论文的人都知道,一般在写完论文之后还会有一部分”致谢“,这一部分就是用来感谢自己生活中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家人导师和陌生人,就是一些对自己的论文有帮助的人,对自己写论文有构思及其作品的完成有贡献的人,我想很多人的毕业论文都差不多,一般就是感谢朋友,同学导师之类的,但是这位博士他不一样,因为致谢这一部分是论文里面相对比较轻松的部分,诚然也是有部分大学生别出心裁,写了一些让人感兴趣的事情,但是今年就有这样一位博士靠自己的毕业论文致谢部分火遍了全网,他的致谢写得并不搞笑,也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 他只是平平淡淡的写下来自己的生活经历,却看出了千万的网友,网友评价到把书念下去,不枉活一世。
有人会感到疑惑是什么论文让人这么感动,其实这位中科院博士就是用很平淡的语言写下了自己二十年的求学经历,这位博士的家庭环境并不好,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在他12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了,17岁的时候父亲也是遭遇车祸离世了,虽然生活很惨,但他并没有放弃,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博士,靠着自己一路走来,他从西南大学到中科院自动化所,他曾经无数次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但他还是赌了一把,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在很多的网友看到了致谢辞之后表示上天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有很多的网友提议拍成一部电影,让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内容可能平平无奇,但是精神上绝对是惊涛骇浪 。这真的让人心生敬佩之情。
黄国平博士的论文非常励志,回忆了他如何走出山村与命运抗争的艰难过程,顶住众多的压力,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走到今天,鼓舞着当下的年轻人。
揭密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走红的背后的秘诀:把书念下去,别让心中的灯熄灭
全文都很值得让人深思,作者坚强的品格也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的确,无论怎样的境况,有的人还能承受,但人们的奚落和嘲笑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