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南京大学教师梁莹涉嫌存在学术不端等师德问题。 南京大学高度重视 ,目前已责成相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成立调查组进行核实。
梁莹,女,1979年生,江苏南京市人。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又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深造,先后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之后, 在北大公共管理做博士后研究及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做过博士后研究 ,并在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 做访问学者,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并入选2015年度首届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 。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梁莹多年来学术著作颇丰,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120篇。但奇怪的是,梁莹居然主动将这些论文从知名期刊上撤搞。而这些论文曾帮助梁莹获得学位、研究经费、 更是入选青年千人的重要依据。。。
后据中青报记者对比论文发现,这些论文居然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等问题。
并有澎湃新闻记者曾联系梁莹,梁莹接通电话后回应:身体正发高烧,不接受采访, 也不要再伤害我了 。之后挂掉电话,不在多谈。
为什么近年来,在学术界,学术不端和一稿多投的问题时有发生。更有学位论文被抄袭,最后学位被追缴。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学术不端和一稿多投的行为,禁而不止?那些教师或学生为什么愿意铤而走险呢?
我认为有三点,主要有 审查不严,学术圈的裙带关系,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处罚不严。
如果能够从这三方面着手,科研环境将会越来越好。
撤稿,指撤销稿件、论文等。撤稿理由包括剽窃他人未发表手稿(duplicated from an unpublished manuscript)、操纵作者身份(authorship manipulation)、试图颠覆同行评议发表系统(an attempt to subvert the peer review process)、内容抄袭(substantial overlap most notably with the article cited)、图像未经允许不当复制(figure duplication without appropriate permission)等
亲如果你有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需要进行撤稿,首先就要和编辑部进行协商,编辑部同意撤稿以后,由编辑部提出书面申请,交予知网,由知网进行审核处理,最后完成论文撤稿,整套流程下来大概要二到四个月。
一直博北大学生涉嫌论文抄袭引发关注,抄袭论文这一行为是违法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是可以引用和借鉴其他论文的,但是如果直接抄袭他人的论文是违法的,属于剽窃他人知识成果,侵犯原论文作者的知识产权,在法律上抄袭论文是一种侵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抄袭他人作品的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如果抄袭论文后产生很大社会影响,且给抄袭者带来一定声誉的,原作者可以要求抄袭者支付精神损害等赔偿。
四川大学的一名硕士生在个人社交媒体公开举报,南开大学物理学院的一名学生抄袭了自己的论文,而且对方抄袭的手段十分简单粗暴,对方只是将自己的论文翻译了一遍,抄袭痕迹非常明显。对于改名硕士生的举报,抄袭论文的学生表示很委屈,称自己也是受害者,因为自己是和一家论文辅导机构买的论文,这家机构并没有说论文有原作者,且自己这篇论文在国内普刊发布,并没有构成保研加分项。
这件事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热议,很多人表示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论文也被别人抄袭过。新闻中的学生作为顶级名校的本科生,应该明白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严肃性,其不应该花钱从机构购买论文,这种行为本来就是对学术研究的不负责任,本科生发表论文应该是自己的成果,而不是抄袭他人的成果。现在很多论文机构为了牟利,直接在网络上下载别人发布的论文,然后转手卖给别的学生,这种行为本来就是违法的,抄袭别人论文也是违法的。
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抄袭他人的论文,如果借鉴他人论文中的某个观点是可以的,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如果直接剽窃他人的论文,很可能让自己吃上官司。
直博北大学生涉嫌论文抄袭,一般来说,论文是可以引用和借鉴的,但如果全盘抄袭就属于剽窃他人知识成果,也就是侵犯作者的知识产权,作者可以向法院提起知识产权诉讼
第1点这件事情就是要调查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2点是谁操纵的,而且把幕后黑手抓出来了,第3点就是最后看问题的轻重,然后就判刑。
转自沈阳在线 2021-12-23 13:10 2016年12月,一篇题为《从韩春雨联想到东北大学徐剑博士的学位论文抄袭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果的不端》的网络匿名举报贴在某论坛上发表。文章发出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诸多网友对东北大学及沈阳工业大学的热议,同时任职于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徐剑教授本人也面临了博士学位的撤销及名誉纠纷当中,对于此事是否属于抄袭事件,网络上有着不同的声音。 细究事件本身,争议的是徐剑的博士论文《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机制研究》引用了“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徐剑在2001年至2006年,作为第二参加人全程参加了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张青山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研究(70172042)”的研究工作。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出4个硕士和1个博士(徐剑)。2006年3月项目研究成果作为专著《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ISBN:7-5017-7365-3/F.5922)公开出版,徐剑为第2著者。项目培养的四个硕士的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本课题的共同研究成果都汇入到了2006年3月出版的专著中。在2003年至2008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徐剑将课题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作为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在博士生导师指导下进行了后续研究工作,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又汇入2006年出版的专著中。在学期间共发表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6篇,专著1部,获政府科技奖励2项(第2获奖人)。在6篇学术论文中,发表在专著出版前的有2篇,发表在专著之后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的有4篇,这些研究内容和一些专著内容融入了徐剑本人的学位论文中。 上述事实是否构成“抄袭”,学术界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中第九条和第十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并依法享有改编权和汇编权。参与该项目的张青山教授及其他参与人,认为徐剑的行为不构成抄袭;沈阳工业大学和东北大学5位教授也认为不构成抄袭,并联名发表了《关于研究生使用课题组共同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撰写学术论文的学位论文必然性和普遍性》。而与此同时,有一部分人士认为徐剑博士学位论文存在严重的拼凑抄袭行为,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独著,要求独立完成。 近年来,关于“论文抄袭”的事件频繁发生,例如“于艳茹案”、“翟天临案”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而举报论文抄袭是否需要实名?论文抄袭的认定标准及处理办法该怎么定义值得我们深思熟虑。孰是孰非,网友可以自由争论,但中国学术成果的借鉴与剽窃之间如何界限及学位论文采用课题组成果,课题组成员在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是否合理合法应交给法律去审判。希望借此争议事件让知识得到真正的尊重,保证教学质量,严肃学术风气,。 推荐阅读:叶紫
亲如果你有一篇已经发表的论文,需要进行撤稿,首先就要和编辑部进行协商,编辑部同意撤稿以后,由编辑部提出书面申请,交予知网,由知网进行审核处理,最后完成论文撤稿,整套流程下来大概要二到四个月。
1、学业影响如果是无意抄袭,在此之前没有违规,大部分学校会降低学生的分数或者让他们不及格,甚至有必要参加关于抄袭和如何防止抄袭的研讨会,有的学校还会给予纪律处分。如果你故意抄袭(比如复制粘贴文字或者不引用材料解释其他作者观点),你将面临无法完成作业或者课程,学校会给你纪律处分,甚至有可能被停学或者开除学籍,有的学校甚至会取消学生的学位,毕业后长期有效。2、职业影响抄袭可能会存档,对你的职业生涯会有长期影响。对于学术领域或其他以研究为主的专业领域,抄袭可能会严重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不仅会影响声誉,还会导致科研经费甚至职位的流失。例如,一名研究人员试图在《韩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但该论文涉嫌抄袭。一旦被发现,研究人员将被禁止向该杂志投稿五年。此外,2014年,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的美国参议员约翰·沃尔什最后一篇论文被抄袭,被迫退出大选。最后,战争学院根据其既定程序调查学术不端行为,取消沃尔什的硕士学位,并通过抄袭检测软件检查沃尔什的论文。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使用、出售他人作品,或歪曲、篡改、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行为人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不算抄袭,只要满足:1、发表的小论文已经被收录;2、自己是第一作者;3、学校检测时候勾选了去除“本人复制比”这一选项。
硕士论文文献引用自己发表的论文不算抄袭,但是也要在引用之处标注引用标示。
理由:抄袭是指将他人的探究成果或者作品当成自己的成果来发表,这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引用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章,这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引用标识,这就不算抄袭,而且在查重报告中也会标注此部分是作者自己的论文。
知识拓展:教育部在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将以下几种行为列为学术不端,其中抄袭也属于学术不端。一是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二是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三是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四是伪造注释;五是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六是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七是其他学术不端行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学术不端行为
抄袭他人论文是违法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他人作品,或歪曲、篡改、剽窃他人作品的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行为人应当就其行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窃他人作品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
可能会被举报,如果属实会被撤销学位。
如湖南师范大学的这篇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就被人举报了。
直博北大学生涉嫌论文抄袭,一般来说,论文是可以引用和借鉴的,但如果全盘抄袭就属于剽窃他人知识成果,也就是侵犯作者的知识产权,作者可以向法院提起知识产权诉讼
这种行为确实是违法的,这是属于抄袭别人的智力成果
比如你的论文完全就是复制粘贴别人,而且你还没有申请别人的版权,没有跟别人知会一声。