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首页 职称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氮肥官网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中氮肥官网发表论文

圣态・辣保NO・16・2006・35・ 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林 盛 林致煌(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354300) 攘簧:充分试识和发挥我鞋藤袜旅游资源的税势和潜力,并对英透行合瑷瓣磐发与保护,不及能旋善人翻的囊活;l:境、 有效保护中国多样化的森林景观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促进国家囊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娥发展,而且直接推动了林区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关键词:森珠旅游产茹森袜旅游资源森臻旅游资源秀发 1关于森林旅游资源 是具有相同使用功能而规格型号不同的一组炭似产品项目。如森林观光旅游产品、森林度假旅产品、森林疗养旅游产品等藏楚不司产燕线。 森林旅游产品的深度是指每种产品系列中不同等级、规格产品的多少。如提供住宿服务的产品中,既有为观光游客提供麴客房与服务,又有为度假、疗养和修学等游客提供的客痨与骚务。翻深产品线霹逶应更多瑟次森林旅游者的特殊需求。森林旅游产品嫩合的关联鹰是指各个产品系列之间,在最终用途、生产条件、分配渠道或其他方嚣存在的栩关程度。如森林旅游产品中的森林旅游观光 l,l森林旅游产品及其构成 森栋旅游产麓静概念不麓予一般意义上静产品,它是一种无形的产品,但并不排除有形的内容。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就森林旅游供给一方而言,森林旅游产品憨指森 林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森林旅游者在森林旅游活动中的 各种鬻要,凭借器种藏游设施耩舔境条韩游森林旅游市场提供的全部服务疆素之和。从森林旅游需求一方来瓣,森林旅游产品是森林旅游者为了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 通过藏赞一定酶货薅、时间秘糖力实现一次森林旅游经历。 森林旅游产晶院一般产品包禽了更为广泛静内容,仪扶森林旅游供给一方来看,森林旅游产品便可分为森林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设施和森林旅游服务三部分。 产品和森林旅游度籁产晶就是关联发强酶产赫。加强森 林旅游产品线的关联稷度,可以增强森林旅游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企业的经营,降低经营成本。 森拣旅游企监产品组合广度、深度及萁关联性篾要受 森抟旅游产熬是一释以务静形式懿服务表现出寒的 “特殊的产品”,它其有如下特点:①综合住,绝大多数森林旅游糟在前往某~目的地进行购买时,都不单纯考虑~项服务戏产品,面是将有关的备项服务或产品结合起来进行 企业所拥裔的资源条件的限制,同拜尊也受到市场需求情况 和竞争条件的限制。森林旅游企业对其产品的广度、深度 和关联性决策有多种选择,但都应以旅游者获得最大满足, 企翌获得最馕经济、李圭会穰生态效益为原燹|l,企遭在毒l订其产品组合策略时,需鬻不断地对产品组合进行调整,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过时产品的淘汰,确保森林旅游企业产晶的组合达到最优化。2森林旅游资源类鍪2.1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利用、监测与研究自然资源和自 考纛;②无形性,森抟旅游产熬芽毒}藩予簿物质懿嚣影产品,森林旅游者所购买的也是无形的使用价值;③不可转 移性,森林旅游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其商品仍固定在原 来的方位上,森栋旅游者只能到旅游产懿生产所在地进行瀵费;④时闺性,森棒旅游者煞买旅游产赫后,森袜旅游企 业只是在规定的时间交付有关产品的使用权。一羹买方未能按时使用,便需要重新购买并承担因未能按时使用而给蛊过带来的损失;⑤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森林旅游服 然环境的特定区域。保护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典型 鲶森转生态系统,皇然豢溉丰富集中、景色宣入,体现鑫较高的旅游(游憩)价值。我国每年有400万人次在自然保护区旅游。 务活动酶完成嚣黉盘生产者鞫涪费者双方共两参与,森林 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森林旅游企业生产和交付旅游产品的过程。 1.2森拣旅游产品组合 森林旅游产黯缰合就是一个森林旅游企监经营鲶全部森林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方式,它包括森林旅游产鼎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三个因素。森林旅游产品的广度是指一个森棒旅游企蛙经营酶产赫系裂(也嘲产品线)鲢数毽, 2.2森袜公因 森林公鞫是人戈辩戳森秫自然环境为依撬的各类景 观资源进行加工调理,设计出具有审美价值并能满足人们观赏游憩需要的公园。2.3风景名胜区 厶2去fl--A.《‘婴厶。南-4.16‘蛩’敝=等=36(秒)%一碱一吉=30(秒’ 现将嚣季孛鼹务方式穗斑鲶评徐指标瓣毙翔表1。参考文献: 4甍赢较分析’单队多服务台系统比多队多月艮务台系 统有芰萎篪蒌:≮:氦罗霉聂笔磊若磊茹懑簖蟊篡圣荤笈 等侯。 万方数据 l。镰写纽。运筹学【翊。北京:清华大学虫叛程,1999,1《1) ・36-2006年第16期中国南部科技 风景名胜区具有典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存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民族文化风馕,憝我重重要戆旅游资源。2.4植物因 植物园是按照植物分类的生态原理配置植物和建立展区,从面构成大小不同的檬物嚣落和多层次的植物景观,成鸯都市居民秽青少年学生进行游蔓、辩考酶良姆去楚。2.5国营林场 我国现有国营林场4186个,经营总面积5594万km2<林照耀迪4424万km2;有棒地2267万km2)。转场境内转本繁茂,空气瀵凝,适宜观光游览。据统诗,在4186个林场中,有专门的风景林场44个,具备旅游开发价值的有600多处,展示出优越的森林旅游前景。 3森林攘游资源秀发 3。1开发原则 (1)重点原则。就是要求因地制宜,突出旅游资源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强化公园的主体,创造公园的形象,首先应立怒森拣,突爨主题。森拣旅游登须充分发挥森转鹃多释功能,突出“回归自然”的主题;其次是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在旅游市场调遣的前提下,狠抓特色项目,充分发挥自然景观的主格调作用。 《2)多元藏剡。要求从多方_瑟不霹程度遥震示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公园的综合功能。 (3)可行原则。要求在符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社会生态的落提下进行歼发。森林旅游资源再生能力差,恢复时间长。如强行开发黉|l会造成不霹低估约损失,因诧在辩发时须经多方专家综合论证后,能开发的就及时开发,暂不能开的禁止开发或分期开发。 (4)美学原则。森林旅游景观之所以具有吸弓|旅游者 躲功能,其重要原因就在予它本身具有荧盼魅力,因而旅游 景观开发应尽量体现景观的美学特征。 (5)生态原则。生态原则要求注重资源保护和自然生态平衡,以摄护为基硅,以瑟发促保护,蹲实现景蕊资源斡持续利用。森林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主体,在产品歼发上更应注意协调歼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能单纯地片面强调开发丽不顾及对环境和森林资源的破坏。 @强调派刘。要求建设内容耪互於兖,景区意壤甥互 融会,建设环境楣互协调。注重森林旅游产品各组成部分的协调开发与发展。森林旅游产品是多种要素组合起来的一种特殊产晶,其构成复杂、内容丰富。 渤枣绣漆粼。进行科学鼹市场分橱,努力秀发逶应市 场需要的森林旅游产品。森林旅游产鼎具有不可转移性和不可贮存性的特点,比其他行业对市场有更强的依赖性。要想健森林旅游产品能够顺刹地销售如去,做到适销对路,毖矮在秀发新产熬之翦善兔了解市场嚣求,通过枣场调查、分析和评估,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市场条件是旅游点可开发性的重要条件之一。 (8)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增值憾原则。森林公园酶嚣发利曩方式多魏多样:森栋漆、野餐、舅营、钓鱼、麓巍 等等,只有多方能开发,才能挖掘森林旅游资源的潜力。在 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应开发旅游商品、旅游市场、旅游饭店,将游人的游、娱、购、吃、往、行连成一个整体,达爨资源戆簸大壤篷。3.2开发类型 在原有国营林场基础上,兴建旅游服务设施。如安徽省盛透县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是建谯原河图林场的基 万 方数据础上。这种类型体制较顺,但仍很难摆脱原林场经营方式的影响。在风景区的基础上,再经过扩建成为阑家森林公 医,絮天穰壅国家森林公匿藏是泰簇天柱由风豢区懿基磁 上。这种歼发类型两班人马、两块牌子、体制上常常不顺,但可避开传统林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束缚.可将风景区成熟的管理经鸷思想引入森林公园的开发。 3。3合理黪斧发过程 无论憝一个单项的旅游资源域是一个地区综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其开发过程一般经过下列几个步骤:第一步, 得出概念。即通过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及社会经济结构 移政策等方薤懿谖查,褥出关予蛮场来源,秀发烧模竣及将来主要形象的概念。第二步革拟项目。蕈拟项目是拟定体现形敷的具体项目及可选择的主要设施规划,提出布置的草图弗作出成本估价和人才墙养估价及资金筹备计划。第三步,作出最瑟鳇设计。以革霆秀基秣,透过抉择和迸一步调查,确定分阶段实施蕊磁、基础设施的细节以及建筑物和景观或活动的明显特点。第四步,作出开发规划。包括最后开发规划和财务规划。 3.4雳发矮鹫 中国现有的森林公园大多已歼发了褒光、度假、索道、垂钓、狩猎等服务项圈,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充分开发和保护好森林旅游资源,我们还可以开发一些新的项 嚣,如野蘩、野餐、森林浴等。 4 严格缣护森林旅游资源 4.1保护的理由 森林旅游资源出于自然的因素,如地震、火山喷发、 海嚷静出瑷或是壹予天长强久鳇甄吹嚣隧、浚零侵蚀等瓣破坏以及出于入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工业污染、过度伐木、森林火灾、采石、取水、修路、直接拆毁或占用文物古迹等;再肖旅游活动本身也会对森林游资源造成破坏,如 夏亥l、雕塑、整蘑鲍摈螺,旅客蹂踏赝带寒的檬被破坏或是 由于旅客素质因素,入为破坏森林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是森林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森林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森林旅游业。 4,2保护的范圈 (1)森秫资源保护。森林的形成,少则须凡十年,长达 数百年,要保护森林景观,就要保护森林植被,保护森林中的奇花异术,保护物种多样性。 国动物资源保护。动勃姿源是森转旅游资源戆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动耪瓷源可进行观赏,制疫、蓊用等。动物资源的保护非常必鼹。要加强宣传,加强瞥理,划定禁猎区,建立野生观赏动物饲养场。 (3)人文资源保护。人文资源魍括摩崖、露刻、寺、庵、塔等历史吉迹,还有美鼯的神话传说。这些资源有静已经历千年风雨,已有损伤,所以必须加以严格保护,尤其要控制人为破坏。 《4)琢境保护。森林公园建设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加大环保投入和宣传力度,健全环傺穰构,傲瓢标本兼治。 ⑤其他方面的保护。包括水体的保护、土壤的保护等。 4.3保护的措施及对策 《1)世赛各国的森抟旅游资源措施。一是逶耀法律手段,实行立法,加强法嗣。美莺、瑞±、目本、鬟蹰哥、法嚣、埃及等国,在其所制定的旅游法规中,详尽规定了保护各种旅游资源的具体条款。二是根据旅游资源的观赏、历史、文化科学价德霹环境质璧,游览活动等条辞,分类烟以保护。 国我溺在森林旅游资源傈护方面酶措施。一是透一 步加强法制建设。中隔森林旅游业虽起步较晚,但法制建设却在突飞猛进。《文物保护法》、《森林公园管理暂行条 生态・环锷NO・16・2006・37・ 公园草坪的管理 陈碧娥(福建省厦门市南湖公园管理处厦门361004) 攘要:馋者摄据多年的工律实践,从草坪镌浇拳、施肥、糁剪、涂杂草、藏虫害跨治务攀謦的舔养囊息与复齄等死方交表 论述如何营造高质量的草坪。只有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提高草坪的质量,从而提高公园的三大效益。 关键词:草坪的管理公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杀虫剂加以控制。中午浇灌,尤其是在炎热的爱季,应尽越高。近几年,随着草坪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境的要求, 量避免。因为高温下浇水,会引起强烈的植物蒸发和地表草坪在城市园林绿纯孛所占的毙铡也隧之增长,因此公园蒸发,水的剃用率小,强对还会导致革坪草的灼伤。另终内萃坪管理l羚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公园的管理永平,影响整应注意裰攥季节气候的变化,浇水孵闻作福斑酶调整。一个公园的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草坪管理显得十分重般夏、秋蟓天喷灌20min25rain,冬季每天喷灌10min~ 要。由于公园的情况各不相同,管理的难度也各不相同,15rain,春攀根据需要适时调整。自动喷灌喷不到的地方, 下殛笔者撮据多年黪一线篱毽掰缛,以及与省蠹静静咒弟要适时入王享}承。 单位交流学习所得,结合我豳的实际情况,谈谈公闲内草2 施肥 坪瞥理的几点经验。 施肥是补充草坪生长所需营养的一项管理措施,可直为保证草坪建成后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接影响草埒草的茎叶嫩长和根系生长,进而影响到草坪革 意:浇零、施惩、修势、除杂孳、瘸虫害防浚帮孳埒酶俸养生酶本分剩溺。合理酶藏鼹哥灸摹群提供所需静蓉莠,维持息与复壮。 草坪正常的颜色、密度和活力,不翁受病、虫、杂草的危害, 1 浇水 增强抗性(抗旱、抗病等),因此应合理进行施肥。施肥时水是草坪生命活动的基础,必需的水分供应是维持草 期、施肥用避、施肥次数及施什么照不仅取决予土壤类型、 绎旺盛生长鹃罄本条俘之一。正常的赛护浇承是键迸莘±壤酶莽分状况及供熬傈l蒌性爱,褥置取决予攀鲆鹃类型 坪植物根部正常生长,增加其美观程度,提高草坪燕叶的及用途。可从以下几点着手制定会理的施肥方案: 耐磨和耐踩性能。促进养分分解和吸收。公园草坪要求 (1)施肥原则:养分平衡、按需施肥、少量多次,多施缓 经德起踩踏,虽磨损以后能迅速复苏,滋要适时浇水保持效肥(速效氮肥施用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强的是提高 和增加茎咔含承鲎,使茎时水分充足,不易折断,踏之盱片 耱料裁丽效率并避免簸麓内施艟避耋。草坪不能忍受主 柔软,又具有弹性。浇水一定要一次浇透,湿润土层10cm壤中高浓度的速效氮素的含量,因为草坪的根对氮很敏感,以上。在草坪蹀踏严重的情况下,土面干硬坚实,浇水难易被烧死。过多的氮肥可以导致荤坪地上部分旺长,其结数—F渗,应在浇水翦,先用钌靶巯松表主,然爱再浇承。浇采不仅增搠了对掺剪戆要求,瑟且过分徒长的孳坪耐踩踏 水时闽应科学安排,敬清晨为宣。夏季,一般选择早震9:性降低,翳感染病害,实践中应多施一些稳定的缓效肥)。 00之前喷灌或浇灌。因为晚上浇水虽然水分可以得到充(2)合理施肥:施肥时期、施用量及施用次数不仅取决分的利用,但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所以晚上浇水并不于土壤类溅、土壤的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而且取决于草 适纛。若有特殊原因宓须簌晚上浇承匏,燹|l可以逶逑使爱 ………Ⅲ…………ⅢⅢ…………●,●……Ⅲ¨………Ⅲ…m…………● 群的类型及耀途。公溺蠹暖季型孳埒草冬季憋见个其一 例》、《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中 森林公园的保护系统。目前.我国融把森林公园纳入森林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基本法》也正在审议中;二是增强森林部门主管,各公园设立森林公园管理处,这些机构是森林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和普及教育。森抟资源的保护藏先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保证;五是减缓自然环境因素对森林 解决的是大众酶傈护意识阏题。要诖溺民了解到森稀旅旅游资源瓣破坏。诲多历史文物吉迹,它们暴露予缝表,游资源是于百年自然的造化和人类历史留下的精髓,具有 要完全杜绝自然风化怒不可能的,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应 不可再生性,一凰破坏,难以复原;三是把保护森林旅游资 用高科技手段,减缓其破坏的速度。六是根据森林旅游资源列入森抟旅游公园秀发栽越。开发翻保护是一个阚题滚鳇观赏、历史、文化釉科学价值秘环境质量、游览活动等的辩个侧面,应阉步规划,不得偏废;圆凳完善森林旅游及 条件,划分保护区等级。 参考文献: 1。霹 里,簿群慧。瑶找旅游学导谂:云恚大学虫叛程,2000。6 2.陶 犁,杨桂花.旅游地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5 3.章礼拐.森林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J】.华绞,1997(2) 万 方数据4。江洪。令人瞩霹螃鸯然保护区建设或藐嘲.中国转照援,1993。6。4 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林盛, 林致煌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354300中国西部科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2006(16)4次 参考文献(4条) 1.江洪 令人瞩目的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就 1993(04)2.章礼拐 森林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 1997(02)3.陶犁;杨桂花 旅游地理学 20014.田里;薛群慧 现代旅游学导论 2000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 文红 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期刊论文]-民族论坛2007(6) 2. 邓光玉.王兆君.DENG Guang-yu.WANG Zhao-jun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策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林业企业2005(6) 3. 张海鹰.吴建和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期刊论文]-黑龙江环境通报2007,31(1)4. 余美珠 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学位论文]2005 5. 袁金兰 黑龙江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探讨[期刊论文]-林业建设2004(5) 6. 李若凝 森林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经济问题2005,25(1) 7. 苏振武.朱绍辉.吴雪梅.闫洪洋 铜山县丘陵山区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刍议[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09(15)8. 俞晓静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探讨[期刊论文]-林业勘查设计2005(1) 9. 陈文玲 新疆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新疆的阿勒泰地区和沙湾县城的三道河子森林公园为例[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31) 引证文献(5条) 1.李芳华.李远学.曾庆团 广东省天井山林场森林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研究[期刊论文]-华章 2012(23)2.姜河.邵飞舟 试议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防护林科技 2010(6)3.樊金拴.葛文官.邢跃进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对策[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 2008(4)4.周明蓉.穆彪.粟海军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5.周明蓉.穆彪.粟海军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本文链接:.com.cn/Periodical_zgxbkj200616024.aspx

蔬菜的安全质量是蔬菜总体质量的基础。生产质量安全的蔬菜以及对其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就成为现代蔬菜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首要任务。1.栽培管理技术对于蔬菜质量的影响我国的蔬菜种类、品种多,而且蔬菜生产周期短,茬口复杂,为提高产量和防治病虫害,需要不断的施用肥料和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施用是否科学和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是否安全是影响蔬菜质量的关键因素。1.1在施肥技术上存在明显误区大部分农民由于土壤肥料方面的知识贫乏,对土肥新技术的接触机会少,特别是在施肥上,很盲目,很不科学。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菜农不能科学的运用肥料品种,凭习惯施用,重化肥轻有机肥;二是对肥料施用不是适量而常常是过量施肥;三是施用方法选择不当,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施肥不合理,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氮磷的流失会造成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地表水水质变劣;氮肥形成的硝态氮会造成地下水污染;另一方面,造成蔬菜品质下降。由于大量施用肥料,肥料中的有害成分会在土壤中积累,造成土壤的污染,受污染的土壤产出物又把有害物质转换到蔬菜中,影响了蔬菜产品质量。1.2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用药不安全通过近年来对我国主要蔬菜品种上的常用农药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显示,在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民滥用农药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菜农缺乏合理用药技术,在农药使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蔬菜质量:一是不良用药习惯,蔬菜生产过程中病虫防治过程中,高毒、高残留农药仍在使用。第二,用药量概念模糊,有病无病都打“保险药”,用量偏高,造成环境污染;第三,用药时机不准确,存在着盲目用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长期不合理、超剂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害虫、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随着抗药性增强,迫使蔬菜生产者不断加大农药的用量,增加使用农药次数,且农药的使用浓度越来越大,同时高残留农药和剧毒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导致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越来越高。1.3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尚未全面推广开蔬菜的分散种植决定了对蔬菜病虫害防治基本上是一家一户分散进行,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蔬菜生产上难以全面推广。为有效地控制农业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提高蔬菜质量,虽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也在推广应用诱虫板、性诱剂、频振式杀虫灯和高效的生物农药等绿色控害技术,但是,由于受生物农药价格高、见效慢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蔬菜生产中推广不快。1.4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是影响蔬菜质量的隐形因素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和检测标准,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在蔬菜种植中应用植物激素比较普遍。在进行黄瓜、番茄、西葫芦、茄子、青椒等果类蔬菜生产中,为了促进坐果,常使用各种保花保果的生长调节剂;为了促进果实成熟和提早上市,经常用激素催熟;有的在蔬菜贮存期间常使用保鲜剂,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滥用激素和保鲜剂,都会使蔬菜产品受到污染,降低其风味和品质。2.加强我国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2.1明确管理分工,形成管理合力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涉及诸多环节,情况复杂,体系庞大,客观上需要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注重农业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实施的全过程管理,都有较为明确的管理主体及其分工,组织机构非常健全,并且职责分明、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因此,为便于进行安全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我国应在明确主管部门的基础上,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加强合作,形成管理合力,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得到落实。2.2加强安全蔬菜生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强对已被认证的安全蔬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在一些本底生态环境条件好,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大、群众发展安全农产品积极性高的地区,要积极引导开展安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对已经通过取得安全蔬菜产品认证的生产基地,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缓冲带或防护带,严防对产地的污染,确保蔬菜产地的环境质量。同时对适宜开展安全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区域,积极创造条件,使其逐步转换成为安全蔬菜生产基地。以从产地环境切断有害物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途径,强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理。发表论文。2.3科学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合理选用化学农药。当病虫害发生严重,使用物理、生物等防治措施不能控制时,化控仍是必要的措施,它具有速度快、效果好、省时省工等优点,尤其是在发生突发性病虫害时,使用效果更为明显,深受广大菜农欢迎。因此,在当前或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化学农药防控蔬菜病虫还不可能取消。关键在于根据蔬菜生长的不同发育阶段和品种,如何科学选择适宜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种类。在限量使用范围内施用,使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达到产品无公害。农药交替使用。农药交替使用的理论在国外早已提出,并有研究报道。发表论文。交替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不仅能减轻单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而且还可以避免在蔬菜产品中的残留。在现实生产中,菜农往往在使用某一种效果好的农药后,就不愿使用其它农药,在一年重复多次使用,甚至连续几年使用,这种现象在有机磷杀虫剂使用中更为明显。由于连续使用同一种(类)农药,造成病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甚至无效。因此,采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交替使用,一种农药在一个生产季节只使用1-2次,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推广高效、低毒的替代农药品种和生物农药。菜农之所以愿意使用高毒农药,主要原因是这些农药相对价格低,对某些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要全面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就要选用无论在防治效果上,还是在价格上都完全可以取代禁用的高毒农药品种。农药使用方法包括喷雾法、喷粉法、熏蒸法、灌根法等。一般在大田条件下,喷雾法靶标部位受药均匀且剂量大,防治效果好。但在蔬菜大棚内,一般情况下在秋冬季节,大棚相对密闭的情况下,应采用熏蒸法和喷粉法。在4月份后,随温度的升高,大棚通风量加大,施药应以喷雾法为主。对于防治地下害虫及土壤传播的病害应在蔬菜播种前,提早混使于土壤,或使用种子包衣方法。对于病虫害局部发生时,可用涂茎、灌根等局部用药,尽量减少大面积使用农药。肥料施用要按照蔬菜不同生育期平衡少量多次施肥。2.4加强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菜农的素质和科技使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发表论文。如果不尽快提高广大菜农的素质和科学生产的水平,再好的标准、规范和技术都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保障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会落空。鼓励和支持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展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广泛开展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生态、安全的蔬菜生产技术和投入品,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控制,规范生产过程,加强生产档案管理,在生产环节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3.结语生产实践表明:蔬菜产品质量是可控的,蔬菜质量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提高蔬菜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参考资料: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

摘要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于其栽培是关乎粮食丰产的重要因素。水稻栽培技术的好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水稻的栽培技术比较差,那么稻米的品质也将严重下降。文章对水稻的栽培技术措施进行研究,针对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希望通过提升水稻稻米品质来优化人们生活质量。

关键词 :水稻栽培;技术措施;稻米品质;影响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对于生活主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水稻稻米质量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稻米品质的提升有赖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要想将稻米品质有效提升,首先需要建立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体系,采用集成栽培技术,从根源上提升水稻稻米质量。

1在水稻栽培中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

1.1肥料

稻米的品质表现是水稻基因与自然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稻米的品质表现除了与自身基因的特性有关,还与其它外在技术息息相关,这些外在技术就是人为的水稻栽培技术。在水稻栽培环节中,水稻本身的整精米率与蛋白质都容易受到外在技术施工的影响。例如,以氮肥为例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发现,随着施工中的施氮量增加,使得水稻中二者含量也增加,而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度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的表现不一,且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对氮素的含量反应不敏感。稻米中的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都随着氮肥的增加而增加[1]。

1.2栽插密度

水稻的不同栽植密度对稻米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在实际栽植环节中,栽植密度比较小,水稻产量将会降低,反之,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单位面积内进行大密度的栽植,也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在插秧过密的情况下,水稻的株行距比较小,整精米率下降,进而使得稻米的品质大幅下降[2]。

1.3病虫害

病虫害对于稻米的质量危害较大,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是关乎水稻的生长以及水稻稻米品质的另一关键所在,水稻在不同的生长时期中,容易被不同的病虫害所破坏。在北方水稻栽植中,影响水稻生长主要病虫害分别为: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以及二化螟虫,将这些病虫害简称为“三病一虫”。

1.4灌溉方式与灌溉水质

灌溉方式的不同以及灌溉水质的好坏也决定着稻米的品质。首先,水质污浊,稻米的生长质量将会较差,并且营养成分较低。在实际的水稻灌溉中,不同的灌溉方式针对不同时期的水稻,如果灌溉方式选择不恰当将会对稻米的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2提升稻米品质的技术措施

2.1合理施肥

水稻品质的提升需要从水稻的施肥上进行分析,其中农家有机肥能够提供水稻生长期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经过施肥环节中的肥料分解与发酵,将有机物中的`营养物质有效吸收。合理的肥料选择以及有规律的施肥时间,是提升稻米品质的关键所在。在对水稻施肥的环节中,能够促进水稻生长主要肥料元素有:氮、磷、钾、硅。但是这些元素对水稻稻米质量产生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氮肥中的N,合理的氮肥施加,一方面能够对稻米外观的品质进行改善,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加稻米的营养成分,提升其内在品质。不同含量的氮肥对稻米质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例如,氮肥一次性施肥,虽然能够提升直链淀粉含量,但却降低蛋白质含量;分期施氮肥,不仅能够提升稻米中蛋白质含量,还能够有效降低垩白度[3]。

2.2合理稀植

在进行起秧之前需要将苗床透水,并保证秧苗多带泥土,并且少断根,并坚持随起随运随插秧的原则。对水稻进行合理稀植,主要可以实现的方式有浅插、宽行、窄株等方式。在秧苗良好情况下,或者在插秧时间比较早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稀植,可以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从而提升稻米品质,但是当秧苗的生长素质比较差以及插秧比较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密植。

2.3三病一虫防治

对于三病一虫的防治是提升稻米质量的关键,在实际的栽植环节中,首先需要选取抗病虫害比较强的品种,在先进的农耕技术以及化学药剂防治下,科学选择农药,做好病虫测报,选择最佳防治时期,减少用药次数与用药量,从而提升稻米品质。其次,选择良好的栽植环境,尽量保证环境是一种无污染环境,从插秧、秧苗培育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病虫害的出现,同时该环节也是降低水稻病虫害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之一。水稻的根系生长环节中,也可以观察出水稻是否具有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观察水稻的根系生长健壮程度,如果水稻的根系比较发达,那么其将具有较强的病虫害抵御能力,该特征是以水稻选种方式,提升水稻生长质量的重要依据[4]。

2.4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与无污染的灌溉水源

水稻的灌溉是促进水稻生长,提升稻米质量的重要环节,水稻灌溉主要从水质以及灌溉技术方面来分析。在清澈、无污染水源灌溉条件下的稻米粒质饱满,品质甚佳。可见灌溉水质的选择对水稻的质量影响较大。其次灌溉技术的好坏也与水稻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水稻灌溉技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水稻生长前期,建立根系生长浅水层,该层能够有效实现分蘖,并且促进水稻根系发育。第二,中期湿润,形成“满水增氧”来改善水稻的根部生长环境。优质的稻米生产用水量约600~700m3,并且在水稻收获的前半个月停水,如果水分过多,则会对稻米品质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降低加工品质。

参考文献

[1]王秋菊.黑龙江地区土壤肥力和积温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沈阳农业大学,2012

[2]付景.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扬州大学,2012

[3]李静.生态条件和栽培密度对水稻群体特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四川农业大学,2013

[4]薛亚光.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栽培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扬州大学,2013

中氮肥发表论文

通信电源技术是保证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我整理了通信电源技术论文,欢迎阅读!

通信电源技术探讨

摘 要 通信电源由直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接地系统,监控系统,防雷系统组成。电源的安全、可靠、是保证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蓄电池组,高频开关电源,UPS是通信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蓄电池组;高频开关电源;UPS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8-0035-02

1 蓄电池组

1.1 蓄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蓄电池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是: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存储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

1.1.1 蓄电池的充电

蓄电池充电时,负极会析出氢气,正极会析出氧气。析出的氧气到达负极,与负极起下述反应。正极析氧,在正极充电量达到70%时就开始了。

充电过程2PbSO4+2H2O=Pb+PbO2+2H2SO4

1.1.2 蓄电池的放电

蓄电池作为应急备用能源,其价值和性能是通过放电来实现的,蓄电池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放电过程Pb+PbO2+2H2SO4=2PbSO4+2H2O

1.2 蓄电池的维护

在维修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蓄电池的外观,极柱。若发现电池槽,盖发生破裂,以及结合部渗漏电解液,极柱周围出现爬酸现象要及时更换电池。2 V蓄电池在投入运行后的前五年,12 V蓄电池在投入运行后的前两年,每年应以实际负载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标称容量的30%-40%。2 V蓄电池在投入运行后的第六年起,12 V蓄电池在投入运行后的第三年起,每年应进行一次容量试验。

2 高频开关电源

2.1 开关整流器监控单元的原理

开关整流器监控单元的单片机电路对电源参数进行实时采集。缺相检测和网压检测电路对三相交流输入进行缺相检测和电网电压检测,检测到的缺相信号和电网电压信号送给单片机电路进行处理。单片机接受键盘指令,采用LCD显示电源实时数据和控制菜单。辅助电源提供开关整流器内部控制电路所需要的各种电源。温度检测电路检测主散热器温度,送给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根据主散热器温度,通过风扇控制电路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

2.2 负荷均分的概念

一套高频开关电源系统至少需要两个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并联工作,大的系统甚至需要多达数十个电源模块并联工作,这就要求并联工作的电源模块能够共同平均分担负载电流,即均分负载电流。目前高频开关电源均采用PWM型均流方式,是一种数字式调整均流方式,具有均流精度高,动态响应特性好,抗干扰性较好,模块控制数多的优点。

2.3 负荷均分的原理

US为系统取样电压,Ur为系统基准电压,两者比较后产生误差电压UD,UD与三角波比较产生一个脉宽调制方波信号,其波宽受UD大小控制。这个方波信号送至每个整流模块,通过模块内光耦,隔离,整形,放大后与模块电流比较。这个比较信号再与模块内的预先设定参考电压值相叠加,调整模块的输出电流,改变模块的输出电压,使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相等。

3 UPS电源

不间断供电电源系统(UPS)是能够持续稳定不间断向负载供电的一类重要电源设备。从广义上说UPS包括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长期以来,已习惯于把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称为UPS。

3.1 UPS原理

交流市电电源输入由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源。逆变器将此直流电源或来自电池的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提供给负载。市电中断时,由电池通过逆变器给负载提供后备电源。市电电源还可通过静态旁路向负载供电。需要对UPS维修保养时,可将负载切换到维修旁路供电,负载电源不中断。

3.2 UPS幷机系统特点

并联UPS软件和硬件与单机模式完全一致。幷机系统的配置可通过参数设置软件实现。幷机系统各单机的参数设置要求一致。幷机控制电缆形成闭环连接,为系统提供可靠性和冗余。双母线控制电缆连接在两个母线的任两个UPS单机之间。智能幷机逻辑为用户提供最大灵活性。例如,可按任意顺序关闭或启动幷机系统中的各单机。可实现正常模式和旁路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并且可以自动恢复。即过载消除后,系统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运行模式。可以通过各单机的LCD查询幷机系统的总负载量。

3.3 UPS单机并联的要求

多个单机并联组成的UPS系统相当于一个大的UPS系统。但是具有更高的系统可靠性。为了保证各单机使用度相同并符合相关配线规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1)所有单机必须容量相同并且并接到相同的旁路电源。

2)旁路电源和整流输入电源必须接到相同的中线输入端子。

3)如安装漏电检测仪器(RCD),必须正确设置并且安装在共同的中线输入端子前。或者该器件必须监控系统的保护地电流。

4)所有的UPS单机的输出连接到共同的输出母线上。

3.4 UPS特殊工作模式

3.4.1 旁路模式

正常模式下,如遇逆变器故障,逆变器过载或手动关闭逆变器,静态开关将负载从逆变器侧切换到旁路电源侧。如此时逆变器相位与旁路相位不同步,静态开关将负载从逆变器输出切换到旁路电源输出,但会出现负载电源短时中断。该功能可避免不同步交流电源的并联引起大环流。负载电源中断时间可设置,通常小于3/4周期。例如:频率50 Hz时,中断时间小于15 ms:频率60 Hz时,中断时间小于12.5 ms。

3.4.2 并联冗余模式

为提高系统容量或可靠性,或既提高系统容量又提高可靠性,可将数个UPS单机设置为直接并联,由各UPS单机内的幷机控制逻辑保证所有单机自动均分负载。幷机系统最多可由4个单机并联组成。

3.4.3 频率变换器模式

UPS可设置为频率变换器模式。提供50 Hz或60 Hz的稳定输出频率。输入频率范围40 Hz-70 Hz。该模式下,静态旁路无效,电池为可选。根据是否需要以电池模式运行来确定是否选用电池。

3.4.4 自动开机模式

UPS提供自动开机功能,即市电停电时间过长,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导致逆变器关机后,如市电恢复,经过延时后,UPS会自动开机。该功能及自动开机延时的时间可由调试工程师设置。

3.4.5 电池模式

由电池经过电池升压电路通过逆变器给负载提供后备电源的运行模式为电池模式。市电停电时,系统自动转入电池模式运行。负载电源不中断。此后市电恢复时,系统又自动切换回正常模式,无需任何人工干预,并且负载电源不中断。

3.5 UPS高级功能

UPS提供电池维护测试功能。电池定期自动放电,每次放电量为电池额定容量的20%,实际负载必须超过UPS标称容量的20%。如果低于20%,则无法执行自动放电维护。自动放电间隔时间30天-360天可以自行设置。电池自检可禁止。

在线式UPS中,无论市电是否正常,都由逆变器供电,所以市电故障瞬间,UPS的输出不会间断。另外由于在线式UPS加有输入EMC滤波器和输出滤波器,所以来自电网的干扰能得到很大的衰减。

参考文献

[1]孙法文.浅谈化工生产供电系统UPS的选配[J].中氮肥,2005.

[2]金灵伟.基于DPS的串并联在线补偿式UPS的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4.

[3]曾建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最佳性能的实现[J].蓄电池,2006.

[4]刘南平.通信电源[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通信电源技术论文

75-57-01-01专题报告.华北地区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研究.1990

蔡述明,马毅杰等.三峡工程与沿江湿地及河口盐渍化土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陈吉余,沈焕庭等.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盐水入侵和侵蚀堆积过程影响的初步分析.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50~368

陈启生,戚隆溪.有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水利学报,1996,1:38~46

陈亚新,史海滨,田存旺.地下水与土壤盐渍化关系的动态模拟.水利学报,1997,5:77~83

程竹华,张家宝,徐绍辉.黄淮海平原三种土壤中优势流现象的试验研究.土壤学报,1999,36(2):154~161

冯绍元,张瑜芳,沈荣开.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试验及其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8:8~15

冯绍元等.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及其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8:8~15

冯绍元等.排水条件下饱和土壤中氮肥转化与运移模型.水利学报,1995,6:16~22

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二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黄冠华,叶自桐,杨金忠.一维非饱和溶质随机运移模型的谱分析.水利学报,1995,11:1~7

黄冠华.大尺度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随机模型及有效参数的解析结构.水利学报,1997,11:39~48

黄冠华.土壤水力特性空间变异的试验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1999,10(4):450~457

黄康乐.求解二维饱和—非饱和溶质运移问题的交替方向特征有限单元法.水利学报,1988,7:1~13

黄康乐.求解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的一种数值方法.水利学报,1987,9:9~16

黄康乐.求解非饱和纵向弥散系数的一种简便方法.水利学报,1987,2:51~54

黄康乐.野外条件下非饱和弥散系数的确定.土壤学报,1988,25(2):125~131

黄康乐.原状土等温吸附特性的试验研究.灌溉排水,1987,6(3):26~29

黄元仿,李韵珠,陆锦文.田间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的模拟模型Ⅰ.水利学报,1996,6:9~13

黄元仿,李韵珠,陆锦文.田间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的模拟模型Ⅱ.水利学报,1996,6:15~23

康绍忠,李晓明等.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康绍忠,刘晓明,张国瑜.作物覆盖条件下田间水热运移的模拟研究.水利学报,1993,3:11~17

康绍忠.土壤水动态随机模拟研究.土壤学报,1990,27(1):17~24

雷志栋,杨诗秀,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雷志栋,杨诗秀.非饱和土壤水一维流动的数值模拟.土壤学报,1982,19(2):141~153

李恩羊.渗灌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拟.水利学报,1982,4:1~10

李法虎.土壤中水、热、溶质运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灌溉排水,1994,13(1):7~9

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李韵珠,陆锦文,黄坚.蒸发条件下粘土层与土壤水盐运移.1985,济南,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76~190

李韵珠、李保国.土壤溶质运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刘亚平,陈川.土壤非饱和带中的优先流.水科学进展,1996,7(1):85~89

刘亚平.稳定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的研究.1985,济南,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12~225

罗秉征,沈焕庭等.三峡工程与河口生态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戚隆溪,陈启生,逄春浩.土壤盐渍化的监测和预报研究.土壤学报,1997,34(2):189~198

启东县土壤普查办公室,南通市农业局,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江苏省启东县土壤志.1985

任理.地下水溶质运移计算方法及土壤水热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论文,1994

任理.有限解析法在求解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中的应用.水利学报,1990,10:55~61

邵爱军,李会昌.野外条件下作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水利学报,1997,2:68~72

邵明安,杨文志,李玉山.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土壤学报,1987,24(4):296~304

邵明安.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综述).土壤学进展,1986,14(3):6~15

沈荣开,任理,张瑜芳.夏玉米麦秸全覆盖下土壤水热动态的田间试验和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7,2:14~21

沈荣开.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滞后效应的研究.土壤学报,1993,30(2):208~216

沈荣开.土壤水运动滞后机理的试验研究.水力学报,1987,4:38~45

石元春,李保国,李韵珠,陆锦文.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石元春,李韵珠,陆锦文等.盐渍土的水盐运动.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6

史海滨,陈亚新.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对土壤溶质运移影响的模拟研究.土壤学报,1996,33(3):258~266

史海滨、陈亚新.饱和-非饱和流溶质传输的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评价.水利学报,1993,8:49~55

水建高,张瑜芳,沈荣开.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淹水土壤中NH4+-N转化运移的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3:57~63

隋红建,曾德超,陈发祖.不同覆盖条件对土壤水热分布影响的计算机模拟:Ⅰ—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地理学报,1992,47(2):181~186

隋红建,曾德超,陈发祖.不同覆盖条件对土壤水热分布影响的计算机模拟:Ⅱ—数学模型.地理学报,1992,47(1):74~79

孙菽芬.土壤内水分流动及温度分布计算——耦合型模型.力学学报,1987,19(4):374~380

王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土壤盐分动态规律.水利学报,1991,1:1~9

王亚东,胡毓骐.裸地蒸发过程土壤盐分运移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灌溉排水,1992,11(1):1~5

魏新平,王文焰,王全九,张建丰.溶质运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灌溉排水,1998,17(4):58~63

席承藩,徐琪等.长江流域土壤与生态环境建设.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谢森传,杨诗秀,雷志栋.水平入渗条件下溶质含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和土壤水盐运动综合扩散系数Dsh(θ)的测定.灌溉排水,1989,8(1):6~12

徐绍辉,张佳宝.土壤中优势流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6:27~30

徐绍辉.土壤中优势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1998

薛泉宏,蔚庆丰等.黄土性土壤K+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土壤学报,1997,34(2):113~122

杨邦杰,隋红建.土壤水热运移模型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杨金忠,蔡树英.土壤中水、汽、热运动的耦合模型和蒸发模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89,22(4):157~164

杨金忠,蔡树英等.区域水盐动态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1993

杨金忠,叶自桐.野外非饱和土壤水流运动速度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水科学进展,1994,5(1):9~17

杨金忠,叶自桐等.野外非饱和土壤中溶质运移的试验研究.水科学进展,1993,4(4):245~2

杨金忠.一维饱和与非饱和水动力弥散的实验研究.水利学报,1986,3:10~21

杨金忠,蔡树英,叶自桐.区域地下水溶质运移随机理论的研究与进展.水科学进展,1998,9(1):84~98

杨培岭,郝仲勇.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发展动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2):67~73

姚其华,邓银霞.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及其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土壤通报,1992,23(3):142~145

尤文瑞.土壤盐渍化预测预报的研究.土壤学进展,1988,16(1):1~8

张妙仙.次生盐渍化土壤潜水系统水-盐-作物产量动态模拟及调控.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9

张明炷,黎庆淮,石秀兰.土壤学与农作学(第三版).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

张蔚榛,张瑜芳,沈荣开.排水条件下化肥流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水科学进展,1997,8(2):197~204

张蔚榛.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农田排灌及地下水土壤水盐运动理论和应用论文集,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2,244~263

张蔚榛等.地下水与土壤水动力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张效先.饱和条件下田间土壤纵向及横向弥散系数的试验和计算.水利学报,1989,1:1~7

张效先.求田间土壤横向弥散系数的一种实验和解析解.水利学报,1989,6:29~35

张瑜芳,刘培斌.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淹水稻田中铵态氮转化和运移的研究.水利学报,1994,6:10~19

张瑜芳,张蔚榛,沈荣开等.排水农田中氮素转化运移和流失.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张瑜芳,张蔚榛.垂向一维均质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工程勘察,1984,4:51~55

张瑜芳.土壤水动力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究生教材.1987

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三峡水力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项目领导小组.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朱学愚、谢春红等.非饱和流动问题的SUPG有限元素数值法.水利学报,1994,6:37~42

祝寿泉,单光宗等.三峡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土壤盐渍化演变的影响及其对策.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454~462

左强,陆锦文.裸地水、汽、热昼夜变化规律的模拟与分析.中国博士后首届学术大会论文集(下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左强.改进交替方向有限单元法求解对流-弥散方程.水利学报,1993,3:1~10

Aboitiz M et al.Stochastic soil moisture estimation and forecasting for irrigated field.Water Resour.Res.,1986,22(2):180~190

Bear J.Dynamics of fluid in porous media.American Elsevier,New York,1972.(中译本,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J.贝尔著,李竞生、陈崇希译,孙纳正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Bouma J.Soil morphology and preferential flow along macropores.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1981,3:235~250

Brandt A et al.Infiltration from a trickle source:Ⅰ.Mathematical models.Soil Sci.Soc.Am.Proc.,1971,35:675~683

Bresler E.Simultaneous transport of solutes and water under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conditions.Water Resour.Res.,1973,9(4):975~985

Bresler E.Simultaneous transport of solutes and water under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conditions.Water Resour.Res.,1973,9:975~986

Chandra S P O,Amaresh K R.Nonlinear root⁃water uptake model.J.Irrig.and Drain.Engi.,1996,122(4):198~202

Chung S,Horton R.Soil heat and water flow with a partial surface mulch.Water Resour.Res.,1987,23(12):2175~2186

Clothier B E,Kirkham M B,Mclean J E.In situ measurements of the effective transport volume for solute moving throughsoil.Soil Sci.Soc.Am.J.,1992,56:733~736

Clothier.Diffusivity and one⁃dimensional absorption experiment.Soil Sci.Soc.Am.Proc.,1983,47:641~644

Cushman J H et al.A Galerkin in time,lineariz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wo⁃dimensional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drainage.Soil Sci.Soc.Am.J.,1979,43:638~641

De Smedt F,Wierenga P J.Mass transfer in porous media with immobile water.J.Hydrol.,1979,41:59~69

De Smedt F,Wierenga P J.Solute transfer through columns of glass beads.Water Resour.Res.,1984,20(2):225~233

de Vries D A.Simultaneous transfer of heat and moisture in porous media.Eos Trans.AGU,1958,39(5):909~916

Elrick D E et al.Estimating the sorptivity of soils.Soil Sci.,1982,132(2):127~133

Eric K,W,Mary P A.Simulation of preferential flow in tre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conductivity fields with realistic internal architecture.Water Resour.Res.,1996,32(3):533~545

Feddes R A,Kowalik P J,Zaradny H.Simulation of field water use and crop yield.Centre for Agricultural Publishing and Documentation,Wageningen,the Netherlands,1978,19~20

Flury,Markus,Hannes Fl hler Susceptibility of soils to preferential flow of water.Water Resour.Res.,1994,30:1945~1954

Gardner W R.Dynamic aspects of water availability to plant.Soil Sci.1960,89:63~73

Gardner W R.Relation of root distribution to water uptake and availability.Agron.J.,1964,16:41~45

Gardner W R.Solution of the flow equation for the drying of soils and other porous media.Soil Sci.Soc.Am.Proc.,1959,23:183~187

Gaudet J P.Solute transfer,with exchange between mobile and stagnant water,through unsaturated sand.Soil Sci.Am.J.,1977,41:665~671

Gerke H H,van Genuchten M Th.A dual⁃porosity model for simulating preferential movement of water and solutes in structured porous media.Water Resour.Res.,1993,29(2):305~319

Germitza,Page E R.An empirical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cribe plant root system.J.Appl.Ecol.,1974,11(2):773~781

Ghodrati M,Jury A W.A field study using dyes to characterize preferential flow of water.Soil Sci.Soc.Am.J.,1990,54:1558~1563

Gureghian A B.A 2⁃D finite⁃element scheme for the saturated⁃unsaturated with applications to flow through ditch⁃drained soils.J.Hydrol.,1981,50:333~353

Hanks R J,Bowers S A.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moisture flow equation for infiltration into layered soil.Soil Sci.Soc.Am.Proc.,1962,26:530~534

Hanks R J,Klute A,Bresler E.A numeric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infiltration,redistribution,drainage,and evaporation of water from soil.Water Resour.Res.,1969,5:1065~1069

Herkelrath W N,Miller E E,Gardner W R.Water uptake by plant:Divided root experiment.Soil Sci.Soc.Am.J.,1977,41:1033~1038

Hillel D,Talpaz H,Van Keulen H.A macroscopic scale model of water uptake by an nonuniform root system and salt movement in the soil profile.Soil Sci.1976,121:242~255

Hornung V,Messing W.A predictor⁃corrector alternating⁃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 for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in porous media.J.Hydrol.,1980,47:317~323

Jaynes D B,Logsdon S D,Horton R.Field method for measuring mobile/immobile water content and solute transfer rate coefficient.Soil Sci.Soc.Am.J.,1995,59:352~356

Jones M J,Watson K K.Movement of non⁃reactive solute through unsaturated soil zone.Australian Water Resources Council,Technical Paper No.66,1982

Jury W A,Bellantuoni B.Heat and water movement under surface rocks in a field soil:Ⅰ.Thermal effects.Soil Sci.Soc.Am.J.,1976,40(4):505~509

Jury W A,Bellantuoni B.Heat and water movement under surface rocks in a field soil:Ⅱ.Moisture effects.Soil Sci.Soc.Am.J.,1976,40(4):509~513

Lantz R B.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numerical diffusion(Truncation error).Soc.Petr.Eng.J.,1971,11:315~320

Li Yimin,Ghodrati M.Preferential transport of solute through soil columns containing constructed macropores.Soil Sci.Soc.Am.J.,1997,61:1308~1317

Mahrer Y,Katan J.Spatial soil temperature regime under transparent polyethylene mulch:Numerical and rxperimental studies.Soil Sci.,1981,131:82~87

Mantoglou A,Gelhar L W.Stochastic modeling of large⁃scale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system.Water Resour.Res.,1987,23(1):37~46

Mantoglou A.A theoretical approach for modeling unsaturated flow in spatially variable soils:Effective flow models in finite domains and nonstationarity.Water Resour.Res.,1992,28(1):251~267

Milly P C D.Moisture and heat transport in hysteretic inhomogeneous porous media.Water Resour.Res.,1982,18(3):489~498

Mohanty B P et al.Preferential transport of nitrate to a tile drain in an intermittent⁃flood⁃irrigated field:Model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Water Resour.Res.,1998,34(5):1061~1076

Molz F J,Remson I.Extracting term models of soil moisture use of transpiring plant.Water Resour.Res.,1970,6:1346~1356

Molz F J.Models of water transport in the soil⁃plant system:A review.Water Resour.Res.,1981,17:1254~1260

Molz F J.Water transport in the soil⁃root system:Transient analysis.Water Resour.Res.,1976,12:805~807

Mualem Y.A modified dependent⁃domain theory of hysteresis.Soil Sci.,1984,137:283~291

Murali V.Competitive absorption during solute transport in soils.Ⅱ.Simulations of competitive absorption.Soil Sci.,1983,135(4):203~213

Murali V.Competitive absorption during solute transport in soils.Ⅱ.Simulations of competitive absorption.Soil Sci.,1983,135(4):203~213

Neuman S P 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flow in soil considering water uptake by roots.Ⅰ.Theory.Soil Sci.Soc.Am.Proc.,1973,37:522~527

Niber J L,Walter M F.Two⁃dimensional soil moisture flow in a sloping rectangular region: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Water Resour.Res.,1981,17(6):1772~1730

Nielsen D R,Biggar J W.Miscible displacement in soils:Ⅰ.Experimental information.Soil Sci.Soc.Am.Proc.,1961,25:1~5

Nielsen D R,Biggar J W.Miscible displacement in soils:Ⅲ.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oil Sci.Soc.Am.Proc.,1962,26:216~221

Nielsen D R et al.Water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process in unsaturated zone.Water Resour.Res.,1986,22(9):89~110

Nimah M N,Hanks R J.Model for estimating soil water,plant and atmosphere interrelations:Field test of model.SoilSci.Soc.Am.Proc.,1973,37:522~527

Olsen S R,Kemper W D.Movement of nutrients to plant roots.Adv.Agron.,1968,80:91~151

Parlange M B et al.Physical basis for a time series model of soil water content.Water Resour.Res.,1992,28(9):2437~2446

Philip J R,de Vries D A.Moisture movement in porous materials under temperature gradients.Eos Trans.AGU,1957,38(2):222~232

Pickens J F et al.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ransport of water and solutes in tilo⁃drained soils.J.Hydrol.,1979,40:243~264

Selim H M,Kirkham D.Unsteady two⁃dimensional flow of water in unsaturated soils above an impervious barrier.SoilSci.Soc.Am.Proc.,1973,37:489~495

Smiles D E et al.Hydrodynamic dispersion during absorption of water by soil.Soil Sci.Soc.Am.J.,1978,42:229~234

Smiles D E,Philip J R.Solute transport during absorption of water by soil:Laboratory studies and their practicalimplication.Soil Sci.Soc.Am.J.,1978,42:537~544

Stephens D B,Neuman S P.Free surface and saturated⁃unsaturated analysis of borehole infiltration tests Above water table.Adv.Water Resour.,1982,5:111~116

Van Genuchten M Th.A closed⁃form equ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soils.Soil Sci.Soc.Am.J.,1980,44(5):892~898

Van Genuchten M Th.A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one⁃dimensional unsaturated⁃saturated flow and mass transport equations.Adv.Water Resour.,1982,5:47~55

Van Genuchten M Th.An Hermitian finite element solu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equation.Adv.Water Resour.,1983,6

van Genuchten.M.Th.Mass transfer studies in sorpting porous media.Ⅱ.Experiment evaluation with Tritium(H2O).Soil Sci.Am.J.,1977,41:272~285

Wu G,Chieng S T.Modeling multicomponent reactive chemical transport in non⁃isothermal unsaturated/saturated soil.Part 1.Mathematical model development.Transa.ASAV,1995,38(3):817~826

Wu G,Chieng S T.Modeling multicomponent reactive chemical transport in non⁃isothermal unsaturated/saturated soil.Part 2.Numerical simulations.Transa.ASAV,1995,38(3):827~838

Yeh T⁃C J et al.Stochastic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flow in heterogeneous soil:1.Statistically istropic media.Water Resour.Res.,1985,21(4):447~456

Yule D F,Gardner W R.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dispersion coefficients in unsaturated plain field sand.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78,14(4):582~589

Zhang R,Huang K,van Genuchten M Th.An efficient 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 for sovlving solute transport problems in steady and transient flow field.Water Resour.Res.,1993,29(12):1431~1438

Zhang Weizhen,Zhang Yufang.The crop root uptake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rop growth.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Groundwater Flow and Pollu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China,1991.3~12

大氮肥论文发表

文在《 Euphitica 》、《 Plant Cell Reports 》、《遗传学报》、《园艺学报》及《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1.陈学森,利用梢端切片鉴定果树多倍体芽变,落叶果树,19872.罗新书,陈学森,杏树研究进展,落叶果树,19893.陈学森,王志刚,周荣永,姜广仲,果树杂交去雄方法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9,20(3):21—264.陈学森,张艳敏,张连忠,杜欣阁,郭延奎,特早熟杏的育种,园艺学报,1996,23(1):27—315.罗新书,陈学森,郭延奎,于希志,杏品种孢粉学研究,园艺学报,1992,19(4):319—3256.陈学森,张艳敏,李建,章文才,叶用银杏资源评价及优选的研究,园艺学报,1997,24(3):215—2197.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中国银杏品种资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初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6):590—5938.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银杏组织培育与黄酮生产的研究Ⅰ,银杏愈伤组织诱导与褐变调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50—559.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黄酮产量的影响,园艺学报,1997,24(4):373—37710.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银杏雌配子体发育及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研究,实验生物学报,1998,31(2):203—20811.陈学森等,植酸在银杏组织培育中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1997,9(2):24—2712.陈学森,章文才,邓秀新,银杏雌雄株核型及性别早期鉴定,果树科学,1997,14,(2):87—9013.陈学森,章文才,邓秀新,树龄及季节对银杏叶黄酮与萜内酯含量的影响,果树科学,1997,14,(4):226—22914.陈学森,章文才,中国银杏研究进展(一),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8,29(3):415—418200015.陈学森,中国银杏研究进展(三),银杏生物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6.陈学森,郭延奎,罗新书,扫描电镜不同制样方法对几种落叶果树花粉形态的影响,果树科学,1992,9(2):198—20217.陈学森,郭延奎,卓小能,苗良,李成英,几种果树多倍体与二倍体梢端细胞组织学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1,22(2):146—15418.辛培刚,陈学森,国光在苹果育种栽培中的应用,果树科学,1993,10,(2):107—11219.陈学森,辛培刚,杜欣阁,杨传友,温吉华,元帅和金帅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25(2):236—244820.陈学森,张艳敏,果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25(增刊):177—18221.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等,特早熟杏新品系的选育,山西果树,1999,4:5—622.陈学森,张艳敏,林群,中国银杏研究进展(二),银杏叶药用有效成分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01—10423. 陈学森,束怀瑞,果树开花授粉生物学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31(3):345—34824.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等,红丰与新世纪杏大棚栽培技术总结,中国果树,2000,3:22—2325.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等.胚培早熟杏新品种——新世纪,园艺学报,2001,28(5):47526.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等.胚培早熟杏新品种——红丰,园艺学报,2001,28(6)27.陈学森,沈洪波,张艳敏.杏及大樱桃花期冻害调查,园艺学报,2001,28(4):27328.陈学森,李宪利,张艳敏,等.杏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果树学报,2001,18(3):178~18129,沈洪波,陈学森,果树抗寒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果树学报,2002,19(5):292~29730,杨红花,陈学森,核果类果树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2,5,17~2031.吴树敬,陈学森,杏品种RAPD分析,果树学报,2003,20(2):108~11132.郑洲,陈学森,杏树营养与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西北农业学报,2003,12(1):84~8933.李玉晖,陈学森,果树远缘杂交育种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139~14334.李玉晖,陈学森,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试验初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34(3): 369~37235.刘焕芳,陈学森,胚抢救技术在核果类果树育种上的应用,生物技术通报,2003,3,12~1636.陈晓流,陈学森,甜樱桃(Prunus avium L.)有效授粉期及授粉对果实性状影响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34(4):575~57837.陈美霞,陈学森,杏果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分析实验室,2004,23(增刊):37~4038.陈美霞,陈学森,程传格,杏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色谱,2004,22(6):66539.陈美霞,陈学森,两个杏品种果香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园艺学报,2004,31(5)40.郑洲,陈学森,杏品种授粉生物学研究,果树学报,2004,21(4):324~32741.杨红花,陈学森,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Ⅰ—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调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34~103842.杨红花,陈学森,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Ⅱ—李杏远缘杂种的胚抢救与杂种鉴定,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203-120743.刘焕芳,陈学森,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Ⅲ-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及杂种鉴定,园艺学报,2004,31(2):303~30844.YANG Hong-hua, CHEN Xue-sen et al, Creating New Germplasm by Distant Hybridization in Stone Fruits:Ⅰ.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Cross Compatibility of Distant Hybridization in Stone Fruit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3(8):584-58945.YANG Hong-hua, CHEN Xue-sen et al, Creating New Germplasm by Distant Hybridization in Stone Fruits:Ⅱ. Embryo Rescue and Hybrid Identification Between Plum and Apricot.,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3(9):656-66246.陈晓流,陈学森,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 S基因型鉴定,遗传学报,2004,31(10):1142-114847. 陈晓流,陈学森,核果类果树自交不亲和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2004,21(6):755-76448.陈晓流,陈学森,15个樱桃品种的RAPD分析,果树学报,2004,21(6):556-55949.冯宝春,陈学森,杨红花,刘焕芳,李发锋,蒙山脆枣与枣及酸枣亲缘关系的研究,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22(4):311-31550. 何天明,陈学森,吴燕,从蔷薇科果树硅胶干燥叶片中制备DNA,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22(4):316-31951.冯宝春,陈学森,何天明,冯建荣,杨红花,刘焕芳,枣树抗旱性研究初报,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22(5):297-40052.陈美霞,陈学森,周杰,蒸馏-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提取杏果实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实验室,2005,24(3):65~7053.陈学森等,胚培杏新品种——山农凯新1号,园艺学报,2005,32(1):17654.陈学森等,胚培杏新品种——山农凯新2号,园艺学报,2005,32(2)36855.吴燕,陈学森,杏杂种一代群体S-基因的遗传研究,园艺学报,2005,32(3):397~40256.陈美霞,陈学森,杏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香味组分及其变化,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244~124957. 孙永华,陈学森,杏杂种实生树叶片童性的研究,果树学报,2005,22(4):327~33058.黄永红,陈学森,杏树抗寒生理研究初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36(2):148~15159.黄永红,陈学森,果树水分胁迫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36(3):481-48460.陈学森等,杏杂种一代部分性状遗传趋势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863-186861.梁青,陈学森,胚抢救在果树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园艺学报,200662.陈学森,杏杂种F1代群体产量形成因素相关性的研究,园艺学报,200663.Wen liu,Xuesen Chen,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Prunus persica with P. armeniaca and P. salicina using embryo rescue,Plant Cell Reports,2006(Accept)64.Xuesen Chen et al,Inheritance and correlation of self-compatibility and other yield components in the apricot F1 Progeny populations,Euphytica, 2006(Accept)65.陈美霞,陈学森,杏果实糖酸组分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园艺学报,200666.陈美霞,陈学森,杏F1群体风味物质的遗传研究,园艺学报,200667.冯建荣,陈学森,凯特与新世纪杏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检测及克隆,林业科学,200668.Tianming He,Xuesen Chen et al,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Wild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in Ily Valley Determined by SSR Markers (Submitted)69.Qing Liang , Xuesen Chen, Effects of Electrostatic Field on Cross Compatibility and Embryo Rescue in Interspecific Crosses between Prunus avium L. and Prunus pseudoerasus L. (Submitted)70.陈美霞,陈学森,杏果实糖酸组分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园艺学报,2006,33(4):805~808 71.冯建荣,陈学森,孔宁,束怀瑞,杏(Prunus armeniaca)自交不亲和强度及其授粉受精相关特性,果树学报,2006,23(5):690~694 72.冯涛,张红,陈学森,张艳敏,何天明,冯建荣,许正,新疆野苹果果实形态与矿质元素含量多样性以及特异性状单株,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3):270~276 73.陈美霞,陈学森,凯特与新世纪杏F1群体风味物质遗传的研究,园艺学报,2006,33(5):942~946 74.冯建荣,陈学森,凯特与新世纪杏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检测及克隆,林业科学,2006,42(10):129-132 75.冯建荣,陈学森,吴燕,杏花柱组织总RNA的提取方法,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14(5):828~829 76.冯 涛, 陈学森, 张艳敏, 何天明, 张春雨,王利平, 刘杨岷,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园艺学报,2006,33(6):1295-1298 77.慈志娟,陈学森,杏果实酶促褐变的机理的研究初报,山东农业科学,2006,6:17-19 2007年 78.He Tian-Ming, Chen Xue-Sen, Xu Zheng, Gao Jiang-Sheng, Lin Pei-Jun, Liu Wen, Liang Qing and Wu Yan,Using SSR markers to determine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wild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in the Ily Valley of West China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07(54):563~572 79. Wen Liu,Xuesen Chen,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Prunus persica with P. armeniaca and P. salicina using embryo rescue,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2007,88:289~299 80.何天明,陈学森,张大海,徐麟,刘宁,高疆生,许正.中国普通杏种质资源若干生物学性状的频度分析.园艺学报.2007,34(1):17~22 81. 邵雷,张民,陈学森,王丽霞,控释氮肥对土壤和苹果树氮含量及苹果产量的影响,园艺学报.2007,34(1) 82.陈学森, 冯涛, 张艳敏, 何天明,冯建荣, 张春雨,新疆野苹果挥发性化合物组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遗传学报,2007,34(2):171~179 83.刘文, 陈学森, 梁青, 刘冠军, 吴燕,桃远缘杂种的获得及杂种胚抢救技术的建立,园艺学报,2007,34(1):29~34 84.慈志娟,陈学森,徐小杰,张春雨,张红,石俊,王海波,杏制汁适应性评价指标的探讨,果树学报,2007,24(1):21~25 85. 王海波,陈学森,辛培刚,冯涛,石俊,慈志娟,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果树学报,2007,24(1):11~15 86. 刘晓丽,何天明,张美勇,张立杰,慈志娟,张春雨,陈学森,核桃SSR反应体系的优化,果树学报,2007,24(2):140~145 87. 杨红花,陈学森,冯宝春,吴燕,李梅杏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果树学报,2007,24(3):303~307 88.张艳敏,王琦,苑兆和,张红,石俊,张小燕,陈学森,矮生樱组三个野生种果实性状的变异,果树学报,2007,24(3):369~372 89.王海波,陈学森,辛培刚,张小燕,慈志娟,石俊,张红,几个早熟苹果品种果实糖酸组分及风味品质评价,果树学报,2007,24(4):513~516 90.冯涛,张艳敏,陈学森,新疆野苹果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研究,果树学报,2007,24(5):571~573 91.张立杰, 陈学森,陈晓流,冯建荣,刘晓丽,慈志娟,不同引物组合对中国杏 (Prunus armeniaca L.) 品种资源S基因特异扩增效果的比较,园艺学报,2007,34(5):1141~1146 92.苑兆和, 陈学森,何天明,冯建荣,冯 涛,张春雨,南疆栽培杏群体遗传结构的荧光AFLP分析,遗传学报,2007,34(11):1037-1047 93.张春雨,陈学森,何天明,刘晓丽,冯涛, 苑兆和,中国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bed.) Roem.]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英文),遗传学报,2007,34(10):947~955 2008年 94.Lijie Zhang, Xuesen Chen, Xiaoliu Chen, Chunyu zhang, Xiaoli Liu & Zhijuan Ci Identification of Self-incompatibility (S) Genotypes of Chinese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cultivars.Euphytica,2008,160:241-248 95.FENG Shouqian,CHEN Xuesen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and Related Enzymes Activity in Pyrus pyrifolia Mantianhong and Its Bud Sports Aoguan,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8,7(11):1318-1323 96.张小燕, 陈学森,彭勇,王海波,石俊,张红,新疆野苹果矿质元素与糖酸组分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08,35(2):277-280 97. 陈学森,辛培刚,张太岩,张艳敏,彭福田,周朝华,姜远茂,陈晓流,王海波,极早熟苹果新品种‘泰山早霞’,园艺学报,2008,35(1):148 98.陈学森,辛培刚,张太岩,张艳敏,彭福田,周朝华,姜远茂,陈晓流,王海波,苹果极早熟新品种 ‘泰山早霞’的选育,中国果树,2008,1:1-3 99.刘崇琪,陈学森,吴传金,张红,石俊,郭梁,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茎段与叶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果树学报,2008,25(1)49-53 100.苑兆和,陈学森,朱丽琴,尹燕雷,张春雨,冯涛,沂州木瓜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GC/MS分析,果树学报,2008,25(2):283-287 101.苑兆和,陈学森,张春雨,何天明,冯建荣,冯涛,普通杏群体遗传结构的荧光AFLP分析,园艺学报,2008,35(3):319-328 102.张红,张艳敏,陈晓流,张春雨,张立杰,刘崇琪,陈学森,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自交不亲和S基因的克隆及其进化分析,西北植物学报,2008,28(5):0876-0881 103.吴传金,陈学森,曾继吾,易干军,刘崇琪,张大海,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超低温保存与植株再生,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8(2):243-247 104.刘晓丽,陈学森,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种下居群遗传结构的SSR分析,果树学报,2008,25(4):526-530 105.冯涛, 陈学森,新疆野苹果叶片抗氧化能力及多酚组分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8,41(8):2386-2391 106.王海波,陈学森,辛培刚,张小燕,慈志娟,石俊,张红,早熟苹果果实不同发育期香气成分及其变化,园艺学报,2008,35(10):1419-1424 107.刘崇琪,陈学森,吴传金,张红,石俊,郭梁,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部分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08,35(9):1261-1268 108.108.张小燕, 陈学森,彭勇,王海波,石俊,张红,新疆野苹果酚类物质组分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08,35(9):1351-1356 109.冯守千,陈学森,红色砂梨与浓红型芽变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0):3184-3190 110.王力荣,束怀瑞,陈学森,桃不同果实类型的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差异研究,园艺学报,2008,35(11) 111. 马玉敏, 陈学森,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ima Blume)种下居群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08,35(12):1717-1726 2009年 112.Jianrong Feng, Xuesen Chen,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lf-incompatible and self-compatible F1 hybrid progenies from ‘Katy’ × ‘Xinshiji’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Mol Biol Rep (2009) 36:263–272 113.ZHANG Chun-yu, CHEN Xue-sen,ZHANG Yan-min, YUAN Zhao-he, LIU Zun-chun, WANG Yan-ling, LIN Qun,Method of Constructing Core Collection for Malus sieversii in Xinjiang, China Using Molecular Markers,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9,8(3):276-284 114.张春雨, 陈学森,张艳敏,苑兆和,刘遵春,王延龄,采用分子标记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方法,中国农业科学,2009,42(2):597-604 115.姜中武,束怀瑞,陈学森,李元军,张序,于青,刘美英,苹果不同品种高位嫁接红露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园艺学报,2009,36(1):1-6 116.张春雨, 陈学森,苑兆和,张红,张小燕,刘崇棋,吴传金,新疆野苹果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园艺学报,2009,36(1):7-14 117.刘崇琪,陈晓流,张艳敏,林群, 王金政, 张红, 张春雨, 陈学森,新疆野生樱桃李S-RNase基因分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园艺学报,2009,36(3):333-340 118.张艳敏,冯涛,张春雨,何天明,张小燕,吴传金,刘遵春,王艳玲,束怀瑞,陈学森,新疆野苹果研究进展,园艺学报,2009,36(3):447-452 119. 郭梁, 陈学森,王海波,石俊,甜樱桃实生后代部分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200-204 120. 郭梁,晋学娟,陈学森,石俊,王娜,刘晓静,欧洲甜樱桃茎段离体培养污染率控制方法的研究,山东农业科学,2009,2:30-33 121. 张春雨,李亚东,陈学森,张志东,刘海广,吴林,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园艺学报,2009,36(2):187-194 122. 张春雨,李亚东,陈学森,张志东,刘海广,吴林,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果树学报,2009,26(2):235-239 123.张艳敏,何天明,冯建荣,陈美霞,苑兆和,张大海,吴燕,张立杰,陈学森,杏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新进展,园艺学报,2009,36(5):755-762 124.田长平,陈学森,刘晓静,王娜,王海波,孙家正,李登涛,梨不同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果树学报,2009,26(3):315-319 125. 石俊,魏景利,梁青,张艳敏,郭梁,王海波,刘遵春,陈学森,静电场处理对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种胚萌发生长的影响,果树学报,2009,26(3):294-299 126. 陈美霞,赵从凯,陈学森,房师梅,张宪省,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 果树学报,2009,26(3):320-324 126.陈美霞,赵从凯,陈学森,郝会军,张宪省,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积累与相关代谢酶的关系, 果树学报,2009,26(4):471-474 127.刘晓静,冯守千,王海波,石俊,王娜,陈为一,陈学森,‘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园艺学报,2009,36(9):1249-1254 128. 王超,王娜,张玉红,郭建敏,陈学森,H&T-GC-MS法快速测定苹果香气物质的优化研究,现代科学仪器,2009,2:61-64 129. 魏景利,冯涛,张春雨,张艳敏,陈学森,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落叶果树,2009,4:16-18 130. 冯宝春,陈学森,杨红花,郭光智,郭斐,干旱胁迫对枣树叶片生理的影响,林业科技,2009,34(4):10-13 2010年 131. Shouqian Feng, Yanling Wang, Daolin Fu, Xuesen Chen,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pears is regulated by a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PyMYB10,Planta,2010,232:245-255 132. 孙家正,张大海,张艳敏,史作安,林群,田长平,王娜,陈学森,南疆栽培杏风味物质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10,37(1):17-22 133. 刘遵春,张春雨,张艳敏,张小燕,吴传金,王海波,石 俊,陈学森,利用数量性状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方法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358-370 134.冯涛,陈学森,张艳敏,苑兆和,王昆,曹玉芬,阎国荣,彭立新,4种苹果属野生种果实香气成分HS-GC-MS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250-254 135. 陈学森,苏桂林,姜远茂,刘风之,韩明玉,束怀瑞,也谈当今世界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苹果高效发展意见,果树学报,2010,27(4):323-327 136. 陈学森,廉茂排,辛培刚,林群,彭福田,鞠成祥,魏景利,陈晓流,张艳敏,极晚熟桃新品种‘齐鲁巨红’, 园艺学报,2010,37(6):1019-1020 137.王延玲,张艳敏,冯守千,田长平,王海波,刘遵春,宋杨,陈学森,新疆红肉苹果MYB转录因子MsMYB10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735-2743 138.陈学森,毛志泉,姜远茂,彭福田,沈向,张继祥,陈晓流,我国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10项关键技术,中国果树,2010,4:65-67 139.田长平,孙家正,王海波,刘晓静,王娜,张文昌,王超,陈学森, 1-MCP和NO对采后黄金梨果实香气成分及脂肪酸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4):2962-2972 140.连建国,林群,刘美艳,王传增,张艳敏,陈学森,几个晚熟桃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0,41(4):503-507 141.刘超超,徐玉亭,陈学森,早熟苹果品种果实软化机理的初步研究,园艺学报,2011,44(1) 142.孙家正,张大海,张艳敏,焦 娟,王 娜,田长平,陈学森,南疆栽培杏杏仁油脂肪酸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11,44(1) 143.魏景利,张艳敏,林群,陈学森,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落叶果树,2010,2:6-10 144.魏景利,王杰军,王国正,王明章,陈学森,鲁西梨品种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落叶果树,2010,3:10-12

序号 作 者 标 题 刊 物 发表时间1 李秋祝、赵宏伟* 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主要生理参数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1)2 赵宏伟 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6(3)3 赵宏伟、李秋祝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对大豆主要生理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6(3)4 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玉米穗位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专刊5 陈洋、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及其组分形成积累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6(10)6 王洪预、李秋祝、赵宏伟* 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处理对春玉米保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1)7 杨亮、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3)8 陈洋、赵宏伟* 不同品种春玉米籽粒蔗糖积累规律的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4)9 王强、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积累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5)10 赵宏伟 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3)11 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玉米子粒蛋白组分形成积累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6)12 陈洋、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8(1)13 王强、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8(5)14 宋海霞、杨亮、 李国、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春玉米籽粒脂肪及其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11)15 于秋竹、孔宇、杨亮、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12)16 赵宏伟、孔宇、 于秋竹、杨亮 密度对饲用玉米蔗糖合成和积累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9(5)17 曹玉军、赵景云、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甜玉米可溶性糖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09(5)18 高扬、 刘化龙、 杨亮、 刚爽、臧家祥、赵宏伟*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09(6)19 曹玉军、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甜玉米籽粒蔗糖形成积累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7)20 赵景云、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春玉米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8)21 陈莹晶、赵宏伟* 钾素用量对垦粘1号籽粒灌浆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9)22 赵宏伟、于秋竹、 孔宇、杨亮 氮素用量对饲用玉米生物干重和营养能量价值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4)23 孔宇、 王霞、 杨亮、赵宏伟* 密度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3)24 于秋竹、孔宇、 杨亮、赵宏伟* 不同氮素用量对三个饲用玉米品种蛋白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09(2)25 宋谨同、赵宏伟* 氮肥用量对芸豆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0(5)26 赵宏伟、赵景云 钾素用量对春玉米淀粉合成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3)27 曹玉军、 刘春光、王晓慧、赵宏伟* 施钾量对甜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0(5)28 刚爽、王敬国、 杨亮、 高扬、 臧家祥、赵宏伟* 氮素用量对寒地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2)注:*代表通讯作者近五年发表教学论文7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1、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第一作者,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6月2、加强管理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第一作者,华章,2009年8月3、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途径,第一作者,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4、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杨亮、赵宏伟、马春梅,华章,2009年7月5、浅谈如何加强农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杨亮、赵宏伟、龚振平,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4月6、建设作物标本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杨亮、赵宏伟,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7月7、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 ,张艳菊、赵宏伟,实验室科学,2009年4月近五年出版著作2部。1、寒地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主编,第二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5月2、特种玉米栽培与加工利用,副主编,第四名,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6月

大氮肥发表论文

太高难度你应该发表到大学的论坛上去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但蔬菜又是易于富集硝酸盐的作物,人体吸收的硝酸盐80% 以上来自于蔬菜[1]。故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虽然硝酸盐对人体没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但进入人体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它可与人体血红蛋白反应,使之失去载氧功能,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造成智力迟钝[2]。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人类摄取的其它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等成分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pH=3)形成强致癌物—— 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3]。因此,硝酸盐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学者对蔬菜硝酸盐积累及其控制途径进行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许多研究单位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以及如何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影响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很多,与蔬菜的种类品种有关,与水分、温度、光照有关,也与施氮量、氮肥种类、施氮方法等因素有关,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要减少蔬菜硝酸盐含量,一是要进行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种类、数量,掌握好施肥方法等。二是调节水、温、光等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植株根系对NO3-的吸收速率,降低其吸收量,进而加速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的目的。 2 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2.1内部因素 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内部因子主要包括:蔬菜种类、品种、部位和生育期,这些因子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控制[4]。 2.2.1 蔬菜种类不同其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现在研究证实,不同蔬菜种类的硝酸盐含量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根菜类> 叶菜类> 瓜类> 茄果类。 2.2.2 同一种类蔬菜不同品种硝酸盐含量也不相同,如莴苣Bellone品种叶片中硝酸盐含量为2878mg/kg,而Tornade品种硝酸盐含量仅为123mg/kg,2个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十分悬殊。 2.2.3 蔬菜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根>茎>叶>果;叶柄>叶片;外叶(下部叶)>内叶(上部叶)。 2.2.4 生育期对于菠菜而言,其体内硝酸盐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这可能是由于随菠菜生育期推进其吸收土壤硝酸盐能力下降,或随植株增大硝酸盐相对量降低造成的。因此菠菜不宜提早收获。 2.2外部因素 蔬菜积累硝酸盐的过程也受外部其他环境因素如土壤水分、光照、温度、栽培措施等显著影响[5]。 2.2.1光 光照对植物体内的硝酸盐代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决定植株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光照强度、光周期和光照持续时间均影响植株硝酸盐含量。在低光照强度下,植株积累大量的硝酸盐, 而在较高的光强下,硝酸盐的积累减少[6]。光照影响植株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原因是硝酸还原酶活性受光照强度的调节,而且光照正常条件下, 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长量大,吸入的硝酸盐被稀释而不致累积很多,同时光合作用可提供硝酸还原的能量,使之转化为铵态氮,因此也有利于减少硝酸盐的累积[7]。 2.2.2 温度 温度高低影响植物对硝酸盐的吸收速率。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升高,植物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对硝酸盐的吸收也加快,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NRA也随之提高使植株体内硝酸盐积累减少。温度降低,根系吸收硝酸盐能力减弱,同时,NRA也因温度降低而减弱,以致硝酸盐积累增加[8]。 2.2.3 水分 硝态氮的吸收、运输与水分运动密切相关。质流是水分驱动的物质运动,而质流对作物吸收硝态氮的贡献率达70%-90%。蒸腾作用的持续进行,使溶解于水中的硝态氮向植物体内各处移动,分布于不同器官的组织内部及外部空间的水分中。另外,硝态氮的代谢也离不开水分[9]。 2.2.4 氮肥供应 大部分蔬菜为喜硝态氮作物,于是人们为追求高产而盲目追施硝态氮肥,而NO3-含量却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不断升高,不能及时被还原。另一方面,施肥方法不当,基肥不足,追肥次数偏多,导致硝酸盐积累增加。 3 降低硝酸盐含量的控制途径和措施 综上所述,有关影响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物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要有效降低硝酸盐的积累首先要分析研究对象所特有的影响因子,针对主要因子通过明确的调控措施,达到降低硝酸盐积累的目的。 3.1 施肥措施 蔬菜硝酸盐严重超标,除了与蔬菜的种类、品种、遗传特性不同有关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施用化肥,超量施肥,重施氮肥,没有均衡的控制和调节土壤肥力。控制蔬菜硝酸盐过量残留的措施是,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少施化学氮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因为有机肥矿化速度慢,不会导致硝酸盐在植株体内明显积累,并能提高蔬菜的产品质量和口感度[10]。 3.1.1 合理施用氮肥 ⑴搭配施用不同形态的氮肥 邱孝煊等报道,每公顷氮素用量450Kg,空心菜中硝酸盐含量,氯化铵<硫酸铵<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施氯化铵的空心菜硝酸盐比其它化学氮肥低10%以上,这与氯化铵中的Cl-能抑制硝化作用有关。李海云等报道,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不同影响硝酸盐的积累量,经多种蔬菜试验表明,NH4+-N所占比例越大,NO3-含量降低越明显。其原因在于NH4+被植物吸收后立即参加含氮有机物的形成,而NO3-则要先还原,后一过程需消耗额外能量并在相应酶系参与下进行。因此,施铵态氮肥可使蔬菜硝酸盐含量减低。朱祝军等研究的结果是,对不结球生长的营养液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mmol/L)比例以1:1为最佳。[11] ⑵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氮素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养分,且需要量在各元素中居首位。任祖金等报道,偏施和滥用氮肥,是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提出300Kg/hm2为氮肥用量的临界值。在保证产量的同时,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能降低硝酸盐的富集。 ⑶严格掌握氮肥的施用方法 氮肥要深施、早施。深施可以减少氮素挥发,延长供肥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早施则利于蔬菜植株早发快长,延长肥效,减少硝酸盐积累。还应根据蔬菜种类、栽培条件、气候条件等灵活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其硝酸盐含量是不断变化的。据研究,随着氮肥追肥时间的推移,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对蔬菜来讲,追肥的时间应安排在采收前30天,追肥的原则为“少量多次”[12]。 ⑷控制氮肥施用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追氮后8天是蔬菜收获上市的安全始期,随着时间延长,硝酸盐累积具有明显下降趋势,至追氮后18天,蔬菜体内硝酸盐分别比始期下降21.9% ~34.7% 。因此,得出蔬菜“攻头控尾”的施氮技术模式[13]。 3.1.1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 菜田施用有机肥是一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提高产品营养价值的有益的农业措施。这是因为生物降解有机质是个渐进过程,养分释放缓慢,适合于蔬菜对养分吸收;土壤中有机质能促进土壤反硝化过程,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态氮浓度。和氮肥相比,施有机肥能降低蔬菜50% 的NO3-的积累量 。据此,要广辟肥料,确保蔬菜生产对有机肥的需求。但有机肥施用量过大,也会引起蔬菜中硝酸盐的大量积累,菜田有机肥施用量最大限量为60t·hm2。 化学氮肥与厩肥、土杂肥配合施用,能有效控制和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通常无机氮与有机氮的比为l:1;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100天以内的短季节蔬菜为l:0.2:0.5,长季节蔬菜为l:O.5:0.6。[14] 3.1.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重要措施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与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呈正相关,磷、钾肥的施用量则与之呈负相关。这是由于:钾在植物体内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钾的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强,从而提高了氮的利用率,蔬菜中K含量每递增0.1% ,NO3-量下降33.O% ;磷是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NO3-的还原和同化。高祖明等指出,N、K比过大是造成叶菜NO3-积累的重要原因,且缺磷比增氮更易引起叶菜组织内NO3-积累。因此,在蔬菜生产上应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达到平衡施肥。这样,不仅能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而且增产效果十分显著[15]。 3.1.4 叶面喷施微肥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于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有一定的效果。蔬菜收获前lO天,叶面喷施微肥,能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前1天用草酸、甘氨酸等喷洒,可明显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锰等微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积累有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钼和锰元素在植物体内参与硝态氮的还原过程,钼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部分,锰是多种代谢酶的活化剂。对蔬菜叶面喷施钼肥和锰肥,能激活蔬菜体内的硝酸还原酶,从而使蔬菜体内硝态氮的还原同化量超过其吸收量,降低蔬菜硝酸盐的含量。 叶菜类不能叶面施氮肥。叶面喷施直接与空气接触,铵离子易变成硝酸根离子被叶片吸收,硝酸盐积累增加,又不耐贮存[16]。 3.2 改善生态条件 3.2.1 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光照时间 保证正常光照,是硝酸盐在植物体内同化并降低其浓度的决定条件之一。露地和保护地条件下光照强度降低20% ,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加150%; 强光照下可使菠菜的硝酸盐含量较之弱光照来得低。正常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良好,植株生长量大,吸入的硝酸盐可被稀释而不致积累太多,同时还促进硝酸还原酶的合成,程高其活性,并为硝酸还原提供能量,因此有利于硝酸盐含量的下降[17]。 3.2.2 改善土壤水分供应状况 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充足时,蔬菜的生长量可提高109.9%~174.8% ,而硝酸盐含量却降低19.4%~ 25.0%,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也明显降低。因此,在蔬菜生产中应注意水分管理,避免由于缺水造成水分胁迫[17]。 在干旱情况下,蔬菜的硝酸还原酶的合成受阻,分解加快,硝态氮积累显著增加。因此,在收获前几天进行灌水,可使硝酸盐含量下降。 3.3 配合使用氮肥抑制剂 为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盐的含量,目前国外普遍采用氮抑制剂来抑制土壤硝化细菌的活性,从而达到减少土壤和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目的。在现有的氮抑制剂中,使用效果较好的首推双氰胺(DCD)。在氮肥中,添加10~20%的双氰胺与单施尿素相比,可使青菜茎叶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10~30%。将双氰铵与碳铵一起施用效果更佳,可使叶柄和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减少25~45%。[18] 因此,蔬菜在施用氮肥时,应按纯氮量的10~20%添加双氰胺,与化肥拌匀后施用,控制硝酸盐积累的效果最佳。 3.4 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品种 由于硝酸盐积累存在遗传差异,所以选育低积累的品种被认为是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低硝酸盐含量已成为育种的1个重要目标。国外有育成硝酸盐富集力弱的菠菜新品种的报道,但国内目前还没有选育成功低积累的蔬菜品种。随着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遗传规律的进一步认识,特别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选育低富集硝酸盐品种必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3.5 调整收获时期和时间 由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蔬菜硝酸盐含量不同,一些蔬菜生长前期大于后期,所以,适当晚收有利于降低蔬菜中的硝酸盐,降低幅度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另外,光照、温度等外部因素对蔬菜硝酸盐积累也有明显影响。因此,生产中应根据1d内温度和光照变化的节奏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同时应根据光、温等条件的季节变化以及蔬菜生长发育进程确定适宜的收获时期。[20]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目前,蔬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问题已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而且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缺乏控制效果好、简单易行的方法。一些控制硝酸盐积累的措施目前还很难用于生产实践,另外一些方法控制效果不太明显,还有一些方法或观点虽在理论上成立,但目前还没有取得应用成果。我国目前蔬菜生产条件及农民的科技水平,特别是目前国内生产者对产量的追求以及消费市场对供应量的要求决定了在短期内难以显著降低氮肥的施用量(氮肥是蔬菜体内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因此,不降低氮素投人,如何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这一研究目标,从营养互作,水氮互作等营养生理以及代谢方面出发进行NO3-的转化的基础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由于蔬菜种类繁多,遗传基础及适宜生长条件、同化利用硝酸盐能力差异较大,所以,无论是关于硝酸盐积累过程的基础研究还是控制措施的探讨均要有明确针对性。 5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施肥措施、改善生态条件、使用抑制剂、选育低富集硝酸盐的蔬菜品种、调整收获时期和时间等,对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有很大的作用,应该对菜农加强宣传,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来减少蔬菜中硝酸盐累积,既使菜农节约肥料成本、增产增收,又减小对消费者的危害。

文在《 Euphitica 》、《 Plant Cell Reports 》、《遗传学报》、《园艺学报》及《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1.陈学森,利用梢端切片鉴定果树多倍体芽变,落叶果树,19872.罗新书,陈学森,杏树研究进展,落叶果树,19893.陈学森,王志刚,周荣永,姜广仲,果树杂交去雄方法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89,20(3):21—264.陈学森,张艳敏,张连忠,杜欣阁,郭延奎,特早熟杏的育种,园艺学报,1996,23(1):27—315.罗新书,陈学森,郭延奎,于希志,杏品种孢粉学研究,园艺学报,1992,19(4):319—3256.陈学森,张艳敏,李建,章文才,叶用银杏资源评价及优选的研究,园艺学报,1997,24(3):215—2197.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中国银杏品种资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初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6):590—5938.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银杏组织培育与黄酮生产的研究Ⅰ,银杏愈伤组织诱导与褐变调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7,30(6):50—559.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黄酮产量的影响,园艺学报,1997,24(4):373—37710. 陈学森,邓秀新,章文才,银杏雌配子体发育及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研究,实验生物学报,1998,31(2):203—20811.陈学森等,植酸在银杏组织培育中的研究,天然产物研究,1997,9(2):24—2712.陈学森,章文才,邓秀新,银杏雌雄株核型及性别早期鉴定,果树科学,1997,14,(2):87—9013.陈学森,章文才,邓秀新,树龄及季节对银杏叶黄酮与萜内酯含量的影响,果树科学,1997,14,(4):226—22914.陈学森,章文才,中国银杏研究进展(一),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8,29(3):415—418200015.陈学森,中国银杏研究进展(三),银杏生物技术研究进展,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16.陈学森,郭延奎,罗新书,扫描电镜不同制样方法对几种落叶果树花粉形态的影响,果树科学,1992,9(2):198—20217.陈学森,郭延奎,卓小能,苗良,李成英,几种果树多倍体与二倍体梢端细胞组织学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1,22(2):146—15418.辛培刚,陈学森,国光在苹果育种栽培中的应用,果树科学,1993,10,(2):107—11219.陈学森,辛培刚,杜欣阁,杨传友,温吉华,元帅和金帅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中的作用,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25(2):236—244820.陈学森,张艳敏,果树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4,25(增刊):177—18221.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等,特早熟杏新品系的选育,山西果树,1999,4:5—622.陈学森,张艳敏,林群,中国银杏研究进展(二),银杏叶药用有效成分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01—10423. 陈学森,束怀瑞,果树开花授粉生物学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0,31(3):345—34824.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等,红丰与新世纪杏大棚栽培技术总结,中国果树,2000,3:22—2325.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等.胚培早熟杏新品种——新世纪,园艺学报,2001,28(5):47526.陈学森,高东升,李宪利,等.胚培早熟杏新品种——红丰,园艺学报,2001,28(6)27.陈学森,沈洪波,张艳敏.杏及大樱桃花期冻害调查,园艺学报,2001,28(4):27328.陈学森,李宪利,张艳敏,等.杏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果树学报,2001,18(3):178~18129,沈洪波,陈学森,果树抗寒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果树学报,2002,19(5):292~29730,杨红花,陈学森,核果类果树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02,5,17~2031.吴树敬,陈学森,杏品种RAPD分析,果树学报,2003,20(2):108~11132.郑洲,陈学森,杏树营养与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西北农业学报,2003,12(1):84~8933.李玉晖,陈学森,果树远缘杂交育种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139~14334.李玉晖,陈学森,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试验初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34(3): 369~37235.刘焕芳,陈学森,胚抢救技术在核果类果树育种上的应用,生物技术通报,2003,3,12~1636.陈晓流,陈学森,甜樱桃(Prunus avium L.)有效授粉期及授粉对果实性状影响的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3,34(4):575~57837.陈美霞,陈学森,杏果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分析实验室,2004,23(增刊):37~4038.陈美霞,陈学森,程传格,杏果实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色谱,2004,22(6):66539.陈美霞,陈学森,两个杏品种果香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园艺学报,2004,31(5)40.郑洲,陈学森,杏品种授粉生物学研究,果树学报,2004,21(4):324~32741.杨红花,陈学森,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Ⅰ—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调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34~103842.杨红花,陈学森,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Ⅱ—李杏远缘杂种的胚抢救与杂种鉴定,中国农业科学,2004,37(8):1203-120743.刘焕芳,陈学森,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Ⅲ-甜樱桃与中国樱桃杂种的胚抢救及杂种鉴定,园艺学报,2004,31(2):303~30844.YANG Hong-hua, CHEN Xue-sen et al, Creating New Germplasm by Distant Hybridization in Stone Fruits:Ⅰ.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Cross Compatibility of Distant Hybridization in Stone Fruits.,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3(8):584-58945.YANG Hong-hua, CHEN Xue-sen et al, Creating New Germplasm by Distant Hybridization in Stone Fruits:Ⅱ. Embryo Rescue and Hybrid Identification Between Plum and Apricot.,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3(9):656-66246.陈晓流,陈学森,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 S基因型鉴定,遗传学报,2004,31(10):1142-114847. 陈晓流,陈学森,核果类果树自交不亲和研究进展,植物学通报,2004,21(6):755-76448.陈晓流,陈学森,15个樱桃品种的RAPD分析,果树学报,2004,21(6):556-55949.冯宝春,陈学森,杨红花,刘焕芳,李发锋,蒙山脆枣与枣及酸枣亲缘关系的研究,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22(4):311-31550. 何天明,陈学森,吴燕,从蔷薇科果树硅胶干燥叶片中制备DNA,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22(4):316-31951.冯宝春,陈学森,何天明,冯建荣,杨红花,刘焕芳,枣树抗旱性研究初报,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22(5):297-40052.陈美霞,陈学森,周杰,蒸馏-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提取杏果实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实验室,2005,24(3):65~7053.陈学森等,胚培杏新品种——山农凯新1号,园艺学报,2005,32(1):17654.陈学森等,胚培杏新品种——山农凯新2号,园艺学报,2005,32(2)36855.吴燕,陈学森,杏杂种一代群体S-基因的遗传研究,园艺学报,2005,32(3):397~40256.陈美霞,陈学森,杏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香味组分及其变化,中国农业科学,2005,38(6)1244~124957. 孙永华,陈学森,杏杂种实生树叶片童性的研究,果树学报,2005,22(4):327~33058.黄永红,陈学森,杏树抗寒生理研究初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36(2):148~15159.黄永红,陈学森,果树水分胁迫研究进展,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5,36(3):481-48460.陈学森等,杏杂种一代部分性状遗传趋势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863-186861.梁青,陈学森,胚抢救在果树育种上的研究及应用,园艺学报,200662.陈学森,杏杂种F1代群体产量形成因素相关性的研究,园艺学报,200663.Wen liu,Xuesen Chen,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Prunus persica with P. armeniaca and P. salicina using embryo rescue,Plant Cell Reports,2006(Accept)64.Xuesen Chen et al,Inheritance and correlation of self-compatibility and other yield components in the apricot F1 Progeny populations,Euphytica, 2006(Accept)65.陈美霞,陈学森,杏果实糖酸组分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园艺学报,200666.陈美霞,陈学森,杏F1群体风味物质的遗传研究,园艺学报,200667.冯建荣,陈学森,凯特与新世纪杏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检测及克隆,林业科学,200668.Tianming He,Xuesen Chen et al,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Wild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in Ily Valley Determined by SSR Markers (Submitted)69.Qing Liang , Xuesen Chen, Effects of Electrostatic Field on Cross Compatibility and Embryo Rescue in Interspecific Crosses between Prunus avium L. and Prunus pseudoerasus L. (Submitted)70.陈美霞,陈学森,杏果实糖酸组分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园艺学报,2006,33(4):805~808 71.冯建荣,陈学森,孔宁,束怀瑞,杏(Prunus armeniaca)自交不亲和强度及其授粉受精相关特性,果树学报,2006,23(5):690~694 72.冯涛,张红,陈学森,张艳敏,何天明,冯建荣,许正,新疆野苹果果实形态与矿质元素含量多样性以及特异性状单株,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6,7(3):270~276 73.陈美霞,陈学森,凯特与新世纪杏F1群体风味物质遗传的研究,园艺学报,2006,33(5):942~946 74.冯建荣,陈学森,凯特与新世纪杏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检测及克隆,林业科学,2006,42(10):129-132 75.冯建荣,陈学森,吴燕,杏花柱组织总RNA的提取方法,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14(5):828~829 76.冯 涛, 陈学森, 张艳敏, 何天明, 张春雨,王利平, 刘杨岷,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园艺学报,2006,33(6):1295-1298 77.慈志娟,陈学森,杏果实酶促褐变的机理的研究初报,山东农业科学,2006,6:17-19 2007年 78.He Tian-Ming, Chen Xue-Sen, Xu Zheng, Gao Jiang-Sheng, Lin Pei-Jun, Liu Wen, Liang Qing and Wu Yan,Using SSR markers to determine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wild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in the Ily Valley of West China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07(54):563~572 79. Wen Liu,Xuesen Chen,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Prunus persica with P. armeniaca and P. salicina using embryo rescue,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2007,88:289~299 80.何天明,陈学森,张大海,徐麟,刘宁,高疆生,许正.中国普通杏种质资源若干生物学性状的频度分析.园艺学报.2007,34(1):17~22 81. 邵雷,张民,陈学森,王丽霞,控释氮肥对土壤和苹果树氮含量及苹果产量的影响,园艺学报.2007,34(1) 82.陈学森, 冯涛, 张艳敏, 何天明,冯建荣, 张春雨,新疆野苹果挥发性化合物组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遗传学报,2007,34(2):171~179 83.刘文, 陈学森, 梁青, 刘冠军, 吴燕,桃远缘杂种的获得及杂种胚抢救技术的建立,园艺学报,2007,34(1):29~34 84.慈志娟,陈学森,徐小杰,张春雨,张红,石俊,王海波,杏制汁适应性评价指标的探讨,果树学报,2007,24(1):21~25 85. 王海波,陈学森,辛培刚,冯涛,石俊,慈志娟,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果树学报,2007,24(1):11~15 86. 刘晓丽,何天明,张美勇,张立杰,慈志娟,张春雨,陈学森,核桃SSR反应体系的优化,果树学报,2007,24(2):140~145 87. 杨红花,陈学森,冯宝春,吴燕,李梅杏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果树学报,2007,24(3):303~307 88.张艳敏,王琦,苑兆和,张红,石俊,张小燕,陈学森,矮生樱组三个野生种果实性状的变异,果树学报,2007,24(3):369~372 89.王海波,陈学森,辛培刚,张小燕,慈志娟,石俊,张红,几个早熟苹果品种果实糖酸组分及风味品质评价,果树学报,2007,24(4):513~516 90.冯涛,张艳敏,陈学森,新疆野苹果居群年龄结构及郁闭度研究,果树学报,2007,24(5):571~573 91.张立杰, 陈学森,陈晓流,冯建荣,刘晓丽,慈志娟,不同引物组合对中国杏 (Prunus armeniaca L.) 品种资源S基因特异扩增效果的比较,园艺学报,2007,34(5):1141~1146 92.苑兆和, 陈学森,何天明,冯建荣,冯 涛,张春雨,南疆栽培杏群体遗传结构的荧光AFLP分析,遗传学报,2007,34(11):1037-1047 93.张春雨,陈学森,何天明,刘晓丽,冯涛, 苑兆和,中国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bed.) Roem.]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英文),遗传学报,2007,34(10):947~955 2008年 94.Lijie Zhang, Xuesen Chen, Xiaoliu Chen, Chunyu zhang, Xiaoli Liu & Zhijuan Ci Identification of Self-incompatibility (S) Genotypes of Chinese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cultivars.Euphytica,2008,160:241-248 95.FENG Shouqian,CHEN Xuesen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and Related Enzymes Activity in Pyrus pyrifolia Mantianhong and Its Bud Sports Aoguan,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8,7(11):1318-1323 96.张小燕, 陈学森,彭勇,王海波,石俊,张红,新疆野苹果矿质元素与糖酸组分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08,35(2):277-280 97. 陈学森,辛培刚,张太岩,张艳敏,彭福田,周朝华,姜远茂,陈晓流,王海波,极早熟苹果新品种‘泰山早霞’,园艺学报,2008,35(1):148 98.陈学森,辛培刚,张太岩,张艳敏,彭福田,周朝华,姜远茂,陈晓流,王海波,苹果极早熟新品种 ‘泰山早霞’的选育,中国果树,2008,1:1-3 99.刘崇琪,陈学森,吴传金,张红,石俊,郭梁,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茎段与叶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果树学报,2008,25(1)49-53 100.苑兆和,陈学森,朱丽琴,尹燕雷,张春雨,冯涛,沂州木瓜不同品种果实香气物质GC/MS分析,果树学报,2008,25(2):283-287 101.苑兆和,陈学森,张春雨,何天明,冯建荣,冯涛,普通杏群体遗传结构的荧光AFLP分析,园艺学报,2008,35(3):319-328 102.张红,张艳敏,陈晓流,张春雨,张立杰,刘崇琪,陈学森,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自交不亲和S基因的克隆及其进化分析,西北植物学报,2008,28(5):0876-0881 103.吴传金,陈学森,曾继吾,易干军,刘崇琪,张大海,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超低温保存与植株再生,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8(2):243-247 104.刘晓丽,陈学森,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种下居群遗传结构的SSR分析,果树学报,2008,25(4):526-530 105.冯涛, 陈学森,新疆野苹果叶片抗氧化能力及多酚组分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8,41(8):2386-2391 106.王海波,陈学森,辛培刚,张小燕,慈志娟,石俊,张红,早熟苹果果实不同发育期香气成分及其变化,园艺学报,2008,35(10):1419-1424 107.刘崇琪,陈学森,吴传金,张红,石俊,郭梁,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部分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08,35(9):1261-1268 108.108.张小燕, 陈学森,彭勇,王海波,石俊,张红,新疆野苹果酚类物质组分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08,35(9):1351-1356 109.冯守千,陈学森,红色砂梨与浓红型芽变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0):3184-3190 110.王力荣,束怀瑞,陈学森,桃不同果实类型的品质和产量性状的差异研究,园艺学报,2008,35(11) 111. 马玉敏, 陈学森,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ima Blume)种下居群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08,35(12):1717-1726 2009年 112.Jianrong Feng, Xuesen Chen,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lf-incompatible and self-compatible F1 hybrid progenies from ‘Katy’ × ‘Xinshiji’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L.). Mol Biol Rep (2009) 36:263–272 113.ZHANG Chun-yu, CHEN Xue-sen,ZHANG Yan-min, YUAN Zhao-he, LIU Zun-chun, WANG Yan-ling, LIN Qun,Method of Constructing Core Collection for Malus sieversii in Xinjiang, China Using Molecular Markers,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9,8(3):276-284 114.张春雨, 陈学森,张艳敏,苑兆和,刘遵春,王延龄,采用分子标记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的方法,中国农业科学,2009,42(2):597-604 115.姜中武,束怀瑞,陈学森,李元军,张序,于青,刘美英,苹果不同品种高位嫁接红露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园艺学报,2009,36(1):1-6 116.张春雨, 陈学森,苑兆和,张红,张小燕,刘崇棋,吴传金,新疆野苹果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园艺学报,2009,36(1):7-14 117.刘崇琪,陈晓流,张艳敏,林群, 王金政, 张红, 张春雨, 陈学森,新疆野生樱桃李S-RNase基因分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园艺学报,2009,36(3):333-340 118.张艳敏,冯涛,张春雨,何天明,张小燕,吴传金,刘遵春,王艳玲,束怀瑞,陈学森,新疆野苹果研究进展,园艺学报,2009,36(3):447-452 119. 郭梁, 陈学森,王海波,石俊,甜樱桃实生后代部分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200-204 120. 郭梁,晋学娟,陈学森,石俊,王娜,刘晓静,欧洲甜樱桃茎段离体培养污染率控制方法的研究,山东农业科学,2009,2:30-33 121. 张春雨,李亚东,陈学森,张志东,刘海广,吴林,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园艺学报,2009,36(2):187-194 122. 张春雨,李亚东,陈学森,张志东,刘海广,吴林,半高丛越橘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果树学报,2009,26(2):235-239 123.张艳敏,何天明,冯建荣,陈美霞,苑兆和,张大海,吴燕,张立杰,陈学森,杏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新进展,园艺学报,2009,36(5):755-762 124.田长平,陈学森,刘晓静,王娜,王海波,孙家正,李登涛,梨不同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果树学报,2009,26(3):315-319 125. 石俊,魏景利,梁青,张艳敏,郭梁,王海波,刘遵春,陈学森,静电场处理对樱桃远缘杂交亲和性及杂种胚萌发生长的影响,果树学报,2009,26(3):294-299 126. 陈美霞,赵从凯,陈学森,房师梅,张宪省,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 果树学报,2009,26(3):320-324 126.陈美霞,赵从凯,陈学森,郝会军,张宪省,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积累与相关代谢酶的关系, 果树学报,2009,26(4):471-474 127.刘晓静,冯守千,王海波,石俊,王娜,陈为一,陈学森,‘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花青苷合成与相关酶活性的研究,园艺学报,2009,36(9):1249-1254 128. 王超,王娜,张玉红,郭建敏,陈学森,H&T-GC-MS法快速测定苹果香气物质的优化研究,现代科学仪器,2009,2:61-64 129. 魏景利,冯涛,张春雨,张艳敏,陈学森,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落叶果树,2009,4:16-18 130. 冯宝春,陈学森,杨红花,郭光智,郭斐,干旱胁迫对枣树叶片生理的影响,林业科技,2009,34(4):10-13 2010年 131. Shouqian Feng, Yanling Wang, Daolin Fu, Xuesen Chen,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in pears is regulated by a R2R3-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PyMYB10,Planta,2010,232:245-255 132. 孙家正,张大海,张艳敏,史作安,林群,田长平,王娜,陈学森,南疆栽培杏风味物质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10,37(1):17-22 133. 刘遵春,张春雨,张艳敏,张小燕,吴传金,王海波,石 俊,陈学森,利用数量性状构建新疆野苹果核心种质方法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358-370 134.冯涛,陈学森,张艳敏,苑兆和,王昆,曹玉芬,阎国荣,彭立新,4种苹果属野生种果实香气成分HS-GC-MS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0,26(9):250-254 135. 陈学森,苏桂林,姜远茂,刘风之,韩明玉,束怀瑞,也谈当今世界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及我国苹果高效发展意见,果树学报,2010,27(4):323-327 136. 陈学森,廉茂排,辛培刚,林群,彭福田,鞠成祥,魏景利,陈晓流,张艳敏,极晚熟桃新品种‘齐鲁巨红’, 园艺学报,2010,37(6):1019-1020 137.王延玲,张艳敏,冯守千,田长平,王海波,刘遵春,宋杨,陈学森,新疆红肉苹果MYB转录因子MsMYB10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735-2743 138.陈学森,毛志泉,姜远茂,彭福田,沈向,张继祥,陈晓流,我国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10项关键技术,中国果树,2010,4:65-67 139.田长平,孙家正,王海波,刘晓静,王娜,张文昌,王超,陈学森, 1-MCP和NO对采后黄金梨果实香气成分及脂肪酸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4):2962-2972 140.连建国,林群,刘美艳,王传增,张艳敏,陈学森,几个晚熟桃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0,41(4):503-507 141.刘超超,徐玉亭,陈学森,早熟苹果品种果实软化机理的初步研究,园艺学报,2011,44(1) 142.孙家正,张大海,张艳敏,焦 娟,王 娜,田长平,陈学森,南疆栽培杏杏仁油脂肪酸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园艺学报,2011,44(1) 143.魏景利,张艳敏,林群,陈学森,我国杏种质资源研究及利用,落叶果树,2010,2:6-10 144.魏景利,王杰军,王国正,王明章,陈学森,鲁西梨品种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落叶果树,2010,3:10-12

中国氮肥行业期刊投稿

中氮肥好些异性相吸,化剂“配对”近期,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就对二硫化钼这个化剂进行了研究。二硫化钼能发生产氢活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硫位点在起作用。研究人员设想,如果利用某种办法把硫位点产氢活性抑制住,竞争反应可能会偏向于固氮反应。如何抑制?或许可以考虑“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办法。二硫化钼中的硫位带负电,研究人员就选用带正电的含锂电解质去给它“配对”。含锂电解质与二硫化钼的硫位形成强的锂-硫相互作用,不仅抑制了硫位点的产氢活性,同时提高了二硫化钼钼位点吸附、活化氮气的能力。相比于没有被“配对”的电化氮气还原反应体系,产氨效率和法拉第效率分别提高了8倍和18倍,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二硫化钼化剂电化产氨性能。图7 化剂、形貌表征、性能测试等这项研究工作利用电解质和化剂之间界面的相互作用,大大提高了电化产氨效率,为未来常温常压下电化合成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先进能源材料》上。

列的很全了。

刊名: 中氮肥M-sized 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主办: 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国中氮情报协作组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4-9932CN: 51-1379/TQ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氮肥创刊时间:1985PS:该刊为省级普通期刊,非核心期刊,合适请采纳,谢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